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厂节能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宁***股份有限公司节能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三月
目录
1总论 (1)
1.1项目名称 (1)
1.2承办企业基本情况 (1)
1.3项目建设背景 (4)
1.4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 (5)
1.5编制则和指导思想 (5)
1.6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1.7建设条件 (7)
1.8节能技改项目建设内容 (8)
1.9能源评价 (9)
1.10采取的重要节能措施 (9)
1.11工程投资估算 (11)
1.12财务评价 (11)
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和建议 (12)
2高炉富氧、喷煤扩能改造节能工程 (13)
2.1概述 (13)
2.2制粉系统 (13)
2.3高炉喷煤工艺 (15)
2.4燃气设施 (19)
2.5氧气设施 (20)
2.6 高炉喷煤电气传动 (24)
2.7 制氧间供配电设施 (27)
2.8电信设施 (29)
2.9给排水设施 (32)
2.10热力设施 (35)
2.11 采暖、通风及空调设施 (37)
2.12土建工程 (38)
2.13总图运输 (41)
2.14能源及节能评价 (43)
2.15 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 (50)
2.16 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 (53)
2.17 消防 (62)
2.18投资估算 (66)
2.19经济效益评价 (69)
3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取暖工程 (85)
3.1热力设施 (85)
3.2供配电设施 (92)
3.3给排水设施 (94)
3.4采暖、通风及空调设施 (96)
3.5土建工程 (97)
3.6总图运输 (99)
3.7能源及节能评价 (100)
3.8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 (105)
3.9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 (107)
3.10消防 (113)
3.11投资估算 (115)
3.12经济效益评价 (117)
4 电炉烟气及烧结余热回收综合利用及发电工程 (133)
4.1热力设施 (133)
4.2供配电设施 (144)
4.3电信设施 (146)
4.4给排水设施 (148)
4.5采暖、通风及空调设施 (151)
4.6土建工程 (152)
4.7能源及节能评价 (155)
4.8 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 (161)
4.9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 (164)
4.10消防 (170)
4.11投资估算 (172)
4.12经济效益评价 (174)
5 750均热炉节能改造 (192)
5.1 均热炉 (192)
5.2 电气传动 (198)
5.3 燃气 (199)
5.4氧气设施 (200)
5.5采暖、通风及空调设施 (201)
5.6能源及节能评价 (202)
5.7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 (207)
5.8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 (209)
5.9消防 (216)
5.10投资估算 (219)
5.11经济效益评价 (221)
6 节能效果评价 (239)
附图:
1)西宁***高炉富氧、喷煤扩能改造喷煤车间总图
2)西宁***新建15000m3/h制氧总平面布置图
3)西宁***节能技改项目90t电炉余热锅炉设备布置图
4)西宁***节能技改项目110t电炉余热锅炉设备布置图
5)西宁***节能技改项目170m2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系统设备布置图
6)西宁***节能技改项目228m2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系统设备布置图
7)汽机间±0.00m层平面布置图
8)汽机间+8.00m层平面布置图
9)汽机间断面图
1 总论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西宁***股份有限公司节能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
1.2 承办企业基本情况
1.2.1 企业基本情况
西宁***是在原西宁钢厂的基础上组建和发展起来,并具有年产百万吨特殊钢的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特殊钢生产企业,连续19年被青海省政府命名为“财政支柱企业”和“利税贡献大户企业”。

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青海省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公司现有职工10355人,公司注册资本金27.89亿元,截止2011年底,公司总资产134.09亿元,净资产68.3亿元。

2009年公司被评为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排名390位。

西宁***是“三线建设”时期国家为改善钢铁工业布局于1964年兴建的,1969年10月1日正式投产。

在45年的发展历程中,西钢从一个年设计产钢13万吨、钢材8.5万吨的单一***冶炼加工企业,发展为目前具有年产铁115万吨、钢150万吨、钢材140万吨、焦煤120万吨、焦炭70万吨、采选铁矿360万吨、铁精粉120万吨的资源综合开发型钢铁联合企业。

特别是“十五”期间,西宁***依托青海及周边省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成功实施纵向一体化延伸产业链发展战略,以上市公司——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引进省内外国有及民营资本,先后组建了青海江仓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控股35%)、肃北博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控股70%)、哈密博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控股80%)、青海西钢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控股100%)四个公司,建立起了以资产为纽带,以资源为依托,由“铁矿采选”、“煤炭焦化”、“钢铁制造”三大板块组成,上下衔接紧密、相辅相成的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板块之间形成了独立经营、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受益的母子公司体制。

西宁***拥有高效率、低成本的“高炉—转炉—精炼—连铸—连轧”长流程低合金钢生产线以及大小电炉与精炼炉、电渣重熔、连铸、模铸、锻、轧、拔、热轧无缝钢管等冶炼与加工设备组成的短流程高合金特殊钢生产线,主体设备有450m3高炉2座、1080m3高炉1座、132m2烧结机1台、180m2烧结机1台、65t氧气顶吹转炉1座、90tConsteel(EBT)电弧炉1座、110t电弧炉1座、30t弧炉3座、与电炉、转炉配套的LF、VD精炼炉多台,2t、5t、10t、15t电渣炉共计25台,五机五流170×170mm方坯连铸机1台、三机三流285×255mm方坯合金钢连铸机
1台、18架全连续无扭棒材轧机组1台、750/650无扭半连轧机组1台、热轧无缝管Φ100/Φ114机组各1台、20MN快锻机1台、3t~5t电液锤3台。

西宁***技术中心实验室检测装备齐全,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图像分析仪、X 荧光分析仪、电子探针、大型直读光谱仪、等离子光谱仪、碳硫联合分析仪、氧氮联合分析仪、定氢仪等检测设备,以及高温持久、蠕变疲劳、拉力、冲击、扭转、多冲、高频疲劳等多种材料试验机与无损探伤检测装置,为钢材的性能检测、质量分析和研究开发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1.2.2 企业能源管理机构现状
西宁***股份有限公司的能源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探索,建立了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公司、分厂和作业区三级能源管理体系。

全面推行全员能源管理及全员节能工作。

成立由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为主要领导的能源管理委员会,设备能源管理部为公司常设能源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公司日常能源管理的组织、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下设的能源管理室代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开展企业能源管理工作。

各分厂的能源管理机构设在设备室,由分厂主管及设备副厂长、各作业区主管及设备负责人为本单位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设专职能源管理员负责现场能源的具体管理工作。

西宁***股份有限公司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及钢铁行业规范的指导下,在各级政府的强力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作为企业科学发展的永恒目标和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坚持“源头削减,过程控制,资源综合利用和必要的末端治理”的清洁生产方针,以淘汰落后及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为重点,以强化能源基础管理、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及淘汰落后装备、深化能源循环利用水平为措施,紧紧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突出节能技术、节能工艺的应用与开发,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细化管理,对标挖潜,能源稽查、动态分析、指标考核为手段,全面推动全员能源管理及全员节能的管理思想。

在全体职工中树立人人要节能,人人会节能的节能理念,达到了以精细管理促节能,以精细操作降能耗的目的。

为切实加快传统钢铁产业的技术改造,提升产品产业科技含量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促进了企业高速、高效发展。

1.2.3 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建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青海省节能监察办法》等法律法规,
依照企业自身发展要求,制定了能源管理制度、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新增用能管理制度、能源监察制度、外供能源管理制度、西宁***工程技改项目能源使用管理办法、能源计量听证会制度、设备能源管理考核办法等多项能源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于2011年编制了《西宁特殊钢股份公司“十二五”节能规划》。

根据国家发改委“万家企业节能行动”的要求,于2007年至2011年期间先后聘请专职机构对公司进行了年度能源审计工作,出具了《西宁特殊钢股份公司能源审计报告》,对全公司的合理用能及节能技改工作做出了科学评价。

1.2.4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
能源计量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没有完善准确的计量器具配置,就不能为能源消耗的各个环节提供可靠的数据。

它也是评价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

西宁***在原一级计量单位合格水平的基础上,已于1997年依据ISO10012-1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并通过审核认证。

随后又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省质监局及省经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全省能源计量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依据国家《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76-2006)的要求配备计量器具并实行量化管理,于2008年建立了“能源量化管理体系”并通过了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评审认证。

该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了对能源计量仪表的管理力度,提高能源计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提高了能源量化管理水平。

公司现有一只计量专业技术队伍,其中经省质监局培训考核并取得计量检定员资质的36人,建立了经省计量主管部门考核授权的长度、温度、力学、电学四大类别企业最高计量标准12项,满足了西钢计量器具检定的需要,为满足量值溯源的需求,公司与2007年又投资二百多万元改建了面积为四百多平方米的计量检定站并更新了部分标准设备,更进一步改善了计量检定条件,提高了检定精度。

目前,公司共有能源计量点1048余个,由原煤、焦碳、电力、蒸汽、水、燃气及其他气体介质几大能源计量板块组成,其中电力、蒸汽、燃气和水的使用部位较多,近年来先后投资500万元,购置了1000余台(套)能源计量检测仪表,目前公司一次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100%,二次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97.8%,综合配备率为98.4%。

同时,公司先后建立了“计量检测体系”及“能源量化管理体系”,强化了对能源计量的管理力度,实现了以量化管理促节能。

凭借不断完善的能源量化体系,实现对各计量数据进行日统计、周分析、月汇总,通过能源计量数据的有效采集、处理、分析、控制,真实反应公司能源消耗实际状态,为节能降耗
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提供科学的方向及思路。

1.3 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化石能源资源日益紧张,能源价格不断上涨,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一项国策,国家“十二五”规划要将节能减排落实到实处,节能已成为响应国家政策的当务之急。

“十一五”期间,西宁***投资6.3亿元用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先后淘汰高能耗的小电炉5台,淘汰更新高能耗的电力变压器、空压机、电机等637台,将5台高能耗的蒸汽锻锤改造为电液锤及快锻机,通过副产燃气综合利用,淘汰煤气发生炉18台,燃煤锅炉9台,将3×35t的燃煤锅炉改为燃高炉煤气锅炉,结束了西钢用煤生产煤气及蒸汽的历史。

新建日产300t节能环保型的燃气套筒石灰窑,淘汰了4×50m3高污染、高能耗的燃煤石灰窑。

对公司内高耗能的31台加热炉及热处理炉采用先进高效的炉型、耐材及计算机控制技术、余热回收设施等进行改造,节能效果均达到30%以上。

安装粉尘、废水、噪声等治理设施50余套,完成了电炉、高炉、转炉、烧结、球团、石灰窑供料和成品系统等污染源的综合治理。

至“十一五”末,公司每年可回收利用高炉煤气约14.25亿m3,焦炉煤气约1亿m3,转炉煤气5400万m3。

通过技改及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全面完成了公司“十一五”节能减排规划的目标任务及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

通过“十一五”节能减排措施的有效实施,西宁***的能耗指标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也相应减少。

“十二五”期间,西钢将继续本着节能、环保、高效的发展思路,坚持“创新改革、调整结构、提质降耗、节能减排”的经营方针和科学发展的管理理念,本着技改与管理同步并举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对现有装备及工艺结构本着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环保提升、循环利用的主导思想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新建项目的同时,保证节能、环保、减排、绿化“三同时”,总体目标为:通过限额考核、强化管理、源头削减及各项技改的深入开展,主要能耗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至“十二五”末期,西钢计划年实现节能创效较“十一五”增加~6165.4万元,“十二五”期间节标煤~7.9万吨,减少CO2排放~13.65万吨,减少SO2排放~189吨,各项能耗、环保排放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吨钢烟粉排放量达到清洁生产技术指标一级水平,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清洁生产技术指标二级水平。

为实现以上目标,除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外,必须通过进一步的节能技术改造,确保节能目标的完成。

1.4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
(1)《西宁***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节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合同》。

(2)西宁***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设计资料。

(3)国家有关环保、节能、消防、抗震等标准及现行设计规范、规程。

1.5 编制原则和指导思想
(1)设计采用成熟、可靠、实用、经济、自动化配置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装备。

技术经济指标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使企业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本项目将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组织,争创管理一流、产品一流、质量一流,使本项目建设成为优质、低耗、低成本高效益的创优项目。

(3)采取有效措施节约能源,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废气、废热充分回收再利用,降低能耗,改善环境,强化劳动安全与卫生。

(4)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标准、规程、规范或规定,完善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设施,确保职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5)设计中根据当地的地震烈度和抗震设防标准考虑相应的抗震措施,确保本工程的抗地震灾害的能力及安全。

(6)废气、废水、噪声按有关环保法规要求,严格治理,做到达标排放,同时做好厂区的绿化和美化工作,尽力做到清洁生产和尾部治理相结合,采用的三废治理措施先进、适用、有效,并与工程建设实现"三同时",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7)区域总平面布置尽可能集中紧凑、合理,做到工艺流程短,操作方便,物流运输顺畅。

(8)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力求从简,尽量节省建设投资。

(9)坚持实事求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以客观公正立场和科学态度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做出适当的评价。

1.6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为确保青海省“十二五双百”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工艺结构,提升工艺装备水平,优化生产工艺布局,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使公司的装备能力、产品结构、节能环保水平和资源循环利用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资源综合、高
效利用和清洁化生产,完成经济增长的新突破。

同时,结合国内***市场需求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十二五”期间,西钢决定对现有工艺流程、技术装备、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绿色环保方面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建设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产品一流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联合企业的目标。

节能技术改造,是深挖节能潜力的有效途径。

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和生产工艺,既是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又是企业自身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循环利用水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也是企业必尽的社会责任。

西宁***以循环、综合、高效、环保为宗旨,针对高炉富氧喷煤,电炉、烧结、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及发电综合利用,采用无功补偿、变频、均热炉的综合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有效降低高炉、电炉、烧结工序能耗、充分利用二次能源、降低吨钢综合能耗、改善生产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高炉高富氧,高喷煤比已经是高炉有效降低焦炭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高炉能耗、提高高炉经济技术指标的重要技术手段,高炉每多喷一公斤煤,即可降低0.8公斤的焦炭消耗,按目前行业先进的富氧喷煤技术指标,高炉吨铁喷煤量已达到180kg以上,富氧量达到60m3以上,而我公司目前因喷煤设施能力不足及氧气产能不足,吨铁喷煤量平均为80kg,吨铁富氧量仅30m3左右,不能满足高喷煤比及大富氧的技术要求,而吨铁焦炭消耗量471kg,同时因煤焦价差而使吨铁的燃料成本,可降低400元左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为此,对喷煤系统产能及制氧系统产能提升满足高炉高富氧喷煤的技术要求达到节能、降耗、提效的技术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西钢现有高炉产生的高温炉渣,需要冲渣循环水冷却后降温输送,冲渣后的水温可达80℃左右。

1#、2#高炉生产用冲渣水约1400m3/h,3#高炉生产用冲渣水约1200m3/h,经冷却塔及自然冷却降温,损失了大量余热余温,因此西宁***以循环、综合、高效为宗旨,对3座高炉水渣余热余温回收利用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电炉冶炼产生大量~850℃高温废气,烧结车间环冷机一、二段产生大量300~350℃的废气,这些废气如果直接排放则浪费大量能源。

合理、有效地利用电炉和烧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气余热,产生蒸汽一部分供VD炉真空泵使用,一部分并入厂内蒸汽管网发电,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会给公司带来可观的经
济效益,同时还能达到减少污染、净化环境的目的。

因此西钢针对电炉、烧结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西钢现有750均热炉加热能力不足,炉型老化、炉况差,燃料利用率低、炉压不好控制、不能满足节能、高效要求。

西宁***以循环、综合、高效、环保为宗旨对现有均热炉节能技术改造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西钢二炼7#~11#共5台冶炼变压器能耗高,调控水平低,导致冶炼电耗居高不下,不能满足大锭型新工艺节能要求。

实施更新节能型变压器及增设PLC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变频器实现节电改造,利用动、静态无功补偿改进电网质量提高用电效率及绿色节能照明的节能技术改造,可以提高功率因数,节约电能,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该项目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1.7 建设条件
1.7.1 厂内地形
西钢厂区呈东西带状、东西长2.7公里、南北宽1公里,占地面积170.45公顷。

场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约有15%的自然坡度。

厂区海拔高度在2290~2330米。

1.7.2 地质条件
场地大部分位于湟水河二级阶地,北缘处于三级阶地前沿,属于自重湿陷性大孔土(黄土土质),而且场地标高越高,湿陷性等级就越高。

地震裂度按7度设防。

冻结深度为1.34m。

1.7.3 气象条件
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衔接的高原丘陵地带,地处中纬内陆,系西南季风的边缘地带。

具有气温较低、降水较小、日照长、辐射强等高原气候特点,属于高原暖湿半干旱气候类型。

受山谷影响,厂区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其次,西北风出现次数亦较多。

最冷月平均温度-9.3℃
最热月平均温度17.2℃
最热月13、14时平均温度22.6℃
极端最高温度33.9℃
极端最低温度-26.6℃
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54%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66%
最热月13、14时平均湿度48%
夏季平均风速 1.5m/s
冬季平均风速 1.6m/s
夏季主导风向风频C31SE20
冬季主导风向风频C46SE21
年降雪量0.372m
积雪深度0.18m
最大冻土深度 1.34m
夏季通风计算温度23℃
冬季采暖计算温度-13℃
土壤标准冻结深度 1.16m
基本雪压0.25kN/m2
积灰荷载0.35kN/m2
主导风载SE
抗震设防烈度7度
1.8 节能技改项目建设内容
1.8.1 高炉富氧、喷煤扩能改造节能工程
(1)新建一台15000m3/h制氧机,采用空气低温深冷分离工艺,以满足高炉富氧用氧量的需要。

(2)对现有喷煤系统的储煤仓系统、制粉系统、输配系统、粉煤喷吹系统进行扩能改造。

(3)对高炉本体的煤粉喷吹系统及富氧混入系统进行扩能改造,采用富氧大喷煤技术,喷煤工艺采用并罐、流化上出煤浓相输送、单支管加炉前分配器技术,使其喷煤能力达到200kg/t,富氧能力达到80m3/t。

1.8.2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取暖工程
对3座高炉冲渣水的冲渣水池进行底滤改造,增设蓄水池及循环换热站,并对采暖系统管网进行相应改造,建设两个大型浴池,将现有一炼浴池等23个浴池关闭,以减少水及蒸汽的浪费。

将高炉冲渣水约70~80℃的余温进行回收利用于采暖及洗浴系统,实现余热充分利用。

1.8.3 电炉烟气及烧结余热回收综合利用及发电工程
对电炉烟气采用热管技术余热锅炉及烧结余热利用列管技术余热锅炉回收利用产生蒸汽,一部分蒸汽直接用于炼钢车间蒸汽真空脱气精炼炉,冬季替代天然气锅炉脱气,夏季置换高炉煤气锅炉蒸汽用于发电。

另一部分蒸汽并入公司大网,增建透平发电机组发电,进一步实现余热回收利用及副产能源的综合高效利用。

1.8.4 750均热炉节能改造
将现有1#-10#高耗能均热炉拆除并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对炉型、耐材、燃烧系统、控制系统、烟气换热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同时对750轧线的输配电系统由6kV升级为10kV,并对其供配电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提高供配电效率。

1.8.5 二炼变压器更新及系统节电改造(不进行详细叙述)
二炼7#-11#共5台冶炼变压器更换为新型节能变压器,同步采用PLC进行电极自动给进、自动抽锭、自动弧流等控制,实现优化供电冶炼,进而达到节电目的。

对工况变化较大的部分电机变频改造;对电炉、精炼炉系统采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对泵站系统、轧钢系统供配电系统同步采用静态无功补偿装置;厂区环境整治及亮化工程,对现有厂区照明系统进行绿色照明改造。

1.9 能源评价
通过对节能技改项目的具体实施,可以显著地改善能源分布和使用,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设施对各类能源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所采用的各类能源进行回收和再利用设施均为国家强制规定和推荐配套在钢铁企业建设实施的。

通过采取一系列节能措施,年节能量约2.7552×104tce,详见表1.9-1。

1.10 采取的重要节能措施
(1)高炉富氧、喷煤扩能改造节能工程
①高炉富氧喷煤,富氧率按4.5%设计,最大喷煤量200kg/t。

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节约焦炭,降低生铁成本。

②高炉自动化系统采用三电一体化,计算机控制及完善的热工检测仪表。

设有炉底侵蚀数学模型和冷却壁热流强度与微小温差监测,有效监控原料、能源使用情况。

③制氧机组采用目前国内技术先进、工艺流程成熟的常温分子筛净化,增压透平膨胀机、规整填料塔及全精馏无氢提氩。

原料空压机引进Cooper高效率、低能耗离心式空气压缩机。

④采用污氮回收制冷技术,污氮和剩余氮气进入水冷塔增强水冷塔蒸发冷却,减少冷冻机使用降低电耗。

(2)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取暖工程
①设计选用国家推广的技术可靠、高效、节能的设备。

②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减少人为干预,降低操作能耗。

(3)电炉烟气及烧结余热回收综合利用及发电工程
①设计选用国家推广的技术可靠、高效、节能的设备。

②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减少人为干预,降低操作能耗。

③依据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层次循环使用和多渠道开源节水的总体原则,以减少生产新水补充量,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为目标。

(4)750均热炉节能改造
①均热炉炉体耐材采用耐火浇注料和绝热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

采用新型耐火材料与轻质砖和隔热板的复合结构,通过精确计算确定合理的炉衬厚度。

与旧有浇注料与轻质砖结构相比,强化了绝热效果,减少炉子热损失,不但节能,而且提高炉子炉衬的使用寿命。

②均热炉炉盖采用轻型的莫来石浇注料与纤维复合结构形式代替旧有的重质浇注料,既起到保温隔热作用,炉盖反复揭、盖的过程中耐材的蓄热损失也减少。

③均热炉采用新型的换热器回收烟气余热,将冷空气预热到~500℃。

起到节能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