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硕士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简介及细分表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简介及细分表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Master of Journalism andCommunication”,简称 MJC,是为适应我国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对新闻与传播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置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新闻与传播硕士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课程设置充分反映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知识与素质要求,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着重提升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研讨、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实行双导师制,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毕业考核合格,颁发专业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即“双证”。
高校招收新闻与传播硕士(MJC)研究生概况新闻与传播硕士(MJC)是 2011 新设立的专业,成立之后迅速成为全国最热门的专业之一。
2011的报考人数约在数千人以上,本专业考生占了 70%左右,其余为跨专业考生,但是由于考纲已经确定,所以对应大纲结合参考书目把内容补充完整为最佳途径,对新闻与传播专业喜爱而又属于跨专业的考生将会在今年凸现出来,估计今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但是,2012 年总的招生人数和录取人数大约在一千人左右。
其中优秀名校,尤其是全国前十强的学校招生数量不到百人。
所以,该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是相当惊人的。
专业细分▼01 新闻实务新闻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操作上包括:采、写、编、播、收等一切新闻行动能力在课程上包括: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在考核上包括:基本测试和综合运用02 媒介市场调查与分析以原有的学术型硕士生招生方向“传播研究方法方向”为基础,致力于培养专业知识面宽,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擅长媒体调查、受众研究的高素质人才03 国际新闻与传播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具有突出的新闻专业素质和娴熟的外语应用能力,适应外宣及涉外新闻报道等多方面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新闻人才04 电视新闻采编电视新闻采编电视新闻报道原则、报道方式、报道手法及采制流程,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传播格局。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是一个为学生提供深入研究和学习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学术项目。
该项目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在国际媒体、国际组织、国际企业以及相关领域中从事新闻传播工作。
该项目的课程设置包括国际新闻报道、跨文化传播、国际媒体政策与法律、国际传播研究方法等核心课程。
此外,学生还可以选择一些选修课程,如数字新闻报道、国际新闻编辑与制作、国际媒体管理等,以满足个人学习兴趣和职业发展需求。
在培养方面,学生将接受国际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的系统培训,并有机会参与实践项目、实习和研究项目,以提升实践能力和研究水平。
同时,学生还可通过学术交流和导师指导等形式,与国际知名学者和专业人士互动,拓宽学术视野和国际交流平台。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旨在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他们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实践能力,能够在国际化的传媒环境中胜任各类新闻传播工作。
新闻学硕士
北京大学新闻史论(614)+新闻实务(847)<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1-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1-2003年新闻学基础知识,2002年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2001-2006年新闻学,暂无答案。
(本项不单卖,购买全套赠送此项)注:该专业近几年学校官方不出售历年试题,最新真题更新请大家关注跨考考研论坛,真题会随时在网站更新,大家下载即可使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2-1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27页¥402-2《外国新闻史》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50页¥502-3《新闻事业简史》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28页¥402-4中国新闻史辅导笔记。
手写版,共56页¥60注:报名辅导班请登录跨考网进行详细咨询。
全套资料包含以上所有资料,套餐优惠价:¥168指定参考书目此科目没有提供参考书目适用学院/专业——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05030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史论(612)<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1-12000年-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由于出题老师固定,历年真题参考价值很大。
该专业近几年学校官方不出售历年试题,最新真题更新请大家关注跨考论坛,只要收集到我们即会在网站更新,大家可下载使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2-1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本科生笔记。
出题老师授课,非常全面和清晰。
手写版,共29页¥402-2新闻传播考点精要汇集。
内部参考资料,介绍了传播理论考点、外新史考点等众多考试点。
打印版,共39页¥402-3外国新闻史复习要点。
陈立丹版《世界新闻传播史》复习要点,条理性好,重点突出。
打印版,共17页¥302-4新闻史硕士课程大纲。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史研究生资料,硕士课程同样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的重点,内容详实,包括中国史和外国史两部分,主题分明。
打印版,共58页¥352-5新闻学重点笔记。
记者编辑学习——硕士新闻学研究生阅读书目
硕士新闻学研究生阅读书目陈力丹必读报刊:《读书》月刊《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一,综合《新闻学大词典》,甘惜分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
《世界新闻出版大典》,新华社国际部编纂,中国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冯健总主编,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新闻技法鉴赏辞典》,刘文波主编,林业出版社1999年版。
二,新闻理论1,马列主义新闻理论较全的原著类:《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社科院新闻所编,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杨春华、星华编译,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斯大林论报刊》,李清芳编,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新华社编,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邓小平论新闻宣传》,新华社新闻所编,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社科院新闻所编,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或:任何一本中共中央新闻工作文件汇编。
简读的原著类:《马恩列斯论报刊》上下册,人民大学新闻系编,内部出版。
或:《马列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陈力丹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
研究类:《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著,开明出版社1993年版。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新闻学科》(在下卷内),廖盖隆总主编,新闻学科陈力丹分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
2,世界传统著作《论出版自由》,[英]约翰.密尔顿著,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3,一般新闻理论历史开篇:《新闻学》,徐宝璜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或见:《新闻文存》,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
国内教材类代表作:《新闻理论基础》,甘惜分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新闻传播学原理》,童兵、展江、郭青春等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6
2
2
考查
5022068
媒体广告
36
2
2
考查
5022069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36
2
2
考查
素
质
教
育
课
公共选修课
二外、数学、计算机、体育、管理、经济、法律类
至少选修一门,不少于2学分
跨学科、专业的专业课程
36
2
2
至少选修一门,不少于2学分
必修
环节
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3
学术活动
2
社会实践
60
2
外语学术论文
《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基本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系统掌握新闻学的理论体系,具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独立学术研究高等教育和承担新闻、信息传播实际工作表达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3
学术活动
2
社会实践
60
2
外语学术论文
1
四、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3学分):
开题报告包括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
文献综述部分,必须在阅读不少于5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基础上,写出对课题有关的前人工作总结和归纳。
研究计划部分,就选题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作出论证。之后,在审核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
36
2
2
考查
5022079
传播经典文本举要
36
2
2
考查
5022080
传播伦理学
新闻学专业代码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新闻学专业代码授予文学硕士学位1. 简介新闻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规律和新闻工作技术的学科。
为了提高新闻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许多高校设立了新闻学专业,并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本文将介绍新闻学专业代码授予文学硕士学位的相关内容。
2. 文学硕士学位的意义文学硕士学位是研究型硕士学位,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可以进一步深入学术研究,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水平。
对于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来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可以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学术背景,增加在新闻领域的竞争力。
3. 新闻学专业代码新闻学专业有着不同的代码,用于在招生和教育管理中进行识别和管理。
根据不同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规定,新闻学专业的代码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新闻学专业的代码会包含新闻传播学、新闻学、传媒学等关键词,并根据学校的需要进行编制和指定。
4. 文学硕士学位的获得方式要获得文学硕士学位,需要满足一定的学术要求和学分要求。
各个高校在文学硕士学位的获得方式上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修满学分要求:学生需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学分要求一般在30-40学分左右,具体要求根据学校和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完成毕业论文:学生需要完成一篇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
毕业论文是文学硕士学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论文的质量和答辩的表现来评定学生是否具备获得硕士学位的资格。
•通过各门课程的考核:学生需要在各门课程的考核中取得合格或优秀的成绩。
5. 新闻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的就业前景获得新闻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适合从事新闻研究、新闻编辑、新闻媒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新闻学专业是一个有较高社会需求和较广就业面的专业,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新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
毕业生可在新闻机构、传媒公司、高校、研究机构等各行各业就业。
6. 总结新闻学专业代码授予文学硕士学位是为了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学术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传播学硕士本科相关专业
传播学硕士本科相关专业
传播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本科专业:
1.新闻学:研究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新闻编辑等内容,培养具有新闻报道和传播能力的研究人才。
2.广告学:研究广告传播的理论、策划、创意、执行等内容,培养具有广告策划和执行能力的人才。
3.编辑出版学:研究编辑出版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具有编辑、出版等能力的人才。
4.传媒学:研究媒介传播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具有传媒研究和管理能力的人才。
5.广播电视学:研究广播电视传播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具有广播电视制作、编导等能力的人才。
6.网络与新媒体:研究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及应用,培养具有网络与新媒体策划、运营等能力的人才。
7.艺术学:研究艺术传播与表现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具有艺术创作和传播能力的人才。
8.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具有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人才。
以上仅列举了一部分传播学硕士研究生专业的相关本科专业,实际上传播学硕士研究生专业的本科相关专业还有很多,具体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设置和要求来确定。
中传新闻学硕士就业情况怎么样?
中传新闻学硕士就业情况怎么样?本文系统介绍中传新闻学硕士就业,考研难度,中传新闻学考研辅导,中传新闻学考研参考书,中传新闻学考研专业课等方面的问题,凯程中传新闻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传考研机构!一、中传新闻学硕士就业怎么样?中传新闻学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中传在新闻学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据中国传媒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中传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每年学生大部分进入全国各地的省市地区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影等传媒机构和相关行业。
社会对中传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中传新闻学的就业方向如下:传媒机构、科研院所、新闻媒体、党政宣传部门、各类网络媒体、新媒体传播机构、相应政府管理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等。
二、中传新闻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总体来说,中传新闻学专业招生量大,15年的招生人数为36人,其中包含保送生11人。
考研难度不高,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传新闻学考研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新闻学硕士考试科目里,新闻传播史论和新闻实务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新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三、中传新闻学硕士各细分专业介绍新闻学硕士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新闻及传播专业硕士学科简介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科简介一、学科专业介绍海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开办于2000年,2001年正式招收全日制本科生。
2020年被海南省教育厅遴选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并被学校遴选作为重点学科予以建设。
2021年12月,中宣部确信将新闻传播系作为全国首批由地址党委宣传部与学校共建的10所新闻院系之一。
2016年5月,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在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科进展步入快车道,软硬件设施齐全、师资结构合理。
学科专业实验设施齐全,拥有现代媒体实验室500平方米,包括数码制作室、虚拟演播室、静物拍照室、非线性编辑室、苹果高清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还有400多平方米的全媒体交互式演播中心。
学院实验器材丰裕、设备完善,能知足本学科各项实践实训的教学需求。
新闻与传播学学科现有硕士导师5人,专职教师13人,其中正高职称的教师有4人,副高职称有4人;有博士学位教师6人,有硕士学位教师7人。
近5年来,本学科专业教师主持和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5项,其中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3项;同时学术功效丰硕,获科研功效奖5项,在国家权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篇,出版学术高作7部。
另外,学科还聘有7名校外导师。
这些教师或为中央、省级主流媒体从业人员,或为新闻宣传主管部门负责人,既有丰硕的新闻从业或治理体会,又有极高的专业理论水平。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培育的高层次、复合型的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育目标新闻与传播学科专业硕士点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紧培育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扎实操作技术与较强创意策划能力的高层次现代新闻传播职业人材。
(一)培育要求本专业面向社会的特定专业需求,培育德才兼备、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视野、熟练把握新闻传播技术与方式的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材。
具体要求为:1.熟练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的大体要点;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固守新闻与传播职业道德。
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授数字媒体设计原理、制作技术和工具软件 应用,培养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的创意设计和制 作能力。
全球传播与国际新闻
介绍全球传播理论、国际新闻格局和跨文化传 播策略,拓展学生的国际Βιβλιοθήκη 野和跨文化交流能 力。实践课程
新闻业务实习
学生在新闻单位或相关机构进行实习,熟悉新闻采编流程、 媒体运作机制和行业规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导师制度
为保证研究生得到有效的学术指导,应实行导师负责制,导 师应为研究生提供全面的学术指导和帮助,包括研究方向确 定、论文撰写和修改等。
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
论文质量
研究生应具备独立或合作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论文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和价值,体现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论文发表
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向国内外学术期刊投稿,争取发表高水平论 文,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学生需撰写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论文 主题需与新闻学相关,体现学生的研究能 力和学术素养。
VS
毕业设计
学生需完成一个毕业设计项目,可以是新 闻报道、纪录片制作、新媒体产品设计等 ,体现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 力。
04
学术研究与成果展示
研究方向与导师制度
研究方向
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应结合自身 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具体的研究方向,如新闻传播史、新 闻理论、广播电视新闻、网络与新媒体等。
03
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讨,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
研究与实践结合
学术研究
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通过撰写学术论文或参与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研 究能力和学术素养。
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实习、实践调查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基础常识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基础常识[摘要]新闻传播学是近年来的热门专业,很多考生都选择报考新闻传播学。
为大家分享一下新闻传播学硕士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希望大家都能如愿考上理想大学!无论是考研报考什么专业,考生都应该清楚地知道该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比如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考试方式、课程设置等等各种基础知识。
新闻传播学硕士专业是一个很不错的专业,有兴趣的考生可以考虑报考。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专业硕士之新闻传播学硕士专业基础知识。
一、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背景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
它对应着蓬勃发展的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以及方兴未艾的传媒产业。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主要面对新闻事业以及传媒产业发展的三大社会需求:第一,构建我国现代传播体系、提高国内国际传播能力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以及传媒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积极构建现代传播体系,进一步提高国内国际传播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新闻媒体是现代传播体系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因此,加速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掌握对内对外新闻传播规律、适应互联网等新媒介环境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第二,振兴文化产业、加速传媒产业发展新闻传播业具有突出的产业特性,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文化产业已经被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这标志着中国的传媒产业将进入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主体多元的快速发展时期。
培养大量适应传媒产业升级的新型内容生产和传媒经营管理人才,既是提升中国传媒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需要,也是振兴文化产业的需要。
第三,提高专业素质、加强新闻传播从业者队伍建设随着现代传媒发展和社会信息流通的加快,我国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数量急遽扩张,但从业者的整体素质离社会发展需要尚有一定的距离。
为了解决部分从业者的知识老化问题、为了解决从一线业务转为管理者的再培养问题、也为了解决非新闻传播专业学科的从业者专业训练问题,发展高层次的在职专业教育迫在眉睫。
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版()一、培养目标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当系统学习新闻传播学理论及方法,掌握基本实践技能,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
应当能够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学位论文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和较高的学术性。
应当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国情,具备严谨的专业精神和典范的大学精神,以适应时代对新闻学人才的要求。
二、研究方向新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新闻传播现象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本专业研究方向包括:.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媒介融合;.媒介经济;、新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三、招生对象.新闻传播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有一定新闻实践经验的同等学历专科毕业生。
四、学制及具体安排本专业为新闻传播学科专业,学制三年,授予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
在三年六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按照以下程序完成全部学业:()硕士生入学三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导师负责制定培养计划,并执行培养工作。
()在第学期,完成学校和学院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
()在第学期,完成研究生的中期考核。
详见本文件第五条。
()在第学期结束前,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详见本文件第八条。
()在第学期,撰写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在参加答辩的个月前,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初稿,经导师审阅后在参加答辩的个月前完成全部定稿。
详见本文件第八条。
五、中期考核制度中期考核按照《南京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制度实施办法》执行,考核时间为第学期、撰写“开题报告”之前。
中期考核的结果和各类文本,与“开题报告”、课程学分,将成为硕士研究生获得答辩资格的必要前提。
中期考核由各系或专业方向负责,考核小组由各系或专业方向负责人、研究生本人的导师,其他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共三人组成,并报批准同意。
考核须从纪律、学分、科研成果等三方面进行。
考核分排在最后的学生,需要参加综合性考试的笔试,考试内容为()和()两类课程。
(新闻学专业代码050301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新闻学专业代码050301授予文学硕士学位)(新闻学专业代码:050301授予文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简介新闻学专业硕士点设置于2000年,次年开始招生,在部属院校中处于同专业点的中上水平;要紧研究领域为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要紧研究特色是关于新闻理论范畴的研究;现有导师11人,其中正教授5人,副教授6人,刘九洲教授在新闻理论研究方面有明显的成就;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3项,横向课题8项,已连续推出一批时期性研究成果,有的在全国学界产生了一定阻碍;已有5届共115名研究生毕业,大部分在高校任教。
二.培养目标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新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宽敞,熟悉本专业各研究方向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其进展趋势;把握一门外语;具有运用网络处理信息的能力,熟悉各种媒介的特性与功能,能独立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工作。
三.研究方向简介四.学习年限1、学习年限:三年。
学习优秀者可申请二年毕业。
2、硕士研究生提早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优良,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符合学校提早毕业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在校学习时刻达2年及以上,经导师和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可申请提早毕业,并报学校研究生处审批。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本专业学生要求毕业时获得总学分为38学分,其中:1、一级学位课程6门,18学分(公共课程3门,9学分;专业学位课程3门,9学分)。
2、二级学位课程(通选课)任选2门,4学分。
3、指定选修课课程任选5门,10学分。
4、任意选修课课程任选2门,4学分。
5、教学实践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
已有三年有关工作经历的硕士生,能够免修教学实践。
6、凡以同等学力、跨学科、专业录用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培养打算中增加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三门,同时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
要求通过考核,取得及格成绩,但不计学分。
六.实践环节新闻学专业硕士生的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或新闻传播实践)和学术实践两部分,各占1分。
(新闻学专业代码:050301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新闻学专业代码:050301授予文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简介新闻学专业硕士点设置于2000年,次年开始招生,在部属院校中处于同专业点的中上水平;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主要研究特色是关于新闻理论范畴的研究;现有导师11人,其中正教授5人,副教授6人,刘九洲教授在新闻理论研究方面有显著的成就;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3项,横向课题8项,已陆续推出一批阶段性研究成果,有的在全国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已有5届共115名研究生毕业,大部分在高校任教。
二.培养目标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新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宽阔,熟悉本专业各研究方向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其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运用网络处理信息的能力,熟悉各种媒介的特性与功能,能独立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工作。
三.研究方向简介四.学习年限1、学习年限:三年。
学习优秀者可申请二年毕业。
2、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优良,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符合学校提前毕业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在校学习时间达2年及以上,经导师和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可申请提前毕业,并报学校研究生处审批。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本专业学生要求毕业时获得总学分为38学分,其中:1、一级学位课程6门,18学分(公共课程3门,9学分;专业学位课程3门,9学分)。
2、二级学位课程(通选课)任选2门,4学分。
3、指定选修课课程任选5门,10学分。
4、任意选修课课程任选2门,4学分。
5、教学实践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
已有三年相关工作经历的硕士生,可以免修教学实践。
6、凡以同等学力、跨学科、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培养计划中增加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三门,并且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
要求通过考核,取得及格成绩,但不计学分。
六.实践环节新闻学专业硕士生的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或新闻传播实践)和学术实践两部分,各占1分。
新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50301)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新闻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新闻学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和国际新闻报道能力,能在新闻实践部门和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新闻传播实践和科研、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能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2.掌握新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新闻学的理论前沿、重大现实问题和发展动态;熟悉党和国家有关新闻宣传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科学的研究与分析问题的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从事新闻学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新闻传播实践能力。
3.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协调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
二、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2年,其中生源为跨专业、同等学力的研究生原则上学制要延长半年。
三、培养方式1.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
2.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每个硕士研究生导师组要由3-5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其集体培养优势。
3.培养计划要和研究生本人商量后制定,以推进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
4.硕士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我院授课,或派出硕士研究生到其他名牌高校或科研院所修读部分课程。
提倡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互相承认学分,联合培养研究生。
6.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的学分不少于15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一)必修课(不少于16学分)1.公共必修课(7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90学时3学分Ⅰ学期基础外国语课120学时4学分Ⅰ学期2.专业基础课(不少于9学分,按一级学科开设)新闻理论研究60学时3学分Ⅰ学期中国新闻史研究60学时3学分Ⅰ学期传播学理论60学时3学分Ⅰ学期电视新闻理论研究40学时2学分Ⅱ学期舆论学40学时2学分Ⅱ学期(二)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1.公共选修课(2-4学分,由研究生院组织开设,任选)2.专业方向选修课(6-10学分)新闻广播业务研究40学时2学分Ⅰ学期新闻业经营管理研究40学时2学分Ⅱ学期电视新闻节目研究40学时2学分Ⅰ学期(跨学科课程)英语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评析40学时2学分Ⅱ学期电视纪录片研究40学时2学分Ⅱ学期电视画面研究40学时2学分Ⅱ学期主持人节目研究40学时2学分Ⅱ学期3.跨院校、跨学科课程(2-3学分,必选)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至少要跨院校或跨学科选修一门同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生源为跨专业的研究生可以不选)。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是一门专业学位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该课程涵盖了国际新闻、国际传播、国际关系、跨文化沟通等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新闻采编、传播策略、跨文化管理等专业技能,同时注重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和实习机会。
学习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具备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毕业后,他们可以在国内外新闻媒体、国际组织、跨国企业、公共关系机构等领域从事新闻采编、传播策划、国际交流、跨文化管理等工作。
- 1 -。
苏大新闻与传播专硕 考试要点
苏大新闻与传播专硕考试要点
苏大新闻与传播专硕的考试要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主要考察学生的政治素养、政治敏感度和对国家政策的了解。
2. 英语:主要考察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包括阅读、写作、翻译等。
3. 专业课一:主要涉及新闻与传播理论,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导论等。
4. 专业课二:主要涉及新闻与传播实务,如新闻采访与写作、编辑与排版等。
此外,苏大新闻与传播专硕的考试还会涉及一些热点话题和前沿领域,如新媒体、社交媒体、数字媒体等。
因此,建议考生在备考时,要注重对新闻与传播理论的学习,同时也要关注当前热点话题和前沿领域的发展。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是一门涉及国际新闻、传播和媒体的高级学位课程。
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国际新闻传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闻传播已经不再局限于国界之内,而是跨越国界、文化和语言的壁垒,成为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掌握国际新闻传播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从事新闻传播行业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新闻传播理论、国际新闻报道、跨文化交流、媒体管理等方面。
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和解读国际新闻事件,如何运用不同的传播渠道和媒体工具进行新闻报道,如何处理跨文化交流中的问题,以及如何管理和运营媒体机构等。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到国际新闻报道和跨文化交流项目中,亲身体验和掌握新闻传播的实践技能。
这些实践经验将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课程是一门非常有前途和发展空间的学科。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为推动全球化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学分为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新闻业务三块。
就业方面,主要是为媒体(报纸、广电、网络等)输送新闻记者和编辑。
当然,也有学生去企业当企划、文案、外宣之类。
传播学分为理论传播学、应用传播学(又有网络传播、广告学、公共关系等分类)两类。
理论传播学与上述的新闻学中的新闻史学,应该是新闻传播学学理方面最重的学科,而应用传播学则是就业面最广的学科。
当然,就我国的实际情况,实际上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不会分的这么清晰的。
新闻传播学本身的学科壁垒就很低(后面再详述)。
如果放眼世界,就学科来说,我国的新闻学和传播学都是舶来品,外国的情况又不一样,比如欧洲的大学,新闻学和传播学多半是不在同一个院系的,而在美国,新闻学和传播学有些就在同一院系里面,这方面看,我国的新闻传播院系还是类似于美国同类院系。
但另一方面,美国的传播院系的学理研究更深,对数学、统计学等科学精确度上要求更多,而美国的新闻系则有更多的实用和业务导向。
说完学科,然后说一下中国大陆高校较强的新闻传播学院系的情况吧。
当前新闻传播学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也就是覆盖新闻学、传播学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这两所的新闻学院为当之无愧的南北两强,办学历史悠久,在新闻学界和传媒业界都声望卓著。
而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则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因此中国传媒大学要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也仅有一步之遥。
目前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大学有:
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广电学界和广电传媒业界最强者)、清华大学(新锐,锐不可当)、武汉大学(在非广电、网络的纸媒界,素有“武老三”之称,仅次于人大与复旦)、华中科技大学。
如上,目前中国大陆高校中,一共6所大学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新闻学和传播学等二级学科博士点。
目前拥有新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有:
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6强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覆盖新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暨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政治学院、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如上,目前中国大陆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共有11个新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目前拥有传播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有:
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6强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覆盖传播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
如上,目前中国大陆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共有10个传播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如上这些院校应该足够鬼咒兰月同学选择了吧,O(∩_∩)O~
实际上新闻传播学的考研并不好考——因为新闻传播学科目前每年报考者都很多,一般热门新闻院系的竞争都在20:1的考录比,甚至更难。
对这一现象,就我个人理解,主要是有两方面决定的:
一方面,新闻传播学类的院系近年来在各高校开设的越来越多,很多非重点大学也纷纷上马开设了这个专业,而这些非重点大学的新闻系毕业生显然在求职就业上困难较大,不得不进一步争取考名校新闻院系的研究生;
另一方面,新闻传播学的自身学科壁垒(也就是跨学科学习的难度)很低,又不用考数学,这为许多对自己本科专业不满意的外专业考生提供了跨专业考研的机会,再加上很多考生都误认为新闻传播学是当今显学,便于就业(其实这都是幻觉^_^),于是就对新闻传播院系趋之若鹜了。
但事实上——当今各类大牌传媒(包括纸媒和广电媒体,也许网络还稍好些)的人才储备基本上都处于饱和状态,很少招记者或编辑。
而另有些经常招聘的媒体,显然是留不住人的媒体,这种经常招聘的单位,流动性太强,等于是“铁打的媒体流水的记者”了,这种单位不去也罢,因为别人都留不住,你多半也早晚会走人。
况且,目前媒体招聘,大多不仅要新闻传播类的毕业生,更要很多外专业的毕业生(如外语类、法学、中文、经济类等等)。
而一旦跳出媒体,新闻传播学的毕业生,其竞争力甚至不如很多外专业的毕业生(这也是新闻传播学学科本身浅薄、专业性较差所决定的)。
那么,做老师呢?首先,目前中小学教师招聘,一般大多是不会要新闻专业的,如果说媒体招聘,新闻专业可以考,中文专业也可以去考,但中小学招老师,人家多半是要中文毕业生也不会要新闻毕业生。
如果要做大学教师,那显然,你必须在读完研究生之后还要读博士。
而如果你要做名校老师,那么就一定要读最好的几所(如人大、复旦、清华等)新闻院系的博士,甚至有些新闻院系是要你具备媒体从业经历或者留学海外经历的。
实际上目前的媒体已经不是新闻传播学类毕业生的最好选择了!
一方面,如我前面所说,好的媒体目前人才储备已饱和,不招人;而较差的媒体才会不断招聘,结果是人家来了又走,走了又招新人。
另一方面,媒体的生存环境、记者编辑的生存环境已经远不如往昔了:媒体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编辑记者们的社会受尊重程度也越来越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面对记者始终处于强势地位,且越来越甚;而一般社会民众面对媒体和记者也越来越轻视和不信任(当然有些也是记者自身的问题)
那么新闻传播类的毕业生还有哪些好前途呢?最好的就是考公务员了!但公务员的竞争更是激烈无比,每年只有少数幸运儿可以如愿。
这是一条光明大道,但同时进门的关口极为狭窄。
除了媒体、高校教师和公务员这三类,那么新闻传播院系的毕业生就只能走跨行的就业途径了,也如我前面所述,可以进企业做一些文秘、创意、宣传策划等工作。
也就这些路了。
新闻学
王牌院校
北京大学是第一个开设新闻学专业的大学;清华大学具有国际化视野;中国人民大学是业界公认的老大;复旦大学被称为“北有人大,南有复旦”;中国传媒大学具有与广播影视事业鱼水相依的行业特色;华中科技大学以文理交叉见长,复合特色取胜;厦门大学的特色是海外华文传媒;南京大学侧重理论和新媒体,近年来开拓了政府新闻学、网络新闻学领域;南京师范大学开垦出新闻法学教育与研究的领域,开拓了“大众传媒与农村社会发展”的新空间;暨南大学面向港澳台地区、面向海外,集中体现了南方新闻界务实的特色;四川大学是西南地区唯一的新闻学博士点授权单位,在西部有广泛影响。
学习内容
理论方面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新闻史等;实践方面主要学习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学尤其注重实践。
就业方向
新闻专业的出路很多,但是前提是你要有足够的能力。
你可以去新闻媒体做记者、编辑或主持人等,你还可以去广告公司从事广告策划和文案写作,去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企划、文秘,或从事影视制作。
专业新动态
新闻学已经出现了细分现象,如分化出广播电视新闻学、网络新闻、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外语类院校的国际新闻、财经院校的财经新闻、农业院校的农村新闻、政法院校的法制新闻以及各体育院校的体育新闻专业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