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关于政治权术思想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比较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比较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比较
杨贵生
【期刊名称】《凯里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24)005
【摘要】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是中西方对政治思想作出杰出贡献的政治家,两者的政治观都属于君主专制主义,但由于中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差异,却有着不同的具体价值取向和特质.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偏重于帝王独裁,马基雅维利偏重于君主专制.【总页数】3页(P7-9)
【作者】杨贵生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马列教学部,贵州,贵阳,5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
【相关文献】
1.考底利耶和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比较 [J], 金海鹏
2.马基雅维利与荀子政治思想比较 [J], 肖立国;杨娜
3.马基雅维利与圭恰迪尼政治思想比较刍议 [J], 朱兵
4.马基雅维利与圭恰迪尼政治思想比较刍议 [J], 朱兵;
5.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政治思想之比较 [J], 周志武;高剑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赏析《君主论》并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思想

赏析《君主论》并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思想

《世界文明史Ⅱ》期末论文题目赏析《君主论》并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思想指导老师张正萍老师姓名学号宋迪**********学院专业竺可桢学院人文社科实验班完成时间2014年5月28日赏析《君主论》并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思想【摘要】本文是世界文明史课程的学期论文。

作者通过阅读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初步把握了这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的观点,并认为他的思想与韩非子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本文综述了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所表现的思想,并分析了与韩非子思想的异同。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人性恶韩非子一、关于马基雅维利尼可罗·马基雅维利生于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政治学家、历史学家、喜剧作家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思想家。

马基雅维利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里,当时意大利正处于教皇专制和四分五裂的局面中。

马基雅维利从小阅读了大量古典文献,于1498年出任了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二国务厅长官一职,并兼任共和国执政委员会秘书,负责外交以及国防事务。

但后来,于1494年被推翻美第奇家族重新掌权,马基雅维利随即被投放到监狱中,后虽担任《佛罗伦萨史》的编撰工作,但在政治上的地位早已全无。

尽管如此,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却流传了下来,代表着君主制思想和共和制思想的《君主论》和《论李维》世代流传,被无数的启蒙思想家、民主思想家甚至专制主义者所研究、学习。

正因为马基雅维利在作品中表现出“教育人‘恶’”的思想,他被冠以了“恶魔”、“强权政治的维护者”等称号,美国人列奥·施特劳斯称他为“罪恶的导师”,莎士比亚称他为“凶残的马基雅维利”。

有人认为两本著作表达的政治思想截然不用是马基雅维利矛盾的体现,也有人和施特劳斯、莎士比亚一样,认为马基雅维利的思想是“邪恶”的。

但是,要是马基雅维利只是教人“恶”,能得到恩格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这样的美誉吗?显然不是。

后面的内容笔者将基于他的《君主论》来论述。

二、《君主论》——关于法律、军队、强权的认识许多人把马基雅维利看做“罪恶的导师”都是源于这本《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都是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成果对于人类政治历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权力观方面,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都属于非道德主义者,他们都认为政治和道德是两个独立的领域,政治的本质在于权力的争夺和运用,而不是道德的实践。

首先,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都认为政治是一个残酷而复杂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人们为了争夺和获得权力会使用各种手段和策略。

马基雅维利认为,统治者必须要掌握权力,而权力的争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统治者需要采取各种手段来保持权力的稳定和扩展。

他认为,统治者必须要采取巧妙的策略来面对现实的政治局势,如虚伪、欺骗、暴力等手段都可以被接受,只要对于统治者来说有益于自己的权力。

韩非子也持有类似的立场,他认为,政治的本质是权力的争夺,统治者必须要拥有足够的能力来掌控和运用权力。

在他看来,道德并不是政治的标准,而是政治的手段,统治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以及技巧来使用道德影响和控制人民。

他还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强化统治者的能力和权力才是最重要的。

而在权力的使用中,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马基雅维利更加强调统治者的实用性和成功性,他认为统治者必须要尽可能地保持绝对的权威和控制,为此,统治者需要使用各种手段来确保自己的权力。

他甚至在书中明确提出,“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繁荣,政治家必须要偶尔违背道德判断。

”而韩非子则更多地强调统治者的合法性和人民的信任感,他认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在于人民的支持和认可,统治者应该通过正当手段和良好的统治来赢得人民的信任。

此外,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在政治理论的实践性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主要适用于一个强大的君主制国家,他认为,只有在这样的国家中统治者才能真正地拥有权力和控制,才能更好地实践政治理论的目标。

而韩非子则更加关注整个社会的治理和稳定,他认为,政治权力的运用应该以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为目标,而不是单纯的统治者个人利益。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都是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于权力的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两者都被称为非道德主义者,他们的思想在西方和东方政治学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角度,对他们的权力观进行比较。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都认为政治权力是基于现实而非理想的。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提到,政治行为应该基于对现实情况的认知,而非对理想情况的追求。

他认为,政治家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基础,而不是以道德规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同样,韩非子也强调现实情况对于政治决策的重要性,他认为政治家应该把握实际情况,通过变通和调整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都认为权力是必要的。

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提出了“终极目标正当化手段”的思想,即政治权力的维护和扩张是合法的,无论使用何种手段都是正当的。

韩非子也认为政治权力的维护是必要的,他指出,如果政治权力不得到维护,那么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两者都认为政治权力的维护是合法和必要的。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都强调政治权力的稳固性。

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家应该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来保持权力的稳固,包括欺骗、暴力和欺骗。

韩非子也认为政治家应该利用一切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力,包括善意的愚弄和运用刑罚。

他们都认为政治权力的稳固性是政治决策的核心。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在权力观上的一个显著不同点在于他们对人性的认知。

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本质上是自私和利己的,政治家应该利用人性的这一特点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而韩非子则认为人性本质上是邪恶的,政治家应该通过改造和教育来引导人们的行为。

这两种对人性的认知导致了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在权力观上的不同。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虽然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对政治权力的视角和对现实情况的重视,但是在对人性的认知和对政治权力的使用上存在一些差异。

他们的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政治决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们理解权力的本质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在政治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对政治权力的看法,以及他们的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启示。

我们来谈谈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

马基雅维利在其著作《君王论》中提出了许多非道德的政治观点。

他认为,政治领导人应该追求权力和统治,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领导人可以不择手段地使用权力。

马基雅维利主张政治领导人应该具有虚伪的品质,他们应该能够灵活运用欺骗、暴力和压迫等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领导人应该为了国家的利益而行事,而不应该受道德和伦理的约束。

与马基雅维利不同,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有着一些独特的特点。

韩非子认为,统治者应该通过严厉的刑罚和清晰的法律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他认为,政治领导人应该采取坚决的行动来维护国家的权威和秩序。

韩非子主张政治领导人应该采取非常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他认为,统治者应该通过惩罚和奖励来维护政治权力,统治者应该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统一。

在现代政治实践中,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对于我们理解政治权力的本质和运作方式有着重要的启示。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思想都反映了政治领导人对统治权力的追求和维护。

他们的思想为我们理解政治领导人在权力谋求和权力使用过程中的行为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思想也反映了政治领导人在维护国家利益和统一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他们的思想为我们理解政治领导人在面对内外挑战时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了启示。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思想也反映了政治权力运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们的思想为我们理解政治权力运作的多种形态和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是两位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他们的思想都反映了权力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马基雅维利主张国家应该通过适当的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而韩非子则强调法律平等和社会道德的重要性。

本文将比较这两位哲学家的权力观。

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哲学家,他的著作《君主论》被认为是现代政治学的奠基之作。

马基雅维利认为,权力是政治的核心,在政治实践中,国家需要通过任何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

马基雅维利主张君主统治,强调君主的权力必须是绝对的,而不受任何外在力量的限制。

他认为君主必须具备强烈的决断力和斗争精神,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政治环境。

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马基雅维利提出了很多有争议的政治观点,如“目的论”、“利益最大化”和“权谋主义”。

按照马基雅维利的观点,君主应该通过任何手段来保卫自己的权威地位,包括诈骗、暴力和恐吓等手段。

他认为,君主如果不能自由地运用这些手段,就很难在政治上立足。

相比之下,韩非子的思想更加强调社会道德和法律平等。

韩非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在他的著作《韩非子》中,强调了忠诚和正义的重要性。

在韩非子看来,国家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来维护社会的法制和正义。

他认为君主应该通过法律来行使权力,而不是通过暴力或诈骗等手段。

他反对君主主张自己的利益高于国家利益,而强调国家利益的最高性和长远性。

另外,韩非子还强调了教育对政治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需要加强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帮助国家实现发展和强盛。

总的来说,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政治思想有很大的区别。

马基雅维利主张权谋主义和目的论,反对道德和正义的限制,而韩非子则强调法律平等和社会道德的重要性。

两种观点对于政治实践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需要在实际运用中适当结合。

浅析马基雅维利与韩非政治思想异同

浅析马基雅维利与韩非政治思想异同
下石 。 ”
自己, 把那些能够或 者势必 加害 自己的人们 消灭 掉……” 些思想 , 这 对 中国人来说是似 曾相识 的 , 因为韩 非关于“ ” “ ” “ 的思想都可 法 、术 、势” 以把这些囊括在内。 22韩非的人性趋利避害说 . 在“ 父子不相亲, 兄弟不相安 , 夫妇离散 , 莫保其命 ” 的战 国时代 , 韩 非以人 的趋利避害的天性作 为 自己的政治理论 的社会学基础 ,韩非认 为: 人性好利是基于人 的本能需要 。人 既然不能离群索居 , 却又怀着 自 私 自利 的动机 , 那么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发生相互之间的利 益冲突 。 在 韩非看 来 , 君主 、 夫妇乃至父子之 间的交往也是 以私利 至上 , 彼此相 是 互利用 。儒家说, 臣之 间以礼义忠信相待 , 君 韩非告诫人们 , 这是虚伪。 他在 中国史上第一 次提 出君 臣之间是买卖关 系。 难一》 像《 所说:臣尽死 “ 力以与君市 , 君垂 爵禄 以与 臣市。君臣之 间, 非父子之亲也 , 计数之所出 也 。 而在《 ” 六反 》 , 里 说到君臣关系的时候 , 更是一种利 害关系 了:君以 “ 计畜 臣, 臣以计事君 , 臣之交 , 君 计也。 害身而利国 , 臣不为也 ; 国而利 害 臣, 君不为也。 臣之情 , 害身无利 ; 君之情 , 害国无亲。 君臣也者 , 以计合 者也 ! ” 在韩非看来 , 君主 只有 使用种种权 术 , 才能稳操 胜券 , 保住 自己 的地位。战国时期狡诈复杂 、 不择手段的政治斗争 , 正是韩非大谈 人性 趋利与阴谋权术 的历史根源 ; 而统治阶级内部这种尖锐激烈 、 毫不掩饰 的夺权斗争 , 也正是韩非赤裸裸 大谈君 臣异利的现实根源 。 在马基雅维利和韩非眼 中, 由于人性的 自利 ,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 争夺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并制约着社会的发展。侧 重于人性 自 利 的人性论是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思想理论的一条主轴线 ,也是他们政治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政治思想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政治思想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政治思想之比较(转载)(2012-09-16 07:40:02)转载▼标签:杂谈2003年11月周志武、高剑平马基雅维利(公元1465年~1527年)与韩非(公元前280年~前233年)都是世界政治思想史上伟大的政治思想家。

尽管他们生活的时代各异,地域不同,但他们都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马基雅维利生活在意大利封建割据、四分五裂、内忧外患、朝代更迭的时代。

当时的意大利半岛上,有那不勒斯王国、米兰侯国、威尼斯、佛罗伦萨共和国和罗马教皇国,它们经常受法国和西班牙等国的侵扰。

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意大利的许多城市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场和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实现国家统一,发展资本主义是当时意大利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正是这一时代要求的反映。

韩非子生活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

群雄割剧,诸侯混战,相互吞并,这种斗争关系到每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而当时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在许多诸侯国出现,客观上要求结束奴隶主贵族统治,实现国家统一并发展封建主义,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也正是这一时代要求的反映。

同样是大变革的时代,同样是伟大的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探讨了时代的切身问题,提出了系统完整的政治理论,各自成为当时世界上伟大的政治设计师。

韩非子死在秦国,他的思想也留在了秦国,在很大程度上被付诸实践,并最终导致秦统一中国。

而马基雅维利一方面使政治与道德分离,证明政治的本质是权力;另一方面他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他的这一理论有着持久的生命力。

本文拟从人性论,国家观、政策论、道德观四个方面去比较他们政治思想的异同及特色。

一、性恶说:政治理论基础从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来说,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第一个显著相同点在于:两者都持“性恶说”。

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从柏拉图到中世纪许多政治学家都坚持性善论,认为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而马基雅维利则反其道而行之,他毫无顾忌地主张性恶说。

韩非马基雅维利非道德政治观比较论文

韩非马基雅维利非道德政治观比较论文

韩非与马基雅维利非道德政治观比较摘要:用功利的观点解释社会政治生活,是韩非与马基雅维利的共同特点。

在他们的政治哲学中,政治的目的不是道德的良善,而是统治者卓有成效的统治,韩非和马基雅维利对与道德和法律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在政治思想史上占据着不同的位置。

对于今天的政治建设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韩非;马基雅维利;非道德政治观中图分类号:b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02在人类思想史上,很难找到像韩非和马基雅维利这样两位极其相似的政治思想家。

他们一个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一个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

然而,一部《韩非子》和一部《君主论》的内容如此相似,两位思想家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都提出了一种非道德政治观:就是突破道德对政治的掩盖及政治从属于道德的观点,即切断伦理学或神学与政治联系的政治思想。

韩非和马基雅维利都从人性自利的本质出发,利用法、术、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实现国家统一。

然而他们毕竟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不同,直接导致其思想的差异性。

本文将比较两位思想家非道德政治观的异同,从而得出有意义的启示,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一、韩非与马基雅维利显著的共性(一)人性自利是韩非和马基雅维利政治理论的出发点韩非继承并极端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认为好利是人的本性,人际关系唯有物质利益是真实的。

他说:“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1]人类的利己是一切社会关系赖以联系的纽带。

是人们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那么,帝王的统治就只能从此前提出发,才有可能解决根本性问题。

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也是建立在自利人性论的基础上,他同样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他借用《圣经》中的原罪说,认为人性天生本性堕落,他讲到爱、恩义这些概念时也是这样说的:“爱戴是靠恩义这条纽带维系的;然而由于人性是恶劣的,在任何时候,只要对自己有利,人们便把这条纽带一刀两断了。

试论韩非与马基雅维利非道德政治观比较

试论韩非与马基雅维利非道德政治观比较

试论韩非与马基雅维利非道德政治观比较论文摘要:用功利的观点解释社会政治生活,是韩非与马基雅维利的共同特点。

在他们的政治哲学中,政治的目的不是道德的良善,而是统治者卓有成效的统治,韩非和马基雅维利对与道德和法律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在政治思想史上占据着不同的位置。

对于今天的政治建设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论文关键词:韩非;马基雅维利;非道德政治观在人类思想史上,很难找到像韩非和马基雅维利这样两位极其相似的政治思想家。

他们一个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一个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

然而,一部《韩非子》和一部《君主论》的内容如此相似,两位思想家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都提出了一种非道德政治观:就是突破道德对政治的掩盖及政治从属于道德的观点,即切断伦理学或神学与政治联系的政治思想。

韩非和马基雅维利都从人性自利的本质出发,利用法、术、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实现国家统一。

然而他们毕竟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不同,直接导致其思想的差异性。

本文将比较两位思想家非道德政治观的异同,从而得出有意义的启示,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一、韩非与马基雅维利显着的共性(一)人性自利是韩非和马基雅维利政治理论的出发点韩非继承并极端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认为好利是人的本性,人际关系唯有物质利益是真实的。

他说:“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人类的利己是一切社会关系赖以联系的纽带。

是人们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那么,帝王的统治就只能从此前提出发,才有可能解决根本性问题。

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也是建立在自利人性论的基础上,他同样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他借用《圣经》中的原罪说,认为人性天生本性堕落,他讲到爱、恩义这些概念时也是这样说的:“爱戴是靠恩义这条纽带维系的;然而由于人性是恶劣的,在任何时候,只要对自己有利,人们便把这条纽带一刀两断了。

”总之,在韩非和马氏眼中,由于人性的自私,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争夺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并制约着社会的发展。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权术思想之比较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权术思想之比较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权术思想之比较对韩非子和马基雅维利有了更多的进一步了解之后,发现他们的某些思想竟有相似的地方,或至少说有可比较的地方。

现仅就他们在权术方面的某些思想做个简单的比较吧!首先,对他们个人及其所处时代的了解,将会有利于我们对他们思想的理解把握。

韩非子,荀子的学生,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

马基雅维利,15——16世纪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其人之一。

他们思想的产生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第一、他们都生活在乱世,韩非子时代,中国正值战国末期,七雄间的兼并战争空前惨烈白日化,那个时候,各国新兴的进步阶级地主阶级已夺取了政权,各国君主急需各种权术手段来完成“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历史任务。

而在马基雅维利所奔波的意大利国家被一分为五,各王国间勾心斗角,攻伐不已,外族势力趁机屡屡干预,意大利人强烈渴望国家统一,重现当年罗马帝国的辉煌。

同时,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早期的资产阶级市民阶级出现,而马基雅维利这些人文主义者正是他们利益要求的代言人。

如何实现国家统一,怎样维护市民的利益就成了时代给这位思想家出的难题。

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就会产生一个历史的诉求---那就是要求统一,产生一个历史的情节---那就是诉诸英雄人物,那么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选择就是又专制君主领导下的统一王国。

这也就自然会产生关于权术手段方面的思想言论了。

第二、学术思想异常活跃。

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学术界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儒、道、法、阴阳等各大家针对各国的统治者如何治国安邦、称霸天下纷纷著书立说、奔走呼号。

而在西欧,文艺复兴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这一运动的核心就是人文主义的传播。

各种思想极力要冲破中世纪神学的桎梏,马基雅维利与其他人文主义学者一样也不遗余力地强调人性,疾呼人性从神权束缚中的解放。

这样一种思想氛围也有利于他们近乎极端的权术思想的产生。

以上这些都有利于我们了解他们的权术思想。

韩非子的君主论和马基雅维利

韩非子的君主论和马基雅维利

韩非子的君主论和马基雅维利韩非子的君主论和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的对比在梳理人类思想史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有两位政治思想家跨越了千年的时空遥相呼应着。

他们一个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一个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

然而,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的东西,那就是洞察到了共同的人性观――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同时他们具有惊人相似的政治思想观,一部《韩非子》和一部《君主论》的内容与风格也是如此相似,真叫人拍案惊奇。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韩非子和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进行对比。

一、人性论首先,也是最重要的相同之处在于两人的人性论,韩氏和马氏都认为人性是恶的。

韩非受其老师苟况的影响,认为人只有自私,并无仁义可言,更不用教之以礼,“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韩非子・难二》),无论父子、夫妻、主仆、君臣、群己皆只有利害,别无其他。

不管从哪一种关系看人,都只表现人性可恶的一面。

在韩非眼里,人是无可救药的,只有以严刑峻法禁止他们违规,不求礼爱教化使天下。

“彼民之所以为我用者,非以吾爱之为我用者也,以吾势之为我用者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也。

”(《韩非子・显学》)马基雅维里从历史出发来考察人性,用“历史”置换了古希腊的“自然”。

他的人性论明显地拒斥了古希腊和基督教的人性论,古希腊人是遵从“自然”的,凡自然的东西,就是好的、正确的和正当的,“自然是万祖之祖,万母之母”。

如果从当时各阶层为谋私利而普遍违背道德风尚的社会现实来看,应该说,马基雅维里对人性的观察是深刻的。

马基雅维里重视对意大利的现实的揭示,他认为,意大利人较之其他国家的人更不信奉宗教、更腐败,他们都是些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

由于人是一种有欲望的社会动物,无论何时,支配人行为的动力是他的欲望。

在欲望的支配下,人们会拼命地追求快乐、幸福、荣誉和物质利益,人之所以恶,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变得反复无常、忘恩负义。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都是世界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政治思想家。

他们的权力观虽然存在某些相似之处,但在某些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以中文1000字对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进行比较。

马基雅维利的权力观可以被概括为以目的和结果为导向的政治思想。

他认为政治家必须追求国家的长期利益而不是道德准则。

他主张政治家应该适应时势变化并牺牲一些道德原则,以达到权力稳固和政治胜利的目的。

他提出了著名的“目的正当化手段”的观点,即政治家可以使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包括欺骗、虚伪、暴力等等。

他相信政治是一个残酷的斗争,富有欺骗性和不可预测性,并认为政治家不应该以人性的善良为依据,而应该以政治的实际效果来评判。

韩非子的权力观与马基雅维利的有些相似,也强调了权力的实际效果和政治家的智慧。

韩非子更关注社会秩序和稳定,并主张通过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来管理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他认为政治家的任务是为社会创造一种良好的秩序,而这种秩序不一定需要残酷或非道德的手段。

他主张政治家应该根据人性的本质来塑造社会,通过奖罚和教育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对于统治者的品质也存在一些不同。

马基雅维利认为统治者应该是聪明、机智和狡猾的人,他们应该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况,并通过各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力。

他主张统治者应该能够引导和掌控民众的情绪,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韩非子则认为统治者应该是有道德和智慧的人,他们应该能够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来影响和引导民众。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有着一些相似之处,都认为权力是政治的核心,政治家应该以实际效果为导向。

马基雅维利更加强调政治的残酷性和不可预测性,韩非子则更加强调社会秩序和统治者的品德。

这种不同的观点反映了两位思想家对政治现实的不同理解和关注重点。

在当今社会,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权力观对于政治实践仍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尽管我们不能完全接受其中的非道德主义观点,但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思想中汲取智慧,了解政治的复杂性,并努力寻求一种既能保持社会秩序又能追求公正和道德的政治模式。

韩非和马基阿维里管理思想比较研究

韩非和马基阿维里管理思想比较研究

作袁 本文用来分析比较的以胡适和司马迁认可的
这些篇章为主遥
二尧韩非和马基阿维里有完备的管理思想
比较韩非和马基阿维里的管理思想袁 首先要
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他们有没有管理思想钥 其次是
如果有袁表现在哪些方面钥
为了说明这两个问题袁 我们从管理的最基本
问题袁管理定义说起遥 管理的定义很多袁但今人所
用的定义是 野管理是为了特定的目的整合资源冶遥
韩非和马基阿维里思想体系主题就是 野为了保持
君主的权力不择手段冶遥这里袁野为了保持君主的权
力冶袁即是野为了特定的目的冶袁而野不择手段冶渊by
fair means or foul冤袁意为最高效地野整合资源冶遥 韩
非 和 马 基 阿 维 里 都 是 世 界 级 的 权 术 渊political
trickery冤 大 师 袁 他 们 的 野 不 择 手 段 冶 是 以 不 同 的
书遥韩非和马基阿维里生活的年代相差1749年袁但 他们么远的距离袁时间又相隔那么 001 远袁韩非和马基阿维的管理思想却惊人地相似遥
本文的比较分析从确认他们两人有管理思想 开始袁接着分析比较他们的管理目的尧理论假设尧 管理手段和管理风格袁 指出他们管理思想的主要 差异和各自局限遥
础之上的袁 本文认为他们俩人的政治理论和主流
管理理论有相同的假设遥从这一假设出发袁他们的
政治理论又产生了相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遥其次袁
管理可以按管理者所处的位置分为高层管理尧中
层管理和基层管理袁 韩非和马基阿维里的理论是
为最高层领导袁君主或帝王所用的管理思想袁这些
思想不但是管理思想袁 而且是最高层次的管理思
野术冶的形式出现的遥 据此袁可以说袁韩非和马基阿
维里的全部权术政治理论是管理遥 他们的全部管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都是古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他们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在政治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探讨他们在权力观念上的异同之处。

让我们简要介绍一下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背景和主要思想。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以其著作《君主论》而闻名于世。

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和道德是两个独立的领域,君主在政治上需要有所作为,有时需要使用非正义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力。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是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他的主要著作有《韩非子》。

韩非子认为,政治和道德是相互矛盾的,为了维护国家的统治,必须采取强硬的手段来实现。

在权力观上,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都主张非道德主义,认为政治和道德是可以分割的,君主或者统治者在政治上可以不拘一格,甚至可以采取非正义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力。

让我们比较一下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权力观念。

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或者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必须具有权术,并且必须是以结果为导向的。

马基雅维利主张君主应该具有果断、勇敢、不拘小节、机智和善于变化等品质,以应对政治上的种种挑战。

在他看来,维护自己的权力是君主的首要任务,而道德只是手段,可以被适当的忽略。

而韩非子则更加强调强权政治的重要性。

他认为,政治权力的维护和扩展是国家的首要任务,因此君主或者统治者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韩非子主张以法术和威力来维护政治权力,甚至可以采取残酷、狠毒的手段来达到统治的目的。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在权力观中的异同之处还在于对于人性的不同看法。

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本质是贪婪和自私的,君主或者统治者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一点,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权力。

而韩非子则更加强调人性的恶和善的矛盾性,他认为,政治上的人性都是善恶混杂的,君主或者统治者应该善于利用这一点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也谈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也谈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关键词:韩非子 马基雅维利 人性恶 中央集权
政治思想蕴涵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悠久历史的社会发展中放射出睿智而璀璨的光芒,是统治者巩固统治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韩非子和马基雅维利正是中西方悠久历史中政治思想的两座巍峨的灯塔,照亮着东西方历史不断前进!让我们走进他们政治思想的深处,体验他们政治思想博大而精深的内涵及超脱时空的共鸣。
韩非子比马基雅维里早二千多年,其思想为中国历代统治者所运用。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表现着一种活力,迄今很少其他的政治思想家可以望及”(弗莱彻《马基雅维利与政治思想的性质》)。直到今天,韩非子和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在社会发展中仍绽放出睿智而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2.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二、加强中央集权是他们政治思想的精髓
韩非子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面对春秋战国割据混战局面下的争霸战争,韩非子认为要加强君主权力,主张中央集权,才能“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
一、“人性本恶”的理论是他们政治思想的共性
韩非子(前281年—前233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其老师荀子的“性本恶”理论,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佚”,要以法来约束民众,施刑于民,才可“禁奸于为萌”。韩非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趋利避害、自私自利的,连父母亲人之间都是如此。“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至于君臣之间更是毫无情义可言,“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君臣之间的利益相反,臣下对君主不可能绝对的效忠,有利益则服从,没有利益就会弃君主而去。所以,君主应当运用法律、阴谋权术、权势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要严刑峻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才能保证君主利益不受侵犯,即“法审则上尊而不侵”。马基雅维里(1469~1527)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是中世纪晚期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基雅维利是政治家、历史家、诗人,同时又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他的国家学说以性恶论为基础,认为人是自私的,追求权力、名誉、财富是人的本性,因此人与人之间经常发生激烈斗争。为防止人类无休止的争斗,国家应运而生,通过颁布刑律约束邪恶,建立社会秩序。马基雅维利有句名言:“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他认为上位者应当不择手段获得并巩固政权,如谋杀、欺骗、无德而称功、嫁罪于部属,只要合于时宜,都无所不可。君主应尊重的不是道德,而是谨慎,不是光荣,而是权力。“因为爱戴是由各种义务之链条来维持的。人类是自私的,一到合于他们打算的时候,这链条可以随时断坏,但恐惧由于害怕惩罚而存在,用无一失。”国家是人性邪恶的产物,人民有屈从权力的天性,君主需要的是残酷,而不是爱。“因为不做坏事甚难救国家。他可能发现有些看来道德上的事,做来只会使他垮台;有些看来是坏事,做来却大大可以增加他的安全,使他得福。”马克思曾对《君主论》进行评价:“马基雅维利等人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从而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这就是他进步之处。因而,不管韩非子也好,马基雅维利也好,他们都认为运用政治权术进行统治是势所必然。“君主应当具有狮子与狐狸的双重性格。狐狸能识别陷阱,而狮子能抵御豺狼的攻击。”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不应受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只需考虑效果是否有利,不必考虑手段是否有害,既可外示仁慈、内怀奸诈,亦可效法狐狸与狮子,诡诈残忍均可兼施。君主在管理上应该仿效狮子和狐狸,像狮子那样残忍,像狐狸那样狡诈。韩非子则主张君主“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韩非说,老虎称霸山林,靠什么?靠爪牙。君主统治人民,靠什么?靠赏罚。“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同时,韩非子以“法”、“术”、“势”三位一体构成宏大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国几千年专制主义的基础。

韩非子和马基雅维里法治思想的异同探析

韩非子和马基雅维里法治思想的异同探析

韩非子和马基雅维里法治思想的异同探析
耿雪萍;李洁
【期刊名称】《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韩非子与马基雅维里在以"人性恶"构建其法律思想理论基础上,在拥护君主专制.主张强力以及采取法、术、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统治等方面具有相同之处;但二者在对待人民力量的重视程度,对人性的认识以及在集权方式等方面却有不同.分析比较二者法治思想的异同,对我国法治建设中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官德"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4页(P83-86)
【作者】耿雪萍;李洁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9
【相关文献】
1.韩非子与马基雅维里社会思想比较 [J], 万江红;张远芝
2.中西专制思想中"人民观"的异同——基于马基雅维里与韩非思想的比较 [J], 潘坤
3.思想国度中的现实智慧——韩非与马基雅维里政治道德观的异同 [J], 段欣
4.同途殊归——韩非子与马基雅维里思想之比较 [J], 武晓耕
5.韩非子与马基雅维里政治哲学的局限 [J], 陈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韩非子·五蠹》与《君主论》看韩非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异同

从《韩非子·五蠹》与《君主论》看韩非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异同

从《韩非子·五蠹》与《君主论》看韩非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异同作者:谢竹箐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10期摘要:韩非与马基雅维利虽是成长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政治思想家,但总体而言,他们都是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怀着迫切希望国家强盛的初衷而提出各自的政治理论。

因此,二者的政治理论读来处处相似又各有千秋,从而,将它们进行一番综合比较是有意义可言的。

本文将从同与异两个方面论述二者政论的比较结果:在时移事異、性恶论、表象德行三个方面寻求二者共同点,在本质方面阐释二者差异。

重在论同,次在差异。

关键词:韩非;马基雅维利;政治家;思想家韩非,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其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韩非子》一书中,其中提出的法、术、势相辅而治的政治理论是其精华所在。

《韩非子》中,《五蠹》一篇将学者、言谈者、带剑者、患御者和商工之民喻为国之蛀虫,更是成为先秦论说文中的经典范例。

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其代表作有主要探索救国之道和统治之术的《君主论》以及诸如《论提图斯·李维罗马史前十卷》、《论李维》等著作。

其中,《君主论》在国家观上摆脱了神学的束缚,首次使政治学独立而同伦理学彻底分割。

马基雅维利也因此获得了近代资产阶级奠基人的美名。

一、事因于世,备适于事《韩非子》成书之时正处春秋战国末期,当时社会的奴隶制度几近崩溃,封建制度亟待确立;与此同时,学术上的思想繁荣、百家争鸣并未因诸侯争霸、群雄割据而停滞。

一心救国的韩非因不得韩王赏识,只得退而著书。

马基雅维利所处的十五世纪的意大利的社会环境与学术氛围与韩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当时的意大利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其文化艺术的繁荣吸引了整个欧洲,但其政治体制依然没有脱离封建分裂状态:米兰公国、威尼斯共和国、弗洛伦萨共和国、那波利王国和教皇辖地互相蚕食,与此同时,法国、西班牙等国在意大利互相角逐,造成了马基雅维利成长环境的混乱。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都是古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他们的思想都与道德主义有所不同,强调了权力的重要性和实践性。

本文将就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进行比较,分析他们各自的观点和特点。

我们先来看看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

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是一种现实的权力斗争,他的著作《君主论》中提出了“以目的论”。

他认为,君主在治理国家时,应该以实际的效果和结果为重,而不是被束缚于道德和伦理的限制之中。

他主张君主应该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手段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包括欺骗、暴力、威胁等手段都是可以接受的。

对于马基雅维利来说,政治并不是一个道德的领域,而是充满权谋和阴谋的战场,君主应该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而韩非子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非道德主义者。

他的著作《韩非子》中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实践性的政治观点,并不拘泥于道德和伦理的限制。

韩非子认为,权力是统治社会的关键,而实现统一和稳定需要通过严厉的法律和制度来实现。

他主张实行严苛的法律制度,对于那些违法的人应该进行残酷的惩罚,以示威慑。

韩非子认为,君主应该通过施行恐怖来维护统治,只有通过恐吓和暴力,才能使整个社会保持稳定和秩序。

对于韩非子来说,道德和仁爱都不是问题的关键,而是利用权力和法律来严格管理社会的行为和思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他们都强调了统治者对于权力的追求和维护,而不拘泥于道德和伦理的限制。

他们都认为,政治是一种实践性的行为,君主或者统治者应该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他们都认为,通过恐怖和暴力来实现统一和秩序是可行的,对于那些违法的人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强调了统治者对于权力的追求和维护,而不拘泥于道德和伦理的限制。

不过在权力的来源和统治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韩非和马基雅维利比较研究述评

韩非和马基雅维利比较研究述评

等1 O 个小标题汇聚而成 , 主要搜集了韩马二人有关 人性 、 人际关系的言辞 。 第二部分 , 共分 8 个小节 ,
从 韩非 的 《 韩 非子 》和马基 雅维 利 的 《 君 主论 》 从 君 主 的立 场及 其应 有 的态度 、君 主的统 率术 、臣 个 方 面加 以搜集 【 2 j 1 ,主要 搜 集 了韩 马 《 李维 史论 》等 著作 问世 以来 ,单 独研 究他 们 的专 下 护 身术等 8
关键词 :韩非 ;马基雅 维利 ;比较研 究 中图分 类号 :D0 9 文献标 志码 :A 文 章编 号: 1 o 0 6 — 5 2 6 1 ( 2 0 1 5 ) 0 3 — 0 0 4 2 — 0 5

近百年 以来 , 尤其是近 5 0 年以来 , 学界有关韩 书 。这本 书将 韩非 与 马基雅 维 利 的言论 、观 点 , 非 和 马基雅 维利 的 比较研 究不 断 ,并取 得 了诸 多成 按 照相 类似 的论 题 、主 旨加 以分类 编 排 ,全 书共分

要 :近 百年 以来 ,尤其是近 5 0年 以来 ,有 关韩非和 马基 雅维利 的比较研 究取得 了诸 多成果 ,这些研 究主
要 体现在 对韩非和马基雅 维利的 法术势思想 、外 交思想、人性观 、权 力观 、历 史观 、君主 专制思想 、非道德 主
义 思 想 以及 领 导 术 的 比较 上 。政 治 思 想 史 的 比较 研 究 ,一 方 面要 避 免 重 复 工 作 ,另 一 方 面 要 采 用 比 较 历 史 学 和
逻辑 学的方法论原理 ,需要从 同一个视 角出发 来开展研 究。按照这 一标准 ,通过分析 、梳 理有 关韩非和马基雅
维利的 比较研 究成果 可以发现 ,目前的研 究存在很 多问题 。梳理 、回顾这 些研 究成果 ,确定 以后 的研 究规 范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关于政治权术思想的比较研究摘要:政治权术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以及国家的出现,政治权术也走上了历史舞台,至今还富有强劲的生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韩非子以及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权术思想,并且通过比较研究,列举古今中外的一些事例来进行说明论证,总结出政治权术的一般特征以及他们思想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简要阐述他们各自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我们从中可以吸取经验教训,摒弃糟粕。

关键字:韩非子马基雅维利政治权术比较自从人类社会出现私有制,出现阶级、国家。

“政治权术”这一名词也就孕育而生了。

政治权术,即政治斗争中隐晦秘密特点的权变手段。

所谓“权术”,依其字面上的意思,本无褒贬,“权”指的是古代衡器,又指称量行为。

“权”的特点是根据不同的重量随时一定秤锤以保持平衡,即所谓“权,然后知轻重”。

引申为审时度势,因事制宜。

因此,权术的本意无非是指一种灵活运用的手段而已。

然而,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它已经被政治家们熟练的运用与政治斗争中,致使中国伟大的法家集大成者,政治权术理论家韩非总结历史经验著书《韩非子》,将一部以“法”、“势”、“术”为核心的权术巨著公布与世,无独有偶,1700年以后,在西方的意大利,早已寿终正寝的韩非子找到了知音,又一部权术著作《君主论》悄然问世。

下面就让我们来对这两为伟大政治家的权术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一、共同的主张——重视权术、维护君权韩非子(约前280--前233年)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诸子百家争鸣中产生的最后一位思想家,在战国末期的战乱中,融会贯通并并发展了老子、荀况以及商鞅等人的思想形成自身的法家理论,韩非一生追求的政治抱负是为统治者创建一套完善而行之有效的“王者之道”,提出了兼用“法”、“术”、“势”的理论主张,实质上是“以君为主,法、术、势相辅相成”。

因此在韩非的著作中,大多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功利色彩的权术阐释,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马基雅维利(1469——1527)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军事家、历史学家、诗人和剧作家,他的政治理论学说唯一考虑的是权术,即为了达到某目的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邪恶的,严酷的抑或是恶毒的——其目的在于其国家或祖国的扩张,但也将祖国用来为政治家国务活动家或其党派的自我扩张服务。

(一)驭臣之术中国古代的驭臣之术,主要是指君主驾驭和控制臣属的诡诈手段,同时,驭臣之术的基本原则和手法也运用与官僚阶级内部的各种上下级关系上,作为一种政治斗争的手段,驭臣之术受到中国古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奴隶主贵族的政治支配权逐步转移到封建官僚手中,一个庞大的由各级官僚构成的特殊的社会集团与封建专制主义同时得到了发展,如何处理君臣关系,成为摆在封建统治者面前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先秦诸子纷纷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儒、道、墨、法、纵横诸家,各倡其道,鼓噪一时,其中,韩非子作为先秦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对驭臣之术作了最集中、最系统、最直接、最露骨的论述。

他认为“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1]。

“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君无术则弊于上,君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2]。

由此可知,韩非的“术”,实际上就是指君主的驭臣之术。

郭沫若先生认为:韩非的“术”,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东西,玩弄起来,似乎和不容易被磨捉”。

其重要的运用原则有以下七种:(1)、权势不可假人,(2)、深藏不露,(3)、把人当成坏蛋,(4)、毁坏一切伦理价值,(5)、厉行愚民政策,(6)、罚须严峻,赏须审慎,(7)、遇必要时不择手段。

除了这七大原则之外,《韩非子》中还对其具体手段和运用方法作了更加丰富生动的论述。

第一、诱以利禄,威以刑罚。

君主控制臣属的基本手段,不外乎利诱和威胁两种,韩非称之为“二柄”,“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3]。

韩非认为“赏罚者,邦之利器也”,“蚌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赏罚之权必须由君主独擅,其权柄绝不可下移。

只有使臣属对君主有所依赖和有所畏惧,才能使他们不得不为君主所用。

倘若“人主非使赏罚之威利出于己也,听其臣而行其赏罚,则一国之人皆畏其臣而易其君,归其臣而去其君矣”,致使国家出现“君反制于臣的局面”。

[5]韩非还形象化的指出:君主以“二柄”驭臣,犹如驯鸟一般,“夫驯鸟者断其下翎焉。

断其下翎,则必恃人而食,焉得不驯乎?夫明主畜臣亦然,令臣不得不利君之禄,不得不服上之名,夫利君之禄,服上之名,眼得不服?”[6]第二、“深藏不露”,(喜怒不形于色),秘不可测。

君主必须在臣属心目中永远保持一种神秘而不可捉摸的形象。

君主的意向和决断,绝不能让臣属事先能够猜测揣摩。

君主行事须“函掩其迹,匿其端”,使“下不能原(缘)”[7]。

君主用人更须诡秘,“其用人也鬼”,“鬼则不困”,[8]臣属对君主莫测其高深,自然就增强了其畏惧感,“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9]如果“主上不神”,就会出现“下将有因”[10]的端倪,从而破坏了君主的权威,为了保守机密,君主每当“欲发天下之大事”时,应当“独寝”,以免“梦言而使人知其谋也”。

[11]第三、“事成则君收其功,规败则臣狂其罪”[12]。

君主必须永远是真理的化身和正确的象征,一旦犯有错误,须将责任推其臣属承担,韩非认为“圣人不亲细民,明主不躬小事”。

[13]君主“无为”,不策划能够但具体事务,就可以避免发生错误,事情由群臣去办理,罪责由臣下去承担,而功劳则永远属于君主。

第四、“挟知而问,倒言反事”[14]。

君主不可轻易信赖臣属,应当想方设法对他们进行检查监督,君主可以通过明知故问或者故意说错话和办错事的办法,检查臣属是否真正忠诚,《韩非子》中曾列举了一些事例:“韩昭侯握爪而佯之一爪,术之甚急,左右因害惧抓而效之,昭侯以此察左右之不诚”。

“卫嗣公使人为客过关市,关市苛难之,因事关市以金与关吏,乃舍之。

嗣公为关吏曰:…某时有客过而所,与汝金,而汝因谴之。

‟关市乃大恐,而以嗣公为明察”[15]。

在这种阴险诡诈的检查办法面前,臣属不知不觉中就会上当受骗而被君主抓住把柄。

第五、“疑诏诡使”。

君主的真实意图不可暴露,要采用间接曲折的方式督察臣属,使臣属在莫名其妙中感到君主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神明”,从而不敢有所隐情。

“周主之玉簪,令吏求之,三日不能得也,周主令人求而得之家人之屋间。

周主曰:…吾知吏之不事事也,求簪三日不得之,吾令人求之,不移日而得之‟。

于是吏皆耸惧,以为君神明也”。

“商太宰使少庶子之市,顾反问之曰:…何见于市?‟对曰:…无见也‟。

太宰曰:…虽然,何见也?‟对曰:…市南门之外,甚众牛车,仅可以行耳。

‟太宰因诚使者:…无敢告人吾所问与女。

‟因召市吏而诮上曰:…市门之外,何多牛屎?‟市吏甚怪太宰知之疾也,乃悚惧其所也。

”[16]第六、“言默皆有责”。

为了督责臣属,君主必须设法将臣属置于动辄获咎的境地。

遇事时,君主应使臣属发表意见,妄发意见或不发意见者俱获罪责。

“主道者,使人臣有必言上责,又有不言之责,言无端末,辩无所验者,此言之责也;以不言避责持重位者,此不言不责也。

人主使人臣言者,比知其端以责其实,不言者必问其取舍以为之责,则人臣莫敢妄言矣,又不敢默然矣,言默皆有责也”[17]。

臣属发表意见,必须言之有当,“不得陈言而不当”,“不当则罪”[18]。

臣属发表意见,必须记录在案,“言陈之日,必有荚籍”,以作事后查验,算账时的证据。

总之,责属言有责,不言亦有责,言不必当更有责。

如此苛责之下,臣属自顾不暇,安敢胡言乱语,职能惶之然唯命从之。

第七、装聋作哑,假装糊涂。

君主要善于掩饰自己,必要是应装聋作哑,假装糊涂。

“听言之道,溶若甚醉,唇乎齿乎,吾不为始乎,愈昏昏乎。

彼自离之,吾因以知之。

”[19]“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以而“以暗见疵”[20]洞察真情。

第八、“罚莫如重而必”。

韩非虽然主张君主对臣属要赏罚,“二柄”并用,但他更强调的是重刑。

“刑胜而民静,赏繁而奸生,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赏繁,乱之本也”[21]。

“重刑者非为罪人”,“重奸之罪而上境内之邪,此所以为治也”[22]。

也就是要杀鸡给猴看,杀一儆百。

上述八种,是《韩非子》所论述的君主驭臣之术中的主要部分,总的看来,韩非子所主张的“术”,绝大多数都是君主用以驾驭臣属的阴谋诡计和狡诈手腕。

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可以不择手段地为自己服务,巩固君权。

“一个君主如果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不良好的事情,并且必须知道视情况的需要与否使用这一手或不使用这一手”[23]。

在政治斗争中实力决定胜败,而实力总不外乎表现为武力、金钱与欺诈。

马基雅维利对实力的推崇根源于他对自己同胞品性的深刻洞察和他由此得出的普遍利己主义的人性论结论。

关于人类,一般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的,是伪装着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

[24]因此一个君主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要安全得多,因为前者取决于自己的意志,而后者取决于他人的意志,一个君主为了自己的安全需要,不应畏惧落下残暴之名,而不要过度施恩。

武力的使用须作为一种适时适度的艺术,还必须同适度的施恩相配合。

镇压,损害的行为应当“立即毕其功于一役,使自己以后不需要每时每刻搞下去。

”[25]因为“损害行为应该一下干完,以便人民少受些损害,他们的积怨就会少些,而恩惠应该是一点一点的赐予,以便人民能够品尝恩惠的滋味”[26]。

一旦要诉诸暴力,便可能有所顾忌,因为一旦心慈手软,失败后得到的报复会残酷千万倍,“所以我们对一个人加以损害,应当是无须害怕他们会报复的一种侵害”[27],只要压服了政敌,就应当适可而止,不要追求过于彻底的胜利,那些业已压服别人仍嫌不足的人,十有八九是要失败的。

金铁是掌握武力的坚强后盾,所以君主不要惧怕有吝啬之名,在夺权过程中不妨慷慨,上台后就要务必节俭。

只有收入丰盈,你才不至于时时加征赋税去应付政敌和斗争,而人民对于要他们付钱的事情总是最为痛恨的。

马基雅维利露骨的讽刺说道:“人们忘记父亲之死比忘记遗产的丧失还来得快些。

”[28]但如果是用别人的钱,就不妨慷慨大方。

希腊、罗马的寡头暴君是善于使用这种伎俩的,他们一旦得势,就发布公敌名单,将自己的仇人都列名于上,谁能抓获他们就得到他们的财产,对那些从卑微地位出生夺取权力的人,他们起初并没有武力和金钱的资本,他们往往是善于运用欺诈,欺诈和伪装也是一个君主必不可少的统治策略,“当遵守信义反而对自己不利时,或者原来使自己作出诺言的理由现在不复存在的时候,一位英明的统治者决不能够,也不应当遵守信义”[29]公开对抗不足以取胜的时候,就要大胆的搞阴谋,搞阴谋的时候人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难免有人泄露,太少量又难以成事,成功的君主要善于伪装自己迎合他人,因为“善行如同恶性一样可以招致憎恨”,“为了保持你的地位,当你认为自己需要的那些人——无论民众也好、军队也好、贵族也好——腐化堕落的时候,你为着使他们高兴,不得不迎合他们的脾胃”[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