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二三是文言文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
在这篇赠言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原文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譔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选自《四部备要》本《宋文宪公全集》〔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翻译我年幼时就爱学习。
明朝宋濂的文言文翻译
宋濂,字景濂,金华人也。
幼聪慧,七岁能属文。
稍长,受业于乡贤魏叔子。
叔子教以《礼》、《乐》、《诗》、《书》,皆通解之。
及长,益慕圣贤,好学不倦。
年二十有五,举于乡,明年成进士,登乙丑科。
濂为文,辞藻华丽,意蕴深远。
尝作《春秋》传,议论风生,学者宗之。
又著《宋子游》一书,记其游历之见闻,风土人情,颇为详备。
其为诗,清新脱俗,意境高远。
有《诗话》一卷,论诗之得失,亦见其博学多才。
濂性慈孝,事亲至孝。
母亡,哀毁骨立,乡人皆叹其孝。
及长,奉养继母,亦以孝闻。
每值岁时佳节,必亲自拜谒先人坟墓,祭奠如仪。
时人称为“孝子”。
濂尝游历江南,览胜景,结交名流。
一日,与客泛舟秦淮,夜泊金陵,遇风雨大作,舟覆。
濂急呼救,赖有舟子勇敢,得以不死。
事后,濂赋诗纪之,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之句,寓意深远。
濂居官清廉,政绩卓著。
为官期间,抑豪强,扶弱小,深得民心。
晚年,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谪。
虽遭贬,濂不改其志,仍旧勤于政事,以廉洁自守。
濂博学多识,通经史,尤善书法。
尝自谓:“吾之书法,虽不能比古人,然自有一番韵味。
”其所书《岳阳楼记》,流传至今,为人称颂。
濂所著《宋濂集》,收录其生平所著诗文、文章数百篇,内容丰富,思想深邃。
其中,《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叙述了濂送别好友马生之事,情感真挚,文辞优美,流传甚广。
濂之生平,可谓才子风流,德才兼备。
然其一生,亦多波折。
然无论身处何地,濂皆能保持初心,砥砺前行。
后世之人,多以其为楷模,敬仰不已。
译文:宋濂,字景濂,金华人。
自幼聪慧,七岁便能作文。
稍长,跟随乡贤魏叔子学习。
魏叔子教他《礼》、《乐》、《诗》、《书》,他都通晓。
长大后,更加仰慕圣贤,好学不倦。
二十有五岁时,在乡试中中举,次年成为进士,考中乙丑科。
宋濂作文,辞藻华丽,意蕴深远。
曾作《春秋》传,议论风生,学者们都很推崇他。
又著有《宋子游》一书,记录了他的游历见闻,风土人情,颇为详尽。
他所作的诗,清新脱俗,意境高远。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全文翻译,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全文翻译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全文翻译,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全文翻译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履,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N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底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作者简介]宋濂(lián)(一三一0——一三八一),字景濂,金华潜溪(今浙江金华)人。
早年就有文名。
元代至正年间被举荐为翰林院编修,坚辞不就,入山隐居着述。
《南园诗存》序原文及翻译译文
《南园诗存》序原文及翻译译文《《南园诗存》序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南园诗存》序原文及翻译译文《南园诗存》序原文及翻译姚鼐原文:昆明钱侍御沣①既丧,子幼,诗集散亡。
长白法祭酒式善、赵州师令君范,为搜辑仅得百余首,录之成二卷。
侍御尝自号南园,故名之曰“南园诗存”。
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
今上既收政柄,除慝扫奸,屡进畴昔不为利诱之士,而侍御独不幸前丧,不与褒录,岂不哀哉!君始以御史奏山东巡抚国泰秽乱,高宗命和珅偕君往治之。
君在道衣敝,和珅持衣请君易,君卒辞。
和珅知不可私干,故治狱无敢倾陂,得伸国法。
其后君擢至通政副使,督学湖南,时和珅已大贵,媒糵②其短不得,乃以湖北盐政有失,镌君级。
君旋遭艰归,服终,补部曹。
高宗知君直,更擢为御史,使值军机处。
君奏和珅及军机大臣常不在值之咎,有诏饬责,谓君言当,和珅益嗛君。
而高宗知君贤,不可谮,则凡军机劳苦事,多以委君。
君家贫,衣裘薄,尝夜入暮出,积劳成疾以殒。
方天子仁明,纲纪犹在,大臣虽有所怨恶,不能逐去,第劳辱之而已。
而君遭其困,顾不获迁延数寒暑,留其身以待公论大明之日,俾国得尽其才用,士得尽瞻君子之有为也。
悲夫!悲夫!余于辛卯会试分校③得君,四年而余归,遂不见君。
余所论诗与古文法,君闻之独喜。
君诗尤苍郁劲厚,得古人意。
士立身如君,诚不待善诗乃贵。
然观其诗,亦足以信其人矣。
余昔闻丧,既作诗哭之;今得集,乃复为序,以发余痛云。
(选自《古文辞类纂》,略有删改)【注】①钱沣,字东注,号南园,云南昆明人。
清书画家。
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官侍御、通政司副使等。
②媒糵:比喻挑拨是非,陷人于罪。
③分校:科举考试时校阅试卷的官,时姚鼐以礼部员外郎任分校。
译文:昆明人钱沣御史去世了,他的儿子还年幼,它的诗集散落遗失,长白人法式善祭酒,赵州人师范县令,为他搜集整理,只找到一百多首,辑录成两卷.钱御史曾经为自己取号叫做“南园”,所以为它取名叫做“南园诗存”.当乾隆末年,和珅掌权,作威作福,朝中官员中如果有耻于走他的门路不想通过他得到提拔重用的已经难能可贵了.至于刚直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能够在奏章中公开批评他过失的人,只有钱御史一人罢了.如今嘉庆皇帝已经即位执政,扫除奸邪佞臣,多次提拔从前不受利益诱惑的官员,可是钱御史偏偏在这之前就去世了,不能得到嘉奖并记功录名,这怎么不让人悲痛呢.钱沣当初凭御史的身份上奏山东巡抚国泰的罪行,高宗皇帝下令和珅与钱沣一起前往处理,路途中衣服破旧,和珅拿来衣服请你换上,钱沣最终拒绝了.和珅知道不能私下求情,所以审理案件时不敢不公正(徇私舞弊),国法得以伸张.那以后钱沣被提拔到通政副使,做湖南提督学政,这时和珅已经是位高权重,他不能找到钱沣的缺点来陷害钱沣,就借湖北盐政的过失削减钱沣的官级.钱沣不久遭父母之丧,服丧期满,补任部里的司官.高宗皇帝知道钱沣正直,再提拔他做御史,让他在军机处当值.钱沣上奏和珅和军机大臣常常旷职的过错,皇帝就下诏告诫、责备他们,认为钱沣说的对,和珅就更加怀恨钱沣.可是高宗皇帝知道钱沣贤良,他们诬陷钱沣不成,于是凡是军机处中劳累辛苦的事,大多交给钱沣去做.钱沣家中贫穷,衣服单薄,却常常天不亮就入朝当值,天黑才离去,最后积劳成疾而去世.当时皇帝仁爱明察,国家法纪还在,朝中大臣中虽然对先生怀有怨恨,但也没办法驱赶他离开朝廷,只能让他受劳累、受屈辱罢了.而钱沣受到他们的刁难,却不能再多活几年,留下自己的性命来等待公论大白天下之时,使国家让你发挥出所有聪明才智,同僚都能看到钱沣有所作为.悲痛啊!悲痛啊!我在辛卯年做会试阅卷官的时候认识了钱沣,过了四年,我就回去了,于是没能再见到钱沣.我对与古诗文的观点,钱沣听到以后很喜欢.钱沣的诗特别苍郁劲厚,深得古人为诗之道.读书人如能像钱沣一样立身行事,确实不会凭借善于作诗才得到尊重.可是看到钱沣的诗,也足够信任他的为人了.我从前听到钱沣去世的消息,已经作诗哭祭他了,如今看到钱沣的诗集,于是又为它写序言来抒发我的悲痛之情.《南园诗存》序2、《夜航船序》原文及翻译译文《夜航船序》原文及翻译张岱夜航船序明·张岱原文: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
宋濂《游琅琊山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宋濂《游琅琊山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原文:洪武八年,皇上以太子暨诸王久处宫掖,无以发抒精神,命西幸中都,沿道校猎,以讲武事。
濂时奉诏扈从。
十有二月戊午,次滁州驿,濂请游琅琊山,皇太子欢然可之,即约四长史同行。
自驿西南出,过平皋约三里所,望丰山盘亘雄伟,出琅琊诸峰上。
居人指云:山下有幽谷,地形低洼,四面皆山,其中有紫微泉,宋欧阳公修所发。
泉上十余步即丰乐亭,亭东数百步,即醒心亭。
由亭曲而西可入天宁寺。
今皆废,惟凉烟白草而已。
濂闻其语,为怅然者久之。
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
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
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
亭久废,名人石刻颇夥,兵后焚炼为垩殆尽。
亭后四贤堂,亦废。
亭侧有玻璃泉,又名六一泉,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手掬饮之,温。
是日天阴,雪花翩翩飘,伯靖亟倡曰:“雪作矣,不还将何为?”濂游兴方浓,掉头去弗顾。
历石径一里所,至回马岭。
伯友追而至,伯清继之。
伯友曰:“二客足力弱,不能从矣。
”二客,伯贤,伯恭也。
蛇行磬折黄茅白苇间,莽不知所之,幸有宋熙宁舍利塔遗址累累,径行无疑。
其路若穷,又复轩豁,峰回路转,盖九锁而至开化禅寺。
寺院在琅琊山最深处,惜乎山皆童,而无蔚然深秀之处。
寺僧绍宁为具饭。
饭已,引观庶子泉。
泉出山罅中,乃唐李幼卿所发,李阳冰所篆铭。
铭已亡,张亿书三字碑亦断裂,卧泉下。
石崖上多诸儒题名,自皇祐、淳熙以来皆有之。
字或篆或隶或楷,或可辨或不可辨,山之东西,在在皆然,不特此泉也。
自幼卿博求胜迹,凿石引泉以为溪,作禅室、琴台,后人颇继其风,山中之亭几二十所。
今荆榛弥望,虽遗迹亦无从求之,可叹哉!夫亭台废兴乃物理之常,奚足慨?所可慨者,世间奇山川如琅琊者何限?第以处于偏州下邑,无名胜士若幼卿者黼黻之,故潜伏而无闻焉尔。
且幼卿固能使琅琊闻于一方,自非欧阳公之文,安足以达于天下?或谓文辞无关于世,果定论耶?念元季绎骚,窜伏荒土,朝不能谋夕,今得以厕迹朝班,出陪帝子巡幸,而琅琊之胜遂获穷探,岂非圣德广被,廓清海寓之所致邪!是宜播之声歌,以侈上赐游观云乎哉。
贤入宋濂文言文翻译
贤入宋濂,生于宋末,自幼聪颖,好学不倦。
父兄皆以儒学传家,濂受其熏陶,遂立志为儒。
弱冠之年,已通五经,名动乡里。
濂性谦和,待人接物,温文尔雅。
每遇贫病之人,必倾囊相助,不以富贵骄人。
其德行,深得乡人敬仰,誉为“贤者”。
一日,濂游历至吴中,遇一老者,须眉皆白,举止不凡。
老者见濂,曰:“吾闻君才学过人,特来求教。
”濂谦逊答曰:“老先生过誉了,小子何德何能,敢当此誉?”老者笑曰:“君之才华,非同凡响,吾有一书,愿以相赠。
”言罢,取出一卷书,授之于濂。
濂接书,细读之下,顿觉神清气爽,如饮甘露。
书中所载,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要旨,乃儒家经典也。
自此,濂更加刻苦学习,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时值宋室衰微,金兵南侵,民不聊生。
濂毅然投身抗金事业,助宋抗敌。
他屡立战功,被封为将军,成为南宋名臣。
然而,濂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仍旧谦虚谨慎,勤政爱民。
一日,濂因事至京师,皇帝召见,欲封其为宰相。
濂辞曰:“臣乃一介书生,岂敢担当如此重任?”皇帝曰:“君之才德,天下皆知,朕封君为相,乃为国家百姓着想。
”濂仍推辞,曰:“臣恐负重望,难以胜任。
”皇帝无奈,只得作罢。
濂在相位上,勤于政事,廉洁奉公,深得民心。
他主张改革政治,提倡儒学,力图挽救南宋危局。
然而,时运不济,南宋终究灭亡。
濂悲痛欲绝,遂隐退山林,以诗书自娱。
晚年,濂所著《宋濂集》问世,传世之作,影响深远。
其中《劝学篇》、《治世策》等篇,尤为人称道。
濂之文章,以辞藻华丽、思想深邃著称,被誉为“宋濂体”。
贤入宋濂,一生勤学不辍,博学多才,品行高洁。
他虽身处乱世,却能坚守信念,为国家民族尽忠职守。
其高尚品德与卓越才华,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后世之人,当以濂为楷模,勤学苦练,修身齐家,为国家民族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言文翻译_宋濂传
宋濂幼时聪颖过人,记忆力强,便师从闻人梦吉,潜心研究《五经》。
后又随吴莱学习,技艺日进。
未几,宋濂又游学于柳贯、黄氵晋之门下,二人皆极赞其才,自谓不如。
元至正年间,宋濂因举荐而授翰林编修,然他以父母年迈为由,坚辞不就,闭门著书,潜心研究学问。
十余年后,朱元璋攻取婺州,召见宋濂。
时婺州已改为宁越府,知府王显宗奉命开郡学,遂聘请宋濂及叶仪为《五经》老师。
次年三月,李善长荐举宋濂、刘基、章溢、叶琛四人应征至应天,宋濂授江南儒学提举,讲授太子经。
不久,又改撰起居注。
宋濂与刘基同岁,皆起于江南,声名显赫。
刘基豪放不羁,才华横溢,而宋濂则自命为儒者。
刘基在军中出谋划策,宋濂则以文学之长受到朱元璋的赏识,随侍左右,担任顾问。
太祖曾召宋濂讲解《春秋左氏传》,宋濂进言道:“《春秋》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若能遵行,则赏罚公正适中,天下可定!”太祖御临端门,口释黄石公《三略》。
宋濂说:“有了《尚书》二《典》、三《谟》,帝王所需大经大法已备,愿陛下留意而讲明之。
”不久,朝廷论功行赏,宋濂又说:“得天下以得人心为本。
若人心不固,纵有玉帛之财,亦不足为重。
”太祖闻言,深以为然。
宋濂与客饮酒,帝密使人侦视。
翌日,帝问宋濂昨饮酒否?座中何人?食何物?宋濂以实对。
帝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帝又密问群臣臧否,宋濂仅举善者。
帝问其故,宋濂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时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
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帝问宋濂,宋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正开言路,恶可深罪。
”不久,帝览茹太素之书,有足采者。
宋濂一生勤学好问,忠诚于国家,深受世人敬仰。
朱元璋赞誉其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
宋濂传,乃明史之瑰宝,展现了宋濂的生平事迹,为我们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宋濂劝学文言文翻译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政治家。
其文辞典雅,议论深刻,尤以劝学之作闻名于世。
本文以宋濂《劝学》一文为基础,进行翻译及解读。
原文:夫学者,所以求道也。
道不远人,人自远之。
非圣人之道,吾其舍诸?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以君子不安于小善,而求其大者;不诱于小利,而谋其远者。
是故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夫礼者,所以节文斯二者也。
今之学者,多志在温饱,而忘其道。
吾恐后世之学者,亦将蹈此覆辙。
故为之说,以俟夫后之学者。
译文:学者,是为了寻求真理。
真理并不遥远,人们只是自己离它很远。
如果不是圣人的真理,我们难道就放弃吗?学习之后又能时常温习,难道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一无所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为人处事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已经学习?因此,君子不满足于小的善行,而是追求更大的善;不被小的利益所诱惑,而是规划长远。
所以,不合礼节的事物不要看,不合礼节的话不要听,不合礼节的话不要说,不合礼节的事不要做。
礼,是用来调节这两者的。
现在的学者,大多只想着温饱,而忘记了追求真理。
我担心后世的学者也会重蹈覆辙。
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以期待后来的学者。
解读:宋濂在《劝学》中,首先阐述了学习的目的——求道。
他认为,真理并不遥远,关键在于人们是否愿意去追求。
他引用了孔子的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观点,表达了友谊与学习相辅相成的道理。
接着,宋濂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观点,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相辅相成。
他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提醒人们要时刻检视自己的行为,做到忠诚、诚信。
文言文翻译宋濂苦学
宋濂,字景濂,元末明初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然其幼时家贫,无以自给,遂苦学以济其困。
濂幼时,家虽贫,然父母俱有志于学。
一日,父母见濂聪明伶俐,遂曰:“吾儿聪慧,当苦学以继先人之志。
”濂受父母之教,刻苦攻读,日以继夜,不辍不倦。
濂之苦学,非但求学问,亦求养家糊口。
时值乱世,民不聊生,濂之父因贫病交加,不幸辞世。
濂悲痛欲绝,深知家道中落,责任重大。
于是,濂更加发愤图强,日夜攻读,以期有所作为,以养家活口。
濂之苦学,亦因时局所迫。
元末明初,天下大乱,烽火连天。
濂生于斯时,目睹百姓疾苦,深知读书人应肩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
故而,濂苦学以求报国,以慰父母在天之灵。
濂之苦学,亦因心志坚定。
时人皆言:“读书无益,不如习武。
”濂闻之,不以为然。
他坚信,读书可以明理,可以修身,可以治国,可以平天下。
于是,濂毅然决然,以苦学为人生信条,矢志不渝。
濂之苦学,历经艰辛。
一日,濂于书馆中苦读,忽感腹中饥饿,遂向馆主借钱买食。
馆主见濂清贫,不欲资助,曰:“吾馆中食,非汝所宜。
”濂闻言,默默忍受饥饿,继续攻读。
及至深夜,馆主见濂如此苦学,感动不已,遂赠以食物,并资助其继续求学。
濂之苦学,终有所成。
明洪武年间,濂以文章盖世,被荐为翰林院编修。
后又官至侍讲学士,深得皇帝赏识。
然而,濂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仍以苦学为人生信条,勤勉工作,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总之,宋濂之苦学,不仅成就了他自己,更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他始终坚定信念,以苦学为荣,以报国为己任。
这正是我们今天所应学习的品质。
宋濂高中文言文翻译
原文:余幼时即好古文,自塾师授《史记》以来,未尝一日去手。
每自念,此生当学古人,乃能显于世。
然家贫,无以为资,每从人间借得异书,辄废寝忘食,读之不厌。
一日,塾师见余读《汉书》,曰:“此书非吾辈所能读也。
”余曰:“吾固知其难,然志在必得,虽千万人吾往矣。
”塾师愕然,遂许余借阅。
余得书,昼夜读之,不觉其劳。
读至《史记》十篇,见司马迁叙《伯夷列传》云:“吾尝闻伯夷、叔齐,避纣而居首阳山,采薇而食,遂饿死于首阳山。
”余感其事,遂有志于行。
适东阳马公,闻余好古文,延余至其家。
马公善谈,余常从之游。
一日,马公问余:“子欲学古文,何以自见?”余对曰:“吾欲效司马迁,以文显于世。
”马公曰:“善!然非易事也。
子宜先求教于师,而后自奋。
”余拜谢,遂从马公游。
马公每遇余,必谈古文,余亦虚心受教。
一日,马公曰:“子欲学古文,须先学作诗。
”余曰:“诗非吾所长,何由而学?”马公曰:“诗者,文之精华也。
子欲显于世,非学诗不可。
”余从之,遂学作诗。
余学诗数年,颇有心得。
一日,马公见余诗,曰:“子诗佳矣,然尚未至妙境。
”余问:“何谓妙境?”马公曰:“妙境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
”余闻之,深以为然。
后余又学作文,渐有所成。
马公见余文,曰:“子文有古风,然尚未纯熟。
”余问:“何谓纯熟?”马公曰:“纯熟者,文中有诗,诗中有文也。
”余受教,益加努力。
岁月如梭,余学有所成,遂以古文显于世。
然余心知,所学所得,皆马公之教诲也。
是以每念马公,感激涕零。
翻译:我小时候就喜欢古文,自从老师教我《史记》以来,从未有一天放下过手。
常常自己想,我这一生应当学习古人,才能在世间有所显赫。
然而家里贫穷,没有足够的资金,常常从别人那里借来不同的书籍,就废寝忘食地阅读,读得津津有味。
有一天,老师看到我读《汉书》,说:“这本书不是我们这类人能读的。
”我说:“我固然知道它很难,但是志向在必得,即使千万人阻挡,我也一定要去。
”老师惊讶地看着我,于是同意借给我阅读。
文言文宋濂嗜学翻译
宋濂幼年家贫,无钱购书,便以抄书为生。
每当读到好书,便不惜一切代价,以抄录为乐。
其读书之勤,令旁人叹为观止。
一日,宋濂于市井中见一书肆,内有《左传》一部,心中大喜。
然而,该书价值不菲,宋濂囊中羞涩,无法购得。
于是,他心生一计,遂向书肆主人借阅。
主人见其诚心,便答应借与。
宋濂如获至宝,日夜苦读,不辞劳苦。
宋濂读书,不仅勤奋,而且专注。
每当读书时,他便能忘却世间一切烦恼。
一日,宋濂于书房中读书,不觉日暮。
其母唤宋濂进餐,宋濂却未闻其声。
其母见其如此专注,便不禁感叹:“吾儿之志,真可谓嗜学若渴矣!”自此,宋濂更加努力地读书,以期有成。
宋濂成年后,步入仕途。
然而,他并未因官位显赫而荒废学业。
相反,他更加珍惜时间,勤奋好学。
一日,宋濂于朝堂之上,与同僚谈论经史子集。
其谈吐风生,旁征博引,令众人叹服。
同僚皆赞曰:“宋公之才,真乃一代文宗也!”宋濂闻言,谦虚地答道:“吾之才,皆源于勤奋好学。
若非如此,岂能至此?”宋濂嗜学若渴,不仅体现在读书上,还体现在对学问的追求上。
他遍访名士,虚心求教。
一日,宋濂于江南之地,闻知有位名叫杨维桢的才子,便不远千里,前往拜访。
杨维桢见宋濂求学问切,便倾囊相授。
宋濂受益匪浅,感激不已。
此后,宋濂更加努力地钻研学问,以期不负杨维桢的教诲。
宋濂一生勤奋好学,终成一代文宗。
其著作《宋濂全集》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后世之人,无不以宋濂为楷模,勤奋好学,以期有成。
宋濂之学,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总之,宋濂嗜学若渴,勤奋好学,终成一代文宗。
其一生致力于学问,传承文化,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愿后人继承宋濂之志,勤奋好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宋濂传节选文言文翻译
宋濂传节选文言文翻译导语:宋濂传是描写宋濂一生的一篇文章,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
汉族,浦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
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以下是小编整理宋濂传节选文言文翻译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宋濂传-明史宋濂尝1与客饮,帝2密3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4何物?濂具5以实对。
笑曰:“诚6然,卿不朕7欺。
”间问群臣臧否8,濂惟9举其善者。
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10上书万余言。
帝怒,问廷臣。
或11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12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
”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13召廷臣诘责,因14呼濂字曰:“微15景濂,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译文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秘密)派人去侦探察看。
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吃了什么东西?宋濂全部拿事实回答。
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欺骗我。
”皇帝秘密地召见(宋濂)询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说说。
皇帝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我只和好的大臣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了解他们。
”这时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万余字。
皇帝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
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
”(皇帝)问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没有可以重责的罪行。
”不久皇帝看过茹太素的奏章,发现有值得采纳的内容。
就把朝臣都招来斥责,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景濂,(我)就会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
”。
《明史·宋廉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宋廉传》原文及翻译明史原文:宋濂、字景濂,其先金华之潜溪人,至濂乃迁浦江。
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
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
洪武①中,濂首用文学受知,恒待左右,备顾问。
尝召讲《春秋左氏传》,濂进日:“《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则赏罚适中,天下可定也。
”洪武二年诏修《元史》,命充总裁官。
是年八月史成,除翰林院学士,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当如是,不当如彼。
”皇太子每敛容嘉纳,言必称师父云,帝剖符封功臣,召廉议五等封爵。
宿大本堂,讨论达旦,历据汉唐故实,量其中而奏之。
甘露屡降,希问灾祥之故,对日,“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
《春秋》书异不书祥,为是故也。
”帝尝指《衍义》中司马迁论黄老事、命濂讲析。
讲毕因曰汉武溺方技谬悠之学改文景恭俭之风民力既敝然后严刑督之人主诚以礼义治心则邪说不入,以学校治民,则祸乱不兴,刑罚非所先也。
”尝奉制咏鹰,令七举足即成,有“自古戒禽荒”之言,帝忻然曰:“卿可谓善陈矣。
”濂之随事纳忠,皆此类也,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
所居室,署“温树”,客问禁中事,即指示之。
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补朕欺。
”濂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
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
卒于夔,年七十二。
追谥文宪。
(取材自《明史,宋廉传》)译文:宋濂,字景濂,他的祖先是金华潜溪人,到宋濂这一辈才迁至浦江。
宋濂幼时聪敏,记忆力强,就学于闻人梦吉,精通《五经》,元朝至正年间,宋濂因举荐授为翰林编修,但他以父母年老为由坚辞不就,而到龙门山闭门著书。
洪武年间,宋濂开始因文学之长受到朱元璋的赏识,随侍朱元璋左右,作为顾问。
太祖曾召宋濂讲解《春秋左氏传》,宋濂进言道:“《春秋》是孔子褒善贬恶的书,如能遵行,则赏罚公正适中,天下便可平定!”洪武二年(1369 ),太祖下诏修编《元史》,宋濂被任命为总裁官。
文言文翻译宋濂
原文《宋濂传》如下:宋濂,字景濂,浦江人。
元末,避乱于淛东,因家于钱塘。
年二十有五,始受业于许谦。
谦,元末进士,学问渊博,以文章名世。
濂从之游,学而不厌,益自刻苦。
尝从师于吴莱、黄溍,皆一时名士,濂皆师事之。
吴莱、黄溍亦以濂为弟子。
洪武初,濂以荐举授翰林院编修。
时太祖尝谓濂曰:“吾闻古之圣贤,莫不乐其道,若何?”濂对曰:“圣贤之道,无适而非道,道者,自然之理也。
自天地之生,万物皆得其所,此道之所以为道也。
故圣贤乐之,非独乐道也,乐其自然之理也。
”太祖善其言,遂委以重任。
濂性孝友,事亲以孝,待人以友。
尝曰:“孝者,百行之首;友者,百行之末。
人能孝友,则无往而不善。
”其为文,醇厚朴实,有古人之风。
所著《元史》,叙述详赡,议论平正,为后世学者所重。
濂尝游于四方,广交天下士。
与人交往,必以诚信为先,故得众人之心。
时人皆称濂为“真儒”。
濂亦自谦曰:“吾之学,不足以教人,而欲求教于天下之士,庶几无负所学。
”其为师,亦以诚待人,故弟子皆乐从之。
洪武四年,濂以疾乞归。
太祖闻之,遣使慰劳,赐以金币。
濂辞不受,曰:“臣不敢以疾自矜,恐损圣主之仁。
”太祖益嘉其意,赐以金印,命为翰林院侍讲学士。
濂居官清正,不贪污,不徇私,故人皆敬之。
及明成祖即位,濂已病故。
成祖追赠太子太师,谥文宪。
译文:宋濂,字景濂,是浦江人。
元朝末年,避乱到淛东,于是家住在钱塘。
二十五岁时,开始跟随许谦学习。
许谦是元朝末年的进士,学问广博,以文章闻名。
宋濂跟随他学习,学而不厌,更加刻苦。
曾经跟随吴莱、黄溍学习,他们都是当时的名士,宋濂都拜他们为师。
吴莱、黄溍也将宋濂视为弟子。
明朝洪武初年,宋濂因被推荐而授予翰林院编修之职。
当时太祖曾经对宋濂说:“我听说古代的圣贤,没有一个不乐其道的,这是为什么?”宋濂回答说:“圣贤之道,没有不适合的,道就是自然的道理。
自从天地产生,万物都得到了它们应有的位置,这就是道之所以为道的原因。
所以圣贤乐于它,不仅仅是乐道,更是乐其自然的道理。
《送东阳马生序》翻译解读
《送东阳马生序》翻译解读送东阳马生序是初三的必须背诵古文,在背诵过程中,有些细节字词总是怪怪的,容易遗漏。
请教了可爱的爸爸,知道了年龄和阅历对于人的影响后,感觉理解容易多了:古代人也有虚伪客气的一面,有着独特的方式和套路,只是我们现代人不太了解而已。
简单说就是直说好听的部分,不好听的真实的部分在写作时故意隐藏起来。
所谓的春秋笔法,其实宋濂对马军则并不是太欣赏,但考虑到马生已经是同乡中相对优秀的了,也没有办法,只好这样写这一篇鼓励后来者更加努力读书。
送东阳马生序1余幼时即嗜学2。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4,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
录毕,走送之6,不敢稍逾约7。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8,益慕圣贤之道9,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10,尝趋百里外1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12。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13。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4,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15,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16,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7。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18,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19,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20。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21,媵人持汤沃灌22,以衾拥覆23,久而乃和。
寓逆旅24,主人日再食25,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26,戴朱缨宝饰之帽27,腰白玉之环28,左佩刀,右备容臭29,烨然若神人30;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31,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32,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33,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34,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35,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36,县官日有廪稍之供37,父母岁有裘葛之遗38,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39,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文言文宋濂翻译
宋濂,字景濂,浦江人。
少时家贫,不能从师,乃求友人为师。
友人为之讲说经史,濂听而识之,过目成诵。
年十五,得授《大学》《中庸》,心悦之,遂日夜研习,不遗余力。
一日,友人对濂曰:“吾闻孔门弟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欲学乎?”濂曰:“然。
”友人为之述孔子言行,濂听之,心向往之。
于是,濂遂废寝忘食,日夜不辍,以求至圣之学。
又数年,濂闻程颢、程颐之学,心向往之。
乃远赴洛阳,欲从其门下受业。
道途中,濂以贫乏,不能具旅费,乃徒步而行。
饥则食草木之实,渴则饮山泉之水。
行数百里,历尽艰辛,终于到达洛阳。
时程颐已逝,濂遂从程颢之子程颐受业。
颐见濂志向坚定,学问渊博,深喜之。
遂授以《论语》《孟子》,濂听而心领神会。
又数年,濂学业有成,颐赞曰:“子之才,可谓卓尔不群。
”后濂归浦江,设帐授徒。
门下弟子众多,皆才智出众。
濂教之,循循善诱,使弟子各展其才。
一时之间,浦江学风兴盛,人才辈出。
濂尝曰:“学者,所以求道也。
道不远人,求之则得。
吾辈当以诚敬之心,求道于斯文。
”濂自幼好学,不问贵贱,皆以诚敬待之。
是以,士林中皆敬重之。
一日,朝廷征濂为官,濂辞而不受。
曰:“吾性好山水,不愿拘束于朝堂。
”遂隐居于山林之间,读书著述,以自娱。
濂著《宋元史》《春秋传》等书,议论宏博,词藻华丽,世所称颂。
其文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时人谓:“宋濂之文,如泰山北斗,照耀古今。
”濂晚年,虽年事已高,犹勤奋不息。
一日,友人问濂:“子年已高,尚能勤奋否?”濂笑而答曰:“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吾辈当惜寸阴,勤于学业。
”言罢,濂复拿起笔,继续著述。
宋濂,一生勤奋好学,不辞劳苦,追求至圣之学。
其人品德高尚,学问渊博,文采飞扬。
后世之人,皆以宋濂为楷模,称颂不已。
翻译:宋濂,字景濂,浦江人。
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不能请到老师,于是向朋友请求做他的老师。
朋友为他讲解经史,宋濂听后能记住,看过就能背诵。
十五岁时,他开始学习《大学》和《中庸》,非常喜欢,于是日夜研习,不遗余力。
宋濂,字景濂,幼英敏强记文言文翻译
宋濂,字景濂,幼英敏强记文言文翻
译。
宋濂(857年—919年),字景濂,号竹石,北宋大诗人、文学家,被称为“金陵生死八仙”之一。
他凭借超凡的才华,在潇湘江河流域抒写了不朽的文学作品,以其出神入化的记文言文翻译,使得古典文学艺术达到了顶峰。
宋濂以记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精炼而又变幻着文学的语言,以及表达的意境。
他将原本传统的文学作品,用现代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重新创造,使得古典文学的新鲜感更加明显。
他的文学作品,如《浪淘沙》等,尤其是记文言文翻译,都极富艺术性,耐人寻味,令人回味无穷。
24送东阳马生序译文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译文】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
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读,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亲自己动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天气非常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写。
抄写完毕,赶快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已经成年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有名望的人和自己进行交往。
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的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回应;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当我从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了还不知道。
到了学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浇洗,用被子给我盖上,很长时间才暖和过来。
住在旅店里,主人每天只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和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人,就像神仙一样。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
我求学时的勤奋与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二三的文言文
二三的文言文1. 文言文中,二三子,是啥意思“二三子”这个词,在许多文章中出现过。
比如《叔向贺贫》中,晋国的韩宣子因为财产不多,“无以从二三子”,就是没法和晋国其他贵族交往,这里的“二三子”指的是在晋国有头有脸的人物。
另外《论语》中也多次出现这个词,比如孔子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意思是你们觉得我有什么隐瞒的吗?这里的“二三子”指的是孔子的弟子们。
综上,我个人认为,现代汉语中与“二三子”意思最相近的是“大家伙儿”、“各位”这样的词。
供您参考!2. 某某人的二三事古文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大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译文: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拿读书这件事劝他.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格深沉而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多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章举荐这人,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这人.太祖生气了,把赵普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碎纸片拾起来带回家,过些日子把这些旧纸片补缀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最终用了这人.。
3. 古文(两三行的带解释)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濂二三是文言文翻译
原文
宋濂,字景濂。
性诚谨,官内延久,未尝讦人过。
(帝)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
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
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
”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于是帝廷誉之曰:“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
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
译文
宋濂的性格比较诚实谨慎,他在内庭做官很长时间,从来没有在背后指摘过别人的过错。
他的居室署名叫做“温树”,如果有客人在谈话时问起了他禁忌的话题,他就指给客人们看,表示不愿谈论此事。
一次他和客人一起饮酒,高祖秘密的派人去侦查他的行动。
第二天,问昨天有没有喝酒,都请了哪些客人,吃了些什么食物,就一一照实情回答。
满意的笑道:“说得不错,看来你没有欺骗我。
”
朱元璋有时候会把宋濂叫来,问他大臣们最近都有哪些功过得失,宋濂只列举那些品行好的人汇报,他说:“那些品行好的人和我交往,所以我了解他们;而那些品行不好的,我不和他们往来,所以我也没法了解他们。
”
一次,主事写了一份一万多字的奏折,惹得朱元璋大发雷霆,于是就问大臣们如何处理,有人指着他上的奏章说:“这份奏章的内容对陛下不尊敬,是诽谤陛下,是不合乎法度的。
”朱元璋又问宋濂的意见,宋濂答道:“他是对陛下尽忠啊,如今陛下刚刚广开言路,不可重重的处罚这样敢于直言的大臣。
”过了一会,朱元璋浏览了一下这份奏章,觉得其中有值得采纳的意见。
于是朱元璋便把大臣都召集起来,训斥了他们一顿,并叫着宋濂的字(表示亲近和赞赏)说:“要是没有景濂,我几乎就错误的处罚了敢于直言的人啊。
”于是朱
元璋在朝堂上表扬宋濂说:“我听说第一等人是圣人,其次叫做贤人,再其次就是君子。
宋景濂为我工作了十九年,从来不曾说过一句假话,从来没有背地里议论过一个人的短处,自始至终言行一致,从无二心,这不只是君子的风范,更可以称作是贤者了。
”
注释
[1]嗜:特别爱好,喜好。
[2]无从:没有办法。
[3]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
[4]假借:借。
“假”也是借的意思。
[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
[6]走:跑。
[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8]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礼,表示已经成年。
这里即指二十岁。
[9]患:担心,忧虑。
[10]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
硕,大。
[11]尝:曾经。
[12]趋:奔向。
[13]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14]叩问:求教。
叩,问。
[15]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
[16]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
门人、弟子,学生。
填,塞。
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17]辞色:言语和脸色。
[18]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援,引,提出。
质,询问。
[19]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
[20] 叱咄:训斥,呵责。
[21]至:周到。
[22]复:这里指辩解。
[23]俟:等到。
宋濂介绍
至正二十年(1360),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
洪武初主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造。
后因牵涉胡惟庸案,谪茂州,中途病死。
著作有《宋学士文集》、《孝经新说》、《东阳马生序》等。
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朱标)讲经。
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
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
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
后因其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
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
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
有明一代,开私家藏书风气者,首推宋濂。
宋濂藏书始於青年时代。
当时,他因元末战乱迁居浦江,於青萝山中筑室读书,因名其楼为“青萝山房”。
兵祸之后,官私藏书毁损严重,而宋濂因隐居山中,仍能坐拥书城。
明祁承汉《澹生堂藏书红》说:“胜国兵火之后,宋文宪公读书青萝山中,便已藏书万卷。
”清载殿泗《风希堂文集》卷二《宋文宪公全集序》则说宋濂“始自潜溪徒浦江,得卷氏藏书之富,首推宋濂”。
宋濂藏书之精华,有少数流入清人之手。
如北宋本《长庆集》,先后为钱曾、黄丕烈、潘祖荫所藏。
《百宋一廛赋》:“庐山《长庆》,见取六丁;金华太史,独著精灵。
”注:“《长庆集》北宋时镂版,所谓‘庐山本’者。
庚寅一炬,种子断绝,唯此金华宋氏景濂所藏小宋本,图记宛然,古香可爱,推稀世珍。
”又有宋本《春秋经传集解》、《史记》等流入清宫内府,《天禄琳琅续编》有记。
宋濂还曾藏有宋刊《事林广记》,后归广东丁日昌,《持静斋书目》著录。
道统文学观由来已久,但这里也有区别:以韩愈、欧阳修为代表
的唐宋古文家,在理论上主张“文以明道”,强调“文”的工具性,但并不轻视“文”;宋代理学家看到他们的不彻底性,于是提出“文道合一”甚至“作文害道”的论点,以防文人在“道”之外又受“文”的诱惑。
宋濂的文学思想便是沿着理学家的极端观点。
在《文原》一文中,他强调了文“非专指辞翰之文”,而是道的“象”即显现,文与道相始终,道在哪里,文亦在哪里。
在其他文章中,宋濂也反复提出“文非道不立,非道不充,非道不行(《白云稿序》);“文外无道,道外无文”(《徐教授文集序》)。
以这种理论批评古代作家,就显出非常偏狭的态度。
如在《徐教授文集序》中,宋濂公然提出孟子死后,“世不复有文”;贾谊、司马迁所得的仅是“皮肤”,韩愈、欧阳修所得的也仅是“骨骼”,只有到了宋代几位大儒,才“得其心髓”,才算得上“六经之文”。
至于明显不合“温柔敦厚”标准的各种文章,在宋濂看来,更是“非文也”。
“文道合一”论是一种受官方支持立场,这一点可以由《元史》的体例得到证明。
自范晔《后汉书》分立《儒林》、《文苑》两传,以区分经学之士与文学之士,后代官修正史多沿袭之。
《元史》却取消了这种区分,单立《儒林传》,认为“经艺文章,不可分而为二”,“文不本于六艺,又乌足谓之文哉!”《元史》是奉朱元璋诏命修撰的,这样做当然迎合了他的意思。
在朝廷正式支持下,这种理论必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宋濂的文集中,大量充斥着美化、歌颂明初统治集团上层人物及表彰贞节妇女的作品,这大概就是他的“道统”文学的集中表现。
但历史已经获得的进展,即使用强力去扭转,也还是有困难。
所以,就是在宋濂身上,也还是存在两面性。
宋濂在元末与杨维桢交谊甚笃,明初杨氏去世后,他为之作墓志铭,对杨的`文学才能和成就推崇备至,甚至以相当宽容的语气描绘其晚年“旷达”和“玩世”的生活情态,这和他的严厉的理论颇不谐调。
他另外还有一些散文,对生活实际比较尊重,因而在宣扬某种道德观念的同时,比较接近真实的人性。
如《王冕传》,写出一个元末“狂
士”的精神面貌,开头描写王冕少年读书情形的一节,颇有情趣: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
冕小儿,恬若不见。
又如《鹿皮子墓志铭》详细介绍陈樵“屏去传注,独取遗经”而自成一家的思想成就,《竹溪逸民传》写出一个出世高士的形象,由于作者对不同的人物个性能取一种同情的态度,都写得较出色。
《送东阳马生序》自述早年在贫寒中求学的艰苦,也很真实动人。
宋濂的散文文辞简练典雅,少作铺排渲染。
但偶尔有些描写的片断,也能写得相当秀美。
各种文体往往各具特点,可以看出变化,不是那么僵板。
总的说来,他的文章风格具有密吻于道德规范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和纯熟的技巧,所以能够成为明初文学风尚的典范。
对于宋濂来说,非常可悲的是朱元璋根本不承认他是什么“大儒”,而带有侮辱性地称之为“文人”(见《明史·桂彦良传》)。
因为在朱元璋的政治体制中,已不能够允许有“大儒”——社会的思想指导者存在,皇帝本人就是思想指导者。
宋濂最后其实是死于无辜,也反映出明初政治的严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