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分车间重大危险源、要害部位、重点岗位管理控制方案

合集下载

空分车间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空分车间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空分车间安全风险防范措施一、机组岗位存在的风险及预防措施(一)人为操作风险控制预防措施1.蒸汽烫伤预防措施:(1)在投运蒸汽时,要充分暖管,防止管道水击时法兰面损坏蒸汽外泄造成伤人。

(2)发现漏点及时消除。

(3)蒸汽管道保温良好,有缺失及时恢复。

(4)操作高温设备时戴耐高温手套。

(5)控制高压蒸汽压力<9.6Mpa、蒸汽温度<543℃,中压蒸汽压力<2.26Mpa、温度<245℃。

2、触电伤害:预防措施:(1)禁止带电维修、维护电气设备。

(2)每周检查,确保电气线路无破损。

(3)电气设备检维修前确保断电隔离,并挂断电牌,专人监护。

(4)临时用电要确保电线无破损,且有可靠地漏电保护装置,焊机确保接地等安全措施到位。

3、机械伤害预防措施:(1)检修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禁止合闸警示牌和设专人监护的制度。

(2)机械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必须对现场进行细致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全部彻底撤离才可取牌合闸。

(3)检修试车时,严禁有人留在设备上作业。

(4)机械设备各传动部位必须有可靠防护装置。

(5)对动设备进行切换操作时,中控与现场必须保持良好的沟通。

(6)盘泵时按下现场急停按钮后再进行盘泵操作。

(二)设备风险控制预防措施1、设备缺陷预防措施:(1)依据国家及行业规范对设备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消缺。

(2)生产运行班组每天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

2、操作不当预防措施:(1)班中巡检时认真检查设备跑冒滴漏情况,及时消缺。

(2)确保安全附件完好投运,且在校验期内。

(3)严防设备超温超压运行,避免加减负荷过猛过频繁损害设备。

(4)冬季设备做好防冻工作。

3、日常维护不当预防措施:(1)机修、电气车间每天对现场设备进行检查,依据车间规定每月对机组、膨胀机、仪表气空压机油进行过滤。

(2)每周对动静设备地脚螺栓及安全附件检查。

(3)按照巡检要求和制度进行巡检,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三)环境风险控制预防措施:1.噪声预防措施:(1)动设备保持良好润滑。

重大危险源控制方案

重大危险源控制方案

重大危险源控制方案一、引言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生产、作业或其他活动过程中,可能引发重大事故并造成重大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危险源。

为了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重大危险源控制方案非常重要。

二、重大危险源识别与评估1. 识别危险源: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识别存在的潜在危险源,如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物质等。

2. 评估风险: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风险程度。

三、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1. 工程控制:通过改变工作环境或改进设备设计,减少或消除危险源的产生,如安装防护设施、改进工艺流程等。

2. 管理控制:通过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员工等方式,降低危险源对人员的威胁。

3. 技术控制: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报警系统等手段,实时监测危险源的状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4. 应急控制: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减少事故后果。

四、重大危险源管理责任1. 领导责任:领导层要高度重视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确保资源投入和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2. 部门责任: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保障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执行。

3. 人员责任:每个员工都要对自己的安全行为负责,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擅自改变工艺流程或操作方式。

五、重大危险源监督与评估1. 监督检查:建立定期的巡检制度,对各项控制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2. 评估改进: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分析效果,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六、重大危险源事故应对1. 报警与救援:一旦发生重大危险源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警并组织救援。

2. 人员疏散:确保人员自救和疏散,采取必要的安全避险措施,避免次生伤害。

3.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组织专业人员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重大危险源控制方案的建立与更新1. 建立方案:制定重大危险源控制方案应由专业人士参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并经过领导层批准。

空分车间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

空分车间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

空分车间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空分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空分车间的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合同工和临时工。

第三条空分车间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安全生产规定来组织生产和管理,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

第二章安全责任制第四条空分车间的安全责任由车间主任负责,他应当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并向公司报备。

第五条各岗位的安全责任由具体的岗位负责人负责,每个岗位应当明确安全生产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第六条空分车间的员工有安全生产报告的权利,如果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可以向车间主任或者相关职责人报告,车间主任或相关职责人必须及时处理。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第七条空分车间应当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各项操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并组织员工进行培训。

第八条空分车间应当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第九条空分车间应当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措施和责任人,并进行定期演练。

第十条空分车间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以及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四章安全防范措施第十一条空分车间应当加强对各类危险源的防范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电气设备、化学品、高温等。

第十二条空分车间应当设立安全警示标识,并进行定期更换和维护。

第十三条空分车间应当完善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第十四条空分车间应当强化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处理等。

第五章处理安全事故第十五条空分车间发生安全事故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并及时通知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第十六条空分车间应当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第十七条空分车间应当对事故责任者进行追究,并根据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罚。

第十八条空分车间应当及时向公司报告安全事故的处理情况,并接受公司的监督和检查。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方案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方案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方案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督安全管理,国家先后颁布了《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关于加强化学危险品管理的通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法规。

制定了《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危险品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等国家标准。

规范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企业安全行为,有效地遏制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重大危险源是危险化学品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危险化学品大量积聚的地方,具有较大的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将会给从业人员及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害。

因此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中应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管,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要求“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加强国家、省(区、市)、市(地)、县(市)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

一、目标和任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第2条“目标和任务”指出: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合理设计,统筹规划。

首先是要开展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其次是开展重大危险源的检测评估;第三是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监控防范;第四是对有缺陷和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实施治理;第五是通过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既要促使企业强化内部管理,落实措施,自主保安,又要针对各地实际,有的放矢,便于政府统一领导,科学决策,依法实施监控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以实现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主要任务如下。

(1)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摸清底数,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状况和分布情况,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和定期报告制度。

(2)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对重要的设备、设施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检测,建立重大危险源评估监控的日常管理体系。

危险源控制措施及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

危险源控制措施及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

危险源控制措施及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一、危险源控制措施1. 预防性措施(1)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2)对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修,确保其安全性;(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禁止违章操作;(4)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降低危险源的概率和影响;(5)建立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度,提高应急反应能力;(6)加强现场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环境。

2. 防护性措施(1)采用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护栏、防护门等,避免工人误入危险区域;(2)向员工发放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防护眼镜等;(3)采用特殊的防护措施,如挡板、防爆器等,防止爆炸和火灾等危险。

二、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1. 标识在重大危险源附近悬挂醒目的标识,以提醒员工注意安全,并按照要求设置安全通道和禁止进入标志。

2. 评价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评价,包括危险性等级、控制措施的完善程度、应急预案的有效性等,及时更新改进管理方案。

3. 风险控制(1)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如隔离、排放、减少危险源的使用等;(2)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危险源鉴定和监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3)制订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和工艺的安全性。

4. 应急响应(1)编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救援措施;(2)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3)随时进行应急监测和评估,及时处理事故和危险情况。

总之,危险源控制措施和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组织员工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完善安全系统设施,制订应急预案,及时识别安全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都是确保危险源管控有效并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非常重要的措施。

重大危险源及控制措施管理方案

重大危险源及控制措施管理方案

重大危险源及控制措施管理方案一、管理方案的目的1.确定和识别企业的重大危险源,并进行全面评估;2.制定并执行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危险源不会造成生命、财产和环境的严重损害;3.提高员工对危险源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4.建立有效的危险源管理体系,维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1.进行危险源的排查,分门别类进行识别;2.评估危险源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其属于重大危险源;3.制定危险源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的管理流程,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1.技术措施a.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b.安装报警、监控和自动控制装置,及时发现和控制危险源;c.配备专业的维护和管理人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管理措施a.制定和落实相关的安全管理规范和制度,确保员工的安全行为;b.确定和分配责任,明确每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和权力;c.建立安全培训制度,定期为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d.设立应急管理机构,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人为因素控制a.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和人为错误;b.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c.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激励员工遵守安全规程。

四、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1.通过多种渠道向员工传达安全知识,提高员工对危险源的认识和理解;2.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包括理论和实践操作,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技能;3.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和安全手册,提供必要的技术和操作指南。

五、危险源评估和控制措施的监督和检查1.定期组织对危险源进行评估和控制措施的检查,确保其有效性和规范性;2.在日常生产中,加强对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建立并完善内部安全审核机制,确保管理方案的有效执行。

六、危险源变更和事故后的处理1.当出现危险源变更时,及时进行重新评估和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2.事故发生后,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修订和改进管理方案;3.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积极配合调查,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危险源、要害区域、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源、要害区域、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源、要害区域、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控制作业场所的潜在危险因素,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国家财产安全,做好公司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工作。

1.2 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

2 具体管理内容和方法2.1 加强危险源(点)监控管理2.1.1根据各类危险源(点)的级别分级监控、分级负责,落实各类危险源(点)的监控管理措施和监控管理责任。

2.1.2各类危险源(点)管理实行登记建档制度、危险告知制度、监控检查制度、隐患整改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等,重大危险源还必须建立应急救援预案。

2.2 要害区域的安全管理。

2.2.1 建立、健全严格的生产要害岗位管理制度。

凡外来人员,必须经公司有关部门审批,并在专人陪同下经登记后方可进入要害岗位。

对于冷鼓控制室、化产车间中控室、油库、粗苯区域及煤气柜等要害区域,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专人管理,严格出入制度,并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2.2.2 凡是易燃、易爆、危险性较大的岗位,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仓库,贵重机械、精密仪器场所,以及生产过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岗位,都属于要害岗位。

各要害岗位和重要设施,必须建立安全保卫制度和出入登记制度,严格管理。

对易燃、易爆、有毒和有腐蚀性的物品,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分类存放,严格按制度领用、管理。

2.2.3 要害岗位应由安保部认定,经总经理审批后由安保部备案。

岗位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思想、技术素质,由企管部、安保部与车间共同审定。

2.2.4 要害区域在施工、检修时,要设监护人,进行安全保卫工作,并做好详细记录。

公司重要、危险区域进行施工、动火、拆除作业,进入缺氧、有毒密闭容器进行清理、维修、焊接作业,高空作业等都必须按规定制订安全作业方案及安全防范措施,经审核后方可实施,必要时,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测。

2.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2.3.1 公司危险化学品有焦炉煤气、粗苯、焦油、洗油、液碱、硫酸等。

重大危险源管控措施方案

重大危险源管控措施方案

重大危险源管控措施方案一、背景公司作为一家生产型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个重大危险源,如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

这些危险源可能会危及员工的生命安全、给环境造成污染,并且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确保员工和环境的安全,同时维护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公司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重大危险源管控措施方案。

二、目标1.确保员工和环境的安全,避免危险源引发事故;2.提高员工对重大危险源的认识和防范意识;3.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经济损失。

三、具体措施1.制定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分类标准。

通过对公司生产过程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并将其进行合理分类,便于后续的管控措施制定。

2.实施重大危险源监测和预警系统。

建立相应的监测设备和系统,实时监测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如化学品浓度、温度等参数,并设置预警机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3.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明确事故处理和应急救援流程,并配备相应的应急设备和物资。

4.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

通过组织专门的培训,提高员工对重大危险源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培养员工灵敏的应急反应能力,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

5.定期进行重大危险源评估。

对公司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6.强化管理监督。

设立专门的危险源管控部门,负责对公司各个环节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解决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定期向上级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7.建立监测网络。

与相关政府机构、科研机构等合作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测网络,及时获取相关科技支持和技术指导,提升重大危险源管理水平。

8.加强沟通与宣传。

通过内部和外部的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和社会公众对重大危险源管控工作的关注和参与度,共同维护企业的安全。

四、督查与改进对重大危险源管控措施方案的实施进行定期的督查与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车间岗位安全危险源及管控措施

车间岗位安全危险源及管控措施

车间岗位安全危险源及管控措施1.机械设备危险:车间内的机械设备可能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如旋转部件、切割部件等。

为了降低此类危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安装防护罩:对于旋转部件、切割部件等危险部位,应安装防护罩,以防止工人接触到这些危险部位。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工人应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以降低受伤的风险。

-定期维护保养:机械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并处理故障及时。

2.高处作业危险:车间内可能存在需要在高处进行的作业,如悬挂装置、维修设备等。

为降低此类危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供安全登高设备:为需要在高处作业的工人提供安全登高设备,如扶梯、防滑台阶等,确保他们能够稳定地进行作业。

-安装防护栏杆:在高处作业的边缘设置防护栏杆,以防止人员意外坠落。

-做好安全培训:对需要进行高处作业的工人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正确的操作方式和注意事项。

3.危险化学品危险:车间内可能存在危险化学品,如酸碱溶液、易燃物等。

为了降低此类危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做好储存管理:危险化学品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储存,避免不同性质的危险化学品混存造成安全风险。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工人在接触危险化学品时应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危害。

-安装通风设备:对危险化学品所在区域应安装通风设备,以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浓度。

4.电气安全危险:车间内存在大量电气设备,如电动机、开关等,存在触电和火灾风险。

为了降低此类危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设备检测: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短路、漏电等情况发生。

-提供防护设备:工人应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防护设备,以减少触电风险。

-做好维护保养: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及时处理故障,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车间岗位安全危险源及管控措施涉及到机械设备、高处作业、危险化学品、电气安全等多个方面。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车间内的工作环境安全可靠,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重大危险源安全控制方案

重大危险源安全控制方案

重大危险源安全控制方案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引发重大事故或伤亡的机构、设备、工艺或材料等。

为保障人员安全,控制重大危险源必须采取严格的管理和措施。

下面编写了一份重大危险源安全控制方案,内容如下。

一、危险源概述本样本重大危险源为一家化工厂,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存在爆炸、中毒、火灾等危险。

同时,可能存在人为因素、技术因素和设备因素引起事故。

二、危险评估1. 建议实行废弃物集中存放和处理制度,有效避免废弃物随意排放和破坏环境。

2. 采用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执行作业方案,避免危险物质泄露或爆炸事故。

3. 建议安装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及时发现风险,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对各类机器设备及厂区进行常规检修维护,对于存在隐患的设备及时对其进行修复或更换,保障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

三、安全管理措施1. 生产区内禁止吸烟,放置香水、酒精等易燃品。

2. 全面禁止未取得安全操作资格和未接受安全操作教育和培训人员从事生产活动,防止因基础安全知识不足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3. 严格的化学品物料录入和使用编制,并制定详细的物料是否使用的标准规范,加强实际操作中的质量管理。

4. 提倡被动安全防护的使用,切实保障生产人员的安全防护,压缩生产人员潜在安全隐患。

四、紧急预案1. 明确各有害气体浓度上限及可能对人体的影响。

2. 设立安全警报的触发机制,如设置安全生产标志、预警器等,采取汇报、切断电源等应急处理措施。

3. 严格的应急预案管理和执行流程,对于如何预约紧急预案作出详细的规定,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尽快制止侵害造成的危害。

五、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防火、防爆演练,增强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并及时查找漏洞。

2. 应急演习定于规定期限(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迟),避免不必要的紧急情况,提前制定演练方案,并根据演练结果对演练方案进行修订。

3. 对工艺、工作方式、紧急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空分车间重大危险源、要害部位、重点岗位管理控制方案汇总

空分车间重大危险源、要害部位、重点岗位管理控制方案汇总

空分车间重大危险源、要害部位、重点岗位管理控制方案(初定)一、基本概念1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我车间两个液氧储槽容积都为500立方米,最大储存量为350吨,且相隔间距小于30米,根据《GB 20579-2006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氧化性气体》、《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液氧储存临界量超过200吨的,即为重大危险源。

2关键装置是指在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等条件下进行工艺生产操作的装置。

我车间两套装置共4台液氧泵,工作压力在6-8Mpa,转速3440rpm,流速1044 l/m。

3重点部位是指制造、储运易燃、易爆、易中毒危险化学品的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和火灾的罐区、装卸台等;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

我车间液体储槽区域及氧防爆墙属重点监控部位。

二、空分车间危险源责任分工:装置车间安全管理责任人班组安全管理责任人1液体储槽区域谢建才、徐志强各班长24台液氧泵张澎各班长3氧气防爆墙张传波各班长三、安全管理控制方案车间管理人员:1、车间主管直接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管理并对管理结果负责。

(生产装置)2、具体管理措施应依照《工艺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重大危险检测、监控、管理规定》等公司规定执行实施。

3、严格对消防系统统进检查,定期维护保养。

4、根据公司要求和车间工作计划,对重大危险源紧急事故进行抢险救灾及日常演练。

5、车间每周进行一次安全、设备等综合性检查,对检查出项目督促整改。

6、车间管理人员对生产装置每天进行一次巡检。

7、对员工抓好安全、工艺操作培训工作。

班组:1、严格按照车间和公司有关规定严格进行巡检,发现隐患应及时上报,做好记录,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2、班组每周进行一次班组安全学习,并做好记录,建立学习台账。

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及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及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企业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40号令等规定,结合本公司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山东AAXX化工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

3.重大危险源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

包括: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

4.职责(1)生产部长AA为本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责任人,负责重大危险源的日常管理、设备维护、安全巡检工作。

(2)安全环保部负责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安全设施检测、检查、重大危险源档案资料和备案工作。

5.内容5.1重大危险源辩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通过危险源辨识评价结果,根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确定公司重大危险源为三级。

5.2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5.2.1建立重大危险源台账台账内容包括:危险源名称、危险物质名称、危险源存在的位置、危险货物编号、易导致的事故类型、主要危害、最大储存量、正常储存量、设计压力、设计温度、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安全技术措施内容、安全管理措施内容、应急措施等内容。

5.2.2重大危险源管理维护根据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分工,维护保养部门要建立相应的记录。

5.3重大危险源管理5.3.1安全环保部每年应至少组织一次危险源辨识,当有新的设施或场所构成重大危险源时应纳入重大危险源管理,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5.3.2对构成重大危险源场所,公司应每三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并出具安全评价报告。

5.3.3重大危险源的检查严格执行公司安全检查制度和巡回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重大危险源安全控制方案

重大危险源安全控制方案

重大危险源安全控制方案1. 项目概述本项目主要涉及到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控制,目的是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会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确保工人的安全和项目的顺利完成。

2. 关键危险源识别针对本项目,我们认为以下几个部分是关键危险源: 1)电气系统:包括电缆、蓄电池、开关、插头等所有电气设备。

2)化学品:包括所有化学品、燃油和润滑油等相关材料。

3)高温:包括高温设备操作、气体喷射操作等高温操作。

4)人员行为:包括人员违规操作、聚众吸烟等不安全行为。

3. 管理措施针对以上所提到的危险源,我们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进行控制:1)对电气系统的管理措施:1.1)对所有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并由专业人士进行维修和检查,确保电气系统正常运行。

1.2)所有电气设备都必须有防护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

2)对化学品的管理措施:2.1)化学品的储存必须放置在指定的区域,确保安全。

2.2)所有工人必须接受相关培训,知晓每种化学品的属性、用途和危险性。

2.3)所有装载化学品的车辆和容器都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3)对高温的管理措施:3.1)必须对高温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证操作安全。

3.2)对高温设备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保工人的安全。

3.3)所有操作过程必须配备适当的防护设施,确保安全。

4)对人员行为的管理措施:4.1)在工地内部实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所有工人必须遵守。

4.2)对违规行为采取警告、罚款、申诉等措施,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4.3)定期进行安全会议,安排进行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工人安全意识和素质。

4. 应急处理措施:本项目应急处理措施主要采用以下方式:1)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

2)建立应急处理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

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4)在紧急情况下立即启动应急处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工程顺利进行。

5. 总结本项目的安全管理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监督,要求工人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真正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有效管控,确保工程的安全建设和顺利完成。

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规定

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规定

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规定1.目的为加强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避免重大、特大事故发生,保障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

3.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4.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监控管理4.1公司对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公司、车间、班组三级监控。

4.2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要每进行一次全面地监督检查,其它装置要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建立健全安全检查档案。

4.3各单位要完善机、电、仪、操、管人员和有关管理部门的职责,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定期对职责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考核。

4.4安全、技术、消防、设备(包括仪表、电气)、生产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有关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单位进行监控管理。

4.4.1各项工艺指标符合操作规程的要求。

4.4.2各类动、静设备必须达到完好标准,基础设施及安全附件齐全完好,静密封点泄漏率小于0.5‰;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符合《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定》和《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安全附件必须齐全完好:关键机组实行特护管理,制定、完善“特护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

4.4.3电气、仪表管理符合制度要求,仪表完好率和使用率达到95%以上,逐步完善自控水平。

仪表联锁不得随意拆除,严格执行仪表联锁管理规定。

4.4.4各类安全设施、消防设施配备齐全,灵敏完好,符合有关规程和规定的要求,消防通道畅通。

4.5各车间要确定所辖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危险点,绘制出危险点分布图,制定出危险点监控措施,明确责任人;公司对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单位设置专职安全员,安全员发生人员变动时应及时下文予以确认。

安全中因各种原因不能上岗的,各单位应及时明确兼职安全员。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专项方案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专项方案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专项方案一、方案目的本方案旨在通过实施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有效预防和减轻重大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生产安全,提升企业形象和社会信任度。

二、方案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内部所有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制定与实施。

三、方案主要内容1.加强管理(1)制定并实施重大危险源清单,包括重大危险源、现场情况、危险物质储存及运输情况等详细信息,并定期进行更新。

(2)建立健全责任制度,细化职责,落实各项控制措施,确保责任无缝衔接。

(3)建立健全风险评价制度,对现有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并对新的危险源进行严格评估和评价,实施“一报三评”制度,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4)完善应急预案,将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流程、责任、预案演练计划等详细制定并正式发布,每年进行一次演练、检查。

2.物理隔离(1)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质严格管理,加强安全密封、配备应急设施,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2)对危险物质储存场所进行严格管控,设立闸口防护措施和技术监控系统,保障人员和储存设施安全。

(3)加强危险区域的物理隔离和限制,通过增加障碍物和标志来限制非授权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3.工艺控制(1)优化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减少人为操作中的错误,保证操作人员能够清晰明确安全作业方法和注意事项,规范操作行为。

(2)建立健全检测监测系统,根据危险源的特殊性制订检测、检查和监测方案,保证危险源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隐患。

(3)针对可能存在的隐患,实施安全风险分析,制定相应的技术应对措施。

4.人员管理(1)人员资质方面:对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进行培训及考试,及时更新和完善员工技能和安全作业知识。

(2)人员岗位方面:实行专人专岗,不允许未经安全考核和证书颁发的人员从事危险作业。

(3)人员安全方面:对危险作业人员实行“双人同步作业”,避免单人作业,增加安全防护。

五、效果评估通过对实施效果的定期检查及评估,对上述措施进行优化和调整,并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技术升级或待进一步措施的研究。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措施方案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措施方案

目录一、目的1二、预防、监控措施的管理1三、重大危险源的管理3四、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措施4五、火灾应急措施13六、应急预案的响应和终止14一、目的本着"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项目部及工程的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管理措施。

二、预防、监控措施的管理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应按公司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进行识别和评价,列出危险源清单,并区分出危险级别,级别分为不可容许,进行加强管理<以下简称为危险源>。

1.危险源管理的时效: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对工程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时效期为一个工程施工周期。

2.对危险源进行管理:项目部负责对实施工程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管理。

3.对于识别、评价出的危险源要按危险级别编制相应有效的预防、监控措施,同时对危险源应编制管理方案,对于不可容许的危险源应编制应急预案。

4.编制依据根据国家和地方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行业标准,本公司企业技术标准、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关文件要求。

5.预防、监控措施的审批:由项目经理审批。

6.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并结合公司企业技术标准、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关文件要求。

对达到下列规模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当在施工前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预防、监控。

(1)施工用电<带电作业>①按要求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绝缘鞋、手套等;②作业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交底;③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上岗;④作业期间必须指派经培训合格的监控员进行监控;(2)道路施工作业①编制交通方案,并经公司总工审批;②施工场地采取半封闭隔离措施,与社会交通道路间用固定式护栏隔离,工地进出口设置交通指令标志和夜间警示灯,保证昼夜的车辆、人员的安全;③在施工期间,派专人对交通通道进行养护维修管理,清除各种路障,保证交通道路平整和清洁,严格禁止施工占用道路,路口设立专职的交通纠察员,负责指挥车辆和人员进出工地,维持交通秩序,保证交通的畅通;(3)机械使用过程①制定各种机械操作规定、规程,配置足够的防护装置;②对机械操作工进行安全教育、安全交底、机操作工必须持证上岗;③并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④机械使用前必须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能交付使用;三、重大危险源的管理1.凡符合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所列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等于或大于临界量的重大危险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上报和管理。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方案范本(二篇)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方案范本(二篇)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方案范本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安全生产,制定安全防护设施和预防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施工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对安全生产施工的危险源进行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种类、特性、分布等情况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措施,消除危害后果,防止事故发生。

根据本项目工程的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针对坍塌、高空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火灾、爆炸和中毒等的危害和危险源,制定控制措施的安全管理方案。

一、坍塌1、基坑、土方开挖,挖孔桩、模板工程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基坑支护专项方案、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方案、人工挖孔桩专项方案和、模板工程专项方案等,实行严格的编制、审核、审批备案制度,经审批后,严格按照方案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没有方案及未经审批不得进行各项施工。

2、完善排水措施,设置降水井和排水沟,配备抽水设备,及时抽排水,降低水位,稳定土体结构,防止土体失稳变形。

3、对基坑支护、基坑临边、挖桩孔、模板支架的变形进行监测监控,根据地质的资料,同时对有可能会出现地下涌水和流砂现象部位进行监测监控,并做好记录。

4、减少临边的荷载力,临边___米范围以内严禁行走大型施工机械机具和运输车辆,不摆放和堆放设备或材料,减少临边的荷载力和减少振动,保持临边的稳定性。

5、基坑支护后进行检查验收,模板工程___完毕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6、做好监督和检查的工作,制定事故应急的方案和措施。

二、高空坠落1、防止高空坠落,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和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2、.对临边、基坑和坑洞进行安全防护,在基坑、桩孔、模板工程施工的临边,楼梯口、预留洞口等临边,装设安全防护围栏,张挂安全网,坑洞口、预留洞口用木板或钢网板封盖,防止人员坠落。

3、对预留洞口、坑洞及孔桩口封闭封盖。

4、基坑设置施工作业上落的安全通道和上落楼梯,为防止从挖孔桩内高处滑落及坠落,在孔桩内按安全规范规定的要求,开挖深度___米以下时,装设铁爬梯或刚性爬梯,安全防护扶绳,施工人员从爬梯上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分车间重大危险源、要害部位、重点岗位管理控制方案(初定)一、基本概念1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我车间两个液氧储槽容积都为500立方米,最大储存量为350吨,且相隔间距小于30米,根据《GB 20579-2006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氧化性气体》、《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液氧储存临界量超过200吨的,即为重大危险源。

2关键装置是指在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等条件下进行工艺生产操作的装置。

我车间两套装置共4台液氧泵,工作压力在6-8Mpa,转速3440rpm,流速1044 l/m。

3重点部位是指制造、储运易燃、易爆、易中毒危险化学品的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和火灾的罐区、装卸台等;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

我车间液体储槽区域及氧防爆墙属重点监控部位。

二、空分车间危险源责任分工:车间管理人员:1、车间主管直接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管理并对管理结果负责。

(生产装置)2、具体管理措施应依照《工艺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重大危险检测、监控、管理规定》等公司规定执行实施。

3、严格对消防系统统进检查,定期维护保养。

4、根据公司要求和车间工作计划,对重大危险源紧急事故进行抢险救灾及日常演练。

5、车间每周进行一次安全、设备等综合性检查,对检查出项目督促整改。

6、车间管理人员对生产装置每天进行一次巡检。

7、对员工抓好安全、工艺操作培训工作。

班组:1、严格按照车间和公司有关规定严格进行巡检,发现隐患应及时上报,做好记录,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2、班组每周进行一次班组安全学习,并做好记录,建立学习台账。

3、在重大危险源岗位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并考试合格才能进入工作岗位,外来人员必须有车间或公司员工陪同方可进入生产区域(并配备防护用品)。

4、设备维修和动火等项目施工,必须持检修安全作业票和动火证,经现场查看,工艺处理并验收分析合格,方可进行维修和动火,工艺做好监护工作。

5、班组应每天对生产区域内的消防、防护器材进行定期检查,车间每周抽查相结合,保障设施正常运转使用。

6、对生产区域内的固定报警装置,定期进行检查,出现有失灵和损坏应及时联系维修,保持其灵敏可靠。

四、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分析1氧气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肺型:见于在氧分压100~200kPa条件下,时间超过6~12小时,开始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脑型:见于氧分压超过300kPa连续2~3小时时,先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眼型: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由于氧气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在液氧产品储存和装卸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液氧储罐及其附属设备和管道泄漏,致使氧气与可燃物质接触,在有引火源存在的情况下会引起燃烧、爆炸。

2引起储罐及其附属设备和管道泄漏的主要原因1.储罐及其附属管道长期受到腐蚀引起泄漏;2.低温液体泵、阀门等密封不严引起的泄漏;3.人为破坏造成的设备泄漏;4.法兰连接处的垫片受损或螺栓松动引起的泄漏;5.其它原因引起的产品泄漏。

3产生明火的原因1.操作工吸烟、自带打火机等火种;2.电器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引起电火花;3.铁器撞击引起的火花;4.配电线路老化、潮湿、超负荷运行引起短路、混电与泄漏的液氧接触造成火灾;5.防爆等级不够,产生电火花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6.由于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雷电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引起储罐管道阀门损毁造成泄漏,以致火灾爆炸等。

7.各种原因造成的静电积聚、放电引起静电火花等。

根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厂内产品储存区内液氧的储量已超过临界量构成重大危险源。

针对上述情况,本预案确定2台储罐为危险目标,鉴于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在厂区平面布置上按照《氧气站设计规范》的要求采用了足够的安全距离,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五、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组成人员和职责分工1、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组长:周永忠副组长:谢建才组员:张传波、张澎、徐志强及各班长2、职责分工组长:组织制订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预案启动总指挥,负责预案实施的全面指挥,预协调上报工作,组织指挥本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

副组长:协助指挥、负责事故报警,向上级汇报与外界联络救援。

组员:在组长的领导下负责灭火、警戒、保卫、疏散、道路管制、断电、冷却、关闭阀门、伤员救护等项工作。

六、事故的预防措施(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法规、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岗位操作规程。

(2)实行24小时值班巡查,遇有隐患及时处理。

(3)重点部位、危险目标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储罐区:定期检修通气管、阻火器、避雷针、接地、阀门、管线、电器设备等,确保完好无损,罐区严禁明火。

操作员:雷雨天不装卸、不付货,严禁穿铁钉鞋作业,并严禁使用可产生电火花的工具作业。

装卸车作业:应确保雷雨天时不装卸产品,定期检查静电接地装置,操作时严禁产生火花,不准携带火种进入场所。

(4)发生事故时,立即通知邻近工厂(或单位)和居民做好事故的防范和疏散工作。

七事故处理1、请求外部救援响应条件液氧储罐泄漏量大,依靠本厂应急救援力量不足以消除危险时,必须向外部请求救援。

2、厂级救援响应条件液氧产品小量泄漏,依靠本厂应急救援力量可以消除危险,不对周围产生影响。

3、班组级救援响应条件危险化学品小量泄漏在5分钟内可以处理控制。

4、应急响应1)进入启动准备状态时,根据事故发展态势和现场救援进展情况,执行如下应急响应程序:①立即向指挥小组报告事故情况;收集事故有关信息,从公司安全部搜集事故相关化学品基本数据与信息;②密切关注、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及时向指挥小组报告;③通知有关专家、队伍、有关成员、有关单位做好应急准备;④向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提出事故救援指导意见;⑤派有关人员和专家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救援;⑥提供相关的预案、专家、队伍、装备、物资等信息,组织专家咨询。

2)进入启动状态时,根据事故发展态势和现场救援进展情况,执行如下应急响应程序:①通知指挥小组,收集事故有关信息,从安全部采集事故相关化学品基本数据与信息;②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事故情况;③组织专家咨询,提出事故救援协调指挥方案,提供相关的预案、专家、队伍、装备、物资等信息;④派有关领导赶赴现场进行指导协调、协助指挥;⑤通知各部门做好交通、通信、气象、物资、财政、环保等支援工作;⑥调动有关队伍、专家组参加现场救援工作,调动有关装备、物资支援现场救援;⑦及时向公众及媒体发布事故应急救援信息,掌握公众反映及舆论动态,回复有关质询;⑧必要时,当地政府可按照《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进行协调指挥。

5、事故处理原则1)消除事故原因;2)阻断泄漏;3)把受伤人员抢救转移到安全区域;4)危险范围内无关人员迅速疏散、撤离现场;5)事故抢险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和必要的防范措施后,迅速投入排险工作。

6、事故处理措施1)处理措施本厂液氧液氮产品在储存和装卸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储罐及其附属设备和管道泄漏事故,其泄漏量视其介质及设备的腐蚀程度、压力等级等条件而不同,泄漏又可因季节、介质性质和距周边危险源距离等不同,事故起因主要由操作失误、设备失修及巡视不到位造成。

一般事故可能因设备的微量泄漏由安全报警系统和岗位操作人员巡视等方式及早发现,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从而避免事故范围扩大,减小危害程度。

重大事故可能因设备失修和操作失误造成大量泄漏和火灾事故。

安全报警系统或操作人员虽能及时发现,但难以控制,物料泄漏及火灾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并波及厂区周边及危险区域。

2)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听到某个区域需要疏散人员的警报时,区域内的人员迅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域,并到指定地点结合,从而避免人员伤亡。

装置负责人在撤离前,利用最短的时间,关闭该领域内可能会引起更大事故的电源和管道阀门等。

①事故现场人员的撤离人员自行撤离到上风口处,由当班班组长负责清点本班人数。

当班班长应组织本班人员有秩序地疏散,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

公司人员南门集合后,由班组长清点人数,向总经理或者值班人员报告人员情况。

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员工的姓名和事故前所处位置等。

②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由事故部门负责报警,发出撤离命令,接命令后,当班负责人组织疏散,人员接通知后,自行撤离到上风口处。

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

人员在安全地点集合后,由负责人清点人数,向安全部长或者值班人员报告人员情况。

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人员的姓名和事故前所处位置等。

③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负责抢险和救护的人员在接到指挥部通知后,立即带上救护和防护装备赶赴现场,等候调令,听从指挥。

由组长分工,分批进入事发点进行抢险或救护。

在进入事故点前,组长必须向指挥部报告每批参加抢修(或救护)人员数量和名单并登记。

抢修(或救护) 组完成任务后,组长向指挥部报告任务执行情况以及抢险(或救护)人员安全状况,申请下达撤离命令,指挥部根据事故控制情况,必须做出撤离或继续抢险(或救护)的决定,向抢险(或救护)组下达命令。

组长接到撤离命令后,带领抢险(或救护人员)撤离事故点至安全地带,清点人员,向指挥部报告。

④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当事故危急周边单位、社区时,由指挥部人员向政府以及周边单位书面发送警报。

事态严重紧急时,通过指挥部直接联系政府以及周边单位负责人,由总指挥部亲自向政府或负责人发布消息,提出要求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求援助。

在发布消息时,必须发布事态的缓急程度,提出撤离的具体方法和方式。

撤离方式有步行和车辆运输两种。

撤离方法中应明确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注意事项、撤离方向和撤离距离。

撤离必须是有组织性的。

3)危险区的隔离公司发生液氧产品泄漏事故时,按危险程度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事故中心区、事故波及区和受影响区。

①事故中心区:即距离事故现场0~500m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