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文学常识与课文理解专题
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题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对联中提到的人物是()A. 杜甫B. 岳飞C. 诸葛亮D. 刘备【答案】 C【解析】【分析】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出师:出师:出兵。
故答案为:C【点评】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蜀相》,原文: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B. 老舍,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样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 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D. 《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戏剧家契诃夫,其短篇小说往往带有讽刺意味。
【答案】 C【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 吴承恩是明代著名小说家,不是清代的。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常识的积累能力。
回答此类问题,主要看平时的积累情况。
学习中,要对重要作家作品和一些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加强记忆并做好积累,适当做一些强化练习。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都属于现当代诗歌。
B. 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反映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
C. 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记叙文和说明文则分别是以知授人,以事感人的文章。
D.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文均骈散结合,读起来节奏富有变化,给人以美的享受。
【答案】 C【解析】【分析】“记叙文和说明文则分别是以知授人,以事感人的文章”改为“记叙文和说明文则分别是以事感人,以知授人文章”。
新部编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含解析(1)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姐妹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最小。
B. 谪,指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C.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
《送东阳马生序》就是一篇赠序。
D.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之一,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A【解析】【分析】A.说法有误,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最小。
故答案为:A。
【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诸葛亮的作品源远流长:《诫子书》谆谆告诫儿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师表》向后主刘禅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三顾茅庐》表达了对刘备赏识的感激之情。
B. 《陋室铭》与《爱莲说》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和周敦颐,他们皆属“唐宋八大家”,题中的“铭”与“说”在古代都是一种文体,可叙事,可议论。
C. 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第五幕,屈原就用了大量的独白表达了对风、雷、电的赞颂。
D. 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与德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表现手法异曲同工,都是通过人物前后态度行为的转变折射社会现实,前者反映人情冷暖,后者体现家国情怀。
【答案】 C【解析】【分析】A.《三顾茅庐》表现刘备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报负。
B.刘禹锡和周敦颐都不属于“唐宋八大家”。
D.法国作家都德。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有文学和文化常识,这些常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如: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姓名称谓、天文地理等,非常容易记混,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记多练,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正确答题。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以下是一些九年级上册语文相关的文学常识:
1.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林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学家、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
2. 《我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诗人、翻译家,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3. 《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5. 《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
6.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7. 《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是艾青,原名蒋正涵,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8. 《行路难》(其一)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9. 《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
10.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如需九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的更全内容,可以查阅九年级语文教科书或相关教辅练习,也可以阅读相关文学评论文章。
中考语文文学知识归纳(全)
中考语文文学知识归纳(全)
1. 文学基础知识
- 文学是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不同类型。
- 文学的核心要素包括情节、人物、主题和风格等。
- 文学作品通常具有情感表达、思想意蕴和艺术美感等特点。
2. 中国古代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以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为代表,融合了丰富的语言和文化内涵。
-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情感表达。
-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以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而著称。
- 宋词是宋代以词为主要形式的文学作品,以抒发爱情和思乡之情为主题。
3. 中国现代文学
-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鲁迅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以批判现实社会和表达人民苦难为主题。
- 茅盾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子夜》等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
-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他的小说《围城》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虚伪。
4. 世界文学名著
-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两位年轻人的爱情悲剧。
-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经典之作,以幽默的方式揭示社会阶级与爱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重要作品,通过描述一位老渔夫的人生经历,探讨人生意义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以上是中考语文文学知识的简要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课文理解复习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轲, 字子舆,战国人,人称“亚圣”,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 子。他主张施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口号。文学 常识:《孟子》是儒学家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 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文题理解:孟子所 宣扬的“道“就是实行仁政。【中心内容】论述了“天时不 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文题理解】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的意思是因为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中心内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9.《谈生命》冰心: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 长乐人 ,中国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社会活动 家》。代表作《繁星 春水》《寄小读者》 《小桔灯》【文 题理解】作者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表 达了对生命的独特感受。中心内容:这篇散文以“一江春水” 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了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 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痛苦与幸福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 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学常识的基本概念:包括文学的定义、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区别、文学创作的特点等。
2. 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了解不同的文学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等,以及相关的代表作品和作者;同时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及代表作品和作家。
3. 文学史和文学经典: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如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等,并熟悉经典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4. 文学名著的作者和创作背景:了解文学名著的作者及其作品创作背景,如知道《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及他的生平和创作环境等。
5. 文学名句和典故:熟悉一些常用的文学名句和典故,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等。
6. 文学评论及文学理论:了解一些常见的文学评论和文学理论,如写实主义、意识流、象征主义等,能够分析文学作品的风格和意义。
以上是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结的大致内容,具体以当年的考试要求为准。
除了以上内容,还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参加课外阅读活动等方式来进一步了解和熟悉文学常识。
第 1 页共 1 页。
专题13 课文理解+文学常识-语文专项训练(解析版)
专题13课文理解+文学常识(解析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2022·湖南邵阳·三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蜜蜂》一文选自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昆虫记》。
B.萧红的《火烧云》中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多端。
C.写通知和寻物启事的格式大致相同,包括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
【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A.《蜜蜂》选自法国法布尔的《昆虫记》。
所以答案选择A。
2.(2022·湖南邵阳·三年级统考期末)《童年的水墨画》一课中,“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和“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中的“斗笠”分别指()A.孩子们帽子B.帽子孩子们C.小蘑菇的菌盖孩子们【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中的“斗笠”指的是:小蘑菇的菌盖。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中把戴斗笠的孩子比作蘑菇。
所以这里的“斗笠”指的是:孩子们。
综上所述,答案选择C。
3.(2022·内蒙古呼伦贝尔·三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诗词句跟春天无关的一项是()A.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B.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诗句内容理解。
A.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原诗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蒌高满地芦芽短,也就是说刚刚发芽生长,而河豚在春季返回产卵,所以可以判定是春天。
B.出自宋代曾几的《三衢道中》,原诗为: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指的是初夏,“梅子黄时”指的是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所以是夏季。
C.《绝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原诗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精品】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A. 口吃 B. 好说谎 C. 喜欢骂人 D. 喜欢无病呻吟【答案】 A【解析】【分析】“期期”来自汉代大臣周昌的故事。
周昌,沛县(今属江苏)人。
秦末,他在农民战争中归刘邦,并从刘邦入关破秦,后升至御史大夫,封汾阴侯。
周昌为人正直,敢于直言。
但他口吃,说起话来很费劲。
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有一个宠妃叫戚姬,戚姬生了个儿子叫如意。
刘邦就想废掉原来的太子,立如意为太子。
于是,上早朝时,刘邦就说了这件事儿。
不料,众臣皆反对。
曾侍秦朝的博士叔孙通说:“太子天下本。
本一揺天下振动。
奈何以天下为戏!”这时,周昌也出来说话,明确表示反对无故废太子。
周昌本来说话就有点口吃,表达意思很吃力,最后说急了,他脱下官帽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这一结巴,反而把满朝文武百官都逗笑了,刘邦也跟着笑了,于是这件事暂且被搁在一边。
“艾艾”来自三国时魏将邓艾的故事。
邓艾,义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人。
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邓艾率先率军偷渡阴平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
后来邓艾遭到政敌钟会陷害,因此招司马昭的疑忌而被杀。
故答案为:A【点评】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
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2.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说”“铭”“记”“表”都是古代常见的文体,我们学过张潮的《核舟记》、诸葛亮的《出师表》、韩愈的《马说》、刘禹锡的《陋室铭》。
B. 《沁园春·雪》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其中“沁园春”是词牌名,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平仄声韵和写作内容。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及解析(1)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我国历史上‘卧薪尝胆’的典故,讲的是哪位君王的故事()A. 楚庄王B. 晋文公C. 吴王阖闾D. 越王勾践【答案】 D【解析】【分析】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终能够苦尽甘来。
《史记》原文为:“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故答案为:D【点评】典故: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
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
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
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情况非常危急。
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
但是吴国的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无异于放虎归山,可是吴王不听。
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坟墓和养马的事情。
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
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
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
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
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
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2.“诗词与书法研究小组”推送了书法作品《行路难(其一)》。
下面是四位同学欣赏后的回复,其中对该书法作品评价得当的一项是()A. 字体为隶书,写得非常重大气,横画长而直画短,整体略微宽扁。
B. 字体为楷书,在笔画的长与短、粗与细,以及体势的大与小、肥与瘦上有变化。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六义”中,赋、比、兴指的是诗的内容,风、雅、颂指的是诗的表现手法。
B. 在我国古代,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做阳。
比如“河阳”,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
C. 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荷叶·母亲》就是现代作家冰心所写的一首母爱的颂歌。
D. 《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篇讽刺小说,它既带给了我们笑声也令我们深思。
【答案】A【解析】【分析】A项,《诗经》的“六义”中,“赋、比、兴”指的是诗的表现手法,“风、雅、颂”指的是诗的内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先回忆相关文学现象或作家作品内容,再结合考点具体辨析,本题的“比”是手法、文学现象,而“颂”是内容标识。
2.下面对名著及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被鲁迅称为神魔小说,林庚称为童心之作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西游记》。
B. 江姐,许云峰,齐晓轩,刘思扬,小萝卜头都是长篇小说《红岩》中的人物。
C. 宋代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 清代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通过贯穿全文的主人公范进的故事,抨击了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答案】 D【解析】【分析】D.分析有误,应该是没有贯穿全书的人物,通过描写范进中举前后不同的境遇,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3.在下列文段空白处填入的词语,顺序恰当的一项是()王義之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他的书法从总体上说,刚健而________、朴素而________、真率而________、飘逸而________,多种似乎矛盾的艺术特色都在这里汇合交融,达到炉大纯青、尽善尽美的境界。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必考知识归纳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必考知识归纳初中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中的文学常识是必须要掌握的知识之一。
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常识的考查也是经常出现的题型之一。
下面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必考知识的一些重点内容。
一、文学常识的基本概念文学常识是指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常识,包括文学作品的作者、名著的内容、文学史、文学名言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文学常识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学作品,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文素养,丰富我们的文化内涵。
二、古代文学常识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许多经典名著和名人名言。
比如《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封建社会的沉浮和人情世故;《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教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唐代诗人陆游的名言,强调了读书和实践的重要性。
三、现代文学常识现代文学是在我国新文学运动之后逐渐形成的文学体裁,其中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
在现代文学中,鲁迅被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文学家”,其代表作品有《呐喊》、《狂人日记》等,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有《子夜》、《家》等,被称为“现代文学之父”。
四、文学常识的重要性掌握文学常识对提高语文素养、拓展文化视野、丰富人文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文学常识,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领略其中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同时,文学常识也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考查内容,只有熟练掌握了文学常识,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学习方法与技巧学习文学常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名著、名言警句、文学史等方式,来系统地学习文学常识;同时,还可以参加文学社团、文学赛事等活动,来增加对文学常识的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拓展我们的文化视野。
初三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初三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初三语文文学常识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 作家作品:了解重要作家及其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古代、现代、国内外的文学作品。
2. 文学体裁:掌握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3. 文学思潮与流派:了解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思潮和流派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4. 文学鉴赏: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分析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
5. 文学评论:了解文学评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6. 文化常识: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包括科举制度、官职名称、称谓礼仪等。
7. 传统文化: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诗词曲赋、戏曲、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8. 世界文化: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特点,包括不同国家、民族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
9. 阅读与表达: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流畅地阅读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以上知识点可以通过课堂讲解、阅读练习、写作训练等方式进行巩固和提高。
同时,建议学生在平时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届中考语文复习过关练:专题10 文学文化常识(含解析)
专题十文学文化常识一.【考点概述】中考文学、文化常识试题,主要考查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1.文学样式。
从内容上说,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理解常见文学样式的基本特点和常识。
(2)理解课文中典型的文学样式篇目,并识记相关常识。
2.文学常识。
从内容上说,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作家生活的时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
(2)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处。
(3)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与性格。
(4)与课本相关的内容,包括诗文内容、写作目的。
3.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的主要文化现象,例如“初唐四杰”“唐宋八大家”“四书五经”;重要的文化典籍,例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二.【备考方略】文学、文化常识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年代,面广量大,纷繁复杂。
因此在复习备考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分类法,即把众多的作家、作品分成古代、现代、外国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
2.网络法,即对一个作家来说,将其名字一篇名一名句,形成一个知识网,对作品多的作家(课文中出现的)可将其作品罗列,涉及文学常识方面的知识点加以归纳。
8.中国的书法艺术,与古文字相伴而生。
甲骨文、钟鼎文是公认的中国书法的源头。
C.汉字经由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经历了由繁到简的过程。
D.楷书四大家是:欧阳询、王敬之、颜真卿、赵孟其中颜真卿书法的特点是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
【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书法知识。
D.楷书四大家中没有王敬之,应该是柳公权。
故选D。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鄙人、劳驾、赐教、寒舍、见谅等。
B.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
D.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作品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初中语文常考文学常识
初中语文常考文学常识
文学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一些常考的文学常识对
学生的语文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以下是一些初中语文常考的文学常
识要点:
古代文学常识
- 古代诗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 古代文言文:《论语》、《史记》、《道德经》是我国古代
文言文的经典作品。
- 古代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是我国古
代小说的代表作品。
现代文学常识
- 现代散文:《热爱生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我国
现代散文的代表作品。
- 现代诗歌:《登高》、《静夜思》是我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 现代小说:《骆驼祥子》、《茶馆》、《围城》是我国现代
小说的重要作品。
文学流派常识
- 唐诗:以杜甫、李白为代表,以豪放和酒肆的作品风格著名。
- 宋词: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以豪放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作
品风格著名。
- 白话文学:以鲁迅为代表,注重真实生活,形象生动,语言
通俗易懂。
这些文学常识对于了解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文学流派的发展
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在备考语文考试时,可以通过阅读、背诵和理
解这些经典作品,提高对文学的鉴赏和理解能力,为语文考试取得
好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注意:以上内容为初中语文常考的文学常识要点,具体内容可
能因各地教育要求或考试内容而有所差异,请参考当地的教材和考
试要求。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歌颂了取经人百折不挠的精神。
B. 格列佛为利立浦特王国立下了大功,但后来得罪了皇帝,皇帝坚持要将他砍头,还对他用可耻手段扑灭寝宫大火的事怀恨在心。
C. 宋江怒杀阎婆惜之后,被发配到江州,一日乘酒兴写下“反诗”,因此被抓,下到死囚牢中,最后梁山好汉劫了法场,救出宋江。
D. 鲁达打死镇关西后东奔西逃,智真长老收留了他,赐他法名“智深”,为了更好地保护他,智真长老又将他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
【答案】 D【解析】【分析】D项中智真长老将智深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不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他,而是因为他大闹了五台山,没办法再收留了。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的辨析。
除了认真阅读原著熟悉主要情节外,考生还应有自己对人物优缺点的分析,并能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进行概括表述。
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艾青,现代诗人,其代表诗作有《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等。
B. 普希金,俄国诗人,其代表诗作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致大海》等。
C. 律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其中首联和颔联的上下句必须对偶。
D.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
【答案】 C【解析】【分析】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并没有要求“首联和颔联的上下句必须对偶”。
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的相关内容。
考生要在平时注意课本内的注释,注意平时的积累。
3.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使用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楷书草书行书B. 行书楷书草书C. 行书草书楷书D. 草书行书楷书【答案】 B【解析】【分析】A.东晋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序》,王羲之以行书著名;B.唐朝颜真卿的楷书作品《多宝塔碑》,颜真卿以楷书见长;C.唐朝怀素的草书作品《自叙帖》,怀素以草书著名。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哪一部作品属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五经”()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春秋》【答案】 D【解析】【分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
故答案为:D【点评】《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
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
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喜《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
2.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使用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楷书草书行书B. 行书楷书草书C. 行书草书楷书D. 草书行书楷书【答案】 B【解析】【分析】A.东晋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序》,王羲之以行书著名;B.唐朝颜真卿的楷书作品《多宝塔碑》,颜真卿以楷书见长;C.唐朝怀素的草书作品《自叙帖》,怀素以草书著名。
三幅作品分别属于行书、楷书、草书,故选B。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书法鉴赏。
答题时应注意,调动平时相关的书法知识的积累,根据书法家的主要风格,擅长的字体,著名作品,分析书法作品的字体特点,准确判断作答。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B.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濂全集》,作者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家。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序言。
C. 《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
D. 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答案】 B【解析】【分析】ACD理解和分析正确。
B《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而不属于序言。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题复习 课件
的作品(zuòpǐn)还有《岳阳楼记》。
B、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
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C、《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他的
代表作品有小说《孔乙己》。
D、《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 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①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
② 云横秦岭(qín lǐnɡ)家雪何拥在蓝?关马不前 。
《左迁(zuǒ qiān)至蓝关示侄孙湘》
句①是根据《三国演义》
赤壁之战 (战
役)“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句②出处中的“左迁”是贬指官或降职
。
ppt课件
6
第六页,共30页。
考点(kǎo diǎn)破译
中考语文(yǔwén)复习专题 文学(wénxué)文化常识
ppt 课件
1
第一页,共30页。
1、下面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mínjiān)的一个传统节令的情
D 景。按节令的时辰,四首诗依次排列(páiliè)恰当的(一项是)
①无云世界(shìjiè)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曲折的人生遭遇。我们要抓主要人物的典型故事情节,这样有利于
提高复习效率。
ppt 课件
17
第十七页,共30页。
对联“四面(sìmiàn)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
头”的“湖”指的洞是庭湖 念的文学家范是仲淹
,它所纪
,由这幅对联(duìl
们可以想到(xiǎnɡ dào)他的两句名句
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2020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文化常识(有解析)
中考复习专项·文学文化常识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实行科举制度,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全省考试。
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B. 词又称“散曲”“曲子词”,也叫“长短句”“诗余”等。
C. 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漂亮朋友》等。
D.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分别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作者分别是曹雪芹、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
【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识记作家作品和理解“词”的有关知识的能力。
识记作家作品,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
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平时注意积累有关“元曲”和“表”的有关知识,就能很好答题。
A.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
“散曲”不是词的称谓;C.说法错误,《漂亮的朋友》作者是法国的莫泊桑;D.说法错误。
四部名著作者应为: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
故选A。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曹刿论战》选自编年体史书《左传》,文章记录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
B.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与英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中的主人公都具有“硬汉精神”。
C. “对月怀远”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永恒主题,清冷的月色催生了诗人们对远方亲友的怀念,也慰藉了他们孤寂的情怀,北宋文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一。
D. 戏剧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融音乐、舞蹈、文学、美术于一体。
京剧可以说是中国的国粹,而话剧在西方有较为悠久的历史。
《威尼斯商人》是话剧中的喜剧精品。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如果以选择题出现的话,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
部编版语文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复习:文学常识与课文理解专题
部编版语文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复习:文学常识与课文理解专题【复习内容】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复习用书】1.七上至九下《语文》教材;2.《中考指要》。
【考点概述】识记中国著名作家、课文中出现的外国作家及其代表作;识记课文“题解”、“注释”与知识短文中有关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方面的文学常识;理解、复习课本中重点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其中一些新课文(尤其是九上和九下课本中)要注意重视。
【应对策略】熟悉课本是最基本也是最实用的应对之策。
【典型例题】请参见2019语文《中考指要》相关专题内容【复习策略】学生自主整理与识记:1.按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外国著名作家国籍及作品,有关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以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一般常识;2.按照整理的版块,适当地强化记忆。
教师组织与引导复习:1.帮助学生区分重点与一般;2.设计“一篇课文一句话”并组织进行练习。
【课时细分】由各校集体备课议定,并形成分课时的教案。
【当堂练习】完成《中考指要》相关评估练习。
以下整理供选择使用——(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春秋战国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古人也称“诗三百”。
根据曲调分“风、雅、颂”三大类,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形式以四言为主。
我们读过的篇目有《关雎》《蒹葭》等。
《诗经》与《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合称“五经”,为我国儒家经典作品。
2.《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与《大学》、《孟子》、《中庸》合称“四书”是我国儒家经典。
3.《曹刿论战》选自《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本文紧扣“论战”,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写战前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评论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表现“取信于民”的思想。
4.《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这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复习:文学常识与课文理解专题(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春秋战国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古人也称“诗三百”。
根据曲调分“风、雅、颂”三大类,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形式以四言为主。
我们读过的篇目有《关雎》《蒹葭》等。
《诗经》与《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合称“五经”,为我国儒家经典作品。
2.《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与《大学》、《孟子》、《中庸》合称“四书”是我国儒家经典。
3.《曹刿论战》选自《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本文紧扣“论战”,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写战前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评论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表现“取信于民”的思想。
4.《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这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成的。
晏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
5.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世称“亚圣”,其核心思想是“仁义”,著有《孟子》。
《孟子》是记录孟轲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行的书,现存七篇。
(2)《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证明了“舍生取义”的论点。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本文运用层层推理的论证法,阐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6.《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该书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这两篇寓言都讽刺了那种迷信教条,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西汉1.《陈涉世家》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130篇。
《陈涉世家》选于此。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节选部分记叙了我国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
贯穿文章的主线是陈胜吴广的活动。
详写的是起义的筹划过程和起义场面。
起义的导火线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2.《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一部国别史,历史散文集,西汉刘向编订。
本文从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设喻,劝说国君要广开言路,才可以兴国。
……三国《出师表》,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政治家、军事家.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在《表》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广开言路(前提),严明赏罚(关键),亲贤远佞(核心)。
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
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和抒情。
……晋朝《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作者在文中虚构一个人人平等、自由、自食其力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
……南北朝1.《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字叔庠(xiáng),南朝梁文学家。
这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作者在信中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写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表达了作者政治的失意厌倦和企图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这是一篇书信体山水小品。
2.《人琴俱亡》选自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编撰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伤逝》。
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3.《三峡》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本文选自《水经注》,这是一部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
《水经注》是郦道元为《水经》作的注,《水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书。
本文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
……唐朝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选自《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作品有《昌黎先生集》。
他和苏轼、苏辙、苏洵、欧阳修、曾巩、柳宗元、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
这首诗写景抒情相结合,流露出作者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黔之驴》选自《柳宗元》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
本文是作者寓言作品《三戒》中的一则,全文按照虎惧驴、识驴、吃驴的顺序,叙述了一个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这篇寓言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从本文中演化出来的成语有黔驴之技。
黔驴技穷、庞然大物等。
3.《小石潭记》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朝杰出的散文家、诗人,著有《柳河东集》,其中名篇有《小石潭记》等“永州八记”。
与唐代韩愈,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4.《捕蛇者说》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说”,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比较重视文采,点明中心的句子是“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全文有叙有议,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
5.《陋室铭》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代表作《陋室铭》等。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文章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作者借“陋室”,表达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6.《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宋朝文学家。
文章借景抒情,运用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表达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阔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7.《黄鹤楼》节选自《文苑英华》,作者阎伯理,唐代人。
黄鹤楼与滕王阁、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这篇短文,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突现了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本文语言特色句式多变,多用对偶。
……1.《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
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名篇有《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记承天寺夜游》,通过月夜景色的描绘,透露了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2.《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宋朝文学家。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但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
3.《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谥号元公,宋朝著名哲学家。
作者借莲喻己,托莲言志,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现其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4.《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这本笔记体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
《活板》、《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均选于此书。
5.《赵普》选自《宋史·赵普传》,赵普,北宋政治家。
课文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奏荐人才,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已任。
本文在刻画人物时善于运用细节描写。
四次奏荐人才的描写,显示赵普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
著有《宋学士文集》,其中《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内容多为勉励、推重、赞许之辞。
通过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专心与否。
……清朝1.《口技》以口技表演之“善”贯穿全篇,按时间先后安排写作顺序,由“施屏”准备演出开始,到表演结束“撤屏”终止。
主体部分写口技表演,以一个家庭为中心,写了生活中几个片段,按时间推移展现“惊醒”——“入睡”——“一场大火”三个场面,既井井有条,而又曲折有变化。
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是本文最显著的一个写作特色。
2.《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吴敬梓,字敏轩,清代小说家。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
作者善于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
课文围绕主要人物,扣住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与中举后不同的境遇,抨击了封建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3.《狼》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作者蒲松龄,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4.《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沈复,字三白,清代作家。
通过描述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5.《于园》选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陶庵梦忆》,这篇园林小品,着重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抒写作者游园得自然之趣的感受,赞颂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本文按由前而后的空间顺序来写,层次井然。
6.《敬业与乐业》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二)中国现代当代作家作品鲁迅的作品总述: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一)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批判了束缚儿童身心的封建教育制度。
2.《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
文章的明线是“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在文章中作者追叙了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
(二)小说集《呐喊》3.《孔乙己》,选自《呐喊》,它是继《狂人日记》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
《孔乙己》这篇小说作者批判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同时也揭示当时社会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和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4.《故乡》,选自《呐喊》,文章以“我”回乡迁居的见闻感受(“我”的感情起伏变化)为线索,通过对比手法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巨大变化,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表达了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5.《社戏》,文章刻画了双喜、阿发等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散文诗《野草》6.《雪》展现了两幅各具物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显示了作者在黑暗中渴望光明,在严寒中向往温暖,虽身处孤独而永不颓丧的伟大品格和毫不退怯的战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