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急诊医学_复习资料_总结_重点_笔记

合集下载

急诊医学重点知识总结

急诊医学重点知识总结

急诊医学重点知识总结一、急诊医学概述急诊医学是指在短时间内对危重病人进行紧急救治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尽可能地挽救病人的生命。

急诊医学是现代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对于社会公共卫生和人民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急诊医学常见疾病1. 心脏病: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等。

2.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肺栓塞、肺部感染等。

3.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出血、胰腺炎、胆囊炎等。

4.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塞、癫痫等。

5. 外伤和创伤:包括骨折、切割伤、灼伤等。

三、急诊医学处理流程1. 评估患者情况:首先要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其情况,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

2. 给予急救措施: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氧气吸入、止血等。

3. 诊断疾病:通过对患者的检查和问诊,确定疾病的种类和程度。

4. 给予治疗:根据疾病种类和程度,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5. 监测患者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要不断监测患者情况,包括呼吸、循环等指标。

四、急诊医学常用药物1. 心肌梗死:阿司匹林、硝酸甘油、替格瑞洛等。

2. 呼吸系统疾病:氨茶碱、布地奈德等。

3. 消化系统疾病:奥美拉唑、甲氧氯普胺等。

4. 神经系统疾病:硫酸镁、丙戊酸钠等。

五、急诊医学常用设备1. 心电监护仪:用于监测患者的心电图。

2. 呼吸机:用于给予患者呼吸支持。

3. 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用于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4. 输液泵:用于给予患者药物和营养液等。

六、急诊医学注意事项1. 必须保证医疗设备齐全,药品供应充足。

2. 医护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急诊医学知识和技能。

3. 必须保证急救流程规范,避免出现差错。

4. 对于危重病人,必须及时转运到专业医院进行治疗。

七、急诊医学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因此,急诊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分支,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急诊医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急诊医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至十章急诊医学: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贯穿在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危重病监护过程中,现场急救、创伤急救、急病(症)的救治、心肺复苏、急性中毒、理化及环境因素损伤,以及相关专科急诊的理论和技能都包含在其学科范畴中。

发热分度:1、低热:37.3—38℃2、中度发热:38.1—39℃3、高热:39.1—41℃4、超高热:41℃以上昏迷:人体对内外环境不能够认识,由于脑功能受到高度抑制而产生的意识丧失和随意运动消失,并对刺激反应异常或反射活动异常的一种病理状态。

【__ 特征】深昏迷【临床表现】:所有反射(脑干反射、浅反射、深反射及病理反射)均消失,生命体征不稳定,有自主呼吸,但节律可不规则,多半有通气不足。

突然发作的呼吸困难多见于:自发性气胸、肺水肿、支气管哮喘、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

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反复发作性伴有哮喘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

颅内压增高三大主征: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梗阻性腹痛临床基本特点:阵发性腹痛+呕吐+腹胀+排泄障碍呕吐12小时前吃进的食物【隔夜宿食】提示:幽门梗阻少尿:24小时内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无尿:24小时内尿量少于100ml或12小时内完全无尿洗胃:一般在服毒后6小时内效果最好【什么时候最好】即使超过6小时,由于部分毒物仍残留于胃内,多数情况下仍需洗胃对吞服腐蚀性毒物的患者,洗胃可引起消化道穿孔,一般不宜采用【哪些人不能】对昏迷、惊厥患者洗胃时应注意呼吸道保护,避免发生误吸【注意】金属中毒解毒药:氨羧螯合剂【依地酸钙钠】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临床表现】:一、毒蕈碱样症状出现最早,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类似毒蕈碱作用,表现脏器平滑肌痉挛及腺体分泌增加。

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多汗、流泪、流涕、流涎、腹泻、尿频、大小便失禁、心跳减慢和瞳孔缩小。

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咳嗽、气急,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

二、烟碱样症状乙酰胆碱在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处蓄积和刺激,使面、眼、睑、舌、四肢和全身横纹肌纤维束发生颤动,甚至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

[笔记]急诊医学知识点

[笔记]急诊医学知识点

急诊医学知识点0第一章绪论01、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2、急诊分诊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分为5类:0(1)急需心肺复苏或生命垂危患者:要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0(2)有致命危险的危重患者:应在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0(3)暂无生命危险的急症患者:应在30分钟内经急诊检查后,给予急诊处理;0(4)普通急诊患者:可在30分钟至1小时内给予急诊处理;0(5)非急诊患者: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适当延时给予诊治。

03、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EICU04、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①综合分析②侧重功能③逆向思维④时限紧迫0第二章心肺脑复苏0第一节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01、心脏骤停,SCA:各种原因所致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其最常见的心脏机制为心室颤动VF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其次为心室静止及无脉电活动PEA。

02、心肺复苏,CPR:抢救生命最基本的医疗技术和方法,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电除颤纠正VF/VT,以及药物治疗等,目的是使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和自主呼吸。

03、心脏骤停的原因:5“T”和6“H”0☆5“T”:中毒、心脏压塞、张力性气胸、冠状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创伤0心电图类型:室颤、无脉性电活动、心室停顿、无脉性室速04、正常体温情况下,心脏停搏5分钟后,脑细胞开始发生不可逆的缺血损害05、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相关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按时间依次划分为骤停前期、骤停期、复苏期、复苏后期。

0☆6、现代复苏的三个阶段:基本生命支持BLS、高级生命支持ALS、复苏后处理0三个要素:心脏除颤、口对口呼吸、胸外心脏按压0☆7、心脏骤停的典型表现:(“三联征”:意识突然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0①大动脉搏动消失(颈、股);0②呼吸停止或开始叹息样呼吸,逐渐缓慢,继而停止;0③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停搏、电机械分离;0④双侧瞳孔散大;0⑤意识突然丧失;0⑥面色可由苍白迅速呈现发绀;0△⑦可伴有短暂抽搐和大小便失禁,伴有口眼歪斜,随即全身松软08、心肺复苏过程中通常根据心电波形和大动脉搏动判断复苏的有效性。

急诊医学 知识点总结归纳

急诊医学 知识点总结归纳

急诊医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急诊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指导思想1.急诊医学的基本原理急诊医学是一门以应对急性状况为中心的医学科学。

它的基本原理包括迅速判断病情、迅速处理病情、迅速处理病人。

在处理急诊状况时,医务人员需要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这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急诊医学的指导思想急诊医学的指导思想是"抢救生命、预防残疾、缓解疼痛、排除危险、救急扶危"。

这一指导思想要求医务人员在处理急诊状况时,首先要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其次是尽量避免疾病对患者造成永久性伤害,同时要尽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排除危险因素,并尽快救急扶危,及时进行治疗。

二、常见急症处理的基本原则1. 心脏急症处理心脏急症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等。

处理心脏急症的基本原则是迅速评估心脏功能,及时进行心肌保护和血流再灌注治疗。

此外,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心脏复苏和除颤。

2. 呼吸系统急症处理呼吸系统急症包括支气管哮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等。

处理呼吸系统急症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纠正低氧血症,并给予合适的氧疗和呼吸支持治疗。

3. 出血性急症处理出血性急症包括外伤出血、消化道出血、鼻出血等。

处理出血性急症的基本原则是迅速止血,并及时进行补液和输血。

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应迅速纠正失血休克,稳定循环功能。

4. 中毒处理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处理中毒的基本原则是迅速清除中毒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进行抗中毒药物治疗。

此外,还需要及时进行生命支持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5. 外伤处理外伤是急症医学的重要领域,处理外伤的基本原则是迅速评估创伤严重程度,进行外伤急救和伤口处理,并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在处理外伤时,还需要注意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和肢体功能。

三、急诊医学的关键技能和工具1. 心肺复苏技能心肺复苏是急诊医学中的关键技能之一,对心脏骤停、溺水、窒息等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

急诊科常见复习资料整理与归纳

急诊科常见复习资料整理与归纳

急诊科常见复习资料整理与归纳急诊科作为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复习资料的整理与归纳对于医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急诊科常见的内容进行资料整理和归纳,以供医学生参考。

一、常见疾病及其处理方法1. 心脏病急症心脏病急症是急诊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包括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处理方法包括静脉溶栓、输液、心电监护等。

2.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有支气管哮喘、肺炎等。

处理方法包括给予氧气吸入、雾化治疗、抗生素治疗等。

3. 中毒及药物过量处理中毒及药物过量的方法包括洗胃、灌肠、给予解毒剂等。

需要根据患者中毒物质的种类来进行相应的处理。

4. 外伤处理常见的外伤包括创伤、骨折、软组织损伤等。

处理方法包括对伤口进行清创缝合、固定骨折等。

5. 突发脑血管病突发脑血管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等。

处理方法包括急诊CT扫描、调整血压、给予抗凝治疗等。

二、常用药物及其应用1. 心血管药物心血管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

2. 抗生素药物根据不同的细菌感染及其抗药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同时要注意抗生素的用药剂量和疗程。

3.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主要包括肝素、华法林等。

在突发脑血管病等情况下,合理应用抗凝药物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

4. 止痛药物止痛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吗啉酮等。

在急诊科常见的疼痛处理中,根据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止痛药物。

三、急诊科注意事项1. 快速初步评估针对急诊患者,要通过快速初步评估来确定病情的危重程度和紧急程度,以便进行优先处理。

2. 高效的团队合作急诊科的工作通常需要团队合作,包括医生、护士、放射科技师等。

高效的团队合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3. 社会人文关怀急诊科患者通常处于较大的痛苦和焦虑中,医护人员应给予关怀和安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4. 继续教育和学习急诊科作为医学中不断更新和发展的领域,医务人员应不断进行继续教育和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医生急诊知识点归纳总结

医生急诊知识点归纳总结

医生急诊知识点归纳总结急诊医学是一个重要的医学分支,它包括对急性疾病、伤害和其他突发状况的紧急医疗处理。

在急诊科工作的医生需要具备广泛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便迅速准确地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急诊医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急诊医学的基本原则1. ABCDE原则:Airway(气道)、Breathing(呼吸)、Circulation(循环)、Disability (神智)、Exposure(曝光)是医生在急诊处理患者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2. Triage(分诊):在急诊科,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进行分诊,以确保紧急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3. 快速评估:在急诊处理中,医生需要快速地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对气道、呼吸、循环等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

二、心脏急症1.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医生需要迅速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确认诊断,并给予溶栓治疗或介入手术。

2. 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促、肺水肿等症状时,需要及时给予氧气、利尿剂和正性肌力药物治疗。

3. 心律失常: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颤、室速等需要及时进行除颤、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4. 急性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情况,医生需要快速进行CT血管造影或经胸超声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给予外科手术治疗。

三、呼吸急症1.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在哮喘急性发作时需要给予雾化吸入β2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及时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

2. 急性肺栓塞:对于临床表现严重的肺栓塞,需要及时进行CT肺通气灌注扫描明确诊断,并给予抗凝治疗。

3. 呼吸衰竭:对于出现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异常的患者,需要迅速给予氧疗和机械通气治疗。

四、消化系统急症1. 胃肠道出血:对于胃肠道大量出血的患者,需要迅速给予补液、止血药物治疗,并进行胃镜或结肠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

2. 肠梗阻:对于患者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需要迅速进行CT腹部平扫或腹部B超检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非手术或手术治疗。

急诊医学 复习资料

急诊医学 复习资料

==急救基本知识==1.现场心肺复苏术:脑组织在心搏、呼吸骤停6min后出现不可逆性改变,因此一旦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给予基本支持,尽快恢复患者的心跳和呼吸,这种现场急救即现场心肺复苏术,包括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人工循环和电除颤2.基本生命支持的适应证:呼吸骤停、心脏骤停。

诊断标准:神志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抽搐样呼吸。

禁忌证:胸壁开放性损伤、肋骨骨折、胸廓畸形、心脏压塞3.开放气道:仰头抬/举颏法,仰头抬颈法,托颏法4.人工呼吸常用口对口呼吸5.人工循环主要为胸外心脏按压,即在胸骨下1/2提供一系列压力,挤压心脏产生血流,辅以适当呼吸。

按压标准:频率100/min,单人和双人CPR时,按压/通气比均为30:2,按压深度约4-5cm6.常用给氧与通气方法:鼻导管给氧,经鼻插管给氧,面罩给氧,食管封闭气囊导管给氧,口咽导管插入法,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7.心脏停搏三种类型:心室纤颤(多见),心脏停顿,机-电分离==主要脏器功能障碍==1.急性肺损伤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记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上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2.心力衰竭: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使心排血量不足以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3.左心衰的临表:疲倦乏力,呼吸困难(劳力性、阵发性、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咳嗽、咯血、嘶哑,发绀,夜尿增多,左室增大,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亢进,交替脉,肺部湿罗音,胸腔积液4.右心衰临表:体静脉压升高、体循环淤血引起:胃肠道症状,肝区疼痛、肝大及黄疸,少尿夜尿,呼吸困难,皮下水肿、腹水和胸腔积液,颈静脉怒张,发绀。

5.慢支(支气管不完全阻塞)→肺气肿(肺A高压)→肺心病→右心衰6.右心衰继发于左心衰者,胸X片示心脏向两侧扩大;单纯右心衰者可见右房及右室扩大,肺野清晰7.心衰分级诊断:I级—日常活动不受限,称心功能代偿期;II级:活动后有症状,称I度或轻度心衰;III级:稍活动即有症状,称II度或中度心衰;IV级:静息状态下有症状,称III度或重度心衰8.心衰治疗原则:去除或限制病因,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心衰时神经内分泌激活的干预治疗,支持疗法与对症处理。

急诊医学重点笔记

急诊医学重点笔记

名词解释:1。

心肺复苏(CPR):是抢救生命最基本的医疗技术和方法,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电除颤矫正VF/VT,以及药物治疗等,目的是恢复患者的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

2。

休克: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作用引起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导致器官和组织循环灌注不足,致使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

3。

中毒:是指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达到中毒量而产生的全身损害。

4。

淹溺:常称为溺水,是一种淹没或沉浸在液性介质中并导致呼吸损伤的过程。

由于罹难者气道入口在液体与空气的交界面之下,因而无法呼吸空气(窒息),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5。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机体散热功能衰竭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

6。

电击伤:也称触电。

是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机体损伤和功能障碍。

电能转化成热能还可造成电烧伤。

7。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机械致伤因素(直接、间接暴力,混合性暴力)作用下,机体同时或相继遭受两种以上解剖部位或器官的较严重的损伤,至少一处损伤危及生命或并发创伤性休克。

8。

复合伤: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而造成的损伤,所致机体病理生理紊乱常较多发伤和多部位伤更加严重而复杂,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

9。

昏迷:是意识障碍的严重阶段,表现为意识持续的中断或完全丧失,对内外环境不能够认识,由于脑功能受到高度抑制而产生意识丧失和随意运动消失,并对刺激反应异常或反射活动异常的一种病理状态。

10。

晕厥:又称昏厥,是由于一过性脑缺血导致大脑抑制状态,而出现突然、短暂、自限性的意识丧失和身体失控,其发生较快,并随即自行恢复。

11。

?植物状态: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缺乏认识,能睁眼,有睡眠-觉醒周期,不能执行指令。

12。

?脑死亡:是深度不可逆性昏迷,无自主呼吸,需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脑干反射全部消失。

脑死亡属于生物学死亡,无抢救意义。

急诊医学-复习资料-总结-重点-笔记

急诊医学-复习资料-总结-重点-笔记

急诊医学总结Chapter1 绪论1.急诊医学: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其主要任务:对不可预测的急危病(症)、创伤,以及患者自认为患病初步评估判断、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或对人为及环境伤害给予迅速的内、外科及精神心理救助2.急救:表示抢救生命,改善病况和预防并发病时采取的紧急医疗救护措施。

急诊:是紧急地或急速地为急性病人或伤病员诊查、察看和诊断他的病与伤及应急的处理。

3.急诊医疗体系:包括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急救和各监护或强化医疗病室(1)院前抢救(2)医院急诊•生命垂危患者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心肺复苏•有致命危险危重者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暂无生命危险急症者30分钟内急诊检查及急诊处理•普通急诊患者30分钟至1小时予急诊处理•非急诊患者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适当延时给予诊治(3)危重病监护Chapter2 心肺脑复苏1.基本概念(1)心跳骤停/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即为心跳骤停,其中心脏自身病变以冠心病最为多见。

(2)猝死(Sudden death):指平时看来健康者或病情稳定的病人,突然意外的自然死亡。

不包括各种人为因素如创伤、自杀、他杀、手术及麻醉等意外所致。

心脏性猝死指未能预料的于突发心脏症状1小时内发生的心脏原因死亡。

(3)临床死亡: 自主呼吸和循环停止,大脑活动暂时停止,处于死亡的早期,但尚未到不可逆的阶段(一般情况心跳停止4~6分钟内),及时正确地进行CPR,脑及其它脏器功能可望恢复到心跳呼吸停止前的水平(4)生物学死亡: 临床死亡期未行CPR或CPR失败,机体所有组织相继死亡,并发生组织自溶(5)脑死亡:为全脑功能的不可逆停止和神经坏死。

临床表现为无自主呼吸,无任何意识及反射活动,全身肌肉无张力,仅靠升压药物维持循环,无任何脑电活动。

(6)社会死亡:指CPR成功而脑复苏不完全,处于昏迷状态,脑的某些低级功能和反射活动存在,成为植物人(7)心肺复苏/心肺脑复苏(CPR / CPCR):CPR是指对心脏骤停/猝死的急救过程,是抢救生命最基本的医疗技术和方法。

急诊医学-复习资料.doc

急诊医学-复习资料.doc

2011年《急诊医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院前急救的技术指标有:1. 急救反应时间:从接到求救电话到出车抵达伤病现场的平均时间,国际目标要求为5-10分钟2.急诊分诊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分为5类:1)急需心肺复苏或生命垂危患者:刻不容缓地进行立即抢救2)有致命危险的危重患者: 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3)暂无生命危险的急诊患者: 30分钟内经急诊检查后给予急诊处理4)普通急诊患者:可在 30分钟到 1小时内给予急诊处理5) 非急诊患者: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适当延时给予诊治第二章心肺脑复苏1. 心脏骤停:各种原因所致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最常见的心脏机制为心室颤动(VF),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VT),其次为心室静止及无脉心电活动2.心脏性猝死:未能预料的于突发心脏症状 1小时内发生的心脏原因死亡。

心脏骤停不治是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直接原因。

3.心肺复苏( CPR):抢救生命的最基本医疗技术和方法,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电除颤纠正 VT/VF,以及药物治疗等,其目的是使患者自助循环恢复和自主呼吸,恢复与保护神经功能4.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一:心源性:冠心病.心肌病等二:非心源性:神经源性.循环源性.呼吸源性.中毒 .代谢等5.病生机制:脑是最容易受缺血损害的器官,其次是心脏;肾脏、胃肠道、骨骼肌耐受缺血能力较心脑强。

正常体温情况下,心脏停搏 5分钟后,脑细胞开始发生不可逆损伤;心脏骤停10 分钟内未行心肺复苏,神经功能极少恢复到发病前水平6.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心脏骤停的典型表现包括:意识突然丧失、呼吸停止和大动脉搏动消失的“三联征”,诊断要点:1)意识突然丧失,面色可有苍白迅速呈现发绀2)大动脉搏动消失,触摸不到颈、股动脉搏动3呼吸停止或开始叹息样呼吸,逐渐缓慢,继而停止4)双侧瞳孔散大5)可伴有短暂抽搐和大小便失禁,伴口眼歪斜,随即全身松软6)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静止;无脉心电活动7.基本生命支持( BLS):包括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早期电除颤等基本抢救技术和方法。

急诊复习资料

急诊复习资料

急诊复习资料急诊复习资料急诊医学是一门关乎生命的重要学科,它涉及到紧急情况下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医学生而言,急诊医学的学习和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急诊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急诊医学考试。

1. 常见急诊疾病的诊断与处理急诊科最常见的疾病包括心肌梗死、中风、外伤等。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例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我们需要了解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的改变以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处理方法。

2. 常见急诊病例的模拟训练模拟训练是急诊医学学习的重要环节。

通过模拟真实的急诊病例,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诊断和处理能力。

在复习阶段,我们可以利用模拟器进行模拟训练,模拟各种急诊情况下的处理过程。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常用急诊药物的复习急诊科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心绞痛药、抗凝药、止血药等。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药物的适应症、用法和不良反应。

例如,对于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我们需要了解其作用机制、给药途径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4. 急诊科常见检查的复习急诊科常见的检查包括心电图、X线、CT扫描等。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检查的适应症、操作步骤以及结果解读。

例如,对于心电图检查,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心电图改变,如ST段抬高、T波倒置等,并能够正确解读这些改变的意义。

5. 急诊医学相关的病例讨论病例讨论是急诊医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讨论真实的急诊病例,我们可以学习到实际应用急诊医学知识的技巧和经验。

在复习阶段,我们可以参与急诊科的病例讨论会,与老师和同学一起分析和讨论各种急诊病例,从中学习和积累经验。

6. 急诊医学相关的学术资源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急诊医学的学术资源来扩充知识。

例如,可以阅读急诊医学相关的教科书、期刊和研究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

此外,还可以参加急诊医学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专家学者交流和分享经验。

急诊常识知识点总结

急诊常识知识点总结

急诊常识知识点总结急诊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对急性伤病患者的评估、处理和治疗。

急诊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急性疾病和急性损伤。

本文将对急诊医学的常识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了解急诊医学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一、急诊医学的基本原则1. 能够快速做出准确的初步诊断急诊医学的首要任务是对急性伤病患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初步诊断,确定患者需要接受何种治疗和处理。

急诊医生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快速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疾病类型,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2.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在急诊医学中,处理的优先顺序是危及生命的情况优先,其次是危及功能的情况,最后是非危急的情况。

急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迅速判断患者所处的优先级,优先处理那些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危险的情况。

3. 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急诊医生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心理支持等。

在处理急性伤病患者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手段,以期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4. 与其他医疗部门密切合作急诊医生需与其他医疗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包括内科、外科、放射科、检验科等相关部门。

在对急性伤病患者进行处理和治疗时,可能需要借助其他医疗部门的技术和设备,因此急诊医生需要与其他医疗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和护理。

二、常见急诊病症的处理和治疗1.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急诊医学中常见的危及生命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急性期的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和冠脉介入治疗。

急诊医生需要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挽救患者的生命。

2. 中风中风是急诊医学中常见的危及功能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患者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中风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和康复治疗。

急诊医生需要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功能损害。

急诊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精选全文

急诊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急诊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选择20 填空20 名词解释20(5)大题(10+10+20)第一章绪论急诊医学:是一门临床医学,是研究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危重症抢救以及医疗救援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p1)急诊医学的范围包括:(p1)1.院前急救:是指到达医院前急救人员对各类急危重患者及灾害伤员所采取的现场和转运途中的医疗救治。

包括现场急救和安全转运。

2.复苏学3.危重病医学4.创伤学5.急性中毒6.灾害医学7.急诊医疗体系急诊医学的特点(p2)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由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是紧密联系又各有特点,在统一指挥下能协调有序地救治伤病员。

(p3)检伤CRASHPLAN1.循环C2.胸部R3.腹部A4.脊柱S5.头部H6.骨盆P7.四肢L8.周围动脉A9.周围神经N第二章心肺脑复苏心肺复苏(CPR):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

(p6)心肺脑复苏(CPCR):复苏是指一切挽救生命的医疗措施,复苏的最终目的不仅是挽救生命,而是促使患者神志清醒和脑功能恢复。

(p6)了解:心搏骤停后开始复苏的时间是成功的关键。

心搏骤停后3秒,会感到头晕;10~20秒可发生晕厥或抽搐;30~45秒可出现昏迷;60秒后呼吸停止;4~6分钟脑组织开始发生不可逆损害。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被救活;4~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10%的患者可以救活;超过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存活率仅4%;10分钟以上开始进行复苏者,存活的可能性更小,因此,心肺复苏应力争在心搏停止后4分钟内的黄金时间进行。

(p7)心搏骤停(CA):指各种原因所致心脏有效射血功能突然停止,随即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脉搏消失,是临床最紧急的危险情况。

(p7)心源性心搏骤停(p7)1.冠心病:约占心血疾病的80%2.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病3.心肌疾病4.主动脉疾病5.瓣膜性心脏病6.其他:心脏肿瘤、心脏压塞、高血压性心脏病非心源性心搏骤停(p7)1.意外事件2.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和中毒3.严重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4.麻醉和手术及其他临床诊疗技术操作5.其他急性重症胰腺炎,脑血管意外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波动消失、呼吸停止,称心搏骤停“三联征”心搏骤停的诊断要点(p8)1.意识突然丧失,呼之不应2.大动脉搏动消失3.呼吸停止或异常呼吸或呈叹气样4.瞳孔散大5.面色苍白或转为发绀6.心电图示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静止、无脉心电活动基本生命支持BLS(p8-11)1.评估、判断意识和呼吸2.呼救并启动EMSS3.安置体位(平整坚实的地面或硬板床上)4.检查脉搏(检查时间限定在5~10秒内完成)5.人工循环(部位: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频率:100~120次/分深度:成人5~6cm 按压/通气比30:2)6.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托颌法)7.人工呼吸8.除颤(两电极分别置于右侧锁骨下区和左乳太外侧腋中线处)高级生命支持ALS(p11)1.人工气道(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术)2.机械通气(呼吸机)药物治疗(p12)1.肾上腺素(首选)2.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3.碳酸氢钠(心搏骤停和复苏期间产生的酸中毒)脑复苏:是为防治心搏骤停后缺氧性脑损伤,以保护神经功能为目的所采取的救治措施(p13)脑复苏低温治疗原则:降温早、速度快、程度够、时间足(p14)脱水疗法:控制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p14)复苏有效指标(p14)1.大动脉恢复2.皮肤、黏膜、面色及口唇转为红润3.瞳孔由散大到缩小,对光反射存在4.神志改善,患者出现脑功能恢复迹象如眼球活动、睫毛反射甚至手脚开始抽动,肌张力恢复5.自主呼吸出现终止复苏指标:经30分钟以上积极正规心肺复苏抢救后,仍无任何心电活动、自主循环不能恢复(p15)第三章休克休克: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器官和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

急诊医学_急救医学_复习资料_总结_重点_笔记

急诊医学_急救医学_复习资料_总结_重点_笔记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及观念急诊救人治病的原则逻辑反应因果关系,急诊发展过程理念要求强调救人治病,即把抢救生命作为第一目标,和“治病救人”不同,治病救人意味着首先要明确诊断,在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而急诊工作中患者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急性症状,因为病情多变复杂,往往一时间难以诊断明确,如病情危急时重点应放在抢救生命、稳定病情上。

急症抢救有很强的时限性,要尽可能减少院前或医院救治的时间延误。

黄金时间更要强调从致伤发病起计算时间,缩小时间窗。

只有生命体征稳定才能赢取确定诊断和针对病因治疗的时机,要在医疗制度和抢救流程上规定救命优先的原则,可以说急诊救治真正反映一个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也折射出一个社会对生命的尊重的文明程度。

特点综合分析注重功能逆向思维时限紧迫心肺复苏的机制脑心脏等很容易受缺血损害,4~6分钟大脑不可逆性损害,骤停前期、骤停期、复苏期(心泵理论和胸泵理论)及复苏后期新的急救指南的与旧的的急救指南的不同点(1)顺序为C A B D(2)生命链增加了第五环——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3)按压每分钟至少100次,成人胸骨按下至少5cm(4)不推荐常规使用阿托品(5)建议在围停搏期为插管患者持续使用二氧化碳波形图进行定量分析。

应用包括确认气管插管位置以及根据呼气末二氧化碳 (PETCO2) 值监护心肺复苏质量和检测是否恢复自主循环电除颤的电压用多少焦耳单相360J,双相150J或200J心肺复苏的药物、盐水静脉、气管和骨髓给药①血管加压药肾上腺素 1MG,每隔3~5分钟可重复一次,还有血管加压素②阿托品③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无反应型VF.T;利多卡因代替胺碘酮;镁剂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④碳酸氢钠心脏猝死的概念未能预料的于突发心脏症状1小时内发生的心脏原因死亡。

心脏骤停不治是心脏猝死最常见的死因。

休克的概念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导致器官和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致使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症。

急诊医学复习资料

急诊医学复习资料

急诊医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急诊医学总论学习目的和要求一、掌握急诊医学的范畴二、掌握现代急诊医疗体系的组成课程内容一、急诊医学发展史二、急诊工作特点三、急诊医学的范畴1.院前急救2.复苏学3.危重病医学4.灾难医学5.创伤学6.毒理学和急性中毒7.急诊医疗管理学四、现代急诊医疗服务体系1.院前急救2.医院急诊室和急诊科考核知识点一、急诊医学的范畴二、现代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考核要求一、掌握急诊医学的范畴二、掌握现代急诊医疗体系的组成三、了解急诊工作特点复习思考题一、急诊医学的范畴有哪些?二、现代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

第二章意识障碍、昏迷与脑死亡学习目的和要求一、掌握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二、掌握意识障碍和昏迷病人的急诊处理三、了解意识障碍的诊断课程内容一、意识障碍的病理生理基础二、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1.意识模糊2.嗜睡状态3.朦胧状态4.混浊状态5.瞻望状态6.昏睡状态7.昏迷状态8.深昏迷状态9.木僵状态三、意识障碍的分级1.轻度意识障碍2.中度意识障碍3.重度意识障碍四、意识障碍和昏迷病人的病史采集1.意识障碍和昏迷的特点(1)发病的急缓(2)意识障碍的过程(3)意识障碍前或发生意识障碍时的伴随症状2.既往的健康状况3.服药史4.环境和现场特点(1)季节(2)晨起发现的昏迷病人(3)公共场所发现的昏迷病人(4)病人周围的事物(5)发病前状况(6)有否外伤五、意识障碍和昏迷病人的体格检查1.意识状态2.生命体征3.气味4.皮肤粘膜5.头面部6.胸部7.腹部8.四肢9.神经系统六、意识障碍病人的实验室检查七、意识障碍和昏迷病人的鉴别诊断1.脑干反射正常,无锥体束征组2.脑干反射正常,有锥体束征组3.脑干反射异常,有或无锥体束征组八、意识障碍和昏迷病人的急诊处理1.急诊处理的原则2.具体处理(1)生命体征及生化指标监测(2)保持气道通畅(3)维持循环血量(4)保持电解质、酸碱和渗透压平衡(5)脱水疗法(6)控制抽搐(7)预防继发性感染(8)治疗感染和控制高热(9)控制兴奋状态(10)支持营养(11)促进脑细胞代谢九、脑死亡与处理考核知识点一、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二、意识障碍和昏迷病人的急诊处理考核要求一、掌握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二、掌握意识障碍和昏迷病人的急诊处理复习思考题简述如何诊断脑死亡第三章ICU及重症监护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ICU系统监护的内容课程内容一、呼吸监测1.呼吸的基本监测(1)呼吸频率(2)呼吸幅度(3)呼吸音与异常呼吸音①判断呼吸道通畅②了解呼吸道分泌物的量、黏稠度及部位③协助诊断肺不张、气胸等并发症(4)呼吸功能检测①青紫②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监测③动脉血气分析④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浓度监测(5)呼吸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查(6)胸部X线监测2.呼吸的特殊监测(1)呼吸力学监测(2)Vd/Vt监测(3)呼吸指数监测(4)肺泡-动脉氧分压差-DO2(5)肺内分流监测(6)床边肺功能监测(7)呼吸机固有的监测二、循环监测1.循环的基本监测(1)心率、心律(2)心电图监测(3)脉搏(4)血压(5)中心静脉压(6)末梢循环或微循环2.循环的特殊监测(1)血流动力学监测①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②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2)循环系统形态学监测三、其他脏器功能监测1.体温2.中枢神经系统(1)基本临床监测(2)特殊监测3.肾功能(1)尿(2)血液生化(3)肾脏清除功能4.胃肠道功能(1)围绕消化道出血的监测(2)围绕胃肠动力的监测5.肝功能(1)临床表现(2)临床生化6.血液与凝血功能(1)血液(2)凝血功能①反映凝血启动的指标②反映消耗性凝血障碍指标③反映纤溶亢进指标④微血管病性溶血7.内环境稳定监测(1)水电介质监测(2)酸碱平衡监测(3)血糖监测(4)渗透压监测考核知识点ICU系统监护的内容考核要求掌握ICU系统监护的内容复习思考题系统监护的内容第四章心肺脑复苏学习目的和要求一、掌握BLS、ALS的概念和内容二、掌握BLS的操作步骤三、掌握心室颤动的处理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四、熟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课程内容一、诊断1.心搏停止诊断(1)心搏停止的主要依据(2)心搏停止的次要依据2.呼吸停止诊断二、病因1.心搏停止的病因(1)器质性心脏疾患(2)严重的缺氧或低氧血症(3)中枢系统疾患(4)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心律失常(5)电击伤(6)神经反射性心搏停止(7)中毒2.呼吸停止的病因(1)心搏停止(2)药物中毒所致呼吸停止(3)神经肌肉系统疾病(4)肺部疾病(5)循环系统紊乱(6)电解质紊乱三、基本生命支持(BLS)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四、高级生命支持(ALS)1.吸氧2.气道插管3.呼吸机的应用4.血管活性药物(1)肾上腺素(2)阿托品(3)多巴胺(4)多巴酚丁胺5.抗心律失常药物(1)利多卡因(2)胺碘酮6.复苏成功的标志7.CPCR成功与否的因素(1)成功率(2)失败原因8.开胸心脏按压指征9.CPCR中止五、脑复苏1.影响脑功能恢复的因素(1)脑循环停止时间(2)体温(3)多脏器功能衰竭2.药物治疗(1)钙通道阻滞剂对心血管有正反双向作用(2)巴比妥和苯妥英钠(3)前列腺素阻滞剂(4)自由基清除剂六、急救操作技术1.口对口人工呼吸2.口对鼻人工呼吸3.颈动脉的触诊4.胸外心脏按压手法5.环甲膜穿刺6.气管内给药7.静脉给药途径考核知识点一、BLS、ALS的概念和内容二、BLS的操作步骤三、心室颤动的处理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四、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考核要求一、掌握BLS、ALS的概念和内容二、掌握BLS的操作步骤三、掌握心室颤动的处理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四、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复习思考题心跳骤停的定义和判断第五章休克学习目的和要求一、熟悉休克的病理生理二、掌握休克的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三、熟悉休克致呼吸与循环衰竭的急救和支持措施四、了解休克的常见原因课程内容一、休克的定义二、休克的病因和分类1.低容量性休克(1)失血性休克(2)失血浆性休克(3)失体液性休克2.创伤性休克3.感染性休克4.神经源性休克5.心源性休克6.过敏性休克三、休克的病理生理1.微循环的变化(1)缺血缺氧期(2)淤血性缺氧期(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休克时体内代谢变化(1)血糖升高(2)乳酸性酸中毒(3)钠、水潴留(4)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肿胀3.其他脏器的继发性损害(1)肺(2)肾(3)心(4)脑(5)肝及胃肠4.再灌注损伤四、临床表现1.休克代偿期2.休克失代偿期3.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1)起病缓(2)合并感染症状和体征(3)微循环障碍明显(4)对脏器功能障碍影响明显(5)救治所需时间长、预后差五、诊断1.休克的早期诊断2.休克的程度判断3.实验室检查4.血流动力学监测(1)中心静脉压测定(2)PAWP(3)CO和CI(4)血管阻力5.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分型(1)高动力型(2)低动力型六、治疗1.一般处理2.循环血容量的补充3.积极去处病因4.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5.血管活性药的应用和评价(1)血管收缩剂(2)血管扩张剂考核知识点一、休克的病理生理二、休克的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三、休克致呼吸与循环衰竭的急救和支持措施考核要求一、熟悉休克的病理生理二、掌握休克的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三、熟悉休克致呼吸与循环衰竭的急救和支持措施四、了解休克的常见原因复习思考题一、简述休克的治疗二、休克微循环病理生理变化第六章急性中毒学习目的和要求一、掌握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二、掌握有机磷中毒、镇静催眠药中毒的诊断要点和治疗三、了解清除消化道中毒物的常用方法课程内容一、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1.初步诊断2.急救原则(1)立即终止毒物的吸收(2)清除毒物、减少毒物吸收(3)应用特效解毒剂(4)保护重要脏器功能(5)支持、对症治疗二、常见急性中毒的急诊处理1.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有机磷酸脂类理化性质及中毒机理(2)诊断要点(3)急救措施①阻止毒物继续进入人体②特效解毒剂的选用2.镇静催眠药中毒的急诊处理(1)中毒机理(2)临床表现(3)急诊处理3.一氧化碳中毒的急诊处理(1)中毒机理(2)临床表现(3)急诊处理考核知识点一、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二、常见急性中毒的急诊处理考核要求一、掌握有机磷中毒、镇静催眠药中毒的诊断要点和治疗二、掌握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三、了解清除消化道中毒物的常用方法复习思考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附题型举例一、选择题:1.除哪项外,以下均是洗胃的禁忌证A.口服强硫酸B.食管静脉曲张C.癫痫发作时D.口服毒药5小时E.近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2.下列哪一类不属于急诊医学范畴?A.灾难医学B.初步急救C.毒物学D.康复医学E.急诊医疗体系管理学二、名词解释:1.多发伤2.CPR三、问答题:1.试述ARDS诊断标准。

急诊出诊知识点总结

急诊出诊知识点总结

急诊出诊知识点总结急诊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致力于处理急危重症患者,因此医生在急诊出诊时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保证医疗救治的效果。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急诊出诊的知识点。

一、急诊医学基础知识1. 急诊医学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急诊医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领域,它致力于治疗急需紧急救治的病患。

急诊医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伦敦,当时由一名医生创建了第一个急诊科室。

2. 急诊医学的基本原则- 快速救治、及时处理、有效管理是急诊医学的基本原则。

3. 急诊医学的特点- 急诊医学的特点是内科学和外科学的综合,需要医生具备快速判断、快速处置疾病的能力。

4. 急诊医学的工作环境- 急诊科室通常是医院最为繁忙的科室之一,医生需要具备应对各种急诊情况的能力。

二、急诊病例评估1. 急诊病例的评估标准- 急诊病例的评估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生命体征等指标进行标准化评估。

2. 评分系统的应用- 在急诊病例的评估中,医生可以通过评分系统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评估。

例如Glasgow昏迷评分、APACHE II评分等。

3. 体格检查的要点- 在急诊病例的评估中,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心肺功能等方面的检查。

三、常见急诊疾病的诊疗1. 心脏急症- 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心衰等。

- 对心脏急症的诊疗需要医生具备对心电图、血液生化指标等的解读能力。

2. 中暑和中风- 在高温环境下,中暑会导致体温升高、出汗增加等症状,需要及时降温治疗。

- 中风是指脑血管意外引起的急性发病,常见症状包括面瘫、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

3. 呼吸急症- 包括支气管哮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 医生需要及时给予氧疗、呼吸机辅助等治疗手段。

4. 外伤急症- 如意外伤害、骨折、脊髓损伤等。

- 医生需要进行创伤评估、急救止血措施等。

5. 急性腹痛- 包括消化道溃疡、肠梗阻、急性阑尾炎等。

-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腹部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急诊学知识点总结

急诊学知识点总结

急诊学知识点总结急诊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急性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疾病和伤害的急救与处理。

急诊医学是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和卫生、迅速缓解患者痛苦、迅速减轻病情和迅速治愈为目标的医学科学。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对急诊学的部分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力求使读者对急诊医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急诊医学的定义急诊医学是以协助救治急性患者,及时、有效地制订治疗措施,减轻病人痛苦和拯救病人生命为目的,涉及各种意外、伤害、中毒、突发急症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应用性医学科学。

急诊病房设计原则(1)功能分区:急诊病房应划分为重症区、留观区、急诊诊疗区和急诊观察区等功能分区,以适应不同患者的诊断、救治和救护需求。

(2)直通通道:保证急诊车、送病者、急救车的通畅。

(3)分级会诊室:在急诊病房内设置不同分级的会诊室,以便专家对病人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

急诊医学管理1.急诊医生的队伍建设:提高急诊医生的综合素质和医疗实践技能,培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急诊专业医生。

2.急诊医疗设备:完善急诊医疗设备,保障急救设备、监护设备和手术设备等齐全,以便紧急救治需要。

3.急诊医疗制度:建立完善的急诊医疗制度,包括急诊医生职责、医疗流程、急诊医疗协作、急救队伍配备等。

急诊医学知识点总结(一)评估患者急重病情的方法1.评估意识状态:可以通过观察病人的神志清楚、语言交流能力、瞳孔对光反射、皮肤冷暖湿燥等情况,来初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2.评估呼吸情况:包括观察呼吸频率、深浅、呼吸声音等情况,用于评估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3.评估心率和血压:观察病人的脉搏和血压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

4.评估疼痛程度:通过病人对疼痛的描述和面部表情等来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

5.评估生命体征:包括监测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数据,用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二)常见的急性休克疾病1.低血容量性休克:主要包括出血、脱水、烧伤等原因所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

急诊医学重点总结

急诊医学重点总结

1、急诊医学:就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贯穿在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病监护过程中,其主要任务就是对不可预测得急危重病(症)、创伤,以及患者自己认为患有得疾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急诊处理、治疗与预防,或对人为及环境伤害给予迅速得内、外科及精神心理救助。

EMSS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就是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得发展模式。

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就是指在多种急性致病因素所致机体原发病变得基础上,相继引发2个或2个以上器官同时或序贯出现得可逆性功能障碍,其恶化得结局就是多器官功能衰竭(MOF)、MODS得临床特征:A、从原发损伤到发生器官功能障碍有一定得时间间隔;B。

功能障碍得器官大多就是受损器官得远隔器官;C、循环系统处于高排低阻得高动力状态;D、持续性高代谢状态与能源利用障碍;E.氧利用障碍,使内脏器官缺血缺氧,氧供需矛盾突出、3。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就是机体对致病因子防御性得应激反应过度,最终转变为全身炎症损伤病理过程得临床综合征。

各种感染或非感染损伤因素导致得炎性细胞激活与炎性介质释放失控就是SIRS得病理生理机制、其临床表现为体温、白细胞及呼吸、心率得异常变化、在原发病得基础上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符合以下2项或2项以上可诊断SIRS:①体温>38℃或<36℃;②心率〉90次/min;③呼吸>20次/min,或PaCO2〈32mmHg;④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L,或未成熟粒细胞>0。

10。

4.中毒:就是指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达到中毒量而产生全身性损害。

急性中毒就是由于短时间内吸收大量毒物所致,起病急骤,症状严重,病情变化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常危及生命。

慢性中毒就是长时间吸收小量毒物得结果,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多不属于急诊范畴。

引起中毒得化学物质称为毒物、根据来源与用途不同可将毒物分为:工业性毒物、药物、农药、有毒动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医学总结Chapter1 绪论1.急诊医学: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其主要任务:对不可预测的急危病(症)、创伤,以及患者自认为患病初步评估判断、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或对人为及环境伤害给予迅速的内、外科及精神心理救助2.急救:表示抢救生命,改善病况和预防并发病时采取的紧急医疗救护措施。

急诊:是紧急地或急速地为急性病人或伤病员诊查、察看和诊断他的病与伤及应急的处理。

3.急诊医疗体系:包括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急救和各监护或强化医疗病室(1)院前抢救(2)医院急诊•生命垂危患者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心肺复苏•有致命危险危重者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暂无生命危险急症者30分钟内急诊检查及急诊处理•普通急诊患者30分钟至1小时予急诊处理•非急诊患者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适当延时给予诊治(3)危重病监护Chapter2 心肺脑复苏1.基本概念(1)心跳骤停/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即为心跳骤停,其中心脏自身病变以冠心病最为多见。

(2)猝死(Sudden death):指平时看来健康者或病情稳定的病人,突然意外的自然死亡。

不包括各种人为因素如创伤、自杀、他杀、手术及麻醉等意外所致。

心脏性猝死指未能预料的于突发心脏症状1小时内发生的心脏原因死亡。

(3)临床死亡: 自主呼吸和循环停止,大脑活动暂时停止,处于死亡的早期,但尚未到不可逆的阶段(一般情况心跳停止4~6分钟内),及时正确地进行CPR,脑及其它脏器功能可望恢复到心跳呼吸停止前的水平(4)生物学死亡: 临床死亡期未行CPR或CPR失败,机体所有组织相继死亡,并发生组织自溶(5)脑死亡:为全脑功能的不可逆停止和神经坏死。

临床表现为无自主呼吸,无任何意识及反射活动,全身肌肉无张力,仅靠升压药物维持循环,无任何脑电活动。

(6)社会死亡:指CPR成功而脑复苏不完全,处于昏迷状态,脑的某些低级功能和反射活动存在,成为植物人(7)心肺复苏/心肺脑复苏(CPR / CPCR):CPR是指对心脏骤停/猝死的急救过程,是抢救生命最基本的医疗技术和方法。

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电除颤纠正VF/ VT,及药物治疗等。

又称心肺脑复苏/CPCR(8)心脏骤停的时间:发生心脏骤停的即刻至抢救开始之前的时间为心脏骤停的时间。

(9)心肺脑复苏的安全时限:系指大脑皮层耐受完全性缺血缺氧的最长时间,而并非心脏能否复跳的时限。

一般认为,安全时限为4~6分钟,在此时限内抢救成功,则大部分可无任何后遗症2.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①突然意识丧失(常伴抽搐);②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③呼吸短续、呈叹息样,随即停止;④瞳孔散大;⑤苍白或紫绀明显,二便失禁。

⑥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无脉电活动、心电静止3.现代心肺复苏术心肺脑复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现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BLS)、进一步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LS/ACLS)、后续生命支持(PLS—以脑为重点的加强医疗)(1)BLS:包括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早期电除颤等基本抢救技术和方法,其归纳为初级A、B、C、D。

BLS包含生存链(早期识别、求救;早期CPR;早期电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中的前三个环节1)判断反应:判断患者意识通过动作或声音刺激,如拍患者肩部或呼叫,观察患者有无语音或动作反应2)启动EMSS3)开放气道及检查呼吸呼吸的观察:眼看患者胸部有无上下活动;用手掌放在病人鼻孔前面感受气息或听病人呼吸的气流声;(要求在10秒钟之内完成)4)人工呼吸•推荐人工呼吸的方式:口对口呼吸,球囊-面罩通气和通过已建立的人工气道通气。

•每次人工吹气的时间应超过1秒•潮气量要足以产生明显的胸廓起伏•人工呼吸时不可太快或太过用力。

•如果已经建立人工气道,并且有二人进行CPR,则每分钟通气8至10次,不必考虑通气与胸外按压的同步。

实施通气时不应停止胸外按压5)检查脉搏成人应触诊颈动脉,示指、中指指腹触及喉结,然后向外侧轻轻滑动 2-3厘米6)胸外按压按压的幅度为大约4~5厘米。

每次压下后应使胸廓完全弹回,以利于血流返回心脏推荐的按压频率(速度)为100次/分钟按压/放松时间:50%成人不论单人还是双人操作,推荐的按压-通气比率为按压/呼吸比为30:2;儿童、婴儿双人CPR时采用的比率为15:27)除颤:双向波除颤比单向波更有效,所用的能量低(120-200J)。

单相波除颤仪首次和再次均选择360J。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年变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更为早期高质量CPR,能使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得以提高.1)四早生存链:早识别与呼叫、早CPR、早电极除颤、早高级生命支持2)有效的心脏按压:有力和快速地按压,100次/分,按压后使胸廓完全恢复正常位置.CPR按压/通气比单人,双人均为30:2.3)注重有效通气,避免过度吹气(每次吹气1-2秒)以胸廓起伏为标准.4)电击除颤:提倡需除颤时为一次电击后,立即行CPR电击除颤,主张低能量双相波120J-200J5) 首选心肺复苏药物:肾上腺素(成人均用1mg/次静注)+纳洛酮可提高心肺复苏率.血管加压素引起高度重视.阿托品,可达龙也常用.静脉给药优于气管给药.6)注重早期脑的复苏8)CPR有效的指征•患者口唇、面色开始转红,•颈总动脉、股动脉可触到搏动,•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恢复,逐渐恢复自主呼吸,吞咽动作出现、有眼球活动、甚至手脚开始活动。

•以摸到大动脉搏动(血压至少达60mmHg)为人工循环有效的标志。

9)终止CPR的指征复苏成功心脏死亡或脑死亡:通常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1小时心跳不能恢复(心脏死亡),或心跳虽已恢复但达到脑死亡标准时可终止复苏。

(2)高级生命支持(ALS)高级A、B、C、D:A—人工气道/气管插管;B—机械通气; C—建立液体通道,使用血管加压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D —寻找心脏骤停的原因。

1)建立静脉通道:CPR时的给药途径首选静脉2)药物治疗•肾上腺素:心脏复苏的首选药物。

标准剂量为成人1mg/次静注,儿童0.01mg/kg。

用药间隔3~5分钟•血管加压素•阿托品•胺碘酮:室颤/无脉性室速抗心律失常药首选胺碘酮。

•利多卡因:仅考虑为胺碘酮的替代药物。

•镁离子:镁离子可有效终止长QT间期引起的尖端扭转型室速,但对QT间期正常的室速无效。

碳酸氢钠:目前主张纠酸的原则是有效机械通气为主,碳酸氢钠不主张在CPR中常规使用,纳洛酮(3)后续生命支持(PLS):即以脑为重点的加强医疗※本章练习题A型选择题:1、一般情况下,心脏骤停后,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时间为:( B )A、30—60秒B、4—6分钟C、8—10分钟D、10—15分钟E、20—30分钟2、心脏骤停(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 C )A、触电B、中毒C、冠心病D、窒息E、心肌病3、对心脏骤停实施基础生命支持时,应采取ABCD的步骤,其中B是指:(C)A、开放气道B、判断有无呼吸C、人工呼吸D、人工循环E、气管插管4、按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实施成人CPR时,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率正确的为:( E )A、单人复苏30∶2,双人复苏15∶2B、单人复苏15∶2,双人复苏5∶1C、单人复苏和双人复苏均为5∶1D、单人复苏和双人复苏均为15∶2E、单人复苏和双人复苏均为30∶25、按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实施成人CPR时,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 D)A、60-80次/分B、80次/分C、80-100次/分D、100次/分E、100-120次/分6、心脏复苏的首选药物是:( A )A、肾上腺素B、利多卡因C、异丙肾上腺素D、阿托品E、胺碘酮7、治疗心室颤动应首选:(D)A、利多卡因B、胺碘酮C、同步电击复律D、非同步电击复律E、临时心脏起搏8、成人CPR时肾上腺素的标准剂量及用药间隔为:( A )A、 1 mg/次,静注;用药间隔3~5分钟B、 1 mg/次,静注;用药间隔5分钟C、 0.01~0.02 mg/kg/次,静注;用药间隔3~5分钟D、 0.01~0.02 mg/kg/次,静注;用药间隔5分钟E、以上均不正确9、关于CPR期间复苏药物的应用,目前不主张的是:( B )A、各类“三联针”不合理,已废除B、大剂量应用碳酸氢钠,宁碱勿酸C、通常情况下不使用钙剂D、异丙肾上腺素已不作为复苏的第一线药物E、纳洛酮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10、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是:( D )A、培养高水平的医务人员B、尽快将病人送到医院C、迅速打急救电话120D、现场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E、以上都不是多选题:1、心脏骤停的“三联征”包括:( A、 B 、 C )A、突然意识丧失B、呼吸停止C、大动脉搏动消失D、全身抽搐E、瞳孔散大2、判断心脏骤停的主要条件:( A、 C )A、突然意识丧失B、呼吸停止C、大动脉搏动消失D、全身抽搐E、瞳孔散大3、心肺复苏(CPR)有效的指征包括:( A、B 、C 、D )A、颈动脉可触到搏动B、面色由紫绀转红润C、出现自主呼吸D、瞳孔由大变小E、可测到血压4、关于电除颤,正确的描述有:( A、 B 、 D )A、电除颤是救治室颤最有效的方法B、除颤每延迟1分钟患者存活率下降7%~10%C、室颤/无脉性室速时,推荐电击3次后再进行CPRD、目前推荐双相波低能量(150~200J)除颤E、如只有单相波除颤仪,能量选择推荐递增式(200J-300J-360J)5、心肺复苏的常用药物包括:( A、C 、D )A、肾上腺素B、异丙肾上腺素C、阿托品D、胺碘酮E、氯化钙问答题:1、简述心脏骤停的诊断要点(临床征象和心电图表现)。

答:心脏骤停的诊断要点为:①意识突然丧失,面色苍白或紫绀;②大动脉搏动消失;③呼吸停止或开始叹息样呼吸,逐渐缓慢,继而停止;④双侧瞳孔散大;⑤可伴有短暂抽搐和大小便失禁,伴有口眼歪斜,随即全身松软;⑥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无脉性室速,心电静止,无脉心电活动(心电机械分离)。

2、对成人心脏骤停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可分别归纳为初级A、B、C、D和高级A、B、C、D四个方面,请分述其中文含义。

答:初级A、B、C、D:A—开放气道/气道保持;B—人工呼吸/人工通气; C—胸外按压/人工循环;D —电除颤。

高级A、B、C、D:A—人工气道/气管插管;B—机械通气; C—建立液体通道,使用血管加压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D —寻找心脏骤停的原因。

Chapter3 休克1.概论系指各种致病因素作用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导致器官和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致使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

根据病因分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