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整理)权术论

合集下载

权变理论——精选推荐

权变理论——精选推荐

权变理论title 权变理论权变理论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称应变理论、权变管理理论。

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步发展起来的⼀种管理理论,"权变"是指“随具体情境⽽变”或“依具体情况⽽定”,即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

中⽂名权变理论外⽂名Contingency Theory别 称应变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定 位管理理论1基本简介发展综述权变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是西⽅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形成的⼀种管理理论。

进⼊七⼗年代以来,权变理论在美国兴起,受到⼴泛的重视。

权变理论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七⼗年代的美国,社会不安,经济动荡,政治骚动,达到空前的程度,⽯油危机对西⽅社会产⽣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所处的环境很不确定。

但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为科学理论等,主要侧重于研究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的管理,⽽且以往的管理理论⼤多都在追求普遍适⽤的、最合理的模式与原则,⽽这些管理理论在解决企业⾯临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显得⽆能为⼒。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们不再相信管理会有⼀种最好的⾏事⽅式,⽽是必须随机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于是形成⼀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理论,“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

理论观点权变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于任何情景 的原则和⽅法,即: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成不变的、普适的管理⽅法。

成功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组织内外状况的充分了解和有效的应变策略。

权变理论以系统观点为理论依据,从系统观点来考虑问题,权变理论的出现意味着管理理论向实⽤主义⽅向发展前进了⼀步。

该学派是从系统观点来考察问题的,它的理论核⼼就是通过组织的各⼦系统内部和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

浅析《君主论》和中国古代君王权术

浅析《君主论》和中国古代君王权术

《中西政治思想史》期末作业论文题目:读《君主论》有感浅谈中国封建王朝君主的权术学生 __ 王玲燕学号 222012332011135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层次 ___ 本科________通讯地址西南大学橘园二舍邮政编码 400715任课教师蒋智宏 _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读《君主论》有感浅谈中国封建王朝君主的权术摘要:《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的代表作,是对佛罗伦萨乃至整个意大利几百年间的“政治实验和激烈变革”以及马基雅维利本人多年从政经验的理论性总结。

较为完整地阐述了马基雅维利的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而纵观中国封建时代的王朝历史,君王的权术的运用对其他所统治的国家有重大的影响,稍有不慎国家就毁于君王手里,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我就《君主论》部分内容结合中国封建王朝君王的权术来写这篇读后感。

关键字:选拔人才堡垒君权一、《君主论》主要内容从全书逻辑上来看,整本书讨论了“君主国是什么,它有什么种类,怎样获得,怎样维持,以及为什么会丧失”的问题。

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索,马基雅维利摒弃了中世纪宗教教条式的推理方法,从历史的经验角度出发,根据意大利长期战争分裂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实现意大利的统一的方案——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

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本恶”,并把这个基本假设作为他论述的依据,认为国家的产生是出于人性本身的需要,并不是上帝的意志,从而否认了君权神授。

在书中他大胆地将政治与伦理道德分离,认为政治的基础不再是伦理道德,而应由权力取而代之。

从书中我们也看到他认为建立一个君主国家可以采用暴力,甚至用各种方法。

全书共26章,前11章论述了君主国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下去,强调有势力保护国家容易、反之则难,君主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12—14章阐明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是君主惟一的专业。

麦金德陆权论

麦金德陆权论
陆权论
• 目录 • 简介 • 详细 • 影响 • 世界岛 • 意义
简介
• 一战前夕,著名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将目光投向 辽阔的欧亚大陆,第一个区分了陆权与海权的观念,认为 随着陆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成为 最重要的战略地区。“陆权论”对世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历史上就有了著名的麦氏三段论式的政治咒语: “谁统治了东欧,谁就能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控制大陆 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欧亚大陆);谁控制了世界 岛,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作为对麦金德的地缘政治观 的发展,著名美国地缘政治学家斯皮克曼则在其《和平地 理学》中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他认为,“谁支配着 边缘地区,谁就控制欧亚大陆;谁支配着欧亚大陆,谁就 掌握着世界的命运”。

麦金德认为,铁路的出现已经大大降低了一 个单一强权主宰中心地带的难度。当欧亚大陆被 密集的铁路网覆盖时,一个强大的大陆国家将主 宰这片自东欧门户开始的的广袤土地。而这将是 这个国家主宰欧亚大陆,进而主宰世界的前奏:" 谁控制了东欧就控制了心脏地带; 谁控制了心脏地 带就控制了世界岛; 谁控制了世界岛就控制了世界。 " 麦金德的上述结论假设了对于两大海洋强权-英 国和美国的地缘政治噩梦。一旦德国或俄国控制 了东欧,这将是这两大强国主宰世界的前奏。
详细

19世纪末,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陆地机械运输革命的发生,使海权逐 步让位于陆权。最早阐述这一观点的是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1861—1947), 他曾任牛津大学地理学教授和皇家地理学会会员。麦金德一生从事教育和研 究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通过对国际和各国局势的变化的历史观察和思考,寻 找一种“至少能表明世界历史中某些地理因素的公式”,而“这个公式具有 透视国际政治中的一些对抗势力的实用价值”。1904年,他在皇家地理学会 宣读了《历史的地理枢纽》这篇著名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心脏地带”这一 战略概念,成为第一个以全球战略观点来分析世界政治力量的人。此后,麦 金德又分别于1919年和1943年发表了《民主的理想和现实》和《全世界赢得 和平》两篇论文,对他的理论进行了论证。在麦金德看来,整个世界的历史 就是大陆强国和海洋强国相互斗争的历史,尽管海权强国占过优势,但从长 远的观点来看,由于陆权国家人力和物力资源丰富,并且交通日益改善,海 权国家终将被陆权国家所压制。因此他提出,世界力量重心所在的欧、亚、 非三洲由于陆上交通发达,已变成一个世界岛;世界岛的中心位于欧亚大陆 中部的心脏地带,其范围大致西起东欧,东至中西伯利亚和蒙古,南起小亚 细亚、亚美尼亚、波斯和中国的西藏,北至北冰洋。其外围则依距离的远近 和人力,除东欧这个门户外,其余方向海权国家均不易进入,成为世界上最 大的天然堡垒,而占据心脏地带的国家却屡屡向欧亚大陆边缘地带扩张。据 此,麦金德断言,占据东欧是控制心脏地带的关键,并把他的全球战略思想 归纳成著名的三段警句:

增权理论——精选推荐

增权理论——精选推荐

社会工作所面对的群体常常是社会中权能(power)最弱的人群,他们所拥有的资源与调动资源的能力也是最低的。

但是,这种状态并非他们自身的缺陷,他们权能的缺乏是由于社会中最强势力量的压迫使他们形成了无力感、无助感、疏离感和失去自控感。

增权理论强调的是社会工作者要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人和群体增强他们的权能。

一般认为,增权(empowerment)概念最早就是由美国学者巴巴拉·索罗门(Barbara Soloman)1976年出版《黑人的增权:被压迫社区里的社会工作》一书中提出的,并使增权的观点被社会工作界广为接受。

索罗门的著作描述了黑人群体在美国社会中受到“制度性种族主义”的压迫和疏离。

社会工作则应增加黑人在这种社会状况下的权能,促进社会改革。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取向与增权的观点一直相吻合。

社会工作真正进入“增权时代”是在1980年左右。

在这个时期,增权的观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社会工作实务中都有快速发展。

这个时期社会工作强调尊重受助者,帮助其增强权能,让他们对自己的问题和需要进行自主判断,并鼓励有相同处境的受助者建立互助团体,在团体中促进个体意识的觉醒,摆脱无力感,建立自尊心,共同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

1、增权取向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增权是指增强人的权利和能力。

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认为,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对个人的压迫造成的,社会工作作为受助人提供帮助应该着重于增强受助者的权能,以对抗外在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

增权理论的基本假设有以下几点:(1)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压迫而产生的。

社会工作者面对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从增权观点来看,他们之所以会处于弱势地位,并非他们自身有缺陷,而是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经济不安全,又缺乏参与政治机会的环境之中。

因此,不利的环境使他们感受到比其他人群更强烈的压力,形成强烈的无力感。

根据索罗门的总结,造成无力感的根源有三个:一是受压迫团体的自我负面评价;二是受压迫群体与外在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经验;三是宏观环境的障碍使他们难以有效地在社会中行动。

权变理论概述

权变理论概述

权变理论之我见领导权变理论中“权变”一词有“随具体情境而变”或“依具体情况而定的意思”。

领导权变理论主要研究与领导行为有关的情境因素对领导效力的潜在影响。

该理论认为,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领导行为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又被称为领导情境理论。

一、权变理论简述(一)权变理论兴起的背景介绍1、权变理论兴起的时间:20 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

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

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权变理论在美国兴起,受到广泛的重视。

2、时代背景介绍: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不安,经济动荡,政治骚动,达到空前的程度,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所处的环境很不确定。

但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主要侧重于研究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的管理,而且以往的管理理论大多都在追求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模式与原则,而这些管理理论在解决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又显得无能为力。

(二)权变理论的中心思想1、企业组织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开放型的子系统,受环境的影响。

因此,必须根据企业组织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处境和作用,采取相应的组织管理措施,从而保持对环境的最佳适应。

2、组织的活动是在不断变动的条件下以反馈形式趋向组织目标的过程。

因此,必须根据组织的近远期目标以及当时的条件,采取依势而行的管理方式。

3、管理的功效体现在管理活动和组织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因此,必须根据组织的各要素的关系类型及各要素与管理活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一定函数关系来确定不同的管理方式。

(三)制约权变理论的因素·组织规模;·组织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组织资源与经营活动的差距;·管理人员对员工先入为主的假想;·战略;·科技,等。

(四)权变理论的理论基础⏹超Y理论:1970年由美国约翰·莫尔斯(J.J.Morse)和杰伊·洛希(J.W.Lorscn)根据“复杂人”的假定,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

权术论余华青

权术论余华青

-- 1权术论余华青著-- 2权术论1目录前言第一章政治实践与道德观念的冲突——权术界说………………………………………(…1)第二章历史上的权术与权术的历史——权术发展的历程………………………………(…29)第三章皇袍加身与王冠落地——论政变之术……………………………………(…50)第四章独夫与朋党——论驭臣之术……………………………………(…75)第五章“王道”与“霸道”——论愚民之术…………………………………(…108)第六章“吮痈”与“乐谀”——论谄媚之术…………………………………(…130)第七章图强与示弱——论韬晦之术…………………………………(…149)第八章“明枪”与“暗箭”——论谗毁诬陷之术……………………………(…170)第九章派别的争斗与争斗中的派别——论阿附结党之术……………………………(…205)第十章“舌战”中的政治与政治中的“舌战”-- 32权术论——论游说狡辩之术……………………………(…231)第十一章“流血的政治”与“不流血的战争”——兵家权谋对政治权术的影响……………(…262)第十二章“奇货可居”与“金钱政治”——经商之道对政治权术的渗透……………(…293)第十三章狡黠的智慧与智慧的堕落——理论思维对政治权术的作用……………(…313)第十四章人生舞台上的悲剧与喜剧——权术争斗中的人物心态及其命运………(…332)第十五章“奇葩”与“沃土”——封建专制与政治权术的关系……………(…365)-- 4权术论1前言我们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的国家。

在悠久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涌现出了大量杰出的政治人物。

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自己的政治活动,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强盛和历史的发展,从而在古老中国的政治史册上留下了一幅幅绚丽夺目的画面。

他们不仅创造出了无数威武雄壮、可歌可泣的政治业绩,而且从不同的侧面倡导和体现了光明磊落、清正廉洁、高风亮节的政治风范,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机动灵活、聪明睿智的政治谋略。

权术论

权术论

《权术论》——中国古代政治权术批判余华青陕西人民出版社一、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权术的基本特性:(工具性、隐晦性、经验性、多样性、有效性)1、在阶级属性方面,权术表现出一种工具性的特点。

2、在表现形式方面,权术具有隐晦性的特点。

(隐蔽、间接、灵活、诡诈)3、在形成过程方面,权术具有经验性的特点。

4、在具体种类方面权术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5、在实际运用方面,权术具有有效性的特点。

二、权术争斗的目标:1、一切政治权术的运用,都是为了争夺和巩固政治权力。

2、从古代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获得政治权力的途径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依靠法律制度;二是依靠暴力手段;三是依靠血缘关系;四是依靠金钱财富;五是依靠权术手段。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权术走向成熟的标志:1、权术走向成熟的标志,首先是权术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被人们所深刻认识。

2、第二个标志,就是政治权术的合理性逐渐得到封建统治者的公开认可。

3、第三个标志,则是一批“专业化”的权变人士的出现。

4、最后一个标志,就是权术手段的系统化和完备化。

四、政变的手段:1、暗杀;2、兵变:中国古代兵变常常借用的“外衣”有以下几种:一是“驱除伪主,匡复社稷”。

通过否认在位君主的血统,否定现政权的合法性;二是“请除奸臣,以清君侧”。

即在兵变的起始阶段以讨伐奸臣为旗帜,避免把矛头直接指向君主本人,从而使兵变师出有名,“义正词严”,减轻舆论的阻力;三是“天命转移,皇祚有归”。

四是浑水摸鱼,嫁祸于人。

3、伪造遗诏:4、设置骗局。

五、韩非的“术”,其重要大纲有下列七种:1、权势不可假人;2、深藏不露;3、把人当成坏蛋;4、毁坏一切伦理价值;5、励行愚民政策;6、罚须严峻,赏须审慎;7、遇必要时不择手段。

六、《韩非子》中的权术的具体手段和运用方法:第一、诱之利禄,威以刑罚。

第二、“深藏不露”,秘不可测。

君主必须在臣属心目中永远保持神秘而不可捉摸的形象。

第三、“事成则君收其功,规败则臣任其罪”。

即君主必须永远是真理的化身和正确的象征。

简析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doc

简析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doc

简析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

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简析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孔子的一生处事为人则处处体现权。

但在《论语》中仅三处提到权,如:子罕篇未可与权微子篇废中权尧曰篇谨权量。

《(论语集注微子第十八》)在《论语子罕》(以下只注篇名)中提出: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意思是说,可以同他一道学习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取得某种成就;可以一道同他取得某种成就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事事依礼而行;可以一道同他事事依礼而行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通权达变。

权者称也,所以别轻重。

( 《春秋公羊传桓公十一年》)后来被引申为灵活变通,借指在面对具体境遇中的道德冲突时,行为主体在选择道德行为时的权衡变通。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孔子重礼,推崇仁政,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八佾》)。

孔子的权变思想突出一个变字,不是毫无章法、随心所欲地乱变,而是以礼为前提的。

我们可以说,权变是实现礼的手段,是具体的措施方法,礼是根本原则,二者相比较,权变则是围绕礼而进行的。

正如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说:道是原则性;权是灵活性。

灵活性,在表面上看,似乎是违反原则,但实质上正是与原则性相合。

可以说权变是一种度时势,审轻重,而不失其节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它也是一种更高智慧的彰显。

孔子承继了以周礼为核心的旧传统,以宗法血缘为切人点,发掘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的根据-仁,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仁、礼结合的仁学思想。

在孔子看来,正是以伦理关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性才构成了人之为人的根据--仁。

孔子思想中的权的概念,是仁礼结合的理想人格实现途径。

具体说来,孔子的权变思想主要可从个体对人伦关系的把握来认识。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孝亲是个人实现仁的根本。

在孔子看来, 孝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权变理论概述

权变理论概述
4
3. Fred E. Fiedler模型
类型
1 23 4
上下级关系 好 好 好 好
任务结构 职务权力
高 高低 低 强 弱强 弱
5 6 78 差 差 差差
高 高 低低 强 弱 强弱
菲德勒模型利用上面三个权变变 量来评估情境。领导者与成员关系或 好或差,任务结构或高或低,职位权 力或强或弱,三项权变变量总和起来, 便得到八种不同的情境或类型,每个 领导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7
5. 权变理论的贡献
权变管理的提出使得长期以来处于传统管理理论两极的管理过程学派 与行为科学派以及后来的计量学派等有了统计表的基础,成为相互关联的 理论系统。
权变理论学派同经验主义学派有密切的关系,但又有所不同。经验主 义学派的研究重点是各个企业的实际管理经验,是个别事例的具体解决办 法,然后才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作些概括;而权变理论学派的重点则在通 过大量事例的研究和概括,把各种各样的情况归纳为几个基本类型,并给 每一类型找出一种模型。所以它强调权变关系是两个或更多可变因数之间 的函数关系,权变管理是一种依据环境自变数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因变 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的对当时当地最有效的管理方法。权变学派首 先提出管理的动态性,人们开始意识到管理的职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以 往人们对管理的行为的认识大多从静态的角度来认识,权变学派使人们对 管理的动态性有了新的认识。
5
3. Fred E. Fiedler模型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成熟度关系图
上图反映的实际是四种管理方式: ◆命令。指没有下属参与,只是执行 上级的命令。这一领导方式又被称为 严父式的领导。 ◆说服。指的是多给下属一些说明和 指导,增加下属执行这项命令的自觉 性,但是发出的命令是不容置疑的。 这一领导方式又被称为慈父式的领导。 ◆参与。指领导者在决策时征求并采 纳下属的建议。 ◆授权。指领导者给下属提出挑战性 目标并充分相信他们能很好地完成目 标,期间不做更多的干预。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关于政治权术思想的比较研究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关于政治权术思想的比较研究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关于政治权术思想的比较研究课程论文摘要:政治权术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以及国家的出现,政治权术也走上了历史舞台,至今还富有强劲的生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韩非子以及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权术思想,并且通过比较研究,列举古今中外的一些事例来进行说明论证,总结出政治权术的一般特征以及他们思想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简要阐述他们各自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我们从中可以吸取经验教训,摒弃糟粕。

关键字:韩非子马基雅维利政治权术比较自从人类社会出现私有制,出现阶级、国家。

“政治权术”这一名词也就孕育而生了。

政治权术,即政治斗争中隐晦秘密特点的权变手段。

所谓“权术”,依其字面上的意思,本无褒贬,“权”指的是古代衡器,又指称量行为。

“权”的特点是根据不同的重量随时一定秤锤以保持平衡,即所谓“权,然后知轻重”。

引申为审时度势,因事制宜。

因此,权术的本意无非是指一种灵活运用的手段而已。

然而,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它已经被政治家们熟练的运用与政治斗争中,致使中国伟大的法家集大成者,政治权术理论家韩非总结历史经验著书《韩非子》,将一部以“法”、“势”、“术”为核心的权术巨著公布与世,无独有偶,1700年以后,在西方的意大利,早已寿终正寝的韩非子找到了知音,又一部权术著作《君主论》悄然问世。

下面就让我们来对这两为伟大政治家的权术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一、共同的主张――重视权术、维护君权韩非子(约前280--前233年)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诸子百家争鸣中产生的最后一位思想家,在战国末期的战乱中,融会贯通并并发展了老子、荀况以及商鞅等人的思想形成自身的法家理论,韩非一生追求的政治抱负是为统治者创建一套完善而行之有效的“王者之道”,提出了兼用“法”、“术”、“势”的理论主张,实质上是“以君为主,法、术、势相辅相成”。

因此在韩非的著作中,大多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功利色彩的权术阐释,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马基雅维利(1469――1527)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军事家、历史学家、诗人和剧作家,他的政治理论学说唯一考虑的是权术,即为了达到某目的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邪恶的,严酷的抑或是恶毒的――其目的在于其国家或祖国的扩张,但也将祖国用来为政治家国务活动家或其党派的自我扩张服务。

《权书》苏洵

《权书》苏洵

《权书》【名称】《权书》【作者名】苏洵【朝代(国家)】宋朝【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诗人。

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

他青少年时独爱交游,至27岁才发愤读书,胸怀炽烈的报国热忱,经过10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不仅精通“六经”百家之说,而且下笔能写出千字的好文章。

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拜谒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贡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同科高中进士。

仁宗皇帝高兴地曹皇后说:“朕今日得到两个宰相。

”苏洵将自己所作论文呈献给仁宗,受到称赏,皇帝以十国之礼破例召见了三苏父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

当时称苏洵为老苏,苏轼为大苏,苏辙为小苏,父子并称三苏。

欧阳修有一段精彩的话赞扬三苏父子:“书即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

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世。

眉山在西南数千里外,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

”嘉祐三年(1058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

嘉祐五年(1060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省)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100卷。

书成不久,于治平三年(1066年)病逝于京师,英宗追赠光禄寺丞,并敕官府派船将其灵柩运回四川,葬于眉山眉安镇乡可龙里,后又追赠“文安公”。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

他的散文对历代政治、经济、军事和用人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全面的论述,具有纵横雄辩之风。

他说他做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

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

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

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07.20 权术

07.20 权术

7.20 权术《权术论》笔记政治权力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它是人们获取其他价值的最有效工具。

权术实际上成为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条件下获得政治权力的一种主要途径。

一位君主如果能够征服并且保持那个国家的话,他所采取的手段总是被人们认为是光荣的,并且将受到每一个人的赞扬。

所谓"繟然而善谋",即表面不动声色而实际善于筹策计谋。

有学者指出:《老子》一书"把哲学与政治溶为一体,成为人君南面之术的经典"。

此言信然不谬。

知权而不知经,似近于奸诈,终必失信于众。

知经而不知权,则必陷于迂腐,无异于画地为牢。

据《左传》记载,夏代国君太康荒淫放荡,被后羿夺取了政权。

奴隶主寒浞玩弄阴谋诡计,取得后羿的信任,被任用为相。

为人"谗慝诈伪"的寒浞,采用"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的权术手段,勾引后羿妻妾,收买后羿的家奴,并怂恿后羿耽于田猎,自己趁机"取其国家"。

寒浞最终将后羿"杀而烹之",又强令后羿之子食其父肉。

其子不忍,亦被杀死。

可见早在夏代,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寒浞一类的权术家。

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郭沫若先生认为:韩非的"术",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东西,玩弄起来,似乎很不容易摩捉",其重要的大纲有下列七种:(1)权势不可假人;(2)深藏不露;(3)把人当成坏蛋;(4)毁坏一切伦理价值;(5)励行愚民政策;(6)罚须严峻,赏须审慎;(7)遇必要时不择手段。

具体手段和运用方法第一,诱以利禄,威以刑罚。

第二,深蒙不露,秘不可测。

第三,"事成则君收其功,规败则臣任其罪"。

第四,"挟知而问","倒言反事"第五,"疑诏诡使"。

第六,"言默皆有责"。

第七,装聋作哑,假装糊涂。

《权术论》读书笔记600字

《权术论》读书笔记600字

《权术论》读书笔记600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体会、美文摘抄、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beautiful essay excerpt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权术论》读书笔记600字政治权力,有争夺,便会有争夺的手段。

领导艺术与权术

领导艺术与权术

跑步入门训练计划作为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有氧运动,跑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无论是为了减肥、增强体能还是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跑步都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跑步可能会带来一些困惑和困难。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份跑步入门训练计划,帮助您顺利开始跑步之旅。

让我们明确一个事实:跑步是一项需要逐步增加强度和时间的运动。

对于初学者来说,开始时不要过于追求速度和距离,而应该专注于建立稳定的跑步习惯和适应身体的能力。

下面是一个适用于跑步入门者的训练计划:第一周:每周跑步三次,每次15-20分钟。

这里的关键是保持适度的运动强度,尽量不要过于剧烈。

有时候,您可能需要走一段时间,然后再慢慢地开始跑步。

这样可以帮助您逐渐适应运动的冲击力。

第二周:每周跑步四次,每次20-25分钟。

在第二周,您可以逐渐增加每次的跑步时间。

尽量保持均匀的速度,不要过度加速或减速。

同时,您可以尝试间歇性跑步,即在跑步中间加入短暂的步行或慢跑,以恢复呼吸和放松肌肉。

第三周:每周跑步四次,每次25-30分钟。

在这一周,您可以进一步增加每次的跑步时间。

如果您觉得自己已经适应了跑步的冲击力,可以逐渐加快节奏。

但仍然要坚持适度运动,不要过度用力。

第四周:每周跑步五次,每次30-35分钟。

在第四周,您已经逐渐适应了跑步的节奏和强度。

您可以尝试增加一些上坡跑或加速跑,以增加训练的挑战性。

但是,请确保您仍然能够保持适度的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在接下来的几周中,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逐渐增加跑步的时间和强度。

但请记住,不要贪图速度和距离,而是注重稳定的运动习惯和身体的适应性。

如果您感到疲劳或不适,一定要适时休息,给身体充分的恢复时间。

除了跑步外,还要注意其他方面的训练和准备。

包括正确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伸展运动。

这些都是确保身体健康和提高跑步效果的重要因素。

跑步是一项需要坚持和耐心的运动。

初学者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您坚持下去,并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时间,您一定会取得进步。

权术基本原理的三大理论基础

权术基本原理的三大理论基础

权术基本原理的三大理论基础很多人研究权术,总觉得无边无际,好似懂了些,又好似自己什么都没搞清楚,其实这个原因就是没有抓住权术的基本原理,权术原理的三大理论基础是:1、人性本恶是权术的土壤。

荀子提出的人性本恶,也就是说,我们身边很多人本质上都是恶的,都是需要防备的,所以,权术的起点就在这里,就是提前把人当成坏人防备,自己这样永远都能保持主动权,从而获得有效地控制力。

如果把周围的当成好人,那么很难自己不被欺骗和蒙蔽。

韩非子的八奸,其实就是把身边所有人都当成假想敌防着。

权术很大层面都是防人的技术。

这是权术的出发点。

2、阴阳学说是权术的工具。

阴阳学说是源自周易的古代辩证法,但凡古代研究权术的大多精通周易,原因就是,进退,虚实,真伪,明暗,等权术,通过对这种辩证法的思考,能够把权术的术数都是源自阴阳的关注,转换和推理而得到。

所以精通周易,成了权谋家的哲学基础。

成了权术原理的基础。

这是权术的手段。

3、利己主义是权术的目的。

利己主义,包括后来的享乐主义,其实都是,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思想。

权术追求的就是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什么理想啊,道德啊,感情啊,极端的立即主义就是极端的理性,所以很多权术家体现出来的都是那种冷酷。

这是对欲望的控制。

古代杨朱的理论就是这个方面的代表。

所以说,如果想研究权术,懂得了这些基本原理,那么很简单的就能够推演出来权术的体系。

三道老师近二十年的权术研究,近三年时间的潜心写作,总结出3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铸就了《权术宝典》一书,此书涵盖了职场、官场、人生难题的方方面面,人生智慧的各个层次,这本书全面涵盖了权谋200多个要点。

提炼总结官场、职场原创九大招法,外加近200篇案例解析(包含但不限于资治通鉴的材料,触角拓展到诸子百家和文学经典),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韬晦术-------详细讲解韬晦的方式方法,案例解析,话术解读。

2、媚上术-------详细讲解如何媚上,面对不同型领导该如何做。

孙中山的五权分立思想

孙中山的五权分立思想

一、“权能分治”孙中山先生第一次表述“权能分治”思想,是在他1922年发表的《中华民国建设之基础》一文中:“政治主权在于人民,或者直接以行使之,或间接以行使之。

其在间接行使之时,为人民之代表或者受人民之委托者,只尽其能,不窃其权。

予夺之自由仍在人民。

”[1]孙中山先生把国家的政治权力分为“政权”(或者“民权”)和“治权”两部分,他说:“政是众人之事,集合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政权;政权就可以说是民权。

治是管理众人之事,集合管理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治权。

所以政治之中,包含有两个力量:一个是政权,一个是治权。

这两个力量,一个是管理政府的力量,一个是政府自身的力量。

”[2]“在我们的计划之中,想造成的新国家,是要把国家的政治大权分开成两个。

一个是政权,要把这个大权完全交到人民的手内,要人民有充分的政权可以直接去管理国事。

这个政权便是民权。

一个是治权,要把这个权完全交到政府的机关之内,要政府有很大的力量治理全国事务。

这个治权,便是政府权。

”“权能分治”也就是“权能分开”的意思。

这样,国家的政治权力就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政权”,或者称之为“民权”,简称“权”;一部分是“治权”,简称“能”。

“权能分治”的目的是为了造就一个为人民谋福利的万能政府,在人民掌握“政权”的前提下,把“治权”完全交给政府去行使,“如果政府是好的,我们四万万人便把他当诸葛亮,把国家的全权都交给他们;如果政府是不好的,我们四万万人便可以行使皇帝的职权,罢免他们,收回国家的大权。

”[3]孙中山把“民权”又分为四个部分,以便于人民理解和行使,它们是:“民有选举官吏之权,民有罢免官吏之权,民有创制法案之权,民有复决法案之权,此之谓四大民权也。

”即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

这其中,选举权和罢免权是人民管理官吏的权力,孙中山对其极为重视,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对于政府中的一切官吏,一面可以放出去,一面可以调回来,来去都可以从人民的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权术论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权术论)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权术论的全部内容。

《权术论》-—中国古代政治权术批判余华青陕西人民出版社一、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权术的基本特性:(工具性、隐晦性、经验性、多样性、有效性)1、在阶级属性方面,权术表现出一种工具性的特点。

2、在表现形式方面,权术具有隐晦性的特点。

(隐蔽、间接、灵活、诡诈)3、在形成过程方面,权术具有经验性的特点。

4、在具体种类方面权术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5、在实际运用方面,权术具有有效性的特点。

二、权术争斗的目标:1、一切政治权术的运用,都是为了争夺和巩固政治权力.2、从古代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获得政治权力的途径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依靠法律制度;二是依靠暴力手段;三是依靠血缘关系;四是依靠金钱财富;五是依靠权术手段。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权术走向成熟的标志:1、权术走向成熟的标志,首先是权术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被人们所深刻认识。

2、第二个标志,就是政治权术的合理性逐渐得到封建统治者的公开认可。

3、第三个标志,则是一批“专业化”的权变人士的出现。

4、最后一个标志,就是权术手段的系统化和完备化.四、政变的手段:1、暗杀;2、兵变:中国古代兵变常常借用的“外衣”有以下几种:一是“驱除伪主,匡复社稷”。

通过否认在位君主的血统,否定现政权的合法性;二是“请除奸臣,以清君侧".即在兵变的起始阶段以讨伐奸臣为旗帜,避免把矛头直接指向君主本人,从而使兵变师出有名,“义正词严”,减轻舆论的阻力;三是“天命转移,皇祚有归".四是浑水摸鱼,嫁祸于人。

3、伪造遗诏:4、设置骗局.五、韩非的“术”,其重要大纲有下列七种:1、权势不可假人;2、深藏不露;3、把人当成坏蛋;4、毁坏一切伦理价值;5、励行愚民政策; 6、罚须严峻,赏须审慎; 7、遇必要时不择手段.六、《韩非子》中的权术的具体手段和运用方法:第一、诱之利禄,威以刑罚.第二、“深藏不露”,秘不可测。

君主必须在臣属心目中永远保持神秘而不可捉摸的形象.第三、“事成则君收其功,规败则臣任其罪”。

即君主必须永远是真理的化身和正确的象征。

第四、“挟知而问",“倒言反事”.第五、“疑诏诡使”。

第六、“言默皆有责”.即设法使臣属置于动辄获咎的境地。

第七、装聋作哑,假装糊涂.第八、防臣、“备内"。

第九、“罚莫如重而必”。

第十、行暗杀,“除阴奸”。

第十一、只要对君主有利,应容忍臣属做坏事,什么坏人也可以使用。

第十二、“众端参观”,“一听责下”。

第十三、“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

七、驭臣之术在实际政治斗争中的运用:第一,笼络赏赐之术。

主要原则有:1、选择施惠的内容;2、分割施惠的过程;3、掌握施惠的时机;4、注重施惠的姿态.第二,防范惩罚之术.主要原则有:1、“罚重而必”的原则;2、“刑于将过"的原则;3、“心理震慑”的原则;4、“责罚有术”的原则(如“义正辞严”型;“迫不得已”型;“重打轻拉”型。

)5、“法外施恩”的原则。

第三,树威立尊之术.1、显示才能和政绩;2、刻意制造“神秘感”;3、运用权力增加威严;主要有如下手段:(一)权力的独断专横。

(二)权力的频繁运用。

(三)权力行使过程的不可预测性。

(四)权力行使结果的强烈反差性。

4、利用法律维护尊严。

第四,平衡牵制之术。

这种手段的基本原则是:在君主高度集权的前提下,寻求权力分布的某种平衡,形成便于为君主所操纵的权力结构;利用臣属中不同集团和派系之间的矛盾,实行“以臣制臣”,以便君主处在超然的位置,坐收渔人之利。

具体手法有:1、抑损相权;2、以微臣制贵臣;3、以近臣制权臣;4、以“酷吏”制重臣;5、利用臣属之间的矛盾。

八、历史上的弄君之术:1、抗君之术:一是自重(拥兵自重;借外患之重;借外援处重);二是结党;三是恃理.2、欺君之术:一是隔绝言路,封锁消息,蒙蔽君主;二是诱使君主脱离实际政务,臣属瞒天过海,盗用君主名义行使大权;三是拥立年幼无知或昏懦无能的君主,大臣独揽大权,玩弄君主于股掌之上;四是翻动如簧之舌。

3、谀君之术:4、避君之术:九、谄媚之术的特征及手段:1、特征:实用性、无耻性、技巧性。

2、手段:(1)奉承吹捧:对象包括门第、相貌、品德、才华、政绩、能力、语言、行为、爱及子孙后代、乃至生理缺陷,统统皆可成为谄媚者的目标. (2)自我贬损:(3)取悦讨好:投其所好,须要“投”得准,否则便会“费力不讨好”。

(4)顺阿逢迎。

(5)巴结投靠:谄媚的捷径,莫过于与谄媚者直接建立某种亲近的关系.十、韬晦的常用手法:1、在志向方面进行掩饰:野心和权欲常常隐藏在恬泊淡然或沉湎酒色之后。

2、在才能方面进行掩饰。

3、在名望方面进行掩饰。

4、在感情方面进行掩饰。

5、在生理方面进行掩饰。

(如装疯卖傻、故作病重垂危的姿态等)十一、韬晦之术的运用场合:1、君主大权旁落的场合;2、臣属“功高震主"的场合;3、君权即将正常移交的场合;4、君权即将非正常移交的场合;5、同僚之间猜疑嫉妒的场合;6、敌国之间政治争斗的场合;十二、韬晦之术的基本特征:1、就韬晦之术的目的而言,一般表现出明确性、进取性、隐蔽性的特点。

2、就韬晦之术的作用而言,一般具有实效性的特点。

(迷惑作用、表演的过程、目的实施的突然性)3、就韬晦之术的影响而言,则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十三、谗毁之术的基本特征:1、攻击目的的险恶性:2、攻击目标的明确性:(才华出众者、行为不俗者、机运亨通者、丧权失势者)3、攻击内容的编造性:4、攻击后果的致命性.十四、谗毁诬陷常用的手段:第一、栽赃陷害:(仿造证据、捏造事实;捕风捉影、生拉硬扯;设置圈套、诱敌上当;张冠李戴、嫁祸于人)第二、旁敲侧击:一是在关键时刻揭露和攻击政敌的种种隐私.二是在关键时刻清算正逢的历史老帐;三是在关键的时刻从攻击他人入手攀染株连政敌。

第三、挑拨离间:一是在感情关系方面搬弄是非;二是在信任关系方面离间破坏;三是在利害关系方面制造矛盾.第四、造谣诽谤:一是“流言”,二是“谗言"。

十五、朋党的性质和特点:1、朋党虽然是一种具有政治性的组织,但一般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从本质上说,朋党就是一种出于个人私利而结合起来的宗派集团。

2、朋党的组织组织十分松散,通常没有明确的组织章程和组织机构。

3、朋党不是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而出现的,它只作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场合。

十六、朋党争斗的基本类型:1、利益冲突型;2、权力组合型;3、政见分歧型;十七、朋党的目的:1、与君主抗争;2、与权臣争斗;3、擅权自重;4、卖身投靠;十八、阿附结党的主要途径:第一、利用家庭血缘的关系;第二、利用地域乡亲的关系;第三、利用联姻裙带的关系;第四、利用门生故吏的关系;第五、利用其他各种手段:如,探寻他人隐私或要害,以此作为把柄;先打后拉;封官许愿,诱之以利;软硬兼施,挑拨离间等。

十九、“舌枪唇剑"的场合:第一、游说劝诱的场合:其特点有:一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表面上为对方的利益着想,这样才能取得游说劝诱的效果;二是迎合对方的心理;三是着重利害关系的分析,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常见心理,导引对方自愿作出实际上有利于己方的抉择;四是注重游说逻辑的力量,言之成理,以理服人.第二、宣传鼓动的场合:其主要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根据宣传对象的身份特点确定宣传鼓动的形式;二是宣传鼓动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三是宣传鼓动的内容与听从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四是把握宣传鼓动的最佳时机。

第三、外交应酬的场合:一些基本原则有:首先是有利有理的原则;其次是不卑不亢的原则;再次是注重外交辞令的原则。

第四、威胁恫吓的场合:此种舌战,首要注重从气势上压倒对方.大言不渐,危言耸听,力图先声夺人,从精神上震慑对方;其次是要在恫吓同内容上选准目标,一举击中对方要害,从而加深对方的心理震慑的感受程度;最后,除了借助于强大的气势和虚幻的内容之外,还要十分注重把实力方面的恫吓与道义方面的恫吓结合起来,既威之以危,又责之以义,从而增强恫吓和震慑的效果。

第五、无理狡辩的场合:其目的和作用主要有如下表现:一是为了师出有名、名正言顺,使己方的政治行为表面上具有正义性和合理性。

二是为了抹煞事实、歪曲真相、巧言强辩、推卸罪责,使己方避免陷入被动的境地和受到实际的政治损害。

第六、其它一些场合:包括:谎言欺骗的场合、谣言惑众的场合、流言伤人的场合、谀言奉承的场合、诡言激将的场合、虚言敷衍的场合、媚言阿附的场合、甜言谄媚的场合、无言胜似有言的场合等等。

二十、“舌战”技巧种种:主要有:1、比拟隐喻,借题发挥; 2、话中有话,弦外有音; 3、夸大其词,极而言之; 4、闪烁其辞,故弄玄虚; 5、诙言妙语,以谐寓庄; 6、三复斯言,老调重弹;7、首鼠两端,模棱两可; 8、见风使舵,八面玲珑; 9、装聋作哑,三缄其口;10、出尔反尔,自食其言; 11、狡言诡辩,似是而非; 12、注重语言姿态; 13、注重语言顺序。

二十一、兵家权谋的基本原则在政治斗争中的运用:第一、出奇制胜的原则;(要点有:一是诡秘;二是欺诈;三是出奇)第二、知己知彼的原则:第三、弱敌强己的原则:表现形式有:其一,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方面弱敌强己;其二,在实质与表面的关系方面弱敌强己;其三,实力与士气的关系方面弱敌强己。

二十二、贿赂之术的妙用:一曰收买拉拢;二曰止兵解危;三曰挑拨离间;四曰买官求爵;五曰鬻狱赎罪;其它作用,尚有:施恩、树威、立信、固宠、献媚、邀功、沽名、钓誉、解嫌、结交……不一而足。

二十三、经商之道与权术手段:第一、“料多少,求贵贱”,运筹策以射利。

第二、“人弃我取,人取我予”,掌握取予之道。

第三、“乘时射利”,“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

第四、“观凶饥,审国变,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货,以知其市之贾"。

——完——2008-05-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