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暴发调查
流行病学暴发调查-张定梅
– 制定有效防治措施 – 控制暴发、消除疫情。
什么叫“不明原因疾病”
• 不明原因疾病,是指短时间或者最初开始 调查处理时原因不明的疾病
–由于原因不明,诊断不清,往往以其主要症状 表现或者综合征,称为
• 不明原因发热 • 不明原因腹泻 • 不明原因肺炎 • 不明原因脑炎 • 不明原因肾炎等
• 只顾调查寻找暴露因子,而不采取措施,会招致公众误解, 甚至引起法律诉讼
•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采取措施并观察其效果,也是认识 疾病传染源、传播机制的重要内容
– 边调查 – 边分析 – 边采取措施 – 边修订措施 – 边效果评价
5.调查工作报告
• 交流公共卫生信息 • 调整公共卫生政策 • 评价成绩
– 分析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 调查方法、调查结果,以及关联强度、剂量—反应关系等指 标;
– 传染来源与相关因素调查结果的分析 – 描述标本的采集和检测结果 • 综合干预效应等进行病因分析和推断以确定病因 • 对该事件作出可能的结论判断,及排除其它的理由
结论的表达
• 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实验室检 测结果综合分析…….
描述流行病学
3.识别 统计病例数
获取信息
4.描述流行病学
鉴别组 医院
实验室 学校
识别信息 工作组
人口学信息 临床详细资料 危险因素
病例: -时间 -地区 -人
了解发病的初步情况
· 首例病人调查:发病时间,发病前后的活动情况
· 发病情况调查:登记每个病人的发病情况
· 标本收集、送验和保存:病人、接触者、可疑环境
–合理性、被调查中的事实所支持、能够解释 大多数的病例
暴发调查(CDC)
疾病暴发调查
第一节 暴发的概念及类型
第二节 暴发调查的目的、特点及步骤
第三节 暴发调查实例讨论
第一节 暴发的概念及类型
一、暴发(outbreak)的概念 在局限的区域范围和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同类病 例的现象称为暴发 , 其原因主要是存在共同传染源或传
播途径,病例间有联系,可视为疾病流行的特殊形式。
镇轻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个案调查表
一、 一般情况 1.姓名: 2.性别(1 男;2 女)□ 3 .年龄: __________ (周岁) 6 其他 5.如果为学生,所在学校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班级:______ 如果住校,寝室号:_____人数_____ 6.家庭住址: 二、 发病情况 1.发病日期: 3.初诊日期: 4.住院日期: 接种日期: 年 年 年 月 月 月 日 日, 日 2.发病地点:1 学校 2 家庭 3 其他_______ _ 村_____组 四、 临床资料 1.最高体温 发热□ ℃
程中不断修正。调查中的干预主要是实用性的,
一般不设对照,研究性往往不强。 (2)调查开始时没有关于致病因素或传播方式的明确假设; (3)调查开始时首先要保护人群的健康; (4)一旦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即采取措施,不必等待问题 完全阐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流行病疾病暴发调查方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流行病疾病暴发调查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的起点,也是处理好某一具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决定着后继工作的成败。
不同性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研究方法不同,调查的方式、内容和侧重点也均存在差异关键词:公共卫生现场流行病疾病暴发调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的起点,也是处理好某一具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决定着后继工作的成败。
不同性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研究方法不同,调查的方式、内容和侧重点也均存在差异。
(一)疾病暴发调查的处理技术和方法疾病暴发通常起初原因不明且发展迅速,欲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需要获得及时、真实和足够的信息。
全面、深入的暴发调查是整个工作的关键。
暴发调查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研究的基本形式之一,其一般程序如下:1.确定暴发的存在疾病暴发的信息最初可能来自基层医疗单位、流行病学监测点、防疫机构常规和紧急报告;或来源于实验室、药房、兽医站;还有可能首先被教师、居委会主任等人员发现。
防疫工作者接到暴发信息后,必须仔细核查信息的真实性,排除疫情被人为地夸大或缩小。
此时可从3个方面入手:(1)尽快从多个渠道收集信息,将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比较。
(2)及时向发病单位的领导、医生和卫生员等详细了解有关情况。
(3)派遣经验丰富的公共卫生医师进行快速的现场访问,根据临床特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判断暴发信息确凿性。
如果经确认暴发信息不真实,应立即向公众澄清事实,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一旦认定暴发属实,接下来就要初步分析暴发的总体形势,分析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分析暴发影响的范围、发病人数、受暴发威胁的人数。
根据对形势的初步推断,紧急做好暴发控制准备和组织工作。
2.准备和组织虽然暴发发展迅速、涉及人数多、时间紧迫,但周密的准备和组织将使现场工作事半功倍,组织现场调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区域的确定和划分首先是明确调查的范围,将调查范围划分成多个区域,并确定重点调查区,每区安排一个合适的调查队。
暴发调查
• 从时间顺序看,佛山第一位患者应该是目前能找到的广东省内 最早一例患者,是真正的首发病例。
在调查过程中,调查组发现河源的病例与2周前于佛山市第 一人民医院会诊的2例病例症状类似。通过回顾性调查发现, 2002年11月25日该院收治过1例类似病例,当时医生诊断是 “发烧原因不明”,其家属共有4人相继发病,成为一起家庭 聚集性肺炎病例。
2003年1月21日,广东省中山市报告发生家庭、医院聚集 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经过现场会诊和调查处理,专家组认为 该事件为具有一定传染性的疾病暴发,有人传人的现象,可能 有接触传播或短距离空气传播的倾向,病原体不明确,考虑病 毒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 患者庞某,男,45岁,佛山市禅城区人,为村干部。2002 年11月16日晚出现发热(38.5℃)、乏力、肌肉酸痛。11 月20日到佛山石湾区人民医院就诊,以“发热查因,伤寒待 排”入院,由本院呼吸科、消化科、神经科专家会诊之后,医 院将他当作伤寒病和由消化道感染引起的恙虫病疑似患者来治 疗,给他服用了一些常规的感冒药和抗生素,但治疗均无效。 患者持续发烧达39.7℃数天,肺炎表现加重,有明显啰音, 气促,拍胸片发现阴影扩大。在此住院期间,其亲属天天到医 院探访,暂未出现不适症状,医护人员也未见发病。患者住的 病房是南北通透,并且每天每隔一小时喷一次过氧乙酸。
暴发调查
一、病例发现与报告
2003年1月2日,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报告: “内一科收治了2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先后转送广州 市呼吸病研究所和广州军区总医院治疗,随后该科室的 9名医护人员先后发病,请调查、核实”。
暴发调查总结报告范文
暴发调查总结报告范文一、调查背景暴发疫情是指特定区域或特定人群在短时间内出现大规模的传染病,对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在疫情暴发后,为了控制和预防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调查暴发疫情的原因和相关的风险因素就变得至关重要。
本报告为某地区一次暴发疫情的调查总结报告。
二、调查目标本次调查的主要目标是确定暴发疫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暴发的原因,以及采取相关措施应对疫情的建议。
三、调查过程3.1 信息收集通过与当地卫生部门、医院、疾控中心、社区管理和相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搜集到关于该疫情暴发的初步信息,包括疫情暴发的时间、地点和人群等基本信息。
3.2 采样和实验在现场采集到患者、密切接触者和环境样本等,送往实验室进行相关检测和分析,包括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基因测序和药物敏感性测试等。
3.3 病例调查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例调查,包括疾病发生前的旅行史、接触史、患病情况等。
根据疫情数据和调查结果,绘制暴发疫情的时间线,推测疫情的起始点。
3.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推理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等,以确定暴发疫情的特点、规模和传播途径。
四、调查结果4.1 病因和传播途径通过实验室检测和分析,发现该疫情暴发是由一种新型病原体引起的。
该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也能传播病毒。
此外,经过病例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一部分患者与某个聚集场所有关,进一步证实了该场所作为传播途径的可能性。
4.2 暴发原因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该疫情暴发的原因与卫生条件不佳、个人防护意识薄弱有关。
该聚集场所的环境卫生状况差,人员密集,通风条件差,为病原体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同时,部分患者没有及时就诊和隔离,加重了疫情的扩散。
五、建议措施5.1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对聚集场所进行彻底清洁消毒,改善通风条件,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
5.2 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通过宣传教育、举办培训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于个人防护措施的认知和实施,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14.暴发疫情调查全解
1600 1400 1200 病 1000 例 800 数 600 400 200 0 4 8 12 16 20 24 28 发病时间(周) 12 10 8 病 例 6 数 4 2 0 24 48 72 96 12 14 0 0 发病时间(小时)
5914例乙型肝炎的潜伏期
51例猩红热的潜伏期
同源一次暴露
1、同源暴发(common source outbreak)
指某易感人群中的成员同时或先后暴
露于某共同传染源或污染源而引起的 暴发。
水、食品、空气、注射器、药品等
(1)同源一次暴露:
一个发病高峰;
持续时间相当于该病的最短和最长潜伏期间隔
(2)同源多次暴露:
较快上升,持续时间较长; 采取措施后经过一段时间急剧下降
可能病例(Probable case ):
2000年5月1-30日住在**县的发烧并有皮疹的学龄儿童
疑似病例(Possible/Suspect case ):
2000年5月1-30日住在**县的发烧的学龄儿童
Not cases
疑似病例 suspect
可能病例 possible
临床病例 probable
暴发调查的内容和步骤
1.
准备现场工作
6.
提出假设
2.
3. 4. 5.
证实暴发存在
核实诊断 定义、. 9. 10.
通过分析研究验证假设
推敲、修正和检验假设 实施控制措施 交流调查结果
1、准备现场工作
各级疾控机构 人员准备:现场调查组 调查表 执法文书 宣传资料
4、定义、计数、调查病例
病例定义是用于确定是否感染,保证 统计结果真实的一套标准。 病例定义可以有多个水平:确诊病例、 临床病例、可能病例、疑似病例。
第三章_暴发调查
五、提出假设 对暴发的来源和传播途径提出假设。
六、检验假设:
分析性研究。 实验室检查。 针对可疑传播方式或传染源采取控制措施的 效果评价。 证明: 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证据与假设一致。 没有其他假设与该资料相符。 暴露程度越大,疾病的发生率越高。
七、提出预防与控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略
第三章 暴发调查
第一节 概
念
一、概念: 爆发:在短时间内某地区或单位发生 较多(或大量)同类病例。 爆发调查:对疾病爆发的时间、地点、 人群和发病原因进行全面调查了解, 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控制爆发, 消除疫情。
特点:
爆发一般由共同的传染源和传播 途径所引起,且患者发病集中在 该病的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 流行的高峰和疾病的几何平均潜 伏期一致。
C:多次同源暴露或一次 同源暴露后人与人之间 的传播未得到控制
D:一次非同源暴露
四、暴露时间:
可以确定调查范围和可疑病原。 计算方法(病原已知):
从位于中位数的病例的发病日期(或流行 曲线的高峰处)向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 即为同源暴露的近似日期。 从第一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 再从最后一个病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 长潜伏期,这两个时点之间,可能是同源 暴露的时间。
二、确定暴发存在: 三、核实诊断、发现新病例: 建立诊断标准。 对于不能确诊的疾病,也必须规定具体 而明确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体征和 阳性检测结果等)。待进一步了解后, 可修改诊断标准。
四、描述性研究
确定暴发范围; 通过适当的实验室检查确定病因学诊断; 识别所有处于危险期的人; 识别主要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 获得水、食物、空气等可能和病原传播来源 有关的环境中样本的基础资料; 6. 获得有暴露危险人员的名单、食堂菜单、家 庭或旅馆的位置等资料; 7. 注意特殊情况:暴露未发病者和发病未暴露 者。
暴发调查
(二)收集发病和暴露信息
• 1. 与有关部门联系以取得支持和合作。 2. 再次核实诊断或诊断不明的问题,这需要 访视病例,向有关专家咨询,明确病例的 临床特征,收集和处理诊断标本,以及了 解当地同时有哪些疾病发生(判定有否误 诊)等。
3. 确认流行是否发生,需要排除以下假象: • 人口增加引起病例数增加,但发病率(侵袭率)并未增加;
而对于进食伽师瓜、螺蛳与甲肝的病例对照 研究未发现关联。
• 五、 提出和采取控制措施 • 1. 根据调查结论提出相应控制措施,并可 对早期的应急措施做调整或补充。 • 采取控制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 日发病率下降作为爆发得到逐步控制的指标。 • 但要注意发病率的自然下降,包括流行高峰后 下降,感染来源自然消除(如污染食品销售完 毕),大部分易感者已经发病或感染,或者大 量隐性感染获得了免疫力等。 • 在爆发调查后期的控制措施,
已知病例数,以估计问题的严重程度, 病例在人群组、地 点和发作时间上的分布,初步估计发病率, 疾病在当地的 趋势,相似的事件有否在过去发生,相似的疾病有否在邻近 区域出现过;
3. 确定当地可获得的有助于调查的资源,包 括人员、现场和实验室设备、办公空间和 车辆等; 4. 确定当地需要哪些帮助,准备调查表和物 资设备等。
误诊、重复报告、新诊断程序敏感性增加、漏报减少、老病例误做 新病例等,使得报告病例数增加; 常年水平的季节波动,可以同往年相同季节的发病率比较, 简单的不同时间的病例数比较,而不是基于人群的发病率比较; • 特别调查和减少漏报的努力,将可能使发病率高于通常报告发 病率,导致所谓的“虚构流行”(manufactured epidemic)
(3)分析流行病学方法
1.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或爆发中的发病 样本为病例组,未发病样本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可能的暴露因素的差异,推断 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 2.队列研究 以可能的暴露因素回顾性 分组(历史队列),比较两组目前新发 病的情况,确证可能的危险因素。
第九章 暴发调查
三、暴发的流行曲线
暴发的流行曲线:通常是指以时间为横坐标,病 例数为纵坐标,把单位时间内发生的病例数标记 在相应的位置上,所构成的直方图或线图;
四、暴发终止的条件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项或多项时,爆发或流行通常终 止。 (1)污染源或致病源消除或改变; (2)传递环节中断或消除; (3)暴露者或易感者明显减少或已没有。这种情 况可通过离开传染源、发生该疾病、主动或被动免 疫、预防用药等而发生;
施,从而预防和减少可能出现的危害和损失。
五、暴发调查的原则
1、时效性原则 及时到达暴发现场至关重要,进行暴发调查时“迅
速”比“完整”更加重要 2、优先性原则
爆发调查需从实际出发,优先解决首要迫切的问题, 如救治病人,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3、科学性原则
暴发调查的设计,调查的过程,调查的方法以及调 查报告的撰写都必须是严谨科学的;
第九章 暴发调查
一、暴发调查的目的
确认暴发的存在 调查暴发的原因(病因、传 染源和传播途径等) 了解累计地区和人群 最后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 病的蔓延。
二、暴发的类型
1、同源暴发 指某易感染人群中的成员同时暴露于某共同的病原体或污染源 而引起的暴发,如一次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 2、连续传播性流行 指致病性病原体通过直接接触或者中介的人、动物以及节肢动 物等从一个受感染着转到另一个受感染者而引起的疾病暴发, 如乙型肝炎和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暴发; 3、混合型 指同源和连续传播性流行两种暴发的结合,通常是先发生一次 同源暴发,而后通过人与人的传播继续流行,如经过食物传播 的伤寒,甲肝等。
现场的特点
公共卫生学问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出现,流行病学
工作者只有深入到现场才能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发现其规
不明原因传染病暴发事件的现场调查方DOC
A学校不明原因传染病暴发事件调查处置方案2010年12月30日上午9点30分,***疾控中心接到A小学校长的疫情电话报告:该校有4例病人到温州就诊并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病例。
我中心高度重视这次事件,立即组织现场流行病学等相关专业人员赶赴A学校现场开展此次事件的调查工作。
为查明此次疫情暴发的原因以及事件所造成的影响,给下一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特制定本调查处置方案。
一、事件基本情况:12月20日至12月30日A小学共有6例病人到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就诊而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均为本地常住户籍人员,未发现死亡。
6例“脑炎”病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最高达40℃)、咳嗽、咽痛、头痛、乏力、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咽痛等症状,其中有一例病人有抽搐、浅昏迷。
其中有3例病人做了血常规检测白细胞均正常或减低。
病人均先在A中心卫生院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输液治疗,因无明显效果而赴温州就诊。
病例除一例严重病例有住院检查治疗外,其余均只是在育英儿童医院门诊进行输液治疗,也未进行脑脊夜检查。
县疾控中心初步诊断为不明原因传染病暴发事件,为尽快查明原因和传染来源,请求市疾控中心给予技术援助。
二、调查目的1.进一步明确诊断,确定疫情性质。
2.掌握疫情的流行强度、波及范围,预测疫情发展趋势。
3.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查找传染来源,确定传播途径。
4.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5.评价疫情处置过程和效果,总结经验,为制定防止类似疫情再次发生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疫情性质初步判断:根据该县疾控中心提供的信息,初步判断这是一起急性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并发脑膜炎)暴发事件,传染性强、病情严重。
该传染病有可能是:不明原因肺炎并发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膜炎?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重症肺炎?理由是:在10日内先后有6例病人发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最高达40℃)、咳嗽、咽痛、头痛、乏力、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咽痛等症状,其中有一例病人有抽搐、浅昏迷。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流行病学 第十二节 暴发调查
第十二节暴发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以疾病暴发或聚集性疫情的形式出现。
暴发不仅见于传染病,也常见于非传染性疾病。
疾病暴发是指在某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异常增多的性质相同的病例。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规范地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查明原因,有针对性地及时、有效采取处置措施,防止疾病流行与危害扩大。
一般先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掌握疾病的三间分布、确定髙危人群和提供病因线索以建立病因假设,再用分析流行病学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检验和验证病因假设,研究疾病自然史和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有时需要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来验证病因假设和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一)暴发调査的实施步骤1.准备和组织区域的确定和划分、人员选择、技术支持、物资准备与后勤保障、实验室支持等。
准备工作一旦完成,调查队员应立即奔赴现场。
2.核实诊断到现场后,通常先到收治病人的医疗机构了解情况,收集病人的基本信息,对流行过程做出简单描述。
同时,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资料。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査,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判断。
3.确定暴发的存在疾病暴发的信息最初可能来自基层医疗单位、疾病监测点、常规和紧急报告;或来源于实验室、药房、兽医站;还有可能首先被教师、居委会主任等人员发现。
接到暴发信息后,必须核查信息的真实性排除疫情被人为夸大和缩小的可能性。
4.病例定义目的是确定发现病例的统一标准,使发现的病例具有可比性,并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的要求。
病例定义一般可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可能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
现场调查中的病例定义应包括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信息,流行病学信息包括病例的三间分布(时间、人群、地区分布)信息;临床信息包括病人的症状、体征、体格检査、临床检查和治疗效果等信息;实验室检查包括抗原抗体检测、核酸检测和病原分离培养,以及化学毒物等其他致病因子的检测结果等。
定义病例时最好运用简单且客观的方法。
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标准操作规程前期准备1.管理机制:多部门协作,确保人员、设施和经费到位。
2.了解现场信息:发病地点、人数、可疑感染源和病原体、事件严重程度。
3.文献复习:疾病、调查、采样、检验方面的知识,可能病原体及相关危险因素等。
4.调查人员及物资准备:调查队伍,采样和防护用品(根据检验目的,确定样品的类型、采样时机及方法)。
证实暴发存在将目前的数量与以前可比的数量进行对比(前提是需要排除假暴发)。
核实诊断1.调查获取详细的临床资料。
2.审核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与流行病学资料。
3.描述疾病谱的特征,核实诊断。
建立病例定义1.病例定义是确定调查对象的划分依据;病例定义以调查对象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依据,应明确限定时间、地点和人群;必要时可有影像学或检验资料,不应包括所研究的暴露和危险因素。
2.建立病例定义。
(1)确诊病例:经实验室查证;(2)临床病例:典型病例特征,不需要实验室证据;(3)可能、疑似病例:部分典型特征。
搜索病例按照病例定义进行识别和分类,按不同类别进行计数。
个案调查1.开展病例个案调查,获得病例的发病经过、诊治过程等详细信息。
2.个案调查内容-一般包括基本信息、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等。
3.个案调查表可参照WS/T524-2016《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附录A。
描述三间分布1.时间分布.2.空间分布。
3.人群分布。
建立假设1.疾病假设。
2.贮存宿主假设。
3.传播途径假设。
4.媒介假设。
5.危险因素假设。
检验假设1.考虑因果关系,设计分析研究来检验假设,常用的有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2.根据分析研究的结果,通过采样、微生物实验室鉴定等方法寻找病原体。
3.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等技术手段证实同源性。
重新调查并验证假设重新回顾和审视前面每一个过程是否正确。
1.病例筛查:核实暴发。
2.病原调查:证实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3.现场调查:原因推断。
4.分子流行病学:证实同源性。
5.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证实相关因素。
暴发调查报告
暴发调查报告暴发调查报告近年来,暴发疾病的频率似乎在不断上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为了更好地了解暴发疾病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许多机构和研究团队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一份最新的暴发调查报告,探讨其中的发现和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份调查报告的背景和范围。
该调查报告由一家国际卫生组织委托的专业研究团队进行,旨在研究全球范围内的暴发疾病情况。
调查范围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疾病,以确保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在调查的过程中,研究团队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专家访谈。
他们收集了大量的疫情数据、医疗记录和病例报告,通过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调查报告指出,暴发疾病的发生与多个因素相关。
首先是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变化、污染和自然灾害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病原体的传播和繁殖,增加人们感染疾病的风险。
其次是人口因素,如人口密度、移民和流动性。
人口密集的地区更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而人口流动性则会加速病原体的传播范围。
此外,医疗卫生系统的薄弱也是暴发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无法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会使疫情迅速扩散。
在调查报告中,研究团队还对不同类型的暴发疾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其中,传染病是最常见的暴发疾病类型之一。
这些传染病包括了流感、登革热、艾滋病等。
调查发现,这些疾病的暴发与社会行为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例如,不良的卫生习惯、缺乏预防措施和不合理的医疗资源分配都会增加疾病的传播风险。
此外,调查报告还发现了一些新兴的暴发疾病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人类活动的扩展,一些以前未知或较少见的疾病开始出现。
这些疾病可能源于动物,如禽流感和埃博拉病毒,也可能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而导致的,如SARS和COVID-19。
针对这些调查结果,调查报告提出了一些应对和预防措施。
首先是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疾病的暴发情况。
其次是加强国际合作,分享信息和资源,共同应对跨国暴发疾病。
暴发调查的实施步骤
暴发调查的实施步骤引言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如疫情爆发或食品中毒事件,进行暴发调查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疾病暴发的调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病因、传播途径以及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介绍暴发调查的实施步骤,帮助相关人员掌握暴发调查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步骤一:确定调查目标和假设在进行暴发调查前,首先需要明确调查的目标和假设。
目标是明确我们希望通过调查获得的信息,假设则是我们对暴发原因和传播途径的初步猜测。
在确定调查目标和假设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根据暴发的病例特点,确定病因的可能性; - 考虑暴发可能的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 - 考虑人群的行为特征和生活习惯。
步骤二:设计调查方案在确定调查目标和假设后,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方案需要包括以下要素: - 调查的人群和样本选择方法; - 调查的时间和地点; - 调查的方法和工具; - 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流程。
调查方案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步骤三:数据收集在进行暴发调查时,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来进行分析。
数据收集的方法可以包括: - 问卷调查:通过编制调查问卷,采访受访者来收集他们的个人信息和暴露情况; - 病例调查:对疫情爆发的病例进行详细调查,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就医情况等; - 环境调查:对疫情暴发地点进行环境调查,包括水源、食品供应链、工作场所等。
数据收集时需要规范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步骤四:数据分析在收集到数据后,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以找出病因和传播途径。
数据分析的方法可以包括: - 描述性统计: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计算各项指标的频数、比例等; - 假设检验:对不同因素进行比较和分析,如病例的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 - 聚类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类,寻找不同因素之间的关联性。
数据分析的结果需要进行验证和解释,确保推断和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步骤五:制定控制措施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预防疾病的传播和暴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暴发调查
一、目的要求:
1、学习运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描述疫情分布和分析病因
2、根据疾病的病因和流行特点,结合实际制定处理原则和预防措施
二、方法
课堂讨论
三、内容
1959年8月摩洛哥Meknes市及其邻近地区一些城镇,突然发生大量不明原因麻痹病例。
通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对比分析不同人群,不同地区麻痹发病水平,有以下调查结果。
(一)摩洛哥麻痹暴发的流行病学特点
1、经查明第一批病人发生于1959年8月31日至9月24日,随后发病例数不断增加,据
统计,每日所发生的新病例数在200~300人之间,到10月2日,已发生2000多例病人,而且还为断有新病例发生,最后总病例数达到40000多人。
2、暴发集中Meknes及其邻近地区的一些城镇,其他地区所见到的少数病人,几乎全部在
近期内曾到过Meknes,有一位居住在Meknes的男性患者是在离开Meknes14之后发病的。
3、分布在Meknes各处的病例有明显的差异,除1例曾接受穆斯林生活方式男性患者外,
欧洲人,犹太人与较富裕的穆斯林教徒均未见发病者。
患者均集中分布在最贫穷穆斯林教徒居住的城镇周围各处。
然而,即使是在这些地区,病例的分布也不平衡,因为,穷人中最贫穷者大部分是分散居住。
4、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对此病普遍易感,女性成年人发病率最高,其次为男性成年人,
年龄较大的儿童发病率最低,当一户有两例病人时,他们的发病时间间隔一般在4~5天。
5、从9月14日至18日,有25万多人参加在Meknes及其邻近地区庆祝穆罕默德生日的庆
祝活动,但是所有参加者,不论在Meknes或在离开该城市后,无一例患此病,参加上述庆祝活动者通常都是自带食物。
6、在本病暴发期间,有一队100名士兵驻扎在Meknes,。
其中只有2名患病,这2名士兵
曾在镇上按传统习惯吃过食物中毒,未在营房吃饭。
与此同时,在Meknes,监狱中未见有发病者,但有数名犯人在被释放后几天之内患本病。
(二)患者的临床表现
典型病例起病时有腓肠肌疼痛与压痛,继而出现手套、袜子型分布的表浅感觉异常与缺乏,1~2天后,这种感觉到障碍可减轻或消失。
与此同时,患者出现行动无力,最初病变涉及足背屈肌与外翻肌,然后侵犯腓肠肌。
患者短距离行走时,表现为笨拙地抬高足部行走步态。
检查发现,膝关节以下所有随意动画丧失,极少数特别严重的病例,大腿肌群,甚至骨盆带均可受到影响,但多数病例衰弱无力的部位只出现在膝关节以上,双手可能不受到损害,但手的内在肌肉常见有明显无力,一般在下肢无力数日后出现,肌萎缩不明显,未发现有麻痹超过3周的病例,上肢腱反射通常存在,膝反射一般减弱或消失。
远侧端无力的下运动神经原型却相反,无膝反射亢进现象,浅反射正常(足底反射除外)当足趾运动麻痹时,浅反射则消失,。
全身必病变不常见,约1/3病人有近期腹泻史,有些病人在入院数天内曾有过短期发热和短暂心动过缓。
常规检查(包括脑脊液和血液分析)均阴性。
通过对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基本确定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急性末梢神经炎,还有不明显的上运动神经无病变。
(三)此次麻痹暴发的原因分析
1、初步调查结果
(1)有少数病例是在暴发后2~3周才发病,
(2)本病只侵犯穷人,而这些穷人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本病经粪便、鼻咽分泌物或媒介昆虫传播
(3)有一例患者在离开Meknes长达14天之后才发病,若本病的确是由感染所致,必然在易感人群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
然而,上述观点难于解释该病的分布特征。
(4)有许多中毒病例可产生末梢神经炎,
(5)本病呈播散性分布
(6)Meknes居民的生活方式,在本病暴发之前,未曾有过实质性变化,与其他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
2、深入调查结果
(1)在Meknes郊区BOrj Moulay Omar,居民的生活水平很低,穷人与极贫穷的人紧密地混杂在一起,但只发生于一部分人群而不侵犯另一部分人群,说明与日常接触无关。
到Meknes参加庆祝活动的人未患本病,在当地或回到本国各地自己的家之后,经调查均未患病。
(2)Meknes当地诊疗所的医生在本病暴发期间曾看到食用油标本像旧机油一样黑。
当地有许多病人认为这种食用油是引起本病暴发的原因,有一个家庭曾怀疑该食用油有问题,先将此食用油烹饪过的食物喂狗。
因为狗吃过后未立即发病,他们就吃了此食物,几天后这个家庭的人与狗均发病,从而证实上述食用油是本病的病因。
(3)阿拉伯老城镇Medina(麦地那市)的某些阿拉伯手工业工人主要居住区也曾发生过一次本病的严重暴发。
在该地的一个食品商店,调查人员买到了一瓶颜色非常黑的食用油,商标上印有“便宜橄榄油”字样。
在本店和邻近商店还出售正常黄颜色的食用油。
在此期间,卫生当局曾调查过食用油的制造和分布情况,发现所有发病地区的食用油是由同一个批发商所供应,最后,调查还发现黑色食用油是在上一个月出售的。
3、调查结果推论:根据调查结果,调查人员推测污染食用油的污染物可能是矿物油。
因为:
第一,本病临床表现与1939年以来在德国、瑞士以及世界大战以前在美国所见到的磷酸邻甲苯酯中毒暴发所描述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
第二,这种推测能解释暴发的类型;
富有的人买得起较好的食用油,而极贫穷的人几乎买不起任何食用油。
上述推测可以解释有自己市场的犹太人为什么完全可以不得本病,同时也可以解释到Meknes参加庆典活动者通常自己携带食物因而不患本病。
第三,出售黑色食用油的时间与本病暴发的时间正好相符。
4、从Medina食品店买来的食用油和从暴发区与非暴发区买来的“橄榄油”,由在Rata的
卫生研究所进行分析检查,结果发现黑色食用油中含有磷酸盐和甲苯,经过当地一个著名公司进一步检查食用油标本后,发现在Meknes的Medina所获得的“橄榄油”标本中含大约33%磷酸甲苯酯混合物。
可以证实,此次摩洛哥麻痹暴发就是由磷酸邻甲苯酯中毒引起的。
众所周知,磷酸邻甲苯酯对神经系统具有高度毒性作用,20世纪30年代初在美国曾引起麻痹大暴发,以后,因为磷酸邻甲苯存在于称为“牙买加姜汁”的软饮料中,故本病被称为“牙买加姜汁麻痹”。
问题1该不明原因的疾病分布如何?
问题2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如何?符合什么系统疾病的表现?
问题3上述证据推测该病的病因可能是什么?为什么?
问题4通过以上发现,是否可以表明该病暴发的病因是中毒?证据是什么?问题5若该病暴发的病因是中毒,推测是哪种食物造成的?证据是什么?当该暴发的疾病病因探明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应采取什么处理措施?问题7根据暴发疾病的病因制定什么预防措施?
问题8根据该疾病暴发案例,试总结疾病暴发的调查步骤和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