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峡移民后续工作调查探究实践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共进担重任,知行磨砺共成长”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实践主题: 湖北宜昌三峡移民后续工作探究
团队领队: ____ 彭博依 __________
主题归类: ____ 服务三农 ______
所在单位: ____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__ (盖章)
摘要
“高峡出平湖”,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主体部分于2009年建成完工。
然而长江三峡工程真正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却在于百万移民的搬迁安置。
为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峡移民工作,对三峡移民实施了开发性移民方针。
截至2009年底,三峡工程库区已累计搬迁安置城乡移民129.64万人。
可事实上,移民工程建设的难度却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
已搬迁安置的移民,不仅丧失了原来便利的江滩水域和低缓肥沃的耕作条件,同时也因搬迁后无法快速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缺乏必要的现代劳动技能与生存手段,从而无法稳定就业,失去了绝大部分经济来源。
如何为移民营造充分的就业环境,如何为移民创造稳定的收入来源,如何让移民们真切感受到三峡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活的革命性改变,是被广泛关注,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移民后续工作建设刻不容缓。
为了深入探究移民的后续工作建设,发觉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对外经贸大学实践小组宜昌分队赶赴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秭归县城、郭家坝镇王家岭村,坚持实事求是,敢于发现,躬行实践的态度,在此三地开展了社会实地调查。
本次实践是大一学生初次尝试,整个过程采取了问卷调查、移民采访、政府访问、实地走访、文献采纳、数据分析、论文写作手段,以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移民村为线索,还原移民真实生活状况,分析移民真实想法,提供可靠的后续移民工作的建议措施。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三峡工程背景介绍,以了解三峡工程之庞大和移民前期安置的现状,凸出移民后续工作的重要性与艰巨性;二是移民现状概述,通过真实地记录我们的调查过程的重点信息,反映移民生活的现状;三是移民工作
解读,结合之前的亲身经历与数据资料,我们尝试找出移民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四是实践工作总结,针对之前掌握的信息,我们试图给出较为全面的评价。
关键字:湖北省三峡宜昌秭归郭家坝
后续移民工作暴露问题解决方案
目录
一、前言 (4)
二、背景概述 (5)
2.1 三峡地区
2.2 三峡工程
三、安置后移民现状 (6)
3.1 调查方法
3.2 样本选取
四、移民工作解读 (7)
4.1 总体政策介绍
4.2 数据分析
4.3 成果总结
4.4 问题分析
4.5 解决方案
4.6 未来规划
五、总结 (12)
六、队员感言 (13)
七、参考文献 (13)
八、感谢辞 (14)
九、附件 (15)
一、前言
1992年,“三峡工程”建设计划获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
总体来说,三峡工程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产生了三大效益:防洪、发电和航运。
然而,正负两面总是并存的。
三峡工程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安全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
其中,移民问题是极为关键的一环。
三峡移民数量之巨,前所未有,超过约三十个国家的全国人口,号称“世界级难题”。
前国务院总理、首任三峡建委主任李鹏曾强调:“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移民。
”(1)
1985—1992年,三峡工程库区开始进行移民搬迁安置试点。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据设计方案,三峡工程实行“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据1985年数据统计,淹没区人口72.6万人,推算到2008年,规划迁建安置的总人数为113.2万人,涉及四川、湖北两省共19个县、市(后因区划调整,涉及重庆、湖北共20个县、市);工程耗资庞大,仅静态投资便达570亿元(1990年价格)。
在其后的数十年内,国家还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规条令使得移民工作更有效地进行。
(2)
在过去,无论是普通民众,甚至是政府机构,在认识或处理移民问题时,只关注到了移民最基本的“生活补偿”问题。
然而,随着工作过程中矛盾与问题的不断突出,政府相关机构认识到,移民问题不再单纯是经济问题,更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和文化问题,涉及移民的社会影响、社会调整、社会适应和社会融合等多方面因素。
三峡工程移民为非自愿性移民,他们不同于自主的人口迁移,集被动性、赔偿性、计划性、整体性等于一身。
非自愿移民的迁移、安置、生计恢复和社会经济重建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诸多领域,同时还关系到居民自
身幸福指数,人均消费指数,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指标。
我国政府在总结过去水库移民长期实施赔偿性移民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性移民方针,完善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3)至今,三峡工程移民前期搬迁工作已然结束。
如何实现搬迁居民的安居乐业,使“移民”真正变成“居民”,成为未来三峡移民后续工作的核心环节。
为了了解后续工作的具体情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社会实践小组彭博依等七人以湖北省宜昌市市区、秭归县为例,通过问卷发放、政府采访、下乡调查,居民走访、数据分析,阅读文献的方式,展开了为期七天的实地采访。
最终成果丰硕,在三峡移民后续工作的历史、暴露问题、解决方案、落实情况等方面,我们掌握了丰富的信息。
1
二、背景概述
2.1 三峡地区
--------移民主要分布要了解三峡移民工程的前期后续,首先要将眼光投向三峡工程的具体情形。
从地理位置划分,它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
三峡工程所辐射的移民范围几乎包容整个长江流域,针对居民主要分布于湖北与重庆两
1. ︱参考文献:三峡——百度百科
2. ︱参考文献:《三峡工程移民大事记》——《瞭望》新闻周刊
3. ︱参考文献:《世界性难题之解》——《瞭望》2010年38期
省。
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经有超过120万名移民搬迁到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库区外)、湖南、广东、重庆(库区外)、四川等省市生活。
湖北省宜昌市淹没区域分布图
2.2 三峡工程
--------移民起源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位于中国重庆市市区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
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俯瞰三峡水电站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三峡大坝坝体可抵御万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最大下泄流量可达每秒钟10万立方米。
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效益。
三峡的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能为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湖北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堤防的全面修补。
移民是三峡工程最大的难点。
在工程总投资中,用于移民安置的经费便占到45%。
三峡蓄水,会淹没129座城镇,产生至少113万移民(实际人数约150万)。
这在世界工程史
上绝无仅有,而且若库尾水位超出预计,新的移民数量还会上升。
移民的安置主要通过就地后靠或者就近搬迁来解决,但经后来考察发现,水库淹没了大量耕地,而整个库区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于是政府针对农村剩余人口又安排了一种移民方式,即移民远迁外省。
(4)
三、安置后移民现状
3.1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中,我们采取了典型调查方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移民工作单位并有针对性地采访部分三峡移民。
在调查方法上我们综合使用了问卷法、文献法、访问法、观察法,试图通过较为完善的问卷设计、详尽的资料查询、真实的群众采访与缜密的观察思考获得较为全面的三峡移民缩略图景。
3.2样本选取
为了获取真实、全面的信息,我们深入基层,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两个移民村落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干部采访。
(一)早期试点型、搬迁融合型移民村落
-------------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范家湖村
在居委会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居户,在这个村庄里进行了挨家挨户的实地走访。
我们了解到,范家湖村是一个历史较长的移民村落,其中主要聚集的是葛洲坝移民和部分原住居民。
葛洲坝移民区是最早的移民试点之一,同时也是问题的集中区。
范家湖村在“历史悠久”的同时,又因为采取了将搬迁居民打散、举家外迁的方式,使得搬迁居民与新住地的人文、地气、民风的融合成为矛盾的聚焦点。
1)土地方面范家湖村移民搬迁工程自1972年便启动,在八十年代开始大面积的住房建设补助与耕地划分,但因土地面积有限,原住民和移民的土地归属存在分歧,至今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36亩,移民土地收入微薄,无法满足其正常的生活开支;
2)住房方面范家湖村移民住房补贴未能完全落实到位。
移民在过去十几年里,因为是试点性移民,国家和政府初期并未考虑详尽,生活补贴不到位,移民就业无保障,收入来源不稳定,住房建设资金匮乏。
至今,部分移民住房仍为上个世纪70年代的老旧房。
3)收入就业方面范家湖村移民收入来源少且不稳定、自然失业率高。
移民和当地居民的土地被重新划分,人均耕地面积少,移民的土地收入来源匮乏;移民和移民二代因为职业技能的严重缺乏,难以适应新兴就业市场环境,许多人进城务工,但收入水平未有明显改善。
2
4)居民融合方面根据此次实践调查,范家湖村原居民对移民群体的态度不一。
两者最主要的矛盾是土地分配。
前文提到,移民融入导致当地人均耕地面积大幅减少,原住民依靠的土地收入减少;同时,土地肥沃贫瘠,地块大小划分标准不够具体,地区级差因素未能兼顾,地块分歧的现象依然存在。
好的方面在于,双方在语言,文化,生活习俗上差异较小。
移民前移民和原居民社会交往和经济往来频繁,交流不存在障碍,生活习惯基本相同。
这些因素是两大群体社会融合的有利因素。
就总体物质水平而言,居民的生活基本能做到自给自足,拥有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是要做到真正的“安家乐户”,使移民的生活从“基本稳定”提升至“蒸蒸日上”,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
4. ︱参考文献:《240万三峡移民:十年搬迁,耗资千亿》——南方周末
(二)整体性、就近搬迁型移民村落
--------------湖北省宜昌市郭家坝镇王家岭村
王家岭村是宜昌市秭归县的重点移民村落,与范家湖村不同的是,王家岭村采取的是举村就地迁移的方式,挑选就近的合理地域进行搬迁,相较而言,无论是政府与民众的沟通,还是新经济的建设发展,王家岭村相关组织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我们在王家岭村采取了不同的调查方式,主要进行了面对面的干部采访,对象为王家岭村村党总支部王书记。
1)经济建设层面从王书记口中我们了解到,王家岭村占地11.34平方公里,共871户2469人。
如今,王家岭村移民基本为移民新居,现代化设施较为齐全;移民人均耕地面积在1亩以上,收入来源主要为柑橘果树种植,收入增长迅速,收入来源多元。
王家岭村移民通过就业培训掌握了多项现代生产技术,如养殖,种植,沼气经济等。
另外,移民二代(移民中的新生代)一般都能进城上学、工作。
2011年,全村收入位2000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3900元。
相较于搬迁之前,移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2011年,王家岭村转移支付69869.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为75609.5元,公益事业费支出为50000.0元,偿还村级债务50000.0元。
在湖北省所有移民乡镇里,王家岭村是发展前途较为光明的村落。
2)村民组织层面基层政府基本做到了“五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评价好。
每年王家岭村村干部都会针对去年工作建设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做出一个“承诺落实实事”列表,并在来年完成。
如2011年政府完成了隧道清理、改良土地品种(900亩)以及建设350口小农水池的民生建设。
我们还了解到,王书记是土生土长的王家岭村人,他当年本有机会进城从事商业贸易工作,但由于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他义无反顾地留在了王家岭。
每年他的工资为约6000元,收入水平并不高,但他享受在家乡里工作的过程,也乐意调解家乡民众的冲突矛盾,关注家乡的基础建设。
尽管他才三十余岁,但从事党政工作已达八年,他通过他的年轻活力与沉稳踏实,在村镇建设与经济发展上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总的来说,移民的生活大都趋于稳定。
这也是三峡移民前期工作力图达到的标准;但问题在于民众的反应不一,存在极端的冷热差距。
民众的情绪是政府施政的温度计,三峡移民后续工作的未来落脚点,就在于如何真正提高移民的生活水平、化解移民负面情绪,使得移民真正变成“居民”上。
四、移民工作解读
要明晰移民工作的前期后续,除了微观的实地走访,还要了解宏观的具体规划与政策条令。
综合两点考虑,我们才能了解较为真实的情况。
4.1 总体政策介绍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据设计方案,三峡工程实行“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以1985年数据统计,淹没区人口72.6万人,推算到2008年,规划迁建安置的总人数为113.2万人,涉及四川、湖北两省共19个县、市(后因区划调整,涉及重庆、湖北共20个县、市);工程静态投资为570亿元(1990年价格),后来计划总投资提升至900.9亿元,预计动态总投资达2039亿元。
(5)
2001年2月15日,国务院第三十五次常务会议正式通过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
条例》,自3月1日起实行。
此条例中的要旨为:三峡工程建设,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统筹使用移民资金,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妥善安置移民,使移民的生产、生活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为三峡库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三峡工程建设移民,实行国家扶持、各方支援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生产扶持相结合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
(6)
落实到具体地方,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
2004年,宜昌推出了“五大工程”,其指的是农业产业化工程、耕园地配套改造工程、生态家园工程、移民培训工程和扶贫帮困工程。
(7)“五大工程”的出台,是对总体移民政策的细化落实,使移民管理工作的目标更清晰,思路更明确,任务更具体。
4.2 数据分析
我们在宜昌市区、宜昌市点军区范家岭村分别发放了250份调查问卷,并进行了实地采访与调查,就“移民住房归属”与“民众最关心的社会保障问题”采用了数据统计与图表绘制。
3
5.︱参考文献:《三峡工程步入资金平衡年总投资预计节约二百亿》——《湖北日报》
6.︱参考文献:《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中国三峡出版社
7.︱参考文献:《宜昌三峡移民:“五大工程”确保“后期扶持”》——《中国经济周刊》
通过以上图表我们不难总结得出:大部分移民的住房是靠自己解决,政府完全提供的住房占少数,主要是给予一定的住房补贴或者搬迁补偿。
尚有少部分移民因为经济来源与经济手段的缺乏不得不采取租赁的形式。
这其中反映出,政府在经济补偿方面的力度仍需加大,同时要克服时间与经济上的捉襟见肘,注重政策的落实,注意安抚生活条件较窘迫的民众的情绪,避免其与其他移民产生隔阂与矛盾,也要注意控制移民对政府部门的情绪疏导,减少因民众对有关组织的不信任而产生的沟通障碍。
抛开收入的因素,在宜昌市秭归县,我们就居民最关心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调查统计。
从民众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存在的问题。
民众最翘首以盼解决的是社会保障(如养老难看病难)与社会治安问题,其余的则是交通水电与乡镇规划。
概括地说,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依然做的不足,难以实现移民与原住民的矛盾调和与融入,因此民众才会有情绪,这也会在客观上减少民众的心理安全感,提高犯罪率,最终甚至可能造成恶性循环。
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发展之间,政府要采取灵活的手段权衡把握。
4.3 成果总结
三峡工程截止2004年11月底,累计完成搬迁安置移民96.55万人,占规划搬迁安置人数的85.4%。
在宜昌所辖区域也已完成12.5万移民的搬迁安置工作。
概括地说,移民后民众总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
无论是政府的经济补偿,还是新地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化融合,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4 问题分析
三峡移民工程施行至今,在前期工作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还暴露出了很多矛盾。
概括地说来,湖北三峡移民安置情况大体是“三三制”,即各占三分之一:安置得较好,生产持续发展、生活稳定或有所改善的约占1/3;安置得一般,生产基本正常,生活还过得去的约占1/3;安置得不好,生产无法进行,生活较为困难的占1/3。
回顾整个实践过程,我们发现移民后续工作存在如下隐患:
(一)移民数量庞大,搬迁安置较难
仅以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郭家坝镇王家岭村为例,整村淹没人口,农业人口占8332人,非农业人口占161人。
移民数目庞大,且每人的财产损失,生活习惯都不尽相同。
即便在前期工作已经基本结束的现在,政府依然未能拥有足够符合情况的土地,找到完全公平合理的分配方式,给予每人相对应的经济补助与土地安置,使居民完全达到搬迁前的生活水准。
(二)土地损失严重,地域安置分散
在秭归县王家岭村,淹没总耕地面积为6983亩,房屋总计322815平方米。
政府对其中5223人采取出县安置,1410人采取县内安置,搬迁者最远达江西、河南、甘肃等省份。
这些人在搬迁后无论在经济手段,心理处境等方面均状况不一,在数十年的沉淀之后,很多
原本浅层次的负面情绪变成了消极的态度,这使得部分民众对政府造成了认知上的误解甚至思想上的障碍。
(三)补偿标准零散,利益矛盾尖锐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按照资金包干原则,实行“一刀切”,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是补偿标准差异大。
单位、企业职工比纯居民补偿标准高,集镇与县城、县城与城市补偿有差别,城郊与市区补偿有不同。
二是补偿项目遗漏多。
在制定移民补偿标准时没有考虑原有的区位级差(极差地租),没有分地段和类别进行补偿。
三是过渡生活补助不足。
移民搬迁实行的是一次性发放过渡期生活补助费(当然,近来政策有所改变)。
事实上,移民搬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渡时期,原来所定的补助时间和标准难以支撑过渡期间移民的基本生活。
四是移民房补差难。
在迁建中,由于新建移民房户型、面积和层高等实物与移民淹没房不一致而导致新房屋结构差和面积差的出现,大部分城镇移民因难以支付安置房的差口资金,造成迁后负债;更有地域因为难以顾及此问题而忽视搬迁住户的住房问题,甚至不给于与之前接近的住房补偿。
(四)地区优势丧失,移民迁后返贫
仍以秭归县为例,部分移民农户在搬迁前以种植果树为生,在移民搬迁后,反而丧失了原有地区的地理气候优势,同时又未能充分利用新住地的环境。
有的又因为地区级差被忽视、住房问题难解决等原因,造成了生存手段的巨大变化,外出务工者层出不穷,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反而不如从前。
(五)居民融入艰难,精神生活贫乏
因为物质条件上的残缺,加之部分地区在落实政策方面存在缺憾,无法恰当地调和原住民与移民间的矛盾冲突。
移民因为地区极差的问题而感到缺乏公平,而原住民又因为土地的重新均分而感到不满,这使得部分搬迁居民难以适应新住地的生活,移民与原住民之间也产生了矛盾冲突。
部分居民思乡情节严重,幸福感较为缺乏,对未来抱有消极迷茫态度。
(六)政府沟通受阻,上下对接困难
政府未能有效地让民众了解到政策落实的方方面面,让他们看到更具体的现实利益与长远规划。
又由于种种类似迁后返贫,融入艰难的现象,民众的负面情绪被无限放大,此时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政策规划的具体落实都会受阻。
这个问题在移民打散外迁的地点更加严重,基层干部并非出自移民内部,难以了解移民的生活习惯,人文心理,因此在处理移民对本地居民、政府的矛盾时,会出现真实信息残缺、偏重本地居民的情况。
4.5 解决方案
概括地说,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同时我们试图提出配套的解决方案:
(一)资金分配缺乏合理性
就总体情况而言,第一批实施的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分布比例为:用于项目扶持占资金的67%,(其中:生产经营性项目占80%,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事业占20%)用于特困难救助占资金的30%,用于移民培训占资金的3%,在这部分资金中,用于农村移民后期扶
持的资金比例占80%以上,而用于城镇移民后期扶持的资金不到20%。
同时,具体的资金分配比例较为固定,部分相关组织未能考虑到各个地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各种人均基本生活福利保障制度并不一致的现实情况。
建议方案:从今年7月1日起,国家从电价加价等筹措的后期扶持资金,对农村移民每人每年直补600元,时间为20年;但这个力度不够,无法给予移民真正的经济援助。
政府需要在逐年加大经济补贴的同时,针对之前少数房屋等未能给与足够公平经济补偿的情况,加强落实,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针对城镇与乡村的不同情况,做出资金配比调整。
民众在感知移民政策的落实与好坏时,把他们能实实在在看见的切身利益作为第一标准,因此政府在实施民众金钱财政补贴、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策计划的宣传透明度方面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权衡比较,需要让老百姓逐步清楚地看到上级拨款的落实点,减少因虚假来源的而产生的负面情绪。
(二)扶持方式呆板
目前三峡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有序进行,主要是依托项目予以实施,扶持工作的重点放在项目的申报和实施上,对贫困移民的救助,还停留在探索和资金拨付的浅层次上,对已实施的后期扶持项目加强管理,严格监督,为移民带来真正的实惠和利益,是摆在三峡库区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移民部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方法、方式不灵活,没有把扶持项目与真实生计同时并举,没有很好地解决三峡移民问题中的“近期解决生计问题,中期解决安稳问题,长远解决致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