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浅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浅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在高校教育当中,思想政治教育看起来远没有专业知识来的实用,但是作为培养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学科,却对大学生的一生都有着影响,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很多大学生即便还没有踏入社会,却已经沾染了许多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过于陈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主要原因。
一、以身作则、近朱者赤在过去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绝大多数的老师都采取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学习上也大多鼓励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将相关知识刻在脑子里,诚然这种方式能够让大学生在相关的考试中取得不俗的成绩,但是老师们却忽略了这种强行教育的方式是很难让学生敞开心扉去接受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会让学生产生厌恶感,毕竟相对于别的知识来说,本身思想政治这门学科的知识显得过于枯燥,考试的压力也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学生头上。
同时,学生们因为年龄的原因,对事物大多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单纯让他们背下知识并不能改变他们心中所想,再加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学生们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够接触到很多负面影响,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就显得尤为无力了。
实际上大学生虽然有了很多独立的想法,但实际上他们在判断一些事物的时候也会受到第三方因素的影响,在校园生活当中,能够带给他们最大影响的就是老师,而这种影响就如同孟母三迁中所讲述的道理一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所以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老师们完全可以利用自己身份的便利,在日常生活中去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与爱好,利用投其所好的方式去和学生成为朋友,用朋友的身份去和学生进行接触,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去影响他们,让他们去感悟什么才是正确的“三观”。
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上,笔者也认为传统的笔试并不能真正的体现教学效果,毕竟我们需要为国家输送的不是写八股文的人才。
二、提升思想品德教育地位、让学生明确其重要性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下,教育效果不佳有一部分因素在于学校与老师没有让学生意识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甚至一些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就像是摆设一样,考试甚至以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很难重视起思想政治教育,其教育效果自然会差上许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一、引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旨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以及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
然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内容单一、教育方式过于单向、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本文将通过调研分析现状,提出改进思路,并给出实践导向的结论。
二、现状调研根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研,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1. 课堂内容单一: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多以教材为依据,内容单一,缺乏实际案例的引入和具体问题的讨论。
2. 教育方式过于单向: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是教师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3. 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兴趣普遍不高,大部分学生只是完成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三、改进思路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思路:1. 丰富课堂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社会问题等来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探索多元化教育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教师可以采用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活动等多种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可以通过设置挑战性的任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四、实践导向结论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和改进思路的提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实践导向的结论: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2. 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思考和互动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五、问题进一步阐释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阐释以下问题:1. 如何引入实际案例和社会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与大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案例和社会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同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试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摘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针对90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进行日常性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成为当前众多高校面临的实际问题。
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进行了分析和研讨,并结合高校实际提出了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任何时候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成长的实际需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更为艰巨。
1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现状由于各种社会现象及社会思潮影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1.1 在行为准则和生活态度上,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但由于对一些社会问题认识不够,不能全面客观的看待社会问题容易受本身客观条件的制约和社会风气的影响。
1.2 个性突出,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相对优越,追求个性、自我意识强烈,喜欢独立处理问题,善于通过各种活动展示自己的想法。
为了追求个性,他们可以随意变更自己看待问题的观点和立场。
1.3 互联网时代特征明显,对网络有强烈的依赖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获取各种资源,但由于网络信息内容鱼龙混杂,他们受到的冲击也就良莠不齐。
甚至不自觉得利用网络知识处理各种问题,在网络中他们学会了独处,与人交往能力不断退化。
1.4 反叛意识明显由于强烈的个性,当代大学生遇事时会形成自己的观点,敢于对一些自己认为的不合理现象质疑和反抗。
但由于自身判断能力有限,这些反叛的行为时常会出现误区,遇到由不可抗拒的外力出现的现象时,会出现采用不理智的行为以宣泄自己的情绪。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存在问题,如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不够灵活等。
有必要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够深入在当代社会,新鲜事物不断涌现,信息爆炸,大学生的认识也更加多元化。
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却显得浅薄。
他们对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自身的责任并没有深入的思考,甚至对一些重大时政事件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这种思想上的空虚,往往会导致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不足,甚至对其抱有抵触情绪。
2.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不够灵活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单一的传统教育方式,往往以理论灌输为主,而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
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甚至会造成大学生的沉闷和厌学。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应运而生,才能更好地切合大学生的认知和需求。
3.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抽象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过于抽象,缺乏实际的联系。
一些理论知识过于枯燥,让大学生无法从中获得实际的指导和启示。
而实际的社会问题和热点事件往往被忽视或者回避,这使得大学生对于自身实践和社会问题认识的不足,也难以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把握关键的思想政治知识。
二、对策建议1. 开展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了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够深入的问题,应该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进行多元化的改革。
不仅应该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的本质和精神。
为了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不够灵活的问题,可以借鉴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工具,如互联网、多媒体、游戏化教学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其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也可以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参与讨论和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启示。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 关键词】 思想政 治教育 ; 反腐 倡廉
一
、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方 法 创 新 的必 要 性
着越 来越多 的思想 负担 、 心理压力 , 这些 问题都给 思想政 治教 3 .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方法存在缺 乏平等性理念 、 群 重“
1 .高校大 学生的观 念变 迁及个体 差异 性要求 思想 政治教 育 提 出 了新 课 题 。
告诫我们 : 必须清醒地看到 , “ 意识形态领域 历来是敌对势力 同 寻 找其 所固有的规律 性。从根本上说, 创新就是对 旧事物 、 旧观
我们激 烈竞争的重要阵地 。” 欧美等西方敌对 势力从未放弃对 念 的扬 弃和调整 , 改革与现实 中不相符 合的体 制、 念 以及 方 观
中国实施“ 西化 ” 分化 ” 阴谋 , 和“ 的 我们在价值观 念和道德规范 法 , 使之与客 观情况相吻合 。创新的过程就是 探寻事物发展变
义 以及 西方社会 的腐朽 生活方 式等都会 加大大 学生思想 政治 创 新的关键环节 。当提 出和创造 出一种新方法 的时候 , 能以 不
教育的难度 。另一方面 , 国内社会 形势的深刻变化要求 改进和 主观上 新与 旧作为评判标准 ,而应 该以创意和 时效性 为原则 。
育方法创新 。 自上世纪九十年 代 以来 , 伴随着 中国社会转 型和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家人的期望 。这表明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引导学生
方 面存在 问题 。把 学 习看得 太功 利化 , 为刻 苦学 认
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 有效 的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 力。不良心理问题 的产生与 自身因素有较大关系 , 作为学生 自身当发现 自己有难 以解决的心理问题 ,
的成 果 了解 不 全面 。
为切实 了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 笔者采取 随机抽样以调查问卷的方 式对文 山学 院的大学生
思 想 状况 进 行 调查 。调查 涵 盖九 个 系 的一 、 、 二 三
( ) 二 生活态 度
年级学生 , 共发放问卷 30份 , 0 收回有效卷 29 , 6份
有效 率 8 .% 。 97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 , 学生的思 想素质也有 了很大的提高, 体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生 活态度。6 .%的大学生认为精神文明重要 , 43 并经
常参加精神文明建设活动;35 7 . %的大学生经常参
一Leabharlann 、问题 及 原 因
加义务劳动 ;18 9 . %的大学生认为见义勇为是值得
陈世 荣 , 邓显 波
[ 摘 要]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 内容。文章通过对 文山学院在校大学
生 的思 想政 治教 育进 行 问卷 调 查 , 析存在 问题 的原 因 , 出解 决 问题 的 对策 , 建 新 形 势 下思 想政 治教 分 提 构
育 的新 方法和 新途径 。
相互利用是不正确 的, 错误的。在奉献与索取的关 系上 6 . % 的大学 生认 为 应该 多奉献 少索 取。 53 6 .% 的大学生 在将来都想做一个对国家、 17 对社 会、 对人 民有用的人和一个有道德的人。这说明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式 。要 真 正将 一 定 社会 或社 会 群 众 所形 成 的某种 思 想 观念 、 政 治 观 点 、 德 规 范 灌 输 给 一 代 新 人 , 采 用 多样 的灌 输 方 道 不 式 。仅凭 单 一 的强 硬 灌 输 方 法 很 难 达 到 思 想政 治教 育 应 有 的 目的 。 4缺 乏 民主 性 。在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过程 中 , 想 政 治教 育 . 思 工 作 者 经 常采 用 的 是 “ 讲 你 听 ” “ 听 ” 、 我 说 你 做 ” 我 的 讲 式 “ 的“ 做 ” 、 我令 你 止 ” “ 止 ” 方法 。教 育 者与 受 教育 说 式 “ 的 令 式 者 是 一 种 完 全对 立 关 系 ,承 认 的 只 是 教 育 者 在 教 育过教 育 法 等 对 策 。 丰 积
【 关键 词 ] 大 学 生 思 想政 治教 育 思 想政 治 教 育 方 法
改 革 开放 以来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在 各 级 党 委 领
导 下取 得 了显 著 成绩 。各 高 校 领 导 干 部 对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的认 识 和 重 视 程度 不 断提 高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内容 不 断 充实 和 丰 富 ; 想政 治教 育 的方 法 和 手 段 不 断 改 进 和 创 新 ; 思
思想 政 治 教 育 工作 的 领导 和 管理 不 断 加 强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成 效 也 日益 提 高 。但 是 , 由于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理 念 、 队伍 建 设 、 法 、 方 内容 、 体 等 发 生 了新 变 化 , 大 学 生 思 想 载 对
想政 治 教 育方 法 已难 以被 受教 育 者 接受 。因此 , 想 政 治教 思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独 立性 、 选择 性 、 多变 性 和差 异性 不 断增 强 。许 多 当代 大 学生 既有 突 出的优 点 , 也有 明显 的不 足 . 两
使 学生 产 生逆 反心 理 ,影 响 了思想 政 治教 育 的实
际 效 果
收 稿 日期 :2 1 — 3 0 010 —4 作 者简 介 :蔡 仲儒 ( 6- ) 1 8 ,男 ,湖北黄 冈人 ,鄂 州职 业 大学人 事处 ,讲 师 ,主要从 事 青年 思想政 治教 育与研 究 。 9
分学生 对 上思 想政 治课 失 去 了兴趣 。思想 政 治教 育 课 的教 育效果 大 打折 扣 。而 且思 想政 治 教 育方
、
当代大 学 生思 想 政治教 育面 临的 主要 问
题 分 析
随 着 国 际 国 内 形 势 的 不 断 变 化 和 改 革 开 放 的
法 多采用 显 性灌输 的传统 教 育 方法 。而 隐性教 育
功 利 意识并 存 , 数学 生 身上 存 在 “ 功 利化 ”现 少 泛 象; 求知 欲强 , 趣广 泛 , 往 往 目标 不稳 定 、 专 兴 但 不
刻板 枯燥 、陈 旧的教 育手 段使 许 多大 学 生对 思想 政 治教 育活 动望 而生畏 、 而远之 。随着 中国特色 敬
社 会 主 义政 治 、 济 、 化 和科 学 技 术 的发 展 , 经 文 尤
方式 利用 不够 充分 ,学校 对 学生 的 教育 存在 着 远 离社会 现 实 的现象 。而一 旦 教育 的 目标 和要 求变 得高 不可 攀 , 也就 失去 了对 学 生 的激励 作 用 . 甚至
深人 发展 , 高校 环境 日益 多样 化和 复 杂化 . 国际互
联 网迅速 发展 。 络逐渐 成 为大 学 生获 取信 息 、 网 了 解 社 会 、 互 沟 通 的 重 要 载 体 , 学 生 思 想 活 动 的 相 大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在首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思想观念不够理性、政治参与意识较低等;然后从教育体制、社会环境等方面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接着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师生互动等;最后讨论了实施路径。
在对本文进行了总结评价,展望未来发展态势,并提出建议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现状分析,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对策建议, 实施路径, 总结评价, 展望未来, 建议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挑战和冲击,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对策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当前我国大学生数量庞大,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思想政治工作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加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复杂多变,他们面临着各种思想问题和挑战,如追求新潮思潮、缺乏思想自觉等。
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探索解决方法,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建议,探讨实施路径,以期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更好地培养新时代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研究意义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觉悟、思想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形成。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革新
立 意高远 , 总揽全局 , 是新形势下 指导大学生思 想政 治教育 工作 的纲领 性思路。学习好 、 领会好 、 落实好科学 发展观精
神 , 们 必 须 以严 谨 科 学 的 态 度 , 真 务 实 的 精 神 , 新 审 我 求 重 视 和思 考 高 校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总 结 经 验 ,不 断 创 新 , 时俱 进 , 大 学 生 成 才 提 供 思 想保 证 。 与 为
e u ai n d c t ,we t t t lt t e r f r ai n o d o o ia o r o si a e h e o y mu m t f ie l gc l o a d p l i a d c t n n oic l u ai . t e o Ke r s c l g t d n s i e l gc l n oi c l d c t n y wo d o l e u e t; o o ia d l i a u a i ; e s d a p t e o me h d in v t n t o n o ai o
摘
要 高 校 思 想 政 治教 育 随 着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不 断 地
1创新 思 想政治 教 育理 念
进 一 步 加 强 和 改 进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需 要 站 在时代的高度来统领全局 , 用 战略性的眼光来 全面思考 。 要 做 好 高 校 工 作 , 要 以 教 育 大 学 生 为 根 本 , 进 大 学 生 德 智 就 促
2 创 新思 想政 治教 育 思路
随 着 改 革 开 放 的不 断 推 进 ,有 中 国 特 色 的 社 会 主 义 市
场经济 体制正在逐 步 的建 立和完 善 , 济利 益 、 经 经济成 分 、 生活方式 以及社会组织形 式 、 就业形 式 、 就业岗位等许许 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建构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建构研究引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有效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需要构建一个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理论框架。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建构,以期对此提供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是指以高校为依托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体系。
它不仅仅是一个实体组织,更是一种理念和价值观的传递与共享。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内涵包括共同理念、共同目标、共同行动等方面。
共同理念是指大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一致性,共同目标是指通过共同的努力来培养大学生的正确思想政治观,共同行动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建构方法1. 理念共享与传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建构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分享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经验。
教师可以组织学术研讨会、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和学术思想,并与学生探讨教育目标、方法和手段。
学生也可以通过举办学生论坛、座谈会等活动,分享自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和感悟。
2. 实践活动与参与: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构的关键环节。
大学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参与志愿服务、开展党建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实际中去,通过亲身经历来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和效果。
同时,大学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学生组织、社团活动中,通过集体合作和协作来锻炼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3. 学科交叉与融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建构需要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大学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合作,通过组织学术讨论、研究课题等方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与实践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领导、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当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和理论修养、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和道德自信的需要,是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全面素质培养的内在要求。
背景介绍: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改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和困难。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意义、理论基础、实践探索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其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和作用,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理论内涵和学术价值。
通过对理论的深入剖析,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进行研究,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为今后实践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以期改善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地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倡导。
2. 正文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讨(4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讨(4篇)第一篇:浅析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关键词:网络挑战;机遇思考网络已经对大学生的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有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人际关系疏远、阻碍人格道德的形成等问题。
网络也能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激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动性和主体性。
网络背景下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设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加强大学生网上自律教育。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广播、报刊、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以交互性、开放性、自由性为特征的互联网正对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于2010年初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表明,截止2009年底,在3.84亿的网民中,20-29岁的青年人占28.6%,职业结构中学生比例为28.8%。
这表明,网络已经对大学生的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是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仍未完全成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对自己的控制能力仍较差,网络的不良信息势必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认识网络的基础上,探索新模式和新方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挑战不同思想在网络空间里的碰撞影响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开放性、全球性是网络的基本技术理念,网络的开放性使整个世界变成一个相互连通的地球村,传统的地域观念被打破,各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相互交流。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言论,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许多错误观念和虚假信息,甚至黄色、反动信息未经过滤直达大学生面前。
由于大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是非鉴别能力仍为发展成熟,网络上的淫秽、色情、凶杀、享乐等信息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大学生的思维的迷茫混乱,迷失人生方向。
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大学生实行西化。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新形势下要依托校园各种组织和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营造良好教育氛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充分发挥学生党、团和学生会组织的作用,努力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一) 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学生党员具有较好的政治理论修养和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学习成绩优秀,在其他同学中具有较好的声誉。
他们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同时具备较强的组织力和号召力。
在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对促进其他非党员学生的思想进步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自我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形势下,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要确立“一年级着手培养、积极发展,二、三年级广泛培养、重点发展,四年级继续培养、不断发展”的原则,把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不断壮大学生党员队伍,加强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
通过党建促进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从而加强自我教育的深度、拓宽自我教育的广度、增强自我教育的力度,发挥党支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 要充分发挥团组织团结、教育和联系学生的作用大学生中大多数是共青团员,他们在思想上要求积极进步、在学习上勤奋刻苦,是党组织的后备军。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相信团员、依靠团员,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共青团的领导,通过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带动基层团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团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三) 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学生会是学生自发组成的自律组织,每一位大学生都是所就读学校学生会的会员,学生会是联系学生与学校的桥梁与纽带。
浅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实践研究
1前宫 进 入新 吐纪新 阶段 以来 , 尤其 是在 所谓 的 8 、9 0 0后 已成 为 当代大 学 生的
3传 统思 想政 治教 育 方法 与 实践 手段 的 创新
3 1 建立 大 学生个 人 信用档 案 大 学生个 人信 用档 案 是 以学 校 的学生 档案 为基 础并 广泛采 集 学生各 类信 息, 记 录学 生 的基 本情 况 、主 要经 历 、 品德作 风 等资 料, 以互 联 网为 载体
主力 军后, 的教育 方法面 对新 的教育 主体— —这 些基本 上在 独身子 女光环 传统 下, 电脑 网络做 朋友 的环 境下 长大 的一 代, 显得 非常 无力, 信息 全球 化, 在 经济 体 化的大 背景 下, 随着 改革 开放 的深 入进 行和 多种 所有 制经 济共 同发 展, 人 们 的思想 选择和 行为方 式 日益多样 , 价值 取 向 日趋 多元, 思想 困惑, 济矛 盾和 经
心理冲击 错综 复杂大大 增加 了社会 的协 调难度 , 也极 大地提 升 了思想政 治工作 的重要 性, 这些 矛盾 和 问题 不 可避 免也 打乱 了大 学校 园 的宁静, 大学 生也 出现 了一些 问题 : 自杀 , 如 心理 疾病 , 迷恋 网络 , 闷迷茫 , 苦 针对 这些 新 问题 , 大学 生 思想 政 治教 育 工 作显 得 尤 其 重要 。
用 大众传 媒营 造 的舆论 环境 ,进 行潜 移 默化 的教 育 。因此 我们 有必 要对 校 园 文 化的 开展途 径进 行拓 展, 在 网上 营造 一个 良好 的校 园文 化氛 围 。可 以尝试
关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
关于 当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 的研究
郑 付 海
( 枣庄 学院,山东 枣庄 27 6 7 10)
摘
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 高校人 才培 养3作 的生命 线。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要 求,采取 有效 的教育方法 ,提高教 育 - -
的 实效性 ,是关 系到 高校 人才培养质量的重 大课 题。根据 时代发展要 求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特点 ,采取前导教育 方 法 ,积极地 对 大学 生进 行有针对 性的思想政 治提 前引导教育 ,并把教 育 内容潜移 默化 地转化 为大学生 的内在 需
育 的预期 目标 、要 求 和大 学生 发展 的趋 势 ,最 需要
实施 导航 、指 方 向的 时机 。按 其发 展状 态 ,可 以分 为三 个 时期 :初始 期 、事 前期 、事后期 。 初始 期 主要 指 大学 生活 并 重要 阶段 的初期 。如
作者简介: 郑付海(9 6) 山东枣庄人 本并 ’ 究员, 16一, 男, 斗副研 主要
l 实施前导教育的可行 性
前导教育就是提前引导教育,足 据 学生身
心发展的普遍规律 ,预测出其发展 趋势和 能出现
教 育实 践经 验 与教 训 ,探 索 出了不 少行 之有效 的 教
的情 况或 问题 ,提前采取积 极有 效 的预防引导措 施 ,使之 出或少 出问题与偏差 ,实现教育预期日
于进 行预 防教 育 。 大 学 生 的世 界 观 、人 生 观 、价值 观 处在初 步形 成和 深化 发展 的重要 时期 ,思想感 情 、道 德观念 、 意志 品质 处 于走 向成 熟 阶段 ,容 易 受到符种 思想 观
念冲 击和 影 响 ,因而 具有 ‘ 的可 塑性 。及时 l 针 定 有
标 的有 针对 性 的教育 措施 。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 生大 多 被父 母 当作 家 中的 “ 小皇帝” 、 “ 小 公主” , 从 小受到 过分 的保 护 与溺爱 , 一直 生 活在
是, 他们从社会、 学校中接受大量 的知识和信息后 , 自认 为 比老师 、 父 母懂 得多 , 认 为很 多道理不需 要别
2 0 1 3 年0 1 月
鲞 笠 』 Q
内蒙古 民族大 学 学 报 ( 社 会科学 版 )
n n 堕 MO n 1 i a Un i v e r s i t y f o r 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面, 遇到挫 折就会 束 手无 策 , 甚 至 一蹶 不 பைடு நூலகம் , 有 时 甚 至会 有悲 观 、 厌世 的情绪 。
二、当代 大学 生思想政 治教 育面 临的 问题
境中 , 他们 往往 体现 出很强 的优越感 , 总体 上追求 自 我需 要 的满足 。在 对 待未 来 的 发展 方 面 , 他们 更看 重 收入待 遇与 才 能施 展 的机会 。然 而 , 大 多数 学 生 努 力奋 斗的动 机仅 仅 是 为 了实 现 自我 价值 , 往往 忽
直 没有间 断在学校 的学 习。他们 把大 部分精 力都
投入 于学习 , 一 般情 况 下很 少 参 与 甚 至不 参 与社 会
常容易地获取和传播信息。互联网上多种多样 的信
息使 当代 大学生 的视野得 到 了极 大 的丰富 , 同时 , 也 使他们 的思 维能力 更加 活跃 。当代 大学生不 喜欢墨 守成 规 , 对 待 问题 有 自己独特 的看法 和见解 , 内心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自我教育方法研究
大 生 思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中 自我 教 育 方 法 研 究 学 想
周 威
( 京理 工 大 学 学 生 工作 处 , 苏 南 京 南 江 摘 要 : 好 高 校 学 生 的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 于 做 对 209 ) 10 4
作 用 途 径
主 体 参 与 意 识 , 人 生 最 有 价 值 的 选 择 。 但 是 , 一 选 择 是 这
只 有 成 为 人 们 自觉 追 求 的 目 标 时 , 能 成 为 未 来 的 现 实 。 才
概 念 界 定
人 类 道 德 作 为 人 类 社 会 特 有 的 精 神 现 象 更 是 人 们 自觉 认
( ) 其 昂 著 《 会 学 视 野 中 的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 面 三 孙 社 里 提到 :自我 教 育是 指思 想政 治 工 作 对 象 自己教 育 自己 . “ 在 社 会 参 与 活 动 过 程 中 内 化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的 目标 。 ” ] [ 3
识 和 自觉 选 择 的 结 果 , 何 道 德 行 为 都 具 有 自 知 、 任 自愿 、 自择 的 特 点 。 于 这 种 发 自 主 体 内 校 学 生 的思 想 政治 教 育工 作 .对 于培 养 现 代
化 事 业 的 建 设 者 和 接 班 人 至 关 重 要 。 如 何 运 用 自我 教 育 的 思 想 工 作 方 法 做 好 当 代 学 生 的 思 想 工 作 .是 高 校 思 想
、
自我教 育 概 念 的界 定
有 关 自我 教 育 的 概 念 . 法 颇 多 , 较 有 代 表 性 的有 : 说 比 ( ) 伟 光 、 耀灿 主 编 的 《 想 政 治 教 育 学 原 理 》 一 邱 张 思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3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3篇1.1环境干扰过大我们无法否认现代社会中由于中西文化的杂糅使其变得愈加复杂,再加上互联网成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阶段了解社会的主要途径,导致高度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产生了极大影响,积极的社会环境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但是消极的社会环境往往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产生极大的制约。
1.2制度建设缺失校园文化建设成功与否决定了一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一般需要建立在必要的制度基础上,但是当前大部分高校过于注重对物质文化建设的管理,导致校园文化的建设与传播依旧处于一个极度混乱的状态,这也是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配套规章制度及精神内涵的主要原因。
很多高校虽然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但是关于该项工作开展中的管理办法依旧处于空白,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依旧停留在教师课堂教授上,尤其是对于陈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厌烦感。
1.3忽视学生的能动性本文认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其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严重忽略学生的能动性,个性化是新一代大学生最有代表性的标签,照本宣科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必会被当代高校所摒弃,如果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产生一种被动的思维感觉,这便无法帮助学生将所接收的知识进行内化,更不会按照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不断的自我反省,所以匮乏能动性是导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普遍偏低的根本原因。
2、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2.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虽然高校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各专业学生课程体系中的主修课,但是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往往过于重视教学内容而忽略教学手段,这并不利用当代大学生政治觉悟、政治鉴别能力及思想意识水平的提升,所以本文提出教师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代青年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本文认为教师应重新考量与确定新形势下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或可以通过采用双向教学法来不断提高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这样才能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仰 的 缺 失 , 加 重 了 这 一 问 题 的 严 重 性 , 多 同 学 都 有 着 不 更 很
同程 度 的 心 理 问 题 。 年 来 , 繁 发 生 的 因 大 学 生 心理 问 题 近 频
诱 发 的 事 件 正 说 明 了这 一 问 题 的 日益严 重 性 。
( )i德 观 念 方 面  ̄-i t
完全 践行。
三 是 缺 乏 自 我 认 同 感 , 失 精 英 意 识 。 随 着的 规 模 在 不 断 地 壮 大 , 们 普 遍 感 觉 高 大 人 校 的 门槛 越 降越 低 , 以前 一 个 街 道 一 个 村 庄 出 一 个 大 学 生 都 觉 得 非 常 的 不 容 易 ,而 现 在 一 个 家庭 出 一 个 甚 至 二 个 大 学 生 都 已经 见 怪 不 怪 了 。 此 外 , 业 压 力 的 不 断 加 大 , 学 就 大 生 毕 业 即 失 业 情 况 的 屡 见 不 鲜 ,使 得 相 当一 部 分 高 校 学 生 认 为 自 己不 再 是 同龄 人 中 的 精 英 。 他 们 认 为 现 在 我 国 的 高 等 教 育 正 在 由 精 英 教 育 模 式 向 大 众 化 教 育 转 变 , 因 此 自 己 不 再 是 天 之 骄 子 ,他 们 对 将 来 的 迷 茫 使 其 根 本 无 暇 顾 及 思
机 会。
远地 区工作 , 而造成 了“ 是 无业可 就 , 是有 业不就 ” 从 不 而 的 结构 性失业 的特殊 局面 ; 人际 交往上 , 分大学生 普遍存 在 部
二是价值观 念和思想观念 呈现 多元性。 内外整体环境 国
的 变 化 以及 随 着 高校 改 革 的不 断 发 展 , 高 校 学 生 的 思 维 方 使 式 、 活 方式 、 为 方 式 以及 价 值 取 向都 在 发 生 变 化 。 生 行 当代 部 分 大 学 生 的价 值 观 存 在 偏 离 和 排 斥 主 体 价 值 观 的现 象 , 消 其 极 价 值 观 呈 现 明 显 的 上 升 趋 势 。 分 大 学 生 在 行 为 上 表 现 出 部 集 体 主 义观 念 淡 化 , 位 主 义 、 人 主 义 思 想 明 显 , 们 缺 乏 本 个 他 奉 献精 神 和 大 局 意 识 , 分 注 重 个 人 发 展 , 接 导 致 了将 个 过 直
钻 , 少 有 主 动 愿 意 到经 济 不 发达 的 西 部地 区和 广 大 农 村 偏 很
8 0年 代 和 9 0年 代 出生 的 人 , 处于 中 国社 会 经 济 转 型 和 中 正
西 方 文 化 观 念 激 烈碰 撞 的 时 期 , 们 思 想 非 常 活 跃 , 有 较 他 拥 强的开放性思维 , 求新 求 异 意 识 比 较 强 , 欢 接 受 新 鲜 事 物 、 喜 新潮 流 、 看 法 , 于 运 用 新 的 手 段 和 方 法 获 取 新 的 信 息 , 新 善 勇 于 表 达 自 己 的想 法 。 尤其 是 科 学 技 术 的 飞速 发 展 , 联 网 等 互 科 技 手段 的 日益 普 及 , 大 学 生 提 供 了更 为 方 便 快 捷 地 获 取 为 知识的手段 , 发 了大 学生创 新 的思维和 创 新的行 为 , 同 激 但 时 也 大 大 增 加 了 大 学 生 接 触 错 误 思 想 和 树 立 不 良价 值 观 的
在 着 交 友 动 机 不 纯 的 现 象 ,结 交 朋 友 不 再 是 出于 惺 惺 相 惜 、 志 同道 合 , 多 的是 想 结 交杈 贵 从 而 为 自己 将 来 走 上 社 会和 更 工 作 岗位 做 好 铺 垫 。 二是 部 分 大 学 生 对 事 物 持 有 双 重 评 价 标 准 , 突 出 的表 最 现 是 对 待 别 人 与 对 待 自 己不 一 致 。 们 喜 欢 用 集 体 主 义 的价 他 值 标 准 去 要 求 别 人 , 对 自 己却 倾 向于 采 用 利 己主 义 的道 德 而 原 则 , 往 理 论 上 认 同 的 理 想 和 信 念 , 实 际 行 动 时 却 不 能 往 在
( ) 想观 念 方 面 一 思
一
是 思 想 活 跃 , 新 猎 奇 意 识 较 强 。 当 代 大 学 生 大 多 为 求
的, 因而 只 注 重 自 己 专业 知 识 的学 习而 忽 略 了 自身 在 道 德 素
质 、 文素 养 方 面 的 提 高 ; 就 业 选 择 上 , 多 大 学 生 都 向往 人 在 很 去 大 城 市 和 经 济 发 达 地 区 就 业 , 即使 挤 破 了脑 袋 也 要 往 里
关 键 词 :高 等 学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大 学 生
中 图 分 类 号 :G6 4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5 7( 0 0) 5 01 6 0 62 0 4 2 1 0— 1— 2
随着 高校 规 模 的 扩 大 ,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作 出现 了许 高 多新情况 、 问题 , 思 想政治教育 工作提 出了新的要求 。 新 对 针 对 新 的形 势 , 认 真 研 究 新 时 期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中 出现 的 应 问题 , 清 其 规 律 和 特 点 , 极 探 索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的 新 弄 积 途 径 、 方 法 , 步 推 进 高 校 思 想政 治 教 育 工 作 。 新 稳
《 陡譬 瓠 }00 确 流譬 2 1 年第 5 期
教育研 究
当 代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方 法 研 究
马 新
( 徽 财 经 大 学 ,安 徽 安
摘
埠蚌
2 3 41 30 )
要 :新 时 期 高 校 大 学 生 思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面 临 着 一 些 问题 , 章 通 过 对 当代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方 面 的 深 入 分 析 , 根 探 底 , 文 究 因势 利 导 , 与 大 学 生 思想 政 治 教 育 密 切 相 关 的 各 个 方 面 入 手 , 断探 寻 行 之 有 效 的 新 方 法 和 新 手 段 , 实 改进 高 等 从 不 切 学校 的 思 想 政 治教 育 工 作 。
一
是 部 分 大 学 生 出 现 明 显 的 务 实功 利 的倾 向 , 德 理 念 道
、
当代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层 面 呈 现 出 的 特 征
表 现 低 层 次 , 且 这 种 倾 向 日趋 明 显 。 主 要 表 现 在 : 学 业 并 在 上 ,一 些 大 学 生 认 为 专 业 知 识 对 自 己 以后 的就 业 是 最 重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