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一、教材编写体例说明
这个学年我任教二年级数学,也算是对本册教材尝了鲜,今天我结合自己使用教材时的体会,和大家一起对二年级上数学教材进行梳理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与变化
(一)教学单元的调整
1、新增“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学单元。
由于原二年级上册教材只涉及表内乘、除法运算,学生一个学期不接触加、减法运算,容易生疏和遗忘,不利于二年级下册万以内加减法的学习,为此,在二年级上册增设了这一教学单元。
2、合理整合表内乘、除法的教学单元。
表内乘、除法是本册教材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
为了突出这一重点,原实验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分5个单元编排的,但由于单元划分过细,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不便。
本册教材把这部分内容整合为3个单元,以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形成结构性的理解。
(1)把原来“认识乘法”和“乘法口诀(一)”单元合并为一个单元,单元名称改为“表内乘法(一)”,主要教学乘法的意义和1~6的乘法口诀;
(2)把原来“认识除法”和“口诀求商(一)”单元合并为一个单元,单元名称改为“表内除法(一)”,主要教学除法的意义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3)把原来“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的单元名称改为“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主要教学7~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3、适当后移“位置与方向”“时、分、秒”“统计与可能性”等教学单元。
把原二年级上册“方向与位置”与二年级下册“认识方向”合并为一个单元,安排在二年级下册,删去用“第几排第几个”描述位置的内容,在第一学段不再安排用“第几排第几个”描述位置的教学内容。
把“时、分、秒”单元后移到二年级下册。
由于时间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且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积累也不够厚实,在二年级上册教学时间单位,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把这部分内容适当后移,更利于学生建立正确而清晰的时间观念。
删去“统计与可能性”的教学单元。
统计教学内容修订后的教材一共只安排了6次,第一学段的主要安排在二年级下册和三年级下册,解决了以前教师们反映的单元太小的问题。
教材为什么会作出这样大的改动?是因为《课程标准》对统计作出了大的调整,《标准》在第一学段删去了“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要求,且统计教学更强调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为此,本套教材对“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整体设计,同时第一学段不再安排可能性的教学内容。
调整了“综合与实践”,每册安排两个,保留了一些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强的活动,新编了一些活动,以前综合与实践是作为单元的一个部分,现在把它单列为一块,成为独立的一个部分。
(二)编排体例的变化
在编排体例上,除继续沿用实验教材中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练习和复习等几大板块外,主要有以下两点变化:
1、设置思考题、“你知道吗”“动手做”等栏目,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弹性,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特别是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需要。
(1)思考题主要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一些具有丰富数学内涵、有一定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
重点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积累探索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感悟基本数学思想,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你知道吗”主要是提供一些数学史料和数学应用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初步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作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本册教材安排的5则“你知道吗”,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浅显而简短的文字,介绍一些数学史常识。
包括乘号、除号的使用和演变过程,七巧板、乘法口诀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二是作为具体教学内容延伸和补充的阅读材料;
(3)“动手做”主要是结合相关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富有数学内涵的操作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数学理解和体验,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基本数学思想,增强初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2个(P45、P67)。
2、安排评价与反思、回顾与整理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初步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逐步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
本套教材从二年级上册开始,在一些课中开始设置“评价与反思”环节,如,教学“通过加减法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时(P6),教材安排了如下环节(略);通过引导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交流各自的收获和体会,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梳理解决问题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增强反思意识。
在期末复习结束时(P98),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并以给“☆”涂色的方式(见下图)评价自己的学习。
这样的评价方式,简便易行,可操作
性强,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同时,在期末复习单元增设回顾和整理的教学环节,以帮助学生初步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三)教学内容的增减与变化
除以上提及的大框架调整外,本册教材教学内容还有一些小的增减与变化:
1、把“乘加、乘减”调整到5的乘法口诀之后进行教学。
2、删去乘法竖式和除法竖式的教学内容。
由于这个阶段都是用口诀计算,引入乘、除法竖式,既没有必要性,也没有迫切性,况且除法竖式的结构又比较特殊,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所以,本册教材删去了乘、除法竖式的教学内容,而把除法竖式安排到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单元,把乘法竖式安排到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
3、适当安排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在简单实际问题向两步计
算实际问题过渡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
为此,本册教材在“想想做做”和练习中,适当安排了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目的是为未来学习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提供必要的准备。
根据问题的呈现方式,教材安排的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分步呈现条件和问题。
例如,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4题,场景图中只给出与第(1)问相对应的两个条件,而把第三个条件与第(2)问同时给出。
这样,在解答第(1)问时,就不会受到第三个条件的干扰,既降低了理解数量关系的难度,又有利于学生理解“第(1)问求出的结果就是解决第(2)问所需要的条件”这一关键。
二是同时呈现条件和问题。
例如,教材第79页练习十二第5题,这样把条件和问题同时呈现,学生在解题时,需要根据第一问选择合适的条件,完成第一问的解答,再根据第一问求出的结果和第三个条件完成第二问的解答。
这样的问题,在结构上、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上,都更接近于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自觉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4、把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安排在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之后进行教学。
二、分单元解读:
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本单元的学习在学生上学期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会解答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而上编排。
主要教学有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不是很多,但学习内容十分重要,对今后的学习影响很大,必须让全体学生都要很好的理解过关,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编排成四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到,教材十分重视不同知识的相互联系和已有经验的充分发挥。
连加与连减虽然计算不同,但运算顺序和计算方式相同,教材通过例1教学连加的计算,把连减安排在“试一试”里。
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可以先加后减,也可以先减后加,教材在例2里安排先加后减,在“试一试”里安排先减后加。
这些编排都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既发挥“教”的主导作用,又调动“学”的能动性。
从上表还能看到,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教材的例题1、例2中可以体现,还重视学生的口算及笔算的两步计算,这是计算能力的较高水平;在例3重温一年级下册教学的“求相差数”问题,其编排目的是对两个数相差多少的认识,以及通过操作活动解决问题的体验;例4“求一个数多(少)的实际问题”为本学期的新知相差关系作准备。
1、在教学中注重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运算顺序是为了进行混合运算而制定的。
避免在运算时的混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
解决实际问题要经常用到列式计算,算式的运算顺序不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相矛盾。
例1和例2都在解决情境图中与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让学生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就已经接触过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初步知道算式里的“加号在前先算加法,减号在前先算减法”。
也就是说,学生已经初步知道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所以,本单元继续学习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学生看到两道例题列出的算式,就能够很快的说出先算什么,知道再算什么。
在这个单元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四点:
(1)帮助学生说清楚每一道算式的计算步骤。
比如说:“第一步先算什么”,如例1的算式19+27
+26,先算19+27,例2的算式38+42-33先算38+42。
让他们清楚第一步先算什么,之后他们也知道接着算什么,但不会照“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再加26”或“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减33”这样表述。
教学时,要帮助学生说清楚第二步计算的具体内容,感受第一步是前面计算的结果与算式里第三个数的运算。
(2)联系实际问题,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
例如:例1求三个人一共折多少只小船,可以先求出图中左边和中间这两人共折几只小船,再加上第三个人的折船只数,就等于这三个人一共的折船只数。
在算式19+27+26中,先算19+27=46,再算46+26=72,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完全一致。
在例2求“还剩多少只小船”,可以先算出总共的的折船只数,再从中去掉送给幼儿园的小船只数,,就等于剩下的只数。
所以算式38+42-33应该先算38+42=80,再算80-33=47。
通过这两个例题就可以跟学生解释连加、加减混合算式及各步计算的具体含义,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合理性。
(3)及时把例题的运算顺序向“试一试”里的计算迁移。
引导学生由“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连加”,推理出“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连减”;由“从左往右依次计算38+42-33”推理出“从左往右依次计算60-38+40”。
(4)概括两道例题和两次“试一试”的运算顺序,得出结论。
如果以后再遇到类似的算式,就可以按照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
2、在教学中注重连写竖式,进一步强化运算顺序,巩固加、减法计算。
本单元采用“分写竖式”或“连写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分写竖式”把两步计算列成两个独立、完整的竖式分别进行,这样的竖式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
“连写竖式”是本学期的新知,就是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先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竖式,再把第二步计算接着前一步的得数写,让两步计算的竖式连成一体。
学生以前没有用过这样的竖式,在书写时要注意数位对齐。
学习“连写竖式”,对学生有三个好处:(1)连写竖式的两次计算是根据运算顺序进行的,这样书写更简便,更直观理解;(2)连写竖式只是把两个加、减计算的竖式连着写,但每次计算都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与学生已有的计算习惯和能力比较接近,他们接受连写竖式不会有大的困难,还更利于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3)没有括号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都可以写连竖式计算。
学生在连加里学习的连写竖式,在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中继续运用,就能越来越熟练。
在教学连写竖式,要让学生经历两个分写竖式改写连写竖式的过程,看清楚两个分竖式的连接点是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在第一个竖式的得数下面接着写出第二步计算,就是连写竖式了。
像这样,把两个竖式合并起来书写就更简便了。
例1先用分写竖式计算19+27+26,教材让学生用竖式算出第一步加法的和46,并把它作为第二步计算的一个加数,写在第二个竖式上,感受第二步计算是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46与算式中的第三个加数26相加,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是两个分竖式的连接点。
然后写连竖式计算,学生就能理解为什么第二个竖式可以接着第一个竖式写。
教材让学生在连竖式上先算出前两个加数的和,再加上第三个加数,体会两次加法运算既是分别进行的,又是连续进行的,写连竖式计算比分竖式简便。
例2计算38+42-33,教材已经写出38加42的竖式,要求学生完成这一步计算,并接着进行第二步计算。
学生可以在第一个竖式的旁边,写第二个竖式,也可以接着第一个竖式在它下面用写连竖式进行第二步计算。
学生接受连竖式虽然不会有多大困难,在开始时仍会有短暂的不适应。
所以,教材在例1的“试一试”里鼓励学生尝试着写竖式计算,“想想做做”第1题给出了连写竖式,让学生在它上面进行计算,体会连竖式的结构与两步计算的顺序。
学生从第2题起就应该自己列出连竖式计算了。
3、灵活运用口算和笔算,提升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对计算的意义与方法的理解、掌握和合理使用。
理解算理、掌握方法是计算能力必不可少的基础,是正确、合理地进行计算是计算能力的集中表现。
学生在一年级就学会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或整十数及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本单元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中,有些是两位数与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加、减计算,可以口算,有些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计算,需要笔算。
学生要通过辨认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题中,哪些能口算、哪些要笔算,做到能口算则口算,需笔算就笔算,他们的计算能力就得到了提升。
例如:例1和例2都要用到连写竖式计算,而连写竖式是两次笔算的组合,所以这两道例题没有涉及口算,而在例1后的“试一试”要从连竖式计算连加扩展到连竖式计算连减,也没有涉及口算,在学生较好地学会连写竖式计算的基础上,例2后的“试一试”60-38+40,在笔算60-38=22以后,接着算的22+4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材通过小卡通说的“22+40可以口算”,指出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中,能够口算的部分应该口算。
引导学生较快地算出60-38+40的最后结果,体会笔算与口算的结合运用能使计算更加方便。
从这时起,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不一定都列连竖式了。
如果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都需要笔算,则可以利用连竖式进行;如果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中,有一步甚至两步能够口算,就不必利用
连竖式计算。
所以,教学时一方面要适当加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口算练习,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楚题目里有哪些计算,分辨哪些可以口算、哪些应该笔算。
配合例2的“想想做做”前面三道题都是计算题。
第1题里的加减混合都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计算,其编排目的是帮助学生很好地利用连竖式计算。
第2题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其作用是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能力。
第3题里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都有能够口算的部分,也有需要笔算的部分,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算能力而作出的安排。
4、在加、减计算练习里,为以后的教学作些铺垫
到本单元为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所有内容都教学了。
结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要为后面的乘、除法以及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学作些铺垫。
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到中间问题,即先算什么。
学生从解答一步计算的问题到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往往在中间问题上发生很大的困难。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长期研究从解答一步计算问题到解答两步计算问题的跨越,终于找到了以连续两问的问题为过渡。
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里有两个相连续的一步计算问题,解答前一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都是已知的,解答后一个问题的条件有一个是直接已知的,另一个是第一问算出来的。
与一步计算的问题相比,连续两问延伸了问题,也延伸了解题思路。
与两步计算的问题相比,连续两问比较平缓,不需要寻找先算的中间问题。
如果去掉连续两问中的前一个问题,只保留第二个问题,就形成一道两步计算的问题。
如果为两步计算的问题添上一个中间问题,就成为连续两问的问题。
学生已能解答求总数、求剩余数、求相差数等加、减一步计算的问题,本单元没有重复解答这些一步计算的问题,在练习里编排的都是由这些数量关系构成的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这就给教学发出了两个信号:一是尽管例2呈现了加减两步计算的问题情境,只是为了列出加减混合的算式,并不要求学生独立解答连减或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二是要把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内容与要求,为以后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教学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找到并整理所有的已知条件,知道有两个问题;然后要明确两个问题应该依次分别解答,即先解答前一个问题,再解答后一个问题。
在解题之后,要引导学生反思两个问题的关系,体会第一问的解答对第二问的作用,感受如果不先解答第一个问题,解答第二个问题就会缺少一个条件。
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其呈现一般有两种形式。
5、“求一个数多(少)的实际问题”为本学期的新知相差关系作准备
相差关系的实际问题一般有三种类型:(1)已知两个数各是多少,求它们相差多少,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2)已知两个数的相差数以及较小数,求较大的数是多少,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3)已知两个数的相差数以及较大数,求较小的数,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
一年级下册已经教学了第一种类型,本单元要教学另两种类型问题的解答。
教材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之前,先安排例3重温求相差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对相差数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求相差数的问题,不是让学生再解答几道这样的问题,以引起回忆。
而是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相差数的含义。
例如:在例3的问题情境是中:芳芳穿了12个彩珠,小军穿了8个彩珠,用什么办法,让两串彩珠同样多?这个问题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开放性,为了使两人的彩珠同样多,可以给小军增加4个,也可以让芳芳减少4个,还可以从芳芳的彩珠里拿出2个给小军。
不同的方法,结果不同,但都能让两串彩珠同样多,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是富有可操作性,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或画一画,摆出(或画出)芳芳和小军的彩珠,就能通过给小军添上4个、把芳芳的去掉4个,或者从芳芳的彩珠里移动2个给小军等操作活动解决问题。
通过这道例题,学生应该获得两点体会:第一,小军的彩珠个数(较小数)添上一些就能和芳芳的彩珠个数(较大数)同样多,芳芳的彩珠个数(较大数)去掉一些就能和小军的彩珠个数(较小数)同样多。
第二,添上一些、去掉一些都可以动手操作,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可行方法。
我们能够感到,这两点体会对学生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这正是教材编排例3的意图。
也就是说,教学例3,不仅是得出问题的答案,还要让学生产生这两点体会。
为此,例题安排了“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说说有什么体会”的教学活动。
6、安排学生操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属于相差关系的问题,是一步计算的加、减法问题中学生学习较为困难的问题。
我们知道,求总数是多少、求部分数是多少的问题,其数量关系十分贴近加法、减法的含义。
求总数是多少就是把两部分合并起来,求部分数是多少就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一部分。
根据这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直接应用加法或减法计算很方便。
相差关系问题的数量关系,要运用综合、分析,经过系列的推理,把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转化成把两个数合并的问题,把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转化成求部分数的问题,才能与加法或减法建立对应联系。
教学“中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
题”,关键是让学生理解“比一个数多几”“比一个数少几”的含义。
例如:例4呈现儿童做花的情境,其中小英做了11朵,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呈现出的情境学生乐意接受、能够接受。
教材鼓励学生根据图中的条件,提出问题:小华做了多少朵?小平做了多少朵?教学时应该注意到,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数学课程的教育目标之一。
尤其是提出自己尚未认识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其解决方法,是个体创新意识的体现。
例题先解决小华做了多少朵花的问题,安排学生“用圆片摆一摆”,直观感受“小华比小英多3个”的含义,体会其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思考:先摆小英做的还是先摆小华做的?怎样摆出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使学生注意到,小华做的花可以分两步摆出来,先摆出和小英同样多的11个圆片,再摆出比小英多的3个圆片。
例题希望通过操作学具不仅得出小华做了11朵,还要得出计算小华做多少朵的方法。
所以,还要引导学生分析:小华做花的朵数可以看成几朵和几朵合起来的?把8朵和3朵合起来是多少朵,得出用“11+3=14”计算小华做花的朵数。
例题继续解决小平做多少朵花的问题,仍然要求学生通过摆圆片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时,要让学生认真思考“怎样摆出小平比小英少3朵”,引导他们先摆出和小英同样多的11个圆片,再从中去掉3个。
这样的过程,体现了从11个里去掉3个,求还剩几个的数量关系,学生就会很自然地用“11-3=8”计算小平做花的朵数。
配合例4的“想想做做”第1题帮助学生深入体验“多几”和“少几”的含义,通过在一行○的下面“画△,比○多2个”继续体会“比一个数多2”的含义;在一行○的下面“画□,比○少2个”继续体会“比一个数少2”的含义。
教学时,应该关注学生的画图活动,在画图形的过程中准确体现出“多2”与“少2”的意思。
第2题根据线段图列算式解答求比一个数多8的数是多少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其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形成“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都可以用加法计算”的概括性认识。
练习二第4题,小芳拍球20下,小军拍的比小芳少,小强拍的比小芳多。
问题是小军最多拍了多少下?小强最少拍了多少下?学生解答这道题,需要开展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
教学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思考过程,学会有理有据地想问题。
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在一年级(下册)教材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其中圆是曲线图形,其他都是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
本单元继续学习直线图形,使学生知道图形的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
还编排一次操作型的实践活动《有趣的七巧板》,给图形知识的教学增添数学文化的内涵。
小学数学分两次教学平行四边形,一次在二年级,仅是直观认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另一次在四年级,要学生较为深入地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结构特点。
这里的“直观认识”,主要是学生通过观察较多的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在头脑里留下平行四边形的整体印象;凭借头脑里的印象,判断某个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或者利用简单的方法做出平行四边形。
一、以“边”为认识图形的切入口,让学生体验平面图形可以按边的数量分类,直观认识多边形
在教材例1中呈现一幅我国古代建筑上的窗格图案,里面出现了很多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不同的图形。
教材要求学生在窗格图案里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这样的提示语指向性比较强,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探讨边的特征上来)。
有些人会找出几个三角形,有些人找出几个四边形等,比较每个人找出的图形,边的条数相同;比较相互找出的图形,边的条数不同。
这时,教材及时指出“有4条边的图形是四边形”,学生体会到“四边形”是根据图形有4条边命名的,由此推想,图形有5条边就是五边形,有6条边就是六边形……即图形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从而推出结论,这就初步认识了多边形。
这里要说明的是,严格地说,四边形是4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由于学生还没有认识线段,对什么是平面图形的体验还很浅,所以教材暂时把四边形说成“像这样有4条边的图形”。
下面解读几道习题:想想做做第2题呈现了钉子板上已经围成的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先要学生辨认这些图形各是什么图形,再要求他们在钉子板上围出这些多边形。
学生通过例题和一些练习题,虽然初步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知道它们分别有4条边、5条边、6条边,但由于一般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形状各不相同,在许多学生的头脑里并没有形成这些多边形的比较稳定的表象,他们在钉子板上围多边形时,会缺乏观察表象的支撑。
教材让学生先辨认钉子板上已经围成的多边形各是几边形,然后要求他们在钉子板上围出多边形,动手操作就有了基础,难度就降低了;第4题把一张四边形纸剪成两个三角形,或者剪成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四边形,这题用文字叙述的形式呈现,学生在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时,记忆中的四边形、三角形等概念被激活和提取,这就加强了对图形的认识。
怎样剪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找到可行的剪法,选择一种方案实施,这些都能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想象力,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这不仅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培养了创造精神;第5题在一个大的四边形里画了两条相交的线段,把这个四边形分成4块,要求学生从中寻找四边形,分成的4块,每一块都是一个四边形;分成的4块,每相邻两块拼成的图形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