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详解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详解

湖北省保康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祝考试顺利★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疑惑,解开一个是一个,科学知识就在书中带着文艺、幽默气息的科普文章中潜移默化....地蔓延开。

B.艺术节期间,您会看到师生们精彩纷呈的节目,我们也希望您能够登台表演的同时对我们学校的发展提出您宝贵的美芹之献....。

C.面对今年五一黄金周楼市的遇冷,而曾经的金九银十现在也呈现不瘟不火....的现状,长期从事房产销售的龙先生直言百姓的观望态势是主要原因。

D.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于网络游戏与电子竞技之间的讨论都是比较受关注的,武汉高校DoTA联赛获湖北省体育局的批准更是将这个讨论推向了高潮,一时间各大游戏媒体奔走呼告....,说是电竞终于被官方认可了等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地震后不到一个小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的一些医院,就像当年在战场上听到冲锋号声一样,立即组成医疗队,火速奔赴灾区。

B.从技术主管到商界奇才,谷歌似乎每周都会流失一位顶级员工。

美国媒体近日称,作为全球最成功和最知名的企业,看到如此多的顶级人才离开谷歌总是令人惊讶。

C.杭州目前已经明确表示,要在5月份推房的楼盘不到20个,与去年同期的36个相比减少了近一半,之前业界一度十分期待的“红5月”极有可能成为楼市的“静默期”。

D.教育何时走出工具理性,淡化功利色彩,才可能回归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本质;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对准人本身,给每个受教育者健康的身心与健全的人格。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归宿。

出仕为官是他的初衷,,,,,,。

可以说,《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渊明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山东省枣庄市市第四十六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枣庄市市第四十六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枣庄市市第四十六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原来我是这样一个人冯骥才今年74了。

他说:“是不是人到了我现在这个年龄,都特别想看明白自己?”问他到底看明白没有呢?他回答说,看明白了。

几十年里,他一直在各个领域来回穿梭,刻意或随性。

到了这时,他终于觉得,这样的自己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原来我是这样一个人。

采访他时,他说起什么来都高兴,惟独讲起那些正在消失的文化遗产和村落来,表情就变得格外严肃。

“我想我的岁数大了,我更希望年轻人接着做下去。

”他对我们这些在座的年轻人说。

1994年、1995年前后,冯骥才在大众心目中还是一个传统的作家、艺术家。

那段时间,他写出了一批“俗世奇人”的故事,共18篇,都是天津卫的奇人奇事。

也是在那时,天津这座他常年居住的城市面临一场旧城改造的风波。

为了“抢救”这座600年老城的文化遗产,他邀请了诸多专家进行文化采风和地毯式考察,编成《旧城遗韵》一书,还建议副市长建一座城市文化博物馆。

法国前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曾提出“大到教堂,小到羹勺”的口号,在全法国做了一次文化普查。

冯骥才觉得,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遗产也需要这么一种全面考察。

他当时也提了一个口号,叫做“大到村落,小到荷包”。

他还在两会上提议说,中国也应像欧洲那样有自己的文化遗产日。

后来提案通过,国务院确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2003年,61岁的冯骥才受法国文化基金会之邀去了一趟巴黎,在那里住了两个月,研究了法国大量的文化资料。

回国后,就开始着手做田野调查工作。

从木板年画、唐卡到口头文学、文化传承人名录,冯骥才和他的团队开始了规模浩大的“抢救”工程。

民间艺术文化的分类、使用方式、工具材料、制作方法、传承谱系等都以文字、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并梳理清楚。

冯骥才把这叫做“摸家底”。

十多年过去,“国家级的‘非遗’是1372项。

”冯骥才脱口而出。

但他担心的是,日韩等其他国家“非遗”虽然相对少,每一项却有学者团队支持,而中国80%的“非遗”项目都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丢失了就丢失了,丢失了也不知道”。

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之一)

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之一)

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之一)未2008-03-22 2357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第Ⅰ卷(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 ( )A.寒暄(xuān)间(jiān)或胡诌(zhōu)少不更(gēng)事咄咄(duō)逼人B.形骸(hái)讪笑(shàn)咀(jǔ)嚼国子监(jiān)呱呱(guā)坠地C.讥诮(qiào)歆(xīn)享莞(wǎn)尔惴惴(zhuì)不安如法炮(páo)制D.拓(tà)片撮(cuō)合凫(fú)水翘(qiào)首以待按捺(nà)不住2、在下列各组中,字形正确的一组是 ( )A.领衔怔怔船帮沸反盈天 B.悚然悲悯褥暑金榜提名C.辖制噩梦烟霭以逸代劳D.踌躇怨府诡密天方夜谭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4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B.可以断言,所有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没有得到过这位“不说话的老师”(指各类辞书)的指教的,绝无仅有。

C.“两岸之道唯与合”,汪老穷一生心力归纳出来的对两岸关系思考的心血结晶,对于那些心怀人民福祉的政治人物而言,或许是他们的暮鼓晨钟,提醒他们的思考方向。

D.目前,不少电视台热播的鉴赏类节目吸引了大批观众。

但是,少数鉴宝专家为了鼓动观众,对良莠不齐的真品、赝品,一味估出高价,严重扰乱了收藏品市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该研究团队认为:对2008年(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通货膨胀放缓趋势的预测是建立在货币政策显著紧缩的基本假设上的。

B.在吴征镒担任《中国植物志》主编的时候,凡是拟用稿件,都要仔细审核校对,在稿子上密密麻麻地修改,有时候审稿的意见比稿子本身的字数还多。

2016届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绩质量分析【精品范文】

2016届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绩质量分析【精品范文】

2016届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绩质量分析2016届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绩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高一年级的本次月考是学生在第一学期的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是步入高一第二学期以来的第一次统一考试,也是对学生在这一个月来的学习效果检测,本次试卷是按照高考试题的题型和形式来出的,设置的政、史、地三合一的文科综合试卷,满分共150分,每科各占50分,总体难度系数为0.6,相对于学生而言较适中。

对于历史学科试卷共用了12个典型有效的选择题,两个材料题对学生来进行考察。

选择题主要通过材料的形式来体现,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主观题部分对学生有比较高的能力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审题到位,还要具有较高的归纳、总结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

所以学生在做的时候稍感困难,但这也刚好做到了对各个阶段学生的检测,所以得分差距较大,但整体较好。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的有相对较小的差距,相对于上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来说,本次整个高一年级月考成绩要比上学期提高很多,不管是平均分还是及格率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和上学期考试一样,低分率仍较高,且学生高低分之间的差距较大。

整个考试的试题来说选择题部分考查还是比较灵活的,很多题目容易出现“误解”。

从得分上看,满分24分的12个选择题学生的平均分值在14分左右,特别是第6个历史选择题(即原卷30题)得分率普遍较低,很多同学对题目解读错误,审题不到位等原因将正确答案D错选成C,导致了很多同学的选择较差。

主观题部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题和主观题比较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学生的得分也不是很高。

如材料题的第一大题很多同学在回答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耕作方式时错答成男耕女织,使得大部分同学都丢分,也拉低了整体材料题的得分率,总之,从整体上而言,材料题得分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2、学生审题能力较差,3、学生做题时的粗心大意,4、学生提取知识的能力较差。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杭西高2017年4月高一语文试卷命题人赵滢审核人冯世杰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总分100分,为必修三模块考;卷Ⅱ总分50分,为加试。

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卷Ⅰ(共10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憎.恨(zèng)付梓.(zǐ)趿.拉(tā)不即.不离(jì)B.尺牍.( dú)门框.(kuāng)鬈.曲(juǎn)朱熹.(xǐ)C.审.视(shěn)载.客(zǎi)自诩.(xǔ) 结.结巴巴(jiē)D.玄.虚(xuán)嫉.妒(jí)) 热忱.( chén)冠.冕堂皇(guā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抑或赊帐推陈翻新妄自菲薄B.杀青脑髓纷至踏来重蹈覆辙C.愧怍肿胀残羹冷炙锱铢必较D.取缔简练礼上往来索然无味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全国人代会期间,代表们提出了种种出神入化的议案,....喊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

地为全国贫困地区的失B.中国开展的“春风行动”,无可置疑....学儿童提供了就学的机会.,要积C.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我们千万不能抱残守缺....极谋求合作,参与竞争。

D.专家评价说,超级女声们在歌唱事业上将会很有前途,一定。

会成为明日黄花....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B.他100米跑的成绩如果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就有可能成为我国第一流的短跑选手.C.我们能否将我国建设成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将直接取决于对“八荣八耻”这一道德标准的有效落实.D.随着时间的变化,传统中某些成分会变得无处可用而逐渐淡化以至衰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成为传统的新成分。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年四季都得细心观察这些色彩.春天,丁香怒放, ;夏天,树木欣欣向荣,;秋天,,;冬天, ,,清新淡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①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②像天上飘下一朵淡紫色的云霞③婷婷玉立④青翠欲滴⑤遍野金黄,雾缭烟绕⑥清风徐来,树影婆娑⑦四野茫茫,白雪覆盖⑧大雪覆盖,粉妆玉琢⑨像姐妹般排列成行⑩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A.②④⑤⑧⑨B.①③⑥⑦⑩C.②④⑥⑧⑩D.①③⑤⑦⑨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品质》的作者是英国的高尔斯华绥,其作品《福尔赛世家》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016年高一第一次月考作文分析

2016年高一第一次月考作文分析

• 5、错别字多。(注意:一个错别字扣1分) • 建议:拿不准的字词用可替代的字词替换。
• 6、书写潦草(书写太乱、乱涂乱画、一格之内 写了两个字、标点符号不规范、标点符号转行出 现问题)。
• 建议:认真练字、练标点;加强清晰卷面的训练。
书写太连笔!
乱涂乱画
一格之内写了两个字。
七班
2016届高一第一次月考 作文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青春有很多话题,而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年龄 时段,对青春又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同学们 现已是青春年龄,你们有什么感受?是幸福、甜 蜜,还是痛苦、悲哀?还是诸多情感的混合物? 请你把你的真实情感写出来。
注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杜绝套话写 作,严禁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建议:多读、多摘抄、多背优美的句段,坚持 “以阅读促写作” ;加强语言训练:重点突出 首尾段、段首句、过渡句,特别是首段。
• 例如: 题目:多学有益
• 结尾段: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应该不 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多学习对什么都有 益。
• 胡立华改:题目:多学是帆,助青春之你远航
• 结尾段:今天的学习是为了青春的不错过;今天 的付出是为了青春之获。让个人、企业、国家以 学习为帆,用坚持作风,那么必定能在青春乃至 未来的大海上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 周杭升、杨智超、周新瑶、王艺玮、 • 刘圣启、周小聪、郑 卯、夏齐星、 • 毛鹏宇、周越
不知所云
题目太大;
4、小小的转变 不知所云
5、6、向青春举杯 题目太大;不是观点式
偏题
好标题的标准:
• 1、一定是观点式的; • 2、一定要嵌入关键词或关键词品性的中有甜(巫桢屹) • 我幸福着我的青春(夏堉) • 泥泞的路才能留下青春深印(张曙琪) • 尝青春之苦,走成功之路(郑凌峰) • 青春在痛处绽放(田俊刚) • 青春是调味剂(吴妍) • 青春绚丽如花(毛婉乐) • 青春之旅苦亦甜(刘欣雨、朱巧俊、徐佳楠、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东台市创新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东台市创新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创新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剔.透(tì)孟陬.(zhōu)庇.护(bì)骷.(kū)髅.(lǒu)B.趿.拉(tā)攥(zhuàn)住潜.在(qiǎn)憎.恨(zēng)C.如法炮.制(páo)脑髓.(suǐ)绯.闻(fēi)取缔.(dì)D.依偎.(wēi)惶(huáng)恐氛.围(fèn)巷.道(hàng)2.下列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座落一蹋糊涂至高无上浮想联翩B.倾泻别出心裁云蒸霞尉层峦叠嶂C.宣泄茕茕孑立命运多桀心安理得D.安详按步就班震耳欲聋金榜题名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的组成部分。

②股票市场风云变幻令人难以和把握,因而也就成了某些投资大师表演的舞台。

③这时候,反观其与的同异,虽然未必面目全非,却让人觉得很陌生。

A.质疑琢磨原型 B.置疑捉摸原型C.质疑捉摸原形 D.置疑琢磨原形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调研座谈时指出,要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

B.比赛继续持平,这时教练对队员说道:现在关键时刻切勿起内讧,反弹琵琶....,要齐心协力拿下这场比赛的胜利。

C.医院有关人员不是采取积极措施救人,而是欲置患者于死地,掩盖事故真相,干下了伤天害理,耸人听闻....的事。

D.部分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作文产生了冲击,学生常不自觉地模仿,写些内容空泛、文体模糊的“异文”,令人不忍卒读....。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而学习所取、交流所得,仍需经过自己文化传统这个“有机体”的消化、咀嚼和吸收。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上海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上海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8分)访叶圣翁①黄裳②①几个月前,我将一本原刻的《拙政园诗余》寄给俞平伯先生,请他在书前写几个字。

俞平老生长姑苏,也就是女词人徐灿的故乡。

不久,他就在我寄去的旧绿格子纸上写了跋文。

平老近来作书,多用退笔写大字,这篇跋却是小行楷,丰神绝妙,还是三十多年前《遥夜归思引》那种风格,真使我欢喜、感谢。

后来我又忽发奇想,叶圣翁也是苏州人,何不顺便也请他就近写几个字呢?就请平老转请,自己也写了信去。

很快,圣老的回信来了。

他告诉我,跋已写好,不过寄去的旧格纸行距太狭,先后写坏了两纸,还附来了写错的一纸,“藉见我确已不能作小字”。

②这使我非常惶恐。

我事行竟未考虑他们两位都已是八旬开外的老人,圣老的眼睛又不好,只是随手寄了旧格子纸去请他们写字,不但失礼,简直是不可原谅的。

想想至今还保留着这种“少不更事....”的鲁莽脾气,心里有说不出的不安。

圣老寄来的跋文是用钢笔写在道林纸上的,但写得非常认真,他要我自己缮录一过,现在就把那大略转录在这里:“久不得黄裳兄音问,去夏始获来书,喜甚。

……拙政园者,余自幼常涉,三十年来每到苏亦必一往。

前夏割除胆结石,体气颇衰,未识能再访否。

又年来目力大不济,览书报眼镜、放大镜并用,犹复辨认难真。

忽发奇想,安得书报大字精雕如此集者耶。

一九八零年五月一日叶圣陶于晴窗下题。

”③因为有着这样的原因.....,所以这次到京后的第二天上午,就到东四八条去访候老人,想当面为自己的失礼谢罪。

八条是一条很长的胡同,在东四下了电车,找到巷口,走了好半日才在巷底找到叶宅,这是一所典型的四合院,院子不大,杂植了一些花木,显得异常安静。

等了一会,不见有人走动,只得自动走进北房里去。

北房一溜三间,右手的一间里临窗放着一只写字台,上面堆满了书报,我想这大概就是圣老的工作室了。

探头进去却也没有人,折到左面一间,在进门处的一只竹榻上,看见圣老正在支颐小睡。

辽宁省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

辽宁省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

辽宁省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经》既是一部古老的诗歌总集,又是一个果蔬飘香的菜园子。

《诗经》中的蔬菜种类繁多,水生、陆生、藤本、草本,这些蔬菜的意象,或平铺直叙,或譬喻象征,或托物起兴,抒发先民的意念和情感,表达他们与自然的亲近和热爱。

《诗经》中的蔬菜很多,至少有30种以上,有苍耳、野豌豆、蕨、荠菜、车前草、田字菜、冬葵、香蒲、水芹等等,光是蒿类,就有白蒿、青蒿、蒌蒿、牡蒿等,大多数蔬菜清香可口,至今民间仍有采集或栽培食用,如苦菜、冬葵、荠菜、水芹、莼菜等等。

其余蔬菜味道不甚美。

诗经时代采择蔬菜多以野生植物为主,所以一些野菜带有特殊气味,需要经过处理才能进食,多作为穷年灾月的救荒本草。

《诗经》中也有一些颇有贵族气的蔬菜,如萝卜、芫菁、莲藕、韭菜等,大约在那个时代已经广为种植了。

《诗经》最早出现的是“荇菜”,这是种水生植物,“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周南•关雎》)。

“关雎”为“风”之始,自古解“诗”者千万,儒生七嘴八舌,都把“荇菜”当成“起兴”的道具,以“荇菜”的流动无方,喻淑女之难求,让这道味美的菜成了陪衬,忽略了本身的食用价值。

荇菜今名“杏菜”,又名“金莲儿”,多年生草本,茎多分枝,沉入水中,性近于荷花,花开时常弥覆顷亩,在太阳下泛光如金,黄灼灼小花,一看便惹人喜爱。

茎与叶皆柔软滑嫩,加米煮羹,乃江南一道名菜。

川渝一带盛行“烫火锅”,素菜中最受青睐的就是豌豆苗。

豌豆苗的祖先是一种唤作“薇”的植物,即野生的豌豆苗。

《诗经•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岁亦忧止。

”葱绿的豌豆苗,既是饭桌上美味的食物,又成为寄托相思的精神食粮。

去采豌豆苗的过程,做登山运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还可以借此见自己的心上人,所以《诗经•召南•草虫》有言:“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新教材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新教材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

浪艾青你也爱那白浪么——它会啮啃岩石更会残忍地折断船橹撕碎布帆没有一刻静止它自满地谈述着从古以来的航行者的悲惨的故事或许是无理性的但它是美丽的而我却爱那白浪——当它的泡沫溅到我的身上时我曾起了被爱者的感激一九三七年五月二日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你也爱那白浪么”“而我却爱那白浪”既点出了我爱白浪,也有希望別人爱白浪的意味。

B.“更会残忍地折断船橹/撕碎布帆”写白浪的凶恶态度和行为的结果,表现白浪毁灭力量的强大。

C.“没有一刻静止”,写白浪永不停歇的状态,也写白浪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和不安于平静的性格。

D.“当它的泡沫溅到我的身上时/我曾起了被爱者的感激”,着意写白浪也有表达温情的独特方式。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开篇提问,中间叙述、评价,结尾解答,结构完整,也带来了形式上和节奏上的双重美感。

B.诗歌中的两处破折号,相当于表示注释的括号,其间的部分是对“爱那白浪”的原因的说明。

C.诗歌虚写了白浪“啮啃岩石”和制造“悲惨的故事”,实写了“把泡沫溅到我的身上”,手法巧妙。

D.“也”“更”“但”“而”等词语的使用,既有强调作者的态度的作用,也能够增强抒情效果。

3.如何理解“它自满地谈述着”中的“自满?(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路遥快过端阳节了,头上的太阳热烘烘的。

山鸡和野鸡清脆的叫唤声,不时打破这梦一般沉寂的世界。

大地上的绿色已经很惹眼了。

大部分秋庄稼刚锄过一遍草。

庄稼地中间的苜蓿盛开着繁密的紫红色的花朵。

向阳的山坡上,稀稀拉拉的麦穗开始泛出了黄颜色;路边灰白的苦艾丛中有时猛地会窜出一只野兔子,吓得田福军出一头冷汗。

山西大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

山西大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

山西大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一上册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

“常形”是指显示生活中客观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五香反映带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

在显示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

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边县中的变化及其美学意义。

艺术上的“变形”氛围广义和狭义两种。

从广义上说,任何种类和流派的艺术,不论其创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较之原形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乃是不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

不过一般地说,艺术上关于“变形”的观念是指狭义的“变形”,它表现为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

例如杜甫的《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宋代科学家沈括(字存中)分析道:“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大细长乎?此亦文章病也。

”沈括生得太早一些,他不懂得艺术变形的美学意义。

比沈括稍晚的王观国有所不同,他:“‘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其大且高也。

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

”其实,湖带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

当然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

宋元以来,“变形”的美学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到明清戏曲中,舞曲程式和脸谱等都是对生活常怒的改变。

如脸谱中用红表忠诚,白表奸诈,舞蹈动作鸣冤叫屈时甩发,生离死别时跪步等,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

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清初八大山人的《鸣鱼图卷》,鱼、鸭的眼眶变成了圆形,眸子有的画成绿豆小点,有的画成圆弧线,传达出“白眼看天”的蔑视情绪。

宁夏银川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宁夏银川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银川二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一语文试题出题人:谭延丽审核人:沙蓉 2017.3(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第I卷一、基础知识(完成1--7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烟霭.\和蔼.间.或\间.距更.正\更.事B.拓.片\拓.荒懈怠.\鞭笞.悚.然\耸.立C.两靥.\梦魇.歆.享\谙.熟诧.异\叱咤.D. 垂涎.\蜿蜒.屡.次\履.行贾赦.\敕.造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寒暄雕梁画栋走头无路内帏厮混B.诡密百无聊赖彩绣辉煌寻死觅活C.蹙缩文彩精华咀嚼赏鉴腮凝新荔D.蹒跚浑世魔王抄手游廊轩竣壮丽3.下列句子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借指晚年。

C.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嗟:叹惋之辞D.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偏僻:偏激,不端正。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也不防回头看看各家品牌的汽车设计风格都是智谋变化的,今天就从欧洲车说起,每个大品牌挑选一个典型车型,管.窥蠡测...。

B.与别人交谈时,要用平和的目光注视对方,以示尊敬和礼貌;双方交谈中,应经常保持目光接触,不应长时间回避对方或是顾盼神飞....,也不要直勾勾地盯着对方。

C.国际足联主席对巴西成功举办世界杯充满溢美之词....,他说,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巴西的组织工作可以得9分。

D.当薛宝钗、史湘云等女孩子也劝自己致力功名时,贾宝玉感到特别痛心。

他觉得好好的清白女子,也学得沽名钓誉....,是“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了”。

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A.随着网络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网络语言,有的网络语言反映了时代进步,但有的完全是粗俗的,对汉语发展是一种威胁。

B.老人桑地亚哥正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的写照。

广东省雷州市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雷州市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伍妈:(哽咽)你还要走啊?还要打仗?
千里:(安慰)妈,不打仗了,没仗打了!
(晚上,伍千里躺在船上。)
万里:(戳戳伍千里)拿枪给我看看,看看!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辨析文中观点态度能力。
C.“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错误,根据材料二“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可知我们一般习惯于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不是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
(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
材料二:
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和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
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合,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做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稳立牢。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练习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司马迁是一个史官,对于那样一个泱泱大国,他所能做的多半是记录。

和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比,他可以改变的东西相当有限,而其性格更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劣势。

客观地讲,后人纪念司马迁,既是对他的尊敬,也包含了许多同情,这让司马迁成为了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悲情英雄。

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淹没在一个所谓“盛世”的大汉。

司马迁的爱憎分明是大部分人爱他的主要理由,但这四个字却远远不能概括司马迁的全部。

他的名字之所以能够和他的《史记》一起被载入史册,不仅因为他有一颗心怀天下的赤诚之心,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一个史官和一个人的境界——真。

这种真概括起来就是一种“实录精神”,这种精神源于他父亲临终前的嘱咐,也一直延续到司马迁生命的终点。

为了得到历史最真实的素材,司马迁必须以最近的距离去触摸每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今天才得以将<史记》奉为历史真实公正的范本。

从技术上讲,司马迁收集史料的方式是原始而落后的,没有碳-14定位仪,没有多少人的协助,也没有今天史学家们系统的理论知识,他能做的只是朴实的记录。

面对现实,记录现实,秉笔直书,看上去不及征伐疆场将领之勇,也不及社稷江山帝王之智,但司马迁的《史记》真实的呈现告诉我们,王侯将相、布衣百姓只不过是历史中的一个又一个等质量的元素,这种不虚美不隐恶的记录方式,对于司马迁来说既是一位史官的职责,更是他胸中最大的心愿。

比了解到真相更难的是把真相说出来,而钱与权正是说出真相最大的阻碍。

幸运的是,历史人物不会因为自己的丑像被暴露而找司马迁算账,但他所经历着的一切钱与权的现实压力,却也着实考验着他作为一个史官的秉性——而他做得很好。

实录精神的存在需要社会的宽容,也需要实录者的勇气,而一个宽容的社会也注定会增加实录者的勇气。

记录现实比记录历史更需要勇气,因为现实中的丑陋者从来害怕让人知道自己的丑陋,而记录也远远不止于美丑之辩!不要说记录者代表正义,但起码应该代表事实——这是记录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卷分析

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卷分析

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卷分析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主要意图在于让学生学好教材,灵活运用教材知识,熟悉高考题型,了解高考要点,进而达到熟练掌握高考知识的目的。

一、试题分析:1、本次月考的范围是高一册第一二两个单元,共计6篇课文的学习内容。

其中现代文小阅读、文言文阅读理解均选自课本原文原段,现代文大阅读则选自2010年浙江、辽宁高考真题,其它试题则兼顾了课内与课外。

2、试题命制形式仿照高考命题的模式,分别为语言基础知识、文学作品小阅读(高考一般为科技问小阅读)、文言文阅读、翻译赏析默写、现代文大阅读理解、语言知识运用及表达、作文。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题难度应该说适中。

课内的内容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相对比较简单,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语文课本的学习,只要认真学习、听课、作业,就一定能够获取高分;课外的题目因人而异,按理说也不算难,只是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

二、倾向性问题:1、基础部分病句、成语等都是薄弱环节。

2、对课本的重视程度不够,换一个角度提问就会无所适从。

3、诗词鉴赏非常薄弱,鉴赏的能力要日积月累。

4、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向课外延伸拓展的能力相当不足,特别是艺术手法的鉴赏更待提高。

5、话题作文对主题的把握不准、材料不新颖、语言表达文采不足、书写不够整洁美观。

三、下一步应对策略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基础部分的重心继续降低,强化基础,包括课下注释;多做基础小练习,多安排基础性的作业。

2、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看重课本、课文的学习,认识语文课文的人文价值,并最大可能地开发课本、课文、读本的考评价值。

强化语文高考题目在课外、知识在课内、能力在课堂的主导意识。

3、加强文言文翻译训练。

高一的学生阅读量不是很小,文言文基本能看懂,但真正动手翻译又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多教给学生翻译方法是当前很重要的一点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结合第二册的文言文课文让学生在翻译上面再下功夫。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对现阶段的学生一定要明确提出常用实词和考纲范畴的18个虚词。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宾川四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11月月考高一语文试卷命卷人张化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案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悬棺”之谜解朱友昌一千多年前,福建一位著名学者在武夷山游览时,看到半崖上的山洞里放着一些棺材,十分惊讶,便在笔记里写下了“悬棺”一词。

后来,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10多个省市,甚至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也发现了悬棺或类似的崖葬。

这些悬棺或崖葬,有的在崖洞中,有的搁在横木上,有的近贴水面,有的高离水面.那么,这些悬棺或崖葬是什么人留下来的呢?秦汉时期,武夷山属闽越,是闽越人的活动中心。

因而就有人推断,武夷山的悬棺是闽越人的遗物。

有人据悬棺或崖葬风俗的延续性考虑,认为散布在各地的悬棺或崖葬都是古越人及其后人所为.古越人散布到各地,把他们的葬俗也带到了这些地方。

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我们在研究悬棺或崖葬时,认为它是一种风俗,而不去研究该葬俗形成的客观原因,即实行悬棺葬或崖葬的民族的生产生活环境。

要知道,人类的许多风俗是自然形成的,越是在早期,人类越受到当时生产条件生活环境的制约.已发现的悬棺或崖葬,均在溪流的悬崖上,且大都在大江大河支流及其末端,两岸高山峻岭、断崖绝壁,中间溪水流淌,这样的环境,只有渔民才有可能在此生产生活。

而且,这些地方都远离农耕区域,可排除农耕民所为的可能性。

在福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的悬棺中,有几具船形棺.可以设想:悬棺的主人是以船为家,也就把棺椁造成船形了,使死去的人能像活着时一样生活;或者在最早时,就是以船作棺来存放尸体的,渐而成俗.考古工作者曾对一具船形棺进行研究,发现随葬品中有龟形木盘和许多鱼骨,棺的主人生前很可能是个渔民了。

遍布于江河小溪中的渔民因水而居,因渔而生,漂泊不定而又极其分散,很难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安身之“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级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人:张士锋审题人:范珍珍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

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

《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

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

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上层踢球已经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踢球的情景。

宋代社会上还有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

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两种方式,但书上讲的大多是白打踢法。

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

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已由射门比准向灵巧和控球技术方面发展。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

《水浒传》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

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比赛的组织和宣传推广。

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

宋代民间,习惯把无馅的食品称为饼,用火烤的叫烧饼,蒸的叫蒸饼,面条叫汤饼,油炸的叫油饼;宋仁宗赵祯做皇帝之后,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就改称为“炊饼”。

在当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种大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

宋朝把有馅的食品叫做馒头。

《水浒传》中武大郎每天早起,挑起做好的一担炊饼出门叫卖。

武松离家出行前,曾经交待哥哥武大说:你少在外面,早点回家;原先做炊饼十扇笼,以后只要做五扇笼。

扇笼就是蒸笼,可以断定,大郎炊饼是蒸出来,而非烤制的烧饼。

宋代炊饼是今天的馒头,绝非烧饼,而馒头却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

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春秋两季加炊饼,冬天供应太学馒头。

宋人笔记言,炊饼深受汴梁城民众喜爱,成为主食。

年年清明节,市民携带枣粥、鸭蛋和炊饼,出游踏青。

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病者想渐苏醒能食矣。

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诗人杨万里题作《食蒸饼作》:“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

”读《水浒传》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更多的是纵情取乐,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载体。

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宋朝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市井生活恬静和谐。

宋朝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蹴鞠是宋朝清明节习俗的主要亮点,在当时,这种活动仅在上层社会流行,也是足球艺人赖以保障生活的方式。

B.圆社是宋代蹴鞠艺人的专业团体,有助于蹴鞠艺人团结互助和维护切身利益,圆社组织蹴鞠比赛,并进行宣传推广。

C.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就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宋朝太学食堂在冬季例行加餐供应馒头。

D.炊饼是宋朝市民在清明节出游踏青时常携带的食品,当时汴梁城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炊饼成为当时民众的主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清明节作为宋朝的一个重要节日被宋人发挥到极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B.宋代蹴鞠的“白打”踢法是调动身体多个部位完成的一套花样动作,使“球终日不坠”,该踢法不比射门的准确性,而比控球的灵巧性。

C.宋代的饼有烧饼、蒸饼、汤饼、油饼等多种,因避宋仁宗的名讳,蒸饼改称炊饼,宋人笔记和黄庭坚的书简都说明炊饼深受民众喜爱。

D.根据《水浒》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和《清明上河图》,我们既可看出宋朝清明节习俗主要是纵情取乐,也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朝的清明节,人们进行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活动,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神圣感。

B.陆游的《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说明宋朝清明节有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而杜甫的《清明》诗说明清明节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在唐朝就已盛行。

C.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发展,蹴鞠运动不仅在当时的上层社会流行,还有专业的踢球艺人,而且追求灵巧的控球技术,有专门负责蹴鞠活动的团体。

D.炊饼就是蒸饼,这不仅从《水浒》中武松和武大郎关于卖炊饼的对话中可以断定,也可以从杨万里《食蒸饼作》一诗的诗题和内容的对照中得到印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1903年春,川沙小学举行开学典礼,这是黄炎培教育生涯的发端。

作为校长,黄炎培只尽义务,不领薪水。

他还亲自上讲台,每天讲课3小时。

在他的努力下,这所小学办得如火如荼,人们以自己的孩子能入川沙小学为荣。

1906年,黄炎培创办了浦东中学。

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黄炎培都冲在第一线。

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由他把关、拍板。

黄炎培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勤、朴、诚”人生修养三要点。

革命家张闻天、文学家叶君健、物理学家王淦昌、翻译家卞之琳、教育家夏坚白、会计专家潘序伦、历史学家范文澜、导演谢晋以及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都曾就读于浦东中学。

该校在当时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

辛亥革命后,黄炎培任江苏省教育司长,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拟出了科学、严谨、可行的《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全力以赴进行落实,使得江苏省很快成为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为教育界树立了楷模。

黄炎培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国内外进行多方考察。

1914年2月,他以《申报》记者身份在安徽、江西、浙江考察教育,历时95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

同年9月,他又到山东、北京、天津考察教育,历时36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二集。

1915年,他又随中国实业考察团在美国考察了25个城市52所学校,历时三个月,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包括总统威尔逊、大发明家爱迪生),尤其注重考察美国的职业教育。

1917年,他还到日本、菲律宾考察,历时两个月。

黄炎培由此获得了“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

黄炎培考察的重大收获是更加肯定了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他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大力推行职业教育。

1917年5月6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正式成立,黄炎培担任办事部主任。

职教社诞生以后,逐渐形成一个完整、宏大、有机的体系,它的触角伸展到许多领域,成果之丰硕,实属罕见。

光是一个中华职业学校,从1918年创立到1952年被轻工业部接管,培养毕业生多达7000人以上,其中不乏名人,包括数学家华罗庚、社会活动家徐伯昕、经济学家顾准、演员秦怡等等。

在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黄炎培不断地发展、深化着自己的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于1913年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脱离生产的弊病,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

这篇文章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成为黄炎培职业教育的理论雏形。

后来,在实用主义基础上,黄炎培进一步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即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肓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

至此,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基本成熟。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散发着浓厚的平民气息。

他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

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

黄炎培崇尚简朴生活。

他从不添置家产,卧室就是会客室。

国难当头之时,黄炎培要求职教社同志勤俭节约,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

抗战胜利后,职教社总社迁回上海,由于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黄炎培不得不卖藏书、字画以资生活。

杜月笙听说了,送来两千大洋资助他,黄炎培却把这笔数目不小的钱全部捐给了职教社,自己依旧卖字。

黄炎培的朋友江恒源,曾经用“侠骨慈肠、锦心绣口”一语评价他。

对此评价,黄炎培当之无愧。

终其一生,他淡泊从容地面对人世沧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他的心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永远是国家、人民、职业教育。

他用一生的执著追求和光辉事业,完美地诠释了“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八个字。

【相关链接】①黄炎培始终如一地将爱国主义灌输于日常教导之中。

中华职业教育社章程的第一条是:“同人认此为救国家救社会唯一方法,矢愿相与始终也。

”②黄炎培始终秉持一个坚定的志向:拒不做官。

北洋政府两次任命他为教育总长,他坚辞不就,矢志不渝,埋首教育事业。

③黄炎培先生的爱国思想、民主思想和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思想,贯串在他一生的业绩之中,是很值得传诸后人的。

(孙起盂1988年l1月6日题词)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黄炎培创办的浦东中学,由于有张闻天、叶君健、王淦昌、卞之琳、蒋经国、蒋纬国等名人在那里就读,使该校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

B.黄炎培获得“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是因为他不但经常深入各地考察,而且善于根据考察见闻写出自己的考察日记。

C.1914年以后,黄炎培历时多天,在国内外进行了多方考察,他的考察都是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了解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D.《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不让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弊病,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

5、黄炎培在教育实践中有哪些重大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6、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爬上楼顶的男孩儿蓝月我把车子开得飞快。

我时不时拿眼睛橫一下副驾驶座叫陈小雨的孩子。

小家伙似乎有点不安,一会儿玩玩手指,一会儿又将眼神飘向窗外。

你说现在的孩子玩什么不好,居然要玩爬楼顶的危险游戏,这不是给我们警察添乱吗?这个孩子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爬楼顶玩。

最可恨的是,他居然对我说,明天的新闻上别忘了写上他的名字。

这孩子爬楼顶爬出瘾来了,开始几次还有点害怕,低着头不敢吭声,后来居然用满不在乎的眼神看我们,嘴角还露出一丝叛逆的挑衅。

我决心要面见他的父母,再也不能被他忽悠了。

前几次问他,他说父母都不在家,奶奶是个聋子,说就算我们去了也是白搭。

到了陈小雨的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