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练习第四单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学习任务一】
根据日常积累或借助网络,搜集“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并在学案上写出它们的意思,分类概括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学习任务二】
如何看待在写作中使用网络用语呢?请你就网络用语在学习、生活中究竟该如何正确地使用,提出建议。
【学习任务三】
修改自己的调查问卷。
【学习任务四】
请分析下面两张数据图,写下你的发现和问题。
图一不同群体花费在电子阅读图二各类读物在电子阅读中的占比和纸质阅读上的时长
【学习任务五】
阅读《太可怕了!死亡率100%!很多人家里都有!》
1.拟写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采访对象
采访目的
采访方式。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专项提分卷(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满分:27分时间:30分钟)(一)(9分)材料一:我国古代用农历计时,用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把五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
材料二:厉害了!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30 日下午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如“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再如民间有“霜降吃柿子防感冒”的谚语,日久天长,这些经验被沉淀、总结下来后,就形成了纷繁多样的月令、农谚、民俗、民谚,世代相传,规范、指导着中国人的生活。
材料三: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
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材料四: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二十四节气还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
如“霜降”一般在阳历10 月23日左右,意指这一节气的来临,大地将产生初次结霜的现象。
但在我国南方的福建省南部、海南省等地区,全年无霜。
而在东北的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北方地区的初霜,则常早于这个时间。
1.结合材料分析二十四节气“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的原因有哪些。
(3分)①我国地域广阔;②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流域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2.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清明”这一节气的认识。
部编版八年上册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叙事散文篇
部编版八年上册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叙事散文篇班级姓名完成情况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大都是叙事散文,(如:5.藤野先生;6.回忆我的母亲;7.列夫·托尔斯泰;13.背影;14.白杨礼赞;15.永久的生命;16.昆明的雨)根据大纲要求八年级上册学生应学习并初步掌握现代散文的阅读方法。
这样一来,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应该利用期末总复习过好现代散文阅读考点关,除了顺利进入初三语文学习,适应中考语文外,更重要的是为高中语文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解题策略:一、散文的分类散义分为记叙性散义、抒情性散义和议论性散文。
1.记叙性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兼有抒情这类散文要求有真实感。
2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主观感情为主,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这类散文具有空灵飘逸的特点。
3.议论性散文的说理往往借助事理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来进行,表达方式以抒情、议论为主,文学色彩很浓。
但又不同于议论文,这类散文以议论文的框架、散文的笔调呈现作品,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二、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三、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培优第4单元 单元主题阅读(四) 名家散文
语文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 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 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 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 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 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真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奥秘和潜能的。
语文
4.请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特征。面对这样一位母亲,你有什
么看法? 形象:(1)内心平静恬淡安详的一位普通家庭妇女。(2)对家人 充满深爱,为家人操劳一生。(3)具有牺牲精神和正直坚韧刚 强的品质。(4)乐于付出,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平凡而伟大。 看法:母亲的爱和牺牲精神令人赞佩,但也应有自己的生活 目标和理想。(开放型试题,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言之成理 即可)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选自朱自清散文集《你我》)
语文
1.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所描述的三幅画面的内容。 第一幅: 冬天,父子四人围坐在一起吃白水煮豆腐。 第二幅: 静静的冬夜,与友人泛舟西湖。 第三幅: 我和妻儿在台州城里过了一个幸福的冬天。
语文
2.说说文中画线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 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豆腐虽不是什么美味佳肴,却能使我们驱走冬天的寒意,更 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爱,使作者回忆那温馨的天伦之乐。
语文
1.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认为“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 度”,比任何一本哲学书籍都更周全? 因为母亲将自我融入“母亲”的角色,融入家庭,融入“母 亲”的责任,让全家人都幸福快乐。母亲以深厚、质朴又博 大的爱来面对生命,深刻而又朴素地诠释了人生和生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综合性学习:举办演讲比赛
示例:
通知
全体同学:
学校将于5月6日下午2点在报告厅举行“我爱朗读”演
讲比赛,届时将邀请著名专家作为比赛的评委。希望
广大同学踊跃报名,积极参加。
校学生会
2021年4月25日
4. 【巧妙劝说】为了提高朗读能力,李超同学打算周六晚 上收看一期《朗读者》,却被妈妈以耽误学习为由阻止。 假如你是李超,会如何劝说妈妈?
示例:朗读经典美文,装点美丽青春。
本题考查对名著的了解情况。
2. 【品味美文】朗读是体会语言美的重要途径。如要让你 从四大名著中选一本朗读,你会选哪本?并请简要介绍 故事主要内容。
作者:______________;作品:______________;故事主 要内容:示__例__:__吴__承__恩_____________《__西__游__记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孙__悟__空__、__猪__八__戒__、__沙__和___尚__保__护__唐__僧_。西 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
3. 【拟写通知】学校计划5月6日下午2点在报告厅举行“我 爱朗读”演讲比赛,请你以校学生会的名义拟写一则通 知,鼓励大家积极参加。
本题考查劝说类口语交际,解答此题时要注意要在 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文明得体。
示例:妈妈,这个节目中朗读的作品文质兼美,收看它 不仅能学到朗读技巧,还能学到很多知识,收获感动、 快乐、人生启迪,对阅读写作也有很大帮助;再说学习 也应劳逸结合,今天又是星期六,您就让我看一期好吗?
综合性学习: 举办演讲比赛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
一
1
2
二
期末复习:第四单元考点回顾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内容回顾篇目散文类型内容概览《背影》写人记事这篇抒情性很强的写人记事的文,以真挚的感情、写实的笔法和朴的语言,在恰到好处的叙述和描写表达了对父亲深挚的爱。
《白杨礼赞》托物言志这篇典型的托物言志散文,欲扬抑,起伏跌岩,撼动人心。
通过描写杨树的形象特点,层层深入地揭示出杨树的象征意义。
《散文两篇》《永久的生命》议论散文(哲理散文)这篇议论性散文(哲理散文),用抑后扬的手法以通俗的语言揭示了体生命与整体生命的关系,表现了生既卑微柔弱,又永久不朽的特点。
《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议论性散文,以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深刻地阐述了“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
《昆明的雨》写景抒情这篇写景抒情散文,运用朴素的语娓妮道来,如话家常,在对昆明的雨回忆中,表现了昆明的雨季明亮、丰使人动情的特点。
二、考点扫描(一)基础知识第14课《背影》1.生字注音迂(yū)搀(chān)差使(c hāi shi)交卸(xiè)狼藉(jí)赋闲(xián)簌簌(sùsù)妥帖(tuǒtiē)踌躇(chóuchú)栏(lan) 褂(guà)蹒跚(pán shān)拭(shì)干(gàn)颓(tuí)屑(xiè)触(chù)目伤怀举箸(zhù)2.错字集录(括号中的为错别字)交卸(御)狼藉(籍)游逛(诳)嘱咐(附)妥帖(贴)拣(捡)定栅(珊)栏蹒(满)跚拭(试)干琐(锁)屑惦(踮)记晶莹(萤)3.词语释义(*为重点字词)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拭:擦郁:(优愁、气愤等)积聚。
差使:旧时指官场中临时委任的职务后来也泛指职务或官职。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典质:把财物等典当、抵押出去。
赋闲:文中指失业在家。
勾留:短时间停留。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2.分析五篇散文选材、组材和情感(志)的联系,从物、人(事)、怀(情或志)
三个方面画出思维导图,归纳、概括每一种借物抒怀散文的写作特点。
价值目标:
在“借物抒怀”活动中,汲取经典例文的情思表达方式与表现技法,提升生
活感受与认识水平,加深成长过程中的人生体验,促进对人生情感的思考,
人文主题: 情感哲思
第四单元 阅读 14背影/朱自清 15白杨礼赞/茅盾 16*散文二篇
永久的生命/严文井 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 17*昆明的雨/汪曾祺 写作 语言要连贯 综合性学习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一、课标分析
识字与写字: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多种检字方法。
阅读与鉴赏: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 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2)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 表现力的语言。
阅读本课的核心资源,并对这些作品进行 “借物抒怀”类型的分类。
核
·李娟《父亲的白发不是老》
心
·宗璞《好一朵木槿花》
资 源
·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 ·高尔泰《梦里家山》
复习“借物抒怀信息表”
复习“借物抒怀信息表”中四类借物抒怀散文的结构特点和 语段结构呈现技法,关注“物”与“怀”之间是如何建立内在逻 辑的。
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这类散文在标题上常用“谈”“说”之类的字
眼,融形、情、理于一体,形象生动,逻辑严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分析(含解析)
第四单元·单元分析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语文八年级第一学期部编版情感哲思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1 背影2 白杨礼赞3 散文两篇4 昆明的雨5 语言要连贯6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7 单元检测二、单元分析本单元包括五篇经典散文。
其中三篇是叙事抒情类散文,两篇是议论性散文。
《背影》通过一个特殊的角度,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切的爱。
在祸不单行、阴云笼罩、哀愁焦虑的日子,父爱显得异乎寻常地感人。
作者抓住父亲的“背影”这一稍纵即逝的形象,角度小而寓意深刻。
其中的叙述和描写都恰到好处,朴素的散文语言表达了真挚的情感。
《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借赞美“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
《散文二篇》是议论性散文,从现象和个人感受出发,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刻意义,提示生活和生命的哲理,向世人宣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昆明的雨》回忆作者40年前学生时代的生活景象,留在作者记忆深处的竟然是“雨”,通过“雨”串联起当年一系列往事,“雨”被情感化、意象化了。
总之,这些散文篇章都富有深刻厚重的思想内容,并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同时又各具特色,因此具有很好的思想教育价值和文学教育价值。
三、作业目标1.巩固本单元重点字、词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的积累。
2.了解散文的特点,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3.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反复诵读课文,品味、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提升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
5.学会运用互联网手段进行语文学习,掌握一定的利用网络学习语文的方法。
6.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性。
四、单元预习综合性学习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为打造“书香校园”,某校决定举办“师生阅读季”活动,请你一起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全校师生阅读情况调查表阅读情况年份师生整体阅读率图书、报刊等传统方式阅读率网络、手机等数字化方式阅读率2014年41.5% 50.1% 24.6%2015年57.3% 52.2% 32.8%2016年67.6% 54.9% 44.7%材料二:目前我国每年出版的书籍已经超过27万种,文学、历史、经济、教育、社会等门类可以说无所不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撰写演讲稿》
撰写演讲稿教材分析演讲是人们发表见解、阐述观点和主张的交际手段,不同于人群之间的无意闲谈。
演讲词的写作更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
本单元阅读教材提供的是四篇演讲词,通过阅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把握演讲词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学习撰写演讲稿。
学情分析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写出一篇主旨明确、层次分明、情理交融、语言生动的演讲词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在教学中,范文的引导与写作规律的明确是必不可少的,但又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意识,避免空洞灌输。
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且要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通过总结本单元的课文,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结构及特点。
2.把握演讲词的写作技巧,能够恰当的在演讲词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增强感染力。
3.鼓励学生充满自信,扬起自信的风帆,乐观的对待生活。
●教学重难点1.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结构。
2.把握演讲词的写作技巧,撰写优秀的演讲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顾拜旦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等都是演讲词。
那么什么是演讲词?演讲词俗称演讲稿、讲话稿,是演讲者在演讲前事先准备、供演讲时使用的,用来交流思想、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把自己的主张、观点、见解及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从而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达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的、以议论为主的文稿。
一篇出色的演讲词可以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感染、打动读者或听众。
怎样写好演讲词呢?二、演讲稿特点演讲者以声音、态势来表达,听众用耳听、眼看来接受,这就决定了演讲词具有以下的特点:1.针对性。
演讲要考虑特定的听众、演讲的环境、场合。
听众不同,环境场合不同,演讲就有不同的内容、方法。
2.鲜明性。
演讲要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见解及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就要立场鲜明、态度明确。
3.通俗性。
演讲是给人听的,稍纵即逝,听众对演讲中每一句话的含义几乎没有思考的余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综合性学习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并拟写新闻标题。
2018年12月5日上午,由保定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市文明办等15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以“网聚正能量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第二届保定市互联网公益文化节,在保定市植物园广场前盛大启幕。
旨在进一步推动全市网络文化繁荣发展,提升网络文化影响力,丰富广大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唱响时代主旋律,汇聚网络正能量,助力保定市网络强市建设,做好网络公益事业。
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
作业软件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们的追捧。
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
“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据一位八年级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
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班里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
利:弊:3.综合性学习。
现代社会中,网络已经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学校将组织一次“网络与语文”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网络时代,取一个好的网名,既能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能体现高雅的志趣,如“柳暗花明”“夜雨时”“挑灯看剑”等。
请你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
(网名要求积极健康)【示例】网名:柳暗花明由来和含义:出自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比喻人们在处于困境、遭遇挫折时,经过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童话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来叙写故事表现主题指出下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句是()A. 他们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B. 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C. 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D.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答案】B【解析】B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2.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诵读经典”很重要(将“重要”改为“必要”)B. 在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牌(删掉“囊括并”或“并包揽”)C. 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每个人都应作为江河卫士(将“作为”改为“成为”)D.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题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将“解决问题”和“深入研究”调换位置)【答案】A【解析】A.修改不正确本句病因是缺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 不是用词不当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原名杨季康是现代的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干校六记》B. 《阿长与〈山海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的一篇小说主人公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C.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D. 《老山界》是一篇回忆长征的经典名篇它是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的【答案】B【解析】B项“小说”错误《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散文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B.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号秋实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背影》诗文集《踪迹》等C.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编写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的著作D.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解析】A项《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5.(1)今天的天气预报________(bō sòng)完了5.(2)人们载歌载舞 ________(huān dù)新春佳节5.(3)这对双胞胎姊妹模样()相似让人难以辨识5.(4)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应给予()更多的帮助【答案】(1)播送【解析】(1)“播送”不要写作“博送”【答案】(2)欢度【解析】(2)“欢度”不要写作“欢渡”【答案】(3)mú yàng【解析】(3)“模样”不要读作“móyàng”【答案】(4)jǐ yǔ【解析】(4)“给予”不要读作“gěi yǔ”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6.(1)解释下列画线的字词①渔人甚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___________________④诣太守说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6.(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6.(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6.(4)根据链接材料联系选文说说刘子骥欣然规往桃花源与当今游客喜游酉阳桃花源有什么异同?【链接材料】桃花源景区位于有“重庆凉都”之称的避暑胜地酉阳县城近郊大山之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广泛认为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原型地由世外桃源、太古洞、酉州古城、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二酉山等组成 2018年国庆期间酉阳桃花源接待游客19.03万人次同比增长22.8% 使酉阳旅游业的收入得以增长【答案】(1)①对......感到惊异, ②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③邀请, ④拜访【解析】(1)①句子译为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异对......感到惊异②句子译为率领妻子儿女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③句子译为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延邀请④句子译为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诣拜访【答案】(2)①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②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解析】(2)①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②为对、向叹惋感叹惋惜【解析】(3)C项第②段未体现“热情好客”【答案】(4)同刘子骥欣然规往桃花源与游客喜游酉阳桃花源都是为了找到让自己满意向往的地方异刘子骥规往桃花源是因为桃花源没有剥削战乱能够安居乐业而游人们喜游酉阳桃花源只是为了避暑找到一个凉爽、可以观赏美景的地方【解析】(4)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刘子骥欣然规往之地就是那个单纯、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的地方【链接材料】中的酉阳桃花源是有“重庆凉都”之称的避暑胜地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游人们是前往旅游、避暑的据此理解作答即可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7.(1)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7.(2)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_______________的情感A.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B.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C.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D. 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答案】B【解析】(1)A项“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错误下片抒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C项“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理解错误白发的不单是将军还有士兵流泪的也不只是征夫将军也哀伤落泪爱国的激情壮志难酬的悲痛乡思的浓重共同构成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D项“全词意境豪放壮阔”错误应为“全词意境悲凉壮阔”故选B【答案】(2)描写、抒情, 戍边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和浓浓的思乡【解析】(2)纵观全词上阕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秋景图下阕词人则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阅读全文请围绕“父亲”概括主要情节()——()——父亲稻田织锦——()——父亲被雨淋透——()8.(2)请联系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但他却来不及自己品味农忙时节的洱源坝子抢收就如救火劳苦的父亲就把自己当作一只扑火流萤毫不保留地把一个身子往烈火里扑8.(3)文章第⑤段和第⑧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8.(4)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8.(5)比较本文第⑨段画线句子和下面链接材料请分别说说人物描写方法和抒发情感的异同点【链接材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答案】(1)父亲垒堆玉米, 父亲踏露割稻, 父亲焦心荚豆, 父亲翻晒谷子【解析】(1)“概括情节”是常见的命题方式其往往包含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相关内容作答时注意锁定文章的答题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此题的情节围绕“父亲”概括本文以“阳光”为线索围绕父亲一共记叙了六件事父亲垒堆玉米父亲踏露割稻父亲稻田织锦父亲焦心荚豆父亲被雨淋透父亲翻晒谷子全文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敬重之情然后结合提示内容填空即可根据第①段的内容可概括为“父亲垒堆玉米” 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可概括为“父亲踏露割稻” 根据第⑦段的内容可概括为“父亲焦心荚豆” 根据第⑧段的内容可概括为“父亲翻晒谷子”【答案】(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不顾劳累全身心地抢收稻谷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吃苦耐劳的性格【解析】(2)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方法、描写方法、遣词造句等角度入手作答时需先明确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这句话把“抢收”比喻成“救火” 把“父亲”比喻成“扑火流萤” 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语境可知这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为了抢收稻谷不顾劳累的情景同时也表现了父亲吃苦耐劳的性格【答案】(3)画线句是环境描写表现了那时的天气变化极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父亲被雨淋透作铺垫衬托出父亲不知疲倦、吃苦耐劳的特点【解析】(3)环境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二是渲染气氛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四是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第⑤段和第⑧段画线句子都描写了云属于环境描写表现出那时的天气变化极快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结构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父亲被雨淋透作铺垫内容上衬托出父亲不知疲倦、吃苦耐劳的特点【答案】C【解析】(4)C项本文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敬重之情没有表现对父亲迷信神灵的痛恨之情所以“流露出对父亲迷信神灵隐隐的痛恨之情”说法有误【答案】(5)人物描写方法的相同点都有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不同点链接材料还有对人物的肖像描写抒发情感方面的相同点都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情不同点文本偏向于抒发对父亲的赞美之情链接材料还用自己的情感反应去烘托人物形象的感人而看见父亲爬月台的背影正是作者的情感态度由有些不耐烦到感动的契机【解析】(5)分析链接材料和画线句从描写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和抒发情感等方面作答分别答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即可人物描写方法的相同点结合“父亲戴上草帽手把竹耙勤手细脚反复翻晒”和“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分析可知都有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不同点链接材料还有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关于情感的抒发第⑨段画线句子和链接材料都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情不同点本文以“阳光”为线索全文突出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敬重、赞美之情而链接材料看见父亲爬月台的背影正是作者的情感态度由有些不耐烦到感动的契机9.(1)作者回忆了与麦收有关的几个生活场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①_______________——②在麦垛戏闹帮助扬场——③_______________——④帮理口袋运麦回家9.(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9.(3)请说说标题“麦收大地”的作用9.(4)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对结尾段的理解和体会【答案】(1)①帮送东西捡麦穗头, ③麦场打闹帮赶鸟群【解析】(1)文章第②段结尾提到“有时也做点小事帮大人送点需要的东西或把散落的麦穗头一个个捡起” 这是帮忙麦收的第一个场景可以概括为“帮送东西捡麦穗头” 文章第⑦段“孩子们则在晒麦场相互打滚滑跑”“有时大人分配我们小任务比如驱赶鸟群” 这是帮忙麦收的第三个场景可以概括为“麦场打闹帮赶鸟群”【答案】(2)动作描写“挡”“喝”“润”“擦”等动词生动地描写出夏天的炎热表现了大人们割麦时紧张和忙碌的状态【解析】(2)“挡”“喝一口自带的凉开水”“润一下喉咙”“擦一下脸颊”等都是典型的动作描写“凉帽、湿毛巾都挡不住阳光的照射”“汗水蒸腾”等突出了夏日极其炎热的天气在这种环境中大人们也只是抽空喝一口水、润一下喉咙、擦一下脸颊紧接着就继续忙碌直至傍晚这说明割麦是非常紧张和忙碌的体现出了农民们的辛苦劳作【答案】(3)“麦收大地”暗示了本文的主要写作内容即写麦收季节的种种场面结构上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引发联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解析】(3)分析标题的作用可以从内容、结构和表达效果等方面思考内容上“麦收大地”统领全文指出了本文记叙的主要内容就是“麦收时节发生的事情” 结构上全文都在围绕“麦收”进行描写所以“麦收大地”这一题目也是贯串全文的线索表达效果上“麦收大地”这一题目极具诗意能够引起读者对文章内容的联想与想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案】(4)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对父辈们的怀念和感恩以及对农村巨变的赞美和对新时代的讴歌我们在生活中不仅要学会感恩也要关心家乡和国家的发展【解析】(4)首先“麦收的记忆”对于作者来说是美好的其中包含了作者美好的童年生活而麦收时节父辈们的辛勤劳作还历历在目所以在回忆中也有对父辈们的怀念和感恩其次作者提到“祖国的农村已山乡巨变” 说明了国家发展迅速农村的人们也都过上了现代化的幸福生活表达了对新时代的歌颂和赞美最后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要学会感恩多去关心祖国和家乡的发展争取为家乡的建设、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1)为了使班上的同学能尽快熟识语文老师安排了“自我介绍”的环节王晖同学被推举为主持人他准备了下面一段开场白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有位作家曾说过“在广瀚的宇宙中只有一个你【A】以前不曾出现以后也不会重复你绝对是唯一仅有的独特的”是啊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B】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让我们能勇敢地展现自己的闪光之处!①为表示尊重开头应添加称呼及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②【A】处画线句子语义重复应删去“_______________”③【B】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请你修改10.(2)古人对不同性质的朋友有不同的称呼依次把“朋友”的名称填在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是指“不拘身份、形迹的知心朋友结成不分你我的朋友”“_______________”是指“打破年龄、辈分的差异而结为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是指“幼年相交的朋友” _______________”是指“生死与共的朋友”10.(3)活动中杨丽同学搜集到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帮助她选择合适的下联上联得意客来情不厌下联 _______________10.(4)请依据下面内容写出相应的成语A.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B.(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答案】(1)①示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②唯一(或“仅有”), ③希望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能勇敢地展现自己的闪光之处!【解析】(1)①作为一段开场白为表示尊重应有称呼及礼貌用语这里的对象是老师和同学所以可以添加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②“唯一”与“仅有”语义重复去掉其一③介词滥用导致主语残缺去掉“让”【答案】D【解析】(2)根据“不拘身份、形迹” 第一空应填“忘形交” 根据“打破年龄、辈分的差异” 第二空应填“忘年交” 根据“幼年相交” 第三空应填“竹马之交”或“总角之交” 根据“生死与共” 第四空应填“生死之交”或“刎颈之交” 故选D【答案】C【解析】(3)根据对联上下联之间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的特点来写选择下联即可名词“得意客”对“知心人” 动词“来”对动词“到” “情不厌”对“话投机” 故选C【答案】(4)A.桃园结义B.割席断交(或“割席分坐”)【解析】(4)A文段从“飞”“桃园”“我三人结为兄弟”“玄德”“云长”等可知这是刘备、张飞、关羽“桃园结义”的故事B文段从“管宁”“华歆”“割席分坐”等可知这是“割席断交”(或“割席分坐”)的故事七、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1)请概括《五猖会》的主要思想内容11.(2)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11.(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1.(4)读后你有什么感受?【答案】(1)《五猖会》记述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伤害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解析】(1)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原著认真阅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然后分析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围绕“封建教育”来概括文章的主题即可根据第①段“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第⑥段“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第⑧段“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等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同时注意围绕“封建教育”“封建思想”点明文章主题【答案】(2)烘托父亲让“我”背书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解析】(2)文章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烘托出父亲让“我”背书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我”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却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而变为扫兴和痛苦表达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这一主题【答案】(3)父亲是一个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解析】(3)解答此题要在通读文段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故事情节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从“我”期待看迎神赛会却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这一情节来看父亲是一个专制且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答案】(4)示例家长应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强制学习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的【解析】(4)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在阅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实际来谈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写作 语言要连贯说课稿
“语言要连贯”说课稿【教材分析】“语言要连贯”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散文单元的写作课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生要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就是课标对学生“语言连贯”提出的要求。
所谓语言连贯,是指学生说话或写作时,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段与段的衔接过渡,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让文章整体思路清晰,结构流畅完整。
在教材的写作指导中,要求学生们做到:1. 保持前后话题统一(针对学生随兴表达,零散表达的情况提出的要求)2. 围绕统一的话题,各个句子有合理的排序3. 运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进行句子之间的衔接过渡(针对学生表达句子排序不合理,句子之间衔接突兀不自然的问题提出的要求)【学情分析】经过七年级和八年级三个单元的写作学习,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培养了写作的兴趣,拥有了写人记事,写景抒情的能力。
在作文程式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审题立意”“布局谋篇”“构思选材”等方法,在表达的过程中能够注意“文从字顺”“语言简明”的要求。
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在接下去的写作学习中,随着学生们的抽象思维的不断发展,行文应该更具严密的逻辑,注意句、段之间内在意义的衔接。
因而在教学生作文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了解“语言连贯”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连贯的一般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语言连贯”这个概念,能够判断文段语言是否连贯。
2.通过篇章修改,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
3. 紧密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写作,注意段落内部的语言连贯。
4. 合理安排句子的顺序,并学会运用连接词,保持句子之间的衔接自然。
【教学过程】课前热身:选择两道中考关于“句子排序与衔接”的题目,让同学们进行选择,并通过练习来体会“语言要连贯”的重要性。
1. 2021年杭州市语文中考题【发扬英雄精神】这些天,同学们在阅读那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了解了朝鲜战场上战士们的英雄事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15,17课知识点梳理
第14课《背影》一、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散文家、诗人、学者。
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有《春》《绿》《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故事背景本文记叙的是1917年的事。
那年冬天,作者的祖母死了,在徐州工作任职的父亲朱鸿钧也被解除了职务。
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读书,得到祖母去世的噩耗,便从北京赶到徐州,同父亲一道奔丧回家。
父亲朱鸿钧没有积蓄,回到扬州后,借钱办了丧事。
办完丧事后,作者回北京念书,朱鸿钧到南京找工作,父子二人便在浦口车站依依惜别。
《背影》所写的就是这一段事。
三、文学常识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
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四、理解词义1.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2.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3.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4.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5.赋闲:失业在家。
6.勾留:短时间停留。
7.踌躇:犹豫。
8.颓唐:衰颓败落。
9.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10.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11.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12.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13.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五、课文分段第一部分(①):开篇点题,点明自己对父亲的背影难以忘怀。
第二部分(②-⑥):车站离别,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三部分(⑦):写别后思念,泪光中再现父亲的背影,抒发怀念父亲之情。
六、问题归纳1. 文章是以什么方式开头?有什么好处?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以倒叙的方式开头,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从而吸引读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第三、四章导读与练习
《红星照耀中国》第三四篇导读与练习书籍简介《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红星照耀中国》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着全中国。
阅读此书,要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1.熟读斯诺对革命伟人的报道,了解他们的思想经历及性格特征;2.了解长征始末;3.了解红军的生活、军队制度与政策等内容;4.学习革命精神,学会在当今社会加以运用。
章节简介在第三篇(章节名称《在保安》),作者来到保安,记叙了见到毛泽东与其夫人的场景,对毛泽东的生平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就“中国共产党人今天的基本政策是什么”与毛泽东以及共产党的其他领人进行几次淡话,见到红军大学的校长林彪这个首级被悬赏二百方的人物。
在第四篇(章节名称《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作者介绍了毛泽东的童年生活、在长沙的经历、在北京以及游历全国加入共产党的经历,介绍了共产党成立的过和早期不同路线之间的斗争,以及民革命和苏埃运动时期毛泽东的经历,最后介绍了红军的成长过程和红军的相关政策。
重点章节1.苏维埃掌权人物(对毛泽东的第一印象及简单介绍)2.悬赏两百万元的首级(关于红军大学及林彪的介绍)3.第四篇毛泽东的革命经历及苏维埃、红军的成长历程。
练习题一、填空题。
1、在保安,美国记者斯诺终于找到了南京同他打了十年仗的共产党领袖。
斯诺到了后,保安外侨的人数剧增。
另外的一个西方侨民就是一个称作通知的德国人。
2、斯诺对毛泽东的第一次印象是,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对工作一丝不苟,精力过人,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培优第1单元 单元主题阅读(一) 新闻阅读
⑧第一批10户,种了50亩,老郭种4.5亩。半月后,地 黄没出芽。村民议论,老伴数落。老郭一天到地头转几 遍,悉心照料。40天,地黄出齐,一地绿色。老郭长出一 口气:“心里石头落了地,我瘦了18斤。”
语文
⑨村支书郭祖良压力更大:“万一种不成,咋有脸见 乡亲?”他请专家“把脉”指导,成立种植合作社,与安 徽企业达成协议,以优惠价回收药材,让农民吃上定心 丸。
语文
④“我要去320车站怎么走?”“厕所在哪里 啊?”“到哪改签车票?”每一次列车到站,这处四方小 台都会被各类问询旅客团团围住。这样的问询,每人每个 岗都要接待近百次。
⑤除了要及时解答各类问题,驿站志愿者还要眼观六 路,找到出站人群中需要帮助的特殊旅客。
语文
⑥17时许,刚下火车的张玉俭和老伴儿拖着行李和一 大箱从北海买的特产海鸭蛋走出北一口。张玉俭今年73 岁,老伴儿82岁,正在他们发愁时,爱心扶助员王聪发现 了他们,一路小跑赶来。一看到这个戴红帽小伙儿来帮 忙,张玉俭高兴得连连道谢。
语文
⑩12月,地黄叶枯,眼看就到收获的季节。为解销路 之忧,村党支部组织贫困户到安徽找市场。见中药材需求 旺盛,更多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如今,合作 社种3种药材,共计400多亩,明年将扩至1 000亩。依托中 药材产业,村里将建中药材展馆,开设中医疗养一条街, 发展“养生小城”特色游。
语文
语文
②昨天,是春运第11天,也是北京西站爱心驿站上岗 的第8个月。这些蓝色港湾如同一颗颗闪耀的小星星,分散 在西站的不同点位,用点点滴滴的热忱服务,温暖往来旅 客的心。
语文
③北一出站口是出站客流最集中的地方,此处的“爱 心驿站”也是最忙的。昨天在岗的,是志愿者马辉和来自 恒兴物业中心的3名保安员:李冬、王聪和李俊令。“多亏 了这些小伙子,天天都要推轮椅,特别辛苦!”志愿者马 辉像大姐姐一样介绍这几位保安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题阅读第12课时名著导读课《人间草木》名师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题阅读第12课时名著导读课《人间草木》名师教案第12课时草木情怀诗意人生人间草木》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名著导读课研究内容】《人间草木》研究目标】1.欣赏、品读《人间草木》,并体会XXX散文特点。
2.品味作品散发的诗意人生。
研究过程】一、导入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
”如此诗意的美句,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说的呢?对,他就是XXX,XXX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
今天,请跟随XXX老先生一起看人间草木,品岁月悠悠,走进他的诗意人生。
二、研究环节活动一:走进XXXXXX,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XXX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1935年秋,XXX初中毕业考入XXX。
1939年夏,XXX 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XXX中国文学系,师从XXX。
新中国成立前当过中学教员、XXX职员。
后在北京做编辑工作;写过剧本,介入过《沙家浜》的修改和定稿;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上很有成就。
作品有《受戒》《晚餐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活动二:初识《人间草木》1.阅读目录,了解书本内容。
明确:本书分为7辑,分别是人间草木、四方食事、脚底烟云、XXX岁月、师友相册、平淡人生、文章杂事。
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凡人小事和乡土名俗的深深眷恋及对旧日生活情景的缅怀。
2.浏览序文,了解作者写作目标。
活动三:细读,品XXX散文特色1.让学生从文中自由选三两篇文章浏览,并以上面表格内容作批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练习第四单元1一、第一阵清风——诗词古韵【阅读提示】张九龄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宰相,他胸怀壮志,惟恐虚度光阴而一事无成,后来,因为阻止唐玄宗用人不当未果,被贬为荆州长史,这首是就是那时所作。
此诗感怀身世,既抒发了作者自己的凌云壮志,又感慨了自己一事无成,时光飞逝,透露出他为美好时光空空流逝而深感惋惜之情。
全诗语言朴素,文字简练,寓意颇深。
读出无奈而悲伤的情绪来。
4分钟。
照镜见白发唐·张九龄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诗意:以前,做宰相时,报效国家,日理万机,志向远大。
现在,做了长史,无事可做,蹉跎岁月,虚度华年。
谁知道照镜子时,才看到自己头发白了,老了。
我深深感到孤独,只有自己的形体与影子相互怜惜。
二、第一声鸟语——字词正音掌握一个成语戛然而止(注意“戛”不要写错,2分钟)拼音jiárán ér zhǐ释义:戛然:像声词。
声音突然停止。
出处:《歧路灯》:“忽得锣鼓戛然而止,戏已煞却。
”示例: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自己造一个句子戛然而止:三、第一缕花香——美文园地【阅读提示】用了一个长长的故事,不厌其烦地叙述,就是为了告诉大家,“老派有钱人”和“新富的人”之间的不同之处,有意思,而且,褒贬起来不留痕迹,读完了,人自然就知道谁是谁非,自己将来该怎么做了。
这样的文章最显功力。
当做故事说给同桌听。
9分钟。
主人的情意蔡康永我小时候,被爸爸带去过两位报社老板家里做客。
他们两家各有一道待客的菜,令我印象深刻。
一位老板家住城的这一头,那一餐是把菜一盆一盆摆开,好让几桌打麻将的客人,各自依照打完一圈的时间,再离桌吃饭。
我到他家时,菜刚摆出来,我看到有一盆大小大概像个提篮,里面堆满了一块一块杯盖大小的、圆圆的、深茶色像豆腐干的东西。
我随后拿叉子叉了一块起来啃,觉得比豆腐干有弹性一点,吃起来还算有趣。
看看满盆子都是,就又多叉了几个吃着玩。
这时爸爸那桌打完麻将离桌来吃饭了,爸爸走过来看我,我就问他我吃的这东西是什么,他告诉我:“这叫鲍鱼。
”另外一次,被叫到另外一位报社老板家去吃晚饭。
这位老板住在城的另一头。
这位老板向来不喜欢把菜摆开来让客人取,一方面怕菜的温度不对,一方面不愿意劳驾客人自己走动去拿吃的。
所以他家打牌吃饭,就宁愿让各桌互相等一等,等到一齐告一段落了才开饭。
所以他家备了不同尺寸的圆桌面,吃饭的客人越多,就架上越大的圆桌面,总是可以让大家一起围桌共餐。
从小孩子眼中看起来,当然就觉得圆桌很辽阔,每缸菜都巨大又冒烟。
其中有一缸端上桌时,只见淡茶色透明刺须从缸口满出来,颤巍巍朝四方乱七八糟的、呈喷射状散开。
女主人热情地招呼,拿勺一大碗一大碗分盛给客人。
我吃了觉得脆脆的很好吃,拿眼睛看我爸,我爸说:“这叫鱼翅。
”我后来当然还在不同主人的家里,吃过其他好吃的东西。
有的主人请客时,对端上桌来的那份鲍鱼或鱼翅,或随便什么其他美食会很郑重地介绍,如果那份鲍鱼或鱼翅,又被郑重地打扮得像要供百姓瞻仰的贵族遗体的话,这时我脑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我小时候遇见这两道菜的画面。
我一直都不喜欢参加装模作样的宴会,我甚至觉得一群人相聚时,不聊些有意思的事情,反而郑重其事地讨论着,此刻开的是哪一年份的酒,或哪位身上穿的是哪家牌子的衣服,都会让我有点疲倦。
主人请客人吃什么,那是主人的情意;客人为主人穿上什么,那是客人的情意。
如果事事都要明白说破,那还有什么情意?不如直接把价钱标在上面算了。
我常常被问到老派有钱人和新富的人有什么不同。
一样是钱,给人的感受不同。
1.小时候印象深刻的那两道菜一个是另一个是。
2.结合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我一直都不喜欢参加装模作样的宴会”的原因是什么?四、第一滴甘露——文言源泉【阅读提示】历史中的良将你知道几人?今天就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中的李牧,看看他是如何打败匈奴的。
(15分钟)李牧守边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
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
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
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
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
复请李牧。
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
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
匈奴数岁无所得。
终以为怯。
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大纵畜牧,人民满野。
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
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
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
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参考答案:美文园地1.鲍鱼鱼翅2.那样的宴会少了一份情意。
文言源泉译文: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
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
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
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
订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
”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
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
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是胆小,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
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
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
此后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侵犯,就出兵交战。
出兵交战,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无法耕田、放牧。
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
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
赵王就一再强使李牧出来,让他领兵。
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
”赵王答应他的要求。
李牧到达边境,按照原来的法规、号令办事。
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但是人们始终认为李牧胆怯。
守边的士兵常得到奖赏却不被使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
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出战马一万三千匹。
还有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进行军事演习。
又大力组织放牧,让人民布满山野。
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部众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给匈奴。
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率领大批军队入侵。
李牧大量布下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边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几万人马。
接着消灭襜褴,打败东胡,迫使林胡投降,单于逃跑。
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城邑。
2一、第一阵清风——诗词古韵【阅读提示】朱熹是宋代的大理学家,这首小诗旨在奉劝青少年,珍惜光阴,珍惜青春,刻苦治学,有所作为。
只不过,它选用两个带有不同时令特色的“池塘春草”和“阶前梧叶”来写春秋巨变,让人感觉形影独到。
句子很经典,读的时候语气恳切,争取背过。
4分钟。
劝学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诗意:人老得快,学业也难于成就,因而,一点时光也不要小看。
在池塘边的草地上春天的美梦还没做完,台阶前梧桐树的叶子已经发出秋雨的滴答声。
二、第一声鸟语——字词正音掌握一个成语可见一斑(注意“斑”不要写错,2分钟)拼音:kějiàn yībān释义:一斑:豹子身上的一块斑纹。
比喻从一点可以推知全貌。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诸如此类;虽未得其皮毛;也就略见一斑了。
”[近义]管窥一斑管中窥豹示例:韬奋《萍踪忆语》:“他们不但开会的地方经常更动,住的地方经常更动,就是通信的地方也要常常更动的,他们在工作上的技术上的细密,于此可见一斑。
"自己造一个句子可见一斑:三、第一缕花香——美文园地【阅读提示】手足情就是兄弟姊妹之间的亲情。
文章篇幅不长,文字不多,但感人至深。
为什么?因为描摹得太真实了,字里行间融入了真情,孩子的纯真,让人动容。
所以说,真情才能动人。
读出大人的怒气和孩子的柔情来。
读两遍,8分钟。
尤金孩子们坐在厅里观赏电视里播映的武打片,我独自一人留在房里写信。
突然,厅里传来了一声粗暴的呼喝,接着,是女儿尖厉的哭声。
我冲到厅里一看,5岁的女儿双手按住左耳,哀哀痛哭;8岁的儿子则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
置身度外的老大,迅速向我报告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老二看戏看得兴起,站起身来,呼喝一声,学剧中人飞出了一招“连环三脚”,不偏不倚,踢中了妹妹的耳朵。
我拉开女儿的双手一看,愤怒即刻好似一团火一样由心里烧了出来。
她的耳壳后方,出现了一道一寸来长的裂痕。
现在,正有丝丝血水渗出来。
我一面替她敷上消毒药水,一面大声斥责老二;丈夫更拿出了藤鞭,准备打他手心以示惩罚。
然而,没有想到,涕泪滂沱的女儿却抽抽搭搭地开口为他求情:“爸爸,不要,不要打他!”“罪行”太深,不得不打。
两边手心,各打了三下。
他不敢呼痛,只是静静地搓着手,泪如雨下,而一双眼睛呢,却牢牢地看着妹妹的耳朵,眼睛里有着一层不能掩饰的悲伤。
把女儿抱上楼去,哄她入寝。
老二悄悄尾随而来,站在床边,伸出鞭痕犹在的手,把一片胶布递给我。
哎,他是真心真意地感到抱歉的呢!当天夜里,全家人都已经入睡了,我在蒙蒙眬眬间,突然被搬动椅子、摁亮电灯的声音惊醒了。
一跃而起,冲到女儿的房间,就在那儿,就在那一刻,我看到了叫我极为难忘的一幕。
我家老二,跪在老三床畔,正轻轻地拨开她的头发,低着头,细细地看着她耳后的伤痕。
一股热潮,蓦地泛上了我的双眼。
1.结合全文,说说以“手足情”为题好在哪里?2.文章在哪里体现了“手足情”?四、第一滴甘露——文言源泉【阅读提示】很多同学觉得我们只要向老师学习就够了,殊不知你身边的老师数不胜数,同学、陌生人、甚至可能老马和蚂蚁等也可能是你的老师。
我们要多和日常生活接触,积累经验,不能忽略这些宝贵经验的积累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圣人的智慧吧。
(12分钟)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③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注释:①管仲、隰(xǐ)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
②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
③不难:不惜,不耻。
参考答案:美文园地1.①这是比喻手法,我们通常把弟兄姊妹之间的亲情比作手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