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站集中监控网管系统的自动播出设计

合集下载

调频电视发射台播出机房自动监控系统设计构想

调频电视发射台播出机房自动监控系统设计构想

• 205•ELECTRONICS WORLD ・技术交流调频电视发射台的首要任务是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提高设备故障诊断效率和缩短设备故障导致的停播时间,这是发射台站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

随着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推进,发射台站播出的节目套数增加,需要管理、维护的信号源、发射机、天馈线、供配电等设备越来越多,提高了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

基于此,播出机房自动监控系统的实施成为发射台站今后的主攻方向。

1 播出机房自动监控系统的演进过程早期的自动监控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在计算机内进行逻辑关系运算并输出控制信号。

当计算机发生故障或网络受到攻击,将会使自动监控系统崩溃,系统的脆弱性将会严重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

随后出现了分布式监控系统,每个需要监控的设备旁配置下位机(数据采集控制器),分布在机房的各个角落,上位机(监控系统服务器)安置在值班室内。

这样,由于单个下位机出现故障,将不会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系统的整体风险,较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监控系统有一定的优越性。

现在流行的监控方式为:远程监控。

对于台站内部来讲,可以将不同机房内的设备通过以太网实现互联;对于全省来讲可以将位于不同地市的发射机房的设备通过以太网连接起来,实现远动传输广播电视发射台站设备实时工作的数据,实现远程控制台站设备,同时通过Web 浏览器实现实时查询功能成为业界主流。

3 播出机房自动监控系统的现状与展望泰山转播台作为山东省广播电视局直属骨干发射台,在全省广播电视无线覆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台的播出机房分为山上的调频、电视、微波机房,山下的中波机房。

业务种类众多,3套调频广播、3套模拟电视、3个频点的数字电视、2套中波、1个方向的台内微波传输任务及2个方向的干线微波传输任务。

离散分布的设备和艰苦的环境给台站管理工作特别是安全播出造成了困难。

建设播出自动监控系统可有效提升故障处理效率,保障安播工作顺利开展。

高清卫星地球站设计、建设与思考

高清卫星地球站设计、建设与思考

elevision Engineering elevision Engineering
5.监视系统
监视系统对主要播出环节和同转发器电视节目接收信号进行实时监听监看,具有播出异态声光报警和24小时频谱记录查询功能。

6.备份链路系统
备份链路为9米系统,所有上行设备均按照1:1配置,作为主用链路12米的系统备份,在主用链路系统瘫痪时,可通过手动切换到备份链路,上行系统EIRP符合总局“62号令”卫星地球站实施细则上行EIRP的要求。

7.供配电系统
地球站供配电系统严格执行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建设标准、设计规范等相关规定。

两路交流电源:专线、市电,按一级负荷供电,两路不同的供电线路接入主备播出设备和双电源设备。

并备500kVA的大功率柴油应急发电机和在线式不间断电源UPS方式供电,按照UPS带播出系统全负载持续工作4小时设计,所有设备均采用2台独立的UPS对控制设备的PDU 并行供电。

elevision Engineering
5mm,两年时间地基趋于稳定。

预埋件浇筑塔基模板、地脚螺栓,地脚螺栓用模板定位,将地脚螺栓与混凝土中的钢筋牢固地焊接在一起,地脚螺栓外露部分的垂直度误差小于2mm,高度差小于3mm;调整模板并将地脚螺栓与钢筋网牢靠绑扎后,保证其上表面水平度小于2mm后进行第一次浇注;在进行地基浇筑时,地脚螺栓上的螺纹不能沾污物;天线安装、调试并验收合格后,对天线底座和地基之间的缝隙(100mm)进行二次浇注。

七 总结与思考
高清地球站卫星传输系统是省卫视高清节目上星的主要设施,该项目在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分两。

发射台播出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

发射台播出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

发射台播出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近年来,调频广播电视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快,对人们的生活也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清甚至4K、交互应用也逐渐成为人们对电视新的要求、作为广播电视的传输终端部分的广播电视发射台,担负着安全播出这一重要的环节,对保证信号的安全播出更是不容忽视。

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发射台站播出监控系统不断地融合了新的元素,使监控的环节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

标签:广播电视;发射台;自动监控系统引言自21世纪以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这个经济发展飞速的时代中,科技遍布我们生活的每一处角落,正是因为科技的发展迅速,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滞后性,我们目前就处在这个小时期里,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就得重新认知广播电视发射台的播出自动监控系统并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以供这一领域的改革需要。

1 广播电视的概念首先,广播电视的定义是通过无线电波或者导线向能接收的地区播送图像和声音的。

其次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极大的影响,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渠道,特别是对于那些仅依赖于电视的人们,所以它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的结果。

它的功能也多种多样,一具有宣传功能,利用其大众传播媒介,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及政策等,让人们看到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成就。

二具有教育功能,利用广播向人们传播各个地方的知识文化,可以让人们足不出户的就可以学习,对提高我国的文化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三具有监督功能,可以利用广播电视对社会进行的经济活动作出监督,并对社会的舆论进行监督,以此扬社会正气[1]。

2 发射台的概念在我国目前的电视广播的系统中,广播电视发射台是整个广播电视中的重要环节,其发挥的功能是发射和传输电视节目的信号。

为了让发射台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首先对发射台目前的情况进行了了解。

在发射台站给每套节目都规划了两到三类信号源,信号源以专用光纤为主,把卫星信号或者微波信号源作为备份,其次,需要采取先进的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手段,只有管理手段完善了,发射台的运行也会越来越好。

卫星电视监测系统网络智能化

卫星电视监测系统网络智能化
(1)级联技术 :实现多台交换机之间的互连 ;级联 扩展模式是最常见的一种端口和距离扩展方式,一种是 如果交换机备有“UpLink(级联)”端口,则可直接采 用这个端口进行级联 ;这种级联方式性能比较好,带宽 比较高 ;级联网线必须是直通线,每段网线不能超过双 绞线单段最大长度 100m。
(2)堆叠技术 :将多台交换机组成一个单元,从而 增大端口密度和提高端口的性能。流行的堆叠模式主要 有两种 :链型模式和星型模式。堆叠技术的最大优点就 是提供简化的本地管理,将一组交换机作为一个对象来 管理。
图6 报警示例
通过 BS 进行报警过滤功能配置,配置内容包括节 目列表、时间段和报警类型。时间段设置可以支持按天 或者按照周,可以指定起始日期和结束日期,以及开始 时间和结束时间。报警类型包括多画面自身检测的告警, 以及板卡上发出的射频报警和码流层报警。各个节目的 各种报警开关、报警门限、报警敏感度,(下转第 7 页)
(3)集群技术 :将相互连接的多台交换机作为一个 逻辑设备进行管理,从而大大降低了网络管理成本,简 化管理操作。
上海地球站监测系统采用堆叠技术方式,将多台固 定配置的交换机堆叠在一起可以用菊花链式堆叠方式, 把交换机一台一台的串联起来,首尾两台交换机之间再 连接一条堆叠电缆作为连接冗余。这个首尾交换机之间 的冗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中间某一台交换机发生硬件 故障,它可以保证网络畅通。固定配置的堆叠式交换机 看起来就像一台交换机,当正确的连上后,一条链路上 的堆叠交换机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就如同一台单一的交 换机,通过单独的管理口可以管理所有交换机和端口。
3 结束语
根据广播电视业务在安全播出应急以及安全播出管 理两方面的现实需求,落实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安播 零事故,传输高质量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安播责任重 于泰山”的目标方针,智能化监管必将全面实施。基于 全网络化的监测系统,采用全 IP 化信号接入各类监测采 集板卡将各种信号数据 IP 化之后,连同信号分析数据送 入监测分析层,信号智能分析和转码收录一体化,智能 分析汇总信号质量、监测数据和相关性分析数据后,通 过智能分析准确判断并将节目异常数据上报应急监管终 端,分别用于 Web 呈现、大屏展示、应急切换处理,这 将解决目前在安全播出上的困扰,实现“降低安全播出 差错率和事故等级,提高安全播出运行与管理水平”的 目标。

卫星广播地球站运行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卫星广播地球站运行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卫星广播地球站运行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摘 要】本文介绍一种IP 化运行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该方案由嵌入式QPSK 信号、SDI 信号、ASI 信号监测板卡、交换机和上位机应用软件构成,板卡完成对QPSK 信号、SDI 信号、ASI 信号的监测和IP 打包输出,上位机软件从交换网络上接收板卡输出的指标和码流完成数据及画面的呈现显示。

应用本方案可及时了解卫星地球站的系统和运行状态,快速、准确地做出决定,有效地解决卫星地球站运行监测问题。

【关键词】卫星,地球站,TS over IP【中图分类号】 TN94 【文献标识码】 B 【DOI 编码】10.16171/ki.rtbe.20180011023【本文献信息】陈松,刘志峰.卫星广播地球站运行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8,Vol.45(11).Operation Monitoring System in Satellite Broadcasting Earth StationChen Song ,Liu Zhifeng(Shaanxi Satellite Broadcasting Earth Station ,Shaanxi 71000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operation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IP. The scheme is composed of QPSK signal, SDI signal, ASI signal, monitoring embedded boards, switches, and PC application software. The board monitors QPSK signal, SDI signal, ASI signal and outputs IP package. The PC software receives the indicators and stream from the network and presents the data and image. This system monitors the operation status of the satellite earth station quickly and accurately.Keywords Satellite earth station, TS over IP陈松,刘志峰(陕西卫星广播地球站, 陕西 710000)0 引言卫星广播电视在广电产业中有着很高的比重,是广电行业基础的重要保障,同时主导着广播的效率和覆盖效果。

集中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集中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集中监控系统设计1.1设计依据本方案设计根据甲方常规要求,并遵循以下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设计规范要求。

主要包括: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J23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4943-95《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GB/T75-94《安全技术防范规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社区发展商对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总体要求1.2设计功能描述本方案在系统的设计上,本着技术先进、系统实用、结构合理、产品主流、低成本、低维护量作为出发点,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

整个系统选型、软硬件设备的配置均要符合高新技术的潮流,关键的视频数字化,压缩、解压、码流、传输均采用国内外工程建设中被广泛采用的技术与产品。

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系统设计具有先进性,并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来架构各系统组成稳定可管理的大系统,使其能安全平稳地运行,有效地消除各系统可能产生的瓶颈,选用合适的设备来保证各子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只有稳定可管理的系统才能确保各设备的正常运行;只有良好的数据共享,实时的故障修复,实时备份等才能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在设备选型时,主要依据我市的实际情况结合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占有率高的各类产品中选择具有最优性能价格比和扩充能力的产品。

所设计的系统和采用的产品应该是简单、实用、易操作、易维护。

系统的易操作和易维护是保证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使用好本系统的条件。

前端现场设备,各分系统集中于中心统一控制,实施对所有远端设备的控制、设置,以保证系统的高效、有序、可管理性的维护与管理。

1.3系统设计监控系统由前端图像采集、图像及控制信号传输和图像显示控制存储三个部分组成。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实施细则(试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二〇一〇年五月目录9991012 223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安全播出管理工作,根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的技术系统配置及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工作。

第二章技术系统配置第三条应接入两路外电,其中至少一路应为专线;当一路外电发生故障时,另一路外电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第四条供配电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一)高、低压供电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二)应设对应于不同外电的变压器,其中至少一台为工艺专用变压器;播出负荷供电应设两个以上引自不同变压器的独立低压回路,单母线分段供电并具备自动或手动互投功能;主要播出负荷应采用不间断电源(UPS)或直流电源供电,电池组后备时间应满足设计负荷工作30分钟以上;应配置自备电源,保证播出负荷、机房空调等相关负荷连续运行;主备播出设备、双电源播出设备应分别接入不同的UPS或直流电源供电回路。

第五条应有至少两路不同路由或不同传输方式的信号源,且能够实现不同信号源的自动、手动切换和应急跳接。

应具备一路带台标的应急信号源。

第六条上行链路应符合以下规定:(一)编码器、复用器、调制器、上变频器、高功放等设备均应配置在线热备份;上行链路中单节点设备的输入输出信号应接入跳线板或配备应急跳接装置;(二)上行链路应至少具备2个切换环节,且上行链路中各主备设备均能通过所设置的切换环节实现自动、手动切换;(三)主备高功放配置应符合广电总局的相关规定,且最大输出功率可达到设备额定输出功率。

第七条应配置上行功率控制系统,实现实时判断异常情况,自动、手动提升上行功率,并具备异地接收、自环检测等防止功率误提升的技术措施。

第八条天馈线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一)应配置主用和备用上行天馈线系统,主用上行天线口径应不小于9米,备用天线口径应不小于7.3米,主备天线均应配置天线自动跟踪控制系统;主、备天线应可进行切换;(二)天线与高功放距离不宜过长,C波段和Ku波段高功放系统输出口至主用天线馈源网络端口间的馈线损耗应分别不超过2dB 和3dB;天馈线系统应能够在高功放最大输出功率状态下持续正常工作2小时以上;(三)应配置波导充气机,并保持开启有效状态;(四)在可能出现冰雪天气的地区,应具备切实可行的除冰雪手段;(五)天线场区应设置防雷设施。

地球站节目智能综合告警系统的设计

地球站节目智能综合告警系统的设计

1 前言目前,在广播电视节目的传送过程中,往往需要经过多次信号的转换和转发操作。

例如:在卫星地球站的业务上星过程中,有多次业务转发传送过程,传送中,广播电视信号要经历ASI、中频调制、射频调制等多种形式的转换,这就要求监测系统需具备多种不同格式信号的监测能力。

同时,在故障发生时,如何及时发现故障发生环节,并及时给予应急处理,如何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播出的保障能力,这些都为地球站监测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目前,在地球站传输信号的过程中,需监测的信号大致可分为两类:ASI码流信号和中频调制信号(传输中经常出现的70MHz调制信号和射频调制信号,在监测环节一般都转换为中频调制信号进行监测)。

这两类信号主要监测的参数有:同步丢失错误、同步字节错误、PAT错误、连续计数错误、PMT错误、PID错误等码流监测标准TR101-290的监测告警内容;还有信道失锁、MER错误、BER错误、带宽越界、电平错误、EVM错误,以及C/N错误等信道告警内容。

除此以外,常见的地球站节目监测系统,还采集了节目内容的视频静帧故障、黑场故障、视频丢失、视频解码异常、色彩格式异常、测试图故障、视频比对故障、彩场故障、彩条故障、台标丢失、马赛克、视频加扰、节目中断、传输参数变更、编码参数变更、视频卡顿、轻度马赛克、中度马赛克、重度马赛克、花屏故障、音频丢失、音量过低、音量过高、音频比对故障、音频加扰、设备异常、音频卡顿、音频解码异常等视音频告警内容。

如上所述,所采集的告警类型繁多,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告警记录更是繁冗,如何在极多的告警内容中,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内容,并做出最利于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置的判断,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目前的工作中,通常有两种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是人为选择告警类型的方式,另一种是本文中设计的智能告警的方式。

人为选择告警类型的方式,就是在繁多的可监测取得的告警类型中,选择少量的,且最能反映传输环节出现最严重的故障以及误报可能最少的参数类型,来进行日常监测。

浅析电视播出综合监控告警系统设计及实现

浅析电视播出综合监控告警系统设计及实现
数据采集层通过 SNMP 以及第三方私有协议从 设备监控层采集到监控数据,然后根据数据库中报警 策略配置对采集到的监控数据进行初步的过滤,同时 将重要的监测数据写入本地文件 , 以备用户查询,最 后将这些过滤后的监控数据发送到业务逻辑层。 (3)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汇聚采集服务器采集到的监控数据 后,根据数据库中的报警策略配置和通道策略配置, 对这些监控数据进行分类、过滤、关联分析,并最终 给出报警决策,然后通过 WebService 接口将报警决
存储设备主要用于保存 末级收录视音频低码率文件、 摄像头采集的行为监控录像 文件等大容量资源。 (7)监控摄像头 / 环境采集 器
摄像头负责对机房进行 视频监控,进行机房人员行为的监控;环境采集器: 对机房环境进行温湿度、漏水监测。 (8)监控展示工作站
监控展示工作站用于查询和管理各类监控信息。 采用实体机部署。2 台主 / 备监控展示工作站采用 4K 拼接的输出显卡,通过输出 4 路 DVI+ 二选一切
2. 播出监控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播出监控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通过
121
运行与维护
OPERATION & MAINTENANCE
SNMP 协议以及第三方私有协议收集设备的性能信 息和业务软件运行状态,并不会过多占用主机资源。 并且播出监控系统中监控管理、设备采集、末级信 号录制、信号内容比对等不承载播出系统的核心业 务,不对安全播出带来直接影响。基于以上几点, 对播出监控系统服务器可以采用虚拟化技术,将监 控管理服务器、设备采集服务器、末级信号录制服 务器、信号内容比对服务器等服务器部署在虚机上。 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好处是可以减少播出监控系统中 物理服务器硬件设备的投入,节约了播出机房的占 用空间,同时提升了播出监控系统的高可靠性和弹 性扩展能力,降低了播出监控系统业务迁移的风险。 其他应用的实体硬件设备包含视音频信号监测仪、 监控与安全存储、监控摄像头、环境采集器、监控 展示工作站等,系统硬件架构如图 3。

卫星地球站基于IP流的播出监控

卫星地球站基于IP流的播出监控

择(MPEG2、H.264、MPEG4
可选)、音频格式选择(MPRG1、Layer1/2/3、AC3、AAC等多种音频格式,支持单声道、双声道以及5.1声道输入)。

(5)设备管理:板卡设置与板卡
重启。

客户端画面如图2所示。

图1 系统简图
而提升播出质量。

自风格监测系统上
线以来,安徽卫星地球站播出监测系
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当然,对于安全播出来说,无论技术
再发展再先进,值班人员都不能麻痹
大意,要知道值班人员才是安全播出
最根本的安全防护网。

3 结语
新时期,新媒体行业不断冲击传
统广播电视行业,包括央视以及各个
地方卫视都在建设自己的融媒体平台。

在不久的将来随着4K电视以及
术的革新发展,传统思维必将需要转
变,整个专业的电视媒体都需要结合
新技术来发展,从而响应当下建设融
媒体平台的呼声。

作为广电技术工作
图2 客户端画面
风格监测系统集软硬件监测、多画面监看、码流监测、码流分析、码流收录、码流报警等强大功能于一体的强大系统,从信道层、TS层、图像层进行全方位监测播出情况,可以解放一线值班人员,减轻工作强度。

通过这套系统的系统运行提升卫星站整体值班质量。

在后台服务器中可以实现对音视频信息的24小时不间断查看,并且能及时对系统中的潜在问题加以监测,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报警设置值班人员注意到问题并及时处理好问题。

风格系统也会因为各种情况出现各种问题,如电脑主机死机、软件故障等,所以,在日常运行中我们要求值班人员交接班时要求对风格系统状态进行必要查看,保证系统实时正常运行,配合好系统监看与人防干预从。

地球站播出网管系统网络规划设想

地球站播出网管系统网络规划设想

《广播电视网络》 2020年第7期 总第367期1 引言地球站播出系统网管网络建设之初,均为二层网络结构,当时网络内设备少、结构清晰,网管执行效率高,在确保中央广播电视节目运行安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然而随着播出规模逐渐扩大,网内设备逐渐增多,出现了单体网络设备故障可能导致全网络数据通信异常的隐患。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节目由标准清晰度向高清晰度过渡,节目传播需要占用更大的带宽和更多的卫星上行资源。

未来的系统扩容,将使得现有网管网络规模更加庞大,二层网络存在的风险隐患将更加凸显,难以满足中央广播电视卫星传输业务快速增长的需求。

因此地球站须建设支撑三层交换、冗余链路保护、VLAN管理、监控管理等功能的播出网管网络。

2 二层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传统二层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二层网络环境中存在较多安全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二层网络环境中所有交换机均为单机、单电源配置,交换机互联为单链路互联,不能实现网络架构层面、设备层面、链路层面的冗余保护。

(2)二层网络安全性能不高,遇到单一设备故障、单路电源故障、单链路故障时可能发生网络中断,影响现网业务。

(3)二层网络无核心、接入之分,网络出现问题后不易定位,不能有效控制故障范围。

(4)二层网络交换机均为缺省配置,无相关VLAN划分及管理地址配置,所有业务终端处于同一个广播域。

随着网络规模扩大,网络传输效率低,网络安全隐患增多。

(5)二层网络环境中未配置交换机网管系统,不能对网络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监控,出现问题后不利于分析故障原因和及时解决故障。

3 网络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1)增加核心交换设备在原有网络中增加两台核心交换机,相互堆叠,互为主备,用于本地球站所有网管与终端设备的数据交换、逻辑判断、指令下发执行等。

(2)更新接入交换机在新网络中,所有终端设备依次接入所在区域的接入交换机,接入交换机上行接入汇聚交换机,两台汇聚交换机互相堆叠,此时若发生接入交换机故障,便只会影响所在区域的终端设备,而对其他设备及网管数据没有影响,极大提升了网络的安全性。

湖北地球站上行设备网管升级改造简介

湖北地球站上行设备网管升级改造简介

|RADIO &TV JOURNAL 2019.10一、引言湖北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负责湖北卫视(标清)及12套广播节目的上星播出。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62号令管理细则要求,地球站必须配置上行设备网管系统,能够全面监控信号源及上行系统的关键设备,并及时给出声光告警信息。

湖北地球站设备网管系统于2012年建设完成,但由于近年系统链路优化及设备升级更新,原网管拓扑结构图已经不能反映当前设备的实际链路,部分新增设备也未能纳入网管系统。

上行设备网管系统是值班人员保障安全播出的重要辅助工具,也是总局对地球站验收的强制项目之一。

该系统可对上行传输链路上的关键设备及重要环节信号进行实时监控,帮助值班员直观迅速地发现和解决突发问题。

当设备出现异常时,能够实现实时提示,实时提醒工作人员快速干预,将安全播出的故障率降至最低,恢复时间下降到最短。

二、设备网管升级改造方案设计思路(一)设备网管系统总体要求地球站设备网管系统应采用成熟的设计软件作为基础开发及应用平台,其具有先进性、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易维护、易升级等特点,架构须为模块化开发设计方式,以便于后期更改系统拓扑图、控制逻辑及增减监控设备。

设备网管系统升级应将全部播出设备(含新增设备)接入设备网管系统,对原网管系统的拓扑结构图进行优化调整,实时显示上行播出系统设备链路。

根据地球站系统结构定义关联设备驱动、配置控制逻辑,实现卫星上行设备及辅助设备的实时报警、监控、值班管理及数据查询等功能,按国家广电总局的要求将网管监测数据自动上传至总局监管平台,且必须具备以下功能特点。

1.稳定运行:系统中被监控设备的信息采集均采用后台服务的方式,各个设备运行状态的好坏不会影响到其他服务的状态,从而保证整个设备网管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管理容易:系统通过不同的设备通讯端口,全部统一转化为IP 流的通讯方式,实现上行系统全方位的集中监控,值班人员在网管系统上可以监看上行系统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

广播制播网集中监测系统的实现

广播制播网集中监测系统的实现

声屏世界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广播技术带来了重大变革,也带来了管理方式的变化。

目前,安徽台新中心广播技术系统已经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专业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集中监测平台,为制播网的运行、维护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总体设计一、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广播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功能需求越来越多,广播中心的技术规模也逐渐扩大,传统的以人为主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采用新的监控管理手段成为了必然。

首先,满足业务功能的需求。

安徽台制播网由33台服务器、14台交换机、100多台工作站以及相关的软硬件组成,工作站分布在不同楼层,单以人工的方式进行监控管理是很难做到的。

其次,满足广播24小时不间断播出的需求。

设备长期在线运行,增加系统设备故障的几率,同时也增加了在线维护的难度。

监测系统能提前做出故障预警,会大大减少播出事故的发生。

第三,满足技术系统数字化、网络化的需求。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减轻人工劳动强度的同时,也会使人对技术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监测系统能有效的协助管理人员对制播网进行管理,减少和避免工作失误。

二、系统的功能设计。

制播网集中监测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完善制播网系统结构,对设备性能、网络状态、系统可靠性进行完整的监控,及时发现系统中出现的故障和隐患,保障广播节目的正常生产和安全播出。

制播网集中监测系统的功能需求:(一)监控的对象应涵盖制播系统的各个节点,主要有硬件设备和网络信息、重要软件和关键进程以及机房的运行环境等;(二)重要报警和重要信息的及时显示以及故障位置的准确定位;(三)监控报警对象的参数可以自定义;(四)报警的方式多样性,以短信报警和声光报警为主;(五)详细的信息收集和日志统计分析;(六)简易的操作性,简化的人际交互方式。

广播制播网集中监测系统的实现□李大扣贾小娇二、示波器检测法。

示波器可以有效地检测立体声信号相位相关性。

在X—Y 模式下,把立体声的左右声道信号分别送入示波器x、y 轴对应的通道。

附件2《集中监控中心主站监控系统技术及功能规范》

附件2《集中监控中心主站监控系统技术及功能规范》
GB/T 13729—2002远动终端设备
GB/T 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2887-2000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 451-91循环式远动规约
DL/T634.5101-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1部分 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系统网络应采用局域网交换技术,由后台局域网及前置局域网的二层结构组成,双网冗余配置。
系统后台局域网宜采用千兆双以太网结构,位于安全Ⅰ区,配置SCADA服务器、历史数据库服务器、监控工作站、维护工作站等。
前置局域网宜采用百兆双以太网结构,用于接入前置采集服务器、终端服务器。前置采集服务器应配置4块网卡,分别接入后台局域网(2块)、前置局域网(2块)。
3
系统维护管理和开发子系统主要用于系统功能的维护、开发和测试等。
系统维护管理和开发子系统宜配置若干台高性能工作站,满足系统管理、开发功能及性能要求。
3
时钟同步子系统配置一套具有守时功能的双源时钟同步装置,用于保证计算机监控系统网络的时钟统一,保持系统时钟的准确性和电力系统频率的测量精度。标准时间的精度优于10-9s,频率准确度为50±0.001Hz。
1.2
本规范适用于无人值班变电站监控中心主站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改造。
1.3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5
系统维护应遵循简单、方便、易用原则,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系统、运行参数三个方面。

地理综合监测监控系统方案

地理综合监测监控系统方案

集成视频监控、各种传感器,报警联动,结 合GIS设备管理、应急资源综合展示、指挥调 度 集成入侵检测、雷达、视频系统,实现报警 联动及安保人员调度。
美国 匹兹堡国际机场 FirstEnergy电力安 保运营中心案例 XX边防
……
37
37
技术服务保障
服务方式
• 项目集成 • 产品集成
服务内容
20
区域管理 Zone Tool
设备 监视 非监 区 区 视区 关注 可视 非可 区 区 视区
区域类型
设备区 关注区
描述
是设备逻辑的分组,可以通过多边形进行区域划分,但并不强制。 大范围指定关注的区域,用来过滤相关状况,在此区域外发生的状况将不做 任何处理。
非目标跟踪,不产生任何目标及报警信息。 目标进入此区域将产生报警信息,此区域可以被非目标跟踪区覆盖。 此区域用来描述摄像机可视化区域,比如:在房间内的摄像机不能通过墙壁 查看房间外,此时摄像机可视区域只是房间内。
与HSV协商定制界面
基于GeoMedia Object 开发支持
Geospatial Monitor(GSM) 地图模块
GeoMedia 扩展插件
Add-ons 或者 Plug-ins 工具栏或者 按钮
Video Adapter 视频适配器 Camera Position Adapter 摄像机定位适配器
视频报警模块 Video Alarm Monitor
视频报警面板 视频回放控制 控制命令
确认/取消报警 确认并关闭报警 主动弹出报警视频设置 多报警视频关联 暂停/继续报警
地图(GSM)关联操作
报警视频位置地图居中 报警位置地图居中
其他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