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中历史中考 人民解放战争 专题测试

合集下载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试卷带答案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试卷带答案
A.核定全国地价,逐步实现土地国有
B.联合地主阶级,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保障解放战争胜利
D.发展农业生产,联合农民建设社会主义
11.邓小平曾说:“这无疑是一次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这里的“伟大的胜利”是指
A.辽沈战役的胜利
B.淮海战役的胜利
A.国共第一次合作B.西安事变C.国共第二次合作D.重庆谈判
5.如下图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转战陕北,其结果是什么?( )
A.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B.粉碎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D.解放了全中国
6.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的题目是《毛泽东先生来了!》。毛泽东“来”到的地方是
【考点定位】
人教版八年级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1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故D符合题意;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1953年,故A不符合题意;提出“平均地权”口号和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文献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实行减租减息土地政策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A.青化砭战役B.孟良崮战役
C.沙家店战役D.辽沈战役
9.据资料统计: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共有96万人参军,此外还有民兵71万人,承担过运输等任务的民工超过1000万人次。这说明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是
A.人民群众的支持
B.解放军战略战术正确
C.解放军作战英勇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试卷(及答案)(1)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试卷(及答案)(1)
20.中共中央向前线发出指示:“应极力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全力保证我军的供给。”此指示指导了……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
21.下列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有
①淞沪会战
②渡江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孟良崮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因此历史史实有错误的是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反映的历史史实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D。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的脊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威胁着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从此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因此漫画反映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故选C。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通过了《共同纲领》
C.商讨国共合作宣言
D.签署了《双十协定》
6.“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B.解放战争的进程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D.解放战争的影响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试卷及答案(2)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试卷及答案(2)
A.淮海战役取得胜利B.日本无条件投降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0.辽沈战役中我军采用了“关门打狗”的战术。请问其中的“门”是指
A.沈阳B.长春C.锦州D.大连
1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蒋介石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一次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指的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8.假如你是生活在1949年4月北京的一位市民,你在大街小巷听到民众议论最多的话题( )
A.日本帝国主义要投降了
B.国民党和共产党要打仗了
C.南京国民政府要倒台了,国内和平有希望了
D.蒋介石要把都城从重庆迁回南京了
9.“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诗句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C.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
D.战略决战,发动三大战役
23.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1919—1927年
开天辟地,北伐凯歌
1927—1937年
星火燎原,万里长征
1931—1945年
团结抗战,驱逐日寇
1945—1949年
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
5.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胜仗”是指()
①平津战役②辽沈战役③淮海战役④百团大战

(通用版)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卷:解放战争(含答案解析)

(通用版)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卷:解放战争(含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卷: 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解放战争时期,下列城市中通过和平方式解放的是()A. 北平B. 锦州C. 沈阳D. 天津2.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

”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A. 重庆B. 南京C. 上海D. 延安3.图片无言,历史有声。

下列对如图反映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双方签订了《会谈纪要》,停止了内战B.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C.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D.中共争取到了国内和平4.《毛泽东选集》中收录了一封电报,摘抄如下:“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

”“为了歼灭这些敌人”进行的战役的影响是()A. 解放了东北全境B.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C. 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D.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5.诗言志,史铸诗。

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是()①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

②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③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④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如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阶段的战役示意图,对该阶段战略态势归纳正确的是()A. 转战陕北、指挥若定B. 千里跃进、战略反攻C. 战略决战、全胜可期 D. 千里渡江、摧枯拉朽7.历史课上,老师出示了如图地图,据此判断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是(A.转战陕北、指挥若定B.千里跃进、战略反攻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D.国民革命、洪流奔涌8.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

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A. 民族耻辱,抗争探索B. 十年内战,国共对峙C. 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9.下列战役不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是()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渡江战役10.“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

中考历史专题训练卷人民解放战争

中考历史专题训练卷人民解放战争

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B.通过了《临时约法》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D.签署了《双十协定》3.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C.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4.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5.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间,毛泽东经常不顾疲劳,彻夜不眠地工作.在他屋里的那张旧写字台上,为前线起草的指示、电文竟达190份之多,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对此,周恩来感慨道:“毛泽东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规模最大的革命战争.”这里“规模最大的战争”是指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6.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D.恢复经济,巩固政权7.下图反映的是毛泽东在1947年率领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的情形,其结果是A.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B.粉碎敌人对陕北__区的重点进攻C.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D.解放了全中国8.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B.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取得节节胜利C.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D.政治协商会议召开9.以下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战争形势的影响是A.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B.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C.表明了南京国民党政权的垮台D.全国性抗战从此开始10.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签订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国民大会的协议》《关于宪草问题的协议》《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等五项协议.这次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七大C.国民党一大D.政治协商会议11.(20__年河南卷) 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A.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12.(20__年黑龙江龙东卷) 1947年夏,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A.辽沈战役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3.(20__年湖北襄阳卷)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 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A.重庆B.南京C.上海D.延安14.(20__年山东潍坊卷)__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这首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A.解放军作战勇敢 B.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C.民众的大力支援 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1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情同手足】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国民革命军军歌》(1)根据材料一,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共两党合作领导了哪一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兄弟阋墙】材料二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中华民族抗日全史》(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同仇敌忾】材料三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3)材料三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四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4)请依次写出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各一著名战例及其指挥者.【分道扬镳】(5)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疯狂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但是时机还不成熟,便玩弄和谈阴谋,这一和平谈判指的是,结果双方签订了.但协议墨迹未干,蒋介石便悍然发动了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对其进行了战略反攻和战略大决战: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领会与感悟】(6)通过以上探究,你从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及中共最终取得解放战争得到哪些启示?16.(20__年江苏南京卷)(10分)赣鄱人杰地亦灵,古往今来重创新.红色文化励后人,绿色崛起家国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瓷都美名扬天下】材料一景德镇原称昌南镇,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因该地出产的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故改称景德镇.南宋时,有瓷窑两三百座.来自四方的工匠博来众家之长,创造出青白瓷等新品种,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精美瓷器.由荷兰人从泉州贩至欧洲的瓷器,售价几乎与黄金相等.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摘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l)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原因.【革命道路新开辟】材料二毛泽东等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中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从农村开始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摘编自朱志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书》(2)依据材料,指出毛泽东开辟出的新道路.【枪杆子里出政权】材料三下图中,手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的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西、中、东三路强渡长江. ——摘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3)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它们给中国革命带来怎样不同的影响?【绿色崛起谱新篇】材料四 20__年10月20日,全国第18个、中部地区第2个国家级新区——江西赣江新区正式挂牌.国家将在财税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江西省委省政府也将举全省之力,推进赣江新区建设.(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今天建设“幸福江西”的建议.参考答案1.【答案】B。

【压轴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试卷带答案

【压轴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试卷带答案

【压轴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抗战八年,全国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旦解放,必须有以安辑之而鼓舞之,未可蹉跎延误。

9月,又给国民党军队的电报:兹派第三战区及第六战区,分别围剿长江南岸;鄂浙皖东及桐柏山区奸匪。

此材料说明蒋介石( )A.一面伪装和平,一面积极准备内战B.一方面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一方面积极抗日C.一方面在政治上陷入被动,一方面在军事上积极主动D.一面和平谈判,一面维护民主运动2.以下历史史实有错误的是A.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B.渡江战役的胜利,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

C.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D.千里跃进大别山,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3.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胸膛(武汉、南京)插上一刀。

”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人民解放军发动准海战役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4.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发展。

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土改政策又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有了深入的发展,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

材料强调了A.广大农民群众分得了土地B.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力保障C.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D.土地改革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5.1945年8月的一天,蒋介石设晚宴招待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等。

蒋介石一身戎装,胸前缀着耀眼的勋章,而毛泽东则一身朴素的中山装,惟一眩目的只是一双新皮鞋。

他们缓缓地走向对方,互致问候、紧紧握手。

这次会面就是著名的A.国共第一次合作B.西安事变C.国共第二次合作D.重庆谈判6.毛泽东主张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与国民党军队开展大规模运动战。

【精品】初中历史中考 人民解放战争 真题汇编·全国卷

【精品】初中历史中考 人民解放战争 真题汇编·全国卷

专题11 人民解放战争真题汇编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7·湖北孝感,11,1分)如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阶段的战役示意图,对该阶段战略态势归纳正确的是( )A.转战陕北、指挥若定B.千里跃进、战略反攻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D.千里渡江、摧枯拉朽2.(2017·河南,7,1分)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

这一“行动”( )A.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3.(2016·南昌,5,1分)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材料中“打到外线去”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的主力部队是( )A.东北解放军B.刘邓大军C.中原解放军D.华北解放军4.(2016·德州,8,1分)右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图中的“尖刀”表示的是 ( )A.转战陕北B.挺进大别山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5.(2016·河北,13,2分)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取得了充分胜利的政府军队出现了问题,部分原因是由于越来越多的部队担任起守戍其占领地区的职责,实际作战部队便相应地减少了。

”由此可见,“转折点”指的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国统区人民厌倦了战争C.中共军队人数超过了国民党军队人数D.国民党军队的实际作战部队从此减少6.(2017·山西,7,2分)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

如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模拟试题附答案(3)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模拟试题附答案(3)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模拟试题附答案(3)一、选择题1.下表为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量对比。

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A.国共力量势均力敌B.国民党军事装备比较先进C.解放战争初期中共在军事上处于劣势D.国民党拥有多方面优势2.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胸膛(武汉、南京)插上一刀。

”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人民解放军发动准海战役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3.小明在“纪念解放战争胜利70周年”的演讲比赛中,演讲词里面有“歼灭国民党军队55万余人”、“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语句。

据此可知,他所讲的是A.关门打狗、决战东北B.大军合力战淮海C.千里跃进大别山D.中共中央转战陕北4.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发展。

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土改政策又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有了深入的发展,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

材料强调了A.广大农民群众分得了土地B.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力保障C.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D.土地改革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5.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先生逝世,他的作品《乡愁》中“…乡愁是—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那头。

”表达了作者在台湾隔着台湾海峡对祖国大陆的无限思念。

造成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现在分离的原因是( )A.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B.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C.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败退台湾D.西班牙人占据台湾6.利用历史地图,可以帮助我们在历史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时空观。

下图所示的战役是A.百团大战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7.假如你是生活在1949年4月北京的一位市民,你在大街小巷听到民众议论最多的话题()A.日本帝国主义要投降了B.国民党和共产党要打仗了C.南京国民政府要倒台了,国内和平有希望了D.蒋介石要把都城从重庆迁回南京了8.1945年8月的一天,蒋介石设晚宴招待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等。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人民解放战争(含答案)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人民解放战争(含答案)

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63)——人民解放战争1、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①重庆谈判②辽沈战役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④渡江战役⑤全面内战爆发⑥淮海战役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⑤③②⑥④C.⑥⑤④③②①D.③②①⑤④⑥答案 B2、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D.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答案 B3、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地点是()①西起江西湖口②西起湖北武昌③东到南京④东到江苏江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A4、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

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 A5、李明同学在学校网站开辟的“人民战争”专栏中选用了图1、图2 两张图片。

以下所拟小标题最合适的是()图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图二:三大战役示意图A.抗日战争B.红军长征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答案 D6、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

以下表格设计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是()A.长江 B.大别山C.延安D.武汉答案 B7、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答案 C8、请你写出下列四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4分)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一:()图二:()图三:()图四:()答案图一:重庆谈判图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图三:三大战役图四:解放南京9、下列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有()①南京大屠杀②百团大战③千里跃进大别山④三大战役A.①②B.②③④C.③④ D.①②③答案 C10、下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的一次战略行动,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A.“百万雄师,三路渡江”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C.“千里跃进,逐鹿中原”D.“分割包围,瓮中捉鳖”答案 C11、“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其中“陪都”是()A.广州 B.武汉 C.重庆 D.南京答案C12、古城南京是中国历史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①中华民国的建立②五四运动的爆发③日军大屠杀④蒋家王朝的覆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答案 C13、历史影片能艺术地再现历史。

【压轴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试题含答案(1)

【压轴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试题含答案(1)
D.千里跃进大别山,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5.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为争取国内和平,1945年8月毛泽东参加了
A.开国大典B.遵义会议C.重庆谈判D.中共七大
6.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胸膛(武汉、南京)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
军事
战略正确,英勇作战
民心
争取民主,人心所向
A.爆发的时代背景
B.取得胜利原因
C.主要历史进程
D.取得胜利影响
3.观察下列《三大战役人民支前不完全统计表》,它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战役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粮食
辽沈战役
160万
13800副
6750辆
80万头
0.35亿千克
淮海战役
543万
305000副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因此历史史实有错误的是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反映的历史史实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D。
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题干图反映的是1947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使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故C符合题意;核定全国地价,逐步实现土地国有属于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故A不合题意;联合地主阶级,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属于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故B不合题意;发展农业生产,联合农民建设社会主义属于新中国成立之处的土地政策,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2024初中历史总复习第11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

2024初中历史总复习第11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

第十一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人民解放斗争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24·湖南怀化(改编)〕某电影的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役为淞沪会战最终一役。

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这场战役( )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B.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标记着抗日斗争进入相持阶段D.标记着全民族抗战的起先解析:1937年8月,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

13日,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故A项符合题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于1937年9月,解除B项;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斗争进入相持阶段,解除C项;标记着全民族抗战起先的是七七事变,解除D项。

答案:A2.(2024·新疆) 90年前,抗日斗争爆发。

中国军队组织多次战役,反抗日军侵略。

下列战役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百团大战②平型关大捷③台儿庄战役④第三次长沙会战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④②D.②③①④解析: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下半年;平型关大捷发生于1937年9月;台儿庄战役发生于1938年;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于1941年12月。

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3.〔2024·湖南怀化(改编)〕毛泽东曾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歼灭的转折点……这个事实一经发生,它就将必定地走向全国的成功。

”这个“转折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它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析: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干脆威逼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4.(2024·河北) 1947年10月10日,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发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气壮山河的号召,中国革命的高潮到来了。

中考历史专题练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含答案)

中考历史专题练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含答案)

中考历史专题练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含答案)(建议时间:3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它是国共两党43天艰苦谈判的结果,它是全国人民寄予和平希望的依靠,而它却成为国民党拖延时间,准备内战随时可以撕碎的一纸空文。

”这里描述的是()A.“双十协定”B.《停战协定》C.《中国土地法大纲》D.《国内和平协定》2.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一参与其中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③国共两党都达成了停止内战的意向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A.®®B.③④C. @®D.②③3.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

不过, 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

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A.广州B.重庆C.西安D.北平4.既参与西安事变谈判,乂参与重庆谈判的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是()A.毛泽东B.周恩来C.叶剑英D.彭德怀5.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对前来送行的西北野战兵团的领导干部说:''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毛泽东此时离开延安开始()A.前往北平B.转战陕北C.挺进中原D.指挥决战6.经过改革,解放区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有1亿多农民获得土地,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

此次改革依据的法律文件是()A.《井冈山土地法》B.《土地问题决议案》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7.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战略行动被誉为“犹如一把钢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严重威胁国民党政府的统治”()A.青化眨战役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渡江战役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8.1947年夏,毛泽东在听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后,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

专题13 人民解放战争(第01期)-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带解析

专题13 人民解放战争(第01期)-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带解析

2020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13 人民解放战争考点60 内战爆发1.(2020年黔南州)下列选项与年代尺①处相对应的是A.重庆谈判B.内战爆发C.挺进大别山D.南京解放【答案】A【解析】年代尺①处相对应的年代是1945年。

重庆谈判发生在1945年8—10月,故A符合题意;全面内战爆发是1946年,排除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1947年,排除C;南京解放是1949年,排除D。

故选A。

2.(2020年浙江舟山节选)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华北有近百万农民参加解放军,东北解放区有160万人参军……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万农民支援前线……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准海战役中,有539万民工支前,并送了担架107700副,大车389820辆,牲畜1009300头,粮食95亿斤以及大量的其他物资。

--摘自莫宏伟张成洁《新区农村的土地改革》材料三:(见图)(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人民群众为解放战争胜利所作的贡献。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人民的伟大之处。

【答案】(2)人民群众为解放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兵力资源。

促进解放军兵力由弱变强,国共兵力对比发生转变,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社会变革成功的基础。

【解析】(2)依据材料二“华北有近百万农民参加解放军,东北解放区有160万人参军……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万农民支援前线……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准海战役中,有539万民工支前,并送了担架107700副,大车389820辆,牲畜1009300头,粮食95亿斤以及大量的其他物资”和材料图表可知,人民群众为解放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兵力资源。

结合课本所学,在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纷纷支援前线和参加,促进解放军兵力由弱变强,国共兵力对比发生转变,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3)依据上述材料人民群众参与支持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中考历史复习 中国近代史 主题五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试题

中考历史复习 中国近代史 主题五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试题

主题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选择题1.(2017·河北模拟)周恩来提出:“关于军队数目,赫尔利大使拟议中央与中共军队之比例数为五分之一,我方以此比例考虑,愿让步至七分之一,即中央现有262个师,我方应编有43个师,较9月3日所提方案让步5个师,以后中央裁减缩编,中共亦依此比例裁编。

”关于解放区问题,周恩来也提出中共愿意从广东、海南岛、浙江、苏南等8个地区撤退,仅驻防在山东、河北、察哈尔等北方地区。

材料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C.国共第二次合作 D.重庆谈判2.(改编题)“双十协定”规定“关于政治民主化问题:(国共两党代表)一致认为应……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现双方正与各方洽商政治协商会议名额组织及其职权等项问题,双方同意一俟洽商完毕,政治协商会议即应迅速召开。

”由此可见,“旧政协”召开是为了( )A.打倒北洋军阀 B.结束十年内战C.实现国共合作 D.推动政治民主化3.(改编题)1946年,当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时,周恩来说:“我们并不因为(蒋介石)破坏了这些协定,就以为没有了收获。

因为全国人民都承认了这样的事实,认为中共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

”这表明( )A.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赢得了民心B.美国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共产党在战场上连连打败国民党D.国民党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4.(2017·唐山路南模拟)蘑菇战术是一种运动战,就是与敌人周旋,“将敌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

运用这一战术拖着国民党军在黄土高原山沟里转来转去,伺机加以消灭的军队是( )A.东北野战军 B.西北人民解放军C.晋冀鲁豫解放军 D.华东野战军5.(2017·保定模拟)如图处由于年代久远,已经看不清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应是( )A.抗战胜利 B.转战陕北C.百团大战 D.挺进大别山6.(2017·秦皇岛模拟)它“实行无后方作战和围魏救赵战法,直搞国民党军战略纵深大别山地区,调动和吸引了大量国民党军于自己的周围、配合陕北、山东战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A4原卷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A4原卷版)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选拔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江苏中考真题)1945年,文学家郑振铎写道:“从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开始会谈以后,我们哪一天不在探问着会谈进行的情形,不在关心着会谈进行得顺利与否?”这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C.“还我河山,守士抗战”D.“要和平,争民主"2.(2021·福建九年级其他模拟)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毛评东先生来了!无疑同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A.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B.表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C.顺应了中国人民和平建国的愿望D.标志着国共就联合政府建立达成共识3.(2021·广东九年级其他模拟)1945年8月25日,《新华日报》刊登了《一群女工致毛泽东同志的信》,文中表达了女工对和平与团结的渴望。

后又陆续刊登了国统区读者写的《建立和平、团结民主的新中国,欢迎毛泽东先生》《农民的希望》等来信。

这说明当时()A.国统区人民憎恶国民党B.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C.国民党丧失了军心民心D.共产党掌握舆论主动权4.(2021·全国八年级)毛泽东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下列最能体现这个战略思想的军事行动是A.三大战役,主力决战B.撤离延安,转战陕北C.在孟良崮消灭整编第七十四师D.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5.(2021·广西贵港市·九年级三模)“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

”用这句话可以概括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动撤退而取得了战争胜利的典型事件。

中考历史复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测试题

中考历史复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测试题
报》以”延安总部命令各路解放军向冀、热、辽、吉、察、绥挺进”的总标题
公布了这一消息。这是”解放军”一词的首先使用。1948年11月1日,中央
军委为适应战争形势,根据9月中央会议”建设一支五百万的人民解放军”的
指示,对全军进行了统一编制,将各大战略区域军队分为野战军、地方部
队、游击队。正式规定团和军分区以上部队使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名
称。
3.蘑菇战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积极防御的战术形式之一。在敌强我弱、敌军向我进
攻的形势下,我实行避开敌之锋芒,不同敌主力决战,而是利用有利的群众
基础和地形条件,同敌人一再周旋,打圈子,将敌磨得筋疲力尽,然后寻机
歼灭之。1947年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集中二十三万兵力向陕甘宁边区进
行重点进攻,我西北野战军在毛泽东、彭德怀的指挥下,面对十倍于我之
例4.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B.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结束C.中国新Biblioteka 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D.统治中国大陆达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解析:这是一道判断标志性事件的选择题。这道题的关键在于看清题
目的要求,理解各选项的意思和具体的含义,根据所学内容,我们知道,南
等历史知识;正确理解”挺进大别山”是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全国性战略进
攻的开始,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
二、二、热点点击
例1.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是()
A.达到国共实行分治的目的B.商谈国内和平问题
C.欺骗人民,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D.筹备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史实的理解分析能力。要-选出正确的选项就必

【精品】初中历史中考 人民解放战争 专题测试

【精品】初中历史中考 人民解放战争  专题测试

专题11 人民解放战争专题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

中国共产党进行这次会谈的目的是( )①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②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③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④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③2.右图为1945年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的合影。

这张合影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西安事变B.北伐战争C.重庆谈判D.北平谈判3.解放战争中取得的首场决战胜利——辽沈战役,其意义在于( )A.解放了华北全境B.基本上解放了华东和中原地区C.解放了东北全境D.形成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态势4.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是指( )A.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B.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C.渡江战役、辽沈战役、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渡江战役5.小明在电影《大决战》中看到:人民解放军前敌最高指挥部的墙上,挂着一幅军用地图,主要内容如下图,请帮小明判断:此时电影内容再现的历史场景( ) A.渡江战役B辽沈战役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6.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

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7.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B.通过了《共同纲领》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D.签署了《双十协定》8.1949年春在北平西苑机场阅兵时,毛泽东对率部接受和平改编的原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说:“北平和平解放,宜生兄功不可没。

”这里的“宜生”是( )A.李泉仁B.张学良C.佟麟阁D.傅作义9.对右图的历史事件,表述最准确的是( )A.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C.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D.进行战略大决战10.毛泽东生前写下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1 人民解放战争专题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下图是华
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的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
刀再杀敌》的漫画,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
①积极准备内战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
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
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通过了《临时约法》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签署了《双十协定》
3.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

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4.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5.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间,毛泽东经常不顾疲劳,彻夜不眠地工作。

在他屋里的那张旧写字台上,为前线起草的指示、电文竟达190份之多,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对此,周恩来感慨道:“毛泽东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规模最大的革命战争。

”这里“规模最大的战争”是指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6.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

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7.下图反映的是毛泽东在1947年率领党中央和
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的情形,其结果是
A.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B.粉碎敌人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D.解放了全中国
8.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

”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取得节节胜利
C.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
D.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9.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签订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国民大会的协议》《关于宪草问题的协议》《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等五项协议。

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国民党一大 D.政治协商会议
10.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

这一“行动”
A.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11.1947年夏,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
A.辽沈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2.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 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

”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A.重庆B.南京
C.上海D.延安
13.解放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

这首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A.解放军作战勇敢 B.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C.民众的大力支援 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李宗仁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 )
2.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 )
3.1947年夏,林彪、邓小平率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 )
4.渡江战役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全长1 000多千米。

( )
三、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作于1927年的词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思考,毛泽东这首词反映的是共产党人发动的什么起义?起义受挫后,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什么样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2)材料二中导致红军“远征”的原因是什么?长征中被称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简述该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
(4)亲爱的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毛主席的诗词?请任举一例并简述其创作背景。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D 3. D 4. B 5. C 6. C 7. B 8.B 9. D 10. C 11. B 12. A 13. C
二、判断题
1.×
2.√
3.×
4.√
三、材料解析题
1.(1)秋收起义。

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的内容:批评了博
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
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3)渡江战役。

标志性意义:国民政府垮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4)任答一首,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