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与“自说自话”的社会文化视野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广泛流传并受到大规模关注的一种语言现象。
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和流行,不仅反映了网络中的语言文化现象,同时也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
首先,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反映了新兴媒体及其用户语言的创造性、变化性以及快速传播性。
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其中各种新兴媒体(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和不断涌现的社交软件的便利性和效率性,极大地促进了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和传播。
其次,网络流行语的创造和流行,凸显了当代社会的文化现象和社会脉络。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分化与多元化,文化表达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网络流行语则通过其新颖、简洁、幽默等特点,充分体现了当代年轻人的主流文化、时尚潮流等实际,反映了人们不断变化和求新的心态和追求。
同时,网络流行语中也不乏涉及到当前社会热门话题、政治事件等内容,反映了社会的关注点和舆论焦点,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最后,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和接受,成为了当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的沟通语言形式。
网络流行语要有广泛的传播,依托于社交媒体的传播机制,需要不断满足用户对互联网娱乐、沟通的需求,语言的快速传播的效率对流行语的传播有了很好的基础。
因此,网络流行语成为一种新兴文化的语言符号,其用语趣味性、创造性、传播性等多方面特点,成为广泛普及的年轻人沟通交流的重要语言和文化形态。
总之,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和流行不能离开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和促进,同时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多元化、快速发展的文化特征,对于当代青年人的语言方式和文化理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1. 引言1.1 社交媒体的普及与网络流行语的兴起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流行语在互联网上迅速兴起并广泛传播。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成为网络流行语迅速传播和扩散的重要场所。
网络流行语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生动的形象,吸引着大批网民的关注和参与,成为互联网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元素。
社交媒体的兴起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可以快速分享各种内容,并且可以通过评论、点赞等互动方式,迅速推广和传播网络流行语。
社交媒体上的用户群体庞大,信息传播速度快,这也促进了网络流行语的迅速传播和流行。
网络流行语的兴起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反映了当下社会文化的变迁和人们对娱乐和表达的需求。
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和传播,既受到现实生活中事件和人物的影响,也受到网络文化和群体心理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可以是对社会事件的讽刺和评论,也可以是对情感和生活的抒发和调侃。
通过网络流行语,人们在表达个性和情感的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2. 正文2.1 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及特点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特定时期、特定社群中广泛传播并被大量使用的词语或短语。
这些词语或短语通常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内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特定的文化和价值取向。
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网络流行语通常具有短期性和快速传播的特点。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网络流行语的更新换代也变得更加迅速。
一些网络流行语可能只在短暂的时间内流行,随着话题的消退而逐渐被遗忘。
网络流行语多样化丰富。
随着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网络流行语,涵盖了各种场景和主题。
有些网络流行语来源于网络直播、综艺节目等媒体平台,有些则是源自于网友对生活、工作、娱乐的各种评论和表达。
网络流行语具有群体性和共情性。
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往往能够凝聚共同体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人们交流和互动的桥梁。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使用量的不断增加,网络流行语逐渐成为了人们使用社交媒体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666”、“emm”、“doge”等词汇在短时间内广泛流传并被大众使用。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流行不仅与社交媒体的发展有关,也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讨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流行。
其次,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流行也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网络流行语是人们在使用社交媒体时自发创造和使用的一种独特语言表达方式,往往与社会热点事件密切相关。
例如,“996”一词的流行就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普遍的“996工作制”有关。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流行,反映了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和文化价值观,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当前社会所处状态的看法和态度。
此外,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流行还与年龄、性别、地域等因素有一定关联。
不同年龄、性别和地域的人群会因为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会产生不同的网络流行语。
例如,“小鲜肉”、“蕾丝边”等流行语就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有关。
此外,不同地域的人们使用的网络流行语也会不同,因为地域差异会导致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是网络流行语产生和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流行是社会文化因素、媒介发展和人类语言创造的共同结果。
网络流行语反映了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和文化价值观,突显了年龄、性别、地域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差异性。
对于人们在社交媒体中使用和理解网络流行语,应当理解其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和背景,以更好地把握信息传递的本质,同时也要避免过度追求潮流和网络流行语的盲从,保持理性和思考的能力。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流行语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社交现象和文化现象。
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社交媒体环境对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以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
社交媒体环境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在过去,流行语的传播主要依靠口口相传、传媒的宣传以及实际的社交互动。
而在今天的社交媒体环境下,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轻松地分享和传播各种网络流行语。
这种传播方式的简单便捷使得网络流行语能够快速地传播到广大的群体之中,形成流行的话题和社会现象。
网络流行语具有形式多样性的特点。
社交媒体环境为网络流行语的创造和传播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
网络流行语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表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短视频平台上的一些搞笑视频和表情包,通过简洁明了的形式和幽默风格,引发了大量的转发和评论,迅速形成了网络流行语。
这种多样性的表达方式使得网络流行语能够更好地触及人们的情感和思维,更好地传递信息和文化。
网络流行语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
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流行语往往是对当前社会现象和热点事件的一种回应和反思。
它们通常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人们的情绪和观点,并带有一定的讽刺和反讽。
在疫情期间,一些关于疫情的网络流行语通过幽默的方式揭示了人们对疫情的焦虑和无奈,同时也传递了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团结精神。
这种对时代和社会变化的反映使得网络流行语成为了传递社会意识和情绪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和衰败速度快,具有短暂性和即时性。
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流行语往往会迅速爆发和迅速消失。
某个网络流行语一时风靡,成为人们社交互动和娱乐的热门话题,但很快就会被新的网络流行语取而代之。
这种快速变化的特点使得网络流行语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也使得人们对网络流行语产生了一种追逐和参与的欲望。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流行语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越来越常见。
网络流行语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富有创造力的内容,对我们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对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进行深入探讨。
一、网络流行语的特点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 简洁有力:网络流行语以简短、有力的语言表达方式闻名,可以通过极简的文字或图片,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2. 创造性强:网络流行语往往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是一种智慧的结晶。
它们可以通过对现有语言的重新组合、变形或引用,创造出新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3. 可塑性强:网络流行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塑性,可以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和语境进行变形和演绎,进而跨越地域和文化的界限,传播至各个角落。
4. 反应社会热点:网络流行语往往是社会热点和时事的反映。
通过对社会事件、流行文化等的关注和回应,网络流行语成为了一种集体记忆和共识的标志。
二、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原因网络流行语的形成离不开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1. 社交需求:现代社会人们对社交的需求日益增长,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表达自我和获取认同感的工具,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
2. 快速传播: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网络流行语通过快速的传播迅速在社会范围内流行开来。
3. 幽默与调侃:网络流行语往往以幽默和调侃为主旨,它们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娱乐,成为人们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
4. 群体认同:网络流行语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语言特点,形成了一种独有的群体认同感,使得人们更加愿意使用和传播这些网络流行语。
三、网络流行语对社会的影响网络流行语在社会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传承: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对于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可以传达和弘扬一种地域或群体的特色,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网络流行语折射的社会文化心理(精选.)
网络流行语折射的社会文化心理作者:黄帅这两年,随着互联网文化日益进入大众视野,一些网络“热词”逐步进入日常生活,甚至成为高频词。
语言词汇流行的背后,往往折射着社会文化思潮的流动与变化。
较之于四五年前“囧”“杯具”“呵呵”等词的走红,近几年最值得关注的“热词”之一无疑就是“屌丝”了。
“屌丝”一词“浮出历史地表”的过程其实颇为吊诡,它最初起源于百度贴吧的“李毅吧”,其“草根”文化狂欢的色彩十分明显。
此后,这个词在互联网上迅速走红,其含义变成混迹于底层的“草根”们自嘲的指称,它最初污秽、不雅的一面逐渐被压抑,反而以一种日益“时髦”的形象成为本土网民最爱用的自我身份表征用语之一。
同时一起走红的,还有其反义词“高富帅”“白富美”。
不难看出,这对矛盾概念的关键在于是否“富”——这里的“富”指的资本的占有量,而不是精神心灵层面的富有与阔达。
近百年来,“屌丝逆袭”的对象已有很大变化,但“逆袭”的精神内核依然如故。
当自诩的草根们看到个人奋斗难以得到物质回报时,便会产生失落感,甚至出现理想的幻灭。
这种文化一方面折射出当前盛行的拜金主义的不良影响已成为“草根”青年精神上的“不能承受之重”,也隐喻了时代“精神裂变”的潜在危机。
一个普通的互联网词汇,自诩草根们所指代的群体在历史和现实中往往以“底层”“穷二代”“无产者”等概念来呈现,这些词汇都属于社会学等学科考察的政治性概念,也折射了青年内心抗争精神的消退与“去政治化”的时代思潮。
“草根”们在网络世界中自嘲时,也正是内心不满情绪的宣泄。
而“高富帅”也是他们对未来美好幻象的投射及渴望成为的形象。
十分耐人寻味的是,“土豪”一词在去年迅速蹿红,“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一时间成为朋友圈热句,大有将“高富帅”“白富美”取而代之的势头。
“打土豪,分田地”的昔日政治口号当年对老百姓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今天的“土豪”则指的是有稳定房产、资产的人,这和由草根升级而成的“高富帅”有所不同。
草根对“高富帅”的态度可能是不满的、戏谑的,但毕竟存在一种幻想:有一天我也要成为高富帅。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流行语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正变得越来越流行。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互联网上通过大量使用而迅速传播、广泛应用的词语或短语。
这些流行语往往具有一定的幽默性、特殊性或者共鸣性,能够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
网络流行语能够反映当下社会文化的热点、关注点和情感表达,因此对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流行语反映了社会文化的热点和关注点。
社交媒体是人们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各种热点事件和社会话题能够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和引发讨论。
一些特定的事件、人物或者现象往往在网络上被赋予了独特的流行语,通过这些流行语可以看出人们对热点事件的态度和看法。
“996工作制”、“私人订制”、“吃瓜群众”等一系列流行语都是反映了人们对工作、社会问题和舆论热点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分析网络流行语可以了解当前社会的热点和关注点,进而推断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思潮。
网络流行语反映了人们情感表达和生活态度。
社交媒体上的网络流行语往往具有一定的幽默性和特殊性,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表情包”、“日常黑”、“自闭症”等流行语都是反映了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压力和情绪,通过这些流行语人们可以通过幽默和夸张的表达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而且一些流行语还能够反映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佛系”、“懒癌”、“自律小白”等流行语都是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己的认知,通过这些流行语人们可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己的理解,增强自我认同感。
网络流行语是人们情感表达和生活态度的重要载体,通过分析网络流行语可以了解人们的情感需求和生活态度,进而为社会心理健康和文化发展提供借鉴。
网络流行语反映了语言和文化的演变。
社交媒体是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各种语言和文化元素能够在社交媒体上得到传播和融合。
网络流行语往往包含着各种方言、外语词汇、网络用语和流行语,通过这些语言元素的融合创新能够形成独特的网络流行语,反映了语言和文化的演变。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流行与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普及,人们开始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而且网络平台能够提供即时的、方便的沟通方式。
这种形式的交流大大加速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广度,人们可以更快地得到信息并与他人分享,从而促进了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背景多种多样,不同的流行语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的不同态度。
近年来,“996”、“佛系”等流行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些流行语折射出了年轻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和焦虑,传递了他们对于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和看法。
网络流行语也有一定的幽默和讽刺成分,通过夸张和恶搞的方式表达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或者戏谑。
这种幽默和戏谑的方式也是年轻人表达自己独特思维和个性的一种方式。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也反映了信息社会的特点,即快速迭代和传播速度快。
网络流行语往往是短暂的,一时流行,一时被遗忘。
这种快速迭代的特点,反映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和消费信息的方式的变化。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更强,更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从而追求更快、更简短、更直接的表达方式,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流行也可以看作是人们适应信息时代的一种反应。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也与人们追求个性化和共同归属感的需求息息相关。
网络流行语往往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只有掌握了这种符号系统的人们才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有一种参与感和归属感,这可以满足人们表达自我和与群体建立群体认同感的需求。
网络流行语通过建立一种独特的社群文化和身份认同,强化了人们对于网络社交的依赖和参与。
网络流行语作为社交媒体环境下的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其社会文化分析可以揭示出社会文化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沟通方式的变化。
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流行语背后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并反映出信息社会的特点和人们对于个性化和共同归属感的需求。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第一篇: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网络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它具有开放、自由等特点,这些特点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网络语言中,以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为甚。
本文所论即是对网络流行语的分析探讨。
这些网络流行语的种类大致分为:网络自身生成的流行语,如“9494、斑竹、火星帖”等;网下生成再到网络上流行的流行语,如“RMB”在银行里早就开始运用了,后来在网络上广为流行;源自生活的网络流行语,如“很黄很暴力”原是电视节目中的话语,后在网络上流行。
从形式上看,网络流行语主要有谐音式,如“9494”是“就是就是”的谐音;拼音式,如“JJ”是姐姐的意思,“GG”是哥哥的意思”;借用式,如“GF”是“girl friend”的意思,“有钱人终成眷属”是借用“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句话;笔误式:如“斑竹”是版主的笔误。
当然网络流行语还可以现成的语句形式流行。
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与流行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和发展,反映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文化特点。
本文以从网络搜索的近年来网络流行语为例,对其进行社会文化分析。
一、树异于人的先锋意识在网络中,一些看似普通的词语却有着特别的意思。
如“灌水”是发无聊帖子的意思;“抛砖、踢一脚”是跟贴的意思;“偶”是我的意思;“9494”是就是、就是的意思;“水蒸气、纯净水”是没有任何内容的灌水之意;“拍砖头”是批评某帖的意思;“路过”是随便看了一下帖子的意思。
还有些流行语从形式上看就比较独特。
如“弓虽”是强的左右部分、“SB”是对某些人的蔑称;“斑竹”是版主之意;“火星帖”是指经常能看到的离谱的帖子或话题。
所谓的火星是指发这样帖子的楼主或者提这个话题的人在这方面比较“无知”,在一般人(泛指地球人)中算是“另类”,他们有可能来自火星。
诸如此类的流行语还有很多。
它们或是从现代汉语的现有词汇中引申出新的义项,或是创造出的新词新语。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成为了人们沟通的一种特殊方式,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含义,网络流行语能够贴切地表达出那些难以用传统语言表达的情感和观点。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有着独特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其潜藏的社会文化意义也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究。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方式也体现了社会文化的特点。
网络流行语通常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传播的,通过“点赞”、“转发”等互动方式,网络流行语能够以非常快速的速度传播到全球范围内。
这种传播方式受到了社交媒体平台的变化和用户行为的影响,同时也反过来影响了社会文化的传播和演变。
社交媒体成为了网络流行语产生和传播的重要平台,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加入到网络流行语的创造和讨论中去,实现信息分享和互动交流。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意义还包括了一种群体认同和个体身份的表达。
通过使用网络流行语,人们能够表达出自己与某个群体的共鸣和认同,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
网络流行语也有助于个体的身份建构和展示,人们通过使用特定的流行语来体现自己的个性和独特性。
网络流行语给用户提供了一种在网络环境中建立自己形象和个体差异的方式,有时也成为了年轻人寻找归属感和自我认同的一种手段。
网络流行语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呈现出的社会文化特点丰富多样。
网络流行语满足了人们在社交媒体环境中快速传递信息和情感的需求,同时也通过运用丰富的文化元素和社会符号来表达社会文化内涵。
它们的产生、流行和传播方式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网络流行语不仅是一种有效的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的方式,更是社会文化的一种表达和反映。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在当今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流行语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话题。
这些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社会文化的反映。
在这篇文章中,将对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进行分析,探讨网络流行语对社会的影响和反映的社会现象。
网络流行语是社交媒体环境下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
它们通常是一些简短、幽默、富有创意的词语或短语,经常是来源于网络文化、娱乐圈、或者是时事新闻。
这些流行语的传播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迅速传播开来,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正因为如此,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了社交媒体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沟通习惯。
“佛系青年”、“996”、“年度词汇”等词汇都是近年来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出现的网络流行词汇,它们准确地捕捉了当下社会的一些热点事件和人们的情感共鸣,因此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和共鸣。
网络流行语反映了当下社会的一些热点话题和社会现象。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事件和热点话题通过网络媒体快速传播开来,激发了人们的强烈兴趣和深入讨论。
而网络流行语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和传播的。
它们往往是对社会事件或热点话题的一种诙谐的回应,通过夸张、幽默的方式表达出人们对这些事件的态度和情感。
“996”暗指互联网行业工作时间过长,引发了对劳动制度和工作压力的广泛讨论;“佛系青年”则反映了年轻人对生活态度和社会压力的一种调侃和抗衡。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和传播正是对社会热点的一种社会化表达,它们反映了人们对当下社会现象和现实生活的理解和感知。
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反映。
它们通过幽默、夸张的方式表达出人们对于社会热点和现实生活的态度和情感,反映了当下社会的一些热点话题和社会现象。
网络流行语于社会心理学(自写稿)
网络流行语与社会心理学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世界日新月异,由此滋生了一批又一批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群体的心理,下面我们就依次分析网络流行语和社会心理。
一、网络流行语的现状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是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称的一种达方式。
其中,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称呼类,问候类,动作类,其他类,时效性,一年一度的流行语。
网络上的种种流行语,如“我爸是李刚”“神马都是浮云”“太给力了”这些都是风靡一时的流行语二、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角度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这种行语正是社会生活的在语言层次的反映。
而这些流行语也正来源于社会生活。
比如网上流行的一句:我是打酱油的”源自广东电视台的某次采访。
被问及对艳照门的看法时,受访人的回答“我只是出来打酱油的”,现在在网上一般用来代替“路过”用来进行快速回复。
“这事不能说太细。
”在央视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中,报道了天津坚持收取55元的车辆通行费,面对记者“天津市每年要偿还的公路建设的贷款量有多大”的提问,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一官员说:“这事儿不能说太细。
”就这样,一句网络流行语被创造了出来,很多讨论社会时事的帖子常能看到连续十几楼跟帖都是“这事楼主说得太细了,下回注意”、“我不能说太细”,有的网友还把“这事不能说太细”制作成车贴免费发放。
这些流行语仅仅是一部分流行语的缩影。
它的衍生与快速流行,有其社会基础。
究其本质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网络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
据统计,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已跃居世界第一。
在网民构成上,“历次调查结果都显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最多,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而占据绝对优势。
”和其他年龄层比较而言,年轻人思想活跃,喜欢新鲜事物,更喜欢追求个性,展示自我,崇尚创新,追逐时尚,往往不愿意接受现实生活中诸如一些语言规范的约束。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流行语也随之兴起。
网络流行语是指靠着网络传播,从而形成的一种言语文化现象。
网络流行语有独特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成为了社会群体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
本文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通过网络流行语的起源、特点、影响等方面,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网络流行语的起源网络流行语源于互联网的出现。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连接性,人们可以在网上认识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这也孕育了网络流行语的产生。
最早的网络流行语出现在网络聊天室和论坛等社交平台,人们靠着这种话语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此后,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出现,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甚至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符号。
网络流行语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网络流行语最大的特点就是词汇的新颖和创新。
很多网络流行语都是创造性的,这种创造性包括词语的组合、缩略语的创造、造词法的运用等多种方式。
其次,网络流行语的流行速度非常快,很多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速度甚至比新闻报道还要更快一些。
最后,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全民性的文化现象,它受到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喜爱和追捧,成为了一种网络民间文化的代表。
网络流行语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化意义。
首先,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文化语言的表达方式。
网络流行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很多词语是与当今社会相关的,反映了社会群体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网络流行语可以成为身份认同的标志。
网络流行语背后蕴含着一定的族群文化、地域文化、性别文化等方面的内涵,人们对于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也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认同。
最后,网络流行语也可以反映出社会学习和社会互动的变化。
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交流,网络流行语也成为了社交媒体交流的一种方式,反映出当代社会学习和互动的趋势。
总之,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文化现象,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符号和反映。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网络流行语也成为了社交媒体上不可或缺的元素。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并被大众广泛使用的词语或短语,它们通常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
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速度更加迅速,其社会文化意义也更加深远。
一、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特点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速度非常快。
当一个搞笑的视频、一句有趣的话语或者一个引人深思的图片出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开来。
这得益于社交媒体的开放性和传播迅速的特点,使得用户可以很快地将有趣或者引人共鸣的内容分享给更多的人,从而使得网络流行语在社交媒体上得到更快速的传播。
社交媒体平台也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途径。
无论是通过微博上的热门话题、朋友圈的转发,还是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传播,社交媒体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渠道,使得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力更加广泛。
二、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1. 反映时代特征网络流行语往往会反映出某一时代的特征和主题。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很多网络流行语都和互联网、科技等相关。
“996”、“996.ICU”等流行语就是反映了当下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工作状况,引发了社会对工作和生活平衡的讨论。
而“不科学”、“不符合常识”等流行语则是用来形容一些离奇荒诞的事件,反映了当下社会中一些扭曲的现象和价值观。
2. 彰显民众心态网络流行语还能够彰显出民众的心态和情绪。
在社交媒体上,很多网络流行语都来源于大众的共鸣和情感表达。
“佛系青年”、“佛系生活”等流行语体现了现代年轻人对于压力和焦虑的一种调侃和反抗。
而“香蕉人”、“憋屈”等流行语则是反映出一些人在面对种种困境时的无奈和抱怨。
3. 反映社会热点网络流行语还经常会反映出社会热点和事件。
当一件大事件发生时,很多人会通过网络流行语来表达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和情绪。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网络语言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受社会因素影响的。
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交流。
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语言应运而生。
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的方式与传统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有所不同,出现了一些新的语言现象,比如表情符号、网络流行语、缩略语等。
这些新的语言现象反映了人们在网络交流中的语言需求和语言习惯,同时也受到了网络使用环境、社交关系、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网络语言的使用是社会身份和社会关系的表达。
在网络语言中,人们会根据自己的个人特征和社会身份选择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特征。
比如在网络聊天中,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使用网络流行语和表情符号,以展示自己的时尚和个性;而在专业的网络讨论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专业术语和正式的语言风格,以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学识水平。
网络语言还可以用来表达社会关系。
在群聊中,人们可能会使用特定的称呼和语言风格来展现彼此之间的社交关系,比如亲密的朋友之间可能会使用亲昵的语言,而陌生人之间可能更倾向于使用礼貌和谨慎的语言。
网络语言的发展和变化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由于网络的全球化特性,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在网络上进行交流。
在这样的环境下,各种不同的语言和语言习惯相互交融,形成了网络语言的多样性。
比如在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中,会有一些与当地文化和风俗有关的词汇和表达,这些词汇和表达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才能被理解和接受。
网络语言的发展不仅受到了当地文化的影响,也受到了全球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点。
网络语言的使用对社会语言的传播和规范产生了影响。
随着网络语言的流行,一些新的语言现象和语言习惯被引入到了传统的语言环境中。
比如一些网络流行语和网络用语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使用到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中,扩大了这些语言现象的传播范围。
一些网络语言的使用也受到了一定的规范和限制,比如在一些正式的场合和传统的语言环境中,可能不太适合使用网络流行语和网络用语。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往往与特定的社会事件或文化现象相关。
在社交媒体环境下,人们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和讨论往往会催生出一些特定的词语或短语,这些词语或短语被广泛使用并逐渐形成了流行语。
近年来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许多与时事和网络热点相关的流行语,如“996”、“996是福报”等,这些流行语代表了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状态的反思和探讨,反映了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困境。
通过研究这些流行语的产生背后的社会事件和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下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具有一定的传播途径和特点。
社交媒体的快速传播和信息扩散特性使得流行语的传播速度得到了大大提高,网络流行语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广泛传播和接受。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通过转发、评论、点赞等方式将流行语传播出去,从而使得流行语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社交媒体上的用户群体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联系性,他们之间的共同兴趣和话题导致了流行语的传播和接受具有一定的集聚性和聚合性。
通过社交媒体对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路径和规律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机制和特点,以及它们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的背后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点、使用场景和表达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符号和社会象征。
一些网络流行语具有特定的时代标志和文化意义,它们反映了当下社会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和情感表达。
“佛系”、“咸鱼翻身”等流行语体现了当下年轻人对生活态度和人生观的思考和表达,反映了他们对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独特理解和关注。
通过对这些网络流行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下社会文化的发展动向和人们的心理诉求。
网络流行语对社交媒体和社会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在社交媒体上的广泛传播和接受意味着它们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一些网络流行语成为了大众共识和文化符号,它们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流和思维方式,还影响着社会舆论和文化氛围。
网络流行语中的自我意识与文化表达
网 络 流行 语 ,也 称 网络 热词 , 即 指 主 要 流 传 于 网 络 的 被 赋 予 特 定 时 代 和 语 言 环 境 意 义 的使 用 频 率 较 高 的新 兴 词 汇 。它作 为一 种 词 汇 现 象 ,在 网络 文化 的大 背 景 下 孕 育 产 生 ,不 仅 传 递 和 弘扬 积 极 的人 类 精 神 ,同 时更 充 当着 网友 针 砭 时 弊 的道 德 工 具 ①。在 网络 这 个 相 对 开 放 的环 境 中 ,人们 言论 的 自由性 和 参 与 度 达 到 了其 他 媒 介 无 法 企 及 的高 度 ,网 民 对他 所 看 到社 会 事 件 和现 象 或 赞 同 ,或 反对 ,或 调侃 , 或 嘲 讽 ,在 嬉 笑 怒 骂 间 以 反 传 统 、 反 正 式 的方 式 向世 界 传 达 着 自我 的道 德 标 准 和 价 值 观 念 。
这 是 网络 传 播 的 优 势 所 在 ,也 是备 受 网 民青 睐 的原 因 。因 为在 网 络媒介 的信息传播 中,信息发送 方 和信 息接 受 方 的位 置 不 再 固定 ,信 息 的 两 端 会 因具 体 情 况 的 不 同 而 不断产生角色互换 ,信息传 递形式 是 “点 对 点 ”与 “点 对 面 ”的交 织 ,这 种信 息获取方式 的 自由便捷 ,就 比 较容 易形 成 “语 言 的 狂 欢 ”,达 到 一 呼 百 应 的 效 果 。 自 己 的 个 性 愈 突
出 ,愈 容 易 受 到 追 捧 ,形 成 光 环 效 应 ,也就更加刺激其他人 的参 与 , 形 成 新 一 轮 的 追 逐 。
同 网 络 文 学 作 者 与 读 者 的相 互 依 赖 类 似 ,网 络 流行 语 的创 造 者 与 传 播 者 也 存 在 一 种 相 互 依 赖 的 关 系 ,创 造 者依 赖传 播 者 提 高 自身 影 响力 ,传 播 者 借 助 创造 者 寻 找符 合 自身文化认 同的独特表达 ,他们 以 网络 流 行 语 为 纽 带 ,窥 探他 人 的 生 活状 态 ,同 时 获 得 对 彼 此 的 文 化 心 理认 同 。除 此 之 外 ,在 这种 文 化 的个 性 抒 发 中 ,文 学 的 互 动 性 、参 与 性 借 助 网 络 媒 体 得 到 充 分 的发 挥 ,不 同于 传 统 文 学 的 排 他 性 ,网 络 流行 语 创 造 的低 门槛 、低 投 入 、 高 影 响 力 吸 引 了 大 多 数 追 求 个 性 解 放 和叛 逆 心理 的年 轻 人 ,他们 可 以 由一 个 网 络 词 语 衍 生 出 一 类 具 有某种相同属性 的网络词语 ,表情 包 作 为 网 络 流行 语 的衍 生 物 ,也 受 到 了青 少 年 的追 捧 ,它 以更 直 观 的 方 式 直 接 作 用 于 人 的 视觉 感 官 ,带 给 人 最 直 接 的愉 悦 体 验 。网 民们 以 一 种 黑 色 幽 默 的 方 式 表 达 着 属 于 自己的 个 性 文 化 ,在 快 节 奏 的社 会 生 活和人与人 之间彼 此疏离 的关 系 中寻 求 一 种 情 感 契 机 ,表 达 着 对 所 处 社 会 、生 活 、环 境 的 看 法 和 体 验 ,宣 泄 排解 着 生 活 中 的烦 闷和 不 满 ,同 时 也 是对 自我意 识 的一 种 外 在 表现 。
网络流行语:网民自主话语生产的文化景观
网络流行语:网民自主话语生产的文化景观《今传媒》供稿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成为网络传播中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从2008年的“打酱油”、“很傻很天真”、“做人不要太CNN”、“俯卧撑”到2009年的“躲猫猫”、“欺实马(70码)”、“这事儿不能说得太细”、“被……”,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呈现出井喷的态势,并在公众舆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网络流行语是由网民创造或积极传播的,迅速风靡于网民之中,进而被多数网民认可、接受并使用的语言。
网络流行语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一般网络用语。
主要是以象形、谐音、比喻、缩写等方式表达某种特定意义的词汇。
如互联网诞生初期人们对某些网络名词的形象化表达,像“斑竹”、“大虾”、“菜鸟”等。
近两年出现的“雷”、“山寨”、“囧”、“杯具”等词语也可以归入此类。
第二类是网民自创、流传甚广的网络俏皮话,如“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等,其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某种社会情绪的蔓延,体现了网络大众文化的特点。
第三类是基于社会公共事件产生的网络流行语。
如“躲猫猫”、“欺实马(70码)”、“俯卧撑”、“楼脆脆”等,是网民在对公共事件进行自主解读之后创造出来的词汇。
本文分析的网络流行语主要是指第三类。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话语网络流行语是网民创造的一种特殊话语,其本身包含着复杂的意义生产和含义建构过程。
费斯克认为,话语是“一种被社会化发展出来的语言或再现系统,以赋予和传播一整套有关某一重要话题的含义”①。
后现代思想家福柯也指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②。
话语生产赋予事件以特定的含义,代表了话语生产者的态度和主张,是权力的体现。
网民从网络媒体中获得强大的话语生产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传统媒体一贯拥有的话语霸权地位,在传统媒体话语之外,形成一股制衡的力量。
网络流行语无疑是这种网民自主话语的集中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流行语”与“自说自话”的社会文化视野郑丹娘“电脑世代”的诞生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当家长问孩子:“你现在最希望要什么奖品?”孩子毫不犹豫地说:“要上网。
”对此,我们还在懵懂之中,孩子们却已经走在了新时代的前沿。
美国的《联结数字化代沟》一书指出:“就某种深刻的意义来说,电脑世界已属于他们。
他们知道,自己可以比父母亲更轻易且更自然地操纵它。
他们知道,他们就是电脑世代。
”《中国青年报》2001年1月18日报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0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约达2250万人,上网计算机数约有892万台;半年增加“网民”560万人、计算机242万台。
其中,56%的用户年龄在24岁以下,未婚人士约为总数的2/3。
大量数据、报道说明,我国青少年不仅已经进入网络世界,并迅速成为“网民”的主力军,而且已经开始运用网络创造他们的生活,其中包括“网络流行语”的兴起。
另类的“键盘语言”社会生活的任何变化,哪怕是最微小的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在语言——主要在词汇中有所反映。
不久前,各种媒体曾对“网语”大发议论,其中说明者有、赞同者有、反对者有。
略做统计,“赞同者”略多,占六、七成。
所谓“网语”,顾名思义就是网络上使用的语言。
而“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中流行的所谓“新词”,更确切地说,是一群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络人在聊天时使用的“键盘语言”。
有人撰文认为,网络“新词”,即被称为“新新人类”的群体在互联网上“闲聊”交际时,所使用的难以被“网外人士”所理解的另类词语。
对于网络语言中的“新词”,有人将其归为三类——字母类、新兴词类、符号数字类;有人将其归为四型——谐音型、缩减型、符号型、行话型;有人将其归为五种——字母简称、谐音词语、自编词语、数字语言、符号语言;还有人将其归为六样——简写、别字、音译、怪词、文字游戏、象形符号。
“反对”者与“赞同”者对“网络流行语”持“反对”者认为:(1)那些叫人看不懂的“网络语言”与正常的汉语混杂,就好像沙拉上浇了臭豆腐。
语言的纯洁,不仅仅意味着文化的纯洁,更意味着价值观念的纯洁。
没有对母语深沉的热爱,就不可能有对国家、历史的尊重和对民族价值观念的操守。
(2)一个国家与民族的语言文字,是这个国家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基石。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所以能保留至今,规范的汉语文字是其维系的纽带,不可随意破坏。
(3)从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看,“网语”大多是病句,却成了深受“网民”爱戴的“正宗语言”,规范的汉语反而成了网络中的“另类表达”。
(4)“网语”是语言垃圾,对正规汉语只会产生负面影响,应该扫除。
(5)“网语”形同“黑话”——难道网上交谈的是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对“网络流行语”持“赞同”者认为:(1)“网语”的构成基本上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并不违背语言规范的大原则。
“网语”之所以比较“另类”,与它形成的特定原因有关,如简化输入、提高速度。
“网语”是“网友”间为了方便交流、加强沟通而创造的。
网络是让人感到亲和的“家”,彼此不分男女老幼。
冠以“GG、JJ、DD”的称呼,使原本冷冰冰的虚拟世界,平添了几份温馨和亲昵。
(2)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随网络而诞生的“网语”也是如此。
每一历史时期都有特定的语言,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被广泛运用,或逐渐淘汰。
语言不断发展才会有生命力。
现代汉语便是经过千百年的演变而形成的,并且仍在新陈代谢。
我们大可不必为“伊妹儿”、“美眉”等“网络语言”而担忧。
(3)人类每一种新文化的兴起都会伴随新的词汇。
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当前网络时代的反映。
“网络流行语”不是“脏水”,而是新生的“孩子”,应呵护、引导,而不能一棍子打死。
走出网络,进入生活当人们还在争论“网络流行语”“要”与“不要”时,它已经在青少年中广泛流行了。
一位学校教师感慨道:“对每周的学生周记,我要求孩子们尽量用口语去写,以使文章生动些。
没想到这可乱套了,没有了细腻的描写,却多了从网上学来的‘酷毙’、‘哇噻’之类的叹词。
望着早晨上第一节课时学生脸上疲惫的神态,想着他们课下念叨着的‘鸡为什么过马路’、‘鸭为什么跳楼’,‘青筋’竟然是‘请进’——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一位青年学者说:“使用‘网络词语’,对于我们这些老上网的人来说,现在已经是一种习惯。
一开始,我在聊天室里聊天也是一丝不苟,很少用‘错别字’、缩略语或符号代码,网友们都笑我太正经。
时间长了,自己也不自觉地用起这些‘东东’(东西)了,就像平时说话一样正常,敲起来也方便,很有人情味。
比方说,把‘邮件’称为‘妹儿’,这让遥远、冷漠的网络多了几分温情。
”形形色色的“网络流行语”不仅在网络上流行,而且已进入社会和校园,特别是已经渗透到青少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当成人还在努力弄懂“酷”、“哇塞”时,孩子们又在说“美眉”、“7456”、“886”之类的话了。
难怪有人指责:孩子们怎么总是在“自说自话”呢?“网语新词”的动因与特征“网语”产生于“网民”尤其是“网聊族”的在线交际。
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中,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与现实生活不同,交流双方在网上既看不见对方,也听不到对方的声音,只能通过键盘打字进行交流。
对多数“网民”来说,打字毕竟没有说话与写字那么得心应手。
目前,在上网费用还很昂贵的情况下,“网民”为了追求输入(交流)的高速度,以及网络交际的人情味和形象性,于是创造出大量外人不易理解的“网语新词”。
另一方面,“网虫”们多有“网瘾”,一旦连上互联网,马上精神亢奋、思想活跃,若打字不熟练,会直接影响思想感情的表达和交流。
于是,在线交流中他们也会有意无意地“创造”一些的“网语新词”。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大致源于此。
由此,也形成了“网语”的鲜明特征:口语与书面语的复合。
网络语言是用手敲出来的,从这一意义上讲,它是书面语;同时,在线交流时“网民”们往往是想到什么就打什么,加上追求输入的速度,所表达的基本上是一种没有经过很好整理的口语。
由此造成“网语新词”带有很大程度的随便性。
另外,“网民”所面对的电脑是冷冰冰的,他们需要以“人情味”来补偿,于是产生一些利用键盘符号表达情绪的“象形符号”。
新时代的创造者而非被施与者“网络流行语”可谓典型的青少年“自说自话”现象,其外在原因也许可归结为:高科技的发展,“以人为本”理念的出现,宽松的社会环境,以及商业化的氛围。
每一个时期的青少年都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与生活环境。
当今的青少年生长在强调发展、主张创新的时代大潮中,以往建立在社会经验基础上的种种束缚,被一系列新的理念所代替。
现代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不依赖于经验,而是选择、创造。
新的机遇几乎是无中生有地出现,并直接被青少年一代所掌握,使他们成为新时代的创造者而不是被施与者。
在这种生存状态下,出现青少年自己的“话语体系”,形成“并不在乎别人能不能听懂,你听不懂最好,那才说明‘我就是我’,我不是你,更不是你们”的“自说自话”现象,当属必然。
当代青少年的独生子女身份,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关注、关爱与自信。
当代青少年通过张扬自我,表现出与传统社会完全不同的特征。
他们的心态更加开放、坦诚,充满活力。
他们敢于以“自说自话”的轻松与幽默藐视权威,让人既感受到他们的“大言不惭”,又感受到他们的“后生可畏”。
社会“年轻化”与文化反哺从文化的视角分析,“网络流行语”中的“自说自话”现象,也是青年文化的一种表现。
当代青少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当代青年文化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特征,与社会的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
当然,文化具有一定的传承性,特别是在前信息时代的传统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代际间的文化传承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而当代青少年正处于前信息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度时期,其所具有的文化与其父辈所拥有的文化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呈现出突变的态势。
高科技和网络对当代青年文化产生了独特而深刻的影响。
在当今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不仅体现出青少年接受社会的教化与发展自身的社会化,更体现出青少年对社会的反作用,即青少年正以其特有的文化功能改造和变革着社会。
特别是交互式的网络世界,给青少年提供了文化反哺的机遇和条件。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者玛格丽特•米德认为:传统社会重视成人,贬抑青年,所以是成人楷模文化;工业社会二者并重,是并存楷模文化;未来社会才突显青年人的价值,所以是青年楷模文化。
她认为,这是由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的,是一个自然进化的过程。
当今世界,知识、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以几何级数增长。
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高新科技,总是最先在青年人中得到最快、最广泛的响应。
面对社会多方位的变革,当代青年的机会成本正在降低,他们将成为参与和拥护改革的最积极的社会力量。
“年轻化”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人类正在进人一个由年轻人向中老年人传递知识和信息的反哺时代。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改造世界的生活活动中,“生产者也在变化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
把握文化的合流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我们似乎更应把握好“主体文化”、“主流文化”、“主导文化”三者的合流。
所谓“主体文化”,即青少年追求的比较前卫的群体文化。
所谓“主流文化”,即被社会绝大多数群众所接受,并能影响未来实际走向的社会文化。
所谓“主导文化”,则是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所提倡的规范文化。
尽管青少年总是试图“区别”于上一代人,但历史是延续的,其中的文化传统是既守不住、也仍不掉的,青少年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
尽管从世代传递的角度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但离开了上一代人的文化传递,社会就会出现文化断层,就会造成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文化上的“失范”。
同样,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如果没有一个被众人所认同的主导文化或“核心价值”,那么这个社会将是“一盘散沙”。
对于所谓的青少年“自说自话”现象及其相关的“网络流行语”,我们不妨由此加以认识和修正。
郑丹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图书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