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老子道德经校释 补注
《老子·二章》注释、分析
《老子》二章老子《老子》,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老子》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
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曾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
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天长地久⑩。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⑪,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⑫,外其身而身存⑬,非以其无私邪⑭?故能成其私。
【作品注释】①恶已:恶、丑。
已,通“矣”。
②斯:这。
③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盈:充实、补充、依存。
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
居,担当、担任。
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⑧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弗志:弗,不。
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⑩天长地久;长、久:均指时间长久。
⑪以其不自生也:因为它不为自己生存。
以,因为。
⑫身:自身,自己。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译文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译文老子道德经王弼注晁经之序王弼老子道德经二卷~得老子之~盖经君平指经之流也。
其言仁经~不能真学欤与礼自用~必待道以用之~天地万物各得于一~经特有功于老子哉。
凡百者~盖不学可不知乎此也。
予于是知弼本深于老子~而易经末矣。
其于易~多假经老子之旨~而老子无经于易者~其有余不足之迹~可经也。
经呼~其经哉,弼知佳兵者不祥断学之器~至于经经~以经经之~非老子之言~乃不知常善救人~故无人~常善救礼弃物~故无物。
得经河上公~而古本无有也。
经傅奕能经之经。
然弼经是经曰道德经~弃独不析乎道德~而上下之~近于古,其文字经多经经~殆有不可经者~令人惜之。
犹欤经经~弼之于老子~经湛之于列子~郭象之于庄子~杜经之于左氏~范之于穀梁甯~毛经之于经~郭璞之于经雅~完然成一家之~后世经有作者~未易加也。
予经经学既写弼经~以经之。
并政和乙未十月丁丑嵩山晁经之经。
鄜畤克伏经咸平~经有曰~老子道德经治世之要~明皇解经经然可经~王弼所注~言经意圣深~得老氏经之旨。
克自此求弼所注甚力~而近世希有~盖久而后得之~往经真清经建官~经以刊行~又得晁以道先生所经本~不分道德而上下之~亦无篇目宁学既~喜其近古~经藏之~乾道庚寅~分京口~经经板以经~若其字之经经~前人已不写教能经~克焉敢经易~姑俟夫知者。
三月二十四日左事充经江府府授熊克经经从郎学教1正文上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可道之道~可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
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万物之母。
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经经经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经~经经之育之~亭之毒之~经其母也。
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故常无欲~以经其妙~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妙者~微之也。
万物始于微极常有欲~以经其徼。
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
故常无欲空~可以经其始物之妙。
虚徼徼~经经也。
凡有之经利~必以无经用。
欲之所本~适道而后经。
故常有欲~可以经其经物之也。
老子道德经校对与译文
《道德经》主要有三个版本:一个是王弼本,一个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甲乙本,还有一个是郭店楚简。
参看各版本完成校对,与王弼本不同之处如下(括号内为王弼本):第1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9章,功成身退,天之道(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哉)。
第10章,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爱民治国,能为知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明白四,能无为乎?)。
第11章,当其无,有车之用(当其无有,车之用。
下同)。
第15章,故能蔽而新成(故能敝不新成)。
第16章,静曰复命(是曰复命)。
公乃全,全乃天(公乃王,王乃天)。
第17章,不知有之(下知有之)。
第19章,少思寡欲(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为本章末句。
第20章,“沌沌兮”放在“如婴儿之未孩”之前。
众人昭昭、察察(俗人昭昭、察察)。
去掉“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
第22章,少则多(少则得)。
第25章,强字之曰道(字之曰道)。
人亦大(王亦大)。
第26章,君子(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第37章,天下将自正(天下将自定)。
第38章,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第39章,以为天下正(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
第41章“大白若辱”移到“质真若渝”之后,“大方无隅”之前。
大器免成(大器晚成)。
第45章,静胜躁,寒胜热(躁胜寒,静胜热)。
第49章,圣人常无心(圣人无常心)。
第54章,修之于邦(修之于国)。
第55章,毒虫不螫(蜂虿虺蛇不螫)第56章,去掉“塞其兑,闭其门”。
第58章,其无正也(其无正)。
第69章,抗兵相若(抗兵相加)。
第71章,本章作调整,“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
第73章,去掉“是以圣人犹难之”。
第75章,以其上求生之厚(以其求生之厚)。
老子注释及评介
老子注释及评介道法自然,老子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老子的著作《道德经》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本文将对老子的《道德经》进行注释并进行评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深入思考老子的学说。
《道德经》中的“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被认为是世界和人生的根本原则。
老子认为,“道”是无形无相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他将“道”描述为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超越了客观世界的至高道德准则。
1. 第一章第一章为《道德经》的开篇之作,简而言之: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形容了道不可言传的特性,因为道是超越言语和观念的。
老子认为,言语只能弥补而不是真实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感受,《道德经》通过深入的思考对此进行了诠释。
2. 第72章第72章为《道德经》中的一章,它探讨了国家和统治的问题。
老子主张不干预社会事务,认为最好的统治者是那些被人民感知不到的。
3. 第33章第33章是关于道和德的探讨,《道德经》中这一章提出了道德的重要性和影响。
老子认为道德是人类行为的根本规范,只有遵循道德规范才能达到心灵的和谐。
4. 第41章第41章是关于平衡和变化的章节,探讨了在世界中如何找到平衡点的问题。
老子认为,平衡是宇宙中的基本原则,只有保持平衡才能维持事物的稳定和和谐。
5. 第56章第56章是关于谦逊和谨慎的章节,老子形容了谦逊和谨慎的重要性,并告诫人们要避免自负和虚荣心。
他认为谦逊是一种美德,只有谦逊才能真正获得成功和幸福。
尽管《道德经》的语言简洁而晦涩,但其思想深邃而耐人寻味。
老子通过《道德经》传达了他对世界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引导人们深入审视自己和世界。
老子的学说有着广泛的影响,不仅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各国的哲学思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学说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之,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思想深邃的哲学著作,通过对道和德的探讨,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老子《道德经》全文注释
老子《道德经》全文注释老子《道德经》全文注释据高亨先生《老于注释》考证,老子生于鲁襄公二年,即公元前571年。
老子父亲李乾是周朝的下层官吏,使老子具有少年时期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也使得他成为周王室守藏室之史,征集、保管进而饱览了周王朝及诸侯国的典籍,为他创立学说奠定了基础。
春秋末年,周王朝内乱,老子弃官西去,经函谷关,关令尹喜慕其大名,强留著书,遂留下五千言《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是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先河的哲理诗,是人类生命活力的颂歌,是中国这一智慧巨人对宇宙、人生、社会、政治、军事认知的哲学格言,是中国文化的大宝藏,是中国思想史上一次灿烂的日出。
为帮助大家深入学习老子《道德经》一书,yjbys小编为大家分享老子《道德经》全文及注释,欢迎阅读!第一章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名可名(可以明确定义的名),非常名(非真正意义上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天地在开始时并无名称),有名万物之母(名只是为了万物的归属)。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因此常用无意识以发现其奥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用有意识以归属其范围)。
两者同出异名(两种思维模式同出自一个地方但概念却不相同),同谓玄之又玄(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关窍)。
众妙之门(它是打开一切奥妙的不二法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斯恶已(是因为丑恶的心灵在作崇);皆知善之为善(皆知善之所以为善),斯不善已(是因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无相生(因此而产生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高下相倾)、音声相和(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前后相随等各种患得患失的主观意识)。
是以圣人(但是圣人),处无为之事(处于无区别心之无为境界),行不言之教(教化众生于不言之中),万物作焉而不辞(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横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而不恃(竭尽全力而不自恃已能),功成而弗居(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
楚简老子道德经注解(精简版)[1]
楚簡老子注解說明1.本書以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爲底本,參照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乙本,及通行本《老子》校勘。
2.郭店楚墓竹簡《老子》共分爲三組(或三篇),分別簡稱爲“簡本甲”、“簡本乙”、“簡本丙”。
3.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乙本簡稱爲“帛書甲本”、“帛書乙本”或“帛書本”,通行本《老子》簡稱爲“通行本”。
4.“簡本甲”、“簡本乙”、“簡本丙”可能來源於不同的《老子》寫本,“簡本丙”文字內容更接近於帛書本《老子》。
5.原本古文字盡量保留,字庫中沒有的字,以造字補充。
古字的注解以本義爲主。
無法識別和理解的古字,參照帛書本校對、注解。
6.上文注釋過的古字,下文一般不再注釋(字意不同的除外),部分簡單的字不作解釋。
7.每個章節(段落)後標明其在帛書本中的對應章節。
帛書本章节排序則从“德”篇開始(即從“上德不德”到結束),区别于通行本。
8.原文殘缺、錯誤的字,經校勘、補充後,以紅色字體顯示。
9.因竹簡本內容只有帛書本三分之一,且章節(段落)也比較散亂,所以初學者有必要參考帛書本,或其它版本的《老子》。
10.本書製作成PDF電子版,上傳到網絡供網友瀏覽、下載,版權歸本人所有。
如有專家、學者引用本書內容,請注明出處。
11.因本人學識淺薄,如有錯誤或不足之處,誠請同道批評、指正!簡本甲【原文】智弃 ,民利 ①。
攷弃利, 惻兦又②。
弃 ,民 季子③。
三言以爲 ④不足,或命之,或 豆⑤: 索保 ,少厶 欲⑥。
[帛書《老子》第六十三章]【注釋】① 智弃 ,民利 : ,古“絕”字(楚系文字中多作此形),各本皆作“絕”,杜絕。
智,帛書甲本作“聲(聖)”,乙本作“ (聖)”,通“知”(在竹簡本中“智”多作“知”解,如下文的“智足”)。
弃,古文“棄”。
,上從下(“下”上有一短橫不代表其爲“卞”,如下文“天下”的“下”上也有),通“偏”,指副手、部下。
,古文“百”。
,即“倍”。
② 攷弃利, 惻兦又:攷,各本作“巧”,通“巧”。
《老子》历代注解与校诂书目
《老子》历代版本注解与校诂书目朝代作者书名备注战国韩非解老《韩非子》战国韩非喻老《韩非子》西汉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四部丛刊西汉河上公老子道德经四部丛刊西汉刘安原道《淮南子》西汉刘安道应《淮南子》西汉严遵老子注严灵峰辑本西汉严遵老子道德真经指归严灵峰辑本东汉张道陵老子想尔注饶宗颐校笺本魏晋葛玄老子节解魏晋葛玄老子道德经序诀大英博物院藏唐钞本魏晋王弼老子道德真经注楼宇烈校释本魏晋王弼老子微旨例略楼宇烈校释本魏晋钟会老子道德经注严可均辑本魏晋王羲之道德经帖六朝僧肇老子注杜光庭《广圣义序》六朝孙盛老子义《广弘明集》六朝陶弘景老子注杜光庭《广圣义序》六朝梁武帝老子讲疏《敦煌石室遗书三种》六朝道德真经次解遂州龙兴观刻经碑本唐陆德明老子音义《经典释文》唐魏征老子治要《群书治要》唐谷神子道德指归论注唐颜师古玄言新记明老部唐李荣道德真经注唐景龙道德经碑唐景福道德经碑唐开元御注道德经幢唐广明道德经幢唐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唐顾欢道德经注疏唐乔讽道德经疏义节解唐傅奕校定古本老子道藏本唐成玄英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古籍丛残》唐李约老子道德真经新序道藏本唐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道藏本唐唐玄宗道德真经疏道藏本唐马总老子节录《意林》唐王真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道藏本唐陆希声道德真经传道藏本唐杜广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疏道藏本唐吕洞宾道德经释义道德经解二卷唐纯阳帝君道德经解一卷唐纯阳山人唐孚佑帝孚佑帝君浅注道德经唐六朝写本残卷敦煌庚本唐敦煌古号本太上玄元道德经残卷唐敦煌唐写本老子残卷宋宋鸾道德真经篇章玄颂道藏本宋王安石老子注容肇祖辑本宋王甘老子注宋邵若愚道德真经直解宋叶梦得老子解宋程俱老子论宋时雍道德真经全解宋员兴宗老子略解宋程大昌易老通言宋李森道德真经取善集宋黄茂材老子解宋寇质才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宋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道藏本宋吕惠卿道德真经传道藏本宋司马光道德真经论道藏本宋苏辙老子解道藏本宋陈象古道德真经解道藏本宋宋徽宗老子注道藏本宋章安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道藏本宋葛长庚道德宝章宋吕祖谦音注老子道德经刊本宋吕知常道德经讲义周思得刊本宋彭耜道德真经集注道藏本宋赵秉文道德真经集解道藏本宋董思靖道德真经集解道藏本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刊本宋李嘉谋道德真经义解宋江激道德真经疏义宋林希逸老子口义宋龚士高纂图互注老子道德经宋曹道冲老子注宋白玉蟾蟾仙解老宋王雩道德真经集注元赵至坚道德真经疏义元李道纯道德会元道藏本元刘辰翁老子道德经评点元邓錡道德真经三解元刘惟永道德真经集义大旨元杜道坚道德玄经原旨元赵孟頫老子道德经元张嗣成道德真经章句训颂元陈致虚道德经转语元林至坚道德真经注元景祐甘肃天真观道德经幢石本元麻沙本老子道德经刻本元蒋融庵道德真经颂元吴澄道德经注《百家子书》元何道全老子道德经述注刊本元陶宗仪老子节抄《说郛》明明太祖御注道德真经明危大有道德真经集义道藏本明许宗鲁老子道德经《六子书》明薛蕙老子集解刊本明张洪阳道德经注解明王樵老子解明张登云老子道德经参补明徐学谟老子解明释德清道德经解岭南刊本明朱得之老子通义《三子通义》明王道老子亿锡山刊本明陆长庚老子玄览《方壸外史全集》明沈津老子类纂《百家类纂》明李贽道德经解评刊本明李贽老子解《李卓吾遗书十二种》明谢汝韶老子道德经《二十家子书》明沈一贯老子通《老庄通》明焦竑老子翼《老庄翼》明林兆恩道德经释略《林子全书》明陈深老子品节《诸子品节》明王一清道德经释辞明王一清太上道德经《四经》明彭好古道德经明祝世禄老子奇评明陈懿典老子道德经精解明归有光道德经评注《道德南华二经评注》明孙鑛老子道德经《老庄合刻》明钟惺老子郎郎明钟惺老子文归明陶望龄陶周望老子解明赵统老子断注明洪应绍道德经测明龚修默老子或问明郭良翰老子道德经荟解明陈仁锡老子奇赏明顾锡畴道德经解明方宇惠南宇惠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明董懋策老子翼评点明陈元贇老子经通考明明潘基庆老子集解《老庄会解》明程以宁太上道德宝章翼《道藏辑要》明金堡老子道德真经奇赏《道德玄书》清王夫之老子衍清清世祖御注道德经《四库全书》抄本清顾如华道德经参补注释清张尔歧老子说略清德玉道德经顺硃清马驌老子《绎史》清傅山读老子《霜红龛集》清宋常星道德经讲义刊本清花尚道德经眼清徐永祐道德经集注清郭干泗老子元翼清徐大椿道德经注清陈梦雷老子汇考《古今图书集成》清纪昀老子道德经校订《四库全书》抄本清黄文运道德经订注清姚鼐老子章义清纪大奎老子约说清任兆麟老子述记清吴鼐老子解清卢文弨老子音义考证抱经堂丛书清毕沅老子道德经考异经训堂丛书清郑环老子本义寻乐堂刊本清倪元坦道德经参注醒吾全书清王昶校老子《金石萃编》清江有诰老子韵读《音学十书》清汪中老子考异《述学·补遗》清潘静观道德经妙门约清邓晅道德经辑注清清阳子道德经述义清严可均老子唐本考异《铁桥漫稿》清洪颐煊读老子丛录《读书丛录》清王念孙老子杂志《读书杂志余编》清魏源老子本义浙江精舍汇刊本清俞樾老子平议《诸子平议》清李涵虚道德经注释清宋翔凤老子章义清吴云老子道德经幢残石校记清陈澧老子注清易顺鼎读老札记清郭谐老子识小清滕云山道德经浅注清高延第老子证义涌翠山房刊本清陶鸿庆读老庄札记待晓庐排印本清吴汝纶点勘老子读本桐城吴先生点勘诸子清严复老子道德经评点日本东京印本清孙诒让老子札迻《札迻》清刘师培老子韵表与斠补《刘申叔遗书》清于鬯老子校书《香草续校书》清文廷式老子校语清邓延桢《双砚斋笔记》(卷三)清徐鼒读老子杂释读书杂释本卷十二清易佩绅老子解清黄元吉道德经注释清王引之经传释词清李慈铭订老子清陶邵学校老子清后刘鼐和新解老清后张之纯老子菁华录《评注诸子菁华录》清后江希张道德经白话解说上海道德图书馆清后马其昶老子故周氏抱润轩刊本清后杨树达老子古义上海中华书局清后张其淦老子约清后胡薇元道德经达话清后区大典老子讲义清后田潜篆文老子清后缪尔纾老子新注上海新文化书社清后支伟成老子道德经上海泰东书局清后顾实老子道德经解诂《国学丛刊》清后罗振玉老子考异及补遗《永丰乡人杂着续编》清后蔡廷干老解老清后徐绍桢道德经述义清后支伟成老子道德经清后罗运贤老子余谊清后曹聚仁考子集注清后高岳岱新式标点老子道德经清后吴承仕老子音义辨证《经籍旧音辨证》清后马叙伦老子覈诂北京景山书店清后奚侗老子集解排印本清后郎擎霄老子学案上海大东书局清后丁福保老子道德经笺注上海医学书店清后王重民老子考北京中华图书馆协会清后陈柱老子集训上海商务印书馆清后陈柱老学八篇清后陈柱老子清后江瑔读老子卮言清后李继煌新解老清后王重民老子考清后钱基博老子道德经解题及其读法清后王力老子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清后高亨老子正诂东北大学排印清后许啸天老子(校注) 上海群学社清后陈柱老子与庄子上海商务印书馆清后刘其老子学案宣排印本清后钱穆老子辨上海大华书局清后胡哲敷老庄哲学上海中华书局清后胡怀琛老子补注、学辨正中书局《先贤学说》清后蒋锡昌老子校诂上海商务印书馆清后王恩洋老子学案上海佛学书局清后张默生老子章句新释成都东方书社清后严灵峰老子章句新编重庆文风书店清后严灵峰老子众说纠缪清后严灵峰老庄研究清后严灵峰老子知见书目老列庄三子清后严灵峰无求备斋老子集成清后严灵峰老子达解清后严灵峰老子祟宁王注清后严灵峰马王堆帛书老子试探清后陈梦家老子分释重庆商务印书馆清后张纯一老子通释重庆商务印书馆清后熊十力老子哲学之解释《十力语要》卷二清后王明老子河上公章句考北京大学出版部清后梁启超老子哲学清后朱谦之老子校释清后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清后钱锺书老子王弼注管锥编清后陈登澥老子今见清后刘成炘老子二钞清后李翘老子古注清后胡远濬老子述义清后丁展成老子补注清后汪桂年老子通诂清后何士骥古本道德经校刊清后余嘉锡四库提要老子注辨证清后汤仰晖老子考证清后张心征老子通考伪书通考内清后劳健老子古本考清后张荫良老子新诂清后叶玉麟白话句解老子道德经清后萧天石老子哲学阐微清后陆世鸿老子现代语解清后谭正璧老子读本清后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笺清后王寒生老子道德经注清后何槛宗老子新译清后梁容若老子的流传与注解清后唐子长老子重编清后田干吾老子清后吴常熙老子正义清后萧纯伯老子道德经语释清后葛连祥老子会通清后纪敦诗老子正解清后封思毅老子述解清后龚乐群老庄异同清后王淮老子探义清后余培林新译老子读本清后容肇祖王安石老子注辑本清后严一萍帛书竹简清后郑良树竹简帛书论文集清后许抗生帛书老子注释与研究清后张松如老子校读清后艾畦老子八十一章分类重编清后仙鹤道院《道德经》碑文四川省乐至县清后老君山玄妙宫藏《道德经》四川省乐至县。
老子道德经注(王弼)
老子道徳經注(王弼集校釋中華書局)1章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凡有皆始於無.故未形無名時.則爲萬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時.則長之育之亭之毒之.爲其母也.言道以無形無名始成萬物.[萬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玄之又玄也.妙者微之極也.萬物始於微而後成.始於無而後生.故常無欲空虚.可以觀其始物之妙.徼歸終也.凡有之爲利.必以無爲用.欲之所本.適道而後濟.故常有欲.可以觀其終物之徼也.兩者始與母也.同出者同出於玄也.異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則謂之始.在終則謂之母.玄者冥(也)默(然)無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謂之玄者.取於不可得而謂之然也.[不可得而]謂之然.則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若定乎一玄]則是名則失之遠矣.故曰玄之又玄也.衆妙皆從(同)[玄]而出.故曰衆妙之門也.2章美者人心之所進樂也.惡者人心之所惡疾也.美惡猶喜怒也.善不善猶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門.故不可得而偏擧也.此六者皆陳自然.不可偏擧之(明)[名]數也.自然已足.爲則敗也.知慧自備.爲則僞也.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使功在己.則功不可久也.3章賢猶能也.尚者嘉之名也.貴者隆之稱也.唯能是任.尚也曷爲.唯用是施.貴之何爲.尚賢顯名.榮過其任.爲而常校能相射.貴貨過用.貪者競趣.穿D25582; 探篋.沒命而盜.故可欲不見.則心無所亂也.心懷智而腹懷食.虚有智而實無知也.骨無知以幹.志生事以亂(心虚則志弱也).守其眞也.智者謂知爲也.4章夫執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執一國之量者.不能成國.窮力擧重.不能爲用.故人雖知萬物治也.治而不以二儀之道.則不能贍也.地雖形魄.不法於天則不能全其寧.天雖精象.不法於道則不能保其精.沖而用之.用乃不能窮.滿以造實.實來則溢.故沖而用之又復不盈.其爲無窮亦已極矣.形雖大不能累其體.事雖殷不能充其量.萬物舍此而求主.主其安在乎.不亦淵兮似萬物之宗乎.鋭挫而無損.紛解而不勞.和光而不汚其體.同塵而不渝其眞.不亦湛兮似或存乎.地守其形.徳不能過其載.天慊其象.徳不能過其覆.天地莫能及之.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5章天地任自然.無爲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爲.造立施化.則物失其眞.有恩有爲.則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載.(矣)[天]地不爲獸生芻.而獸食芻.不爲人生狗.而人食狗.無爲於萬物而萬物各適其所用.則莫不贍矣.若慧由己樹.未足任也.聖人與天地合其徳.以百姓比芻狗也.D15533; 排D15533; 也.籥樂籥也.D15533;籥之中空洞.無情無爲.故虚而不得窮屈.動而不可竭盡也.天地之中.蕩然任自然.故不可得而窮.猶若D15533;籥也.愈爲之則愈失之矣.物樹其(惡)[慧].事錯其言.[不慧]不濟.不言不理.必窮之數也.D15533;籥而守數中.則無窮盡.棄己任物.則莫不理.若D15533; 籥有意於爲聲也.則不足以共吹者之求也.6章谷神谷中央無(谷)[者]也.無形無影.無逆無違.處卑不動.守靜不衰.(谷)[物]以此成而不見其形.此至物也.處卑(而)[守靜]不可得[而]名.故謂[之玄牝].(天地之根緜緜若存用之不動).門玄牝之所由也.本其所由.與[太]極同體.故謂之天地之根也.欲言存邪.則不見其形.欲言亡邪.萬物以之生.故緜緜若存也.無物不成(用)而不勞也.故曰用而不勤也.7章自生則與物爭.不自生則物歸也.無私者無爲於身也.身先身存.故曰能成其私也.8章人惡卑也.道無水有.故曰幾也.言(人)[水]皆應於(治)[此]道也.9章持謂不失徳也.既不失其徳.又盈之.勢必傾危.故不如其已者.謂乃更不如無徳無功者也.既揣末令尖.又鋭之令利.勢必摧衂.故不可長保也.不若其已.不可長保也.四時更運.功成則移.10章載猶處也.營魄人之常居處也.一人之眞也.言人能處常居之宅.抱一清神能常無離乎.則萬物自賓也.專任也.致極也.言任自然之氣.致至柔之和.能若嬰兒之無所欲乎.則物全而性得矣.玄物之極也.言能滌除邪飾.至於極覽.能不以物介其明.疵(之)其神乎.則終與玄同也.任術以求成運數以求匿者智也.玄覽無疵.治國無以智.猶棄智也.能無以智乎.則民不辟而國治也.天門謂天下之所由從也.開闔治亂之際也.或開或闔.經通於天下.故曰天門開闔也.雌應而不(倡)[唱].因而不爲.言天門開闔能爲雌乎.則物自賓而處自安矣.言至明四達.無迷無惑.能無以爲乎.則物化矣.所謂道常無爲.侯王若能守.則萬物[將]自化.不塞其源也.不塞其源.則物自生.何功之有.不禁其性.則物自濟.何爲之恃.物自長足.不吾宰成.有徳無主.非玄而何.凡言玄徳.皆有徳而不知其主.出乎幽冥.11章轂所以能統三十輻者無也.以其無能受物之故.故能以(實)[寡]統衆也.木埴壁所以成三者.而皆以無爲用也.言無者有之所以爲利.皆頼無以爲用也.12章爽差失也.失口之用.故謂之爽.夫耳目口心皆順其性也.不以順性命.反以傷自然.故曰盲聾爽狂也.難得之貨塞人正路.故令人行妨也.爲腹者以物養己.爲目者以物役己.故聖人不爲目也.13章寵必有辱.榮必有患.(驚)[寵]辱等.榮患同也.爲下得寵辱榮患若驚.則不足以亂天下也.大患榮寵之屬也.生之厚必入死之地.故謂之大患也.人迷之於榮寵.返之於身.故曰大患若身也.由有其身也.歸之自然也.無[物可]以易其身.故曰貴也.如此乃可以詫天下也.無物可以損其身.故曰愛也.如此乃可以寄天下也.不以寵辱榮患損易其身.然後乃可以天下付之也.14章無状無象.無聲無響.故能無所不通.無所不往.不得而知.更以我耳目體不知爲名.故不可致詰.混而爲一也.欲言無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見其形.故曰無状之状無物之象也.不可得而定也.有有其事.無形無名者.萬物之宗也.雖今古不同.時移俗易.故莫不由乎此以成其治者也.故可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上古雖遠.其道存焉.故雖在今可以知古始也.15章冬之渉川.予然若欲度.若不欲度.其情不可得見之貌也.四鄰合攻中央之主.猶然不知所趣向者也.上徳之人.其端兆不可觀.(徳)[意]趣不可見.亦猶此也.凡此諸若.皆言其容象不可得而形名也.夫晦以理.物則得明.濁以靜.物則得清.安以動.物則得生.此自然之道也.孰能物言其難也.除者詳愼也.盈必溢也.蔽覆蓋也.言致虚.物之極篤.守靜物之眞正也.動作成長.以虚靜觀其反復.凡有起於虚.動起於靜.故萬物雖竝動作.卒復歸於虚靜.是物之極篤也.各返其所始.歸根則靜.故曰靜.靜則復命.故曰復命也.復命則得性命之常.故曰常也.常之爲物.不偏不彰.無D22792; 昧之状.温涼之象.故曰知常曰明也.唯此復.乃能包通萬物.無所不容.失此以往.則邪入乎分.則物離其分.故曰不知常則妄作凶.無所包通也.無所不包通.則乃至於蕩然公平也.蕩然公平.則乃至於無所不周普也.無所不周普.則乃至於同乎天也.與天合徳.體道大通.則乃至於[窮]極虚無也.窮極虚無.得道之常.則乃至於不窮極也.無之爲物.水火不能害.金石不能殘.用之於心.則虎D22792; 無所投其(齒)[爪]角.兵戈無所容其鋒刃.何危殆之有乎.17章太上謂大人也.大人在上.故曰太上.大人在上.居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爲始.故下知有之而已.言從上也.不能以無爲居事.不言爲教.立善行施.使下得親而譽之也.不復能以恩仁令物.而頼威權也.不能(法)以正齊民.而以智治國.下知避之.其令不從.故曰侮之也.夫御大失性.則疾病生.輔物失眞.則疵釁作.信不足焉.則有不信.此自然之道也.已處不足.非智之所(齊)[濟]也.自然其端兆不可得而見也.其意趣不可得而覩也.無物可以易其言.言必有應.故曰悠兮其貴言也.居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以形立物.故功成事遂.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也.18章失無爲之事.更以施慧立善.道進物也.行術用明.以察姦僞.趣覩形見.物知避之.故智慧出則大僞生也.甚美之名.生於大惡.所謂美惡同門.六親父子兄弟夫婦也.若六親自和.國家自和.則孝慈.忠臣不知其所在矣.魚相忘於江湖之道.則相濡之徳生也.19章聖智才之善也.仁義(人)[行]之善也.巧利用之善也.而直云絶.文甚不足.不令之有所屬.無以見其指.故曰此三者以爲文而未足.故令人有所屬.屬之於素樸寡欲.20章下篇[云].爲學者日益.爲道者日損.然則學求益所能.而進其智者也.若將無欲而足.何求於益.不知而中.何求於進.夫燕雀有匹.鳩鴿有仇.寒郷之民.必知旃裘.自然已足.益之則憂.故續鳧之足.何異截鶴之脛.畏譽而進.何異畏刑.唯(阿)[訶]美惡.相去何若.故人之所畏.吾亦畏焉.未敢恃之以爲用也.嘆與俗相(返)[反]之遠也.衆人迷於美進.惑於榮利.欲進心競.故煕煕如享太牢.如春登臺也.言我廓然無形之可名.無兆之可擧.如嬰兒之未能孩也.若無所宅.衆人無不有懷有志.盈溢胸心.故曰皆有餘也.我獨廓然無爲無欲.若遺失之也.絶愚之人.心無所別析.意無所(好惡)[美惡].猶然其情不可覩.我頽然若此也.無所別析.不可爲(明)[名].耀其光也.分別別析也.情不可覩.無所繋D27831; .以用也.皆欲有所施用也.無所欲爲.悶悶昏昏.若無所識.故曰頑且鄙也.食母生之本也.人(者)皆棄生民之本.貴末飾之華.故曰我獨欲異於人.21章孔空也.惟以空爲徳.然後乃能動作從道.恍惚無形不繋之歎.以無形始物.不繋成物.萬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也.窈冥深遠之歎.深遠不可得而見.然而萬物由之.(其)[不]可得見.以定其眞.故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也.信信驗也.物反窈冥.則眞精之極得.萬物之性定.故曰其精甚眞其中有信也.至眞之極.不可得名.無名則是其名也.自古及今.無不由此而成.故曰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也.衆甫物之始也.以無名(説).[閲]萬物始也.此上之所云也.言吾何以知萬物之始於無哉.以此知之也.(不自見[則]其明(則)全也).(不自是則其是彰也).(不自伐則其功有也).(不自矜則其徳長也).自然之道亦猶樹也.轉多轉遠其根.轉少轉徳其本.多則遠其眞故曰惑也.少則得其本故曰得也.一少之極也.式猶則(之)也.23章聽之不聞名曰希.下章言.道之出言.淡兮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然則無味不足聽之言,乃是自然之至言也.言暴疾美興不長也.從事謂擧動從事於道者也.道以無形無爲成濟萬物.故從事於道者以無爲爲君.不言爲教.緜緜若存.而物得其眞.與道同體.故曰同於道.得少也.少則得故曰得也.行得則與得同體.故曰同於得也.失累多也.累多則失.故曰失也.行失則與失同體.故曰同於失也.言隨(行)其所[行].故同而應之.忠信不足於下.焉有不信焉.24章物尚進則失安.故曰企者不立.[不自見則其明全也].[不自是則其是彰也].[不自伐則其功有也].[不自矜則其徳長也].其唯於道而論之.若郤至之行.盛饌之余也.本雖美更可D32094;也.本有功而自伐之.故更爲肬贅者也.25章混然不可得而知.而萬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也.不知其誰之子.故先天地生.寂寥無形體也.無物(之匹)[匹之].故曰獨立也.返化終始.不失其常.故曰改也.周行無所不至而(免)[不危]殆.能生全大形也.故可以爲天下母也.名以定形.混成無形.不可得而定.故曰不知其名也.夫名以定形.字以稱可.言道取於無物而不由也.是混成之中.可言之稱最大也.吾所以字之曰道者.取其可言之稱最大也.責其字定之所由.則繋於大.(大)[夫]有繋則必有分.有分則失其極矣.故曰強爲之名曰大.逝行也.不守一大體而已.周行無所不至.故曰逝也.遠極也.周[行]無所不窮極.不偏於一逝.故曰遠也.不隨於所適.其體獨立.故曰反也.天地之性人爲貴.而王是人之主也.雖不職大亦復爲大.與三匹故曰王亦大也.四大道天地王也.凡者有稱有名.則日其極也.言道則有所由.有所由然後謂之爲道.然則(是道)[道是]稱中之大也.不若無稱之大也.無稱不可得而名.[故]曰域也.道天地王皆在乎無稱之内.故曰域中有四大者也.處人主之大也.法謂法則也.人不違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違天.乃得全載.法天也.天不違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於自然無所違也.自然者無稱之言窮極之辭也.用智不及無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無形.有儀不及無儀.故轉相法也.道(順)[法]自然.天故資焉.天法於道.地故則焉.地法於天.人故象焉.[王]所以爲主.其(一)[主]之者(主)[一]也.26章凡物輕不能載重小不能鎭大.不行者使行.不動者制動.是以重必爲輕根.靜必爲躁君也.以重爲本故不離.不以經心也.輕不鎭重也.失本爲喪身也.失君爲失君位也.27章順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施].故物得至.而無轍迹也.順物之性.不別不析.故無瑕謫可得其門也.因物之數.不假形也.因物自然.不設不施.故不用關D36091; .繩約而不可開解也.此五者皆言不造不施因物之性不以形制物也.聖人不立形名以檢於物.不造進向以殊棄不肖.輔萬物之自然而不爲始.故曰無棄人也.不尚賢能.則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則民不爲盜.不見可欲.則民心不亂.常使民心無欲無惑.則無棄人也.擧善以(師)[齊]不善.故謂之師矣.資取也.善人以善齊不善.[不]以善棄不善也.故不善人善人之所取也.雖有其智.自任其智.不因物於其道必失.故曰雖智大迷.28章雄先之屬.雌後之屬也.智爲天下之先(也)[者]必後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也.谿不求物.而物自歸之.嬰兒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式模則也.D10319;差也.不可窮也.此三者.言常反終.後乃徳全其所處也.下章云反者道之動也.功不可取.常處其母也.樸眞也.眞散則百行出.殊類生.若器也.聖人因其分散.故爲之立官長.以善爲師.不善爲資.移風易俗.復使歸於一也.大制者.以天下之心爲心.故無割也.29章神無形無方也.器合成也.無形以合.故謂之神器也.萬物以自然爲性.故可因而不可爲也.可通而不可執也.物有常性.而造爲之.故必敗也.物有往來.而執之.故必失也.凡此諸或.言物事逆順反覆.不施爲執割也.聖人達自然之(至)[性].暢萬物之情.故因而不爲.順而不施.除其所以迷.去其所以惑.故心不亂而物性自得之也.30章以道佐人主.尚不可以兵強於天下.況人主躬於道者乎.爲(始)[治]者務欲立功生事.而有道者務欲還反無爲.故云其事好還也.言師凶害之物也.無有所濟.必有所傷.賊害人民.殘荒田畝.故曰荊棘生焉.果猶濟也.言善用師者.趣以濟難而已矣.不以兵力取強於天下也.吾不以師道爲尚.不得已而用.何矜驕之有也.言用兵雖趣功(果)濟難.然時故不得已(當復)[後]用者.但當以除暴亂.不遂用果以爲強也.壯武力暴興.喩以兵強於天下者也.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故暴興必不道.早已也.32章道無形不形.常不可名.以無名爲常.故曰道常無名也.樸之爲物.以無爲心也.亦無名.故將得道.莫若守樸.夫智者可以能臣也.勇者可以武使也.巧者可以事役也.力者可以重任也.樸之爲物.D11211; 然不偏.近於無有.故曰莫能臣也.抱樸無爲.不以物累其眞.不以欲害其神.則物自賓而道自得也.言天地相合.則甘露不求而自降.我守其眞性無爲.則民不令而自均也.始制謂樸散始爲官長之時也.始制官長.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卑.故始制有名也.過此以往.將爭錐刀之末.故曰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也.遂任名以號物.則失治之母也.故知止所以不始也.川谷之(求)[與]江(與)海.非江海召之.不召不求而自歸者(世)[也].行道於天下者.不令而自均.不求而自得.故曰猶川谷之與江海也.33章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越智之上也.勝人者有力而已矣.未若自勝者.無物以損其力.用其智於人.未若用其智於己也.用其力於人.未若用其力於己也.明用於己則物無避焉.力用於己則物改焉.知足[者]自不失故富.勤能行之.其志必獲.故曰強行者有志矣.以明自察.量力而行.不失其所.必獲久長矣.雖死而以爲生之.道不亡乃得全其壽.身沒而道猶存.況身存而道不卒乎.34章言道氾濫無所不適.過左右上下周旋而用.則無所不至也.萬物皆由道而生.既生而不知其所由.故天下常無欲之時.萬物各得其所.若道無施於物.故名於小矣.萬物皆歸之以生.而力使不知其所由.此不爲小.故復可名於大矣.爲大於其細.圖難於其易.35章大象天象之母也.[不炎]不寒.不温不涼.故能包統萬物.無所犯傷.主若執之.則天下往也.無形無識.不偏不彰.故萬物得往而不害妨也.言道之深大.人聞道之言.乃更不如學與餌.應時感悦人心也.樂與餌則能令過客止.而道之出言淡然無味.視之不足見.則不足以悦其目.聽之不足聞.則不足以娯其耳.若無所中然.乃用之不可窮極也.36章將欲除強梁去暴亂當以此四者.因物之性.令其自戮.不假刑爲大.以除將物也.故曰微明也.足其張令之足.而又求其張.則衆所歙也.與其張之不足.而改其求張者.愈益而己反危.利器利國之器也.唯因物之性.不假刑以理物.器不可覩.而物各得其所.則國之利器也.示人者任刑也.刑以利國則失矣.魚脱於淵則必見失矣.利國[之]器而立刑以示人亦必失也.37章順自然也.萬物無不由爲以治以成之也.化而欲作作欲成也.吾將鎭之無名之樸.不爲主也.無欲競也.38章徳者得也.常得而無喪.利而無害.故以徳爲名焉.何以得徳.由乎道也.何以盡徳.以無爲用.以無爲用.則莫不載也.故物無焉則無物不經.有焉則不足以免其生.是以天地雖廣以無爲心.聖王雖大以虚爲主.故曰以復而視.則天地之心見.至日而思之.則先王之至覩也.故滅其私而無其身.則四海莫不瞻.遠近莫不至.主其己而有其心.則一體不能自全.肌骨不能相容.是以上徳之人.唯道是用.不徳其徳.無執無用.故能有徳而無不爲.不求而得.不爲而成.故雖有徳而無徳名也.下徳求而得之.爲而成之.則立善以治物.故徳名有焉.求而得之必有失焉.爲而成之必有敗焉.善名生則有不善應焉.故下徳爲之而有以爲也.無以爲者無所( D10174; )[偏]也.凡不能無爲而爲之者皆下徳也.仁義禮節是也.正明徳之上下.輒擧下徳以對上徳.至於無以爲極下徳之量上仁是也.足及於無以爲而猶爲之焉.爲之而無以爲.故有爲爲之患矣.本在無爲母在無名.棄本捨母.而適其子.功雖大焉必有不濟.名雖美焉僞亦必生.不能不爲而成不興而治.則乃爲之.故有宏普博施仁愛者.而愛之無所偏私.故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也.愛不能兼.則有抑抗正(眞)[直]而義理者.忿枉祐直.助彼攻此.物事而有以心爲矣.故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也.直不能篤.則有游飾修文禮敬之者.尚好修敬.校責往來.則不對之間忿怒生焉.故上(徳)[禮]爲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D11782;之.夫大之極也其唯道乎.自此已往豈足尊哉.故雖[徳]盛業大.富(而)有萬物.猶各得其徳.[而未能自周也故天不能爲載地不能爲覆人不能爲贍萬物]雖貴.以無爲用.不能捨無以爲體也.(不能)捨無以爲體.則失其爲大矣.所謂失道自後徳也.以無爲用.[則](徳)[得]其母.故能己不勞焉而者無不理.下此已往.則失用之母.不能無爲而貴博施.不能博施而貴正直.不能正直而貴飾敬.所謂失徳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也.夫禮也.所始首於忠信不篤.通簡不陽.責備於表.機微爭制.夫仁義發於内.爲之猶僞.況務外飾而可久乎.故夫禮者忠心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前人而識也.則下徳之倫也.竭其聰明以爲前識.役其智力以營庶事.雖(徳)[得]其情姦巧彌密.雖豐其譽愈喪篤實.勞而事昏.務而治D32094; .雖竭聖智而民愈害.舍己任者則無爲而泰.守其素樸則不順典制.(聽)[耽]彼所獲.棄此所守.[故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首.故苟得其爲功之母.則萬物作焉而不辭也.萬物存焉而不勞也.用不以形.御不以名.故(名)仁義可顯禮敬可彰也.夫載之以大道.鎭之以無名.則物無所尚志無所營.各任其貞事用其誠.則仁徳厚焉.行義正焉.禮敬清焉.棄其所載.舍其所正.用其成形.役其聰明.仁則(誠)[尚]焉.義(其)[則]競焉.禮(其)[則]爭焉.故仁徳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義之正非用義之所成也.禮敬之清非用禮之所濟也.載之以道.統之以母.故顯之而無所尚.彰之而無所競.用夫無名故名以篤焉.用夫無形故形以成焉.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擧其末.則形名倶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華不作.故母不可遠.本不可失.仁義母之所生.非可以爲母.形器匠之所成.非可以爲匠也.捨其母而用其子.棄其本而適其末.名則有所分.形則有所止.雖極其大必有不周.雖盛其美必有患憂.功在爲之.豈足處也.39章昔始也.一數之始而物之極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爲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既成而舍以居成.居成則失其母.故皆裂發歇竭滅蹶也.各以其一致此清寧靈盈生貞.用一以致清耳.非用清以清也.守一則清不失.用清則恐裂也.故爲功之母不可舍也.是以皆無用其功.恐喪其本也れ.清不能爲清.盈不能爲盈..故清不足貴盈不足多.貴在其母而母無貴形.貴乃以賤爲本.高乃以下爲基.故致數輿乃無也.玉石D21070;D21070; 珞珞.體盡於形.故不欲也.40章高以下爲基.貴以賤爲本.有以無爲用.此其反也.動皆知其所無則物通矣.故曰反者道之動也.柔弱同通.不可窮極.天下之物皆以有爲生.有之所始以無爲本.將欲全有必反於無也.41章有志也.建猶立也.光而不耀.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译文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晁说之序王弼老子道德经二卷,真得老子之学欤,盖严君平指归之流也。
其言仁义与礼,不能自用,必待道以用之,天地万物各得于一,岂特有功于老子哉。
凡百学者,盖不可不知乎此也。
予于是知弼本深于老子,而易则末矣。
其于易,多假诸老子之旨,而老子无资于易者,其有余不足之迹,断可见也。
呜呼,学其难哉!弼知佳兵者不祥之器,至于战胜,以丧礼处之,非老子之言,乃不知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独得诸河上公,而古本无有也。
赖傅奕能辩之尔。
然弼题是书曰道德经,不析乎道德,而上下之,犹近于古欤!其文字则多谬误,殆有不可读者,令人惜之。
尝谓,弼之于老子,张湛之于列子,郭象之于庄子,杜预之于左氏,范甯之于穀梁,毛苌之于诗,郭璞之于尔雅,完然成一家之学,后世虽有作者,未易加也。
予既缮写弼书,并以记之。
政和乙未十月丁丑嵩山晁说之鄜畤记。
克伏诵咸平,圣语有曰,老子道德经治世之要,明皇解虽灿然可观,王弼所注,言简意深,真得老氏清净之旨。
克自此求弼所注甚力,而近世希有,盖久而后得之,往岁摄建宁学官,尝以刊行,既又得晁以道先生所题本,不分道德而上下之,亦无篇目,喜其近古,缮写藏之,乾道庚寅,分教京口,复镂板以传,若其字之谬讹,前人已不能证,克焉敢辄易,姑俟夫知者。
三月二十四日左从事郎充镇江府府学教授熊克谨记正文上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
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
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妙者,微之极也。
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
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归终也。
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
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
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道德经》第41到第81章原文、译文版,建议收藏,终身研读
老子《道德经》第41到第81章原文、译文版,建议收藏,终身研读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译文:最有智慧的人听到了“道”,就努力勤勉地照它去行事;智慧一般的人听到了“道”,反应迟钝,半信半疑;愚笨的人听到了“道”,就认为它迂腐空洞而加以嘲笑。
若是不被蠢人嘲讽,那“道”也就不成其为“道”了。
所以《建言》中说:“明白易懂的道理反而像难以理解,促人上进的道理反而像劝人后退,容易倡导的道理反而像难以实施,至高无上的品德反而像空无所有,最洁白的颜色反而像是沾染了杂色,广博的品德像有什么缺少,能够有所建树的品德反而像惰气十足,品质纯真反而像变化无常,最大的方形反而像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总是很晚才能完成,最高级的音乐只有微细的声音,最宏大的形象反倒无形。
”规律虽然无形无声,不可言说,然而它却最能够辅助万物且成就万物。
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
”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规律使某种事物得以产生,这种事物又产生第二种事物,第二事物再产生第三种事物......这样才演化出万物。
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对立面,它们互相冲荡而达到和谐统一。
人们讨厌的就是“孤”、“寡”、“不谷”这样的字眼,而王公却用它们当作自己的称谓。
所以说,对于事物,人们的本意也许是想减弱它,结果反而加强了它;人们的本意也许是想增强它,结果反而减弱了它。
别人用来教导我的,我也用来教导别人:“强横的人是会不得好死的。
”我将把这一原则当做教人的根本。
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先秦老子《老子四章》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老子《老子四章》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老子四章先秦-老子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翻译: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踮着脚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就好像)自逞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理,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自我炫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用道的观点来看,是吃剩下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人们常常厌恶这些。
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所以有道的人不居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境地。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人刚强。
繁体《老子道德经》及注释---陈鼓应版
繁体《老子道德经》及注释---陈鼓应版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
是以聖人處「无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爲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不居,是以不去。
三章不尚賢,使民不争;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盗;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虚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智者不敢爲也。
爲無爲,則無不治。
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槖籥乎?虚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六章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緜緜若存,用之不勤。
七章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时。
夫唯不争,故無尤。
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鋭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十章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婴兒乎?滌除玄鑒,能無疪乎?愛民治國,能無爲乎?天門開闔,能爲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十一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爲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户牖以爲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
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故去彼取此。
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新编诸子集成老子道德经注校释
新编诸子集成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新编诸子集成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是一本独具特色的书籍,它为我们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哲学经典——《道德经》进行了全面解读和注解。
通过对道德经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道德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是老子晚年的总结和思考。
这本书中对道德经的注解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哲理和道理,并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这使得本书既有理论性的分析,又贴近日常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清晰明了的指导。
本书中的注解对道德经的核心思想进行了深入剖析。
道德经强调“道”的概念,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万事万物发展演化的规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持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不是违背自然规律而进行过度消费或破坏自然环境。
此外,本书还在注解中对道德经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它提醒我们,道德与行为密切相关。
一个人应该从修身开始,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做到内外兼修、言行一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影响到家庭、社会乃至整个世界。
本书的注解还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对面对困境时如何以德治国、以德施政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这使得我们不仅可以理解道德经的思想,更能将其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
总而言之,本书通过对道德经的注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解视角和道德思考的指引。
它告诉我们要顺应自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道德修养和实际行动,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不仅能感受到深刻的思想启示,还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具体的行为指南。
老子《道德经》经典马王堆版,文白对照,含译注
上篇道经第一章[原文]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
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
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
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
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
第二个“道”是动词。
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
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
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
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引语]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
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
不过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
帛书老子校注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
帛书老子校注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一、帛书老子校注的意义1. 帛书老子校注是对我国古代哲学经典《道德经》的注释和校对工作。
《道德经》是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包含了其对道家思想的精深理解和深刻思考。
帛书老子校注的出现,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和深入的理解,《道德经》的深奥之处得以更清晰地呈现。
2. 通过对《道德经》的校注工作,有助于纠正历代传抄中可能存在的错漏之处,确保经典文本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这对于传承和发扬我国古代文化,使其得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帛书老子校注的特点1. 帛书老子校注的特点之一是其注释丰富而详细。
在校注的过程中,注释者对《道德经》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和阐发,将其中的道理和哲理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和阐述,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2. 另一个特点是其针对性。
注释者在注释和校对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实际需求和阅读背景,对一些可能存在误解或疑惑的地方进行了重点解释,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三、帛书老子校注的价值和意义1. 帛书老子校注具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道德经》的深入解释和阐发,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和深入的阅读体验,使其更易于理解和领会其中的道理和精髓,有助于提高读者的理论水平和思辨能力。
2. 帛书老子校注的出现,也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使其更加深入人心,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帛书老子校注正是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未来帛书老子校注的发展方向1. 未来,帛书老子校注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注释内容。
可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对《道德经》进行多角度的阐释和解读,从哲学、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挖掘,使得注释内容更加全面和多元化。
2. 可以积极推动帛书老子校注的国际化进程。
通过将其翻译成其他语言,使得更多的外国读者可以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
德道经校注
德道经校注
《德道经》即《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下面列举其中一章节的校注内容供你参考:
>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校注】“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大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的。
“渊兮似万物之宗”:它是那样的深邃,好像是万物的根源。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湛兮似或存”:有时又隐没不见,好像不存在一样。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老子道德经校释3
简装书库中国古代哲学著作3第五十章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罗振玉曰:敦煌本“十”作“什”,下同。
马叙伦曰:说文无“涂”“途”二字,盖“徒”即“涂”“途”本字也。
庄子至乐篇“食于道徒”,即道涂也。
此“徒”字盖如字读。
谦之案:“出生入死”,吕氏春秋情欲篇高注引与此同。
庄子:“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又“其出不忻,其入不拒”,又“有乎出,有乎入,入出而无见其形”,皆出生入死之说。
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
严可均曰:王弼、高翿“地”下有“亦”字。
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景福、敦煌四本均无“亦”字,景福本“动”下有“皆”字。
毕沅曰:傅本“而民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河上公、王弼作“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谷神子作“而民生动之死地,十有三”。
案韩非子与奕同。
谦之案:严本、遂州本、柰卷均无“亦”字,柰卷、室町有“皆”字。
范应元本作“民之生生而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并云:“韩非、严遵同古本。
”易顺鼎曰:王本及韩非似皆有误。
文选鲍照代君子有所思行注引老子云:“人之生生之厚,动皆之死地,十有三。
”所引似为可据。
盖以“人之生生之厚”六字共为一句。
老子意谓人求生太厚,遂动之死地。
故下文又申明之曰:“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夫生,十有三;死,十有三;其数本各居半,至于求生过厚,而死之数遂多于生矣。
若作“人之生,生而动”,语近于不可解。
观王注亦云:“而民生生之厚,更之无生之地焉。
”是“动之死地”之上有“生生之厚”四字之证。
高延第曰:“生之徒”,谓得天厚者,可以久生;“死之徒”,谓得天薄者,中道而殀;“动而之死”者,谓得天本厚,可以久生,而不自保持,自蹈死地。
盖天地之大,人物之蕃,生死纷纭,总不出此三者。
“生生之厚”,谓富贵之人厚自奉养,服食药饵以求长生,适自蹈于死地,此即动而之死者之一端。
缘世人但知戕贼为伤生,而以厚自奉养者为能养生,不知其取死同也,故申言之。
夫天下之人以十分为率,殀死者居其三,自蹈于死者居其三,幸而得遂其生死之常者,仅居十之三耳。
老子帛书版《道德经》原文及注释(序释)(李仁贵珍藏版)
老子帛书版《道德经》原文及注释(序释)(李仁贵珍藏版)老子,姓李,名耳,亦称老聃,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道祖。
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已难以详考。
从老子的家世来看,他的先辈做过太史、太卜一类的官,在身份上接近于卿大夫,属于贵族中上层。
老子的原籍是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但由于周王室太史一类的官职是世袭的,因此,老子很可能出生在洛邑。
年长后,老子任周王室的守藏室史(管理图书典籍的官吏)。
在这里,他潜心于书籍之中,见闻广博,熟悉旧的典章制度,通晓历史,对人世有了更深切的认识,进而形成深奥、玄妙的思想体系。
老子综观历史祸福成败,融汇各种学问,创造出自己的学说。
在他的思想学说中,“道”是他经常谈论的。
他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根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那么,“道”究竟是什么?按他的话讲是一种“视而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的“先天地生”、“惚兮恍兮”、“寂兮寥兮”、“不可名状”的精神实体。
“道”创生了万物,“万物”创生以后,要守住“道”的精神,依“道”而行,应该顺其自然。
人们把以老子为宗的学派称为道家学派。
老子思想中包含有朴素辩证法的因素,“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对立面可以转化。
老子还说,“道”具有“有”和“无”两种性质,并用生动的事例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
他说,一个杯子,因为中间是空的,才能产生盛物的作用;一间房子,也是因为它的“无”,才能产生居住的作用。
由此可知,“有”之所以能给人便利,全依赖“无”发挥它的作用。
仅有“有”,是发挥不了大用处的,惟有“有”与“无”配合才能产生大用。
《道德经》,又名《老子》,传为老子所作。
虽只有五千言,其中哲理却博大精深,能参透玄机者,可称得上是得道高士。
老子见周(东周)室将乱,终于骑着青牛,从洛阳往西,出函谷关而去,不知所终。
在求索《道德经》时,我们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1 老子生活的年代是春秋时期,这是成书的年代背景。
老子道经德校释
老子道经德校释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钱大昕曰:案河上公注本“道可道”以下为道经卷上,“上德不德”以下为德经卷下。
晁说之跋王弼注本,谓其不析道德而上下之,犹近于古。
不知陆德明所撰释文,正用辅嗣本,题云“道经卷上”,“德经卷下”,与河上本不异。
晁氏所见者,特宋时转写之本,而翻以为近古,亦未之考矣。
予家藏石刻道德经凡五本,惟明皇御注本及此本,皆分道经、德经为二,盖汉、魏以来篇目如此。
而此本为初唐所刻,字句与他本多异。
如“无”作“无”,“愈”作“俞”,“芸”作“云”,“誉”作“豫”,“荒”作“忙”,“佐”作“作”,“■”作“翕”之类,皆从古字。
又如“故能蔽不新成”,石本作“能蔽复成”。
“师之所处,荆棘生”下,石本无“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二句。
“上将军居右”下,石本无“言以丧礼处之”句。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石本但云:“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此类皆远胜他本,聊举一二,以见古石刻之可贵也。
武亿曰:分老子道经卷上,德经卷下,亦与古本相彷。
后陆放翁题跋云:“晁以道谓王辅嗣老子曰:‘道德经不析乎道德而上下之,犹近于古。
’今此本已久离析。
”然则宋已失辅嗣定本。
今邢氏论语疏引老子德经云:“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此其可征之一也。
然又考汉书注,如颜氏于魏豹传,引老子道经曰:“国家昏乱有忠臣。
”田横传引老子德经曰:“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
”楚元王传引老子德经云:“知足不辱。
”严助传:老子所谓“师之所处,荆棘生之”者也。
师古曰:“老子道经之言也。
”扬雄传“贵知我者希”,师古曰:老子德经云“知我者希,则我贵矣”。
酷吏传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师古曰:“老子德经之言也。
”“下士闻道,大笑之”,师古曰:“老子道经之言也。
”西域传注:老子德经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为粪”。
盖其所引以道、德分篇者若此,而与释文题“道经音义”、“德经音义”者并合。
老子校释-第一章_国学经典
第一章洪頤烜曰:道德經王輔嗣本,今世所行,俱有分章。
此本雖不記章數,然每章皆空一格以別之。
其中亦有與今王本不同者,如今王本“道沖而用之”至“象帝之先”為三章,“天地不仁”至“不如守中”為四章,“谷神不死”至“用之不勤”為六章,此本皆並為一。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今王本屬十二章,此本無“故”字,二句屬下章之首。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今王本為二十七章,此本屬上章之末。
陸德明老子音義已為後人改變其分章,惜不得與此一本證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俞正燮曰:老子此二語,“道”“名”,與他語“道”“名”異;此言“道”者言詞也,“名”者文字也。
文子精誠云:“名可名,非常名;著於竹帛,鏤於金石,皆其麤也。
”上義云:“誦先王之書,不若聞其言;聞其言,不若得其所以言。
故名可名,非常名也。
”上禮云:“先王之法度有變易,故曰‘名可名,非常名’也。
”淮南本經訓云:“至人鉗口寢說,天下莫知貴其不言也。
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著於竹帛,鏤於金石,可傳於人者,其麤也。
晚世學者博學多聞,而不免於惑。
”繆稱訓云:“道之有篇章形埒者,非其至者也。
”道應訓云:“桓公讀書於堂,輪扁曰:‘獨其糟粕在耳。
’故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皆以老子“道”為言詞,“名”為文字。
謙之案:俞說是也。
老子著五千之文,於此首發其立言之旨趣。
蓋“道”者,變化之總名。
與時遷移,應物變化,雖有變易,而有不易者在,此之謂常。
自昔解老者流,以道為不可言。
高誘注淮南氾論訓曰:“常道,言深隱幽冥,不可道也。
”偽關尹子推而廣之,謂“ 不可言即道”。
實則老子一書,無之以為用,有之以為利,非不可言說也。
曰“美言”,曰“言有君”,曰“正言若反”,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皆言也,皆可道可名也。
自解老者偏於一面,以“常”為不變不易之謂,可道可名則有變有易,不可道不可名則無變無易(林希逸),於是可言之道,為不可言矣;可名之名,為不可名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注
""三章""
使心不乱.
谦之案:据想尔注校笺:"淮南子道应训.蜀志秦宓传及易艮卦孔疏.晋书吴隐之传.文选东京赋注所引此文,皆无'民’,刘师培老子斠补谓唐初避讳删去,今此六朝写本无'民’字,可证刘说之非."
虚其心.
谦之案:老子想尔注本"虚"作"○".据注文"虚去心中凶恶,道来归之",知本文亦作"虚","○"为误字.
""九章""
持而盈之.
谦之案:管子白心篇:"持而满之,乃其殆也.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此持满之戒与老子同.
""十四章""
在上不曒,在下不昧.
谦之案:"曒",敦煌丙本作"皎"."昧",遂州本.敦煌出道士索洞玄经写本及想尔注本均作"忽".案"昧"音密,与"曒"为韵,作"忽"则无韵.
""三十五章""
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
谦之案:老子想尔注本作"安平大乐,与珥过客止",以"太"作"大",以"乐"字断句,注:"如此之治,甚大乐也."盖不知"安平太"为并列语.
""五十一章""
德畜之.
谦之案:"畜之"即"蓄之".说文:"畜,田畜也."段玉裁曰:"田畜,谓力田之蓄积也."畜之犹相积相压之义.一九六二年十二月朱谦之.poiu
""二十四章""
企者不久,夸者不行.
谦之案:此二句敦煌道士索洞玄经写本与老子想尔注本亦作"喘者不久,跨者不行",与馆本.遂州本同.又下文"自伐无功"作"自饶无功","余食赘行"作"余食餟行",亦均与馆"
为天下蹊.
谦之案:老子想尔注本"蹊"作"奚",与敦煌丁本同.
""二十章""
唯之与阿.
谦之案:老子想尔注本"阿"作"何".又据唐文播:巴黎所藏敦煌老子写卷斠记,知伯希和目二三二九号古写卷亦作"何"."何"皆"阿"之误.
若享太牢.
谦之案:"享"字,敦煌道士索洞玄经写本及老子想尔注本均作"亨",经典释文亦作"亨","亨"字是故书.
乘乘无所归
谦之案:老子想尔注本作"鬿无所归","鬿"字当为遂州本"魁"之别构,盖本"儡"字,音近而误.
俗人昭昭.
谦之案:经典释文:"昭,一本作照."今敦煌道士索洞玄经写本及老子想尔注本均作"照".
""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谦之案:王弼注:"孔,空也.唯以空为德,然后乃能动作从道."又后汉书冯衍传注:"孔之为言空也."此以形容大德,虚心无物,无所不包也.谦旧校以"盛德"解"孔德",意有未尽,当以此为正.
""七章""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谦之案:老子想尔注本作"以其无尸,故能成其尸",注:"不知长生之道,身皆尸行耳,非道所行,悉尸行也.道人所以得仙寿者,不行尸行,与俗别异,故能成其尸,令为仙士也."此为神仙家言,可与后汉书方术传相参证,非老子本文.
""八章""
夫唯.
谦之案:"夫唯",发语词也.第十五章.第二十二章.第五十九章.第七十章.第七十一章.第七十二章.第七十五章皆同,疑为楚语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