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业危情录:出口拯救不了过剩产能

合集下载

钢铁产能过剩真相

钢铁产能过剩真相

钢铁产能过剩真相作者:李俊范若虹肖隆平陈少智刘俊卿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5年第10期4月初一个雾气弥漫的早晨,数十辆载着中国民营钢铁业精英的奥迪车停靠在山东肥城市宝盛大酒店门前。

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龙、德龙集团董事长丁立国等鱼贯而出,在工作人员和记者们的簇拥下,来到二楼“全联冶金商会二届二次会员大会和2015年第一次理事会”会场。

“2015年,一些钢铁企业要想好怎么去‘死’。

”在主席台中间位置就坐的原国家冶金局局长、全国工商联冶金商会原名誉会长赵喜子神情严肃地说。

此时,斜对角第一排的山西闻喜县县委书记张汪尤抬起头,不安地望了一眼赵喜子。

他心里清楚,“死”的对象就包括闻喜县辖内的山西海鑫钢铁公司。

2014年11月,这家山西省最大民营钢铁企业在开开停停挣扎了4年后,最终启动了破产程序。

海鑫钢铁直接和间接支撑着闻喜县约1/4人口的生计,纳税额占全县的60%。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钢铁行业自2008年进入低迷期,尽管2014年粗钢产量以8.23亿吨刷新历史记录,但粗钢表观消费量为7.4亿吨,3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钢材价格跌至2003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苗长兴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2012〜2014年,钢铁行业基本处于亏损状态,最低时钢铁主业不到1%的利润率。

今年一季度,国内大中型钢企亏损面近50%,钢铁业已成中国“最不赚钱”的行业之一。

举债度日成为大量钢企普遍做法。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2014年负债总额3.2万多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8.3%,部分企业负债率高达80%;其中,银行借款额1.3万亿元,另有近1.9万亿元的高息短期贷款。

今年一季度,钢铁业遭银行抽贷约650亿元。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钢铁财务危机随时可能大面积爆发。

2014年,除海鑫钢铁外,四川省大型钢企川威集团、黑龙江最大钢企西林钢铁集团等,相继传出面临破产重组窘境的消息。

今年3月下旬,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变相裁员1.6万人。

钢管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

钢管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

总结词
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是解决钢管行 业痛点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淘汰落后、高耗 能、高污染的产能,可以推动钢管行业向高 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详细描述
钢管行业应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鼓励 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入,提高生 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应建立落后产能 退出机制,对不符合环保、安全、质量等标 准的企业进行淘汰,为优质企业腾出市场空 间。
加强行业协作,实现共赢发展
总结词
加强行业协作,实现共赢发展是解决钢管行业痛点的必 要措施之一。通过加强行业协作和合作,推动钢管行业 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详细描述
钢管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制定行业 标准和规范,推动行业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同时,应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和资源。 此外,还应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和协同发展, 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圈。
钢管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 、建筑、机械、汽车等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 ,钢管行业也在不断更新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 效率。
钢管行业的发展历程
钢管行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工业生产对钢管的需求逐渐增加,推 动了钢管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钢管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也不断 更新换代,从手工制作到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详细描述
钢管行业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采取低价竞争的手段。这种竞争方式不仅影响了企业的 盈利水平,还导致了产品质量下降,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产品同质化严重
总结词
钢管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新和差异化竞争优势。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解决建议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解决建议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解决建议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产能扩张,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这不仅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也严重影响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以下是我对解决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建议。

一、淘汰落后产能首先,应该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来缓解产能过剩问题。

对于那些技术落后、污染严重、能源消耗高的钢铁企业,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淘汰。

这可以通过设立补偿机制,为这些企业提供合理的退出策略和补偿方案,同时鼓励新能源和清洁技术的采用,推动行业的升级和转型。

二、加强供给侧改革其次,要加强供给侧改革,优化供需结构。

通过放松市场准入、推进产业整合和优化布局,减少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实现产能的合理配置。

同时,要加大对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三、推进钢铁产业国际化合作第三,要积极推进钢铁产业的国际化合作。

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开展技术交流和市场开拓,寻求国际市场的机遇和合作伙伴。

同时,还要进一步参与国际钢铁产能合作与输出,促进我国钢铁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合理化解。

四、加强行业监管和政策引导此外,要加强行业监管和政策引导。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包括减免税费、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贸易环境等,为钢铁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支持。

同时,要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和约束力度,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规范市场秩序,防止产能过剩问题再次出现。

五、发展高附加值钢铁产品最后,要加大对高附加值钢铁产品的发展力度。

通过提供技术支持、政策扶持和市场推广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汽车、船舶、能源等领域的研发和生产。

这不仅可以提高行业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也有助于提升行业的竞争力和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解决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协作。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强供给侧改革、推进国际合作、强化监管和政策引导、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钢铁行业中的产能过剩困境与调整方案

钢铁行业中的产能过剩困境与调整方案

钢铁行业中的产能过剩困境与调整方案一、产能过剩困境的背景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和城乡建设的蓬勃发展,钢铁需求量迅猛增长。

然而,由于投资热潮和政策扶持的推动,钢铁行业产能也快速扩张。

大量冗余的产能导致供需失衡,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困境。

首先,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

钢铁生产对高耗能和高污染,巨大投入导致了资源浪费。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

其次,产能过剩给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由于竞争加剧,价格下跌严重侵蚀了企业利润空间。

许多企业陷入亏损状态甚至倒闭。

最后,产能过剩影响全球市场秩序。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之一,其规模化生产和低成本给其他国家的钢铁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产能过剩通过出口倾销等方式,进一步扰乱国际市场秩序,引发了贸易摩擦。

二、应对产能过剩的调整方案1. 淘汰落后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是解决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首要任务。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淘汰机制,并加大对落后产能的处置力度。

同时,鼓励现代化和高效率的生产设备投资,以提高产能利用率和节能减排。

2. 实施结构性调整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要推动钢铁行业结构性调整。

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在产品特色、品牌建设上下功夫,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增加中高端产品比重,引导市场需求向高品质产品转变。

3. 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政府应该给予钢铁企业更多支持和激励,鼓励其进行转型升级。

建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绿色生产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投资。

同时,提供财税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

4. 发展新兴市场和拓展国际合作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不仅是中国内部的问题,也是全球范围内的挑战。

因此,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发展新兴市场非常重要。

政府应该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5. 健全监管机制为了防止产能过剩问题再次出现,在行业发展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及其应对策略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及其应对策略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及其应对策略我国钢铁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给行业带来了诸多挑战。

本文将就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展开论述。

1. 产能过剩问题的背景分析过去几年,我国钢铁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期,大量投资和扩张带来了巨大的生产能力。

然而,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市场需求逐渐下滑,导致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峻。

过剩产能不仅浪费资源,还给企业和相关利益方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压力。

2.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过剩的产能导致钢铁价格下降,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其次,过剩的产能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此外,过剩的产能还影响了行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能力,阻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应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策略为了有效应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以下是几点应对策略供参考:3.1 中央政府的引导中央政府应加强对钢铁行业的宏观调控,确保市场稳定和企业秩序。

通过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引导行业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企业的兼并重组和优胜劣汰,减少过剩产能。

3.2 优化企业布局钢铁企业应通过优化企业布局,提高市场竞争力。

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可以采取减少产能、停产冷拔等措施,以减少市场过度竞争带来的压力。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3.3 拓展国际市场面对国内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钢铁企业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通过加强对外贸易合作,开拓新兴市场,减少对国内市场的依赖,以缓解产能过剩问题。

3.4 加强行业协会和企业自律钢铁行业应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制定和维护行业规范。

同时,企业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企业自律,防止过度扩张和乱竞争,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应对策略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应对策略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应对策略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近年来钢铁行业内部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给行业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和隐患。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以实现产能调整和结构优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产能过剩的原因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过去几年国内钢铁行业发展过快,投资膨胀导致产能快速扩张,远远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长。

其次,技术更新不及时,部分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第三,钢铁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之间盲目扩张、重复建设,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导致产能过剩。

第四,国际经济形势不佳,出口市场需求下降,部分出口型钢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治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重要战略。

该改革通过降低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行业转型升级,提高钢铁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首先,要积极推进钢铁企业的淘汰出局,通过市场化手段和经济激励措施,引导那些效益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退出市场。

其次,要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非法违规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另外,还可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改造,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三、加强产能调控与海外市场拓展钢铁产能调控是缓解过剩问题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制定合理的产能指标,引导钢铁企业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过度扩张。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和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此外,还应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降低对国内市场的依赖,推动钢铁产品出口,减少国内产能需求。

四、促进供需结构平衡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实质上是供需结构不平衡的表现。

因此,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供需关系,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要鼓励发展新兴产业,推动钢铁行业向高端、特色化方向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

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

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

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正文:----------------------------------------------------------------------------------------------------------------------------------------------------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投资拉动作用大、吸纳就业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钢材市场需求回落,钢铁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其中产能过剩问题尤为突出,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亏损面和亏损额不断扩大。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任务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推动钢铁企业实现脱困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眼于推动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突出重点、依法依规,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法治办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标本兼治,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建立市场化调节产能的长效机制,促进钢铁行业结构优化、脱困升级、提质增效。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

健全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强化市场竞争机制和倒逼机制,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保障企业自主决策权。

坚持地方组织、中央支持。

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体制机制,规范政府行为,取消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和对企业的地方保护。

徐乐江:解决钢铁产能过剩要尊重市场规律

徐乐江:解决钢铁产能过剩要尊重市场规律
产业 资本 自由退 出的交 易平 台和机 制 。 徐 乐江 提到 , 当前我 国钢 铁产 业 国有资 本 占据 半壁 江 山 , 国有钢铁 企 业多 为 巨无 霸型 的庞 然大 物 , 资本
的流动性差 , 又有诸多的政策限制。我国的资本市场 目 前很不完善 , 证券市场 的长期低迷使得钢铁股票换手 率很低 , 亟待建立适合大宗交易的第三方平 台进行钢铁产权交易 , 方便钢铁资本退出钢铁行业。
的新增 产能所 覆盖 。 ” 徐乐 江说道 。 因此 , 国家应 该 出台政策 , 鼓 励钢 铁企业进 行市 场化 的减量重 组 , 对 钢铁 企
业在兼并重组过剩中削减淘汰的落后产能可按吨位给予企业一定的补贴或给予一定年限内的税收减免。
学 习和借鉴 欧美 日钢铁 去产 能化 的经验 , 增强企 业 自律
但从严重产能过剩中走过来 的欧洲、 美 国和 日 本钢铁产业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和值得借鉴的经验。 “ 我个人感觉最值得我们中国同行学习的地方就是企业的 自 律精神。 中国的企业就像中国人给世界的印 象一样 , 无序而争先恐后 , 在削减产量和产能的自律上做的很差 , 结果是 ‘ 多败俱伤 ’ 。” 徐乐江最后指出。
鼓 励市场 化的减 量并购 重组
“ 我们传统并购重组 的目的是为了在规模上实现 1 + 1 > 2 的效果。我 国钢铁行业的并购重组始于上世纪 末, 直 到现在钢 铁行业 的并 购重组 多是在 行政 主导下 实现 的 , 并 且 以近亲式 的行政 区域 内的重组 为主 。这种 兼并 重组绝 大多数是增 量重 组 , 谋 求规模 的进一 步扩 大 , 即使是 重组过 程 中淘汰 了部 分落后 产能也 会被更 多
“ 要充分利用现有法律、 法规 , 对严重违反产品质量等法律 、 法规的生产企业 , 严刑竣法 , 坚决打击假冒伪 劣钢材生产。” 徐乐江认为 , 执法不严或选择性执法是 目前淘汰落后的最大障碍。

2022年钢铁行业现状: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要多措并举

2022年钢铁行业现状: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要多措并举

2022年钢铁行业现状: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要多措并举虽然钢铁煤炭等过剩行业经过2022年去产能,价格回升,行业效益好转,但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并没有消失明显下降。

2022年钢铁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仅仅下降了0.95%,仍旧高达69.6%,而煤炭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也仍在67%左右。

“去杠杆、降低债务是中央企业今后一段时间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3月12日在“两会部长通道”表示,将从制度建设、监管执行力度、发生债务危急苗头监测以及消失了违规追究责任等方面加强监管。

据了解,在102家央企当中,煤炭、钢铁、有色企业长期是亏损重灾区,是推动央企杠杆率居高不下的重要行业。

全球钢铁产能过剩据2022-2022年中国大型钢铁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询问报告表明,2022年1月,我国钢材出口742万吨,同比下降23.2%,连续6个月同比负增长。

除了受国家去产能的大背景影响,贸易摩擦是我国钢材出口下滑的主要缘由,并且相对集中,呈现加剧的趋势。

美国华盛立刻间2月2日,美国商务部就对华不锈钢板带材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做出终裁,裁定中国企业63.86%~76.64%的反倾销税率和75.6%~190.71%反补贴税率。

据商务部的中国贸易救济信息案件数据库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钢铁行业遭受52起贸易救济案件,同比增加40.54%,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案件发起相对集中。

这些案件由21个国家或地区发起,其中35起贸易摩擦案件由印度、巴西、越南、泰国、南非等16个进展中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发起,占比67.31%;其余17起案件由美国、欧盟、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5个发达经济体发起,占比32.69%。

二是案件类型相对集中。

反倾销案件主要由进展中经济体国家发起,总数达到34起,占比为65%;反补贴案件主要由发达经济体国家发起,总数达到11起,占比为21.15%;保障措施案件均由进展中经济体发起,总数达到8起,占比为15.38%。

三是案件产品相对集中。

关于钢铁业危机的教训

关于钢铁业危机的教训

关于钢铁业危机的教训钢铁业危机教训:从过度产能到环保转型引言钢铁业作为一项基础性行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过去几十年来,钢铁业一直饱受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困扰,导致了一系列的危机和挑战。

本文将以2000字的篇幅,探讨钢铁业危机所带来的教训,并展望钢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危机的根源:过度产能钢铁业危机的主要根源在于过度产能。

过去几十年来,钢铁业急于满足国内需求和出口市场的快速增长,大规模投资建设钢铁企业,致使产能迅速扩张。

与此同时,市场需求却没有跟上增长的速度,导致了产能过剩的现象。

产能过剩带来了市场竞争的激烈,价格战的蔓延,企业利润的下降,形成了钢铁业的危机。

钢铁业过度产能危机的教训是:不能仅仅追求规模扩张,而忽视市场需求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未来,钢铁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来确定产能规模,并采取措施以保持市场均衡。

二、环境问题:转型的必然钢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技术落后和环保措施不足,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高耗能、高排放成为了钢铁业的标签,不仅影响了环境质量,也引发了社会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和不满。

环保压力的增加,成为了钢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钢铁业环境问题教训是:将环保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推进绿色转型。

只有通过技术升级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才能减少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环保投入,推动钢铁产业绿色发展。

三、转型升级:创新是关键面对危机,钢铁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创新成为了关键词。

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钢铁企业可以提高自身竞争力,拓宽市场空间。

1.技术创新:应以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为目标。

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工艺,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改善钢铁生产的生态环境。

2.管理创新:在人员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组织架构调整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快速适应市场的能力。

3.产品创新:通过研发高性能的特种钢和高端产品,提高附加值,拓展国内外高端市场,实现产业链的升级。

钢铁行业危机的教训

钢铁行业危机的教训

钢铁行业危机的教训钢铁行业危机的教训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过去几十年来,钢铁行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困境和危机。

这些危机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教训,引发了对于钢铁行业的认识和发展模式的重新思考。

首先,钢铁行业的过度扩张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原因。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钢铁行业经历了迅猛的增长,产能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不断增加。

然而,这种过度扩张导致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市场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过度扩张还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加剧。

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发展中要避免盲目扩张,要在合理规模内发展,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其次,缺乏创新能力是钢铁行业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中国钢铁行业主要依靠传统的高炉炼铁技术和简单的钢铁加工工艺,缺乏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这导致了产品质量相对较低,竞争力不强。

随着国际市场对于高品质钢材的需求增加,中国钢铁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了优势。

这给我们教育了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以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次,僵化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是导致钢铁行业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的钢铁企业主要由国有企业垄断,管理体制官僚化,决策机制不灵活。

这导致了决策效率低下,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市场竞争的压力,钢铁企业普遍缺乏效益意识,出现了一些浪费和低效的现象。

这给我们教育了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要推进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注重激励机制的设计,提高管理效能和企业竞争力。

最后,钢铁行业危机的教训还包括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可持续发展。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钢铁行业主要依赖于大规模产量和低价格来获取竞争优势,这导致了钢铁行业向规模化、低端化的方向发展。

然而,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这种模式面临着严重的困境。

我们应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加强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

钢铁业危机的教训

钢铁业危机的教训

钢铁业危机的教训钢铁业危机的教训钢铁业是一个国家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之一。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钢铁业一直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例如过剩产能、产业结构调整困难、环境污染等问题。

这些问题既是钢铁业独特的,也是工业经济整体所具备的。

钢铁业危机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教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钢铁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并且也提供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首先,钢铁业危机教我们认识到了产能过剩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钢铁生产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资源,并且具备一定的规模效应。

然而,在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的背景下,产能过剩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过剩产能不仅导致了企业利润下降和市场竞争加剧,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上,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包括优化产业结构、管理好产能退出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避免过度竞争和排斥行为,共同推动钢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钢铁业危机还教我们认识到了产业结构调整困难的挑战。

钢铁行业是一个具有高度关联性的行业,涉及到上游原料供应、中游钢铁生产和下游加工制造等环节。

因此,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需要考虑到各个环节的相互影响和利益平衡。

同时,钢铁业还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也给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引导钢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政府也应该制定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持和保障。

再次,钢铁业危机还教我们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钢铁生产是一个能源密集型行业,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排放物,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际环境标准的提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钢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解决环境问题上,我们需要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适应能力。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和治理措施,促进钢铁业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钢铁业危机的教训

钢铁业危机的教训

钢铁业危机的教训钢铁业危机的教训钢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代工业化进程中,钢铁业也存在着一系列挑战和危机。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钢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机。

这些危机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和总结。

首先,钢铁业危机教训我们要认识到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创新和调整。

钢铁业作为基础产业,也同样面临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冲击。

然而,在危机爆发前,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未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给我们的教训是,我们不能盲目追求规模和产量的增长,而忽视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

只有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才能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

其次,钢铁业危机教训我们要加强产能调整和转型升级。

在钢铁业危机爆发后,我们看到许多企业都面临产能过剩和低效率的问题。

这些企业原本凭借规模和价格优势占据市场份额,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下降和竞争的加剧,产能过剩开始显现。

然而,这些企业在面临困境时,往往选择了保持产能和价格竞争,而没有主动调整产能结构和加快转型升级。

这给我们的教训是,我们不能一味追求产能扩张,而忽视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只有通过产能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再次,钢铁业危机教训我们要加强国际竞争和合作。

钢铁业是全球性的产业,竞争无国界。

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压力,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积极寻求合作和共赢。

然而,在钢铁业危机中,我们看到一些企业和国家之间出现了恶性竞争和贸易摩擦。

这些行为不仅伤害了自身的利益,也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声誉和形象。

这给我们的教训是,我们要加强国际竞争和合作意识,避免恶性竞争和贸易摩擦,通过合作和共赢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钢铁业危机教训我们要加强企业的创新和管理能力。

钢铁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变革的行业,只有不断创新和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与解决办法研究报告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与解决办法研究报告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与解决办法研究报告1. 产能过剩现状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问题。

据统计,我国钢铁产量在全球范围内占比超过50%,且钢铁产能利用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跌,企业利润下降,同时还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2. 原因分析之市场需求不足钢铁产能过剩的首要原因是市场需求不足。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基础建设投资减少,导致对钢材的需求下降。

同时,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也影响了对钢铁的需求。

因此,市场需求不足是钢铁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之一。

3. 原因分析之严重的产能扩张钢铁企业过去的发展模式是“以重钢为主”,大量进行生产线扩建,导致了产能过剩的现状。

这种扩张模式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还加剧了市场竞争和环境污染。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发展,纷纷推动产能扩张,加剧了产能过剩问题。

4. 原因分析之技术改进不足钢铁行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一定差距,技术改进的不足也导致了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

相比于国外,我国的钢铁企业在能源利用率、生产效率和环保技术上仍有提升空间。

因此,技术改进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重要途径。

5. 解决办法之去产能为有效解决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首先应该推进去产能工作。

政府需要加强调控,对产能过剩的企业进行淘汰,确保市场供需平衡。

同时,鼓励企业进行多元化转型,减少对钢铁生产的依赖,以提高整体效益。

6. 解决办法之促进需求为刺激钢铁需求,政府可以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加快公共项目落地。

此外,还可以通过鼓励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式,培育新兴市场,拓宽钢铁的用途和需求,以提振市场信心。

7. 解决办法之加强技术创新钢铁行业应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钢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技术的应用。

同时,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我国钢铁产业的竞争力。

8. 解决办法之完善监管机制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与政府监管不力也有一定关系。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分析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分析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分析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钢铁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国内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钢铁行业普遍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给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困扰。

本文将对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向。

一、产能过剩的原因1. 产能扩张过快钢铁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出于迎合市场需求及获得经济利益的目的,普遍存在着产能扩张过快的情况。

大量的钢铁企业纷纷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线和设备,导致市场供应过剩。

2. 市场需求不足在经济下行周期或者市场需求疲弱的情况下,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会更加突出。

建筑业、汽车制造业等钢铁行业的主要消费领域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需求下降导致市场供应过剩。

3. 技术进步不适应市场需要部分钢铁企业在新技术的引入以及生产线改造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这种技术滞后性使得市场上的钢铁产品附加值较低,价格竞争激烈,从而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二、产能过剩的影响1. 市场价格压力产能过剩使得市场上的钢铁产品供大于求,价格竞争日益激烈。

价格下跌不仅直接影响了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对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2. 环境资源消耗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不仅对企业经济效益构成挑战,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过剩产能的运行会增加对资源的需求,导致对原料、能源等资源的浪费,对环境的污染也难以避免。

3. 企业的生存困境产能过剩问题使得钢铁企业面临生存的严峻挑战。

既要应对市场价格下跌的压力,又要承受高成本和债务压力,企业的经营状况日益恶化。

一些小型钢厂甚至不得不关停或破产,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三、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对策1. 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钢铁行业可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产能过剩问题的有效解决。

这包括推进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以及提升产品质量等措施,以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产能过剩之殇

产能过剩之殇

产能过剩之殇作者:宋清华来源:《英才》2009年第04期巨大的产能不断释放,可钢材市场的萎靡却进一步恶化。

伴随着连续数周的钢价反弹,大量中小钢企似乎预感到了“春天”即将到来——大量停产、限产的企业纷纷复产,蛰伏的产能再次得到了释放。

中国钢铁协会会长、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给出的数据是:1月、2月粗钢日均产量分别高达132万吨、142万吨,2月的数据折合成年产量将高达5.2亿吨。

但随之的反转,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业内的一致观点:产能过剩,需求低迷——这不是“乍暖还寒”的迹象,而是长期低迷的开始。

另一方面,钢铁行业的主要原材料铁矿石经过连续几年的疯长,依然高企。

用邓崎琳的话说,“已经涨成了天价,这个价格失去了理性和商品实际价值。

”钢铁行业将何去何从?它上承煤炭、电力等重要资源行业,下启房地产、汽车制造等支柱产业,甚至在一定程度也反映着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政府不会坐视不管,钢企大佬也不会坐以待毙,而钢企整合被各方视为必走的出路。

2009年3月1日,宝钢以20.214亿元人民币的代价取得了宁波钢铁56.15%的控股权,杭州钢铁集团公司持股43.85%,退居为第二大股东。

此次重组后,宁波钢铁公司还将增资扩股,之后,杭钢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降至34%。

加上此前如邯钢、唐钢重组成河北钢铁等地方钢企联合重组,中国钢铁业整合盛宴刚刚拉开序幕。

过剩产能之殇巨大的产能不断释放,可钢材市场的萎靡却进一步恶化。

产量高速增长势头在2008年戛然而止:全年产量5亿吨,仅比2007年增长2.2%。

但2008年中国对钢铁工业的投资依然保持了较高的热情。

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09年第一次行业信息发布会,中钢协副会长罗冰生公布,2008年炼钢产能达6.6亿吨,过剩1.6亿吨左右。

巨大的产能不断释放,可钢材市场的萎靡却进一步恶化。

邓崎琳对此的担忧表达的颇为直接,1月、2月市场行情略有好转,部分钢企就纷纷增产,“只会让钢材市场更加恶化,中国的钢铁行业形势严峻。

“无形之手”化过剩产能术

“无形之手”化过剩产能术

“无形之手”化过剩产能术作者:霍彦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来源:《企业观察家》 2016年第3期一位20多年前曾参加过钢铁限产讨论的朋友,在与我聊天期间提到:我们往往联合多个部门强力限产,但越限越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而在美国,几乎听不到政府经常开会部署多部门联动调控产量,它怎么没有大规模库存和过剩产能呢?本文致力于就此寻求答案,并为中国政府调结构、去库存提供启发。

曾经流传一种说法,钢铁产量,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国第四。

即便这是戏言,也说明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钢铁产能过剩严重,钢材价格急剧下行,钢铁企业艰难苦撑。

除了钢铁,其他行业如水泥、玻璃、电解铝甚至新兴产业的光伏产品等,同样供过于求,产能严重过剩。

目前,中国经济的结构失衡与库存问题之严重,有目共睹。

解决过剩产能之困一旦过度投资形成了过剩产能,导致了经济结构失衡,那么,要想靠政府力量纠正则是难上加难。

首先,按照政策套路,政府必须收紧财政货币政策。

只要实施财政货币紧缩,必有部门、地区、行业和个人的利益受到抑制,短期内失业也会有所增加,对财政收支、利润、工资甚至社会治理形成压力,会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会产生较大的“政治困难”。

而对于那些社会福利保障相对较差、社会相对不稳的国家来说,收缩财政货币政策的“政治困难”则更大,以至于投鼠忌器,很多措施只能吆喝倡导,不敢落于实处。

其次,基于地方和个人利益盘算,一些地方政府在贯彻上级部署的调结构及限产政策时,政策之鞭高高扬起又轻轻放下,“手下留情”“刀下留人”,阳奉阴违,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最后,一旦“有形之手”介入调结构、去过剩产能,“人情关系”便立刻损害公平公正原则。

压什么行业产能?压多少?如何压?等等。

这些重要事项便要由官员会议来决定。

社会身份和地位重要、人脉关系广且效益相对差的企业,“抗压度”高,其过剩产能可能被压得不够,而那些社会身份和地位及人脉关系相对差而效率相对高的企业,“抗压度”低,其过剩产能可能被压得过多。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探讨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探讨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探讨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和解决方案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探讨: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和解决方案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钢铁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基础工业原材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近年来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钢铁产能过剩问题,给行业带来了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1. 供求失衡:全球市场上钢铁产能持续扩大,而需求增速却相对疲软。

尤其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导致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严重失衡。

2. 产能过剩的传统观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国家钢铁行业发展采取了以规模扩张为主的战略,长期以来养成了以“大而全”为目标的传统观念,过多的投资致使产能水平大幅提高。

3. 政府的激励政策:一些国家政府实施过多的激励政策,包括提供廉价融资、减税和出口补贴等,导致更多的钢铁企业扩大产能,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4.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一些国家对于钢铁产品实行限制和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这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市场扭曲和生产过剩。

二、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解决方案1. 坚定调整产能:钢铁行业需要通过国家政府的引导,推动产能削减和优化。

钢铁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2. 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全球钢铁行业合作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和沟通,共同应对产能过剩问题。

通过国际合作,推动全球钢铁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 加强监管与执法:各国政府应加强对钢铁行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非法倾销和低价倾销现象,减少市场扭曲因素。

4. 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钢铁产品的附加值,向高品质和高端市场发展。

同时,进一步发展钢铁回收和再利用产业,降低资源消耗。

5. 发展绿色钢铁:加大绿色环保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钢铁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创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管业危情录:出口拯救不了过剩产能
据业内人士透露,此番一旦立案,将成为我国遭遇的最大规模的反倾销案件,涉及约50个税号、212家中国供应商,国内各省几乎都涵盖到。

“如果美国双反胜诉,则今年出口美国油套管同比将减少近210万吨,这无疑将给今年钢管出口雪上加霜。

”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管分会秘书长孔令铭告诉记者说。

产品出口依赖性强
据记者调查,大多数企业遭遇了这样的尴尬:进入2009年后,签约的出口合同量同比减少了一半以上,有的合同甚至撤销了。

“一季度的161.42万吨出口量中大部分是2008年四季度合同的继续执行,从出口钢管的平均价格可以印证这一点。

”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管分会秘书长孔令铭说,一季度出口价格远高于上年同期平均价格,而接近上年四季度的平均价格,这与当前国际市场需求低迷、价格大跌的现实是不符的,进一步证明了一季度进出口的钢管量大部分是2008年四季度合同的延续。

受金融危机影响,各企业签订的2009年出口合同极其有限。

“连一张订单都没接到”,中国最大的钢管出口商天津无缝钢管集团人士向记者透露,该厂今年一季度未能完成一单出口。

而去年同期该厂大约出口了近1万吨钢管。

欧美针对中国无缝钢管的反倾销已经致使大多数原产于中国的该产品无法出口到欧美市场。

目前,该厂在手合同与2008年最高水平相比,已经减少了一半。

据了解,我国无缝管出口量占产量30%,对外依存度较大。

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对无缝钢管的需求迅猛下降。

这是因为,国际市场主要是欧美国家(包括石油生产国)油气开采大幅度减产、石油炼化项目纷纷延期或停工,仅有的少量消费也主要以消化库存为主。

钢管行业的另一重要生产领域——
焊接钢管的对依存度相对较小为15%。

因此,目前焊管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势要好于无缝钢管企业,但形势同样难言“乐观”。

拥有我国最先进的大口径ERW机组的中冶辽宁德龙钢管有限公司产品90%销往国外市场。

公司高级顾问彭在美用“前所未有”来形容焊管行业目前的处境。

他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焊管行业所遭受的最严重的外部经济冲击。

”彭在美认为,由于我国钢管行业产能过剩,必须由出口消化一部分产能,稳定外需是坚定不移的决策,要千方百计保出口,开发国外市场。

亚洲、非洲、中东等等仍然是他们重点开发的外需市场。

但糟糕的是,在欧美下游市场萎缩的同时,亚洲包括日、韩等国焊管及热轧板卷价格下调,削弱了中国焊管出口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产能过剩根源在哪
“过度依赖国外市场维持无缝管的产销平衡,是国内无缝管生产的巨大隐患。

”包钢集团技术中心主任井溢农一语道破其实质,30.2%的出口比例使得无缝管产品对出口市场的依赖程度远高于其它钢材产品。

而且目前我国出口无缝钢管90%以上是低等级产品,利润十分有限,处于低水平竞争阶段。

井溢农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显现,行业陷入价格比拼困境,企业众多且良莠不齐,“很容易出现自相压价竞争而招致反倾销的事件”。

他解释说,目前无缝管市场价格十分混乱。

许多企业为维持生产,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报价,使无缝管多年来形成的价格体系被破坏。

钢管产能的过剩在油井管市场表现
的最为明显。

据了解,无论是无缝管还是焊管行业,历来是以石油天然气用管等高档产品为导向产品。

在今年一季度钢管出口的品种中,石油专用管占据了钢管出口总量的80.05%。


前,国产石油套管的产能已达到750万吨/年左右,其中民营企业的产量占到国内总产量近一半。

但目前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加深,国内外市场需求也产生了较大萎缩,油套管价格出现
跳水局面。

“如果出口形势持续低迷,2009年国内管加工生产能力将过剩60%以上。

”井溢农说,这将直接导致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缺少竞争力的一大批钢管加工企业面临停产倒闭的
境地。

目前已有一大批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金融危机致使投资成本降低,目前正引发新一轮钢管生产线投资热潮。

2008年底到2009年有多套无缝管生产线相继建成投产,产能将陆续释放。

甚至在河北
沧州、山东泰安等地有许多钢材流通企业欲进军钢管生产领域。

“产能过剩的原因在于重复建设,而重复建设的根源在于企业分散决策的结果。

”中冶辽宁德
龙钢管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彭在美认为,我国钢管企业数量太多,据不完全统计,无缝钢管厂
家110多家,焊管企业1800多家。

在钢管行业里,一般中小型企业经常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但大型企业中同样有高水平重复
建设的情况。

例如,无缝钢管连轧机组(MPM、PQF)多达10套,焊管的HFW610机组多达9套。

“既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也要防止高水平重复建设。

产能之所以过剩,就是由这两部份重复建设造成的。

”彭在美说。

创新是走出困境的关键
在产能过剩、利润不断滑坡的现实情况下,“产品创新及产品应用新领域的开拓是摆脱恶性
竞争的关键”。

包钢集团技术中心主任井溢农认为,企业要立足不外乎两条:通过技术、管理、体制的创新来降低成本;通过技术创新,开发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专用管。

“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的原因在于缺乏技术创新:产品同质化,生产设备同质化,生产线同
质化。

”在彭在美看来,要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就要解决重复建设,其中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据了解,目前我国钢管行业的先进设备技术都是引进的。

“可以预见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一大批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无缝管这一
高效产品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面临亏损的局面。

”井溢农预言,普管市场已经进入成本比拼的微利时代,必将加剧专用管市场(油井管、管线管、锅炉管、结构管等)的竞争,将会导致
专用管市场逐步成为未来钢管竞争的主战场,专用管利润会逐步受到挤压。

兼并重组同样被认为一剂救市“灵药”。

业内预计,通过3~5年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无缝钢
管行业将会通过“洗牌”形成5~8家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经营机制活的年产能在200万
吨左右的无缝管生产企业集团统领市场的新格局。

而焊管领域将造就一批10家左右百万吨
以上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或特大型企业。

在彭在美看来,当前,钢铁企业技术
创新、结构优化、重组联合的基础在于制度和体制创新。

“这个问题的解决和处理已经成为
当前推进企业并购重组的重大难点和关键。

”彭在美说,企业重组联合,不仅仅是单靠经济体制改革,也要靠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奏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