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一、阅读与欣赏(54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一6题。
(16分)春望(杜甫)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到。
(2分)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分)隆中对(节选)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子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自董卓已.来 ( ) (2)名微而.众寡 ( )(3)挟.天子而令诸侯( ) (4)利.尽南海 ( )4.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2分)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译文:5.问题探究: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3分)(1)(2)(3)6.简答:(3分)(1)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
(可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2)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1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列各题。
(10分)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曰奉壹。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心乐之()(2)潭中鱼可百许头()(3)以其境过清()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俶尔远逝翻译:(2)凄神寒骨翻译: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开头交代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以及位置、环境,表现了作者探幽时浓厚的兴趣。
B. 第二段写了潭水中的鱼很多,也写了潭水的清澈见底以及鱼儿快活游动的情景。
C. 既写了“寂寥无人”的环境,又说有“同游者”,说明作者的内心是很矛盾的。
D. 作者在写景过程中,巧妙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心情的内在变化,言有尽而意无穷。
(一)(共10分)6.(3分)(1)以·······为乐(2)大约(3)因为7.(4分)(1)忽然间向远处游去(2)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8.(3分)C(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
(10分)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精选)【含答案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精选)目录(一)陶公性检厉 (1)(二)楚庄王欲伐越 (2)(三)王羲之诣门生家 (3)(四)服虔匿名 (4)(五)丞相牛公应举 (6)(六)文天祥至潮州 (7)(七)庄子家贫 (8)(八)送李愿归盘谷序 (10)(九)喜雨亭记 (11)(十)苏轼其人 (12)(一)陶公性检厉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
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
咸.不解其意。
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
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
②正会:元旦集会。
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
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
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咸.不解其意:___________ (2)值.积雪始晴:___________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全,都(2)遇到,碰上……的时候2.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一点也不受妨碍。
3.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
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
【参考译文】陶侃性情检束而严厉,对政事十分勤勉。
他任荆州刺史时,命令造船的官员把锯木屑全部收集起来,有多少收多少。
大家都不理解他的用意。
后来正月初一大会僚属,恰好遇上久雪初晴,大堂前的台阶下雪后还很湿。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显者①旅宿邮亭②,时方溽暑③,帐内多蚊,驱之不出,因忆家居时堂宽似宇,簟④冷如冰,又有群姬⑤握扇而挥,不复知其为夏,何遽⑥困厄至此!因怀至乐,愈觉心烦,遂致终夕不寐。
一亭长露宿阶下,为众蚊所啮⑦,几至露筋,不得已而奔走庭中,俾⑧四体动而弗停,则啮人者无由厕足⑨;乃形则往来仆仆⑩,口则赞叹嚣嚣⑪,一似苦中有乐者。
显者不解,呼而讯之,谓:“汝之受困,什佰⑫于我,我以为苦,而汝以为乐,其故维⑬何?”亭长曰:“偶忆某年,为仇家所陷,身系狱中。
维时亦当暑月,狱卒防予私逸,每夜拘挛⑭手足,使不得动摇。
时蚊蚋之繁,倍于今夕,听其自啮,欲稍稍规避而不能,以视今夕之奔走不息,四体得以自如者,奚啻⑮仙凡人鬼之别乎!以昔较今,是以但见其乐,不知其苦。
”显者听之,不觉爽然自失。
(选文有删改)【注】①显者:富贵的人。
②邮亭;驿站。
③溽暑:盛夏。
④簟:枕席。
⑤姬:姬妾。
⑥何遽:怎么。
⑦啮:咬。
⑧俾:使。
⑨厕足:立足。
⑩仆仆:辛苦的样子。
⑪嚣嚣:大声叫喊。
⑫什佰:十倍百倍。
⑬维:由于,因为。
下文的“维”是语气词,不译。
⑭拘挛:捆住。
⑮奚啻:何止,岂但。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不得已而奔走庭中 庭:_______________②呼而讯之 讯:_______________③是以但见其乐 但: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驱之不出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为众蚊所啮 不足为外人道也C.狱卒防予私逸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倍于今夕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因怀至乐,愈觉心烦,遂致终夕不寐。
②听其自啮,欲稍稍规避而不能。
(4)选文叙述了一件怎样的事?(5)从选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海鸥与巷燕鸥于海渚遇巷燕。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古文专项训练复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古文专项训练复习题(附答案)一、相关内容填空1、名句识记⑴、少壮不努力,。
⑵、气蒸云梦泽,。
⑶、,徒有羡鱼情。
⑷、明月松间照,。
⑸、,莲动下渔舟。
⑹、最喜小儿无赖,。
⑺、,借问行人归不归。
⑻、兔从狗窦入,。
⑼、杨柳青青著地垂,。
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2、理解背诵⑾、《岳阳楼记》中,作者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
”高尚情操,并抒发了“,。
”的远大政治抱负。
⑿、《长相思》中写风吹雪打账篷的喧噪声搅扰了怀乡思绪的句子是,。
⒀、《岳阳楼记》中“洞庭月夜”景色的句子是,,,。
⒁、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
真是“”(《醉翁亭记》)⒂、刘欣同学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学习英语,不仅词汇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口语水平也较以前大有进步,同学们都说“,。
”(《孙权劝学》)⒃、新市长上任两年,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
”(《岳阳楼记》)⒄、《清平乐·村居》中最最能表现童真童趣的句子是,。
⒅、《采薇》中烘托出士兵们因思乡之切而沉重抑郁的心境,也预示着归途的艰辛,为下句“行道迟迟”作铺垫的句子是,。
⒆、《十五从军征》中描写归乡老兵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
⒇、《长歌行》中比喻时光一去不复返的句子是,。
3、文学常识⑴、《战国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史书,是西汉整理的。
⑵、《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其创作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鲁迅先生评价它“”。
作者,(朝代)史学家,文学家,字。
⑶、《资治通鉴》是主持编纂的,是继《左传》之后,我国又一部体通史。
他是(朝代) 家,家。
字,谥,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⑷、《公输》选自。
墨子,名,是春秋战国之际家学派的创始人。
⑸、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也是家的经典之一,共有篇,从内容上分为、、三类;从创作手法上分为、、三类,合称“《诗经》六艺”。
⑹、《乐府诗集》,中国上古至唐五代乐章和歌谣的总集,全书100卷。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伯乐与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举历史或当今社会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下列句中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牙那样)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凄清)
C.益奇而坚(好处)
D.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有的人)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投以小石 先帝不以臣卑鄙
B.是固劳而无用 潭西南而望
C.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环而攻之而不胜
(4)文章是怎样从侧面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第二段内容具体分析。
(5)文人的经历往往会述以文章,借物抒怀,以景述志。纵观全文,在游历小石潭的过程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由乐转忧的变化过程,请谈一谈你对这种情感变化的理解。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十五、阅读陶渊明《桃花源记》,完成1~4题。
(15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 )之,复前行,欲穷( )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 )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 )如外人。
黄发( )垂髫(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 )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 )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 )云:“不足( )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 )向( )路,处处志( )之。
及( )郡下,诣( )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 )往。
未果,寻( )病终,后遂无问津( )者。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处处志之/寻向所志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C.停数日,辞去/成礼而去D.既出,得其船/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把“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渔人进出桃花源是文章的线索,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一线贯穿,平铺直叙。
B.渔人从山上的小口进入桃花源以后,发现那里桃林美艳,土地平整,房屋整齐。
C.渔人后来“寻向所志”、“不复得路”使人觉得桃花源真真假假,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D.“皆叹惋”这细节描写,写出了桃源人忧叹自己和平安宁的生活被外人破坏了的情态。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乙]郗公值永嘉①丧乱,在乡里,甚穷馁。
乡人以公名德,传②共饴③之。
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甥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
”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
后并得存,同过江。
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注】①永嘉:晋怀帝年号。
②传:轮流。
③饴:同“饲”,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便要还家(2)郗公值永嘉丧乱2.加点词语解释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问所从来战则请从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乃记之而去C.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甥周翼二小儿往食及下船D.席苫于公灵床头行者休于树3.翻译下列句子。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
4.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文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表现了桃花源中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乡人“传共饴之”,是因为郗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练习汇总(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练习汇总第一课《桃源源记》第一篇:【甲】《桃源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①。
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
②甫:刚。
③洵(xún):确实。
④浣:洗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①并怡然自乐()②悉如外人()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④自恨不如远甚也()2.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B.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C.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D.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以刀劈狼首B.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其一犬坐于前C.余顾而慕之结友而别D.盖江北之俗而两狼之并驱如故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②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10.【甲】文中的第二段和【乙】文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谈。
(4分)第二篇:【甲】林尽水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含答案及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一)文天祥至潮州文天祥至潮阳, 见张弘范①, 左右命之拜, 不拜,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与俱入崖山, 使为书招张世杰②。
天祥曰: “吾不能捍父母, 乃教人叛父母, 可乎?”索之固, 乃书《过零丁洋》与之。
其末二句云: “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弘范笑而置之。
崖山破, 军中置酒大会。
弘范曰: “国亡, 丞相忠孝尽矣, 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 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汪然出涕曰: “国亡不能救, 为人臣者死有余罪, 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
【注释】①张弘范: 元军将领。
②张世杰: 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
1. 原文横线上应填入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与俱.入崖山________________ (2)使为.书招张世杰________________(3)其末二句云.________________3. 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 正确的一项是()。
A. (你)如果能够改变情感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B. (你)如果能够改变心意用事奉宋的态度来事奉我们皇上C. (你)只能改变情感用对待宋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皇上D. (你)只能改变心意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4. “不拜”表现了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文中最能体现其忠贞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天祥固然是英雄, 张弘范也颇有君子之风。
因为张弘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文中的3处地方)【参考答案】1. 留取丹心照汗青。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 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部编版【古文阅读】(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节选自《礼记·学记》(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①。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②而二螯③,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注:①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②跪:蟹脚。
③螯:蟹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
(1)虽有至道道:________(2)然后能自反也反:________(3)学不可以已已:________(4)冰,水为之为:________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A.虽有嘉肴虽乘奔御风(《三峡》)B.而寒于水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C.蚓无爪牙之利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D.蟹六跪而二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3.选出画波浪线句子停顿恰当的一项()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4.下列关于【甲】【乙】两篇文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开头从“嘉肴”谈起,用意不在于谈论“嘉肴”,而是为了用“嘉肴”类比“至道”,然后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班级姓名一、阅读《桃花源记》【原文略】,做题。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
B.诣.太守诣:拜访。
C.寻向所志.志:做记号。
D.渔人甚异.之异:对……感到诧异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渔人甚异之.忘路之.远近B.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C.欲穷其.林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欣然.规往豁然.开朗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人因迷路误入桃花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了标记,但当他和太守一起再次寻访桃花源时,还是失败了。
B.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被打扰。
C.刘子骥是南阳人,听说此事后,也计划前往探寻,但最终没有实现,这一段叙述使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
D.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追寻理想社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之情。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从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理想社会?答:6、请以“桃花源美,美在……”写几句赏析的话。
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你理解中的“桃花源”是怎样的呢?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
(1)桃花源美,美在(2)我理想中的“桃花源”是:二、阅读《小石潭记》【原文略】,做题。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水尤清冽.冽:凉。
B.往来翕忽..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C.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
D.以其境过清.清:冷清。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心乐之.马之.千里者B.不可知其.源其.如土石何C.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D.乃.记之而去乃.石性坚重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水、石、树、鱼等潭中景物,再写小潭源流及潭中氛围,最后记录同游者,构思巧妙,结构完整。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 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 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部编版文言文阅读: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手”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
②质:做人质。
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都城。
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都城。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距离B.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诽谤C.愿王察之:观察D.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结束2.翻译句子: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3.从庞葱与魏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庞葱有哪些思想顾虑4.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三人成虎”。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什么文言文阅读。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
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
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
俄而起惊。
众人皆问之。
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
”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
②玄:深奥。
③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5.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⑴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A.刚才B.假如C.接近D.向着⑵日月广明之道()A.道路B.道理C.引导D.方法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博览群籍凡三往,乃见B.以《易》为宗虽不能察,必以情C.忽于眠中皆朝于齐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实是欲界之仙都7.8.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练习及答案(全册文言文6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练习文言知识(一)桃花源记知识点一重点词语1.通假字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古义: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2)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3)豁然开朗..古义: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5)率妻子..妻子:古义:__________..邑人来此绝境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境: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6)遂与外人间隔..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无论..魏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不足..道也不足:古义:__________ ..为外人今义:________外人:古义: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9)寻.病终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3.一词多义(1)舍:便舍.船 ____________屋舍.俨然 ______(2)出:不复出.焉 ______皆出.酒食 ______(3)志:处处志.之 ________寻向所志. ______(4)寻:寻.向所志 ______寻.病终 ____________4.词类活用(1)渔人甚异.之 ________________(2)欲穷.其林 ____________________(3)处处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未果.,寻病终 ____________________5.其他实词(1)缘.溪行缘:____________(2)落英缤纷..缤纷:____________(3)初极狭,才.通人才:__________(4)屋舍俨然..俨然:____________(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____(6)阡陌..交通阡陌:__________(7)悉.如外人悉:________(8)黄发垂髫....黄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垂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具.答之具:______(10)咸.来问讯咸:________(11)皆叹惋..叹惋:______(12)停数日,辞去.去:______(1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______(14)此中人语.云语:______(15)便扶.向路扶:____________(16)及.郡下及:____(17)诣.太守诣:______(18)欣然规.往规:____________(19)后遂无问津..者问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虚词意义及用法(1)与:遂与.外人间隔 ______________(2)为:武陵人捕鱼为.业 ______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3)之:忘路之.远近 ______________渔人甚异之. 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具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处处志之. ________________闻之.,欣然规往 ________________(4)其:欲穷其.林 __________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_____________既出,得其.船 ____________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__________(5)乃:见渔人,乃.大惊 __________乃.不知有汉 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成语探源1.世外桃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落英缤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人问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鸡犬相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特殊句式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之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之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之文言文专项训练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王敬臣,长洲人。
十九为诸生,受业与校。
性至孝,父疽发背,亲自吮舐。
老得瞀眩疾,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孙抑,世居晋宁洪洞县。
关保之变,挈父母妻子避兵平阳之柏村。
有乱兵至村剽掠,拔白刃吓抑母,求财不得,举刃欲斫之。
抑亟以身蔽母,请代受斫,母乃得释。
而抑父被虏去,不知所之。
或语之曰:“汝父被驱而东矣,然东军得所掠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
”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遂往,出入死地,屡濒危殆,卒得父以归。
(原文有删改)【注释】①校: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
②疽jū:毒疮。
③瞀mào眩:眼花头晕,迷糊。
④挈:带领。
⑤斫zhuó:砍。
⑥亟j í:急忙。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抑亟以身蔽母蔽:遮蔽,遮挡B.不知所之之:去、往C.或语之曰或:有人D.汝慎无往就死也就:完成(2)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其父被掳去A.其马将胡骏马而归___(《塞翁失马》)B.其如土石何_________(《愚公移山》)C.其一犬坐于前___(《狼》)D.其真不知马也___(《马说》)(3)下列句子,与“夫孝,德之本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必以分人___(《曹刿论战》)B.环滁皆山也___ (《醉翁亭记》)C.贤能为之用___ (《隆中对》)D.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敬臣的父亲背部长疮,他亲自为父亲吸舔脓疮;为了照顾年老生病的父亲,他整夜不脱衣服在父亲床边服侍。
B.乱兵劫持了孙抑的母亲,求财不得就要用刀砍人,孙抑急忙挺身而出保护母亲,使母亲免受伤害。
C.孙抑的父亲被乱兵劫走,孙抑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父亲,最终没有成功。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汇总14篇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汇总14篇【一】【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怒而飞怒:(2)去以六月息者也息:(3)志怪者也志:(4)此亦飞之至也至:(5)彼且奚适也且:16.翻译下列句子。
(4分)(1)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2)此小大之辩也。
17.结合【甲】文简要分析鹏的形象。
(2分)18.结合【乙】文简要分析斥鴳的形象。
并说说比起【甲】文中的鹏,你更欣赏哪一种形象?(4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16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学记》)【乙】子夏①问曰:“‘巧笑倩②兮③,美目盼④兮,素以为绚⑤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⑥。
”曰:“礼后⑦乎?”子曰:“起⑧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⑨矣。
”(选自《论语·八佾》)【注释】①子夏:孔子的学生卜商,字子夏。
②倩:笑得好看。
③兮:啊。
④盼:眼睛黑白分明。
⑤素以为绚:素粉来打扮。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画线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屋舍俨然()②阡陌交通()③咸来问讯()(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②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纯朴、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桃花源记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③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级资源(共8套)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汇总1桃花源记课内精读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 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 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从口入。
初极狭, 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 得其船,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及郡下, 诣太守, 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 遂迷, 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 高尚士也, 闻之, 欣然规往。
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2017·海南]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林尽水源.(yuán) B.黄发垂髫.(tiáo)C.遂与外人间.隔(jiān) D.辞.去(cí)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2)处处志.之( )(3)乃.不知有汉( ) (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2017·天津]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B.阡陌交通..(运输事业)C.咸.来问讯(都)D.欣然规.往(计划)4.[2017·天津]下面的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B.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C.及郡下, 诣太守, 说如此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7·海南]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前两段文字所展现的图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8·武威]从本文看, 作者追求怎样的社会理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6·广东]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记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 描绘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的图画。
B.“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
C.文章写渔人虽“处处志之”, 但终“不复得路”, 暗示了桃花源觅不可得, 用“世外桃源”来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 涉及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 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津等。
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回答问题。
[甲] 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从口入。
初极狭, 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小国寡民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选自《道德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豁然..( )..开朗( ) (2)阡陌交通(3)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 (4)小.国寡民(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的作者从相似的角度分别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展开了想象, 请根据甲、乙两文完成下表。
[甲] 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 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 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从口入。
初极狭, 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雪窦游志(节选)水益涩①, 曳②舟不得进, 陆行六七里, 止药师寺。
寺负紫芝山, 僧多读书, 不类城府。
越信宿, 遂缘小溪, 益出山左, 涉溪水, 四山回环, 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 盖涧水尔。
桑畦麦陇④, 高下联络, 田家隐翳竹树, 樵童牧竖⑤相征逐, 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 则舆夫朴野, 不深解吴语, 或强然诺, 或不应所问, 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 首有亭当道, 髹书⑥“雪窦山”字。
[注] ①涩:不通畅。
②曳:拖, 拉。
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
④陇:同“垄”。
⑤牧竖:牧童。
⑥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本文作者邓牧是杭州人, 宋亡后, 他怀着悲愤的心情漫游名山大川, 抒发亡国之痛。
游记散文《雪窦游志》, 从作者闻胜而往, 一直写到游毕兴尽, 是作者漫游这座东南名山的实录, 也是他欲独善其身而向往世外桃源的心理写照。
因此, 许多鉴赏者、文艺评论家都称:“《雪窦游志》所叙雪窦山麓的田地、人物、风光, 颇类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写, 正反映了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异.口同声B.便舍.船屋舍.俨然C.乃记之而去.停数日, 辞去.D.不足为外人道.也妾妇之道.也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 分条概括雪窦山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一、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桃花源诗(节选)相命肆①农耕, 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 菽稷随时艺②。
春蚕收长丝, 秋熟靡③王税。
荒路暧④交通, 鸡犬互鸣吠。
俎豆⑤犹古法, 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 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 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 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 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 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 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 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轻风, 高举寻吾契。
[注] ①肆:致力。
②艺:种植。
③靡:没有。
④暧:遮蔽。
⑤俎豆:祭器。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日入从所憩.( ) (2)俎豆犹.古法(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春蚕收长丝, 秋熟靡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