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抑郁干预策略的相关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高校辅导员分析处理大学生抑郁情绪

高校辅导员分析处理大学生抑郁情绪

C PRWORLD 公关世界 \67高校辅导员分析处理大学生抑郁情绪问题研究文/玉佩鐘摘要:大学生抑郁情绪是研判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线索,辅导员通过捕捉大学生抑郁情绪的表现,分析研判深层内因,及时有针对性地做心理疏导可阻止大学生抑郁情绪恶性发展。

通过分析大学生抑郁情绪来源及成因,得出抑郁情绪源于自我发展矛盾、人际关系危机及原生家庭问题。

高校辅导员可通过以下四个方式处理大学生抑郁情绪问题:提升抑郁情绪发现、分析及应对能力,掌握大学生不同阶段焦虑源,帮助大学生建立优质社会支持系统,提升积极心理干预水平。

其中如何提升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及加强积极心理干预的部分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抑郁情绪,辅导员,焦虑引言大学生处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发展阶段,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应对环境变化、生活困境与人生挑战的经验不足,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1]抑郁症是当代大学生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而抑郁症的前期体现的是抑郁情绪等不良情绪体验的堆积。

我国大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9.3%,[2]抑郁是一种心境低落、悲观的消极情绪状态,若长期处于此种状态会引发各种心理疾病。

[3]抑郁症状包括自我评价低、精神迟滞、无愉悦感、精力减退等,严重的会伴随出现自杀念头、存在自残行为、易失眠或睡眠过多等情况。

[4]抑郁不利于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造成大学生退学、休学的主要原因。

目前治疗抑郁症的方式比较简单,吃药或者做心理咨询就可以解决,但大家对抑郁症存在偏见,拖延或害怕导致抑郁症最佳治疗时间被延误。

大学生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职责和岗位要求辅导员深入学生群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关系到学生三观的培养质量与立德树人的目标实现,因此,发现和研判大学生抑郁情绪并做好疏导,防止大学生抑郁情绪堆积与恶化是高校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大学生抑郁情绪成因分析1.自我发展与人际关系焦虑大学生常见的焦虑源包括以下两项:学业与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危机,当焦虑无法调节时伴生抑郁情绪。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XXX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lthough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was the main method of treatment in the past。

drug treatment has e the dominant approach in the last 20 years due to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n logy。

Antidepressant drugs。

including chemical-synthetic drugs。

plant extracts。

and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XXX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depressants.Keywords: n。

antidepressants。

research progress.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通常表现为长时间情绪低落或悲痛欲绝,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

据统计,中国有大约3000万抑郁症患者,全球范围内有超过5亿人正在遭受抑郁症的折磨。

抑郁症对人们身心健康、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极大,因此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采用心理治疗,而近20年来,药物治疗逐渐成为主导地位。

目前认为,抑郁症与遗传、心理、神经、内分泌等因素诱发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或(和)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神经肽等神经递质含量降低及其受体功能下降有关,近年来还发现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负反馈失调、谷氨酸传导障碍、神经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

这些新发现的病机制促进了新药的研发。

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产品主要由以下五大类构成:选择性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定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NaSS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T)、五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aRI)。

抑郁障碍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相关因素及干预研究进展

抑郁障碍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相关因素及干预研究进展

抑郁障碍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相关因素及干预研究进展摘要:青少年是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高发人群,而大学生这一群体的NSSI的报告率也在不断增加。

有研究显示,心理病症中的抑郁障碍会导致NSSI 行为的出现或使其行为程度加深。

近些年,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现状呈现直线上升式增长,发生概率的不断增加使研究人员对其流行病学特征、现状、危害因素和干预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本文对抑郁障碍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相关因素及干预进行综述,以期为校园伤害的防控提供线索或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抑郁障碍;非自杀性自伤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指个体在无自杀意图的情况下,反复、故意、直接伤害自己身体且不被社会所允许的行为[1]。

抑郁障碍(depressive disorder)又称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情绪显著持续低落的心理病症,是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2]。

目前较多文章以青少年为出发点,但对于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抑郁障碍的现状、危害因素、相关性等研究国内相对较少。

基于此,本文拟对国内外有关抑郁障碍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相关因素及干预进行综述,以此为抑郁障碍大学生NSSI的干预治疗和防控提供相关的线索。

1 NSSI现状大学生多处于青春期后期和青年期早期,这个年龄段是步入大学和走入社会的第一步,承受的压力是无法想象的,故也是自伤行为的高发人群。

据潘珍等[3]的Meta分析可知,我国大学生NSSI 检出率为16.6%,并且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高校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分别为 21.9%,23.0%,2.1%。

我国大学生NSSI检出率高于英国(6.9%)、德国(14.9%)等国家青少年自伤行为的报告结果,但低于加拿大(39.5%) [3]。

针对NSSI行为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的重点。

关于NSSI行为的特征,多数学者认为其具有性别差异,Deleo [4]和Hawton等[5]国外学者研究显示女生的NSSI检出率高于男生。

焦虑与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相关性研究

焦虑与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相关性研究

焦虑与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相关性研究近年来,焦虑与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的同时,大学生常常陷入焦虑和抑郁的困境。

本文将以焦虑与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相关性为主题,通过文献综述和调查研究的方法,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

一、焦虑与抑郁症的概念焦虑是一种负性情绪体验,常常伴随着对未来事件的担忧、忧虑和不安。

焦虑表现为紧张、恐惧、心烦意乱等情绪状态。

而抑郁症则是一种与情绪调节失衡有关的心理障碍,其主要特征是持续的、严重的抑郁情绪,影响到个体的情感、认知和行为。

二、焦虑与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病率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中焦虑与抑郁症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未来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等多重压力,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他们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一项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焦虑和抑郁症的患病率分别为30%和20%左右。

三、焦虑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焦虑与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研究表明,焦虑和抑郁常常是相互关联的,即焦虑症状可能预示着抑郁症的发生,而抑郁症状也可能导致个体更容易感到焦虑。

一项研究发现,焦虑和抑郁症状在大学生中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

四、影响焦虑与抑郁症的因素1. 学业压力:大学生常常面临着繁重的学业任务和竞争压力,这些压力可能导致他们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2. 人际关系困扰:大学期间,个体的人际关系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也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3.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缓解焦虑和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

缺乏社会支持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五、预防和干预策略针对焦虑与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相关性,制定以下预防和干预策略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1. 提供心理教育和宣传,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2. 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3. 培养积极应对压力的能力,例如通过运动、艺术等方式释放压力。

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面临着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这些情绪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可能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睡眠质量作为反映个体身心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密切相关。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提高睡眠质量,维护身心健康。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大学生的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等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文献综述在近年来的学术研究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其中,焦虑和抑郁作为两种常见的情绪障碍,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可能进一步引发其他身心问题。

与此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

关于焦虑与抑郁的研究,已有文献表明,大学生群体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较高。

这些情绪障碍可能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未来规划等多种因素有关。

焦虑和抑郁之间往往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一种情绪障碍可能加重另一种情绪障碍的症状。

关于睡眠质量的研究,文献指出,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差。

这可能与不规律的作息、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压力等多种因素有关。

长期的睡眠质量不佳可能导致精神状态的恶化,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于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已有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焦虑和抑郁可能导致睡眠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睡眠质量的不佳也可能加重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中国心理学界大学生情绪调节研究的综述

中国心理学界大学生情绪调节研究的综述
从2 O世 纪 8 O年代 开 始 , 中 国基 础 医 学界 、 教育 界 和 心 理 学 界 女生常采用转移注 意的方式 , 男生则多采用压抑 的方式 。 大 学 生情 绪调 节 策 略 多元 化 研 究 主 要涉 及 情 绪 调节 策 略 的学者 先后将研究的兴趣放置到 了大学生情绪调节研究上。
的趋势, 可 粗 分 成两 个 阶 段 。 第一阶段为 2 0 0 0 - 2 0 0 7年 , 此 阶 关, 与 自我肯 定因子呈显著正相 关。差异检验结果也表 明, 除 段的 7年关注者甚少 , 平均每年仅有论文 5 . 7 篇; 第二阶段为 抑郁这一 因子外,认知重评得分高低不同的大学生在心理问 2 0 0 8 - 2 0 1 4年 , 平 均每 年 1 6 . 7篇 。 题、 自我 肯 定 、 焦 虑 上 的 得 分 都有 显 著 差 异 。可见 , 认 知 重评 心 理 学专 业 杂 志 刊 登 大 学生 情 绪 调 节 文 章情 况 如 下 。1 4 策略与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联系 。认知重评策略水平越高 ,
关键词 国内 大学生情绪调节研究 现状 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 : B 8 4 2 . 6 文献标识码 : A
G r o s s 认 为 情 绪 调 节 是指 “ 个 体 对 具 有 什 么样 的情 绪 、 情 意 。性别差异表现为女生多使 用情感分享和情感表露 的方式
绪什么时候发生、 如何进行情绪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 ” 来调节积极情绪 , 男生 多用克制、 升华的方式 。 对消极情绪时,
着 负相关关系, 正性情绪的克制和 负性情绪的发泄、 压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体
1 文献的总体情况 验与人际关系困扰有正相关关系。负性情绪 的压抑、体验和 中 国知 网显 示 ,中 国心 理 学 界 的 第 一 篇大 学 生 情 绪 调 节 发泄对人 际关系困扰有 显著 的正向预测作用 。大学生情绪调 的研究论文发表于 2 0 0 0年 。在 2 0 0 0 ~ 2 0 1 4年 间的 1 8 3篇学 节策 略与抑郁的研究发现 ,情绪调节中重新评价策略与抑郁 术论文 中, 会议论文集 1 6 篇, 占1 0 %; 学位论文 5 6 篇, 占3 1 %; 呈 显著 负 相 关 , 重 新 评 价策 略 的使 用有 利 于 减 少 抑 郁情 绪 。 大 期刊文章 1 0 8篇 ,占5 9 %。各年份论文发表数量呈逐渐递增 学生的认知重评策略与心理 问题 、焦虑及忧郁呈显著的负相

大学校园中的抑郁症预防和干预

大学校园中的抑郁症预防和干预

大学校园中的抑郁症预防和干预简介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在大学校园中更加普遍。

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以及生活调整等多重压力,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他们易于出现抑郁症的症状。

本文将讨论大学校园中抑郁症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旨在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预防抑郁症的措施1. 建立支持系统大学生应该尽量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交网络和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和导师保持良好的沟通。

这将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2. 寻求心理咨询学校通常会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个体辅导和心理治疗,以帮助学生应对各种压力,并提供情绪管理技巧。

3. 社团参与活动加入感兴趣的社团或参与课外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来增强社交联系,并获得其他学生的支持。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情感。

4. 健康饮食和运动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可以改善个体心理健康。

合理膳食结构和适度运动不仅对身体有益,还能帮助释放紧张情绪,增加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干预措施1. 提供专业指导学校可以组织定期的心理健康培训和讲座,向学生普及有关抑郁症的知识和处理方法。

这样可以帮助大家认识到抑郁症不是个人弱点或缺陷,而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心理问题。

2. 提供心理支持服务除了心理咨询外,学校还应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或电话热线服务,以便及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支持。

这将使他们能够随时获得帮助,并得到及时响应。

3. 建立合作机制学校可以与当地医院、社区心理机构等建立联合合作机制,提供更加全面的治疗服务。

通过专业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精神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各种干预手段。

4. 宣传推广在校园内进行针对抑郁症预防和干预的宣传推广活动,如海报、宣传册、主题讲座等。

通过多种形式向大学生宣传抑郁症相关信息,促使更多人关注并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结论大学校园中存在较高的抑郁症患病率,但通过采取适当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该问题对大学生们产生的不良影响。

抑郁症研究进展综述

抑郁症研究进展综述

抑郁症研究进展综述摘要:抑郁症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重要疾病,当前抑郁症的研究集中在发病原因,发病特点,抑郁症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截止目前抑郁症尚无良好的治疗方法,大多数学者认为抑郁症的治疗还是应以心理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再结合患者的具体发病原因、抑郁症特点等给出个性化治疗建议,以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使其逐渐走出“抑郁”,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临床治疗则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加以心理治疗,即便如此,每年还有很多人受抑郁症的折磨,也有很多人因此失去生命。

关键词:抑郁症;发病原因;发病特点;抑郁症诊断;抑郁症治疗近些年抑郁症发病人群在不断攀升,我国已确诊的抑郁症病例接近3000万,约15%的抑郁症患者选择了自杀。

抑郁症患病人群涵盖了整个年龄段,有小孩、有大学生、有产妇、有宝妈、有中年人、老人等,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也很复杂,在临床研究中,患者的发病因素多种交叉,这也为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如何准确掌握、分析患者的发病因素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在抑郁症研究中这些方面受到了学者的普遍重视。

一、抑郁症的病因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具有显著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主要特征的疾病。

在临床上,患者通常会表现出以下抑郁心境:痛苦、悲伤、沮丧、绝望。

研究发现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评价都“过低”,他们具有明显的自卑心理。

其心境变化呈现“晨重夕轻”,早晨起来,本该美好的心情被伤感代替,一些患者有严重的失眠特点,晨起就精神不振,对任何事物没有兴趣,总是感觉困乏。

抑郁症患者需要社会、亲人的理解和支持,需要社会、亲人的关爱和关注。

例如,蒋某某,原本是个开朗自信的人,在准备结婚的时候父亲意外死亡,未婚妻背叛,他的人生进入谷底,逐渐变得不爱出门,害怕与人交谈。

在此情况下家人和朋友并未关注到他的心理变化,还一味地指责他不够坚强,朋友也逐渐的疏远他。

在半年后蒋某某接受治疗,治疗一年多后,他开始尝试走进人群,但朋友的嘲笑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选择了自杀。

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症状的关系研究报告

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症状的关系研究报告

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症状的关系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评估,我们发现了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具体而言,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与较低的抑郁症状呈正相关,而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与较高的抑郁症状呈正相关。

这些发现对于理解抑郁症的发展和治疗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引言: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情绪调节策略是个体在应对压力和负性情绪时所采取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过去的研究表明,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关联,但具体的关系仍然不清楚。

因此,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

方法:参与者:本研究共招募了300名年龄在18至45岁之间的成年人作为参与者。

其中,男性150人,女性150人。

所有参与者均无抑郁症的临床诊断。

测量工具:本研究采用了两个主要的测量工具,分别是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和抑郁症状评估量表。

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参与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分。

抑郁症状评估量表采用了经典的抑郁症状量表,用于评估参与者的抑郁程度。

程序:所有参与者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了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和抑郁症状评估量表的填写。

参与者在填写问卷前,接受了研究人员的详细说明,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结果: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症状之间的相关性。

具体而言,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得分与较低的抑郁症状得分呈正相关(r = 0.45, p < 0.001),表明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与较低的抑郁症状水平有关。

相反,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得分与较高的抑郁症状得分呈正相关(r = 0.38, p < 0.001),表明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与较高的抑郁症状水平有关。

讨论: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

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如积极思考、寻求社会支持和运动等,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负性情绪和压力,从而减轻抑郁症状的发生和程度。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干预——第二届大学生研究学术论坛综述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干预——第二届大学生研究学术论坛综述
具有 迫切 的现 实意 义 。南 昌大学 陈建华 等人 通 过分 析 2 0 ~ 0 6年某 省高 校 大学 生 自杀 的 0 1 20
4 6起案 例 , 大学 生 自杀 的诱 因进行 了深 入 的分 析 。他们 的研究 发 现 , 对 大学生 自杀 的诱 因大
致分 为 以下几类 : 1 恋爱 问题 。 () 在他 们所 收集 的 4 6个案 例 中共有 1 2例 , 占总数 的 2 %。 2 6 () 自杀 者生前 患有 严重 的心 理疾病 。 在所 收集 的案 例 中有 9例 , 占总 数 的 2 %。 3 自杀 者生 前 0 ()
所 曾燕 波 的研究指 出 , 自杀 是 中国 1 — 4岁年 轻人 死 亡 的第一 原 因 。和其 他人 群 相 比 , 国 53 我 大 学生 自杀率 并不 算 高 。中 国大 学生 自杀率 只 在 21 0 0 ~ /0 0 0之 间 , 低于 全 国年平 /0 0 0 41 0 0 远
办 全 国第 二届 大学 生研究 学术论 坛 , 门探讨 大学 生 的心理健 康 问题 。 自全 国 10多位专 专 来 3
家学者 和在校研 究 生应邀 参加本 次论 坛 ,论坛 对大 学生 群体 存在 的心 理 问题及 干预 策略 等
议题 进行 了深入 研讨 。


关 于大 学生心 理 的病理研 究
患有严 重 的心理 疾病 , 且其 家族 有不 同类 型 的精 神疾 病 患病史 。该类 型共 有 6例 , 占总数 的 1 %。 4 学 习压 力过 大最 终导致 自杀 的 , 3 () 在所 收集 的案 例 中共 8例 , 占总数 的 1%。 5 因身 7 () 体 患病 长期 治疗 未果 , 内心 痛苦 、 情绪 不稳 而走 向极 端 的共 6例 , 占总数 的 1%。 ( ) 际关 3 6人 系适应 不 良等 因素 5例 。有研究 者指 出 , 了 防范大 学生 自杀 , 必 要帮 助 大学 生建 立合 理 为 有 认 知观 念 、 立正 确 价值 观 , 人格 障碍 大学 生 给予 适 时关 怀 , 校要 开 展 心理 健康 教 育工 树 对 学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综述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综述
防体 系和 改善 大 学 生 的 社 会 心 理 环境 。 关键 词 : 学 生 ; 理 危 机 ; 机 干 预 大 心 危 分类号 : 3 文献标 识码 : G4 A 文 章 编 号 :63 19 2 0 ) 1 0 2 —0 1 7 — 3 5( 0 8 0 — 1 0 4
有 关 调 查 资 料 统 计 显 示 j全 球 每 年 自杀 未 遂 的 。:
发生是预料之外 ,) 6 日常 工 作 遭 到 破 坏 , ) 来 的不 7未
的伤害 。后来 G as(9 4 将其 定义 为“ ls 1 6 ) 问题 的 困难 性、 重要性 和 立 即进 行 处 理 所 能利 用 资 源 的 不均 衡 性” ] [[ 。P n k l ( 9 1 认为危 机是个体运 用寻常 u u ol 1 9 ) u 应付方式不能 处理 目前 所遇 到 的 内外 部 应 激时 所发 生 的一种反应 。美 国著名 的《 氏大 词典 》 危 机定 韦 将 义为 “ 决定 性或 至关 紧要 的时 间 、 阶段 或事 件 。[ 而 ” 4
20 0 7年 O 2月
大 学 生 心 理 危 机 干 预 研 究 综 述
曹 晖 曹 聘。
( 城 大 学 学 生 工 作 处 ,1 聊城 2 2 5 ; 。 城 大 学 教 育 科 学 学 院 , 聊 t东 J . 50 9 聊 山东 聊 城 2 2 5 ) 5 0 9
摘 要 : 过 对 大 学 生 心 理 危 机 干 预 研 究 文 献 的 综述 , 析 和 廓 清 了包 括 心 理 危 机 定 义 内 涵 、 通 分 特
维普资讯
第3卷 1
第 1 期
长江 大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 lo n te Un v r i ( o il ce c s o r a f Ya g z ie st S ca in e ) y S

近十年国内外抑郁情绪理论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外抑郁情绪理论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外抑郁情绪理论研究综述摘要长时间以来,国内外的学者对于产生抑郁情绪的原因进行研究,很多研究结果表明,产生抑郁情绪的原因与多种因素相关,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具体的数据显示抑郁情绪产生的具体原因,所以对于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对于近十年国内外抑郁情绪理论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希望能够通过研究这些文献综述得出一定的研究结论,希望能够对于之后抑郁情绪的抑制起到一定的帮助。

引言当前国内出现了很多研究理论,其中有自动思维、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注意偏向等因素能够对于抑郁情绪的影响,但是几乎没有研究学者研究这些因素对于抑郁产生怎样的影响。

所以本文对于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考虑多种因素对于抑郁情绪造成的影响等,并且研究抑郁情绪对于人们情绪所造成的影响,怎样合理的抑制抑郁情绪的产生等展开相关研究。

1.抑郁的理论基础1.1抑郁的概念抑郁是人类心理失调最主要和最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是每个个体在其生命历程中都会或多或少感受到的一种情绪。

抑郁(Depression起源于拉丁文Deprimere,意指“下压”,17世纪时这个词最早用来描述情绪状态。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安哥德(A. Angold对抑郁作了如下描述:(1)抑郁为正常心境向情绪低落方面的波动,即每天出现情绪恶劣的一面;(2)抑郁为不愉快、悲伤或精神痛苦,是对一些不良情景或事件的一种反应; (3)抑郁作为一种特征,是指个体持久的、相对稳定的愉快感的缺乏;(4)抑郁作为一种症状,是指心境处于病理性的低下或恶劣。

1.2抑郁的分类抑郁情绪按照程度进行划分,其中可以分为精神抑郁、神经抑郁以及产生抑郁情绪的状态等。

其中精神抑郁一般是由于身体出现疾病所导致,是因为身体中的机体生化因素由于出现一些异常而产生的生理性疾病,也可能会由于家族的遗传所导致的心理疾病。

精神性抑郁实际上就是具有精神病的一类疾病,得出这一疾病的患者并不能真切的分出现实与梦境,也可能会做出一些偏离社会常规行为的事情,出现异常症状的状况可以称为精神性抑郁。

大学生心理危机概念产生原因类型及应对方式综述

大学生心理危机概念产生原因类型及应对方式综述

大学生心理危机概念产生原因类型及应对方式综述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大学生在面对诸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问题时,出现心理上的困扰或障碍,表现出焦虑、抑郁、自卑、孤独等不良情绪。

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和处理,可能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产生原因、类型及应对方式对于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在大学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心理压力增加,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交活动,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调整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原因1. 学业压力:大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压力,需要不断地学习、考试,进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阶段,这种学业压力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出现焦虑、压力感受过重等心理问题。

2. 就业压力: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找到一份满意的就业岗位变得越来越困难,这种就业压力会让大学生感到焦虑不安。

3. 人际关系:大学生们面临着与新同学、室友、导师、社团成员等各种人际关系,关系纷繁复杂,容易出现人际冲突、不适应等问题,造成大学生心理负担。

4.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家庭的矛盾、家人的期望、亲人的疾病等都可能给大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5. 异乡压力:很多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面对异乡的生活环境、社交圈子、人情世故等问题,容易感到孤独、焦虑。

6. 自我要求过高:有些大学生对自己要求过高,期望得到过高的成绩、过高的评价,导致自我价值感不足,出现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1. 焦虑症: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紧张不安,恐惧感强烈,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

2. 抑郁症: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神萎靡,自责、自卑、无助感等症状。

3. 孤独感:表现为与周围人缺乏联系,感到孤独、被遗弃,不愿意与他人交流,自我封闭。

团体咨询治疗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研究综述

团体咨询治疗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研究综述

考虑到 团体 咨询 干预 大学生 抑郁情 绪过程 中相关 因素 对实验 结果 的影 响作 用,
没有对 实验过 程 进行 有 效控 制, 接进 行 统 计计 算, 使得 统计 结 果 存在 偏 直 也
差 。
3团体 咨询 干 预大学 生 抑郁 情绪 的发 展 趋势
3 1 规划 团体 咨询 总体模 式 .
成 员的 问题, 解决 问题 。 3 4 提 高团体 咨询 的 规范性 .
在很大程 度上 强化 了大 学生 的心理素 质, 比传统 的 团体 咨询 有更 高的效率 和更 明显 的短期 效果, 长期疗 效不 如传 统 团体 咨询 。 有研 究者 在 团体 咨询 中对 但 还 抑郁情绪 严重 的成 员辅 以一对 一 的个体 咨询, 为成 员提 供 了更可靠 的环 境, 可 使团 内成员 降低他 们 的防御性 , 更容 易与研 究者 建立 彼此 信任 的关系 。 因此个 体咨询和 团体 咨询 相 结合可 以更有 效的 改善 大学 生 的抑郁 情绪 。
种 心理 咨询与 治疗 的形式 。它 具有 感染 力强 , 响广 泛, 率高 , 时省 力, 影 效 省 效 果 容易巩 固等优 点 。。 =实践证 明, 。 团体 咨询是 一种解 决 大学 生抑郁 等心 理 问题
的有效 方 式 。 本 文对 我国近 五年 团体 咨询 治疗 大 学生抑 郁情 绪的干 预类 文献 进行 回顾
1国 内团体 咨询 治疗 大学 生 抑郁 情绪 的研 究现 状 与特 点
国内团体 咨询治疗 大学生抑 郁情绪 的研究 经常 以症 状 自评 量表, 抑郁 自评
量表, 焦虑 自评 量表 为主要评 估工具 , 筛选 出具 有抑郁情 绪 的大学生 , 进行 团体 咨询 , 后 以前测 后测 学 生的 得分 变化 说 明团体 咨询 的 效果 。结 果往 往表 然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研究综述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研究综述

年轻人死亡原 因 的首位 】 当大学 生心 理危 机发 生时 ,心 。 理危机 的干预成 为重 要 的改变 因素 。中国大学 生心理 危机
问题正在 引起 全社会 的广 泛关 注 ,大学 生心理 危机 的理论 及干预研究也受 到前 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

综合 以上各种干预模式可 以发现 。它 们都是 从危机 的产生 、 发展到干预这个过程来类号
G 4 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2 9 (0 6 6— 10— 3 6 3— 5 6 20 )0 0 1 0 学毅则把心理危机干 预划分 为危 机前期 、冲击期 ( 或休 克
期 )、防御退 缩期 、解 决期 及危 机后 期 】 ,但 冲击 期 、防
近年来 的资 料表 明 ,高校 学生 自杀率 高于一 般青 年 自
杀率 ,重点大 学高 于一 般大 学 ,研究 生 高于本 科生 。我 国
大学生 自杀率为 万分 之二 ,在 此边 缘上 徘徊 的人 数还 在继
续上升 。相关 的调查研究 还显示 ,自杀 已经 占据 l 3 5— O岁
御退缩期与解决期 彼此 内容并 无相 继关 系 ,内容 也不很 明
确 。与解决期 彼 此 内容并 无相 继 关 系 ,内容 也 不很 明确 。
入高校后尖子地位 突然丧失 , 心理无法承受 , 当属发展性 这

心 理 危 机 及 干 预 概 述
心 理危机 。是指 当个体 面临 突然 或重 大生 活逆境 时所 出现的心理 失衡 状态 。心理 学 家卡 普兰 ( .C p n G al )从 a 15 9 4年开始对心理危机 进行 系统 研究 。他认 为 “ 危机 ”是 心理上受 到外部的刺 激或 打击 而引起 的创伤 性反应 。心 】 理 危机 干预就是对处 于 心理危 机境 遇 的人 们采取 迅速 、有

大学生轻度抑郁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大学生轻度抑郁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2013年第·1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38期Jan2013[摘要]在该研究中,我们使用了基于CBT的团体治疗方法,采用心理健康教育、行为积极治疗、放松练习和家庭作业等干预技巧,运用现象学和定性的方法描述了29名轻度抑郁大学生在团体治疗干预中的表现,探讨了团体治疗(相对于个体治疗)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关键词]CBT;抑郁情绪;放松训练;家庭作业[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3)1-0110-03*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山西省省级课题《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生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下的科研论文,课题来源: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编号:JG2011007大学生轻度抑郁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郭娜娜(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12)一、研究综述大学生抑郁情绪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美国的一项大学生抑郁情绪调查(KesslerandWalters)中发现,大学生当中表现出抑郁情绪的人群比例为3%-6%,如果个体不能积极应对或得不到及时干预,终身患病率可能会达到4%-24%。

可见,抑郁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最后可能会发展到真正的抑郁症。

大学是个体一生当中重要的转折时期,大多数人在这个阶段面临有关学业、工作的选择,以及亲密关系的建立,这个时期如果个体出现一定程度的抑郁情绪则可能会在以后长期的一段时间内无法摆脱。

研究证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产生与个体其他方面的心理障碍(躯体疾病导致的心理自卑感等)有关。

纵向研究中也同时发现,由于较低的受教育程度、过度的工作耗损以及人际关系中障碍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曾经有过抑郁情绪的个体在成年后相比没有抑郁情绪的个体在自杀风险率、患其他精神疾病的概率、医院就诊率方面都有明显提高的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挑战健康的疾病。

大学生学业压力与抑郁症状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学业压力与抑郁症状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学业压力与抑郁症状相关性研究大学生学业压力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而与此同时,抑郁症状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

因此,研究大学生学业压力与抑郁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调查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大学生学业压力与抑郁症状之间的相关性,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一、学业压力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学业压力是大学生所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包括学业任务的要求,还包括来自社会和家庭的期望。

由于大学生在追求学业成就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往往容易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其中包括抑郁症状的表现。

研究表明,学业压力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主要包括情绪低落、自责、焦虑等方面。

二、学业压力与大学生抑郁症状的相关性研究为了探讨学业压力与抑郁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者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相关性研究。

其中,一些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了解大学生的学业压力水平和抑郁症状的表现程度。

另外,还有一些研究通过实验设计,通过对学业压力的干预来观察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变化。

这些研究结果显示,学业压力与大学生抑郁症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三、大学生学业压力与抑郁症状的原因分析学业压力与抑郁症状之间的相关性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首先,大学生在面临学业压力时,常常会感到自己无法达到他人的期望,从而导致自尊心受损,进而产生抑郁症状。

其次,学业压力导致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此外,缺乏应对学业压力的有效方法也使得一些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四、缓解大学生学业压力与抑郁症状的方法为了帮助大学生缓解学业压力与抑郁症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应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学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认识。

其次,学校和家庭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对大学生的学业压力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化解。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积极参与课外活动、调整学习方法、与同伴交流等方式来缓解学业压力与抑郁症状。

抑郁症早期干预的实证研究

抑郁症早期干预的实证研究

抑郁症早期干预的实证研究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与负担。

为了有效预防与干预抑郁症的发展,许多研究致力于探索早期干预的有效性。

本文将通过对已有实证研究的综述,探讨抑郁症早期干预的实证结果及其意义。

1. 早期干预的定义早期干预是指在抑郁症发展的早期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与干预手段,以提前识别和干预可能出现的抑郁症症状,从而防止其进一步发展为临床诊断的抑郁症。

2. 抑郁症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早期干预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早期干预可以提前发现患者的症状变化,进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阻断抑郁症的进展。

其次,早期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病程带来的负面影响。

此外,早期干预还有助于降低治疗成本,减轻社会负担。

3. 实证研究一:心理干预的效果心理干预是抑郁症早期干预的一种常用手段。

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在预防抑郁症发展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例如,一项实证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发现,认知行为疗法的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

除此之外,心理教育和支持疗法也在抑郁症早期干预中具有一定的效果。

4. 实证研究二:药物干预的效果药物干预是另一种常见的抑郁症早期干预手段。

研究显示,抗抑郁药物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抑郁症的发生风险,并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状况。

例如,一项对抑郁倾向个体的药物试验研究显示,使用常规的抗抑郁药物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药物干预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因此医生的评估与指导非常重要。

5. 实证研究三:心理教育的效果心理教育是一种早期干预的重要手段,通过向患者提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以增强其应对抑郁症的能力。

实证研究显示,心理教育对于抑郁症的预防和干预具有一定的效果。

例如,一项群体干预研究发现,通过向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显著降低抑郁症的发生率。

6. 实证研究四:社会支持的效果社会支持是抑郁症早期干预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研究发现,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和人际关系能够减少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11月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Nov.2009第15卷 第6期 Journal of Inner M ong olia U niversity for N ationalities Vo l.15N o.6大学生抑郁干预策略的相关研究综述林霞玉(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内蒙古乌兰浩特137400)摘 要 随着社会进步和物质文明的提高,抑郁是21世纪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

在大学生群体中,抑郁的发生率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大学生抑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何正确认识抑郁以及对大学生抑郁的干预策略,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帮助大学生从容应对抑郁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基于此,对大学生抑郁干预策略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对此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 大学生抑郁;干预策略;综述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149(2009)06-0089-02一、抑郁的概念抑郁是人类心理失调最主要和最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是每个个体在其生命历程中都会或多或少感受到的一种情绪。

抑郁(Depression)起源于拉丁文Deprimere,意指 下压 , 17世纪时这个词最早用来描述情绪状态。

1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安哥德(A.A ngold)对抑郁作了如下描述:(1)抑郁为正常心境向情绪低落方面的波动,即每天出现情绪恶劣的一面;(2)抑郁为不愉快、悲伤或精神痛苦,是对一些不良情景或事件的一种反应;(3)抑郁作为一种特征,是指个体持久的、相对稳定的愉快感的缺乏;(4)抑郁作为一种症状,是指心境处于病理性的低下或恶劣。

2在心理学研究中,抑郁则被视作抑郁倾向或抑郁情绪,因而心理学家更偏重于研究抑郁情绪。

心理学研究者运用抑郁自评量表对抑郁进行评估,但在确定抑郁严重程度时却存在不同的意见 3 。

一部分研究者将抑郁量表高分者视作抑郁者。

另一部分研究者,将符合临床诊断的病人界定为抑郁者,而获得抑郁自评量表高分数者则被视为有抑郁倾向或抑郁情绪。

心理学研究者在对抑郁进行严格诊断分类时,往往要求助于精神病学。

4在精神病学中,抑郁被看成是一种情感障碍,抑郁的常见症状标准包括:(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2)精力减退或有不明原因的疲乏感;(3)精神运动性迟滞,变得易激惹;(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9)性欲减退。

当一个人在一定环境因素影响或无任何原因地出现以上这些症状4个及4个以上,社会功能严重受损(严重标准),并且病程持续2周以上(病程标准),则可诊断为抑郁症。

5二、大学生抑郁干预治疗策略的研究(一)心理疗法对抑郁的干预和治疗对抑郁的心理治疗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是对抑郁程度的正确诊断,针对具体情况辩证施治。

在救助者出现轻度的抑郁时就能及时介人干预是最理想的,这一点对于在校的大学生人群具有重要意义。

在校大学生中容易产生抑郁心理障碍,而且大多是处于阈下抑郁状态的大学生,这一点早已在我国的心理教育工作界引起重视,并已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和学校心理咨询,以期达到在最早时间内发现抑郁的苗头并加以控制,防止抑郁症状加重和恶性事件的发生。

巴特勒曾把各种心理治疗方法分为五组: 认知矫正,着重言语中介的行为疗法,例如合理情绪疗法、自我指导治疗以及其他反应技术。

认知领悟疗法,着得于对过去事件影响目前机能的领悟,如精神分析、自我分析以及阿德勒和沙利文的方法等。

行为疗法,采用表象技术达到行为的改变,如系统脱敏、暴露疗法等。

行为矫正,指不考虑任何中介概念的行为训练程序,如厌恶条件反射,代币、行为契约以及社交技巧培训等。

情绪领悟疗法,强调的是对当前的情89收稿日期 2009-08-25作者简介 林霞玉(1972-),女,内蒙古突泉县人,兴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内蒙古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与治疗。

感影响态度和作业的了解和领悟,如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疗法、格式塔、荣格等人的治疗技术。

这些都是比较成熟的心理治疗方法,都能成功地应用于对于抑郁的治疗,其他未提及到的疗法也在不同的特殊案例中得到应用。

6(二)团体心理辅导对抑郁的干预和治疗团体辅导是在团体的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

调整和改善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和助人过程 7 团体心理辅导的优越性在于将团体当作一个微型社会,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压抑的成员提供一个宽松的团体氛围。

在这个充满理解与支持的团体氛围中,他们愿意尝试各种新的行为,探索自己与其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习有效的社会技巧。

团体成员之间能讨论彼此之间的感受,并获得其他成员在团体中对自己的反馈,使他们能通过别人的观点来审视自己。

团体心理辅导还会培养出成员对团体的归属感和信任感,并把对团体的信任扩展到对周围其他人的信任,把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展到对学校、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8团体辅导的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重视成员的自我反思,营造了融洽、团结、安全的团队气氛,突破了过去认为的社会与情绪方面问题只有个别辅导才能收效的局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团体心理辅导现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但它对指导者的素质要求高,不合格的指导者会带来负面影响;在团体情景中,个人深层次的问题不易暴露;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对于性格极端内向、害羞、自我封闭的社交障碍者不宜参加;还会受到时间、场地、人数等条件的限制。

(三)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抑郁的干预和治疗上世纪初,国外就有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尤其是有氧可以抗抑郁。

适度运动一方面有助于增强体力,减少因学习久坐而形成的骨骼变形和肌肉酸痛症状,另一方面可分散注意力,转移忧愁和烦躁的思绪,达到舒畅身心、调节情绪、有助于转移对抑郁情绪的体验,从而减轻抑郁症状。

近年来,有学者从生物化学观点提出了单胺假说,有氧运动锻炼可以使血液循环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单胺类物质)含量增多,而抑郁症患者体内的这两种物质含量均低。

同时还有证据显示,免疫系统与人们对躯体疾病的抵抗力和大脑功能存在着相互关系,抑郁情绪和压力事件可以改变人的免疫功能,可影响到躯体对疾病的易感性,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功能,改善抑郁的不良状况。

众多研究已表明,通过运动锻炼可以提高抑郁症患者血液中有关的神经递质的含量;在治疗中,大多数抗抑郁药的功效是增加大脑中胺代谢的水平。

9人体运动是需要能量的,如果能量来自细胞内的有氧代谢(氧化反应),就是有氧运动,轻微的运动不是有氧运动,也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只有达到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才能锻炼心肺循环功能,提高人的体力、耐力和新陈代谢潜在能力,才是最有价值的运动。

也就是说,有氧运动在达到或接近它的上限时,才具有意义。

而这个上限的限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

有氧运动是一种特殊的身体练习,而不是一般的娱乐游戏活动,要想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强度和质量的要求,其中包括运动量的可耐受性运动技术、方法的循序渐进性,以及治疗的阶段性和巩固疗效的延续性。

三、总结有关抑郁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关于大学生抑郁的治疗的研究较多,治疗方法主要是双管齐下,一方面用药物恢复脑区分子病理变化以消除症状,另一方面用心理疗法,如,精神分析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格式塔疗法、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等矫正歪曲反映的、病态的心理活动,两者相辅相成。

关于抑郁的治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较多,而关于处于阈下抑郁状态大学生的预防与训练的研究却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相关的实证研究却较少。

针对抑郁的预防和干预研究有限的现状,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因此,本研究将以心理疗法中的综合方法进行干预,同时结合以 快乐成长、健康人生 为主题的模式来探索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形式,并建议从事大学生教育的工作者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以及大学生家长和大学生自己把有氧运动作为一种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积极有效地干预措施对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进行试探性矫治,来对处于阈下抑郁状态的大学生实施干预,从而为我国大学生抑郁的干预工作提供较为可行的科学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1 Paul Gi lbert.Overcoming Depression:A Step-by-step Approach toGainingControl over Depression J .Education,2001:3-12.2 Angold A.Rutter M.E ffects of age and pubertal status on depressioninalargeclinicalsample J .Developm entalandPsychopathology,1992, 4,5~18.3 钱铭怡,陈仲庚,张萃.抑郁者操作任务中目标设立与自我评价的特点 J .心理学报,1999,31(2):209-214.4 付春江.轻度抑郁者内隐自尊、外显自尊的实验研究 D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5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 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M .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 王登峰.临床心理学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7-18.7 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16-17.8 Ed E.Jacobs,Robert L.M asson,Riley L.Harvil l.团体咨询的策略与方法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39.9 黄健论.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5):95-96.责任校对 赛罕其其格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