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后达标检测 中图版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分教程(湘教版)讲义:必修1第1章行星地球第4讲含答案
第4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基础全面梳理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征(规律)地球表面的自转线速度与纬度因素和海拔高低有关(1)同海拔的两地,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反之越大。
(2)同纬度的两地,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交替(1)昼夜半球01昼半球,如图中□02乙所在半球;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被太阳照亮的一半为□03夜半球,如图中□04甲所在半球。
背向太阳的一半为□(2)晨昏线:□05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分为□06晨线和昏线,图中AOB线为□07晨线。
(3)交替周期:1个□08太阳日(24小时)。
2.产生时差(1)地方时09经度不同,时刻不同。
①成因:因□10早。
②特点:东早西晚,上图中C点地方时比O点□③计算: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上图中O、C两地地方时相差□112小时。
(2)时区和区时1215°。
①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3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17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18右偏,南半球向□19左偏,赤道上□20不偏转。
1.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是一回事吗?不是一回事。
昼夜现象形成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有关,这样的球体在阳光照射下形成昼夜现象。
地球上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2.若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你能想到地球上哪些现象会发生改变?①日月星辰西升东落;②地方时东晚西早;③水平运动物体(包括河流、气流)偏向会是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向右偏;④太阳日将比恒星日短。
3.北京时间与北京的地方时一样吗?不一样。
北京时间使用120°E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为116°E的地方时。
4.180°经线两侧日期一定不同吗?不一定。
国际日期变更线与180°经线不完全重合。
2020年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第1部分 第1章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1.地球自转方向甲 乙 丙甲图为侧视图,方向为自西向东;乙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呈逆时针方向;丙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呈顺时针方向。
2.周期(1)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分布规律①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约为15°/h。
②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
(2)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①比较和判断纬度高低a.在海拔相同的情况下,自转线速度越大,纬度就越低;线速度越小,纬度就越高。
b.赤道的自转线速度为1 670 km/h,南北纬30°为1 447 km/h,南北纬60°为837km/h,根据所给地点线速度数值,就可以判断其所处高、中、低纬度。
②选择航天发射基地位置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考法1借助星空观测实践,考查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地轴北极在自转和公转中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下图为甲地观测者夜晚观察北极星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甲树位于乙树的()A.北方B.东方C.南方D.西方2.如果甲处观察者在夜间连续观察2小时,会发现()A.北极星与地面夹角将逐渐升高B.北极星与地面夹角将逐渐降低C.图中某恒星沿圆形轨道向M方向移动D.图中某恒星沿圆形轨道向N方向移动1.D 2.C[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位于40°N(该地观测北极星的仰角即为该地的地理纬度),北极星所在方向为正北,所以甲树位于乙树的正西方。
第2题,北极星与地面的夹角与当地的地理纬度相同,当地的地理纬度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北极星与地面夹角不会发生变化。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恒星的位置相对固定,因而其视运动方向应为向M方向运动。
]◎考法2借助等值线示意图,考查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2019·湖北荆州第一次质量检查)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4.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3.A 4.A[第3题,南北纬60°处的自转线速度为837千米/小时,读图可知,图示区域的纬度略小于60°,且纬度自北向南减小。
(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
(2)产生时差 ①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的甲、乙相比,_乙__地__相对位置偏 东,_乙__地__时刻较早。
②地方时 a.含义: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_地__方__时__。经度每隔 1°,地方时相 差_4_分钟。 b.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_相__同__。 c.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_6_0_°_,地方时相差_4_小__时__,按“东加西减”原 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 6 时,则甲地为_2_时___。
B [读图可知,甲城市的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 2:30~10:30,工作日机动
车流量高峰值出现在上下班前后,城市工作时间一般为当地时间 8:00~18:
A.8:00~9:00
B.11:00~12:00
()
C.14:00~15:00
D.17:00~18:00
[思维流程]
据图中经度算出 M国所在的时区 和两地区时差
→
结合当地时间 算出北京时间
→
判断两地都 在工作时间 内的时间段
A [M 国国土大部分位于 0°经线和 10°W 经线之间,主要属于中时区,与北
2.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 (1)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 经度,取两数之和。 (2)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 时区,取两数之和。
3.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 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 (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 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京时间相差 8 个小时。当地时间是 8:00~9:00 时,北京时间为 16:00~
2020中图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1章 第4讲 地球的
考点二| 昼夜交替与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 逐层突破
1.昼夜现象 (1)昼夜半球图 图中 中甲 乙处 处所 所在 在半 半球 球为 为__夜昼____半半____球球______ (2)昼夜界线:AB 线所在大圆为__晨__昏__线___ (圈),AOB 为_晨__线。 (3)成因:地球是一个__不__发__光___、__不__透__明___的球体。 2.昼夜更替 (1)成因:地球的_自__转___。 (2)周期:一个_太__阳__日___,即_2_4__小时。
③确定日期和节气 a.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重合)时:可判定这一天为 3 月 21 日或 9 月 23 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或秋分。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地 区出现极夜),日期是 6 月 22 日前后,节气是夏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 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日期是 12 月 22 日前后,节气是冬至。
(2)掌握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规律
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极点的线速度为 0。 ③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考向 1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 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 1~2 题。
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⑤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才与极圈相切。切点的地方时为 0:00(24:00)或 12: 00。
⑥晨昏线自东向西以 15°/小时的速度移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
(2)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晨昏线是昼夜的分界线,能正确判断晨昏线是判读光照图的关键。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 自转法
【走向高考·】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湘教版必修1)课件 第1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1-1-4
)
(3)甲图所表示的季节为北半球的( A.春季 C.秋季 B.夏季 D.冬季
)
答案:(1)A (2)B
(3)D
解析:第(1)题,判断晨昏线要动态地判断,顺着地球自 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是晨线,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第(2) 题,赤道上始终是昼夜平分,6点日出,18点日落,晨线与 昏线相距180° 。第(3)题,解答该题可按如下思路进行:顺时 针自转→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南极地区出现极昼→此季节 为北半球冬季。
(2)逐渐减小 (3)晨线
4.(1)自转 (4)24
不发光、不透明 偏转
(2)夜半球 6.经度
昼半球
5.地转偏向力
地方时
思考:不一定。只有位于同一纬线上的点,,图 中的B点较A点位置偏东,但A点早已日出,但B点仍处于黑 夜。
高频考点梳理
走向高考· 地理
湘教版 ·高考一轮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单元
第四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考试大纲解读
图表技能培养 方法警示探究
基础知识整合
课堂同步演练
高频考点梳理
限时强化训练
滚动检查反馈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中八颗大行星 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①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 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木星相邻 ④不属于河外星系 A.①②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
解析:第3题,图示天体系统为太阳系,属于恒星系 统。第4题,图示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为太阳,为地球提供 光和热。
考试大纲解读
基础知识整合
一、地球自转的特征 1.方向 (1)侧视:________。
新教材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答案 解析 第1题
第2题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二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规律•深化整合
一、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1.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 1度4分,东加西减。求地方时的步骤与 规则如下图所示。
考向一 考向二
2.区时的计算方法 时区计算 某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1)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互余;晨昏 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确定经度: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在昼半球一侧的经 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切点,且大部分在昼半球的经线是太 阳直射的经线。
考向一 考向二
2022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四节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理
内容索引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1.方向
(1)侧视: 自西向东
。
(2)俯视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如下面图甲所示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如下面图乙所示
2.周期 (1)太阳日:24时。 (2) 恒星 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考向一 考向二
思路•典题透析
【典例2】 (2020浙江卷,20)图1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 行轨迹示意图。图2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 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时。据此完成下题。 当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 ) 时时 时时
图1
图2
考向一 考向二
【素养解读】本题以飞机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地方 时的计算,主要体现了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思路导引】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行星地球第4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第4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基础全面梳理
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征(规律)
地球表面的自转线速度与纬度因素和海拔高低有关
(1)同海拔的两地,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反之越大。
(2)同纬度的两地,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
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1)昼夜半球
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被太阳照亮的一半为□
01昼半球,如图中□02乙所在半球;背向太阳的一半为□
03夜半球,如图中□04甲所在半球。
(2)晨昏线:□
05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分为□06晨线和昏线,图中AOB 线为□07晨线。
(3)交替周期:1个□
08太阳日(24小时)。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 ①成因:因□
09经度不同,时刻不同。
②特点:东早西晚,上图中C 点地方时比O 点□
10早。
③计算: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上图中O 、C 两地地方时相差□112小时。
一轮复习:第1章第4讲 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最新考纲】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权威解读】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基本规
律。2.掌握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3.学会地方时、区时、 日界线的计算。4.运用地转偏向力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线速度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如图)
(1)昼夜半球 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 夜半球;为 黑夜 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 昼半球 ;为 白昼 (2)昼夜界线:晨昏线;A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方法技巧
日期变更四要点
(1) 确定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位置,即寻找 180°经线,一 定要注意实际日界线的弯曲情况。
(2)极地俯视图上一定要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东西,然后
采用“东减西加”的原则判定越过180°日界线的日期。 (3)越过日界线计算日期时,一定要注意星期的变化、月 份的变化 (大小月差异,平年与闰年的月份变化 )、年份的变 化。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1)定时:即确定出用以计算的参照时间。该参照时间可以从
题目的相关材料中获取,另外也可利用光照图的特殊经线进 行判断,以下图为例。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2)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讲义模块一第一章第四讲
第四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宇宙的物质性——天体(1)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
(2)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
2.宇宙的运动性和层次性——天体系统(1)运动性: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
(2)层次性:目前所知的天体系统分为四级,具体如下图所示:二、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1.普通性(1)八大行 星分类⎩⎪⎨⎪⎧ 类地行星: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火星巨行星:E 木星、F 土星远日行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2)运动 特征⎩⎪⎨⎪⎧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3)地球的结构特征: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同之处。
2.特殊性——存在生命(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与地球(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对地球的影响:①能量来源:直接提供光热资源;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能源。
②动力来源: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2.太阳活动与地球(1)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①太阳活动: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
②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
③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的黑子,B层的耀斑,其周期约为_11_年,它们都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四、地球的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共性A表示横波较慢固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B表示纵波较快固体、液体和气体(2)不连续面:名称波速变化界面①表示莫霍面此面以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突然明显增加界面②表示古登堡面此面以下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3)划分:①三个圈层:图中C为地壳,D为地幔,E为地核(由外核和内核组成)。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4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答案:纬度低,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节约发射成本;靠近港口,可运 输大型卫星设备,运输方式经济、可靠。
解析:文昌位于19°N,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于其他卫星发射中心,可充分利 用地球自转线速度,节约发射成本;位于滨海,靠近港口,可运输大型卫星设备, 运输方式经济、可靠。
太阳日 24小时 360°59′
_昼__夜_交__替__周期
3.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__减__小____,___赤_道____最大,极点为零
【特别提醒】
理解地球自转速度
(1)认识角速度和线速度: ①角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②线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走过的弧线长度。 (2)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对应点速度比较:角速度相同,均为每 小时15°;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 (3)地球表面纬度相同的点,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3)从气象、气候条件方面分析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窗口窄的原因。 (4分)
答案: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靠近海洋,雨季长,阴天多;夏季多雷电、强降 雨等天气;空气湿度大,云雾多,能见度偏低;容易受台风等灾害的影响。
解析: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靠近海洋,雨季长,阴天多, 气象条件较差;夏季气温高,多雷电、强降雨等天气,影响发射;地处热带季风 气候区且临海,空气湿度大,云雾多,能见度偏低,不利于监测;夏秋季节容易 受台风等灾害的影响。
(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答案:A
解析:图中能看到北极星,并且北极星的仰角很小,说明当地在北半球,且地 理纬度较低。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线速度的知识。取材新颖,综合性较 综合思维:地表地势起伏导致相同纬度
强。
自转线速度不同。
读地球自转等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完成3~4题。
3.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4.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A.丘陵 C.山地
) B.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思维流程] 答案:❶地球自转 ❷地平线 ❸北极星 仰角 1.A 2.B
考法二 地球自转的速度
命题点睛
素养解读
本题以等值线图为载体,考查地球自转 区域认知: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考纲考情
核心素养
[考纲展示]
1.综合思维:区时与地方时的计算,地转偏
地球运动的地认知:时区和日期的划分。
常以生活中的实例或光照图为载体 3.地理实践力:实验观察水平运动物体的偏
,考查时间的计算,运用所学知识 转。
解释地理现象等。
4.人地协调观: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思维导图
考点一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和地转偏向力
1.方向 (1)侧视: _自__西__向__东___。
俯从北极上空看:__逆__时__针____方向,如下面甲图所示 (2)视从南极上空看: ___顺__时__针___方向,如下面乙图所示
2.周期
恒星日 太阳日
时间 _2_3_时__5_6_分__4_秒___
考法三 地转偏向力的判读与应用
2020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 第4讲
(5)晨昏线只有在_二__至__日___时才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__相__同____、方向__相__反____。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三、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1.地方时 因 经 度 不 同 而 不 同 的 时 刻 , 称 为 _地__方__时___ 。 经 度 每 隔 1° , 地 方 时 相 差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 昏线
地 理
教
版
时间法
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
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 晨线
以上三种方法适合所有晨昏线的判读,但在判读俯视图时必须首先根据已知条
件确定出地球自转方向后,再根据自转法判断出晨昏线。
2.晨昏线的六个特点
(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地
人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__垂__直____。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理
教 版
(3)晨昏线永远平分__赤__道____。
(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____0_°__~__2_3_°__2_6,′ 且与太阳直射点
的度数____相__同__。
第一章 行星地球
人
研细考点
教
版
地 理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考点一 地球自转运动的基本特征
1.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
地
因素
影响
关系
理
人
教 版
纬度 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负相关
海拔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正相关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一章 第4讲 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新人教版
时间
旋转角度
意义
恒星日23小_时__(_x_iǎ_o_s_h_í)_5_6_分_4秒 36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 24小时
360°59′ _昼__夜__(z_h_ò_u_y_è周)交期替
3.速度
角速 度
除_南__北__两__极__点___外,任何 地点的自转角速度约为 15°/h
线速 由_赤__道__向_两__极__逐渐减小 度 ;赤道最大,极点为0
第4讲 地球的自转(zìzhuàn)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第一页,共46页。
考纲定位 最新考纲 地球运动的地理 意义。 考纲解读 1.识记地球自转
的方向、周 期、速度等基 本规律。 2.掌握晨昏线的 判读及应用。 3.学会地方时、 区时、日界线 的计算。 4.运用地转偏向 力解释一些自 然现象。
思维导图
第四页,共46页。
[深 度 思 考]
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及影响总结
(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
(qíngkuàng)下)。 (3)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第五页,共46页。
(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 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 对应点的线速度。 (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biànhuà)的因素
结合图示信息知,②地所在经线为135°E,不是(bù shi)东
西半球分界线;结合经纬网知①地位于⑤地的西北方向,
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第(2)题,⑤地纬度比②地高,
所以线速度小于②地,角速度与②地相同。
答案 (1)D (2)C
第八页,共46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后达标检测中图版
[学生用书P273(单独成册)]
选择题
读下面的日照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C在昼半球
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AB是昏线
2.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
B.100°W
A.120°E
D.60°E
C.20°W 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C在夜半球,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AB是晨线。
第2题,由图可知180°经线的地方时为8:00,故地方时为0:
00的经线为60°E。
答案:1.A 2.D (2018·佛山一中模拟)读某日晨线图,a、c两点为晨线的顶点,b点为晨线的中点,晨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b点的经度为50°E。
据此回答3~4题。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有关各地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际标准时间是2时40分
B.a点地方时是12时
C.b点地方时是14时
D.c点地方时是0时
4.假设一自然运动的物体从a点过b点到c点,其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偏转表现是( )
A.东—西—东B.西—东—西
C.右—不偏转—左D.左—不偏转—右
解析:第3题,ac为晨线,b点为晨线的中点,因此b点应位于赤道上,b点的地方时应为6时;b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50°E,根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计算出国际标准时为2时40分。
a、c两点为晨线的顶点,则a点地方时为0时,c 点地方时为12时。
第4题,ab段位于北半球,bc段位于南半球,b点在赤道上,在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在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赤道上不偏转。
答案:3.A 4.C
(2018·湖南师大附中月考)我国有一艘科学考察船进行国土资源调查时,停泊在某海域。
当地凌晨2时44分(北京时间3时)从船上测得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为10°。
据此回答5~6题。
5.该船所在的地理位置是( )
A.(10°N,112°E) B.(10°N,116°E)
C.(10°S,116°E) D.(10°N,124°E)
6.此时属于东半球且与该船所在地点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A.大于1/2 B.大于1/3
C.小于1/4 D.小于1/5
解析:第5题,根据从船上测得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为10°判断当地纬度为10°N。
当地时间为2时44分,北京时间为3时,两地相差16分钟,说明当地比北京的经度小4°,为116°E。
第6题,根据上题解析可知,该船位于新的一天和东半球。
此时北京时间为3时,则可求得0时经线为75°E。
即75°E向东到160°E为新的一天且属于东半球,其所跨经度范围为85°,小于全球范围的1/4。
答案:5.B 6.C
晨昏线即晨昏圈,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上的大圆。
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二至日,它同经线交角最大,全球昼夜长短差值最大;由于大气散射作用和太阳视半径的存在,它实际上比大圆略小。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半球图的一部分,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
读图完成7~9题。
7.此时,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 )
A.2时B.12时
C.14时D.20时
8.图示晨昏线( )
A.呈西北—东南走向
B.属于晨线
C.实际位置要偏向东南
D.在地面上不断移动,其周期为1个恒星日
9.图示时期( )
A.乙地的白昼比甲地长
B.甲海域沿岸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高
C.巴西高原正值雨季
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北半球,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位于90°E,印度洋中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表明北半球正值夏季,北极圈内为极昼,则90°E 为0时,故北京时间为2时。
第8题,图中晨昏线呈东北—西南走向,结合上题可判定其为昏线;由于大气散射作用和太阳视半径的存在,地球上昼半球略大于夜半球,晨昏线实际上要向夜半球一侧偏移,即图示晨昏线实际位置要向东南偏移;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形成的,其移动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第9题,此时北半球为夏季,甲海域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因而森林火险等级高。
答案:7.A 8.C 9.B
(2018·嘉峪关一模)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
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10~12题。
10.此时,A点的区时是( )
A.7月8日12时B.7月7日24时
C.7月8日6时D.7月8日16时
11.此时,北京时间是( )
A.7月8日15时B.7月8日14时
C.7月8日20时D.7月8日18时
12.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三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
D.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
解析:第10题,国际日界线和自然日界线分别为180°经线和0时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反之,加一天;顺地球自转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反之,减一天,据此和题意,判断(如图):
0时经线为90°W,A点(0°)为6时(东加西减: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
第11题,由上题得出:0时经线为90°W,则北京时间(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14时。
第12题,全球除极点外自转角速度均为15°/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A、B、C三点角速度相等,纬度由低到高为A、B、C,故线速度为A>B>C。
答案:10.C 11.B 12.C
(2018·黑龙江双鸭山一模)下面图1为地球球面局部图,图中APB弧上太阳高度为0°,AQB弧上各地“坐地日行八万里”,P、Q均位于所在弧的中点,PQ弧度数为100°。
读图,完成13~14题。
13.若此刻全球同庆“五一”国际劳动节,且PQ弧位于夜半球,则图示区域在( ) A.东半球B.西半球
C.北半球D.南半球
14.若图2显示图1中某条弧线各点随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那么这条弧线是( )
A.APB弧B.PQ弧
C.BQ弧D.AQB弧
解析:第13题,图中APB弧上太阳高度为0°,说明APB弧为晨昏线的一部分,AQB 弧上各地“坐地日行八万里”,说明AQB弧为赤道的一部分。
因P、Q均位于所在弧的中点,且PQ弧度数为100°,则极点位于PQ弧上。
“五一”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若PQ弧位于夜半球,则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图示区域跨东西半球。
第14题,图2显示该弧线上其中一点线速度为0,则该点为极点,故只有B项正确。
答案:13.D 14.B
(2018·山师附中一模)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为m日,空白部分为(m+1)日。
读图,完成15~16题。
15.P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 )
A.90°E,6时B.90°W,6时
C.90°E,18时D.90°W,18时
16.此时北京时间为( )
A.m日22时B.m日16时
C.(m+1)日14时D.(m+1)日8时
解析:第15题,日界线有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和人为日界线(180°经线)两条。
自东十二区(180°经线西侧)向东进入西十二区(180°经线东侧)减1天,图中阴影部分比空白部分晚一天,则判断图示地球呈顺时针自转,P点位于90°E,位于0时经线以东90个经度,时间早6个小时。
第16题,由上题知90°E为(m+1)日6时,则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m+1)日6时+(120°-90°)÷15°/时=(m+1)日8时。
答案:15.A 16.D
(2018·盐城期中)下左图为某游客坐在江西三清山海拔1 800多米的山头,通过延时技术拍摄的“巨蟒出山”美景图,下右图为放大后的星迹图。
据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L1和L2分别为甲、乙两颗星星的延时视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星迹方向呈逆时针旋转
B.甲星距地球近,乙星距地球远
C.甲星是恒星,乙星是行星
D.甲星和乙星围绕北极星公转
18.若摄影者用同样的技术,同时到北冰洋沿岸拍摄,得到的星迹图与上图相比( )
A.看到的星空相同
B.星迹视运动的角速度变大
C.看到的星迹更多
D.星迹旋转中心位置更高
答案:17.A 1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