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比较

合集下载

简评韩非的法治思想

简评韩非的法治思想

Legal Syst emA nd So c i et y垡垒I』圭垒垒竺!!型!!::■墨匮麴圈筒评韩非的“法治”思想徐春龙摘要韩非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之集大成者,提出了“以法为核心,法,术.势相结i f-的思想主张,该思想在秦王朝的实践对秦统一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试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对韩非的思想进行简要评述,以此找寻现代中国法治建设可资借鉴之处。

关键词韩非法治思想法治理念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9.00102一、韩非法治思想的基本内容(一)法治的形式特征最基本的以法为本,强调法、术、势结合并用。

1.在立法上,强调要制定颁布和公开成文法,做到有法可依。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布之于百姓”、“境内卑贱莫不闻知”。

2.在执法上,要做到有法必依。

“明主不游意于法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信赏必罚”。

3.在司法上,要做到“严刑重罚”、“重刑止奸”、“重刑爱民”。

4.法治的功能和目的上,“禁奸”、“正行”,强调用法律劝科农桑,奖励耕战,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用法律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整合人们的精神和物质力量。

(二)法治的实质作为君主专制的狂热鼓吹者,韩非的法治理念中,君主是第一位,是权力的核心,也是权力的当然享有者和享受者;作为臣民只能以义务为本位,时时处处尊崇以君主意志制定的各项法规法条。

所谓“法治”只不过君主专制政体下实行“人治”的工具,是“术”而不是“本”。

二、韩非法治与古代西方法治由于古希腊和古雅典商品经济的发达,思想控制相对于古代中国的极权主义要宽松得多,言论自由氛围较好。

从而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一大批哲学家和思想家。

而亚里士多德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在《政治学》一文中已率先提出法治的理念。

他在i殳问:“由最好的一人或最好的法律统治哪一方面较为有利?”,结论是“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学学校2022-2023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份月考试卷卷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长子继承制B.分封制C.中央集权制D.嫡长子继承制2.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当商之末而周之文、武亦称王,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为改变这种状况,周初统治者实行了()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嫡长子继承制D.郡县制3.春秋时期,大国打出“尊王”的旗号争夺霸主地位,挟天子以号令其他诸侯;战国时期,诸侯不再尊崇周天子,自行称王并互相攻伐兼并。

这反映出当时()A.统一趋势逐渐增强B.中央集权日趋瓦解C.贵族政治业已崩塌D.宗法原则受到冲击4.据《春秋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国与国间种种来往,仍多少遵守着周公所定封建制度下的一切礼文来维系。

此种礼文,在当时乃为霸业所屏(凭).这表明当时()A.周礼具有国与国交往公法的性质B.周礼对诸侯国仍具有很强的约束力C.周礼已沦为各国玩弄权术的工具D.尊崇周礼是诸侯国称霸的决定因素5.如图为两种不同的养马方式,图一是散养,图二是厩养。

两者相比,后者的优势主要在于()A.保护生态环境B.确保牲畜安全C.降低养殖成本D.增大综合效益6.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耕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根本原因是是()A.青铜制造技术的进步B.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C.各国之间的战争与兼并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7.如图所示我国古代发明的生产工具(技术),反映了农用动力革新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8.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中外政治思想史判断题

中外政治思想史判断题

中外政治思想史判断题中外政治思想史判断题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政治思想。

正确答案:A中外政治思想史是研究政治思想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正确答案:B政治思想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

正确答案:A7、判断题:一个社会有一种政治理想。

正确答案:B8、判断题:一个阶级有一种政治理想。

正确答案:A9、判断题:西方文化表现出很强的务实性,强调知行合一。

正确答案:B13、判断题:美国的政治思想来源于欧洲大陆。

正确答案:A14、判断题:中西两种政治思想的发展轨迹相同。

正确答案:B15、判断题: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如何管理国家。

正确答案:B16、判断题: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主要是解决如何认识国8、判断题: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一直到近代,始终重视如何认识国家、如何组织和如何管理国家的问题。

正确答案:B19、判断题: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轨迹是“一贯型”的,几千年君主集权主义的主流不变。

正确答案:B20、判断题: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发展轨迹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的演变。

正确答案:B 21、判断题:自由主义是贯穿于西方政治思想的一条主线。

正确答案:A判断题: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们研究、学习中外政治思想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正确答案:B1、判断题: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氏族组织。

正确答案:B3、判断题:古希腊有100多个城邦。

正确答案:A4、判断题:希腊是中央集权的国家。

正确答案:B6、判断题:奴隶和自由人没有公民权。

正确答案:A7、判断题:外邦人可以有公民身份。

正确答案:B8、判断题:城邦中占人口半数的妇女可以有公民身份。

正确答案:B9、判断题:只有父母双方都是希腊自由人的男子才能获得10、判断题:在希腊,每个城邦都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普遍实行直接民主制度。

正确答案:A11、判断题: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也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与解答

《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与解答

《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导论、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一、填空题:、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韩非指出政治就是儒家,“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在西方,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则是玩弄权术。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论是神权政治理论在近代的一个变种,仍是将“政治”的本质归结于一种超社会、超自然的力量。

、“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奴隶社会时期。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政治学的心理研究兼顾人的政治心理的潜意识和有意识两个方面。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人类最高的学问,因为它研究的是国家之善的问题,即如何组织安排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

、政治学在研究政治的本质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也对于政治的价值形态、行为形态、组织形态、文化形态、规则和制度形态及其这些形态的发展等分别展开研究。

、政治行为研究属于微观政治研究。

、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微观的政治科学研究技术,是指在政治科学实证研究中所使用的各种具体的工具性的、手段性的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东方传统的政治学,以中国传统政治为代表,是一种实践性的政治学。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提纲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提纲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大纲(说明:本大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按教材章节顺序编排;第二部分将课程内容综合后排列;第三部分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I.(绪论、第一、二章)一、填空题:1.中外政治思想史是研究中国和外国政治思想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和管理国家】。

3.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

4.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5.【斯多葛派】是希腊化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流派,它流传到【罗马】帝国时代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该帝国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6.在中世纪时期,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神学】政治观,开始了一个新时期。

7.中世纪社会突出的特征是【人的等级身份和公开的不平等】。

8.阿奎那坚持【基督教】的宗教信仰,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A D C B C C B A B D D D】1.()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A.政治思想B.经济思想C.社会思想D.文化思想2. 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一直到近代,始终重视如何(),管理国家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引起思想家们的突出的关注。

A.治国之道B.为政、从政的方法C.君臣关系、君民关系D.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的问题3.所谓唯理性是指西方思想崇尚“理性”思辨,重视事物发展的()。

A.表象和实际B.片段和部分C.本质和规律D.宏观和微观4.()设计的理想国是后来一系列理想国中的第一个。

这种政治学说中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乌托邦主义的传统。

A.斯多葛B.柏拉图C.莫尔D.圣西门5.()是希腊政治思想萌芽的代表。

A.《理想国》B.《政治学》C.《荷马史诗》D.《法律篇》6.公元前509年,雅典的()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

到()执政时期,雅典民主制空前繁荣。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南昌二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命题人:审题人:(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项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

这一变化体现了A.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B.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2.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A.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发展尊重自然规律C.精耕细作的特点D.注重因地制宜3.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4.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C.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D.都主张“礼”“法”并用5.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由此可见A.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B.两者都强调限制君主的权力C.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D.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管理6.董仲舒在“五行相胜”中指出,“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君大奢侈,过度失礼,民叛矣,其君穷矣,故曰木胜土”。

政治思想经典阐述

政治思想经典阐述

政治思想经典阐述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政治思想的指导和引领。

政治思想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对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理论总结。

它们不仅为政治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更为我们认识和理解政治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几部经典政治著作的思想内涵和影响。

一、《论法》《论法》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篇章,它由战国时期法家代表性人物韩非所著。

韩非通过对法治的阐述,提出了“法者国之纲纪,民之所依赖”的观点。

他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严明的法律制度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论法》中还提出了“重刑罚、轻赏罚”的思想,强调以严厉的刑罚来震慑犯罪分子,同时也强调了赏罚并举的原则,以激励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政治学》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西方政治思想的经典之作。

他在书中探讨了政治的本质和目的,提出了“人是社会性动物”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是为了实现人类幸福而存在的,而实现幸福的最高形式就是追求理性和道德的完美。

他还提出了不同政体的分类和评价标准,认为政治制度的好坏取决于是否能够实现公共利益和公正。

三、《社会契约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近代政治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他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自愿和共识,政府的权力应该是人民的委托和代表。

卢梭强调了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限制性,主张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和平等的社会秩序。

他的思想对后来的民主政治和人权保障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了近代政治思想的重要基石。

四、《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创作的政治著作,它是共产主义思想的重要宣言和纲领。

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他们认为,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和剥削的根源,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才能实现社会的解放和人类的自由发展。

《共产党宣言》对社会主义运动和革命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几部经典政治著作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政治思想,它们对于我们理解政治现象和探索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政治思想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政治思想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政治思想之比较(转载)(2012-09-16 07:40:02)转载▼标签:杂谈2003年11月周志武、高剑平马基雅维利(公元1465年~1527年)与韩非(公元前280年~前233年)都是世界政治思想史上伟大的政治思想家。

尽管他们生活的时代各异,地域不同,但他们都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马基雅维利生活在意大利封建割据、四分五裂、内忧外患、朝代更迭的时代。

当时的意大利半岛上,有那不勒斯王国、米兰侯国、威尼斯、佛罗伦萨共和国和罗马教皇国,它们经常受法国和西班牙等国的侵扰。

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意大利的许多城市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场和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实现国家统一,发展资本主义是当时意大利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正是这一时代要求的反映。

韩非子生活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

群雄割剧,诸侯混战,相互吞并,这种斗争关系到每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而当时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在许多诸侯国出现,客观上要求结束奴隶主贵族统治,实现国家统一并发展封建主义,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也正是这一时代要求的反映。

同样是大变革的时代,同样是伟大的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探讨了时代的切身问题,提出了系统完整的政治理论,各自成为当时世界上伟大的政治设计师。

韩非子死在秦国,他的思想也留在了秦国,在很大程度上被付诸实践,并最终导致秦统一中国。

而马基雅维利一方面使政治与道德分离,证明政治的本质是权力;另一方面他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他的这一理论有着持久的生命力。

本文拟从人性论,国家观、政策论、道德观四个方面去比较他们政治思想的异同及特色。

一、性恶说:政治理论基础从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来说,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第一个显著相同点在于:两者都持“性恶说”。

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从柏拉图到中世纪许多政治学家都坚持性善论,认为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而马基雅维利则反其道而行之,他毫无顾忌地主张性恶说。

韩非的著名作品

韩非的著名作品

韩非的著名作品韩非(公元前285-公元前233年),字仲尼,穆公之子,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外交家。

他是西周时期的贤明的领袖,被认为是哲学大家韩非集团的领导人,并被后代称为“韩非子”,他的一些作品被称为“韩非子”。

韩非的作品主要有:《韩氏春秋》、《韩非子》、《论非之礼》、《论语》等。

《韩氏春秋》是韩非的一部历史著作,其内容记录了西周时期至少百余年以来的历史,包括那时的政治、外交、政治理论、文化及思想方面的内容。

该书对后代西周时期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韩非子》是韩非的一部主要作品,由一百二十一章组成,记录了西周时期的社会、政治、法律、宗教、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这本书是韩非所著,内容丰富,涉及到当时大量的实践问题,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经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论非之礼》也是韩非的一部著作,主要讲述了西周时期典礼及其仪式的规范。

这本书通过研究西周时期的典礼及其仪式,论述非道德行为的不良后果,以及礼的重要性和它的本质,劝导人们遵守礼法。

该书的思想在当时得到了较大的反响,对后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论语》是韩非的另一部著作,记录了他和其他思想家们的讨论内容,以及韩非本人的见解。

这本书中记录了韩非的思想理论,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基石,它的思想后来被西方的政治思想家们所采纳,对他们的政治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

以上所介绍的这些作品都能看出韩非的才华,他的思想智慧受到后世的褒奖,为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及西方的政治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将韩非与苏格拉底相比较,称韩非传播政治和道德观念,担任先秦时期政治思想家的头衔,甚至获得了“先秦时期的政治哲学家”的美誉。

韩非的作品,尤其是《韩氏春秋》、《韩非子》、《论非之礼》和《论语》,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贡献,代表着古代中国的精神精髓,深受后世的褒奖和钦佩。

韩非的作品不仅留存了西周时期的历史、政治、外交、社会等方面的内容,而且也指导了今天的政治、文化及思想的发展,对今天的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法家思想与西方法治思想的对比分析

中国法家思想与西方法治思想的对比分析

中国法家思想与西方法治思想的对比分析作者:张滨铄黄莹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03期摘要:尽管在形成和演变的方式和道路上有所不同,中国古代法家思想和西方法治观念仍存在相似之处:都主张用法律来管理和统治社会;都重视法律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权威。

但是,法家学派思想和西方法治观念到底有什么区别,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法家;以法治国;君主专制;法治中图分类号:D9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137-03在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中,法家是比较显著的一家。

法家学派提出了以严刑峻法来治理国家,而且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是先秦时期对法律最重视的一家。

我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西方文明发展的成果,是西方国家献给人类的一项有关法律的智慧果实,它提出的现代法治与民主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

一、中国法家的法治思想法家学派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思想发展史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因为法家提出的“以法治国”“法自君出”“明法审令”等主张,适应了我国尤其是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纷乱时期,对于之后秦统一六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法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经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巨变与重大变革,法家学派应运产生并得到良好发展。

到了东周年代,常年征战使得社会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民不聊生,苦不堪言,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社会统治呈现出“礼乐征伐自侯出”的动乱局面。

这一阶段,百家争鸣。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都纷纷对动乱的社会现实提出了自己的救世主张。

儒家提倡“以礼治国、克己复礼”、道家倡导“无为而治”、墨家提出的“兼爱、非攻”的济世主张,他们的这些思想与主张都没有改变诸侯争霸、社会分崩离析的状况。

然而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它摒弃了用礼治、德治、无为等方式来实行社会变革的思想,主张用法治的方式来重新建构社会秩序。

先秦的法治思想

先秦的法治思想

先秦的法治思想法治,亚里士多德将它解释为“法律至上,良法之治”。

也就是说,最初的法治思想认为法治应当有两大要素:一是法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二是法律应当是好的法律。

近代法治思想起源于英国,在英文中法治的表述为“rule of law”。

戴西在他的著作《英宪精义》中将法治分为三个层次:控制权力——人人平等——个人权利。

总结古代和近代的法治思想,我们可以知道法治应当有以下几大要素:一、法律至上,以法律控制权力;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法律应当是良好的,即法律应当符合自然的正义和秩序。

并且,我认为法治还需要第四个要素,即只有实行郡县制的近古国家才可能贯彻法治,而中古的分封制国家是不可能出现法治的。

法律至上,控制权力。

这是因为法治所依靠的文化基础性恶论。

一、缘法而治以法为本缘法而治,又称“垂法而治”,即依法律条文治理国家。

战国中期商鞅提出的法律主张。

反映整个战国时期法家的“法治”思想。

春秋时,法家先驱邓析曾提出“事断于法”的主张,管子也认为法是“国之权衡”。

战国初吴起要求“明法审令”,自上而下实行“法治”。

至战国中期,商鞅明确提出“缘法而治”的主张。

内容包括建立一套符合现实社会的法令制度,执法平等,认为自公侯将相到大夫乃至平民百姓,皆应“从王令”。

强调令出必行,信赏必罚以及重刑,以保障法律得以执行。

战国后期,韩非将“缘法而治”思想发展为“以法为本”。

主张对违法者不论其身份地位,一律绳之以法。

此外,韩非还注意到应使法与舆论相一致,赏罚得当。

“缘法而治”思想对封建官吏徇私枉法引起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促进了封建法制的建设,但过于强调重刑的作用。

鞅以重法著称,他极力主张以“法”代“礼”,反复告诫国君“不可须臾忘于法”。

他认为,法之重要,是因为它有“定分止争”和“兴功禁暴”的作用。

“缘法而治”是法家的基本主张,最早由商鞅在秦国实施。

商鞅在变法时,改“法”为“律”,并不是简单的名称改变,它体现了商鞅对法律的公开性和普遍性的重视。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运用比较政治学的部分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运用比较政治学的部分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运用比较政治学的部分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运用比较政治学的部分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比较政治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比较政治学,亚里士多德试图理解不同政治体制的优缺点,总结各种政体的特点,并对政治制度进行评价。

本文将对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运用比较政治学的部分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以及共享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一、比较政治学的重要性1.1 比较政治学的理论基础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借助比较政治学的方法,系统地对不同政治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

通过对希腊城邦、波斯、斯巴达等政治制度的比较,他试图找出最佳政体的特征和条件。

这种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为亚里士多德对政治制度进行评价和改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2 比较政治学的实践意义通过比较研究不同政治制度,亚里士多德试图总结各种政体的优缺点,从而为理想政体的建立提供参考。

比较政治学的实践意义在于拓宽了我们对政治制度多样性的认识,有助于寻找适合特定国家和民族的政治形式,为政治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二、亚里士多德对比较政治学的贡献2.1 对不同政体的比较分析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对各种政体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包括寡头制、民主制、君主制等。

他试图找出各种政体的本质特征和运行规律,并总结了它们的优缺点,为政治体制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2 对政治制度的评价和改良建议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同政体都有其局限性,没有一种政体能够完美地满足人们的政治需求。

他提出了通过对不同政体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一种理想政体的构想,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良建议,为政治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对比较政治学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不同政体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各种政治制度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为政治实践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比较政治学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政治多样性的重要性,避免盲目奉行某种政治制度而忽视其他可能性。

总结回顾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 比较政治学是其重要的部分。

政治学概论各章节重点

政治学概论各章节重点

第一章绪论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特殊的历史现象。

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建立以暴力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利用法律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调节利益分配,解决社会冲突的活动。

政治学是研究人类政治活动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

任何一种政治学说,都是某些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直接反映。

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建立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的基础之上的学说,它集中地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

第一节政治学研究对象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古希腊:城邦,城市国家。

亚里士多德:国家的活动。

中国古代:主要是统治的意思。

古往今来主要分两种观点:(一)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以及当代西方政治学者的解释。

(二)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一)对政治的解释共分五种:(1)道德观点,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2)法律现象,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3)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4)“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5)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

(二)对政治的本质和含义归纳:(1)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

(3)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

(4)活动:是科学、艺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来研究它。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提示了政治现象的范围,主要有两点:一是时间范围。

二是界定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标准。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

国家政治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

因此,政治学应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导论一、政治带给人们的思考政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

政治是人类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人们组织安排集体生活的核心机制。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无非在于:(1)权力本位或官本位;(2)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3)“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二、政治学给我们提供了什么知识亚里士多德认为,所谓知识,就是关于“善”的学问。

“善”可以分成多种:有个人之善,家庭和村落之善,还有集体(城邦或国家)之善。

研究个人之善的学问是伦理学;研究家庭或村落之善的是经济学;而研究集体或国家之善的是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专门著有《政治学》,认为政治学是人类最高的学问,因为它研究的是国家之善的问题,即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

根据他的观点,人是社会的动物。

人的本性就是要过社会(群体)生活。

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人类社会生活如何组织和安排才算不失为公平合理,即所谓“正义”?这就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

政治学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政治分析原理和政治操作原理。

政治分析原理告诉我们政治生活分析的方法,掌握这种方法能使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是如何构成的。

政治操作原理涉及政治制度的设置和政治技术和技能方面的知识,它告诉我们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应该如何建立和如何维持。

政治学为三种人提供帮助:(1)政治从业人员:社会需要职业政治家。

这样的政治家具有现代的政治理念,开放的胸襟和不断接受新知的能力,有引导国家不断进步的使命感和抱负,有长远的发展战略和有效的实施策略,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领导大众的智慧。

这样的政治家需要了解政治分析的原理,更需要掌握政治操作的原理;他不仅需要明白什么是“政治正义”,而且还需要懂得如何实现“政治正义”。

(2)政治学从业人员:社会也需要专业的政治学家。

这样的政治学家能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阐释和发展政治理念,推动关于政治的知识的进步,引导全社会深化政治认知,并能就实际的政策提供分析研究的成果。

中外政治思想史

中外政治思想史

简答:1、柏拉图政体思想他把国家政体分为: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僭主政体四种不完善的政体。

并认为从理想政体向这四种政体的蜕变是历史的循环结果。

而这四种政体都不理想,他前期推崇的是哲学王的贤人政体,在其后期转为混合政体,以防止个人专权。

即君主政体与民主政体的混合形式,将君主的智慧与民众的同意和参与结合。

2、亚里士多德政体思想他把政制按两种不同的标准分为三类:①、以德性的高下分配权力,有三种:当统治者为一人时叫“君主政体”;由少数人统治的叫“贤人政体”(贵族政体);多数人统治的叫做“共和政体”,前两种是更优秀的政体形式;②、以财富多寡为标准,按人数多少分三类:少数人的统治叫“寡头政体”;多数人的统治叫“平民政体”;这两者分别是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的蜕变形式;一人统治叫“僭主政体”,这是君主政体的蜕变形式。

3、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三种权力:关于制定法律的立法权;涉及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关于民政法规事项的司法权。

为防止国家权力因过分集中而产生专制和独裁,首先必须将国家的三种权力分别置于不同的机构之中,由不同的人分别行使。

立法权表现的是国家的共同意志,应当归属全体人民,由人民全体掌握。

行政权应该掌握在国王手中。

司法权应该独立。

政府的三种权力不仅是分立的,而且还应是相互渗透的,这样才能实现权力对权力的制约。

4、布丹主权学说(性质、内容、限制)性质:绝对性,是指它的至高无上、不受限制以及不可分割。

永久性,指它不受时间、任期的限制;主权者的生命有限,主权的存在却是永恒的。

内容:立法权;宣布战争、缔结和约的权力;任命官吏权;最高裁判权;赦免权;有关忠节、服从的权力;铸币权;度量衡的选定权;课税权。

限制:由于神法和自然法先于国家而存在,高于国家和国家主权,所以主权之上还有神法与自然法的限制。

主权者无权侵犯家庭的私有财产,不得到各等级的同意,无权随意征收捐税。

5、文艺复兴运动时间是公元14世纪至16世纪,最早产生于意大利。

自考政治学概论(本科段)复习资料

自考政治学概论(本科段)复习资料

《政治学概论》一、填空题。

1、“政治”这个概念是从希腊语的polis一词演化而来的,它的最初含义是指希腊的,________即城市国家。

(古代城邦)2、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撰写的名著_________,使用了政治概论。

(《政治学》)3、在古代中国,“政治”一词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典籍中就已出现。

(《尚书》、《论语》、《周礼》)4、中国古代的“政治”,其核心含义是统治,政治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的活动,即依据某种道德原则管理社会、治理国家。

(治国平天下)5、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6、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__________。

__________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

(国家政权、国家政权)7、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主要有:洛克的___________、卢梭的__________、孟德斯鸠的___________。

(《政府论》、《社会契约论》、《论法的精神》)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学科,本身就兼具政治学和法学的双重性质。

(宪法学、立法学、行政法学)9、______、______、______三家,在我国社会的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

(儒、道、法)10、由______创立的,_______完善的儒家学派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长期占据着思想统治地位。

(孔丘、孟轲)11、儒家学派的主要典籍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论语》、《孟子》)两书。

12、儒家的政治学说首先是坚持“___________”的政治原则。

其次,儒家学派提出“__________”治国之道,既所谓的“德治”思想。

(为国以礼、为政以德)13、__________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____________一书。

(韩非、《韩非子》)14、法家主张“霸道”和“___________”。

政治学概论自考题-18

政治学概论自考题-18

政治学概论自考题-18(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26,分数:52.00)1.主张把国家与伦理视同一体的近代德国思想家是______∙ A.康德∙ B.孔德∙ C.费尔巴哈∙ D.黑格尔∙ E.杜林(分数:2.00)A. √B.C.D. √E.解析:[解析] 近代中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康德、黑格尔也把国家与伦理视为一体,认为国家就是人类伦理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具有传统的道德精神的社会实体。

答案为AD。

2.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的有______∙ A.孔子∙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康德∙ E.黑格尔(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古代,政治学和伦理学是混在一起的,各个思想家都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

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

答案为ABCDE。

3.将政治看作“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的代表人物有______∙ A.孙中山∙ B.麦肯齐∙ C.奥克肖特∙ D.哈罗德·拉斯韦尔∙ E.韩非(分数:2.00)A. √B. √C. √D.E.解析:[解析] 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的代表人物有孙中山、麦肯齐和奥克肖特。

答案为AB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B.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C.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D.政治活动是科学∙ E.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掌握。

题干中五个选项正是对政治的实质和含义的归纳和概括。

故本题全选。

答案为ABCDE。

5.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有______∙ A.政治关系∙ B.政治制度∙ C.政治思想∙ D.政治文化∙ E.政治行为(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从狭义上讲,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即政治学要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从广义上讲,政治学要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非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比较
材料一韩非提出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认为“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②韩非还要求“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据《韩非子》材料二③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

法律恰好是没有感情的;人类的本性(灵魂)都难免有感情……在这样的一人为治的城邦中,一切政务还得以整部法律为依归,只在法律所不能包括而失其权威的问题上才可让个人运用其理智。

法律所未及的问题或法律虽有所涉及而并不周详的问题确实是有的。

这时候④就需要运用理智,那么应该求之于最好的一人抑或求之于全体人民……若干好人的集体一定较不易于腐败,这已经很明显了……(适宜于大多数人的)最好的生活方式就应该是行于中庸,行于每个人都能达到的中庸……在一切城邦中,所有公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阶级)——极富、极贫和两者之间的中产阶级……⑤(中产阶级)最能顺从理性……中产阶级的人们还有一个长处,他们很少有野心……他们既不像穷人那样希图他人的财物,他们的资产也不像富人那样多得足以引起穷人的觊觎。

他们既不对别人抱有任何阴谋,也不会自相残害,过着无所忧惧的平安生活……于是,很明显,最好的政治团体必须由中产阶级掌握政权。

——摘编自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一主要展现了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其中①说明他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②反映了韩非子主张变革和实行法治。

材料二展现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其中③说明他重视法律在治理国家方面的作用;④说明他主张实行民主政治;⑤说明他认为中产阶级最适合执掌政权。

两则材料论述了韩非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凸显了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问题设置】
(1)根据材料,概括韩非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政治思想的命运并说明其原因。

第1页共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