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成都理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我们文化生活的变迁3篇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我们文化生活的变迁 (2)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我们文化生活的变迁 (2)精选3篇(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我们的时代。
在这漫长的三十年里,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尤为显著的就是我们的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
首先,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文化潮流。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曾经沉浸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
我们追逐着西方的时尚,模仿着他们的生活方式。
电影、音乐、时尚等各种文化产品从西方涌入中国,让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冲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化潮流。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让我们的文化更加独特和多样化。
我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传统文化,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作品再次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开始重新认识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其次,改革开放让我们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样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文化生活相对较为单一和有限。
大多数人只能通过电视和广播来获取文化信息。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的文化生活变得更加多样化。
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普及,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文化产品。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观看各种电影、电视剧,听取各种音乐,阅读各种图书。
我们的文化生活已经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化产品。
最后,改革开放让我们的文化生活更加国际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文化生活主要受到国内文化的影响,很少有国际文化的输入。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们开始接触到了更多的国际文化。
我们可以通过电视和网络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音乐和时尚。
我们可以通过留学和出国旅游来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
这种国际化的文化交流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让我们更加了解世界,同世界沟通和交流。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迁,让我们的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化,更加独特和国际化。
感性与理性交织下的文化自觉——对改革开放三十年高校校园文化本质的探讨
他们潮流与感性 的文化 尝试 ,是一种 感性与理性交织 下的 “ 文化 自觉” ,从 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大学生世
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 观不断得到调适的历史轨迹 。
2 纪 8 代到 9 0世 0年 0年代 ,是 中西 文化 交融 和 碰撞 最 激烈 、最 频繁 的时期 , “ 了摆脱 人 生 的困 为 惑 ,消 除价值观念上 的彷 徨 ,大学生们 迫切希 望能使 新 的价值 观念 在理论 上获得 求解 。 ] [’西方各 种学 术 2 ’ 文化思潮潮水般涌人 大学 校园 ,出现了长期 的 “ 西方
差异 ,以课 桌文化 、网络 文化 、短信文 化 、新 潮语言
文化 等为代 表的非主流文化 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不 可或 缺的一 部分 。从 文化 学的角度出发 ,高校 校园文
化可 以分为精神文化 、行 为文化 和时尚文化。改革开
放三 十年来 ,高校 校园文 化不 断丰富和发展 ,不 同时 期呈 现出不 同的特 点。 1 精神 文化 :由中西碰撞 到价值 回归 .
中渐渐冷静下来 ,开始从 中国传 统文化 中寻找 自己的
精神寄托 ,随后在高校校园 中兴起 了 “ 传统文化热” 、 “ 领袖热” “ 、 寻找毛泽东现象 ” “ 、 邓小平理论 热” , 大学生在 中西文化的交叉融合和碰撞交 流中实现 了价 值 回归 。 当前 ,高等学 校兴起 的学 习 “ 三个代 表 ’ ‘ 重要思想 ” “ 、 社会 主义核 心价值 观 ” “ 、 科学 发展 观”热潮 ,集 中地表现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 化建设新 时期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选择 ,展现 了当代大 学生积极探索 、奋发 向上 的心路历程 ,也体现 了当前
变迁 ,交流 、融合 、多元是时代赋予 的特点 。这种演 化和变迁是一代大学生 务实与理性的文化选择 ,更是
基于成都理工大学的学生社团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州
基于成都理工大学 的学生 社 团建设存在 问题及对策分析
程 士 涛
成都理 工大学 团委 6 1 0 0 5 9 丁璐 成都学院城乡建设学院 6 1 0 1 0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校学生社团的含义 教育部学 生司关 于学生社 团的解读是 : “ 高校学生社团是 学生 自愿 组成 , 为实现会员 的共 同愿望 , 按 照其 章程开展活动 的非盈 利性群 众组织 。” 成都 理工 大学 学生社 团( 以下简称“ 社 团” ) 是指成都理工 大学正式注册的在校学 生为实现成员在共 同的兴趣 、 爱好 、 志 向和责任感 的基础 上 自发组 成的 自我教育 、 自我管理 、 自我服 务的非营利性 学生 组织 。
一
,
二、 高校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 的 目标 和任务要落实 到实处 ,大力建设和 发展 社团是一个重 要的途径 , 学生社 团的活跃 、 发展可 以促进 校园文化的繁荣 ,日益繁荣 的校 园文化 反过来 又可 以不断促 进社 团的健康 发展 ; 对 同学来 说 , 可 以在参加社 团活动 , 经受 校园文化 熏陶 的过程 中培养 自主 、 新颖 、 多样性等 独立意识 , 让同学们 在对知识 的求 索中得 到满 足感 , 使他们身心健 康 , 互 促互 补 ,而社团也能从 提高社 团成员 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来加 强社团建设 , 提高整个社 团的能力 , 以此形 成校园文化建设和 社 团发展的 良性互动机 制 , 为更多的 同学服务 。 对大学来 说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 素质教育和精神文 明 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学生社 团作 为校 园文化建设的一支 重要 队伍 , 不仅 能活跃校 园生 活 , 丰 富校园文化 , 更 能引导 同 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 目标 ,培养 自主学 习的习惯 和 自我发展的能力 。 因此 , 学 生社 团的发展应始终 以校 园先进 文化的发展方 向为指引 , 服从服务于学校 的中心工作 , 引领校 园文化潮流 、 为学 生综合素质 的全面提成作 出应有 的贡献 。 三、 成都 理工大学学生社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就我校情况来看 , 随着近年来办学规模不 断扩 大 、 办学层 次不断提升 、 人才 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 青年学生 的思想也空前 活跃 , 自我参 与 、 自我发展 的意识 日益强烈 , 学生社 团作为建 立在学生 以共 同的兴趣 、 爱好 和发展基础上 的学生组织 , 得 到 了发展和壮大 。 今年 . 在我校正式注册的学生社 团就 达 5 8个 , 其 中公益志愿类 8个 、 实践促进类 1 5个 、 学术 创新 类 7个 、 文 体艺术类 2 8 个, 参加社 团学生达 9 0 0 0 余人 。就 目前而言 , 我 校学生社 团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 的成绩 ,但仍然存 在许多 的问题和不足 , 社 团良莠不齐状况非 常明显 , 有 的已成 为 品牌社 团, 有的在萎缩甚 至消亡 , 很多新社 团如雨后 春笋涌 现 的同时 , 也有相 当一部 分社 团“ 昙花一 现” , 退 出校 园舞台 ; 有 的是社 团活动一直处在较低层次的水平 , 重 复性活动太多 , 无法 吸引会员 和同学 ; 有的是社 团骨干成 员更 换频繁 , 产 生巨 大波动 ; 也有的是因为组织 不力导致 生存 困难等 。 ( 一) 社 团发展 出现 良莠不齐的状况 有些社 团规模大 、 活动多 、 影响面广 , 自身建设完善 , 发展 空间很大 , 不仅在校内在社会上 也有 一定 的影 响力 , 而有 些社 团却仅凭社 团成员 的一腔热情在维持 ,一旦面 临社 团会 长换 届就很有可能变得毫无起色直至销声匿迹 , 因此 , 社 团活动有 序性和规范性还有待加强 ,社团还需进一步 明确社 团成 员的 责任和义务 , 还需 搞好 社团规划 和设计 , 明确工作 目标 和活动 范围 。 ( 二) 社团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社团活动理应充分体现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 、道德 、理想 求, 青春气 息和创新精神 , 目前学生社 团普遍存在着财务不 足 的情 况 , 所 以, 有些社团为 了生存 , 盲 目追求活 动数 量 , 质量却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作者:方建昌来源:《甘肃教育》2014年第09期〔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功能;内容;建议〔中图分类号〕 G472.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9—0016—01校园文化是指以中小学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和校园人的发展。
一、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1. 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在于它制造了一个陶冶师生心灵的场所,以校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一个高度的观念形态,对学校各个方面起着指导作用。
2. 凝聚功能。
学校的文化氛围特别是共同的价值观念、校园精神能够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从而将个体目标整合为学校总目标。
3. 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能够激励和强化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和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校成员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
4. 控制功能。
校园文化能释放出强大的心理制约力量,使学校成员接受必要的约束,使个体行为符合共同准则。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1. 以物质文化建设为龙头,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体现全体师生的意志,以学校核心理念为指导,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
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
物质文化建设必须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渗透思想教育的成分;三是艺术性。
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
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与时俱进,但绝不是追逐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做到经济、实用。
第二,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和静化。
理工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3自 我教育活动。 我教育活动是指校园文化 自 主 体在 自 身实践和认识的基础上, 通过互相学习。 互相启发, 互相帮助, 共同提高 , 觉接受正确思想 自 和良 好行为, 自 促使 我素质不断提高的~种教育活 动。 自 在 我教育活动中, 教育的主客体合=为一 , 通 过 自 自 自主自彳为实现自 觉、 律、 勺亍 我提高的目的。 自 我教育活动, 包括校内的社团活动、 征文比赛、 知识 竞赛 、 文体表演 、 学习马列主 义原理、 社会安践等多 种形式。师生在 自讲、 自演、 自学、 自教、 自娱、 自乐 的各类活动中获取新的知识, 陶冶情操。这类文化 活动—般以各种文化科学知识为主要 内容, 以学生 群体为对象, 适应青年强烈的参与、 竞争、 好胜的心 理特点 , 采取生动活泼、 喜闻乐见的形式 , 因此 , 效 果十分明显。比如 , 许多学校都定期举办文化艺术 节, 每次艺术节前, 学校都要经过认真的策划, 围绕 寓思想性、 知识性和娱乐性为—体的主题 , 选择和 确定内容、 形式和范围。 经过认真的筹备, 师生们在 参与艺术节的各项活动 中, 学习和传播文学、 艺术 知识 , 同时达到了展现时代风貌、 激发求实向上精 神的 目标。 理工科大学应该大力支持学生在 余时 间开展人文知识宣传的各类社团活动 , 培养学生对
^ 文 } 的兴趣 。
一
1 5~ 7
—
,
人文学科课程。这就需要我们引进 人 文学科 人 才, 注重提升师资力量。 在课程安排上, 突出特色, 促进 全面均衡 发展 , 生 扶 但 谓 程安排 锌 翎 1 文学 人 科对 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 促使学生珍惜了解人文知 识的机会, 主动学习 ^ 文课程, 提升 自身素质。 2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在高校中是比较突出的 校园文化形式。学术活动一般并非简单的文化传 播, 而是一种探索求知、 发现规律的创造性的科研 活动 , 目的在于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其 发现和创造 新的精神产品和文化财富, 培养学术后继人才。 学 术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学术报告会、 学术讲座、 学术 研讨会、 著书立说、 发明创造等。在高等学校 , 各类 学术报告会、 学术研讨会层出不穷 。这些学术报告 会、 学术讲座等, 是专家、 现、 最新成果作公开的传播和交流。 各类学 组织 也经常召开校内、 校际、 全国乃至国际性的学术研 讨交流活动, 互通研究信息, 报告研究成果, 加强学 术协作 , 促进成果转化。许多专家学者还将其研究 成果整理成著作做 , 以书面形式出版发表 , 在更 围内传播其学沭威: 果。在当 今知识不断更新、 人 才辈出的时代 , 校园学术活动在各种学科 、 各个 领域、 行 业都毫 突出。当代学井I 不仅注重 各个 定 碱 学科 自身的研究 , 目 而 在学科之间形成交叉学科、 边缘学科研究体系,从而在学术活动上反映出多 维、 立体的全方位学术传播态势, 呈现出校园文化 独有的特色。理工科大学在举办各类学术活动时, 不仅应注重科技学术活动, 还应增加 人 文学科的学 术活动 , 邀请人文学科的著名学者、 教授、 作家等为 校园师生讲授知识。 为广大师生加强 ^ 文知识教育 提供有利条件, 在全
高校构建红色文化实践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
族 独 立 战争 年 代发 挥 过文 化 战 斗力 的作 用 ; 克敌 制胜 的 在
革 命 事业 中做 出过 巨大 的贡 献 ; 当代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义 在
关 键 词 : 色 文 化 ; 践 教 育 体 系 ; 索 红 实 探 作 者 简 介 : 兴 杰 , 都 理 工 大 学 团 委 书 记 , 师 , 想 政 治 教 育 硕 士 ; 沁 , 都 理 工 大 学校 长 办 公 室督 办 与 信 何 成 讲 思 郭 成
息科 副主任 科 员, 教 , 政 管理 硕 士 ; 圆, 都理 工大 学 文法 学 院 2 0 级 社 会 学专 业本 科 生 , 青年 志 愿者 助 行 方 成 09 校
建 立 的 红 色 政 权 密 切 联 系 的 积 极 进 步 的 文 化 , 一 种 对 中 是
国传 统 文 化 的继 承 和发 展 , 与 马 克思 主 义相 融 合 的先 进 并 文 化 。红 色 文化 的 内涵 主 要 体 现 在理 想 信 念 、 造 思 维 、 创 集 体 主义 、 群众 利 益 、 苦 奋 斗等 取 向上 , 色文 化 的先 进 艰 红 性 , 被 红 色 革命 历 史 所 印 证 , 被 中 国革 命 胜 利 的实 践 既 又 所检 验 , 被时 代所 认 同和接 纳 。 还
1 .红 色 文 化 的 内 涵 特 质 。 尽 管 对 红 色 文 化 的 理 解 有
不 同 的 认 识 , 学 者 认 为 对 红 色 文 化 的 理 解 应 从 广 义 和 狭 有
继承光荣传统,弘扬进取精神,努力建设特色优势显著的高水平大学
在举 国上 下 隆重纪 念 我 国改革 开放 三 十年所 取
校 的办学模 式 , 主动 进入 国 民经 济 主 战场 。1 9 9 3年 5月 6日, 经原 国家教 委 ( 教育 部 ) 准 , 都 地 质学 批 成
院更 名 为成都 理工学 院 。 同年 1 2月 , 被确 定 为原地
得 的伟 大成就 之 际 , 都 理 工 大 学也 迎 来 了改 革 开 成
收 稿 日期 :0 81—0 2 0— 11
在合 并 组 建 后 的识 、 责任 意识 、 局 意 识 、 争 意 大 竞
识 和发展 意 识 , 持 “ 量 立 校 、 色 兴 校 、 研 强 坚 质 特 科
作 者 简 介 : 家  ̄ (9 9 ) 男 , 授 , 士 生 导 师 , 任 成 都 理 工 大 学 党委 副 书记 、 长 。此 文 是 作 者 在 “ 念 我 国改 革 开 刘 14- , 教 博 现 校 纪 放 3 年大会” 的报告。 O周 上
D e ,0 8 e. 2 0
继承光荣传统 , 扬进取精神 , 弘 努力建设 特色优 势显著 的高水平大学
刘 家铎
( 都理 工 大 学 , 成 成都
摘
6 0 5) 1 0 9
要: 改革 开放 三 十 年 , 都 理 工 大 学 实 现 了“ 次 跨 越 ” “ 大 转 变” 成 两 、三 。在 此 过 程 中 , 学校 软 硬 件 条 件
质 矿 产部 ( 国土 资 源部 ) 重 点 高 等 院校 , 校 获得 的 学
了新 的发 展机 遇 。
在更 名后 的八 年里 , 学校 大力 实施 结 构性 调整 , 发展 优势 特色 , 展 学科 专 业 , 化 整体 结 构 , 拓 优 形成 了基 础地 质 、 源能 源 、 资 工程环 境 、 积学 、 沉 应用 地球
论高校校园文化变迁与改革开放的历史互动性
想到现实 、 从单一到整合、 从严格到 宽容、 外倾到 内倾 的发展趋 势, 从 并始 文化气息 , 园内日益凸显对个 性发展 、 校 平等意 识和权 利观念 的尊重。开
终 沿 着正 弦 曲线 的 波 动 变 迁 。 这 种 变 迁 不 仅 直 接 折 射 和 反 映 社 会 变 革 的 放 的校 园文化在核心精神的追 求上逐渐体 现出普遍主义 , 尊重社会事实的
性 , 于 全 球 化 和 信 息 化 背 景 下 的 高校 校 园文 化 具 有 现 实 指 导 意 义 。 对
一
经 济 机 制 使 高 墙 封 围的 校 园 文 化 不可 能 继 续 维 系 , 繁 复 杂 的 社 会 现 象 通 纷 过 各 种 渠 道 体 现 在 校 园 文 化 的诸 多 元 素 中。 与 其 他 亚 文化 相 比 , 校 校 园 高
发展轨迹 , 而且将社会变革 的全部 内涵凝结成文化变迁的主题。 1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 变迁影印 了改革开放的社会特征 .
真实性 , 注重社会规则的公 平性并 热心和 关注公 益事业 , 有更 自觉的环 具 保意识。在开放的校园中 , 园文化表现 出对社 会各类生活方式 和价值观 校
从2 O世 纪 7 O年代末开始 , 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 为鲜 明特 征的社会 念 的包容和认同 , 校园呈现 出与社会潮流 高度一致的休 闲态 度和广泛的 使
、
高校 校 园文 化 的 变 迁 映射 改革 开 放 的 全 貌
高校作 为社会文化传承的纽 带, 在改革 开放 中不可避免地 受到社会整 文化具有思想敏锐 、 观念开放 , 受新事物 快 、 判意识强 、 接 批 最少保 守的特 体 文化发展 的影响 , 从而产生深 刻的变 迁。因此 。 高校校 园文化 的变迁是 色 , 并对社会的风云变幻十分敏 感。在开放 的环境 中 , 类文化观念 纷纷 各 以社会发展脉络为主要线索和逻辑依据 的, 且校园文化与 改革 开放的历史 涌入高校 , 影映着社会经济 发展和政 治改 革的合理 内核 。 并在各类 知识和
改革开放三十年成都理工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年实 验 队伍 减少 到 1 0人 , 2 0 实验 队伍增 加 7 到 0 8年
到 2 3人 。通过 近年 来学校 不 断加 大高 素质实 验教 2
学人 才 的引 进 和 在 岗实 验 教 学 人 员 素 质 的 不 断 提
证, 是实验 室建设 管 理水平 提高 的重要 基础 。 我校 1 7 9 8年 实 验技 术 队伍 8 4人 , 1 8 到 9 3年 , 实验 技术 队伍发 展到 1 0余 人 , 1 9 7 到 9 0年 1 2月度 , 实验 工程技 术 人 员 又有 增 加 , 到 2 5人 , 1 9 达 1 到 98
收 稿 日期 : 0 8 1 —0 2 0 -0 2
作 者 简 介 : 强 (9 9 ) 男 , I 充 人 , 育 硕 士 , 何 1 7 一 , 四J 南 I 教 主要 从 事 全 校 实 验 室 及 学 生 课 外 科 技 竞 赛 活 动 管 理 。
・
8 ・ 2
何 强 。 : 革 开放 三 十 年成 都 理 工 大 学 实 验 室 建 设 与 管 理 模 式 的探 索 与 实 践 等 改
第 1卷 第4 6 期
20 0 8年 1 2月
成 都理 工大学 学报 ( 会 科学版 ) 社
J OUR NALOFC NG U HE D UNI R I FTE VE STY O CHN O OL GY(o i c n e) S c l i cs aS e
V 1 6 o4 o1 . N .
高校 实验 室带 来 了新 的 发 展 机 遇 。 通 过 不 断 的探 索研 究 , 校 进 一 步 深 化 实验 室 管理 体 制 和 实验 教 学改 革 , 我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校园文化演进及启示
DOI :10.3969/j.issn.1004-390X(s).201912001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校园文化演进及启示许翠芳(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摘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功能。
环境造就人,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不同时代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不可低估的影响。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潜移默化地美化人的心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经历了起步、发展、丰富的过程,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因其开放性、发展性和立体性等特征,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既需要注重高校校园文化的正确导向,又需要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形成育人合力。
关键词:改革开放;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390X (2020) 04 – 0147 – 05The Evolu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in China since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its EnlightenmentXU Cuifang(School of Marxism,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the main chann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nvironment creates people, and a good campus cul-ture environment can not underestim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eras. A healthy and up-to-date campus culture can cultivate people ’s sentiments and subtly embellish people ’s heart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s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has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of starting, developing and enriching, and the different stages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of openness, development and three-dimension-ality,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rrect orientation of college campus culture and to infilt-rat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form a synergy between educators and people.Keywords: reform and opening up ;campus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事业中承担着重要使命[1]。
校园文化建设案例分析与借鉴
校园文化建设案例分析与借鉴一、案例分析1.以学生为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例如,我们学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喜好和需求,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设计和组织活动。
这样,学生就能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从而提高了校园文化的质量。
2.融入学科特色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将学科特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能展示学校的优势,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一所艺术类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演出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
而一所理工科学校,则可以通过举办科技竞赛、创新论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4.打造特色品牌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
例如,我们学校在每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都会推出一些具有特色的品牌活动,如诗歌朗诵、校园歌手大赛、舞蹈比赛等。
这些活动因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亮丽风景线。
二、借鉴与启示1.借鉴优秀经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善于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秀经验。
例如,一些学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等各个环节。
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2.创新活动形式校园文化建设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例如,近年来,一些学校采用了网络直播、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这种创新值得我们学习。
3.注重活动内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活动的形式,更要注重活动的内涵。
例如,一些学校在举办文化活动时,不仅注重活动的趣味性,更注重活动的教育性。
他们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校园文化建设案例分析与借鉴我们学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喜好和需求,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设计和组织活动。
改革开放40年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展望
$number {01}改革开放40年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展望2023-12-01汇报人:•引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概念与内涵•改革开放初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1978-1990)•深化改革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1991-2000)•新时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与机遇(2001-2018)•未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展望与建议•结论与参考文献01引言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提升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力量。
大学校园文化不仅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还对国家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进步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为未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本文旨在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取得的成就、经验与不足,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文件、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等进行梳理和分析。
02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概念与内涵定义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的文化形态。
它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人文精神和办学理念,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特点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历史性、传承性、多元性、创新性和引领性等特点。
它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是学校历史和文化传承的体现。
同时,它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更新和演化,适应和引领着社会文化的变革和发展。
人文性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人文精神,体现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强调人的尊严、自由、平等和价值。
它鼓励人们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传承文化、创新思维和提升素养。
教育性大学作为教育机构,其校园文化具有深刻的教育性。
它不仅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校园活动中体现了教育的本质,还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作者:祝贺曹士珍来源:《新长征》 2012年第2期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兴国之本、强国之魂。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子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的重要源泉。
因此,必须自觉地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发展的硬道理,作为高校全面建设的基本要求,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新形势,准确把握高校广大师生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与特色高校是先进文化积淀、发展和传承的主要社会机构,承担着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服务社会的职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一是由价值观、理想追求、精神风貌、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成为凝聚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奋斗的精神动力。
二是由学校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指以文字形态表达的学校的规章制度及其具体运行中体现的文化,如学校制定的章程、规定、实施细则等制度以及校训等,它们保证学校秩序地正常运行,规范着学校师生的行为和作风,倡导与校园精神文化的价值观、审美观一致的学校风气,是精神文化在学校管理上的体现。
三是由高校的物理空间、设施等构成的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文化主要以实物形态表现出来,包括学校的教学设施、生活设施、文体活动设施、校园自然生态环境等。
它们既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物质保障,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校园文化活动的规模甚至质量。
环境文化处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外层,凝聚了一定时代学校师生员工的文化思考,是最直观的高校文化内涵的特征之一。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和校园精神的核心,是学校风格的集中体现。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变迁的透视与思考
活力 助推下 , 现代校 园文 化 日渐撩 开 了朦 胧的 面纱 ,
作 者 简 介 : 春 和 (9 1 )女 . 张 1 7 ~ , 四川 简 阳 人 , 教 授 , 都 理 工 大 学 政 治 学 院 院 长 , 究 方 向 为 文 化 价 值 观 教 育 。 副 成 研
・
9 ・ O
展 的 良性 互动 ; 学 生 的竞 争 意识 逐 步 增 强 , 大 进取 、
( ) 二 改革 开放 纵 深 推进 时 期 : 校 校 园 文化 价 高 值 诉求在 激变 中徘 徊 自 18 9 5年 以来 , 国改 革 的重点 开始从 农 村 向 我
于 改革开 放的 阶段性 发 展 , 为 引领 社 会 进 步 的示 作 范性观 念和 文化 意识 高地 , 高校 校 园文 化 的核 心 精 神( 价值 观念 ) 也随 改革开放 的纵 深推进 而呈 现 出阶
在打破 人们 的思想 禁 锢 、 脱 传统 思 维 定 势 等方 面 摆
起 到 了不可估 量 的启 蒙作 用 。高校校 园文 化伴 着改 革 开放 的脚 步 , 在适 应和 反映 改革开 放 的需 求 中, 以
“ 知热 ” 潘 晓热 ” 求 和“ 为校 园文 化主题 和核心 价值精
神, 开始 了新 的变迁 和 发 展 。 由此 , 于对 十年 “ 基 文
革” 的政治 文化进行 深 刻反思 , 高校校 园的智 慧与 在
段 性 的变迁轨 迹 。这 种变 迁 表 现 为从 宏 观 到微 观 、
收 稿 日期 :0 0 1 一 0 2 1 一 0 i
张 春 和 : 校 校 园 文 化 价 值 变 迁 的透 视 与 思 考 高
并 踏着 改革 开放铿 锵有力 的步 伐开启 了全新 的发展
浅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浅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作者:洪丹玲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2期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办学的基石,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在促进环境净化、人才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优化校园文化建设更是有助于促进高校的稳定发展,本文主要从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优化路径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更有效达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环境育人相统一的境界。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路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表现,是一所学校展现内涵的一种方式,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的综合体现。
高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
校园文化反映学校师生精神面貌,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高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也就意味着国家对高校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因此,学校领导层应与师生共同合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努力,将校园文化打造成和谐、自由、共享的氛围,最大程度的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1.1 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片面性。
随着全国高校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国家对高校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关怀。
但是部分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时,只重视开展学生活动,而忽视了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缺少全员参与认同感。
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欠佳。
1.2校园文化建设呈现脱节性。
现在的学校大都是以招生为主,为迎合学生的喜好,扩大学校知名度,盲目扩建,栋栋高楼拔地而起。
园林式的校园看似气势磅礴,实则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大相径庭。
只突出硬件环境,而不注重内涵搭配,导致校园人文景观与文化建设严重脱节,无法彰显校园特色。
2校园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2.1学校对校园文化认识不到位,缺少内涵。
学校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支撑。
改革开放30年学院发展的历程与思考
改革开放30年学院发展的历程与思考
陈兰新
【期刊名称】《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08)004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飞速发展的30年,也是中国教育事业腾飞的30年.学院30年的变化,见证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取得的成就.
【总页数】2页(P79-80)
【作者】陈兰新
【作者单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甘肃,兰州,730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9.22
【相关文献】
1.改革开放30年科学发展话展望: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改革开放30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J], 刘作易
2."改革开放30年行业技术进步突出贡献奖"获奖企业风采(六)以技术创新带动行业发展——记无锡华毅管道有限公司PCCP发展历程 [J], 吴悦人
3.大调整大发展大提高——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历程[J], 曾阅林;李志平;赵向华
4.回顾30年发展历程总结30年改革经验——改革开放30年与重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学术论坛暨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纪实 [J],
5.波澜壮阔的历程灿烂辉煌的成就——绍兴改革开放30年回眸与沉思:细数“光环”:30年发展历程与巨大成就 [J], 刘孟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王雪君
【期刊名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阐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在分析理工科大学校园文化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理工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措施。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王雪君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论新建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J], 丁毅
2.对理工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J], 冷英
3.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以长兴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示范点为例 [J], 陈敏;金小萍
4.关于理工科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J], 魏巍
5.公共美术教育与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J], 朱孟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都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与措施-成都理工大学教务处
成都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与措施一、构建三大平台培养三种能力的地学实践教学体系1、积极探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在全面落实实践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各实践平台进行整合,构建并实践了“三大平台(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实验平台和创新实验平台)培养三种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推动学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使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整体提升,社会美誉度持续提高。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背景下,全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以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为就业硬实力的理念和经验为学校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作出了贡献。
图1:多方协同构建多层平台支撑地学人才多层次实践能力培养的体系结构2、实践教学资源全面开放共享,辐射面广图2:峨眉山野外地质联合组队实习峨眉地质认识实习基地按“五统一”规范面向国内院校开放,虚实仿真实验中心面向全国在线开放。
近五年已经接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吉林大学、西北大学、香港大学、桂林理工、长安大学等28所高校师生来校开展联合组队实习,在共享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加强了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我国地学专业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水平的共同提高。
3、地质技能竞赛成为全国赛事,影响面大学校创设的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已发展为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成为我国地学领域参与院校最多、规模最大的大学生专业能力竞赛活动,中国教育报、国土资源报、新华网、四川教育网等中央、行业和地方媒体多次跟踪报道,全国数十所高校先后来校考察交流。
首届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的创设与成功举办及其良好的示范效果,带动了全国石油工程设计竞赛、“东方杯”全国大学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赛、全国大学生地球物理知识竞赛、全国大学生测井技能大赛、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等全国性专业赛事的设立与开展。
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的逐级选拔和各层次院校(985、211、普通本科院校甚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同台比拼的机制,推动了全国地学专业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水平的普遍提高,得到了用人单位和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的普遍赞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 ・ 7
彭 建 国 , : 革 开 放 三 十年 成 都 理 工 大 学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实 践 与思 考 等 改
成 都理 工大学 以来 , 学校 高 度 重视 校园 文 化建 设 在 办学理 念创新 和 大学 精 神 培育 中 的重 要作 用 , 以 并 创建区、 、 市 省各级 文 明单位 为牵 引 , 2 0 以 0 6年校庆 5 0周年 和 2 0 0 7年本 科 教 学 工 作 水 平 评 估 为 契 机 , 全面启 动校 园文 化建 设 工 程 , 并将 其 列 入 此后 每年
识 , 力提 升 校 园 文化 内涵 。 重 构 建 校 园文 化 建 设 平 台 和 文化 建设 机 制 , 员 全 体 师 生 参 与 到 校 园文 化 建 设 着 注 动
中来 。 通 过 建 设 , 园 文化 的软 硬 件 环境 得 到极 大 改 善 , 生 同 台 的校 园文 化 活 动 丰 富 多彩 , 学校 的 发 展 、 校 师 为 为 学生 的 成 长 成 才 提 供 了 良好 的文 化 土 壤 和 精 神 动 力 。 关 键 词 : 革 开放 ; 十 年 ; 园 文化 ; 展 改 三 校 发
第1卷 第4 6 期
20 0 8年 1 2月
成都 理工 大 学学 报 ( 社会 科学 版 )
J OUR NAL OF CHE NGD U UNI R I Y O C VE S T F TE HNO O L GY( o i c n e ) S c l i cs aS e
兵 和四川 省文 明单位 的 目标 迈 进 。
总结 成 都 理 工 大 学 三 十 年 校 园文 化 发 展 的经 验 , 寻其 不断发 展 的成功 轨迹 , 于实现 今后 成都 探 对 理工 大学 跨 越 式 发 展 意 义 重 大 。本 文 就 此 作 一 探
析。
省高校 校 园文 化建 设 评 比一 等 奖后 , 都理 工 大学 成 校 园文化 建 设 取得 的又 一殊 荣 。 自 1 5 9 6年建 校 以 来 , 别是 在 1 7 特 9 8年改 革 开放 后 的 三 十年 间 , 都 成
为 人先 ” 校 园精 神 , 一 步 丰 富 了校 园文 化 的 内 的 进 涵 。优 秀的成 都理 工大 学校 园文化 为 学校 的发 展奠 定 了坚实 的文 化基 础 , 励 着 成 都 理工 大学 师 生 前 激 仆 后继 为学校 的发 展 、 国家 的 富 强与 和谐 社 会 的 为
一
、
以社 会 主 义 先进 文 化 为指 引 , 明确校 园文 化 建设 思 路
文 化标识 奠定 了校 园文 化 的基 调 ,0 7年本 科 评 估 20
中总结 出的“ 苦奋 斗 、 发 图强 ” “ 甘 人 后 、 艰 奋 和 不 敢
成 都理 工大 学 按 照党 中央 、 国务 院 以及 教育 部 等先后 出 台的有关 文件 精 神 , 分 认 识 到校 园 文化 充
构 建做 出不懈 的努 力 , 也得 到 了社 会 的充 分肯 定 。 这 至 20 0 2年创建 成都 市成华 区文 明单 位 以来 , 都理 成 工 大学 已经成 功创 建成都 市成 华 区文 明单位 标 兵和 成 都市文 明单 位 , 目前 正 向创 建 成 都市 文 明单 位 标
收 稿 日期 :0 81—0 20 -02
建 设 的重要 性 , 力 将 学校 校 园文 化 建设 成 中 国特 着
色社会 主义 先进 文化 的重要 阵地 、 范 区和辐 射源 , 示 将 校 园文化 建设 成有利 于大 学 生成才 和有 效熏 陶学 生 品质 的重 要文 化促 进 剂 , 校 园文 化 建设 成 为有 将 效 激励 师生 员工 积极进 取 、 勤奋 工作 、 开创 成果 的重 了我校“ 形 穷究
于理 、 就于 工” 成 的治学理 念 。 3 “ 苦 奋 斗 、 发 图 强” 是传 统 作 风 , .艰 奋 。 也是 发
展 见 证
“ 苦奋 斗 、 发 图 强” 艰 奋 是成 都 理 工 大 学 的优 良 传统 , 是在艰 苦条件 下实 现学 校大 发展 的庄严承诺 ,
理 工 大学各项 事业 取 得 飞 速 发展 , 园文 化 建 设 也 校 取 得 了巨大 的进步 。校 训 “ 究 于 理 、 就 于 工 ” 穷 成 的 形 成 、 歌《 飞理 想 》 校 放 的谱 写 以及 以 现存 亚 洲 唯一 的 巨型 马 门溪 龙化 石为 基础 的校徽 的设 计 三大 校 园
V 1 6 o4 o 1 N . .
D c ,0 8 e. 2 0
改革 开 放 三十 年成 都理 工大 学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实 践 与 思 考
彭建 国 , 同文 , 周 黄 寰
( 成都 理 工大 学 党委 宣传 与统战 部 , 成都 6 0 5 ) 1 0 9
摘 要 : 革 开放 三 十 年 来 。 都 理 工 大 学 始 终 坚持 以 社 会 主 义 先 进 文 化 为 指 引 , 力 打 造 校 园 文 化 标 改 成 着
成 都地 质勘探 学 院建立 后 , 经过 成都 地质 学 院 、
成都理 工学 院 的发展 , 特别 是 2 0 0 1年 9月正式 组 建
作者简介 : 彭建 国 (9 4 ) 男 , 庆 潼 南 人 , 士 研 究 生 , 都 理 工 大 学 党 委 宣传 与 统 战 部 办 公 室 主 任 。 17- , 重 硕 成
中 图 分 类 号 : 4 G6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 0 3 ( 0 8 0 —5 — 4 1 7 — 5 9 2 0 ) 40 70
20 0 8年 , 都理 工大 学校 园 文化 建 设 获 教育 部 成 校 园文化建设 评 比二 等奖 , 是继 2 0 这 0 7年 获得 四川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