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效学习】2014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练测【重点句子分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乃千古名句,总说人生终有一死,一定要把一片火红的忠心永留史册,表明了文天祥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出了对人世间最美好的祝愿。
【课文背景知识】(1)作家作品背景知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
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
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
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赤壁》是诗人任黄州刺史时所作。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
杜牧所咏的赤壁并非三国时孙、曹大战的地方,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
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是作者借题发挥,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
《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
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
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首曲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反复朗读诗句,体会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目标:1、知道古诗中典故的作用2、知道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及作用3、体会诗中诗人的情感变化,理解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古诗中典故的表达作用2、知道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及作用教学难点:体会诗中诗人的情感变化,理解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教学时间:1课时教材分析: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一篇优秀之作,感情真挚深切,沉郁中见豪放,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到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波澜起伏,发展极其自然,充分显示出结构的巧妙,又恰当用典,含义十分丰富,耐人寻味。
诗中借用景物描写,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人生哲理。
做到了景、情、理三结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片源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
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
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意义,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学生分析:对古诗文可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特别是古诗的分析能力还比较的薄弱。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篇比较复杂的古诗,结构内容分析上涉及到典故和借景抒情两个知识点,情感体会上诗人的情感也是不断地变化。
所以,需要通过对这首诗细致的分析,使学生具备能从诗歌的结构上分析出诗人情感的能力。
还有对于学生来说,新的知识必须从概念上加以解释清楚,使他们能识别典故和借景抒情,并通过对两者作用的分析,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媒体:笔记本电脑、多媒体教学策略:自由诵读法:反复朗读诗句,体会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体会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美和音乐美。
教学过程:板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情感变化凄凉地(地点)二十三年(时间)弃愤慨伤感苦闷典故空翻似 (世态变迁、物是人非) 生疏惆怅无奈借景抒情沉舟 (残破) 千帆(生机勃勃) 昂扬乐观积极病树 (旧) 万木 (新)长精神与友人共勉哲理/现实意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篇二:赤壁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有关情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课中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5《诗词曲五首》课中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反复读诵,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学习过程】一、导入从我们民族的经典文化唐诗、宋词、元曲谈起。
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这五首诗词曲的诵读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三、学习这五首诗词(一)学习《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1. 作者:2.诗意:3.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5.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6. 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7.试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
(二)学习《赤壁》1.介绍赤壁:2. 杜牧:3.试概括1、2句和3、4句的意思,并作简要分析。
4. 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5.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5.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三)学习《过零丁洋》1. 作者简介2. 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3.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4.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个有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 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6.试概括诗意:(四)学习《明月几时有》1.作者介绍:2.词牌及背景介绍:3. 宋词简介4.如何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透露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愿?6.“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7.如何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9.试归纳上下阙的内容。
(五)学习《山坡羊潼关怀古》1.元曲简介:2.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3.“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4.“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描写了怎样的情景?5.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四、拓展延伸另外找几首你喜欢的诗、词或曲,并简单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精品学案
25《诗词曲五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字词的音形义:闻笛赋、烂柯人、畔、戟、销、干戈寥落、汗青等。
2.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诗歌的朗读和鉴赏能力,背诵并默写诗歌。
4.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5.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走近唐诗、宋词、元曲:(二)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1、走近作者:2、了解背景:3、朗读诗歌:4、诗意理解:5、诗句赏析:6、小结诗的思想感情。
三、课内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烂柯()折戟()3.默写、填空。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酬”的意思是___________,“乐天”是。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③,铜雀春深锁二乔。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赏析:1、回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回答下列问题:“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两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空”和“翻”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回顾《过零丁洋》一诗,回答下列问题:(1)解释诗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含义。
(2)谈谈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字词的音形义:宫阙、琼楼玉宇、何似、绮、何事、悲欢离合、婵娟、踌躇、做了土等。
2.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诗歌的朗读和鉴赏能力,背诵并默写诗歌。
4.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5.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一)学习《水调歌头》《山坡羊潼关怀古》1、作者苏轼:2、朗读诗歌:3、背景资料:4、诗意理解:5、诗句赏析:6、这首诗的思想感情:7、背诵。
课内检测(一)回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下列题目。
1、苏轼,___________代杰出的___________家,号___________。
语文:第25课《词五首》导学案
第25课《词五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婉约派和豪放派的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家作表作品;2、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及情感的能力;通过反复吟咏,培养学生感悟诗歌意蕴的能力;通过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合作、质疑的反思精神,归纳、综合的能力。
3、感悟作品内涵,领会词作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爱国情。
重点:1、准确背诵词作,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2、归纳比较不同词作的区别,感悟婉约和豪放派的词风。
难点:准确默写,理解运用。
第一课时一、自学生疑(预习导学)1、《望江南》,选自《》,《望江南》是。
作者,是(朝代)词人,诗词兼工,是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2、李清照(1084—约1151),号,济南(今属山东)人。
有《》。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
王灼《碧鸡漫志》说她“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朱弁《风月堂诗话》也记载晁补之常向人称赞她的诗句。
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品高的文化修养。
3、给加线字注音:倚()脉脉()白蘋洲()舴艋()二、学习释疑理解、赏析:(一)《望江南》1、本词短短27个字,却讲述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
试给这个故事理清记叙的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词中前八个字写了女子什么心态?3、可以推断白蘋洲是个什么地方?4、反复吟诵本诗,体会词中女子的情感的变化。
5、由上题推断,全词的主旨是:。
6、由上题推断,本词写了女子什么样的情感?7、词中“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尽”能否改为“境”,为什么?(二)《武陵春》1、有人说,这首词的上阕没有一个“愁”字,却句句在写愁。
你同意吗?请作分析。
2、上片中“,”句,表达了作者对丈夫无限思念的情感。
3、“问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4、评论认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一个“创意出奇”的句子,请说说他奇在何处?(或问:如何理解鉴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诗词的鉴赏方法和规律:⑴、从题目认识对象⑵、从字面读出感觉⑶、从注释破解难点⑷、从作者了解背景⑸、从原作找到根据⑹、从题干得到启示⑺、从首联找到特点⑻、从尾句渗透主旨⑼、从景物把握情感⑽、从意境洞察心胸。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
诗词曲五首诗词曲五首参考答案:探究案:《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1.X禹锡集·外集 X禹锡唐以诗相答2.(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 (这两句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诗人身世之感。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4.本诗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
《赤壁》1.樊川诗集杜牧唐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诗人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
4.作者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表现了他兴邦济世的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过零丁洋》1.某某先生全集文天祥履善宋瑞某某浮休道人2.(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族命运联系在一起,充分表达了诗人赤诚的爱国情怀和沉痛而悲壮的心境,表现了他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水调歌头》1.东坡乐府笺苏轼子瞻东坡居士宋文学2.(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 下阕先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接着表现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最后唱出放达宽慰之语。
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4.作者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以自然界的深远澄净映衬自己胸怀的超脱开朗,流露出作者不与人争、自得其乐的人生理想与生活态度。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目标】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
今天,我们来学习《诗词曲五首》,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字音柯.(kē) 畔.(pàn) 暂.(zàn) 折.(zhé)戟.(jǐ)戈.(ɡē) 寥.(liáo) 絮.(xù) 惶.(huánɡ)2.作者名片刘禹锡(772~841),字梦得,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
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其诗集有《刘宾客集》。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2 新人教版 (2)
诗词曲五首
、集体朗读《过零丁洋》
易懂;绚丽,即词藻富丽、有文采;明快,即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含蓄,即不直接叙述,而曲折倾诉,言此而意彼;简洁,即干净利落,言简意
、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及诗人的身世来理解主旨
、主旨有爱国忧民类: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
身世类:诗人总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但是诗人们的清高、自负又常常使诗人四处碰壁、遭人排挤,远大理想总是不能实现,所以抒发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诗作在古诗中占
思
间的友谊。
其他类:叹光阴易逝、感物是人非、蕴含哲理等。
1、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
而虚象则是由实象而诱
“零丁”有双层含义;
史背景和个人心境
悚不安的事情。
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
、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有感情吟诵这首诗。
武不屈的英勇气概,震憾人心。
有《文山先生全集》
天涯共此
聆听后的感受(初步感知情感基调)
读一遍。
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
)思考本词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丁洋》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阕——望月问天(抒发人生感慨)。
8下语文 25课《诗词曲五首》 导学案.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学科五单元 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完成注音或写汉字。
畔( 烂柯.人( 闻笛f ǜ( 折j ǐ( 干g ē ( 寥.落()风pi āo xù( h àn qīng ()宫qu â() qi óng 楼()绮户() Ch án juān ()f ēng lu án ( chou chu(二、学习研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 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酬”,这里是________的意思。
2.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
这两句本意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哲理诗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4.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赤壁》1. 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
2. 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品诗,品评诗句、感受哲理美: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尾两句,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3.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过零丁洋》1. 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又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__。
2.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诗中最负盛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师用导学案
25、诗词曲五首【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五首诗词曲,掌握生字词。
2.了解背景常识,理解诗歌内容,品味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诗人的情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难点】1.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 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自主预习案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怀旧空呤闻笛赋,到乡翻是烂柯人。
2、你会读吗?给加粗字注音烂柯()人侧畔()长()精神折戟()寥()落惶()恐宫阙()绮()户婵()娟踌躇(())3、你记住了吗?理解下面字词的意思。
销:将:磨洗:折戟:戟,经行:寥落:宫阙: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
零丁:把酒:婵娟:绮户:何似:4、你了解了吗?文学常识积累。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字,人,代诗人。
“歌一曲”指的是_的《。
》(2)《赤壁》作者,字朝诗人,他与李商隐被称为“ 。
”(3)《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字,号,人,代散曲作家。
“山坡羊”是。
《过零丁洋》选自《(1),作》者,字,又字,自号,人,(朝代)诗人。
《水调歌头》(2)作者,字,号自,人,代文学家, “水调歌头” ,是。
5、你会填吗?理解诗歌内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1)是:,。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4)《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山坡羊(5)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6、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下列诗句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分别说说你的理解。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25、诗词曲五首第一课时班级:姓名:教师寄语:徜徉于诗的海洋,感悟诗的意境。
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体会《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气,《过零丁洋》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学习准备:1、注音或写字畔绮闻笛fǜ折jí干gē风piāoxùhànqīng 宫quèqióng楼chánjuān fēngluán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字﹍﹍﹍﹍,﹍﹍﹍﹍朝诗人。
3、《赤壁》作者﹍﹍﹍﹍,字﹍﹍﹍﹍,﹍﹍﹍朝诗人,他与李商隐被称为“﹍﹍﹍”。
4、《过零丁洋》作者﹍﹍﹍﹍,号﹍﹍﹍﹍,﹍﹍﹍(朝)文学家。
问题探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
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赤壁》。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过零丁洋》。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我的收获: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训练]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25 诗词曲五首
25 诗词曲五首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赏析名句.2.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3.背诵并默写五首诗.重点难点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赏析名句.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第一课时课时要点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赤壁》自主学习1.读准字音烂柯kē人侧畔pàn 长zhǎng精神折戟jǐ 寥liáo落惶huáng恐宫阙què婵chán娟juān绮qǐ户踌chóu躇chú2.了解作者及背景(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原是匈奴后裔,后改汉姓.自幼好学,博览百家.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科进士,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后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后,任用王叔文推行改革,他与柳宗元同为革新派核心人物,因革新失败,一贬再贬,居外23年.后奉召回洛阳,官终检校礼部尚书.唐敬宗宝历二年,诗人与白居易于扬州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2)《赤壁》: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人谓之小杜,以别于少陵,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外,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3.熟读这两首诗,感知内容及主题.合作探究一、品读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概述诗意: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2.赏析诗句.①“巴山……置身.”刘禹锡没有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②“怀旧……柯人.”此处作者借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③“沉舟……木春.”这两句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诗人身世之感.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④“今日……精神.”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3.归纳主旨: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二、品读赏析《赤壁》1.概述诗意一支古老的断戳沉落在江底,岁月流逝也未使它消蚀;磨出铮铮亮光,认出它是三国时代的兵器.如果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美丽的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2.赏析诗句.①“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什么含义?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诗人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这两句话一方面是议论历史,另一方面也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有才华而不得意的感慨.②“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3.归纳主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熟读背诵这两首诗.第二课时学习《过零丁洋》和《山坡羊·潼关怀古》1.解释词语 课时要点自主学习课后反思 巩固提升销干戈磨洗折戟将寥落零丁长精神2.了解作者及背景(1)《过零丁洋》:文天祥(1236~1283),是我国南宋大臣、文学家.公元1275年,元军进逼南宋,文天祥在江西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浙江杭州)帮助朝廷抗敌.第二年担任右丞相,奉命去元营谈判时被扣留.后来脱险,冒着九死一生到达福州,继续抗元.最后兵败被俘,被送往燕京(今北京市),囚禁了三年.元朝统治者千方百计利诱威胁,要他投降,但他坚贞不屈,从容就义.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2)《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到官四月病卒.张养浩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这首曲是作者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3.熟读这两首诗,感知内容及主题.合作探究一、品读赏析《过零丁洋》1.概述诗意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2.赏析诗句①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首联两句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②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③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④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3.归纳主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二、品读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1.概述诗意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集起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心情很不愉快)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泥土.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2.赏析诗句①“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就描写的感觉角度看,“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兼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中.“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②“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写作者在远望长安,曾几何时,是那样辉煌,如今却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③点明本曲中心的句子是哪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即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3.归纳主旨:这首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熟读背诵这两首诗.第三课时学习《水调歌头》1.了解作者及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县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其文章政事为天下所景仰,盖过欧阳修为文坛领袖.《水调歌头》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此词作于作者在密州太守任上,政治失意,妻子亡故,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2.熟读这首诗,感知内容及主题.品读赏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概述诗意 我举起酒杯问青天:天上的明月是什么時候开始有的呢?而天上神仙住的地方,今夜又是课时要点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课后反思巩固提升怎樣?望著美丽的天空,我真希望能够乘着风儿飞上去,但又害怕神仙们居住的地方太高了,会让人冷得受不了.于是我只好和我的影子,在晶莹的月光下翩翩起舞.那种快乐,就像是到了天上一样.夜深了,我回到了屋子里,静静地看着月光缓缓地转过朱紅色的楼阁,滑进精致的小窗,并且照在我这个沒有睡意的人身上.月儿啊!你本不该对人有恨的,但为什么老是在人们別离的時候,才这么的圆满,让人们看了心里难受呢?唉!我还是不要胡思乱想了.人有悲欢、有离合,就像月儿有圆满、有缺憾,是自古以來就不能两全其美的.但是只要我们都能够健健康康、活得长久,虽然隔得很远,却能够共赏天上的明月,那也就沒有什么遗憾了.2.赏析诗句①词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交代写这首诗的原因.②分别概括词的上阙和下阙的内容.上阙:对月饮酒,在天上与人间之间徘徊.下阙:对月怀人,抒发对离别之人的祝愿.③表达词人豁达胸襟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④请你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愿人人长久而健康地活着,身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3.归纳主旨: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一、填空.巩固提升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二、学生演唱或学唱《水调歌头》课后反思。
8下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25《诗词曲五首》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1.朗读全诗,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背景简介。
⑴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
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
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
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酬,答诗。
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⑵背景:唐敬宗宝历二年,诗人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的遭遇,表示同情和不平。
刘禹锡写此诗回赠。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3.阅读理解要求参照注解,解释诗歌内容: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师生共同读品诗句研读赏析:①首联:交代了什么?体会“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语句。
明确: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
表达痛苦、孤寂、愤激之情。
首联:刘禹锡因为参加顺宗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被贬到郎州,连州,夔州,和州,郎州在战国是时是楚地,夔州在秦,汉时属巴郡,楚地多水,巴郡多山,“巴山楚水”泛指贬地,作者没有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语句,让读者体会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感觉到诗人抑制以久的愤激心情。
②颔联:此联用了什么手法?意在传达什么心情?明确:用典。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精品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
25.《诗词曲五首》【课文助读厅】◆走进作者X禹锡(772-842),字梦得,某某人。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与白居易并称“X白”。
有《X梦得文集》。
杜牧(803-852),字牧之。
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某某。
南宋政治家和诗人。
有《某某先生全集》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某某眉山人。
他的词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世称豪放派。
有《苏东坡集》。
X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某某(今某某某某)人,元代散曲作家。
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相关背景X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某某,途径某某,与罢某某刺史后也回归某某的白居易相会,时任某某节度使的王播在某某设宴招待两位诗人。
白居易在酒席上把著击盘,吟诗一首,题为“醉赠X二十八使君”,为X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遭遇鸣不平。
X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写了《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答谢白居易。
《赤壁》是诗人任某某刺史时所作。
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是作者借题发挥,借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后来元军统帅X弘X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X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作者在密州(今某某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
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在就任某某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
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某某、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首曲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一角关于诗、词、曲诗是一种文学体裁,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25课《诗词曲五首》精品学案
25 诗词曲五首【美好目标】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反复读诵,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美好积累】一、自主学习1.走进作家作品2.背景链接(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一首七律。
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2)《赤壁》是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3)《过零丁洋》这首诗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
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
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4)《水调歌头》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
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5)《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散曲作品。
这是张养浩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诗词曲五首
教师寄语:徜徉于诗的海洋,感悟诗的意境。
目的要求:
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
3、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重点:
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难点:
1 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诗词曲五首,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二、检查预习:
(1)、你会读吗?
烂柯人侧畔长精神折戟寥落
惶恐宫阙绮户婵娟踌躇
(2)、请你记住:
销:。
将:。
磨洗:。
折戟:。
戟,。
干戈:。
寥落:。
零丁:。
宫阙:。
把酒:。
不胜:。
何似:。
何事:。
婵娟:。
绮户:。
经行: . 长精神:。
遭逢起一经:(3)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
1、作者简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____,字____,____人,__代诗人。
“歌一曲”指的是____的《》。
2、介绍写作背景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
唐敬宗宝历二年,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
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
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
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3、学生齐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要求学生概述诗意)
4、再读本诗,师生共同读品诗句。
“巴山……置身。
”刘禹锡没有直率倾诉,而是通过“”和“”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怀旧……柯人。
”此处作者借用了,表达了,抒发。
“沉舟……木春。
”这两句本意是以“”“”比喻自己,抒发诗人。
这两句借用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
“今日……精神。
”这是全诗的,“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再读(或背)全诗。
7、小结
总体来说,诗的首联以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
颔联,借用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
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
诗人把自己比作“”和“”,意思是。
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
1、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字 ,京兆万年人。
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
人谓之,以别于少陵,与并称“小李杜”,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2、介绍写作背景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
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外,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3、学生齐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要求学生概述诗意)
4、探究质疑。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什么含义?
这两句诗是说,。
诗人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
这两句话一方面是,另一方面也曲折地表达了。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作者简介
《过零丁洋》选自《》,作者____,字____,又字____,自号____,___,____人,____(朝代)诗人
2、介绍写作背景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3、学生齐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要求学生概述诗意)
4、探究质疑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首联两句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
二是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风飘絮”比喻;“雨打萍”比喻。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
前者各表,后者各表。
表达
○4.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追忆,表现诗人
1、作者简介
《水调歌头》作者____,字____,自号____,______人,__代文
学家,“水调歌头”四字,是____。
2、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从词前小序可见,此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
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
3、学生齐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要求学生概述诗意)
4、探究质疑。
1. 词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
○2. 分别概括词的上阙和下阙的内容。
上阙:。
下阙:。
○3. 词中哪句表现作者在月光下尽情起舞,陶醉其中?
○4. 表达词人豁达胸襟的句子是?
○5. 请你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教师提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作者简介
《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____,字____,号____,____人,__代散曲作家。
“山坡羊”是____。
2、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
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
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3、学生齐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要求学生概述诗意)
4、探究质疑。
1.“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就描写的感觉角度看,“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兼从和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如聚”形容。
“如怒”形容
2.“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3.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4.点明本曲中心的句子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5.这首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