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苏教版秋学期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以下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和进度表:单元一:认识数字0-10- 第一课:认识数字0-5- 第二课:认识数字6-10- 第三课:认识数字0-10的顺序- 第四课:认识数字0-10的大小关系- 第五课:认识数字0-10的补数关系单元二:认识和比较形状- 第一课:认识圆形和正方形- 第二课:认识三角形和长方形- 第三课:比较形状的大小- 第四课:观察并复制形状- 第五课:观察并描述形状的特点单元三:数一数- 第一课:认识1-10的数目- 第二课:数一数0-10的物品- 第三课:数数各种物品- 第四课:数一数0-10的图形- 第五课:根据图形数量写出数字单元四:数形结合- 第一课:理解数和图形的对应关系- 第二课:按要求涂色- 第三课:理解0-10的图形规律- 第四课:理解数字和加法的关系- 第五课:理解0-10的数目规律单元五:数的组成和分拆- 第一课:认识数的组成- 第二课:认识数的分拆- 第三课:用计量单位进行数的组成- 第四课:用计量单位进行数的分拆- 第五课: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单元六:加法运算- 第一课:理解加法的含义- 第二课:认识加法的符号“+”- 第三课:认识加法的特点- 第四课:观察并解决简单加法问题- 第五课:解决简单加法问题的策略单元七:1 - ? = ?的填写- 第一课: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含义- 第二课:填写1 - ? = ?- 第三课:填写? + 1 = ?- 第四课:填写公式的策略- 第五课:解决简单一元一次方程问题单元八:减法运算- 第一课:认识减法的特点- 第二课:观察并解决简单减法问题- 第三课:解决简单减法问题的策略- 第四课:认识减法的符号“-”- 第五课:综合运用加法和减法单元九:认识数的存储- 第一课:认识数的存储- 第二课:认识数的位置- 第三课:认识数的变化- 第四课:认识数的转化- 第五课:理解数的存储和转换的方法单元十:用点和线表示数- 第一课:认识点数和点图- 第二课:认识线数和线图- 第三课:用点图和线图表示数- 第四课:观察并描述点图和线图- 第五课:认识点图和线图的特点进度表:第2周:单元一第二课第3周:单元一第三课第4周:单元一第四课第5周:单元一第五课第6周:单元二第一课第7周:单元二第二课第8周:单元二第三课第9周:单元二第四课第10周:单元二第五课第11周:单元三第一课第12周:单元三第二课第13周:单元三第三课第14周:单元三第四课第15周:单元三第五课第16周:单元四第一课第17周:单元四第二课第18周:单元四第三课第19周:单元四第四课第20周:单元四第五课第21周:单元五第一课第22周:单元五第二课第23周:单元五第三课第24周:单元五第四课第26周:单元六第一课第27周:单元六第二课第28周:单元六第三课第29周:单元六第四课第30周:单元六第五课第31周:单元七第一课第32周:单元七第二课第33周:单元七第三课第34周:单元七第四课第35周:单元七第五课第36周:单元八第一课第37周:单元八第二课第38周:单元八第三课第39周:单元八第四课第40周:单元八第五课第41周:单元九第一课第42周:单元九第二课第43周:单元九第三课第44周:单元九第四课第45周:单元九第五课第46周:单元十第一课第47周:单元十第二课第48周:单元十第三课第50周:单元十第五课请注意,以上是一份通用的教学计划和进度表,具体教学进度可能因不同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情况而有所调整。
2018年秋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活动一、谈话激趣,复习旧知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瞧,它是谁?(电脑演示可爱的动物“狗贝贝”及带来的数字娃娃)数字娃娃依次出示,并让学生根据出示的数练习认数、读数。
复习旧知:瞧,这些数字娃娃多粗心呀!连队伍都没有排好,谁能把它们从小到大排排队?引导学生复习5以内数的顺序。
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袋漂亮的玻璃珠,同学们每人抓一次,看你抓到了几颗?引导学生初步接触6~9。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认识6~9。
(1)提问:(电脑课件出示:屏幕中有老师带领学生做套圈游戏)同学们,你观察到什么?小组交流。
通过学生汇报得到:6名学生、7个人、8个套圈、9个套桩。
(2)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6、7、8、9个珠子,小组里互相看看拨得对不对。
(3)从学具盒中分别找到这些数字卡片。
教师说数,学生举相应的数字卡片。
组长说数,组员举数字卡片。
(4)涂色游戏:看到相应的数,就在下面相应数量的圈里涂上颜色。
(“想想做做”第1题学写6~9。
(1)提问:我们认识了6、7、8、9这4个好朋友,你觉得它们像什么?怎样把它们写好呢?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独特的记忆方法。
教师重点指导写数的方法,先讲清起笔、运笔,再临摹写在22页的田字格里。
(2)谈话:今天我们的老朋友“狗贝贝”又给我们介绍了它的新朋友。
我们来认识一下吧,(电脑课件出示鲨鱼、金鱼、虾、蟹)数数它们分别有多少?并把它们的数量写出来。
你要写对了,它们就会吐泡泡向你表示感谢呢!(“想想做做”第2题)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讲述:我们认识并会写6、7、8、9了,下面“狗贝贝”想带领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到闯关游乐城去玩玩,咱们出发吧!(电脑课件出示游乐城第一关:看数继续画。
(“想想做做”第3题交代:每个同学有一张题纸请你帮贝贝继续画,要求看清上面的数。
学生做完到实物投影下展示,并反馈。
第二关:打扑克,比大小。
(“想想做做”第4题交代:每个同学拿出数字卡片,同桌为一组,两人同时出任意一个数,同时说出比较的结果,快的一方获胜,可以得到对方的卡片。
2017-2018学年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7秋学期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共安排十一个单元的内容。
具体安排为:《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图形(一)》;《分与合》;《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11—20各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期末复习》。
教学内容根据2011年版课标的修订,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1.“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6个单元。
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认数,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七单元《分与合》,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安排在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些内容是学生今后计算学习的重要基础,教材编排时不但课时有所增加,而且增设了“思考题”和“你知道吗”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数的认识,加强探索规律和知识的简单应用。
2.“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3个单元。
即第二单元《比一比》、第四单元《认位置》、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轻重,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另一方面,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再一方面,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
这些内容既是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几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能为其他领域内容的学习提供支持,有利于丰富数学学习素材,促进学生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经验,实现不同领域内容的有机融合。
3.“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
即第三单元《分一分》,要求学生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初步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初步体会统计的价值,并为以后学习统计和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
4.“综合与实践”领域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数数和接触10以内各数,初步学习数数和接触10以内各数。
2.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类数数、一一对应等数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练习,让学生在情境观察、学习并交流中,培养学生沟通的能力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4. 学会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第几,以及比一比、加减法、分类等数学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数一数:通过数数活动,让学生了解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比一比:通过比较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多少,初步建立学生比较的意识。
3. 分一分: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体验分类结果的一致性和多样性。
4. 认位置:通过认识物体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5. 认识物体:通过认识物体,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物体,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6. 分与合:通过分与合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20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7. 加与减:通过加与减的学习,让学生初步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并能够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8. 统计: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
9. 认识钟表:通过认识钟表,让学生初步认识钟表,能够正确地读出整时和半时。
三、教学方法与措施:1.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观察、学习并交流中,培养学生沟通的能力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4. 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观察力、分析力、逻辑推理能力等。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掌握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并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和比较数- 认识0、1、2、3这四个数的概念和特点- 研究通过比大小来比较数的大小关系- 掌握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第二单元:认识和运用加法- 研究认识加法运算符号- 掌握1+1到9+0的加法运算- 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三单元:认识和运用减法- 研究认识减法运算符号- 掌握10-0到10-9的减法运算- 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第四单元:认识形状- 认识圆、方、三角形和矩形等形状- 学会对形状进行分类和比较- 运用形状解决实际问题第五单元:认识比重- 研究认识轻和重的概念- 掌握用秤称物品的方法- 运用比重解决实际问题3. 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游戏和实物进行教学- 多样化的任务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呈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动机4. 评估方式- 定期进行小测试,检查学生对每个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通过作业和练册来评估学生的研究进展5. 教学资源-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和练册- 实物教具:秤、几何形状模型等- 多媒体教学资源6.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2周- 第二单元:3周- 第三单元:3周- 第四单元:2周- 第五单元:3周7. 教学辅助措施- 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和沟通渠道- 提供课后辅导和答疑时间-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采用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方式以上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和要点。
通过贯彻这一教学计划,相信学生们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良好的进步。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与要求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包括:认识数字0-20,掌握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加减法运算;认识简单的图形和几何概念;了解简单的统计知识;以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内容概览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数的认识与运算、图形与几何、统计初步以及数学实践活动。
其中,数的认识与运算占据了大部分篇幅,包括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数的组成、加减法运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数的认识与基本运算,特别是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组成和加减法的意义,掌握简单的应用题解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直观教学、游戏化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利用教具、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要充足,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六、课堂管理与评价建立良好的课堂纪律和秩序,确保学生能够专心听讲、积极参与。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测验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及时给予正面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作业布置与辅导根据教学进度和内容,合理安排课后作业。
作业要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辅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八、教学反思与总结每个单元教学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反应如何等。
总结教学经验教训,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借鉴和改进方向。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和进步。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的实施,期望能够帮助一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范本(3篇)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范本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新学期我的工作要认真学习实践____,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质量至上、发展为先、和谐为本”的指导思想,细化目标,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
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课书共安排了十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一)数与代数(共七个单元)走进数学创设师生、生生交往的情境和空间,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在认识同学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前后、左右,了解学生的认数情况。
第一单元比一比本单元选择学生身边的事和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通过高矮、长短、大小、轻重的比较,初步感受比较的思想和方法。
第二单元认识0以内的数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和事物,使学生认识0以内各数,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等数学符号的含义,知道0以内各数的顺序,并会表示物体的个数以及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第四单元合与分通过操作,感知合与分的方法,体会把一组物品“分”成两部分和把两部分“合起来的含义,知道0以内各数的组成。
第五单元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通过参与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掌握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准确进行计算。
第七单元认识—0各数通过熟悉的事物认识—0各数,能用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能用大于、等于、小于和词语描述0以内的大小,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
第八单元0以内的加法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在操作、尝试计算的过程中,学习0以内的加法,会正确地进行口算。
第九单元0以内的减法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在操作、尝试计算的过程中,学习0以内的减法,会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一个单元)通过身边熟悉的实物,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篇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
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018-2019学年苏教版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思考与调整:一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1单元课题:数一数第1教时总第 1 个教案执教者: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学具。
教学程序:一、情境导入1、讲述:小朋友们,暑假里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去哪玩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2、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
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二、思索探究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2、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3、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引导学生看小图与之下面的圆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4、第七、八、十这三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这个问号是什么意思?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思考与调整:物体。
三、交流共享1、数数练习(1)教室里有几扇窗?几扇门?(2)教室的第一排坐着几个小朋友?(3)小朋友拿出10根小棒,一边数一边拿,并摆在桌子上,让同桌同学检查对不对。
(4)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地数,不能漏掉,也不能重复多数。
(5)连一连(6)画一画2、拓展运用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
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具体而言,本教学计划的学习目标为:1.理解数数、对数计数、简单的加减法等基础数学概念;2.通过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认识数字、数量、形状等数学元素;3.学习数学中的量纲和单位;4.掌握简单的运算法则;5.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简单数学问题。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游戏教学、教学互动、观察比较、社交学习、任务导向学习等等。
1.游戏教学游戏是提高小学生兴趣、培养动手能力、锻炼创造力、促进语言交流的有效途径,本教学计划将结合不同的数学游戏,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2.教学互动在教学中,要积极主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并注重和学生进行互动,利用丰富的教学素材、教学工具,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3.观察比较采用观察比较的教学方法,将数学问题具象化,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来理解概念。
例如在学习数字的时候,老师会运用教学用具让学生通过观察数字,认识数字的特征。
4.社交学习促进学生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将课堂改为一个有学习资源与知识分享的社交平台,让学生在与同学共同探讨的氛围中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5.任务导向学习对于概念较为抽象的数学题目,将采用任务导向学习的方法,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寻找思路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主要包括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全部内容,具体内容如下:1.数数数字1-100的认识,初识数字顺序,初步掌握数字1-9的写法。
2.对数计数用目数对物品进行计数,创制出双游戏,让孩子们能自然而然地从对物体的数量感知中学熟练掌握数字符串的形成及特点。
3.加减法初步掌握加减法,加减法的概念与性质以及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吸收律等基本法则。
4.数字的认识与比较通过对数字的排序、比较、从小到大排列、从大到小排列等方面来提升学生对于数字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
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了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后、左右。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
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内容变动1.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
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教学计划(通用14篇)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教学计划(通用14篇)一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教学计划篇1一、情况分析:大部分入学前,都受过学前教育,可是每个学生的基础都不一样,一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一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
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
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
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我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际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
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7.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
9.初步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苏教版)2018年秋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07页)
第一单元数一数单元内容:数10以内的数,学习数数的方法,找一找身边的数字,培养儿童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目标:1、数10以内的数。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意识。
单元重难点:1、指导学生数数时手口一致,熟练数数。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从具体的实体数数到具有一定抽象性质的点子数之间的思维转换。
单元课时安排:1课时总第 1 课时课题:数一数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数10以内的数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渗透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老师通过正确指导、少讲多练、个别辅导等教学手段启发式地进行教学。
学生采用自主式与研究式方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习惯,树立积极的学习、生活心态。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接触1~10各数,认识按顺序数数得方法。
难点让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学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小朋友们,在我们的这一节数学课里,由智慧仙子带你们到王国里的儿童乐园玩一玩,好吗?二、整体观察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儿童乐园里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吗?”(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
)三、部分观察,从表层到细微1、引导学生观察小图1、2、3。
刚才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
不过,你们知道吗?你们说得这些物体的个数都可以用数量表示!那么可以用数量几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数一数。
引导学生观察(1)小图1:请大家看到课本左下角的第一幅小图,画的是什么?有几个?(一个滑梯)请你在大图中找到它,并指给老师看一看。
对,在数学里,我们说一个滑梯的数量是1,可以用一个圆点表示它。
(2)小图2、3:操作与步骤(1)相同。
2、小组合作学习小图4、5、6。
让小组内每人互相说一说每幅图画的是什么?各有几个?并用圆片分别摆出它们的数量。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学科教学计划
第十二周星期三11.21
练习八(2)
1
第十二周星期四11.22
连加、连减
1
第十二周星期五11.23
加减混合
1
第十三周星期一11.26
思维训练
1
第十三周星期二11.27
练习九
1
第十三周星期三11.28
复习
1
第十三周星期四11.29
丰收的果园
1
第十三周星期五11.30
加一节练习课
1
第十四周星期一12.3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且能主动寻找不同的解题策略来解决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认识图形(一):使学生通过辨认实物,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使学生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感受平面与曲面是不同的,体会比较、分类等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感受生活里物体的不同形状,培养观察物体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简单的实践能力。
教学措施
1、进一步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掌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新的理念武装课堂,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及制作课件。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3、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较多的用实物、图形、小棒、数字表示数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数描述身边的事情并用数交流信息。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册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册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1-10之间的数字,能正确说出和写出数字的顺序。
2.了解数的大小关系,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
3.培养学生的数数能力,掌握1-10的数目。
4.培养学生简单的加法与减法的初步认识,了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
5.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材上册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1.数字:1-10的认识、写法、念法。
2.大小比较:使用比较词语“大”、“小”来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
3.数目:数目的认识和数数,通过一些示意图和任务练习培养学生的数数能力。
4.加法与减法:初步认识加法与减法的概念,进行简单的加法与减法的运算练习。
5.观察与思考:通过观察和思考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具,通过图片、声音等方式展示数字和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游戏教学法:通过课堂小游戏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数字、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观察教学法:通过观察一些图形、图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以下教学过程:1.数字的认识和写法-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数字的图形和写法,让学生逐个认识数字1-10,并教授正确的写法。
-引导学生通过唱唱数歌、数手指等方式巩固数字的顺序。
2.数字的大小比较-利用图片或实物比较数字的大小,让学生辨认并说出比较结果。
-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进行数字大小比较的竞争,加深理解。
3.数目的认识和数数-利用示意图或实物让学生理解数目的概念,并教授数数的方法。
-给学生一些任务练习,如数数图里有几只动物,如何用手指数一两个物品等。
4.加法与减法的初步认识-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介绍加法与减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方案 3 篇一、学生根本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根本知识、技能方面根本上已经到达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拟感兴趣。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局部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拟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 , 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局部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标准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
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拟 100 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拟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 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 1 角=10 分; 知道保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答复简单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秋学期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依据,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技能,培育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所需人才。
二、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数学学习活动,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对数学有着一定的求知欲,所以在本学期的数学课上,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快乐学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除了教学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外,还适当选择常见的几何形体、等内容教学,具体内容如下: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图形(一)、分与合、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数(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另外还单独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
数与代数领域。
首先联系实际情境认识10以内的数,感受加法
和减法的含义,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在此基础上,认识11—20各数,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并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除此之外,还安排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二是把求和、求剩余的实际问题与计算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学习数学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图形与几何领域。
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另一方面,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再一方面,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
统计与概率领域。
通过“分一分”初步学习把物体按某种标准分类。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
教材注意结合上述三个领域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有关教学内容的体验,联系现实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
全册教科书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结合认识物体安排了《有趣的拼搭》,结合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安排了《丰收的果园》。
教材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教材注意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同时注意各部分内容的有机融合。
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五、单元教学重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掌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法和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学会有根据地思考;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通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
3.在认识常见几何形体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和问题,初步感受数学抽象和简单推理的意义。
(三)解决问题方面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简单事物。
2.初步学会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一些不同方法。
3.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帮助与鼓励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与兴趣,有喜欢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2.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思考方法的合理性,感受数学思考的价值。
3.能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六、教学措施
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坚持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认真作业,细心检验的学习习惯,养成整理错题集,在班级中成立“一帮一”的学习小组,每天进行“错题一扫清”的活动,帮助后进生每天都在进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学具、电教图片等教学手段,使学生脑、手、口、眼同时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等能力及创新意识。
5.对学困生的措施:
①对待学困生要多花时间,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耐心与恒心,多鼓励,适当降低要求,让其感受到成功。
②多与其谈心,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③加强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七、教学进度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