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神父是怎样发现大熊猫的

合集下载

大熊猫栖息地“申遗”纪实

大熊猫栖息地“申遗”纪实

137大熊猫栖息地“申遗”纪实文/赵良冶(雅安市文联原主席)戴维·谢泊尔博士(左二)、威廉·华蔚林博士(右一)、吕植主任(中)在保护区考察一大熊猫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一个全世界关注的话题,对野生大熊猫保护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

大熊猫栖息地“申遗”,要以中国政府名义报送,世界遗产委员会收到申报材料后,委托咨询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实地考察评估,征求专家意见,形成最终报告。

报告经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讨论后,再提交世界遗产大会决定批准与否。

其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实地考察评估,是“申遗”关键一环。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成立于1948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全球性非营利环保机构,也是自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唯一作为联合国大会永久观察员的国际组织。

各国政府及非政府机构都能参加,总部设瑞士格朗。

其宗旨是保护自然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确保自然资源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1996年加入该联盟。

目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由近百个国家、上百个政府机构和800多个非政府机构组成,设有6个专家委员会,拥有来自180多个国家的上万名科学家,在全世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中地位举足轻重。

大熊猫保护工作长期受中国政府重视,“申遗”有很好的基础。

1988年,大熊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2年,开始实施“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2002年,启动“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之时,保护研究BAOHUYANJIU大熊猫在15个(类)重点保护物种中排名第一。

国际上,大熊猫名列世界十大濒临灭绝野生动物之首,还是濒危物种保护的代言和象征。

大熊猫栖息地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全世界早有共识。

否则,世界自然基金会怎么会以大熊猫为会徽、会旗,还有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美国国家动物园之友等动物保护组织的会徽,也纷纷效仿。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更是直截了当,提出:中国申报自然遗产,最重要的就是大熊猫保护,就申报这个项目!此事非同小可,关乎四川乃至中国。

出国在外的大熊猫

出国在外的大熊猫

出国在外的大熊猫作为濒危的珍稀动物———大熊猫的一举一动无不受到世人瞩目。

春节期间,东京上野动物园的“陵陵”万里迢迢赴墨西哥相亲,对于年事较高的它而言,这可能是最后的情感经历了。

远渡重洋到美国的大熊猫明星“添添”和“美香”的生活经历也一度引起人们的关注。

“添添”和“美香”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里生活得十分惬意。

其实,连它们算在内,现已有3对大熊猫分别在美国的圣迭哥、亚特兰大和华盛顿展出,其中圣迭哥的一对在1999年还产下了一只幼仔———“华美”。

除此之外,还有一对大熊猫在日本的和歌山市白浜动物园展出,2000年替补1997年死亡的1只雌性大熊猫,也产下了在中国配种的幼仔。

■熊猫成为“大使”要说大熊猫的“出国热”甚至早于国人的出国潮。

20世纪70—80年代正值“文革”后期,当时在国际上掀起了“熊猫外交”热,中国的政府总理、副总理相继赠送给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墨西哥、西班牙、西德等七国16只(其中日本又补送2只)大熊猫。

按照常理应该是8对,然而由于性别鉴定错误,送给法国的却是两只雄性,同样的错误在50年代也出现过一次,50年代末期,赠送给前苏联的2只大熊猫也都是雄性。

建国后,60—70年代我国政府先后赠送给兄弟友邦朝鲜5只大熊猫。

截止到1982年,我国政府共计赠送给9个国家23只大熊猫,而且都是无偿赠与,换句话说,这些大熊猫是“政治使节”。

需要提及的是,除国家赠送外,尚有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用大熊猫换取其它动物的交易:1958年奥地利动物商以3只长颈鹿、2只黑犀及河马、斑马等动物同北京动物园换得1只4岁的雌性大熊猫(后饲养在英国伦敦动物园中)。

出国后的24只大熊猫未辱使命,为中国与所在国建立友好关系铺平了道路。

如今除德国2只、法国1只、朝鲜1只外,其余20只大熊猫均已作古。

可喜的是有3个国家已繁殖成活8只后代:墨西哥5只,东京2只,马德里1只,(华盛顿虽然产下4胎5只幼仔,却1只也没有成活),目前尚有4只健在,(墨西哥3只均雌性,东京1只,雄性、“悠悠”与北京动物园“陵陵”交换),近日为繁殖需要,东京上野动物园的“陵陵”已远渡重洋,赴墨西哥的查帕特派克动物园与“秀秀”、“绍绍”和“新新”相亲。

谁最先发现了大熊猫

谁最先发现了大熊猫

谁最先发现了大熊猫?作者:谭楷来源:南方周末科学界将戴维神父发现大熊猫的日子定为1869年4月1日。

大熊猫的身份证明,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一尘封就是140年黑白相间的毛皮1869年2月22日,戴维神父离开成都,向邛崃山深处的邓池沟大教堂走去。

时值早春时节,沟边河畔,报春花星星点点,含苞欲放;野樱花像团团白云,留恋在高山深谷间。

青藏高原上横空出世的莽莽群山从西汹涌向东,突然被南北走向的横断山一“横断”,形成“丁字路口”,使南北东西的动植物荟萃于此。

从成都平原走向“丁字路口”,戴维意识到一座大自然的宝库正向他敞开。

整整花了6天时间,他经新津古渡口、邛崃油榨头、芦山大川镇,最后翻越瓮顶山,到达穆坪(现宝兴县)境内的邓池沟。

远远望去,在海拔1765米的山顶上,耸立着的一座大屋顶的中国风格的二层楼的四合院。

那是一座建于1839年的教堂。

它属于巴黎远东教区成都平安主教区,是川西天主教会的大本营。

推开厚重的大门,是一座篮球场大的天井。

天井四周是礼拜堂、教士和学员的起居室、阅览室等。

在远离城市的深山老林,法国传教士们能够在土司统辖的山寨布道,并修建占地三千多平方米的气势恢宏的教堂,真是一个奇迹。

170年过去了,当年修建教堂的“绳墨师”竹永鉴、竹永年等人书写在桁梁上的名字还清晰可见。

2003年9月,作为教皇的特使,第四次来中国的红衣大主教罗杰·艾切卡雷到邓池沟凭吊戴维。

他惊叹:“这座十九世纪初修建的全木质教堂,举世罕见!”戴维一到邓池沟,便投入到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工作中。

他曾经迷过路,走过“一生中最惊险的山路”。

3月11日,他在红山顶考察,归途,在一位姓李的地主家歇息。

火塘边的墙壁上,一张黑白相间的毛皮引起了他的注意。

天哪,天下还有这样的野兽?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主人告诉他,这是在这一带的高山密林中隐藏的兽类。

老乡叫花熊。

大约十天后,有当地的老乡送来了一只花熊幼仔。

由于一路上的折腾,幼仔到戴维手中时已经停止了呼吸。

大熊猫基础知识_大熊猫的生活习性(2)

大熊猫基础知识_大熊猫的生活习性(2)

大熊猫基础知识_大熊猫的生活习性(2)大熊猫发现始末宝兴县位于中国四川西北部,该地山峦重叠、溪泉甘美、树木参天,四季景色宜人。

处于盆地向高原高山的过度地带。

蕴藏着全中国近四分之一的动物物种,其中许多是珍禽异兽。

1862~1874年,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在中国居住期间,得知四川宝兴一带动物种类很多,有一些是人们尚未知晓的珍稀物种,便从上海到达宝兴,担任穆坪东河邓池沟教堂的第四代神父。

1869年的春天,戴维在途中路过一户姓李的人家,突然,挂在墙上的一张黑白相间的奇特动物皮深深地吸引了戴维。

主人告诉他:当地人叫这种动物是“白熊”、“花熊”或“竹熊”,它很温顺,一般不伤人。

戴维异常激动,他估计这种动物“将是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种”,这次发现将填补世界动物研究的一个空白。

为了得到这种奇特的动物,戴维雇佣了20个当地猎人展开搜捕。

3月23日,猎人们送来了第一只小“白熊”,遗憾的是他们为了便于携带,把它弄死了。

1869年5月4日,戴维捕到一只“竹熊”,他给“竹熊”取名“黑白熊”,那只憨态可掬的“黑白熊”毛茸茸、黑白相间的外貌,以及又圆又大的脑袋和滑稽可笑的动作倍受戴维的喜爱。

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喂养,戴维决定将这只可爱的“黑白熊”带回法国。

这只可爱的“黑白熊”经不起长途山路的颠簸和气候的不断变化,还没运到成都就奄奄一息了,戴维只好非常惋惜地将这只“黑白熊”的皮做成标本,送到法国巴黎的国家博物馆展出。

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竟然就这样产生了。

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将这张兽皮展出,经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兹充分研究后认为:它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与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猫熊相似的另一种较大的猫熊,便正式给它定名为“大猫熊”。

1939年,重庆平明动物园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其中“猫熊”标本最吸引观众注意。

它的标牌采用了流行的国际书写格式,分别注明中文和拉丁文。

但由于当时中文的习惯读法是从右往左读,所以参观者一律把“猫熊”读成“熊猫”,久而久之,人们就约定俗成地把“大猫熊”叫成了“大熊猫”。

大熊猫的起源

大熊猫的起源
大熊猫的起源
植物分子遗传学 张丹 参考书目《大熊猫的起源》 参考书目《大熊猫的起源》 黄万波 魏光飚 科学出版社
1.1谁发现了熊猫? 1.1谁发现了熊猫?
文献记载,熊猫的科学发现是在1869年, 其发现者和信息传播者是一位博物学家, 他就是法国神父皮埃尔.阿蛮.戴维。
1.2熊猫起源的“中”、“洋” 1.2熊猫起源的“中”、“洋” 之争? 之争?
1942年在匈牙利发现了距今大约700万年 前的葛氏郊熊猫(Agriarctos gaali)化石, 其地质时代为中新世晚期。 自此以后人们便把葛氏郊熊猫看做事东亚 熊猫的祖先,分布于中国内地的熊猫也就 成了“华籍欧裔种”。
直到1975年5月,在禄丰县中新世的煤层 中发现了始熊猫化石.1987年,在与禄丰毗 邻的元谋盆地的中新世地层也发现了始熊 猫化石。 这些发现,我们现在已经可以断定,熊猫 是在华夏大地萌生、成长、壮大起来的, 是地地道道的华籍物种!
谢谢! 谢谢!
按其生物系统分类计有 1科2属4种和2亚种 种和2
熊猫科Ailuropodidae
Pocock,1929
始熊猫属(Ailurarctos)
Qiu et Qi,1989
熊猫属(Ailuropoda)
Alphonse Milne Edwards,1870
禄丰始熊猫 元谋始熊猫
小种熊猫 武陵山熊猫亚种 巴氏熊猫亚种 现生熊猫
1.5熊猫家族的兴衰史 1.5熊猫家族的兴衰史
现生熊猫 1万年 巴氏熊猫 12万年 巴氏熊猫 73万年 全新世 更新世晚期 更新世中期
小种熊猫 240万年
更新世早期 上新世
始熊猫 800万年
中新世
成长期
成长期大致起于早更新世( 成长期大致起于早更新世(距 万年前, 今200万年前,以小种熊猫为代表)。 万年前 以小种熊猫为代表)。

阿尔芒·戴维把熊猫介绍给世界(中)

阿尔芒·戴维把熊猫介绍给世界(中)

三、西部探险:把熊猫引荐给世界1868年6月5日,戴维搭乘保护天津侨民的法国军舰前往上海。

原计划要到中国西部几省和四川,因把熊猫介绍给世界孙 阿尔芒·二○二一年·第二期人物春秋80两种羚羊、一种野牛和一种白熊。

这是戴维首次听到关于白熊的描述。

白熊也就是戴维神父随后推向世界的大熊猫。

可能是平雄主教忠于教务而疏于科研,同白熊擦肩而过,遂把科学发现白熊的荣誉不经意地留给了戴维。

因为要等待水路迟来的行李,1月14日,戴维一行10多人到成都以北一天半路程的彭县山区考察,15日到达河坝场,在这里住了三天,收获极丰。

他记录说:“我在中国从来没有在这么短短的时间内碰见这么多新的稀罕动物。

”戴维对无私帮助工作的何姓教友高度赞誉,觉得这几天留下了对中国最美好的回忆。

1869年2月22日,戴维和青年传教士库帕一行从成都前往穆坪。

他们出城向南,经过新津、邛崃城、油榨头乡、芦山县的三汇场(现大川镇),在2月28日那一天经过6小时精疲力竭的跋涉,翻过海拔3000多米的大瓮顶,下午2点多到达穆坪天主教堂。

法国神父杜格里特(Dugrite)热情地欢迎戴维。

杜格里特带领几名本地神父、教授及50多名汉族学生学拉丁文、哲学、神学和历史。

这是一座几十年前建的气势不凡的木结构教堂,属于四川西北部宗座代牧区主教府管辖。

无论是今天还是当年,穆坪都是一个边远之地(现在成都到此两个半小时车程),属四川雅州府(治所在今雅安市)治下。

当年,这里能建一座庞大的中西合璧全木结构的天主教堂,同欧式风格砖石结构的教堂迥然不同,可算奇迹。

戴维在这里发现大熊猫、鸽子花树等数十个动植物新种,并把它们介绍到世界,堪称神奇。

历经中国无数战乱和意识形态的斗争,以及地震灾害的惊扰,这座教堂能完好保存至今,只能理解成是戴维和大熊猫的福荫。

3月1日,星期一,到穆坪的第二天,戴维神父就开始了工作。

这里住的人都是汉族,但属土司管辖,原来的土著居民搬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

第一个发现大熊猫的西方人

第一个发现大熊猫的西方人

第一个发现大熊猫的西方人法国的大卫神甫对中国人来说,可以算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他在传教方面谈不上什么建树,但在发现中国的珍稀动物方面,却是大显了神通。

他借助于宗教、金钱、博物学家的眼光以及探险家的精神,几乎寻遍了中国,使许多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暴光在全世界的面前。

我去武夷山的时候,人们告诉我:“第一个来到这里的外国人是大卫神甫。

”我们路过四川宝兴县的时候,人们告诉我:“大卫神甫在这里首先发现了大熊猫。

”当我了解麋鹿身世的时候,人们告诉我:“要不是大卫神甫,这种动物可能灭绝在皇家猎苑里,人们还不知道有过这种动物呢。

”据他自己的记载,他从中国寄往巴黎的哺乳动物标本有110种,其中有40多种属于新的种类。

最著名的当然包括大熊猫、麋鹿、金丝猴等。

我国一类保护植物珙桐也是他于1869年在四川峨眉山发现的,以后传播欧美,成为风行世界的观赏植物。

我们在参观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时候,就亲眼看到了这些一百多年以前的珍贵标本。

他在中国活动的时间很长,活动范围很广泛,这里只叙述一下他发现大熊猫的经过。

从成都到穆坪(即现在的宝兴),现在是汽车一天的路程。

当时大卫走了八天,他到达这里是1869年2月的最后一天。

他在日记中写道:“如我所预料的那样,这里虽然离成都不算遥远,但由于崇山峻岭的阻隔,是一个封闭的、原始的、摆脱了中国当局管辖的部落。

他们既不是汉人,也不是西藏人,但接近于后者。

他们信仰藏族的喇嘛教,有着自己的法律及其独特的语言。

还听说中国西北部有个部落,始终是由一位女王统治着。

这里的高山和河谷都被原始森林所覆盖,使得当地的野生动物得以生存和延续下来。

灵魂转世、普渡众生的佛家信念也是这些动物得到保护的一个原因。

与此相反,凡是有汉人进入的地方,树木便被砍光,土地被裸露。

”“刚刚来到这个神秘地区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差点儿推翻了全部计划。

这里的头目出于宗教的原因,刚刚重申了禁止狩猎的法令。

幸亏这里的猎户并不认真执行,没费多大的周折就被我的钱收买了。

大熊猫的发现者—戴维

大熊猫的发现者—戴维

大熊猫的发现者—戴维处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雅安地区宝兴县,山川秀丽,林木葱郁,是大熊猫栖息和繁衍的胜地。

宝兴县盐井乡的邓池沟是大熊猫模式标本的产地,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是1869年法国传教士戴维在宝兴县发现的。

法国人吉恩·皮埃尔·阿曼德·戴维,1816年生于法国比利牛斯的一个小镇,这位自幼酷爱自然,又对探险活动一往情深的年轻人,三十六岁时便被法国天主教会派到中国来,他把主要精力放到了三次在中国内地的科学探险之中。

最为卓著的经历,就是在四川宝兴天主堂任神父期间对大量植物及其生态的科学描述,而对属于全世界的自然财富-稀世珍宝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的发现,使其光辉的科学成就达到了顶点。

1867年即清同治六年,戴维第二次来华,便来到四川成都华西坝的天主堂工作,翻山越岭地来到了夹金山下的穆坪,到达宝兴邓池沟教堂。

从1867年至1872年,戴维在此发现或命名的动植物模式标本达到数十种,其中包括大熊猫、金丝猴、扭角、苏门、短尾猴、亚洲黑熊、绿尾虹雉、雉鹑及多种鹛和朱雀等。

1869年3月当戴维第一次见到这种奇特的黑白熊时,就断定“这可能会成为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种”。

1869年5月4日,戴维的猎手们真的捉到了一只活的“黑白熊”,当时他想将其运回巴黎,可惜由于山路的颠簸和气候的变化,不幸死于途中,戴维只好将其皮张送到巴黎国家用博物馆。

当时人们看到它那张圆圆的大白脸及眼圈的黑斑,如戴一副黑镜,便断定这个皮是假的,世上根本没有这种动物,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奇异的熊。

后来经博物馆主任米甘勒·爱德华研究,认为它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与42年前在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熊猫近似的一种大的猫熊,便正式定名为“大熊猫”。

如今,我们动称为“熊猫”。

自从1869年戴维首次向世人介绍宝兴大熊猫后,西方国家曾一度掀起过“熊猫热”,许多专家、学者不远万里、不惜千金,想捕捉到唯独中国才有的珍奇动物。

大熊猫的“前世与今生”

大熊猫的“前世与今生”

晶晶
Im2目I
现 生 大 熊 猫 以 及 福 娃 晶 晶 (图 片来 自网 络 )
20I 8矗 年第1 期l 9
后来 爱德 华德重新研 究后 认为戴维神父采 自中
国的 “黑 白熊 ”标 本是小熊猫 (和浣 熊一个祖先
的后代 )的一类亲戚 ,将 黑 白熊属 名由Ursus改
为Ailuropada,种名保 留,最终大熊猫的学名为
Armand David)将 其在 西康穆 坪 (现 四川省 如果不是 由丁其体形 、肢骨 形态 等特征与 熊相
必县 )所采集 的黑 白熊皮标 本运 到了法 国巴 似,我们都可 以将大熊猫归入食草类动物 。
黎 ,由巴黎 自然历史博 物馆 主任 米勒 ·爱德华
德 (Melne Edwards)研 究 ,他 认 为 这 是 一 种 与 大熊 猫的祖 先在 哪里?它是 如何 起源 的?
数 分 类 学 家 所接 受 。任 目一 级 的 归 属 上 ,大 熊猫
归 入食肉 目。所 以我 们可总 结为 ,熊 猫 就 是熊 猫, 皮 埃 尔 .阿 曼.戴 维 (P6re A rmand Dayid) 是 一 类 独特 的动 物 。有 趣 的 是 ,大 熊猫 的头 骨 中
的额窦很大 ,这与食草类 中的牛亚科成员接近,
六●八■●● Z:i 2譬 圈霞
化 石 揭 秘
==’" j ·, .={
大熊猫对于我国人民来讲是一种非常熟悉 带大 家了解大熊猫 的 “前世与今生”。
的动 物 ,“闱宝 ”、“外 交 家 ”、“熊 猫外 交 ”以及
作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五福娃之一 “晶晶”的原
大 熊猫是谁 发现 的?
被认为足欧洲祖先的后代 。

世界地球日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世界地球日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世界地球日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世界地球日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危险废物收集点要求达到三防标准:防水、防雨、防渗,并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 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属于有害垃圾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 环境因素的辨识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各部门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发现有未辨识的环境因素,不比及时辨识更新。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家庭的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 全国环保系统统一的投诉举报电话号码是__。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 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都很小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填报排污登记表,不需要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 “限塑令”2020 新规杜绝全部一次性塑料用品的提供。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在2020 年前达到峰值,205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承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排污单位可以转让排污许可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低碳行动,我们能做什么?()A.下班随手关闭个人电源(正确答案)B.选用节能空调,有效(正确答案)C.节约纸张,改用电子档案(正确答案)D.少吸烟少饮酒(正确答案)“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 废水主要来源于()。

A.冷却水(正确答案)B.初期雨水(正确答案)C.场地清洗水(正确答案)D.员工日常的生活用水(正确答案) 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分为()A.大气污染(正确答案)B.土壤污染(正确答案)C.水体污染(正确答案)D.噪音污染我们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一宏观目标?()A.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正确答案)B.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正确答案)C.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正确答案)D.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正确答案) 不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A.餐厨垃圾(正确答案)B.卫生纸(正确答案)C.餐厨垃圾袋装(正确答案)D.有毒有害垃圾(正确答案) 我国推行的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几类?()A.厨余垃圾(正确答案)B.可回收垃圾(正确答案)C.其他垃圾(正确答案)D.有害垃圾(正确答案)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处20 万元以上100 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A.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正确答案)B.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或者延续申请未经批准排放污染物;(正确答案)C.被依法撤销、注销、吊销排污许可证后排放污染物;(正确答案)D.依法应当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未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

阿尔芒·戴维把熊猫介绍给世界(下)

阿尔芒·戴维把熊猫介绍给世界(下)

○二人92二一年·第三期物春秋五、危情中的秦岭、挂墩考察1872年3月初,戴维从水路回到上海。

韩伯禄神父请戴维参观了他在徐家汇成立的自然博物馆。

然后戴维到宁波考察几天,会见老朋友英国驻宁波领事、博物学家罗伯特·斯温霍(Robert Swinhoe),再一直走到江西省界;4月2日~5月5日在江西考察毕回到上海;5月31日达天津,城周围的平原遭受水灾淹得一望无际。

6月,戴维回到北京天主教北堂标本制作室整理标本,以后把这里扩张为一个自然博物工作室。

1872年8月2日,戴维穿上中国清朝官员服装照了一张相,并用了一个中文名字谭卫道。

这年他46岁。

1872年10月2日,戴维携两辆装着150公斤行李的大车从北京出发去西安,费用是52两银子,每两银子可换1500制钱,行程1300公里,还有两个青年教徒同行。

戴维经保定、邢台、安阳、卫辉,在10月24日渡黄河去洛阳时,由于船工的敲诈行为,同他们动了肝火,大吵一场,并表示以后再也不渡黄河了。

11月3日,戴维经过33天的跋涉到达了西安府。

奇亚依斯(Chiad's)主教欢迎戴维的到来。

主教是一位杰出的汉学家,精通汉语。

他劝阻戴维暂不去甘肃,因为那里的战事使局势很危险。

1872年11月11日,戴维乘坐一辆由三匹骡子拉的大车,离西安去秦岭,深入到老峪谷,再到尹家坡住,旁边就是祈祷堂。

12月10日,他前往这一带的最高峰光堂山。

其圣诞节是在尹家坡过的。

1873年元旦,戴维在尹家坡的农民家探视病人,春节在严家村做大弥撒。

1月15日,他在附近的何家界看到很多鸟,其中有八只朱鹮。

在此期间,戴维考察了多种植被层次和地质状况。

2月5日,他带着武器和行李向山谷深处的小山村新界里出发,2月18日穿越了秦岭。

1873年4月17日,戴维从小港镇古涧街出发前往汉口。

沿途激流险滩不断,很多船触礁翻折。

4月22日一大早,要经多个非常出名的险滩激流;在经第三道激流时船被卷走,猛烈地撞在河心的大花岗岩上。

《发现大熊猫》解说词

《发现大熊猫》解说词

《探索·发现》历史系列:《发现大熊猫》解说词法国神父戴维1862年2月,一个名叫爱尔芒德·戴维的法国神父启程前往中国。

戴维1826年出生在法国比里牛斯山区一个小镇。

他从小喜欢大自然,在当地是个小有名气的博物学家。

1851年,戴维正式成为天主教会神职人员。

一年后,他提出到中国传经布道。

但他的请求直到10年以后才获得准许,这一年,戴维已经36岁了。

戴维临走时,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米勒·爱德华兹教授交给他另外一项任务:帮助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到中国采集动植物标本。

该博物馆是一家享誉世界的老牌研究机构,强调以科学的精神面对物种的发现与研究。

1865年,戴维来到北京,他被这里各种奇异的动植物吸引住了。

他经常到北京周边采集动植物标本,并把标本寄回巴黎。

这年夏天,他去北京南部考察,在皇家猎苑里发现了麋鹿。

戴维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物种,他把麋鹿标本寄回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并发表了自己的研究结果。

麋鹿的历史相当悠久,但对这一物种的研究却非常薄弱。

戴维对麋鹿的发现和研究,对中国的物种保护和对中国的生物学发展有很大贡献。

奇特的毛皮不久,戴维遇到了一个来自四川穆坪灵宝学院的中国学生。

那个学生告诉他,他们的法国院长采集了许多动植物标本,准备运回法国。

戴维当即决定前往穆坪,即今天四川省雅安地区的宝兴县。

一路辗转,1869年2月,戴维来到成都。

从成都到穆坪,整整走了8天。

戴维到达穆坪的第二天,就翻越大瓮岭,来到位于邛崃山脉中段邓池沟的灵宝学院,这是一个法国人开设的培养教会神职人员的地方。

院长对戴维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戴维很快就接替了他的工作。

戴维凭多年野外考察的经验感觉到,这里正是他长久以来苦苦追寻的梦想之地,一个动植物的王国。

就在戴维来到邓池沟的第11天,他意外地发现了一种从没见过的动物皮毛。

他在日记中写到:“一位姓李人邀请我们去他家……在他家里,我看到了一张从来没见过的黑白兽皮,个体相当大,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动物。

熊猫是怎么成为国宝的

熊猫是怎么成为国宝的

熊猫是怎么成为国宝的中国的物种十分丰富,一些山峦叠嶂、四季宜人的地方更是野生动物聚集的风水宝地。

四川雅安市的宝兴县,就有中国近1/4的动物物种,其中当然就包括大熊猫了。

大熊猫生活的环境一直比较隐蔽,再加上它们几乎很少外出活动,所以中国人很少发现大熊猫的踪迹,就算是古代对其的记录也是寥寥无几。

直到19世纪60年代,一位来自法国的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在担任穆坪东河邓池沟教堂的第四代神父的时候,在一户人家中发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兽皮。

这样奇特的毛色,戴维此前从来没有见过,询问后得知当地管这种动物叫做“白熊”“花熊”。

戴维是一个对新奇动物十分感兴趣的传教士,当他意识到这种动物可能是“科学上的一个有趣的物种”后,就开始雇人在宝兴县一带搜寻和抓捕。

1869年,戴维捕获了一只大熊猫,它被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深深吸引,于是决定将其带回法国。

由于路途遥远,大熊猫作为野生动物尚且没有适应人类的饲养,人们对它的生活习性也不太了解,所以还没有抵达法国就已经去世了。

但是戴维仍然决定让法国人都看一下这个奇特的物种,于是将其做成标本,并送到法国的国家博物馆进行展示。

这一展出无疑吸引了大量外国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其中的商机,前往中国捕获大熊猫。

此时的大熊猫还被称作“猫熊”,据说后来是因为中国人的书写习惯,才将其唤作“熊猫”。

大熊猫的命运开始被扭转,在四川境内出现了大量的西方探险家和猎人,他们在山林间设置猎套,拿着枪四处搜寻。

大量的大熊猫被这些西方人捕杀,制作成标本送到德国、英国和美国等。

但是这些西方国家并没有因此得到满足,因为他们都想拥有一只活着的大熊猫。

根据戴维的描述,这个奇特的物种十分温顺可人。

所以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没有中国政府保护的大熊猫,一直面临被屠杀的境遇。

这些西方人明知大熊猫的数量稀少,又十分珍贵,却始终没有因此而停手,只为一味地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

1936年,纽约设计师露丝·哈克利斯和美籍华人杨昆廷捕获了一只幼年大熊猫,他们将其命名为“苏琳”。

探秘大熊猫繁衍生息的“诺亚方舟”

探秘大熊猫繁衍生息的“诺亚方舟”

探秘大熊猫繁衍生息的“诺亚方舟”作者:洛凌来源:《中国周刊》2015年第12期1869年,法国传教士皮埃尔·阿尔芒·戴维在四川雅安宝兴县蜂桶寨乡新华新村发现了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而震惊世界。

2006年,以雅安为主的邛崃山系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这里保存有全世界30%的野生大熊猫,被誉为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

经历800万年沧海桑田,这座有着千万公顷森林的“天然生物基因库”见证了包括大熊猫在内的诸多古老而丰富的物种间与生俱来的生存方式,以及它们的强大与弱小,巅峰和黯淡。

初冬的阳光温暖和煦,窗外漫山遍野的红叶和彩林摄人心魄。

从雅安出发,经国道318线、省道210线,74公里就是宝兴县。

99.7%的山地生长着2000多种高等植物,森林覆盖率达71.52%,造物主赋予了宝兴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

距宝兴县城西北约三十公里,一个古老的村落——戴维新村隐匿于深山之间,洋气的名字给人带来时空与地域交错的穿越感。

在离戴维新村不远的半山坡上,一座四合院式川西民居的红墙碧瓦,从两山的绿色中突兀出来,这是一座有着176年历史的古罗马拜占庭式全木结构古教堂。

从邛崃山脉中段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邓池沟东侧的山脊往下望去,它透出一丝神秘的庄严和肃穆。

这里流传的不仅仅有传教士传播福音的故事,更蕴藏着一个上帝留给世界最神奇的珍宝。

1869年的早春二月,身穿中式斗篷、头戴毛皮帽,蓄着山羊胡子,眼神锋利的皮埃尔·阿尔芒·戴维从成都出发,他是四川省宝兴县邓池沟天主教堂的神父。

沿着四川盆地边缘到了邛崃,经西河的马湖、火井等场镇,戴维到了芦山县三汇场(现名大川镇),在当地人的带领下,他翻越了3000多米的大翁顶,来到宝兴县盐井乡,一路整整走了8天。

在一户姓李的地主家里,神父看见一张“从来没见过的黑白兽皮”,身为生物学家的他意识到这是一个从未被世人所知的动物新种。

当晚戴维在日记中写道:“找到这种动物,一定是科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

关于熊猫的传说故事

关于熊猫的传说故事

关于熊猫的传说故事
关于熊猫的传说故事
据说,熊猫的传说始于中国古代神话。

传说当时有一位乐天的神父,他把自己的福分分给了一群可爱的熊猫猫宝宝,给他们穿上了美丽的白衣,让它们可以和人类和平相处,吃人类的食物,并且也学会了一些人类的文化。

从此,熊猫宝宝们每天都会穿上它们的白衣,在院子里欢快的玩耍,在花园里细细地品尝美食,并且也会学习一些书画、乐器和歌舞等人类的文化技能。

时光荏苒,熊猫宝宝们渐渐变得更加可爱,尤其是它们那一张张粉红的脸蛋,它们的眼睛可以映出一片纯洁的心灵,它们的可爱也让人们无法抗拒,渐渐的,它们成为了人们最心爱的一类动物,深受人们的喜爱。

从此,熊猫能够常年和人类和平共处,它们也受到了一路的祝福,熊猫也由此得到了许多护佑,也因此成为了中国的国宝。

传说中的熊猫,不仅仅在神话中流传,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会悉心的保护它们,让它们永远都呆在我们的身边,永远的笑脸相迎,让它们永远在我们心中留下最美的记忆。

「指尖博物馆」中国第一件大熊猫标本

「指尖博物馆」中国第一件大熊猫标本

「指尖博物馆」中国第⼀件⼤熊猫标本⼤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熊科亚洲⽂会的⼤熊猫标本⼤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中国特有物种,局限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肃等地。

⼤熊猫属于熊科、⼤熊猫亚科和⼤熊猫属唯⼀的哺乳动物,仅有⼆个亚种。

⼤熊猫在地球上⽣存了⾄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和“中国国宝”。

中国⼈对熊猫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字产⽣初期就记载了熊猫的各种称谓。

《书经》称貔,《⽑诗》称⽩罴(pi),《峨眉⼭志》称貔貅,《兽经》称貉,李时珍的《本草纲⽬》称貘等等。

⼤熊猫受到全世界各国⼈们的喜爱,是世界⽣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也是世界⾃然基⾦会的形象⼤使。

⼤熊猫的祖先是百万年以前晚中新世的云南禄丰始熊猫。

关于⼤熊猫的分类历史上有⼏种不同的观点,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认为⼤熊猫分属⼤熊猫科、熊科和浣熊科。

根据现在科学家的主流观点,将⼤熊猫视为⼀种特化的熊,将其划⾄⾷⾁⽬的熊科。

科学家并依据形态学和分⼦⽣物学构建了熊形类的系统进化树。

熊形类系统进化树⼤熊猫是法国神⽗阿尔芒·戴维于1869年在四川雅安宝兴发现的。

那时法国阿尔芒·戴维神⽗主要在我国西南的四川采集⼤猫熊、⾦丝猴以及原属清廷的南苑麋⿅。

他所获的标本,由ne-Edwards 写成兽类⾃然史Recherches pour servir a histoire naturelle des mammiferes (1864-1874),当时在法国科学院、巴黎⾃然历史博物馆宣读论⽂并展⽰相关标本,这些中国的奇珍异兽,在西⽅科学界、公众中引起巨⼤轰动,从此世界将⽬光聚焦到中国。

熊猫发现者阿尔芒·戴维⼤猫熊的模式标本为两个⽪张标本和两个头⾻标本,均由Pere Armand David在1869年在四川Muping(穆坪)获得,现为法国巴黎⾃然历史博物馆收藏。

⾃Miline-Edwards 在David带回标本的次年(1870)⾸次发表后,便引起科学界、公众乃⾄政坛的极⼤兴趣与关注。

动物王国故事集-第5章

动物王国故事集-第5章

第5章探秘大熊猫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

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现在的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

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

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

现在的大熊猫的臼齿发达,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

这个“拇指”其实是一节腕骨特化形成,学名叫做“桡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秦岭大熊猫已被认定为是大熊猫的一个亚种。

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

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夏勒,1993年)。

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

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所以,有很多科学价值,因而被誉为“活化石”,中国把它誉为“国宝”。

如今大熊猫分布范围已十分狭窄,仅限于中国的秦岭南坡、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凉山局部地区。

大熊猫栖息地的巨大变化近代才发生。

近几百年中国人口激增和占用土地,很多栖息地消失了。

以前,大熊猫曾经生活的在低山河谷,现在已经成了居民点。

大熊猫只能生活在竹子可以生长的海拔1200~3400米之间。

目前,我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便更好地保护这一濒临灭绝的活化石。

大熊猫的存亡,早已为世人所关注。

今后为保护和繁殖大熊猫,还需要继续寻找别的熊猫,给熊猫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

并每天喂它吃那些东西。

尽管大熊猫与世无争,但在它的栖息领域里,还是有一些与它们为敌的动物,如金猫、豹、豺、狼、黄喉貂等,但是它们主要是袭击大熊猫的幼仔和病弱年老者。

戴维冒险之旅大熊猫的科学发现

戴维冒险之旅大熊猫的科学发现

戴维冒险之旅大熊猫的科学发现01夹金山,邛崃山系西部支脉,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第一座大雪山,国宝大熊猫世代生息之地。

当年的夹金山属穆坪土司地盘,居住着嘉绒藏族和汉族,藏族同胞讲嘉绒语,以农耕为生。

由于紧邻内地,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当地人多说汉语,使用汉文。

夹金山群山簇拥,有海拔5000米以上极高峰13座,4000米以上高峰42座,一年里多数时间白雪皑皑。

最高峰狮子山,因山形似狮子而得名,海拔超过5300米。

穆坪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体呈剧烈抬升,河流强烈下切,形成山高、坡陡、谷狭的地形地貌。

这里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立体地形所致,从峡谷最低处的海拔几百米,可以扶摇直上,过渡到四千米以上的高原。

换个说法,一个人只需徒步几小时,就可以从亚热带经过温带,踏入高寒地带。

清同治八年(1869年)初春,穆坪土司领地雪花纷飞,山林河谷白茫茫一片。

两个行人步履蹒跚,一步步艰难挪动。

其中一位中年人身材高大魁伟,蓝蓝的眼睛,高高的鼻梁,浓浓的络腮胡子。

他就是法国人戴维,即将到邓池沟天主教堂上任的第四任神父。

黄昏时分,前面半山腰,一排房舍若隐若现,高耸的十字架告诉戴维,这就是此行目的地一一邓池沟天主教堂。

教堂地处红山顶二道坪,海拔1700多米,称得上白云作伴,鸟兽为邻。

19世纪初,最先进入穆坪的传教士相中此地,直到1839年,经土司老爷发话,建起邓池沟教堂,隶属成都教区,为川西一带天主教大本营。

教堂坐东向西,占地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

从远处眺望,整座建筑气势宏伟。

近处观看,你会认为这是某一大户人家的房舍,典型的四川西部山区穿斗式木结构中式四合院,蜀地常見。

东、北、西三面为一楼一底,有席房50多间,供神父和学生居住;南面为礼拜堂,可容纳两百信众同时做弥撒。

整座建筑未用一钉一铆,梁、柱、椽、枋、榫清一色木料,相连之处,巧施竹签扣牢。

教堂内的礼拜堂却又是法式风格,堂内直立10根大圆柱,支撑10朵花瓣式椎棋顶蓬;两厢饰长形雕刻牖窗,四季阳光充裕;中央塑耶稣像和圣母像,竖有高大沉重的十字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古探源QIANGUTANYUAN在我国古代,人们曾把“大熊猫”称作“貔貅”“貘”“貊”“驺虞”“食铁兽”等,这在《尔雅》《诗经》《山海经》《宝兴县志》《北川县志》等文献中均有记载。

而大熊猫真正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和科学命名,则应归功于法国传教士兼博物学家的吉恩·皮埃尔·阿尔芒·戴维神父。

戴维生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中文名叫谭卫道,他的家乡在法国巴斯克地区的埃斯佩莱特。

戴维的父亲是一位医生兼庄园主,爱好研究植物学,对博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戴维自幼便喜欢亲近自然和探险,尤其喜欢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

22岁时,戴维在巴黎加入天主教拉撒路教会,进入遣使会教士初修院学习。

教会发现这个年轻人在研究自然科学方面的天赋,于是便送他到意大利古里亚的萨沃纳神学院学习和教授自然科学。

十年里,他学会制作标本,练就百发百中的枪法和用口哨声诱捕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绝活,也成为一位知识渊博的生物学家。

清同治元年(1862)二月,46岁的戴维作为巴黎天主教遣使会派往中国的传教士、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和法国科学院通讯员、英国皇家动物学会通讯员从法国马赛港前往中国。

当时的欧洲科学家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受到冰河作用太大影响的国家,中国所保存的动植物对欧洲科学界充满诱惑。

戴维到达北京后,除传教外,他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博物考察之中。

在北京期间,戴维居住在西什库大街的天主教北堂。

一年里,他考察了北京周边及蒙古、山西、河北等地的森林和草原。

在他给巴黎寄出的第一批包裹中,就囊括100多只鸟和6只哺乳动物。

欧洲的动植物学家收到这些标本后疯狂不已,他们预感到戴维正在打开一座紧锁了上千年的动植物宝库之门。

清同治五年(1866)二月,在北京南海子的皇家猎苑中,戴维听说有一种被称为“四不像”的动物,于是他花20两银子买通守卫御园的八旗士兵,弄到一副这种动物的皮骨。

在寄往巴黎的标本里附着的说明中,他写到:“第2467号:麋鹿。

”这一发现,使戴维成为西方世界第一位科学发现麋鹿并命名的科学家。

因此,麋鹿也被称作“戴维鹿”。

就在整个欧洲科学界为麋鹿疯狂时,他们未能料想,戴维会在四川的深山里发现更加神奇的物种。

清同治六年(1867)四月,戴维第二次进入中国,先在北京的天主教苦修会传教,不久便被派到四川成都华西坝的天主教工作。

清同治八年(1869)一月,戴维到达成都。

他的到来,受到四川教徒们的热烈欢迎。

在掌管西部各省教会经费的总管莫尼耶家,一位教徒向他讲述了四川西部的种种奇特动植物,“穆坪”这个地名第一次进入戴维的耳朵,那里的教堂成了他这次中国之行的圣地。

他先拜访了川西地区的平雄主教,这位主教曾在穆坪传教多年,他向戴维介绍了穆坪地区的一些特有生物,特别提到一种被称为“白熊”的动物。

据《戴维日记》记载,这种“白熊”很可能就是大熊猫。

或许是平雄主教太执着于日常教务和传教,不像戴维那样“不务正业”,上帝便把戴维神父是怎样发现大熊猫的文/马睿(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政策规划组)身穿清朝官员服饰的戴维神父(资料图片)戴维日记(资料图片)科学发现大熊猫的机会留给了戴维。

随后,他便向教会申请赴穆坪传教,请成都天主教堂帮忙雇向导。

经过一些了解和准备,他找到成都鼓楼北街古董行老板赖三耶(天主教徒)帮忙,因为赖三耶有一位远房亲戚在宝兴穆坪当藏族土司的头人,名叫褒若。

赖三耶和戴维打点行装,翻山越岭来到夹金山下的穆坪。

赖三耶首先到土司官寨去找褒若,谈及法国神父戴维来传教的事情。

褒若说:“我还作不了主,等我向穆坪土司坚参生郎多吉禀报后,再来给你们办交涉。

”由于坚参生郎多吉(第九代穆坪土司、世袭振威将军,又名恒贞)和赖三耶的父亲是结拜兄弟,所以事情办得十分顺利。

第二天,穆坪土司坚参生郎多吉率夫人格松成登(又名卓占初)、大女儿格宗苍旺珠玛(又名玉蓉)、二女儿蓉沾哈木等家庭成员举行家宴盛情款待戴维神父和赖三耶一行。

清同治八年(1869)二月二十二日,由褒若带路,戴维和青年传教士库帕从成都出发,沿着四川盆地的边缘到达邛崃,经西河的马湖、火井等场镇,到了芦山县的大川场,先前的羊肠小道更加艰险。

在当地人的带领下,他经由太场的坪溪、大河村,翻越3000多米的城墙岩,经过前后8天的艰难跋涉,来到夹金山西麓的清平村邓池沟教堂(又称“灵宝神学院”),成为这里的第四代本堂神父。

这座气势不凡的木结构教堂属四川西部宗代牧区主教府管辖,时任本堂神父杜格里特(M.Dugrité)热情欢迎他们,还特意为戴维在教堂里安排了一间实验室。

邓池沟天主教堂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法国天主教远东教会在四川秘密修建最早的教千古探源QIANGUTANYUAN堂之一。

远远望去,它是一座极富中国韵味的木制大屋,步入教堂主堂,则展现出哥特式建筑的风格,正面巨大的花窗,交叉穹窿的拱顶,简直是欧式教堂与中式庙宇的完美融合。

在青山环抱之中,戴维写到:“但愿这块陌生而神秘的土地,能给我带来惊喜。

……这里虽然离成都不算遥远,但由于崇山峻岭的阻隔,仍然是一个封闭的部落。

……这里的高山和河谷都被原始森林所覆盖,使得当地的野生动物得以生存和延续下来。

”戴维在日记中是这样记录他首次见到大熊猫皮时的情形:“1869年3月11日,在返回教堂的途中,这条山谷中的主要土地占有者——一位姓李的人邀请我们到他家去用茶点。

在这个异教使的家里,我见到一张展开的,那种著名的黑白熊皮。

这张皮非常奇特,我的猎人告诉我,我很快就会见到这种动物。

我听说猎人们明天就出发到野外去猎杀这种肉食动物,它可能成为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种。

今天记录的其他动物有中等大小的鹰,普通的鹿和飞鸟。

即使在夜晚,也能继续倾听鹤那高亢的叫声,它一定是停留在较宽阔的山顶上。

”看得出,当戴维首次在宝兴邓池沟“发现”这张兽皮时叫它“黑白熊皮”,而本地乡民们长期叫它“竹熊”或“白熊”。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戴维像着了魔一样钻进那位李姓地主所说的高山密林里,但所获仅仅是一些当地松鼠和星鸦,他还在密林里三次迷路,险些丧命。

无可奈何之下,戴维转而寻求当地人的帮助,他雇佣了十几位出色的当地猎人,悬赏抓捕“白熊”。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戴维这一招很快见效。

戴维在日记中写到:“1869年3月23日,信基督教的猎人在离开十天之后,今天回来了,他带给我一只年幼的白熊,捕到时是活的,为了携带方便,它被杀死了。

他们以很高的价格把这只白熊卖给了我,它除了四肢、耳朵、眼睛为黑色外,其余全为白色。

它的体色同我以前看到的成年个体的毛色是一样的,它一定是熊类中的一个新种。

奇特之处不仅仅在于它的毛色,还有那长满了毛的脚掌以及其他一些特征。

”按动物分类学的规定,见到皮毛,甚至见到尸骨,还不足以对这个物种作出鉴定。

在戴维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愚人节”这一天亲眼见到了大熊猫活体。

他记录到:“4月1日。

他们又带回一只完全成年的黑白熊,它的毛色同我已经得到的那只幼体完全相同,只是不那么黑白分明。

这种动物的头很大,吻短圆,没有熊嘴那么尖长。

”从此以后,动物学界便把“4月1日”确定为科学发现大熊猫的纪念日。

“4月7日。

他们又带给我一只活泼的小熊猫,看起来并不凶猛,行为像一只小熊。

它的爪子和头极像我的黑白熊,胃里尽是竹叶。

”5月4日,猎人又捕捉到一只“白熊”活体。

戴维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在日记中写到:“1869年5月4日,我的猎手们在穆坪东部守候了两个星期,为我带来了一只黑白熊和六只仰鼻猴(即金丝猴),这只黑白熊特别可爱。

”这是一只成年的野生大熊猫,生机蓬勃,矫健俊逸!黑毛如漆,白毛似银,实在令人着迷。

当天晚上,戴维就在灯下匆匆写下寄给巴黎自然博物馆馆长米勒·爱德华兹(Milne-Edwards)的报告。

报告中说:“黑白熊,据我的猎人说,其体甚大,耳短,尾甚短,体毛较短,四足掌底多毛。

色泽:白色,耳、眼周、尾端并四肢褐黑;前肢的黑色交于背上成一纵向条带。

我前天刚刚得到这种熊的一只幼体并也曾见过多只成年个体的残损皮张,其色泽均相同且颜色分布无二。

在欧洲标本收藏中我还从未见过这一物种,它无疑是我所知道的最漂亮可人的动物品种;很可能它是科学上的新种!”当时,戴维将这只活体“黑白熊”送回法国巴黎,由于长途运送的艰辛,“黑白熊”经不住途中颠簸和气候变化,不幸死亡。

戴维只好痛心地将它制成标本。

在制作标本时,戴维也碰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他在日记中一再提到“潮湿是个大问题”。

由于穆坪湿润的天气和助手的疏忽,采集的动物毛皮无法晒干,其中有的腐烂,有的被虫子蛀坏,而他却无可奈何。

已经制成的标本,包括他最珍爱的“黑白熊”,也因为潮湿而开始发臭。

他不得不在标本间里生着火,“简直不可思议”,他感到奇怪,写到:“特别是当我想到这是在夏天,而且地处北纬30度的地方,居然还要生火。

”经过种种努力,当戴维制作的黑白熊标本运抵巴黎后,立即引起轰动。

在动物学界有一个规定:每个物种发现的第一例标本,称为“模式标本”,最为珍贵。

戴维带来的这具标本就是“大熊猫模式标本”。

当博物馆将这张皮展出后,当时谁也不认识,人们从兽皮看到它有一张圆圆的大白脸,眼睛四周有两圈深深的黑斑,像是戴着一副墨镜。

于是有人断定世界上根本没有这种动物,皮是假的!有人却又说它是一种奇异的熊。

清同治九年(1870),《自然科学年报》第5卷发表了米勒·爱德华兹的研究成果。

他根据熊猫的毛皮和骨架以及戴维的报告作出结论:这是世界罕有的动物新种,初定名为“黑白熊”,但它并不是熊类,而应单独成立一个新的分类。

米勒·爱德华兹当时并没有提出这个新分类的明确名称。

后来经过更深入的研究,自然历史博物馆《关于哺乳动物自然历史的研究发现》合刊(1868—1874)发表了他的新论文,对大熊猫作了权威性的表述:“就其外观而言,它的确与熊很相似,但其骨骼特征和牙齿的区别十分明显,而是与小猫熊和浣熊相近,这一定是一个新属,我已将它命名为猫熊属(Ailuropoda melanoleucus David)。

”米勒·爱德华兹论文中提到的小猫熊,是清道光元年(1821)在喜马拉雅山麓发现的,也以竹子为食。

它当时被归入熊类,脸型像猫,因而得名猫熊。

“黑白熊”被发现后,生物学家认为这两种动物有很多相近之处,可划为一类,为区分二者,就将先发现的体型小的称之为小猫熊;与之对应,大熊猫最初的直译名应是“大猫熊”。

从此,“大猫熊”这一名词便诞生了!戴维也因此成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清同治九年(1870),戴维将大熊猫皮送回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的同时,还将在穆坪收集到的金丝猴、绿尾虹雉(贝母鸡)、小熊猫(山猫蹲,戴维叫它“山童”)以及“植物活化石”珙桐(宝兴俗称“山梨儿”)的珍贵树种等也寄回巴黎,米勒·爱德华兹都一一予以命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