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的日本史研究及其21世纪初期的发展趋势
21世纪以来日本学者对中国洛阳的研究综述
2018-06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21世纪以来日本学者对中国洛阳的研究综述杨超(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23)摘要:进入21世纪后,日本对中国洛阳的研究发展迅速,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都有长足的进步。
2010年日本学者提出建立“洛阳学”,标志着日本对中国洛阳的研究朝着学科化、纵深化方向发展。
该领域的研究,以历史研究为主,其中都城研究是重点领域,研究成果最多,其次是龙门石窟、文学、考古等方面的研究。
日本学者重视对原典文献的深度解读,注重对细节和个案的考证,善于从微观处发现新的问题和质疑。
关键词:日本;洛阳研究;洛阳学中图分类号:K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7-0061-02一、前言洛阳作为中原文化乃至华夏文明的滥觞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地位举足轻重。
洛阳文化历经数千年,博大精深,不仅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遗产,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学者的关注,这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便是日本学者的研究。
据笔者的调查,日本学者关于洛阳的现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初,在二战结束前后逐渐展开。
20世纪80年代以后,该领域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都有所拓展,论文和著作的数量超过了过去40年的总和。
但总体来说,上世纪日本关于洛阳的研究规模较小,影响有限,研究者分属于各自的研究领域,未形成促进共同发展的合力。
21世纪以后,研究者的“洛阳意识”逐渐清晰起来,洛阳研究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呈现出纵深化的发展趋势,成果层出不穷。
尤其是2010年11月,“洛阳学”这一学科的建立,使洛阳研究在日本成为一门显学,也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
本文以日本学者橘英范的《洛阳关系邦文文献目录稿》中统计的论文、专著(2000年以后发表)为基础展开调查。
通过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京都大学、东京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实地调查以及在各学术资源数据库搜索,截至目前,笔者共搜集2000年以后发表的论文110余篇,专著和论文集10部。
中日近代关系和未来发展趋势
090800406孟祥意日中近代关系与未来展望一、近代,日本的崛起和东亚雄狮的衰落明治维新时的日本,正赶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政策和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等,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中国在清朝政府的统治下苟延残喘,正走向封建王朝的灭亡,资本主义力量薄弱且受制于外国资本家和本国官僚的压迫。
近代中国向日本派遣了大量留学生学习现代化先进知识,不稳定的政治无法提供资本主义市场和平的发展空间,中国败在日本手下的命运无法逃避。
由于日本仿效德国建立的集权统治,而且明治维新保留的封建残余使一般民众无法参与政治。
历来一个国家在走强国之路对外扩张的争霸过程无不以损害他国利益为附加条件,日俄战争的胜利,大大扩展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
侵占朝鲜后,日本帝国主义走上了与欧美列强争夺世界霸权。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真是有野心有计划的侵略中国称霸亚洲的军国主义道路。
这与日本传统的武士精神有密切关系。
二、二战后,中日关系在曲折中发展二战后日本进行了民主改革,1947年5月日本实施新宪法,逐渐走上资本主义民主化道路,但在以美国为了自身利益,包庇部分日本军国主义势力。
五十年代冷战的发展使两国无法建立正常的外交,但中日民间的贸易和信息交流并未间断。
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日本极右势力又沉渣泛起,拒不承认对亚洲各国的侵略,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日本是中国的邻国,又是亚洲及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如何发展中日关系,实现睦邻友好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课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日关系既有发展又有曲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此后,中日交往日益增多,但并不一凡风顺。
尤其是日本教科书上篡改历史,拒不承认犯罪事实,让亚洲受过侵害的国家不信任和警惕防范。
中日关系的历史及展望
中日关系的历史及展望一.中日关系大致经历了从学生到老师再到竞争对手三个阶段。
1.学生阶段由于地缘政治的关系,日本很早就开始与中国开始交流,据《后汉书·光武帝本纪》和《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供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缓。
”而在唐朝,日本向中国学习更是达到了顶峰,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进行大化改新。
645年6月19日,孝德天皇宣布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
645年,即为大化元年。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
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
但到了明朝,中日先后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特别是嘉靖二年发生在宁波酿成的拼杀事件——“争供之役”更是导致了中日正常的交流关系基本中断。
2.老师阶段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以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告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而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也逃不了与西方列强直接冲突的命运。
1854年在美国的胁迫下,日本被迫签订了《神奈川条约》,也开始沦为殖民地的进程。
可是面对民族危机,中日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可是只有日本实现了向工业国的转变,成了中国人的导师。
19世纪60年代,以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上层分子掀起了洋务运动,建立起了号称世界第七,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
而在日本,鸟羽、伏见之战后,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将洋务运动的湘淮武卫、北洋舰队击得粉碎,但却第一次彻底将中国人从上朝天国美梦中打醒。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将目光转向日本,以日本为师,想要在日本身上找到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开始派遣第一批留日学生,开启了赴日留学之风。
这部留学史堪称是半本中国现代史:武有黄兴、蒋介石、白崇禧、何应钦等,文有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周氏兄弟等。
他们全是近代中国的风云人物。
中日关系发展趋势浅析
日本民族性(战略决策方向)及中日关系发展趋势浅析张卜元【内容提要】中日之间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而当下的两国关系由于领土问题的恶化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纵观历史,一国的民族个性由于当地的地理,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并固化,而民族性甚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一个民族国家的战略决策。
日本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其文化系统。
社会心理系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所以,研究它的民族性以判断其决策走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菊与刀》等著作对其民族文化已有相当的论述,所以本文着重研究日本在特定情况下的战略选择并根据当下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国情判断中日关系的走向。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日本古代史以及地理因素对其国民性的影响,第二部分探讨日本近现代史以及外部因素对其国民性的影响,第三部分则结合中国与日本的关系的现状探讨中日关系的走向。
【关键词】民族性,战略决策,中日关系一·日本古代史和地理环境因素及其对日本民族性的影响1.天皇制及日本的神道教当今恶明仁天皇是大和王朝“万世一系”的第125代天皇。
据日本最古老的历史古籍《古事记》与《日本书纪》记载,日本第一位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即位,后世还把这一天定为日本“建国纪念日”。
日本人普遍认为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代,而天照大神是日本文化中类似于上帝一样的绝对存在,所以天皇的意志在日本人心中具有绝对的正确性。
从天皇的产生来看,天皇起源于于日本列岛上的大和国,大和国的大王凭借实力东征西讨,“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平海北九十五国”,并于五世纪统一了日本列岛上的大部分地区。
日本古代的统一方式与西方类似,都是简单地使用暴力,在其历史中很难发现任何凝聚共识,或者像大禹治水那样保护共同利益以统一国家的方式。
日本的国教是神道教,《古事传记》一书对日本的神作了注释:“不仅单称优秀者,善良者,有功者。
凡凶恶者,奇怪者,极可怕者亦都称为神。
”(换句话说,在这一教中没有善神与恶神之分)。
比较研究中的中国和日本
现代中日关系
(1949~1972年) 23年的冷战对立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后 至1972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大力发展经济,在对 华问题上,日本追随美国,惟美国的马首是瞻。 1972年,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 声明》,中日邦交正常化。 40多年来,中日关系几经曲折,尤其是历史问题、钓鱼 岛问题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障碍。
日本史的简要梳理
6.20世纪30年代,日本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 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亚洲的策源地形成。 7.二战中,日本企图建立东亚一太平洋共荣圈,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 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进行了全面侵华战争, 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 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无条件投降。
利用有利的经济 经济陷于崩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发展环境,抓住 溃 被战败。 第三次科技革命 的机会
20世纪60年代日本 一跃成为世界二号 经济强国
日本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
(1)大化改新: 向中国隋唐学习,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2)明治维新: 向欧美学习,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二战后:(20C50—8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60年代末跃居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大国。 1987年人均GDP超美国。
1. 吸取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2. 共同的文化认同 3. 经济上的互惠互利 4.中日两国和平友好力量的不懈努力
中日关系走向法德关系不利条件:
1、日方对历史问题的错误认识。 2、日方对领土问题的不当示强。
中日双方努力的方向
以和为贵,和则双赢,分则两伤 ;无度; 要善于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发展是硬道理;
日本学会唐朝制茶方法,形成独特的“茶道”
日本学习唐朝的服饰,形成独特的服饰“和服” 风俗习惯上端午节饮菖蒲酒,七月七乞巧节,重阳节 登高都是从唐朝传入。
研究近代中日关系的历史演变和趋势
研究近代中日关系的历史演变和趋势近代中日关系的历史演变和趋势是一个充满着曲折和复杂的话题。
自19世纪中叶以來,中日两个国家的关系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交错形成了中日关系近代化的历史轨迹。
一、起始点:清朝与明治维新19世纪中叶,清朝政府在面对西方诸多压力,以及洋务运动的推动下,开始了自己的政治变革。
此时的日本,国内也在进行着明治维新运动,旨在赶超西方国家,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这两个国家的发展轨迹其实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但不同的是,在与西方国家打交道的过程中,中日两国的触角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当时世界上,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是三流不如二流、二流不如一流,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相对的,日本则是被西方国家看好的对象,美国的著名黑船事件,就表明了这一点。
清朝政府在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中屡遭挫败,日本则吸收了许多先进文化和技术,有了能源供应的基础,日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快速发展起来。
20世纪初,中日两国的关系开始加深,清政府在“慈禧太后谕旨”下,指定李鸿章正式出使日本,意在改善中日两国间互动的程度,并寻求赢得日本的信任和支持。
这次的出使交流,实际上是近现代史上第一次中日两国之间的官方接触。
二、战乱与和解在近代化的进程中,中日两国经历了许多次的战争和和解。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甲午海战和中日战争。
甲午海战时,清朝政府的干预和无能导致了其战败。
而中日战争时,主要是西北边疆问题和海关税制折磨了中日两方关系。
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的战争历史,反映了两国之间政治、文化和经济领域上的差异和冲突,也表明了两国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战争中,中日两国间也出现了和平倡议。
甚至在战争前夕,当时与日本关系密切的陈独秀等人,提出了一次调停条约,但最终没有实现。
即使在战争进程中,也出现过康有为提出的“华日间停战协定”,但总体来说,战争成为了法器,而彼此间相互扯平了。
三、下一步的发展从上述的论述可以看出,近代中日关系的较量是错综复杂、历尽波折、曲折反复的。
浅谈中日关系的历史和现状和未来发展
浅谈中日关系的历史和现状和未来发展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也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因此,对于两个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其之间的关系对于世界来讲都是很受关注的,不管是树敌还是友好相处,对两国以及世界来讲,都是有着很大的关联。
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是“东西”关系,又是“南北”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
对于有着这样关系的中日两国来讲,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政治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提到中国关系史,周恩来总理当年曾用十个字说明中日关系历史,即“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两千年友好”使中日长期和平,并共同发展。
中日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唐朝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高峰期,既有日本使者云集长安,又有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五十年对立”使中日关系破裂,社会停滞不前。
日本“明治维新”后,在其迅速强大的国力支持下,忘记了两国两千年友好的历史传统,扩张野心膨胀,悍然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耻辱。
几十年后的侵华战争,在中国人民未愈的伤口上,日本军国主义又犯下滔天罪行。
虽然,在中日关系上存在着五十年对立的可耻历史,可是,对于中日关系来讲,友好是长期的,对立是短暂的;友好是历史主流,对立是历史主流中的“艰难和辛酸”的一页。
而对于中日关系的现状来讲,在整个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而日本经过二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两国现在都处于向更高的国际地位、更重要的国际角色转变过程中,两国的经济总和对世界经济影响很大,而且两国都处于亚洲,又是近邻,又有历史遗留问题,所以,中日关系存在着两方面的联系,首先就是不断发展的两国的经贸关系,在整个中日关系中,经济合作占有中心地位,中日两国分别互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其次就是陷入迟滞的中日政治关系,这一点的明显标志就是近几年中日之间一直没实现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的互访,而这对于两个近在咫尺的国家来说是不正常的。
21世纪之初渐显复苏的日本经济
21世纪之初渐显复苏的日本经济日本经济从2002年起开始逐步走向复苏,到2005年下半年,景气恢复态势一步显现。
据内阁府统计,2005年第4季度GDP同比增长5.4%,2005年GDP增长2.7%,2006年度日本经济以内需为中心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日本经济开始进入良性循环期。
主要特点是:第一,景气持续时间长,有望成为战后最长的经济循环。
第二,企业部门的结构调整和自主努力是景气恢复的主要支持力量。
第三,外需成为拉动经济恢复主要牵引力,内外需保持平衡。
第四,清理不良债权为经济恢复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第五,日本银行“超级宽松”金融政策的作用不容忽视。
战后日本的政治发展日本民族改革起因:①战后,进行社会改革,进一步废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②随着冷战加剧,美国开始扶植日本;1951年美国结束对日占领。
主要内容:①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②制定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
③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③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美国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战后日本政治体制:第一,天皇实行世袭制。
第二,国会是日本唯一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第三,内阁是日本的最高行政机关,即中央政府。
第四,法院(日本称之为“裁判所”)是行使司法权的机关。
其地位与国会,内阁平等。
改革的意义:一方面使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对日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转变。
这场改革实际上完成了近百年来日本资产阶级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使明治维新开始的日本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得以完成日本政党政治的历史状况: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实力增强的垄断资产阶级要求政党组阁,取代特权藩阀政治。
1924年6月11日在众议院总选举中获胜的是宪政会等资产阶级政党组阁。
1932年5月法西斯人民发动政变,政党政治时代至此结束二战后,日本实行议会内阁制,推行“议会民主”和“政党政治”。
比较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化进程
比较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化进程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和日本两个亚洲大国都经历了近代化进程。
两国在这个进程中取得了不同的成就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就两国的近代化进程进行比较,探讨原因和影响。
一、前奏期的差异在19世纪初的时候,中国和日本同处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中。
此时的中国和日本都受亚洲的西方殖民者和商人所控制,经济也陷入了困境。
但是,两个国家在这个时期的反应是不同的。
日本通过黑船来临、天皇复辟、版籍解放等一系列变革,进行了整体性的改革。
而中国政府却因为其官僚体制严重腐败,导致改革事业一直走向失败。
此时的中国和日本对西方来的外来文化和技术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日本采取了利用之外吸收和融合,让日本向西方统计学、医学、经济以及军事方面发展。
然而,中国却不同,早期反对和抵制了外来资本主义文化以及技术的流入。
这使得中国在近代化进程中滞后于日本。
二、现代化的方向19世纪末,两国都展开了近代的改革和现代化进程。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改革目标主要是要求改革政治和制度,而日本则是实行全面的大规模经济和社会的变革。
这两个国家的现代化方向重心不同,这也是两国迥然不同现今发展水平的原因。
三、现代化的进程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十年时间里,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刻的改革。
这个改革包括废除农民阶级和武士阶级的割据地方,颁布宪法并实行普选。
日本还在法律和教育制度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这些变化都为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在1901年发起了庆典改革,希望注重科技、教育和组织方面的改革,以便能够打破旧的官方体制。
但是,这个改革却未能取得很大的进展,其进程远远滞后于日本。
四、近代化进程的影响从近代化的进程来看,日本远远超越了中国。
由于日本的现代化改革强调了市场经济、技术和改革,意味着效率和生产力的提高,因此激励了日本在亚洲地区最先进行全面工业化,在经济发展方面迅速赶上了欧美国家。
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仍滞于观念和制度体制方面的困境,难以引领整个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
中日关系发展发展历史进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日关系发展发展历史进程及未来发展趋势中日关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关系最密切的两个邻国之一。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中日关系经历过战争、冷战、和解和合作等多个阶段。
本文将阐述中日关系的历史进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历史进程1. 古代时期中日两国在早期的时候是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的。
中日的文化交流始于东汉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
日本受到了中国的文化影响,汉字、书画、诗歌、哲学等文化传统与中国基本上相同,弥漫着中国的影响。
并且,由于日本与中国大陆的距离较近,导致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沿用着中国古代的诗歌、祭祀、礼仪等传统。
2. 近现代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后续的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使中日关系变得紧张。
直到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1945年日本被击败,关系持续紧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日本开始恢复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两国商业交流逐渐展开,1954年签订了日中和平友好条约。
周恩来总理首次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两国关系得以改善。
1980年代,中日关系迎来了“和平友好时期”,两国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实施协议》。
1984年两国互设驻使馆,1987年达成“中日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推动了双方经济领域的合作。
3. 当代时期21世纪初,中日关系再度陷入波折。
2001年,安倍晋三就中日平常大使馆遗失的文件事件引发争议,2005年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更是导致两国争议加剧。
此外,钓鱼岛主权问题、东海海域划界、历史问题等引起了中日间的矛盾。
2010年,中日两国达成《中日联合声明》,标志着中日关系重新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但由于历史问题和领土争议,以及日本对华敌意等因素的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过程中,总有起起伏伏和曲折感。
此外,中日双方还开展了多轮领导人会晤,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也不断扩大。
两国已经成为相互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
在国际关系中,中日也有很多相同的责任和利益,如气候变化、全球经济平衡等问题。
21世纪中国发展趋势
欢迎共阅论21世纪中国发展趋势柴静:各位好,今天是公元2000年12月31号,这里是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新青年》千年论坛的北大直播现场,现在是下午三点,距离21世纪的到来只以小时来计算了。
但是在今天开播前的一个分钟,我觉得下午还是很寻常,里的所有的人在一起谈论21段话,在1915年,站在这里问问自己,族,能否在下个世纪以自己最独特的文化跟历史的基因创造与发展。
首先请各位一起用掌声有请来自北大的着名学者,社会发展研究所的薛汉伟教授。
我们希望这一场真正的发问与问答能够成为新纪元的贺礼。
来,有请薛教授。
薛汉伟:《世纪之交》是我今天要讲的题目,世纪本来是计算时间的一个符号。
但是到世纪之交的时候,人们之所以那么重视它,跟一个原因有关。
就是世纪之交往往是划时代的标志。
15世纪和16世纪之交是资本主义时代到来的标志;18、19世纪之交是工业文明到来的标志;19、20世纪之交和20、21世纪之交这两次世纪之交,恰恰是两次技术革命达到高潮的时候,而每一次技一点,19世纪2021世到19现中国的统一,抵抗外国的侵略,也没有培育出一个强大的市场。
相反培育出了一个阻碍市场力量发育的官僚资产阶级,正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政府,一个有现代化趋向的强大的政府,实现了大陆的统一,开始大步地迈向现代化。
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我们当时都感到中国实现现代化已经为期不远,我们当时采取的是苏联模式,在苏联模式的计划体制下我们并没有培育出一个强大的市场,在中国的现代化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之后,我们却遇到了严重的挫折。
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开始了市场趋向的改革,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使得我们逐步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取得了连续近20年的高速增长,这两个条件现在开始在我们中国人的面前呈现,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强国梦。
在21世纪,我们是非常有希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比1980年翻一番的的任务,我们到95到97GDP场经济变革。
近代史论文_关于中日近代历史的研究
论中日关系在中国和日本交往的几千年历史中,有过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和平时期,也有过双方惨烈的厮杀,尤其著名的是明代戚继光的抗倭和甲午战争后近百年的中日战争。
现在的我们不能够很理性地对待这段历史,无论是中方还是日方。
许多中国当代人都很敌视日本,同样的日本的许多人也敌视中国。
从客观角度来讲,这两种看法都是很愚昧的,我们应该理性客观的对待这一段历史,仅仅是为了回顾历史更好的面向未来,而不是沉迷历史永远不忘双方的仇恨,更不是篡改历史以此来维护本国所谓的尊严。
笔者才疏学浅,看了这段历史之后有一些愚昧的看法,请原谅我的班门弄斧。
首先,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交流。
双方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分歧,为维护本国利益而发起战争是很正常的历史现象。
我这样说并不是否认日本侵略中国这个事实,我只是想说,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现象,我们没有必要去篡改、修饰历史事实,而是要去客观公正的对待这个已经发生过的事实,更好的维护两国未来的利益。
日本从中国学习到了很多的先进技术很好地促进了本国的发展,同样的,中国也从日本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也很好地促进了本国的发展,双方互利互补,共同进步,这才是双方最好的方式。
然后,对于1984年到1945年,中日双方发动的历史上第二次大战,首先可以无疑的是日本的侵略是战争发起的原因,中国方面只是保卫祖国的正义之战。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由一个闭关锁国的落后的封建社会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大国,社会生产力急剧增长,迫切的需要开拓市场,倾销商品,同时,由于本国的资源短缺,日本也迫切的需要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以满足本国资本主义的需求,更快的发展本国经济。
而此时的中国和朝鲜等东亚各国都还在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经济水平落后但资源丰富市场广阔,这无疑成为日本开拓的首选。
(我以为,如果当时中国也是资本主义双方同样也要发动一场甚至多场战争,欧洲德国和法国两国之间百年战争就是例子)而打开中国市场的途径就是发动战争,这是前期日本侵略中国的主要原因。
日本史学史的发展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日本史学史的发展及其与中国的关系日本史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与中国、欧美等历史学发展的历程存在很大差异。
日本的古代历史、中世纪史、近代史,包括战争时期和战后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本文将从日本史学的发展出发,探讨其与中国历史学的关系。
一、江户时代的日本史学在江户时代,日本的学者开始借鉴中国的史学思想和方法。
朱子学说在日本得到广泛传播,成为当时学术界的主流。
其中,“正史”思想对日本史学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正史是指中国古代编纂的历史正史,其语言简练、体例严谨、实事求是,堪称中国史书之典范。
正史思想规范了史学的文献、编纂和研究方法,成为日本史学的基础思想。
在江户时代,日本的史学家开始编纂日本的正史,以《日本三代実録》、《続日本紀》、《日本霊異記》等为代表的正史经典在当时得到广泛传播。
同时,日本的学者开始尝试对中国史学进行翻译和研究。
以「聖経」(周易、尚書、毛詩、礼記、春秋)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经典在当时在日本得到了大量研究和译著。
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史学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西化运动,史学也不例外。
在学术界,强调实证主义和实用性的研究方法逐渐兴起。
日本史学家开始对日本的古代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并摒弃了朱子学说对史学的影响。
在政治上,明治维新使日本对外交往的范围扩大,日本史学家开始更关心日本与外国的关系和互动。
研究范围逐渐扩展,出现了学科分化趋势。
在这一时期,日本史学家进一步借鉴了西方史学的成果,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科框架。
日本史学家开始追求民族主义意识,更加强调本土史学思想。
在研究方法上,西方的历史学方法逐渐被取代,本土研究方法开始逐渐占据主流。
三、日本史学与中国历史学的互动虽然日本史学在西化过程中对中国史学理论体系的影响逐渐减弱,但是日本史学与中国史学之间的联系依然存在。
大量中国历史文献被译成日本语言,与日本历史研究结合。
日本史学家在研究亚洲史学、特别是东亚史学方面,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注和对话。
21世纪展望中日关系
21世纪展望中日关系一、背景两千多年来,中日关系的历史经历了“强弱型”、“弱强型”两种状态,在21世纪初进入了“强强型”状态,而日本对华政策也渐趋强硬。
对中国军事力量日益增强的恐惧,对中国崛起“不适应”的纠结心理,美国出于其全球战略对中日关系的牵制,日本国内的政治乱局,加上钓鱼岛领土争端的升温,这些原因导致日本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不是随着中国的发展越变越好,而是越变越差,日本国民的“对华好感度”降到了复交以来的最低点,中日建交四十而惑,中目关系正面临严峻的危机和风险。
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或者说在本质上,取决于一个半世纪前“脱亚入欧”的日本,能否超越冷战思维和民族主义的情感纠结,诚心诚意地“重返亚洲”。
“返亚”可能给日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二、对21世纪中日关系走向的三种预测预测中日关系的走向,首先要考虑美国的主导作用。
远了不敢预测,至少在21世纪上半叶,美国作为世界领袖的地位不可改变。
在这段时间里,由美国主导下的中日关系有三种可能走向。
中日关系走向的首主动权操控在美国的手中。
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和太平洋的战略利益,绝不会让中日两国成为朋友。
如钓鱼岛问题,纯粹是美国在中日两国间埋下的一颗定时炸弹。
1、在美国的操控下,中日两国将走向战争的对抗关系。
这种走向的可能性最大。
因为中日两国的这种民意基础已经极其强大。
炸药包有了,引爆它是件很简单的事。
上世纪二战后,在美国的刻意培养下,日本成为其在亚洲的最重要的堡垒,对中国的敌对性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加强。
日本至今没有明确承认侵略旧帐,却一直蔑视中国和亚洲。
这使得中国等战争受害国气愤而警惕。
双方失去了信任的基础。
1982年7月,日本文部省在审议历史教科书时公然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改成“进出”,并删除了有关南京的屠杀的记载;1985年8月,日本首相在战后首次正式参拜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1988年以后,日本总计有6名大臣先后因发表赞美侵略战争的言论被罢官或被迫辞职,还有2名大臣被保了下来。
中国的日本研究学术刊物的发展_陈士诚
1 了多
日本 资本 主 义 内在 矛盾 规律 、 基本 特 征 , 对影 响 日 本 走 向的 重大 因 素 以 及 日本 社 会 与人 等 有深 刻分 析 的 好 文章 则 更少 , 有 的 文 章停 留在表层 现 象 的简 单描述 , 对事 物 的认识 尚有 一定 的片 面 性。
从学 科 比例看 , 似有 某 种 畸轻 畸 重的 现象 。 如 研究 经 济 的 文 章过 度倾斜 , 人文 学 科及 其他 方 面的 文章 比重较 小 。 从为 中 国 四 化建 设 、 为 改革 开 放服务 出发 , 重 视 日本 经 济发展 中各 种 问 题的研究, 无 疑是 十分 必要 的, 今后 不仅不 能忽 视 , 而且 还 应继 续加 深 和 拓宽 。 问题是 , 我 们 面对 日本 , 为 中 国广大 读者服 务 , 不 能不开 阔视 野 。 今 日的 日本 是 政治 与经 济、 精 神与 物质 、 国 内 与国 际 、 历史 与现 实等 诸方 面 因素 的有机 的统 一 , 作 为 日本研究 的刊物 , 特别 是综合 性 刊物 , 如果 视野太窄 , 就很难满足 广 大读 者的不 同需要 , 也不 能 让读 者 获得 对今 日 日本 与 日本社 会的完 整认识。
24
63
l2
总计
251
2 72
52 3
1o
* 本 表 统 计 的 刊 物 包 括 :( 日本 问题 》、 《日 本 问 厄研 究 》、 《日 本 研 究 》、 《现
代 日 本 》、 《现 代 日 本 经 济).
各 种 日本研究 刊物 , 吸引 了众多 的读者 , 其 中包括 一批 国 外 读 者 . 各 刊 同 国外 有 关研究 机关 、 学 术机 构 、 大学等 建立 了 刊物 交换 关系 . 在各 刊 周 围还 聚 集有 一批 专家 和 业余研 究 工作 者 , 不少人 担任 了顾问 、 编委 或特 约撰稿 人 , 是 日本研究刊 物的 重要
论中日关系历史、现状与未来
以史为鉴,共同发展——论中日关系历史、现状与未来中国与日本的交往由来已久。
同为东亚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在历史的舞台上,谁也无法忽略谁的存在。
中日关系又是国际关系中复杂的一环,充满了许多变数。
这些变数无疑给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中日关系的走向,不仅是中日双方所关心,也为世界各国政要所注目。
总的来说,中日关系的发展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国际因素的影响。
中国和日本的接触最迟可追溯到隋唐时期。
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巨大,自然也波及东边岛国日本。
如同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艳羡中国的文明制度一样,日本对中国社会的一切都有很大的兴趣,并发挥了日本民族拿来主义的优良传统。
据史料记载,在各国学习唐风的热潮中,日本尤为积极。
短短几年间,日本派往中国的留学生就有数百人,这些人在唐朝的国家教育机构学成回国后,成为了日本政治社会改革的主流人物。
当时中国和日本的交往频繁,时有互派学者留学生到对方国土上求学传教。
著名的鉴真就有六次东渡日本的经历,而在唐帝国朝廷上担任官职的日本留学生也为数不少。
日本当时的社会制度,甚至是生活习俗都极力模仿隋唐,经过大化改新,日本借助中国的影响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
在这一时期,中日关系发展态势良好,且中国在双方交往的过程中处于主要地位,是影响国,日本处于附属地位,是被影响国。
在官方和民间的交往中,和平和共同发展是主线,反映了当时中国包纳百川的大国风度和日本虚心向学的民族传统。
这种环境的形成主要是高层领导人的政治主张和初次接触的稳定过渡期。
日本是属于中国的文化圈子里的。
进入元明时期,中日关系变得复杂起来,蒙元的两次远征使日本改变了对中国的传统看法。
而中国在明朝中后期出兵朝鲜,驱除日寇,以及在日本国内战争中流散的浪人集团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掠夺骚扰,在给中国政治环境带来不稳定因素的同时,恶化了中日的外交关系,埋下了今后两国政治经济敌对的种子。
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和大国外交保守政策,另一方面是日本国内政治动荡,造成军国主义泛起的必然结果。
中国的日本史研究理论与方法
中国的日本史研究理论与方法宋成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述日本历史的国家,但是其日本研究则开展得较晚。
不同的时代,研究理念、理论和方法不尽相同,却均有中国的学术特色。
从古代到近现代,中国的日本记述与研究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增添新内容,异彩纷呈。
1949年以后,中国的日本史研究分别在大陆、台湾和香港等地展开。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大陆的日本史研究逐渐成为中国日本史研究的主流。
反思中国的日本史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对新世纪的学术发展前景不无意义。
一、 1949年之前中国日本史研究的传统视角和方法(一)古代中国正史的日本观察视角和记述方法在古代中国正史中,有关日本的首次记述,见载于班固编著《汉书·地理志》的“燕地”条记汉武帝设置玄菟、乐浪郡的史迹时,顺便提及“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①,仅19字而已。
此后,随着国际交往的发展,中国正史的日本记事内容日益丰富。
南朝刘宋范晔著《后汉书》,为倭国正式立传,记入其地理方位、物产风俗以及倭奴国、女王国与东汉的交往,全文计696字,为研究日本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以此为基础,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倭人》(通称《魏志·倭人传》)以1987字的篇幅,更加详细记述了邪马台女王国的地理方位、宫廷生活、官民等级、对外交往,以及倭国物产和倭人习俗等内容,留下了邪马台国究竟在何处的千古论争话题。
《后汉书·倭传》和《魏志·倭人传》,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日本的观察视角和记述方法。
所谓视角,即“外辨华裔之别”,《倭传》和《倭人传》均将日本列入“东夷传”,虽以天朝大国的尊大姿态,俯视着这个偏据海岛的“蕞尔小国”,但并无恶感。
在当时人看来,“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
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
”②所谓方法,其一,采用纪传体,记述文字庄重而平实,内容大体可信,具有实证的特点;其二,夹叙夹议,以记述为主,附有画龙点睛式的前序后赞,再加以议论和总结;其三,提出对倭国的整体认知框架,结合周边民族或国家与中原王权的关系态势来为倭国定位。
论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及演变
论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及演变论近代中日关系一、同在改革路中的博弈(1840—1894)1、日新月异与天朝上国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清朝和日本的江户幕府都奉行锁国政策。
1854年日本被美国“佩里舰队”强行打开国门。
日本面临着与中国被列强侵占、瓜分一样的命运,但江户幕府仍然实行保守政策。
可是在1868年,革新派成功推翻江户幕府,开始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全面西化的现代化改革运动,史称“明治维新”1。
日本由于进行了明治维新在国内引起了一场日新月异的变革,直接促成了近代日本的崛起。
而当时的中国也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打败,被迫打开国门,面对着被瓜分的命运,当时的清政府也同样进行“维新变法”来学习西方,可是由于守旧派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维新派力量还比较软弱、弱小,所以维新变法失败了。
同样都在同一时期走在改革的道路上,可是日本经历明治维新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成了日本的崛起,而中国的变法却被扼杀在了摇篮里,结果导致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上了落后挨打的道路。
2、紧随修好条规而来的阴谋当时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国内产生了矛盾,政治上,由军阀,地主和官僚垄断,人们没有民主。
经济上,由旧式封建特权商人转化来的资本家垄断,封建剥削残余大量存在,劳动人民生活贫困,日本国内市1《简明日本近代史》吕万和,天津人民出版社场狭小。
所以统治集团需要对外侵略扩张来转移国内矛盾,争取国外市场,大力发展军国主义,推行大陆政策,走上“争韩侵华”的道路。
为此确立了三大外交目标:一是修订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二是与朝鲜订约以打开其门户;三是与中国订约建交,谋求在华领事裁判权和通商特权,并为入侵朝鲜创造条件。
2与西方列强修约阻力较大,一时难以实现,与朝鲜订约也遭到拒绝,于是明治政府就把与中国订约作为其外交的突破口。
于是,在1871年9月,清朝和日本在天津签订《中日修好条规》和《中日通商章程》,正式确立了对等的国家关系,中日关系也从此进入近代的新阶段,可是要知道这些修好条约只是日本的阴谋而已。
简述中日兴衰史
简述中日兴衰史自古以来,中国是横霸世界的泱泱大国。
可为何短短几十载,却要落得亡国的危险?清朝以天朝自居,蔑视一切事物。
面对西方文明高于我们传统文明时,中国与日本做出了巨大的差异性反应,使得两国的路出现了分歧。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统治者并没有做出太大的反应,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才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出现了洋务派。
并开始发展洋务运动,由于封建主义的束缚,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仍然存在自傲的思想,这一点可以看出洋务派认识问题的局限性以及孤傲性。
其次,没有分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重要性。
洋务派利用先进武器对付太平天国运动,以维护其日益腐朽的统治,再者,当时由慈禧掌握实权,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脚踩顽固派与洋务派,没有分清当时的任务和认识到国家危机,致使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明治维新也是日本仔面临侵略之下而发起学习西方文明的改革,但为什么它能够成功并把日本带为了世界强国呢?日本发动改革大的力量主要为下级武士,他们由于受到天皇统治的压迫,同时受到西方思想的启蒙,他们改落后的制度,建立新体制,削弱封建势力,废除封建身份制度,一种制度统治中国两千多年,必然有他的局限性。
明治维新取消了对下层人民的一些限制,这也是与中国的不同,改革的目的即要体现大多数人的利益,在创办企业上也有显著的不同,先由政府投资兴办一些近代工业,作为示范,同时鼓励私人投资发展,后来政府又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甚至无偿转让给私人经营,这一点,经过一百多年发展的中国依然没能做到,为什么日本刚受到威胁就能够做出这些决策呢?日本也是个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教育乃兴邦之本!政治与军事史不能独立存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厉的批评作为一种激励。 在此次学术讨论会上, 中国学者屡次提出了令人震惊的见解, 而 他们指出的正是日本学者往往欠缺的研究视角和我们正在丧失的问题意识。”他还写道:“与 1980 年时相比, 中国的日本史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我认为, 现在我们已经迎来了这样 一个阶段, 即不仅是单纯地相互占有双方的研究成果, 而且还要进一步就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进行探讨, 进一步从亚洲史的研究立场出发, 促进学术交流。” 据统计自 1979~ 1995 年间, 中国学者发表的有关日本历史、地理的论文和一般文章, 有 2045 篇, 其中日本历史方面近 1800 篇之多 (见表 1)。
— 56 —
19 世纪中叶以后, 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 日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与此相 反, 日本却通过明治维新, 吸收西方文化, 迅速步入资本主义社会。 严峻的危机感, 迫使中国 的有识之士思考与反省。在此背景下, 出现了研究日本历史与现状, 特别是研究明治维新热。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当推首任清朝驻日公使何如璋的《使东述略》、陈家麟的《东槎闻见录》、 叶 庆颐的《策鳌杂摭》、黄遵宪的《日本国志》、顾厚火昆的《日本新政考》、康有为的《日本变政 考》等。 其中《日本国志》和《日本变政考》对近代中国的历史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日本国 志》以史志体例, 从广泛的领域, 即包括国统、邻交、天文、地理、职官、食货、兵、刑法、学术、礼 俗、物产等在内的诸领域, 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叙述, 尤其对明治时期的革新措施论述颇详。 在记述过程中, 作者常常以中国的现状对照明治新政, 并提出自己的主张。因此, 该书在近代 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中, 成为主张改革者的重要读本。 如果说,《日本国志》是从历史发展的 过程中探索明治维新史的话, 那么,《日本变政考》则是从现实的变法维新的政治需要出发, 直接对明治维新进行研究的。 它以编年体手法, 对明治元年至明治二十三年间, 日本发生的 重要的事件和改革措施一一加以辑录, 并常常在每一条事件之后, 加写评语, 提出应否学习、 模仿的意见。 康有为的这些意见, 日后成为“戊戌变法”运动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20 世纪前期中国的日本史研究 进入 20 世纪以后, 中国的日本研究有了明显的发展。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加强对 中国侵略, 中国学术界掀起了目的在于揭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研究热。这一新的研究 热, 在 30 年代和 40 年代达到高潮, 涌现了许多优秀著作。 据已知的资料可以看出, 20 世纪 前期, 中国学者撰著的著作近 50 种之多。 (1) 日本通史类, 主要有王先谦的《日本源流考》 (1902)、陈恭禄的《日本全史》(1935)、缪凤林的《日本史鸟瞰》(1935)、洪启翔的《日本历史概 论》(1944)、金学成等人的《日本史纲》等; (2) 日本断代史和专史, 主要有程恩培的《日本变法 次 第类考》(1902)、古同资的《日本维新三十年史》(1935)、李建芳的《日本明治维新运动》 ( 1937)、郑学稼的《日本明治维新史纲》(1940)、张水淇的《日本明治维新前史》(1941)、何兹 全的《日本维新史》(1942)、郑学稼的《日本财阀史》(1936) 等; (3) 中日外交交涉史, 主要有刘 彦 的《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 1921) 、故宫博物院的《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 1932) 、《清宣统 朝中日交涉史料》( 1933 ) 、《清光绪朝中日外交史料》( 1935 ) 、王芸生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 本》( 1933) 、张健甫的《近六十年来的中日关系》( 1937 ) 、王信忠的《中日甲午战争之外交背 景》(1937)、杨甲骆的《中日国际编年史详目 (近代部分) 》(1940)、《甲午以来中日军事外交大 事纪要》(1941) 等; (4) 日本侵华史, 主要有蒋坚忍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1930)、朱 契 的《日侵略满蒙之研究》( 1930) 、王钟麒的《中日战争》( 1935) 、龚德伯的《日本对华侵略的 过 去及未来》( 1935) 、吴兆铭的《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国》( 1935) 、柳乃夫的《日本的大陆政策》 ( 1939)、思慕的《战争途上的日本》(1939)、张觉人的《日本帝国主义的中国侵略史》(1939)、 王仲廉的《甲午战争以前的日本挑战史》(1943)、张治安的《从甲午到七七》(1944)、谢南光的 《日本主义的没落》(1944) 等等。 (三) 50~ 70 年代的日本史研究 40 年代后期,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东亚世界的的日本史研究及 其 21 世纪初期的发展趋势
天津社会科学院 王金林
在世纪交替之际, 回顾中日关系的百年历程, 并预测 21 世纪的前景, 无疑具有历史的和 现实的意义。 本文拟就中国的日本史 (包括中日关系史) 的研究现状及其 21 世纪的发展趋 势, 作一简略的论述, 不当之处, 敬请指正。
二、20 世纪 80~ 90 年代的日本史研究的兴盛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中国开始对外实行开放, 对内实行改革的政策。经济的发展、政策 的宽松以及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推进, 为学术的隆盛构筑了良好的环境。 日本研究也达到 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兴盛。 1996 年秋开始, 笔者曾参加了“当代日本文化与中国”的调 查, 从全国 1320 余种公开的、内部的报刊杂志了解到, 1979~ 1995 年间刊载的有关日本政 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宗教等领域的文章达到 15898 篇, 平均每年发表 1050 余篇, 每月 平均发表 88 篇。 这是中国的日本学研究史上前无先例的。 其中, 研究日本经济的文章占了 一半 (50. 14% )。 其次就是文化、教育、文学、历史、语言、艺术、体育、卫生) , 占总数的第二位 (42. 2% ) , 在文化类研究文章中, 又以历史地理占第一位。 1979 年以来, 中国的学者对日本各时代的历史进行了或纵向、或横向、或纵横结合的研 究。 使中国的日本史研究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 80 年代初, 有不少日本学者曾坦言藐视 中国的日本史研究水平。 然而到了 90 年代初, 日本史学界已普遍为中国的研究水平的增高 而惊讶了。1993 年 9 月 18 日和 10 月 10 日, 日本著名史学家田正昭先后在《朝日新闻》的日 刊、夕刊上发表了一篇《不可轻视中国日本史研究》的文章, 其中写道:“最近中国的日本史研 究的动向是不容轻视的”。“从中国方面的代表那里听到: 1980 年时, 有位日本有名的学者曾 说, 中国的日本史研究还处于小学生水平。那么现在的情况如何呢? 看来他们一直是将这一
一、鸟瞰明清时代~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的日本史研究
(一) 明清时代的日本史研究 众所周知, 中国的古代史籍中有关日本的记载, 最早可推溯到范晔的《后汉书》。包括《后 汉书》在内, 直至 20 世纪初完成的《清史稿》为止的十六种官修的正史中的日本传, 反映了各 个朝代统治阶级对日本的认识, 以及认识的深化和进步。 正史日本传的记载, 虽然提供了研 究古代日本和古代中日关系史的十分宝贵的资料, 但是, 从中国的日本史研究史的视角考 虑, 中国的日本史学应该说肇始于明代嘉靖年间薛俊编撰的《日本考略》。 继之有郑若曾的 《日本图纂》、《筹海图编》, 万历年间刊行的李言恭、郝杰编撰的《日本考》(后以《日本风土记》 之名, 收录在侯继高编撰的《两浙兵制》一书内)、郑舜功的《日本一鉴》。 以上诸书, 虽不能说是研究日本历史的专门著作, 但是在各书的内容中, 均把日本的历 史放在重要位置。 如《日本考略》中有沿革、疆域、州郡、属国、制度、朝贡等篇章;《筹海图编》 中有“王官使倭事略”、“倭国事略”;《日本一鉴》中有“穷河话海”等篇。 上述诸书中的日本历 史知识大多根据旧史记载作了新的分类和编排, 缺乏新意, 但唯有《日本一鉴》却是作者亲赴 日本实地考察、调查,“谘其风俗, 询其地位, 得闻其说, 得览其书”之后的著作, 所以史料的丰 富、观点的清新, 均超越其他各书。 进入清代以后, 开始出现名副其实的日本史著作, 其代表作之一就是翁广平的《吾妻镜 补》。翁广平费时七年, 参考中日典籍近 200 种, 对日本的著名历史著作《吾妻镜》作了大量的 考证、补遗。该书完成于清嘉庆十九 (1814) 年。“翁广平的这部大作, 虽冠以《吾妻镜补》的书 名, 但实际上它论述的范围, 大大超过了《吾妻镜》原书, 成为一部完整的日本国志”。“它是清 代中国人研究锁国时代的日本的代表作”(武安隆等:《中国人の日本研究史》)。
— 57 —
治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 新中国的建立, 虽然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就外 国史研究而言, 其发展是滞后的。据不完全统计, 50 年代中国学者 (包括台湾学者) 出版的日 本史著作约有 14 种, 其中大陆学者 7 种; 60 年代有 7 种, 其中台湾学者 2 种, 大陆学者 5 种; 70 年代 23 种, 其中台湾学者 12 种, 大陆学者 11 种。很明显, 自 50 年代至 70 年代, 大陆的日 本史著作仅有 23 种, 平均一年出不了一本书。 这与中国这样的大国地位是不相称的。 从有限的出版的著作内容可见, 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 中日关系史多于日本历史, 仅有 的几部日本历史专著, 大多是港台学者撰写的, 如余又荪的三卷本《日本全史》(1956)、甘友 兰的两卷本《日本通史》(1957)、郑学稼的五卷本《日本史》(1977)。 大陆学者仅有王立达的 《日本幕府政治》(1962)、万峰的《日本军国主义》(1962)、朱谦之的《日本哲学史》(1964) 而 已。 台湾学者关于中日关系史的研究, 明显地具有学术深度。 如梁容若的《中国文化东渐研 究》(1958)、宋越伦的《中日民族文化交流史》(1964)、刘百闵的《中日文化论集》(1955)、张其 昀的《中日文化论集续编一、二》(1958)、苏振坤的《中日关系史事年表》(1977) 等。 断代中日 关 系史的著作有余又荪的《隋唐五代中日关系史》、《宋元中日关系史》( 1964) 、卫挺生的《徐 福 与 日 本》( 1974 ) 、王 仪 的《蒙 古 元 与 王 氏 高 丽 及 日 本 的 关 系》、《古 代 中 韩 关 系 与 日 本》 ( 1973)、彭泽周的《近代中日关系论集》(1978) , 以及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的《中日关系 史料》(1974)、《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1972) 等, 至今在学术界都有较高的定评。 可以说, 50 ~ 70 年间港台学者的中日关系史的研究, 奠定了我国这一领域深入研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