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讲义图示2细胞代谢相关图示
2016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3部分-回扣3细胞代谢
细胞质基质
主要是 C6H12O6 丙酮酸+[H] 少量
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H2O CO2 +[H]
少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线粒体内膜
[H]+O2
H2O 大量 。
(3)高等植物在水淹时,无氧呼吸的产物是 酒精和CO2
4.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光能 ①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表示为:CO2+H2O ――→ (CH2O)+O2 叶绿体
②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 比较项目 光反应 需要条件 光、色素、酶 时间 短促 类囊体的薄膜上 反应场所 物质变化 ATP的合成 : ADP+Pi+能量
光 水的光解:2H2O―→4[ H]+O2
暗反应 多种酶 较缓慢 叶绿体基质
酶 C CO2 的固定:CO2+ 5 ―→2C3 [H]、ATP、多种酶
C3的还原 :2C3 ――――――――→ 酶 (CH2O)+C5 ――→ATP 光能→活跃的化学能 (储存在 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能量变化 (储存在有机物中) ATP 中)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能量(ATP)和还原剂[H] ;暗反应为光反应 两者关系 提供 ADP和Pi
③ 当 CO2 不 足 时 , 植 物 体 内 C3 、 ATP 、 C5 、 [ H] 的 含 量 变 化 分 别 是下降、上升、上升、上升 。当光照不足时,植物体内 C3、ATP、C5、[H]的 含量变化分别是 上升、下降、下降、下降 。
7. 人剧烈运动时, 骨骼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 ×) 8.马铃薯块茎细胞、苹果果实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均为乳酸。(×) 9.破伤风芽孢杆菌在人体的皮肤破损较深时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10.新疆哈密瓜较甜的原因是日照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11.叶绿体光反应产生的 ATP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12.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中的氧元素来自反应物中的 CO2。(√)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考前3个月必修核心知识过关练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代谢基础知识填一填.发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具有半透膜;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1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后胞吞和胞吐等都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2.质壁分离与复原、细胞融合、自动复原的原因:首先植物细胞因外界浓度较高而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接着因外界溶液的溶质分子被细胞吸收,使细胞内外浓度差逆转,当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时,细胞吸水而复原。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新的外界溶液,3.质壁分离实验中引流法置换细胞外界溶液的操作方法: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
.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但前者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和胞吞都消耗能量,4 但后者不需要载体蛋白。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核糖体。
其原并不降低活化能,而酶具有催化作用是与无催化剂对照,5.加热只是为反应提供能量,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酶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对照,其原理是能够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代表磷酸基团。
其合成部位有细胞质A~P,其中表示腺苷,PPA6.ATP的结构简式是—P~只直接提供能量的(ATP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
是绝大多数,不是所有)和叶绿叶黄素、类,在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体中色素共有7.4,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不能利用紫外光)素b。
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缺镁时叶片发黄的原因是镁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缺镁后叶绿素合成受阻,而叶片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黄色。
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色素在层析液里的溶解度不同,8.上扩散得快;纸层析后滤纸条上色素带太浅的原因:研磨不充分、无水乙醇加入过多、滤纸条未干燥处理、未重复画滤液细线等。
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合成物质变化:水的光解和ATP .光反应9??能量变化: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场所:叶绿体基质中???分解的还原及ATPC物质变化:CO的固定、.暗反应1032??能量变化: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细胞代谢专题复习2(共40页PPT)
规范表达、严谨准确
1.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二者增大膜 面积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
提示:因为细胞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 所是核糖体。
3.若真核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蛋白质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 原因是什么?
提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仁被破坏,不能形成核糖 体,导致蛋白质的合成不能正常进行。
(2)举例
①原核生物:_细_菌__、__蓝_藻___。 ②真核生物:_动_物__、__植_物__、_真__菌____。
(3)其它异同: 两者共 有的细 胞器是 _核__糖_体__, 遗传物 质都 是 __D_N_A __,都能产生的变异是_基__因_突__变__;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与 _蛋__白__质_结合,基因表达时转录和翻译_同_时__进行。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5.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 DNA 和 RNA 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 CO2 的固定但不能合成 ATP
3.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 ATP 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 DNA 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4.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 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高中生物会考 专题复习 细胞代谢ppt (共45页)
A.皱缩、涨破
B.涨破、皱缩
A
C.皱缩、皱缩
D.膨胀、膨胀
(2015夏)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为
A.低温、干燥、低氧
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B
C.高温、干燥、高氧
D.高温、湿度适中、高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4春)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
是
A.降低A室内CO2浓度
C.增加光照强度
(2016夏)北方秋季,银杏、黄栌、红枫等树种的叶片由绿变
黄或变红,一时间层林尽染,分外妖娆。低温造成叶肉细胞中
含A.量叶下黄降素最显著的B.色花素青C是素
C.叶绿素
D.胡萝卜素
(2017夏)一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的数
目分别是 A
A.2和3
B.1和3 C.2和2 D.4和6
(2017夏).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
B.保持合理的昼夜温差 D.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3.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实质和意义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1)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上进行,需要色素、酶等。 物质变化:叶绿体利用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成[H]和O2,同时 促成ADP和Pi发生化学反应 形成ATP。 能量变化:光能转变成ATP和[H]中的化学能。
(2)暗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需要多种酶参加催化。 物质变化:CO2的固定;C3的还原。 能量变化:ATP和[H]中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018春)右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
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
度关系是
A.甲>乙>丙 B
B.甲<乙<丙
(安徽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二 回扣2 细胞的代谢课件
水的光解:H2O→[H] CO2 的固定:CO2+C5→2C3 物质 +O2 Pi→ATP C3 的还原:C3+[H]+ATP ATP 的水解:ATP→ADP+Pi 变化 ATP 的合成:ADP+ →(CH2O)+C5
回扣 2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原生质层的定义是什么?(必修 1P61)
提示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2)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必修 1P63)
提示 质壁分离产生的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
缩性;质壁分离产生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3)关注教材图 4-7、4-8,从浓度梯度、能量和载体等方 面比较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并画出相应物质的转运速度与 细胞外浓度的关系曲线。 (以胞外浓度为横坐标,以运输速 度为纵坐标)(必修 1P70-72)
提示 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
强度,增加 CO2 的浓度,适当提高温度等,例如:①农业 上采用套种、合理密植等措施使农作物充分吸收阳光以达 到增产的目的;②利用大棚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 CO2 浓度和温度,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联想拓展】
①当 CO2 不足、光照不足,植物体内 C3、
取决于分子大小与膜上孔径的大小。选择透过性膜是具有 生命的生物膜,载体蛋白的存在决定物质是否能被运输。
3.主动运输中,物质一定是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 输吗?
答案 不一定。
4.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CO2 的过程与产生乳酸的过程中, 同质量的葡萄糖产生的能量相同吗?
人教版高中生物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 :细胞代谢 课件(共57张PPT)
乙两装置中萌发的.曲线图形类
典例3:(2015海南卷)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 (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错误的是( D)
注意起点、拐点、 交点和终点
【答案】(3)底物浓度、初始底物浓度、初始酵母菌数量、初期通氧时间长短 实验设计: 1.取五只发酵瓶,分别标号为1、2、3、4、5。 2.向五个发酵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10%、20%、30%、40%、50%的木薯淀粉酶解 物,再在各瓶中加入5g酵母菌,其他操作同(1)。 3.一段时间后测定溶液中的酒精的量并记录。
要求
Ⅱ Ⅱ Ⅱ Ⅱ Ⅱ 实验与探究能力 实验与探究能力 实验与探究能力
第一讲 酶与ATP 1.考查基础概念类
典例1.(2015海南卷)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错误 的是( B )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B.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O2 C.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 D.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 变式训练:关于人体内激素和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 ) A.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高效性是酶的重要特性之一 C.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影响细胞的代谢
5.细胞结构图形类
典例5. (重庆卷.4)将题4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 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 B.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 C.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 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 变式训练: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的A、B两种细胞器及在这两种细胞 器中所进行的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A细胞器内生理活动的强度小于B细胞器内生理 活动的强度 B.A、B两种细胞器都能产生ATP,产生的ATP都 从细胞器中运出 C.图示叶肉细胞中有有机物的积累,细胞能够正 常生长 D.改变光照强度一定会改变A细胞器中生理活动的强度
课标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篇教材基础保分必背二细胞代谢讲义
课标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篇教材基础保分必背二细胞代谢讲义保分必背1.细胞代谢是指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
2.活化能是指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3.酶的高效性是指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4.ATP的中文名称是三磷酸腺苷,ATP的功能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5.ATP可以与ADP转化的理论基础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也容易形成。
6.细胞内ATP的含量很少,但细胞对ATP的需要量很大,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依赖于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7.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点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所不同的是有氧呼吸需要氧和线粒体参与,有机物彻底氧化释放的能量比后者多。
8.不同生物无氧呼吸产物不同的直接原因是催化反应的酶不同,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不同。
9.细胞呼吸的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维持恒温动物的体温。
10.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11.温室大棚中补充光源常补充红光或蓝紫光,原因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12.在黑暗中培养的幼苗叶片黄化的原因是黑暗中叶绿素无法合成而且逐渐分解,最终剩下较稳定的黄色类胡萝卜素。
13.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产物是O2、ATP和[H](NADPH)。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 的转化途径是CO2→C3→(CH2O)。
14.将幼苗突然由光下移到黑暗处:C3、C5、[H]、ATP含量变化情况是光反应停止,[H]、ATP含量减少,C3还原减慢,C5合成减少,但CO2供应不变,C5仍在和CO2合成C3,故C3含量增加,C5含量减少。
15.突然减少CO2供应,C3和C5的变化情况及原因是暗反应中C5固定减少,导致C3合成减少,当光照不变,C3还原成C5仍在进行,故C3含量减少,C5含量增加。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专题二 细胞代谢
在反应前后的结构和活性不变。 [答案]C
【典例 2】(2012 年揭阳一模)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 ) 催化反应的情况。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图二 图一 A.图一实线、虚线可依次表示增加酶量前后,生成物量 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图一实线、虚线可依次表示 H2O2在Fe3+、过氧化氢 酶作用下的分解速率 C.图二能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图二能用来表示酶活性与 pH 的关系
A-P~P~P
细胞代谢中的酶和 ATP 1.关于酶的相关知识: 比较项目 产生场所 化学本质 作用机理 特性 内容 几乎所有的活细胞 有机物(大多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起催化作用 ①专一性;②高效性;③作用条件温和
比较项目
内容
①低温只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变性失活 ②高温、强酸、强碱不但抑制酶的活性,甚 至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 ③每种酶都有各自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
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
生理作用
注:生物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 ATP,主要能源物质 是葡萄糖,最终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典例 1】(2012 年海南高考)下列操作中,不可能导致淀
粉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 ) A.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强酸 B.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 C.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 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 [名师点拨]温度、pH 都会影响酶活性,故淀粉酶溶液中加 入强酸或经高温烘干都会影响酶的活性;淀粉酶的化学本质为 蛋白质,蛋白酶会将其水解,从而使其活性发生改变,B 不正 确;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后,淀粉被水解,但是淀粉酶
【典例 2】(2012 年肇庆一模)ATP 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直接 能源。真核细胞中有 ATP 分解,且没有 ATP 合成的部位是 ( ) A.线粒体 C.叶绿体基质 B.叶绿体基粒 D.细胞质基质
2016高三生物 考前三个月 专题突破提分练 图示2 细胞代谢相关图示
图示2 细胞代谢相关图示1.图1是对酶的某种特性的解释模型,图2、3、4、5、6、7是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据图判断下列说法:(1)图1和图7都说明酶作用的专一性,其中b为麦芽糖( ×)(2)图5说明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其基本单位为氨基酸( √)(3)图2说明酶具有高效性,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4)图3/图4说明了反应溶液中温度/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pH/最适温度,其中A点的pH为7,B点的温度为35 ℃(×)(5)图3和图4中温度和pH对酶的影响机理是完全一样的( ×)(6)图3中,温度由30 ℃→37 ℃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 √)(7)图4中,温度从0→B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8)图6能说明Cl-是该酶的激活剂,而Cu2+是该酶的抑制剂( √)(9)若在图6中的D点时增加酶的浓度,则反应速率不变( ×)2.细胞内糖的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判断下列叙述:(1)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2)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3)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4)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所以在无氧呼吸过程中无[H]积累( √)(5)真核细胞中过程①产生的[H]可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6)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过程中发生了图示过程①和④,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因为酒精是不彻底的氧化产物( ×)(7)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进行图示中①②(×)3.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甲、乙、丙、丁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判断下列相关叙述:(1)甲浓度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CO2外,还有乳酸( ×)(2)甲浓度下最适于贮藏该器官( ×)(3)乙浓度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4)丙浓度下,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最少( ×)(5)丁浓度下,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产物中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6)丁浓度下,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7)丁浓度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4.如图Ⅰ表示某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的甲、乙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Ⅱ表示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该叶肉细胞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相对浓度的变化趋势。
高三生物细胞的代谢图文
【精题选粹】1、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种子库中贮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一举多得】此题考查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及有关的结构问题。有氧呼吸和 无氧呼吸的第一步是相同的。有氧呼吸的第二步过程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线粒 体是双层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是是否需要氧气,而与能否产生二 氧化碳无关。任何活的细胞或生物体,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如种子是具有活性的, 只是呼吸的速度很慢仍要进行呼吸作用。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 吸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明确其区别点。 答案:A 【精题选粹】2、用酵母菌酿酒时,向原料中通入足够的空气,酵母菌与酒精的数 量分别会 A.死亡、增多 B.增多、增多 C.死亡、不再产生 D.增多、不再产生 【一举多得】上述条件下,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生成CO2和H2O,并在此过程 中大量繁殖,不再产生酒精,这也是酿酒厂在发酵制酒时,先向发酵罐内通气, 让酵母菌大量繁殖,再进行密封,产生酒精的原理所在。 答案:D
③1940年鲁宾和卡门运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通过小球藻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 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2、光合作用的过程 ①色素:叶绿素和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分布: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上
②光合作用的过程
3、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
进行场所 所需条件 物质变化
能量转换 联系
细胞质基质
不
条件
氧气、多种酶
无氧气参与、多种酶
同 物质变化 点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讲 细胞的代谢课件
三、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1.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1)物质名称:b为O2,c为ATP,d为ADP,e为NADPH([H]),f为C5,g为 CO2,h为C3。
(2)生理过程及场所
序号 ①
②
生理 过程
光反应
暗反应
场所
叶绿体 类囊体 薄膜
叶绿体 基质
③ 有氧呼 吸第一 阶段
细胞质 基质
④ 有氧呼 吸第二 阶段
一、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三步法”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 (1)温度
(2)氧气浓度
(3)物质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
二、模型法理解酶的作用与特性 1.酶的模型1
(1)该模型表示了酶的作用特点——专一性。 (2)图中b表示酶,c表示被催化的反应物。
2.酶的模型2
(1)该模型表示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2)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 平衡点。
2.测定净光合速率的方法(见下图)。
(1)NaHCO3溶液作用:烧杯中的NaHCO3溶液保证了容器内CO2浓 度的恒定,满足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2)植物净光合速率测定指标: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容器内 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单位时间内水滴右移的体积 即表示净光合速率。
(3)条件:整个装置必须在光下。
四、相关实验 1.“黑白瓶”中有关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计算方法 “黑白瓶”问题是一类通过净光合作用强度和有氧呼吸强度推算 总光合作用强度的试题,其中“黑瓶”不透光,测定的是有氧呼吸 量;“白瓶”给予光照,测定的是净光合作用量,可分为有初始值与没 有初始值两种情况,规律如下: 规律①:有初始值的情况下,黑瓶中氧气的减少量(或二氧化碳的 增加量)为有氧呼吸量;白瓶中氧气的增加量(或二氧化碳的减少量) 为净光合作用量;二者之和为总光合作用量。 规律②:没有初始值的情况下,白瓶中测得的现有量与黑瓶中测 得的现有量之差即总光合作用量。
B-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细胞代谢 (共46张PPT)
三、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速率曲线模型及分析
四、胞吞胞吐作用
• 1、基本概念:细胞借助细胞膜的流动性改变细胞膜的形态,消耗能量将细胞外的物质或者细胞 吸收进入或者排出细胞的运输方式。严格意义上说细胞的胞吞胞吐没有跨过细胞膜,而是形成一 个囊泡结构。
2、关于有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气体产量实验
注:本实验仅能使用植物细胞 或者酵母菌细胞进行。
呼吸作用类型 仅进行有氧呼吸
装置 1 左移
仅进行无氧呼吸
不移动
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 氧呼吸
左移
装置2 不移动
右移 右移
原因
仅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和生成二氧化碳体积相同, 装置1中CO2被吸收后体积减少向左移动,装置2体 积不变因而不移动
4、根据呼吸类型生物的分类: (1)好氧生物:在有氧条件下才能生存,部分细胞可以进行无氧呼吸的生物。 eg:绝大部分的动物和植物 (2)厌氧生物:仅能在无氧条件下存活,遇到氧气就会死亡的生物。因为厌氧生物体内不存在抗氧化体 系(SOD酶系,超氧化物歧化酶),不能抵抗氧化作用 eg:乳酸菌、反硝化细菌、破伤风芽孢杆菌等 (3)兼性厌氧生物: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的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存活 eg:酵母菌
微专题2 关于细胞呼吸作用的实验
• 1、基础实验——关系细胞呼吸产物探究的实验设计
细胞无氧呼吸的实验处理 a、对培养液上层气体采取脱氧处理 b、对培养液表面进行液封处理
(可以采用石蜡油液封处理) c、对培养液进行煮沸冷却(降低氧气
溶解度)后再接种。
装置的作用: (1)、气泵或者气球:为实验装置提供稳定的气流,保证气体的正常流动 (2)、10%NaOH溶液:除去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避免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3)、酵母菌培养液:进行呼吸作用(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4)、澄清石灰水或者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鉴定二氧化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示2细胞代谢相关图示
1.图1是对酶的某种特性的解释模型,图2、3、4、5、6、7是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据图判断下列说法:
(1)图1和图7都说明酶作用的专一性,其中b为麦芽糖(×)
(2)图5说明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其基本单位为氨基酸(√)
(3)图2说明酶具有高效性,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4)图3/图4说明了反应溶液中温度/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pH/最适温度,其中A点的pH为7,B点的温度为35 ℃(×)
(5)图3和图4中温度和pH对酶的影响机理是完全一样的(×)
(6)图3中,温度由30 ℃→37 ℃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
(7)图4中,温度从0→B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8)图6能说明Cl-是该酶的激活剂,而Cu2+是该酶的抑制剂(√)
(9)若在图6中的D点时增加酶的浓度,则反应速率不变(×)
2.细胞内糖的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判断下列叙述:
(1)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
(2)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3)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4)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所以在无氧呼吸过程中无[H]积累(√)
(5)真核细胞中过程①产生的[H]可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6)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过程中发生了图示过程①和④,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 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因为酒精是不彻底的氧化产物(×)
(7)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进行图示中①②(×)
3.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甲、乙、丙、丁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1)甲浓度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CO2外,还有乳酸(×)
(2)甲浓度下最适于贮藏该器官(×)
(3)乙浓度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4)丙浓度下,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最少(×)
(5)丁浓度下,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产物中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6)丁浓度下,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7)丁浓度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4.如图Ⅰ表示某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的甲、乙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Ⅱ表示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该叶肉细胞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相对浓度的变化趋势。
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1)图Ⅰ甲中水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乙中水的消耗与产生都在线粒体内膜(×)
(2)图Ⅰ甲中可发生CO2→C3→C6H12O6,在乙中则会发生C6H12O6→丙酮酸→CO2(√)
(3)图Ⅰ甲、乙均能发生能量转换,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甲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乙中(×)
(4)图Ⅱ中A、B物质的动态变化发生的场所和图Ⅰ甲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相同(√)
(5)图Ⅱ中物质A为C5化合物,B为C3化合物(×)
(6)图Ⅱ中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C5化合物积累(√) (7)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低(×)
(8)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低(√)
5.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其中实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
图乙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示意图。
图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的体积),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1)由甲图可知,在温度为30 ℃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
(2)由甲图可知,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温度只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
(3)若已知乙图是在30 ℃条件下绘制而成的曲线,如果温度改变为45 ℃,图中a点上移,b 点右移,c点左移,d点上移(√)
(4)乙图中当缺O2时a点下降;缺Mg时b点右移;如果从c点开始增加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则d点向下方移动(√)
(5)乙图中b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 TP的细胞器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
(6)乙图中c点之后,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可能是CO2和温度等,可以通过适当增加CO2浓度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7)乙图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丙图中的m4(×)
(8)在乙图中a、b、e、f任意一点,丙图中都有m1=n1>0,m2=n2>0(×)
(9)在图甲中的40 ℃和图乙中的b点时,丙图中有m1=n1=m4=n4(√)
6.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
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判断相关叙述:
(1)图甲中的b点对应图乙中的B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丁中的①(√)
(2)到达图甲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对应图乙中的D点,而此时细胞内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丁中的④(×)
(3)图乙中的H点对应图甲中的g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丁中的④(×)
(4)有机物开始合成至合成终止分别对应图甲中的d→h段、图乙中的D→H段,图丙中的B′→I′段(×)
(5)图丙中的A′B′段C3含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无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不能产生[H]和A TP,C3不能还原成C5(√)
(6)图丙中的G′点与F′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较高(√)
(7)图丙中的C′D′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上午该地区天气暂时由晴转阴(√)
(8)F′G′段C3化合物含量下降的原因是气孔闭合程度加大,缺少CO2,CO2固定受阻,而原有C3化合物不断被消耗(√)
(9)经过这一昼夜之后,该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减少(×)
7.如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置于20 ℃环境中。
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 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
30 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 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位置X 处。
请判断:
(1)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净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0.8 mL/h(√)
(2)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清水,重复上述实验,30 min后,要使水滴维持在位置X处,针筒的容量需向左调节(×)
(3)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在20 ℃、无光条件下,30 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1 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处。
则在有光条件下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0.5 mL/h(×)
(4)假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制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5)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容量仍维持在0.6 mL读数处。
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 ℃,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 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 的位置上。
比较两个实验可说明:在上述条件下,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不是光照而是温度(√)
8.某研究小组进行某植物的栽培试验,图1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光合、呼吸曲线;图2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连续48 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变化曲线;图3为适宜CO2浓度条件下,温度和光照强度对该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响曲线。
请结合图像判断下列说法:
(1)图1中的虚线表示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当温度达到55 ℃时,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2)图1中,因40 ℃与60 ℃时,CO2的吸收量均为0,所以二者的生理代谢状态相同,图2中与图1的F点生理状态相同的点有4 个(×)
(3)图1中在温度为30 ℃时,叶肉细胞内的[H]用于与O2结合形成水和还原三碳化合物(√)
(4)图2中实验开始3 h内和在6 h时叶肉细胞产生A TP的场所相同(×)
(5)图2中在18 h时叶肉细胞中CO2的移动方向为由线粒体到叶绿体,在30 h时叶绿体内的ATP的移动方向是由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
(6)图2中由12时到18时叶绿体内C3含量变化是增加(√)
(7)图2中叶绿体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36 h时,前24小时平均光照强度小于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
(8)图2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在42 h时。
经过连续48 h的培养,与0 h相比48 h时该植物的有机物量是增加(√)
(9)图3中E点时,25 ℃条件下产生的氧气量等于15 ℃条件下产生的氧气量(×)
(10)依据图3分析,若图2所示实验温度为15 ℃,现若将温度调整为25 ℃条件下保持恒温,其他条件不变,则图2中6 h时的光照强度为2 k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