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基础知识概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基础知识概括
⾊彩设计基础
第⼀章绪论
⼀、⾊彩的意义
形成⼈们审美观的主要途径
⾊彩既是⼀种感受,⼜是⼀种信息
⾊彩美已经成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种享受
⼆、颜⾊感觉的形成
⼈的⾊彩感觉信息传输途径是光源、彩⾊物体、眼睛和⼤脑,也就是⼈们⾊彩感觉形成的四⼤要素。

这四个要素不仅使⼈产⽣⾊彩感觉,⽽且也是⼈能正确判断⾊彩的条件。

在这四个要素中,如果有⼀个不确实或者在观察中有变化,就不能正确地判断颜⾊及颜⾊产⽣的效果。

光源的辐射能和物体的反射是属于物理学范畴的,⽽⼤脑和眼睛却是⽣理学研究的内容,但是⾊彩永远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彩感觉总包含着⾊彩的⼼理和⽣理作⽤的反映,使⼈产⽣⼀系列的对⽐与联想。

美国光学学会(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的⾊度学委员会曾经把颜⾊定义为:颜⾊是除了空间的和时间的不均匀性以外的光的⼀种特性,即光的辐射能刺激视⽹膜⽽引起观察者通过视觉⽽获得的景象。

在我国国家标准GB5698-85中,颜⾊的定义为:⾊是光作⽤于⼈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觉特性。

根据这⼀定义,⾊是⼀种物理刺激作⽤于⼈眼的视觉特性,⽽⼈的视觉特性是受⼤脑⽀配的,也是⼀种⼼理反映。

所以,⾊彩感觉不仅与物体本来的颜⾊特性有关,⽽且还受时间、空间、外表状态以及该物体的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各⼈的经历、记忆⼒、看法和视觉灵敏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第⼆章⾊彩的形成原理
第⼀节⾊彩现象的⼼理性质
不同波长的光作⽤与⼈的视觉器官以后,⼤脑必然导致对不同的⾊彩产⽣某种情感活动,不同的⾊彩会影响⼈们的情绪、性情和⾏动,这是⾊彩的⼼理性质。

⼏种常⽤⾊彩的情感功能
红⾊:兴奋、激动、欢乐、危险、紧张、恐怖等
橙⾊:渴望、健康、跃动、成熟、向上、等
黄⾊:光明、轻快、丰硕、温暖、轻薄、颓废等
绿⾊:⽣命、青春、成长、安静、满⾜等
蓝⾊:深远、纯洁、冷静、沉静、悲痛、压抑等
紫⾊:庄严、幽静、伤痛、神秘等
⿊⾊:深沉、庄严、阴森、沉默、凄凉等
⽩⾊:纯洁、朴素、轻盈、单薄、哀伤等
灰⾊:平淡、沉闷、寂寞、含蓄、⾼雅、安适等
1.红⾊
红⾊是热烈、冲动、强有⼒的⾊彩,它能使肌⾁的机能和⾎液循环加快。

由于红⾊是可见光波最长的波长这⼀特性,所以它及易引起注意,它常传达有活⼒,积极,热诚,温暖的表情,对于⼈的⼼理产⽣巨⼤的⿎舞作⽤。

纯⾊的⼼理特性:热情、活泼、引⼊注⽬,热闹、、⾰命,同时也给⼈以恐怖的⼼理。

2.橙⾊
橙⾊的刺激作⽤虽然没有红⾊⼤,但它的视认性注⽬性也很⾼,即有红⾊的热情⼜有黄⾊的光明,活泼的性格,是⼈们普遍喜爱的⾊彩。

它使⼈联想到⾦⾊的秋天,丰硕的果实,是⼀种富⾜、快乐⽽幸福的颜⾊。

3.黄⾊
黄⾊是最为光亮的⾊彩,在有彩⾊的纯⾊中明度最⾼,给⼈以光明、迅速、活泼、轻快的感觉。

它的明视度很⾼,注⽬性⾼,⽐较温和。

4.绿⾊
绿⾊为植物的⾊彩,明视度不⾼,刺激性不⼤,对⽣理作⽤和⼼理作⽤都极为温和,因此⼊对绿⾊
的嗜好范围很⼤,给⼈以宁静、休息、安静等。

5.蓝⾊
蓝⾊是博⼤、深远的⾊彩。

蓝⾊的注⽬性和视认性都不太⾼,但在⾃然界如天空、海洋均为蓝⾊,所占⾯积相当⼤,蓝⾊给⼈冷静、智慧、深远的感觉。

纯⾊的⼼理特性:天空、⽔⾯、太空、寒冷、遥远、⽆限、永恒、透明、沉静、理智,⾼深、冷酷、沉思、简朴、忧郁。

6.紫⾊
紫⾊因与夜空、阴影相联系,所以富有神秘感。

紫⾊易引起⼼理上的忧郁和不安,但紫⾊⼜给⼈以⾼贵、庄严之感,所以⼥性对紫⾊的嗜好性很⾼。

纯⾊的⼼理特性:朝霞、紫云、优美、忧雅、⾼贵、娇媚,温柔、昂贵、⾃傲、虚幻、魅⼒、虔诚。

纯⾊加⽩(明清⾊):给⼈以⼥性化、清雅、含蓄、清秀、娇⽓、羞涩的⼼理感觉。

7.灰⾊
是彻底的中性⾊,依靠邻近的⾊彩获得⽣命。

灰⾊意味着⼀切⾊彩对⽐的消失,是视觉最安稳的休息点。

所以给⼈以平淡、沉闷、寂寞之感。

灰⾊的视认性、注⽬性都很低。

⼜给⼈以⾼雅、含蓄的印象。

8.⽩⾊/⿊⾊
⽩⾊为不含纯度的⾊,除因明度⾼⽽感觉冷外基本为中性⾊,明视度及注⽬性都相当⾼。

⽩⾊的⼼理特性:洁⽩、明快、清⽩、纯粹、真理、神圣、正义感等
⿊⾊在⼼理上是⼀个很特殊的⾊,它本⾝⽆刺激性,但是与其它⾊配合能增加刺激,⿊⾊是消极⾊.所以单独时嗜好率低,可是与其它⾊彩配合均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的⼼理特性:⿊夜、深沉、庄严、阴森、沉默、凄凉、严肃、死亡、恐怖等
第⼆节⾊彩现象的物理性质
⾊彩是我们⽇常⽣活中最熟悉、最亲近的⼀种⽣活中的喜、怒、哀、乐。

直到17世纪中叶⽜顿进⾏了⼀系列科学实验,⼈们才将⾊彩界定于“实验的”科学理论范畴,⾊彩和光产⽣了关系。

⼀、光的性质
⼈们对光的本质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七世纪。

从⽜顿的微粒说到惠更斯的弹性波动说,从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到爱因斯坦的光量⼦学说,以⾄现代的波粒⼆象性理论。

光按其传播⽅式和具有反射、⼲涉、衍射和偏振等性质来看,有波的特征;但许多现象⼜表明它是有能量的光量⼦组成的,如放射、吸收等。

在这两点的基础上,发展了现代的波粒⼆象性理论。

光的物理性质由它的波长和能量来决定。

波长决定了光的颜⾊,能量决定了光的强度。

光映像到我们的眼睛时,波长不同决定了光的⾊相不同。

波长相同能量不同,则决定了⾊彩明暗的不同。

在电磁波辐射范围内,只有波长380nm到780nm(1nm=10-6mm)的辐射能引起⼈们的视感觉,这段光波叫做可见光。

───┬─────────┬─┬───┬───┬──┬─────
红外线│红│橙│黄│绿│青蓝│紫│紫外光
─────┼───────┴─┴─┴─────┴──┴──┼─────
不可见光谱┤←────可见光谱─────→├不可见光谱
在这段可见光谱内,不同波长的辐射引起⼈们的不同⾊彩感觉。

英国科学家⽜顿在1666年发现,把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然后投射到⽩⾊屏幕上,会显出⼀条象彩虹⼀样美丽的⾊光带谱,从红开始,依次接临的是橙、黄、绿、青、蓝、紫七⾊。

在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最短,黄光适中。

这条依次排列的彩⾊光带称为光谱。

这种被分解过的⾊光,即使再⼀次通过三棱镜也不会再分解为其它的⾊光。

我们把光谱中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光。

由单⾊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复⾊光,⾃然界的太阳光,⽩炽灯和⽇光灯发出的光都是复⾊光。

光与⾊的关系
⾊彩现象是⼀种视觉的现象,产⽣视觉的主要条件是光线,物体是受到光线的照射,才产⽣形与⾊彩。

眼睛所以能看见⾊彩,是因为有光线的作⽤,才得以看清四周的景物。

所以,⾊彩是光线产⽣
的现象,没有光就没有⾊,光是⼈们感知⾊彩的必要条件,⾊来源于光。

所以说:光是⾊的源泉,⾊是光的表现。

光是⼈们感觉所有物体形态和颜⾊的唯⼀物质
⾊是由物体的化学结构所决定的⼀种光学特性,是光作⽤于⼈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觉特性。

第三节⾊彩现象的⽣理性质
光还必须作⽤与⼈的健康的视觉器官——眼睛。

⾊光(包括光源或物体反射光)射向我们的健康的眼睛并通过视觉神经传到⽀配⼤脑的视觉中枢,才能使⼈产⽣⾊彩的感觉。

这就是⾊彩现象的⽣理性质。

⼀、眼睛的光学系统
⼈之所以能够感知到光线并产⽣形状与⾊彩的反应,是因为眼睛的视觉作⽤,才产⽣的。

⼈眼的构造和照相机的构造⼀样,分为眼帘(镜头盖)、虹膜、瞳孔(光圈)、⾓膜、晶状体(透镜)、视⽹膜(底⽚)、视觉神经细胞底层(包括锥体、杆体细胞,即等于底⽚上的感光药膜)等,只要具有正常视觉功能的眼睛,光线⼀旦进⼊后,瞳孔就发挥对光量的控制作⽤,使形象经过⾓膜的⽔晶体和玻璃体到达视⽹膜上,便产⽣形状和⾊彩。

⼆、视觉的两重功能
眼睛是⼀种视觉装置,它不但能对物体感应,也能对某些波长作迅速的响应,眼球内主要含有锥体及杆杆⼆类感光细胞。

其中锥体细胞是感觉动作并对明暗之间的差别特别敏感,当亮度减弱时,杆体细胞便会发挥功能,但看不见⾊彩。

⽽在较亮的情况下,视⽹膜中的三种锥体细胞始对长、中,短三种光域产⽣不同的视觉反应,便能让我们看见光谱中的红、绿、蓝三个主要⾊域来形成⾊彩。

明视觉:锥细胞,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

暗视觉:杆细胞,只能分辨出物体的形状、明暗。

视⽹膜中有三种锥体细胞能分别由红、绿、蓝三种⾊光的刺激引起兴奋。

三种锥体不同的兴奋量在⼤脑⽪质中综合,便有如颜料的调配⼀般,产⽣各种各样的⾊彩感觉。

三、颜⾊视觉
颜⾊视觉的⽣理结构特征,引起了⼀些特殊的⾊彩视觉现象。

1、颜⾊对⽐(同时对⽐与连续对⽐)
所谓同时对⽐,就是同时看到两种颜⾊所产⽣的对⽐现象。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颜⾊同时并放在⼀起,双⽅都会把对⽅推向⾃⼰的补⾊。

如:红和绿放在⼀起,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和⽩⽅在⼀起,⿊的更⿊,⽩的更⽩,这种现象属于⾊彩的同时对⽐。

连续对⽐是先看某种颜⾊,然后⼜看到第⼆种颜⾊时所产⽣的对⽐现象。

连续对⽐现象与同时对⽐现象都是视觉⽣理条件的作⽤所造成的,它们出于⼀个原因,但发⽣在不同的时间条件。

同时对⽐主要指的是同⼀时间下颜⾊的对⽐效果,连续对⽐指的是不同时间的条件下,或者说在时间运动的过程中,不同颜⾊刺激之间的对⽐。

如:当我们长久的注视⼀块红颜⾊之后,看到周围的东西发绿;当我们在暖⾊光的环境适应后,突然来到正常光线下,会觉得颜⾊发冷。

2、颜⾊适应:⼈眼在颜⾊刺激作⽤下所造成的颜⾊视觉变化。

在⽇常⽣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碰到这样的现象。

当你从亮处⾛进暗室时(如迟到闯⼊电影院),开始什么也看不清,经过相当长时间后,⼜逐步开始恢复清晰的视觉,这种现象叫做暗适应;反之,当我们从暗处⾛向亮处时(如电影院散场以后⾛出门外),在最初的⼀瞬间也会感到耀眼发眩,什么都看不清,但经过⼏秒钟后,视觉⼜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明适应。

眼睛在暗适应过程中,瞳孔直径扩⼤,使进眼球的光线增加10-20倍,视⽹膜上的视杆细胞的感受性迅速兴奋,视敏度不断提⾼,从⽽获得清晰的视觉,完成视觉暗适应的过程⼤约需要40分钟。

明适应是视⽹膜在光刺激由弱到强的过程中,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功能需要迅速转换,适应时间⽐暗适应短得多,⼤约只需要1分钟。

明适应受到较强光线的连续作⽤,引起视⽹膜对光刺激的敏感度下降。

暗适应从光亮的环境转到⿊暗处,在⿊暗中视觉的感受逐步递增的过程。

四、颜⾊视觉理论
1、扬·赫姆霍尔兹的三⾊理论
1807年,英国医学物理学家扬(T.Young)和德国⽣理物理学家赫姆霍尔兹(H.LFvonHelmholtz)根据红、绿、蓝三原⾊光混合可以产⽣各种⾊的⾊光混合规律,假设在视⽹膜上有三种神经纤维,每种神经纤维的兴奋都会引起⼀种原⾊的感觉,分别对可见光谱中的红、绿、蓝最敏感。

如当⼀种神经纤维处于兴奋状态,那么就产⽣⼀种原⾊觉,如果两种或三种神经纤维都处于兴奋状态,那么就产⽣综合⾊觉。

如:当“红”神经纤维受到红光刺激⽽兴奋时,则产⽣红⾊觉;当“红”、“绿”、“蓝”三种神经纤维同时受到红、绿、蓝三种⾊光的刺激⽽兴奋时,则产⽣⽩⾊觉。

三⾊学说的优缺点
优点:
a、能充分说明混⾊现象,为现代⾊度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b、在颜⾊测量和数值计算时,与试验理论符合;
c、现代的彩⾊印刷复制、摄影、照相分⾊、彩⾊电视都是建⽴在该基础上的。

缺点:不能满意地解释⾊盲现象。

2、赫林的对⽴颜⾊学说
德国物理学家赫林的对⽴颜⾊学说也叫做四⾊学说。

1878年赫林观察到存在R、G、B、Y四种⼼理原⾊,并且颜⾊现象总是以红—蓝、黄—蓝、⿊—⽩成对关系发⽣的,因⽽假设视⽹膜中有三对视素:⽩—⿊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这三对视素的代谢作⽤包括建设(同化)和破坏(异化)两种对⽴的过程,光刺激破坏⽩—⿊视素,引起神经冲动产⽣⽩⾊感觉。

⽆光刺激时⽩—⿊视素便重新建设起来,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产⽣⿊⾊感觉。

对红—绿视素,红光起破坏作⽤,绿光起建设作⽤。

对黄—蓝视素,黄光起破坏作⽤,蓝光起建设作⽤。

特点:
很好地解释颜⾊视觉的⼀些⽣理和⼼理现象,如红绿⾊盲、黄蓝⾊盲;
没有办法解释三原⾊能产⽣⼀切颜⾊的现象。

3、阶段学说
扬·赫姆霍尔兹的三⾊学说和赫林的四⾊学说⾃19世纪以来⼀直处于对⽴的地位。

事实上,这两种学说都只是对问题的⼀个⽅⾯获得了正确的认识,只有通过⼆者的相互补充才能对颜⾊视觉获得较为全⾯的认识。

阶段学说:三⾊论与四⾊论的统⼀
颜⾊视觉过程假设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阶段,视⽹膜有三种独⽴的锥体感觉物质,它们有选择地吸收光谱不同波长的辐射,同时每⼀物质⼜可单独产⽣⽩和⿊的反应,在强光作⽤下产⽣⽩的反应,⽆光刺激时是⿊的反应;第⼆阶段,在神经兴奋由锥体感受器向视觉中枢的传导过程中,这种反应⼜重新组合;最后阶段形成三对对⽴性的神经反应。

颜⾊视觉的机制在视⽹膜上的锥体细胞感受是⼀个三⾊的机制,这种解释符合扬·赫姆霍尔兹的学说;⽽在视觉信息向脑⽪层视区的传导通路中则变成四⾊机制,这种解释⼜符合赫林的学说。

颜⾊视觉机制的最后阶段发⽣在⼤脑⽪层的视觉中枢,在这⾥才产⽣各种颜⾊感觉。

颜⾊视觉过程的这种设想常叫做“阶段”学说。

第三章物体的基本⾊彩
物体⾊彩的显⽰⽅式多种多样。

⼀类物体的⾊彩是由其本⾝辐射的光波形成的,我们把这类物体称为发光体,如太阳、⽕焰、电灯等等,发光体的颜⾊决定于所发⾊光的光谱成分。

另⼀类本⾝不辐射光能量,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反射和透射其上的能量⽽呈现颜⾊。

我们把这类物体称为⾮发光体。

对⾊彩成因起主要作⽤的是透射、吸收和反射
第⼀节、物体对光的透射、吸收和反射
⼀、透射
是⼊射光经过折射穿过物体后的出射现象。

⼆、吸收
物体对光的吸收有两种形式:如果物体对⼊射⽩光中所有波长的光都等量吸收,称为⾮选择性吸收。

例如⽩光通过灰⾊滤⾊⽚时,⼀部分⽩光被等量吸收,使⽩光能量减弱⽽变暗。

如果物体对⼊射光中某些⾊光⽐其它波长的⾊光吸收程度⼤,或者对某些⾊光根本不吸收,这种不等量地吸收⼊射光称为选择性吸收。

例如⽩光通过黄⾊滤⾊⽚时,蓝光被吸收,其余⾊光均可透过。

物体表⾯的物质之所以能吸收⼀定波长的光,这是由物质的化学结构所决定的。

可见光的频率为不同物体由于其分⼦和原⼦结构不同,就具有不同的本征频率,因此,当⼊射光照射在物体上,某⼀光波的频率与物体的本征频率相匹配时,物体就吸收这⼀波长(频率)光的辐射能,使电⼦的能级跃迁到⾼能级的轨道上,这就是光吸收。

⽩光投射到⾮选择性吸收物体上时,各种波长的光被吸收的程度⼀样,所以,从物体上反射或透射出来的光谱成份不变,即这类物体对于各种波长的光的吸收是均等的,只是反射或透射出来的光与⼊射光的强度相⽐,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产⽣消⾊的效果。

反射率不到10%的⾮选择性吸收的物体的颜⾊称为⿊⾊。

反射率在75%以上的⾮选择性吸收的物体的颜⾊称为⽩⾊。

⾮选择性吸收的物体对⽩光反射率的⼤⼩标志着物体的⿊⽩的程度。

⽩光照射在选择性吸收的物体上,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吸收率。

这种吸收称为选择性吸收。

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物体呈现彩⾊。

物体在不同光谱组成的光照射下,会呈现不同⾊彩。

三、反射
指选择反射,⾮透明体受到光照射后,将可见光谱中某⼀部分波长的辐射能吸收了,⽽将剩余的⾊光反射出来。

第⼆节、物体的基本⾊彩
⼀、物体⾊
物体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是物体呈⾊的主要原因。

我们说"花是红⾊的",是因为它吸收了⽩⾊光中400~500nm的蓝⾊光和500~600nm的绿⾊光,仅仅反射了600~700nm的红⾊光。

花本⾝没有⾊彩,光才是⾊彩的源泉。

如果红⾊表⾯⽤绿光来照射,那么就呈现⿊⾊,因为绿光波长的辐射能被全部吸收了,它不包含可反射的红光波长。

可见,物体在不同的光谱组成的光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彩。

所以物体的颜⾊:该物体本⾝不发光,⽽是从被照射的光⾥选择性吸收了⼀部分光谱波长的⾊光,⽽反射(或透过)剩余的⾊光,我们所看到的⾊彩是剩余的⾊光,这就是物体的颜⾊,简称物体⾊。

⽇常⽣活中看到的任何物体,都对⾊光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反射或透射的本能。

当⽩光照射到不同的物体上,由于物体固有的物理属性不同,⼀部分⾊光被吸收,另⼀部分⾊光被反射,就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物体⾊彩。

⼆、固有⾊
长期以来,⼈们习惯于在⽇光下辨认物体的颜⾊。

因此,固有⾊是指在相同的⽩光照射下,不同的物体所反射的不同⾊光。

固有⾊给⼈的印象最深刻,形成了记忆,⼜称为记忆⾊。

“固有⾊”的差异
(1)物体本⾝的差异
(2)光线照射的⾓度
固有⾊⼀般在间接光照射下⽐较明显,在直接光照射下就会减弱,在背光情况下会明显变暗。

(3)物体本⾝的结构特点
反光差的物体的固有⾊⽐较明显,反光强的物体固有⾊⽐较弱。

(4)表⾯状况
平⾯物体的固有⾊⽐较明显,曲⾯物体的固有⾊⽐较弱.
(5)距离视点的位置
离视点近的物体固有⾊⽐较明显,离视点远的物体固有⾊较弱。

三、影响物体⾊的因素
1、光源⾊
光源⾊在⾊彩关系中是起⽀配地位的,是影响物体⾊彩的重要因素。

光源⾊的变化,势必影响物体的⾊彩。

光源⾊对物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物体的光亮部位。

特别是表⾯光滑的物体如陶瓷,⾦属,玻璃等器⽫上的⾼光,往往是光源⾊的直接反射。

光源本⾝的⾊彩也不是⼀成不变的,它随着光的强弱,距离的远近,媒质的变化等有所不同。

当光源⾊彩改变时,受光物体所呈现的颜⾊也随之发⽣变化。

2、环境⾊
环境⾊是指我们描绘对象所处的环境的⾊彩。

任何物体若放在其它有⾊物体中间,必然会受到周围邻近物体的颜⾊(即环境⾊)的影响。

环境⾊对物体⾊的影响在物体的暗部表现得⽐较明显。

物体基本⾊彩由光源⾊,固有⾊与环境⾊三者共同构成,并且由于三者作⽤的此强彼弱,产⽣了物体各部分⾊彩的差异。

第四章⾊彩的混合
第⼀节、加⾊混合
⼀、⾊光三原⾊
为什么把RGB称为⾊光三原⾊?
(1)、三种光以不同⽐例混合,基本上可产⽣⾃然界中全部的⾊彩。

(2)、三种光本⾝各⾃独⽴,其中任何⼀种⾊光都不能由其余两种光混合产⽣。

所谓三原⾊,就是指这三种⾊中的任意⼀⾊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混合产⽣,⽽其他⾊可由这三⾊按照⼀定的⽐例混合出来,⾊彩学上将这三个独⽴的⾊称为三原⾊。

⼆、加⾊混合
⾊光加⾊混合: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光同时到达⼈眼的视⽹膜时,视⽹膜的三种感⾊细胞分别受到等量或不等量的刺激,从⽽在⼤脑中产⽣另⼀种⾊光的效果,这种⾊光混合产⽣综合视觉的现象称为⾊光加⾊混合。

三个原⾊光,或其中两个原⾊光以等量增加,就可得到其它任何⼀种⾊光,其规律如下:(R)+(G)=(Y);
(R)+(B)=(M);
(B)+(G)=(C),
(R)+(G)+(B)=(W)
⽽互补⾊:B+Y=W G+M=W R+C=W
凡按适当⽐例相叠加⽽能产⽣⽩光的两种⾊光都互为补⾊。

与蓝、绿、红三原⾊互为补⾊的黄、品红、青三⾊通常称为“三补⾊”。

加法混合后光亮度会提⾼,混合⾊的光的总亮度等于相混各⾊光亮度之和。

三、⾊光混合规律
a、⼈的视觉只能分辨颜⾊的3种变化,即明度、⾊相和饱和度
b、亮度相加律
由⼏种⾊光混合组成的混合⾊的总亮度等于组成混合⾊的各种⾊光亮度的总和。

这⼀定律叫作⾊光的亮度相加律。

c、⾊光连续变化规律
由两种⾊光组成的混合⾊中,如果⼀种⾊光连续变化,混合⾊的外貌也连续变化。

可以通过⾊光的不等量混合实验观察到这种混合⾊的连续变化。

红光与绿光混合形成黄光,若绿光不变,改变红光的强度使其逐渐减弱,可以看到混合⾊由黄变绿的各种过渡⾊彩,
反之,若红光不变,改变绿光的强度使其逐渐减弱,可以看到混合⾊由黄变红的各种过渡⾊彩。

d、补⾊律和
中间⾊律
补⾊混合具有以下规律:每⼀个⾊光都有⼀个相应的补⾊光,某⼀⾊光与其补⾊光以适当⽐例混合,便产⽣⽩光。

如果按其他⽐例,则得到⽐重⼤的颜⾊。

最基本的互补⾊有三对:红-青,绿-品红,蓝-黄。

补⾊的⼀个重要性质:⼀种⾊光照射到其补⾊的物体上,则被吸收。

如⽤蓝光照射黄⾊物体,则呈现⿊⾊。

如图2-2 所⽰。

中间⾊律
中间⾊律的主要内容是:任何两种⾮补⾊光混合,便产⽣中间⾊。

其颜⾊取决于两种⾊光的相对能量,其鲜艳程度取决于⼆者在⾊相顺序上的远近。

e 、代替律
颜⾊外貌相同的光,不管它们的光谱成份是否⼀样在⾊光混合中都具有相同的效果。

凡是在视觉上相同的颜⾊都是等效的。

即相似⾊混合后仍相似。

如果颜⾊光A=B 、 C=D ,那么: A+C=B+D
⾊光混合的代替律是⾮常重要的规律。

根据代替律,可以利⽤⾊光相加的⽅法产⽣或代替各种所需要的⾊光。

第⼆节、减⾊混合
⼀、⾊料三原⾊
为什么把CMY 称为⾊料三原⾊?
(1)、三种⾊料以不同⽐例混合,基本上可产⽣⾃然界中全部的⾊彩。

(2)、三种⾊料本⾝各⾃独⽴,其中任何⼀种⾊料都不能由其余两种⾊料混合产⽣。

⼆、减⾊混合
颜⾊是物体的化学结构所固有的光学特性。

⼀切物体呈⾊都是通过对光的客观反映⽽实现的。

所谓"减⾊",是指加⼊⼀种原⾊⾊料就会减去⼊射光中的⼀种原⾊⾊光(补⾊光)。

因此,在⾊料混合时,从复⾊光中减去⼀种或⼏种单⾊光,呈现另⼀种颜⾊的⽅法称为减⾊法。

⾊料减⾊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料混合后会产⽣另⼀种颜⾊的⾊料的现象。

三原⾊料等⽐例混合
(C )+(M )=(B )
(C )+(Y )=(G );
(M )+(Y )=(R );
(C )+(M )+(Y )=(Bk )
⽽互补⾊:
Y +B =BK M +G =BK C +R =BK
实际上,Y 、M 、C ⾊是⾊料中的粒⼦分别吸收⽩光中的B 、G 、R 后⽽呈现的颜⾊
颜料的混合为减⾊混合,和⾊多则明度愈弱,六种标准⾊颜料混合即为⿊⾊
减⾊法的实质是⾊料对复⾊光中的某⼀单⾊光的选择性吸收,由于⾊光能量下降,使混合⾊的亮度降低。

三、⾊料减⾊法的类型
1、透明⾊彩层的叠合
指透明物重叠时所得新⾊的⽅法。

当⼀束⽩光照射品红滤⾊⽚的情况,如右图所⽰。

根据补⾊
的性质,品红滤⾊⽚吸收了R 、G 、B 三⾊中G ,⽽将剩余R 和B 透射出来,从⽽呈现了品红⾊。

2、⾊料的调和
青、品红、黄是⾊料中⽤来配制其它颜⾊的最基本的颜⾊,称之为原⾊或第⼀次⾊。

间⾊是由两种原⾊料混合⽽得到的,称为第⼆次⾊。

对于红⾊⾊料可以认为是黄⾊⾊料和品红⾊料的混合,即(R )=(M )+(Y )。

复⾊是由三种原⾊料混合⽽得到的颜⾊。

⾊光加⾊法与⾊料减⾊法的联系与区别,见下表。

图 2-2物体对补⾊光的吸收
第三节空间混合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并置在⼀起,通过⼀定的空间距离,在⼈的视觉内达成混合称为空间混合⼜称并置混合。

空间混合是在⼈的视觉内完成的,故也叫视觉调和。

与减⾊混合相⽐,明度显得要⾼,⾊彩显的丰富、效果响亮,更闪耀,有⼀种空间流动感。

由于⼈们不能将相隔太近,且⾯积⼜很⼩的⾊点或⾊线分辨开来,⽽将它们视为⼀种混合⾊,从⽽产⽣了综合⾊觉。

第五章⾊彩的表⽰
第⼀节⾊彩的要素
⼈类⾃从对颜⾊开始研究⾄今对其描述的⽅式⼤致可分为两种:颜⾊的显⾊系统表⽰法(Color appearance sy stem)和颜⾊的混⾊系统表⽰法(Col or mixing system)。

显⾊系统是建⽴在真实样品基础上,按直观颜⾊视觉的⼼理感受,将颜⾊划分为有系统、有规律的⾊序系统。

其中,最为典型的显⾊系统为美国的孟塞尔颜⾊体系、瑞典的⾃然颜⾊体系(NCS)、奥斯⽡尔德颜⾊空间等。

混⾊系统表⾊法根据⾊度学理论与实验证明任何⾊彩都可以由⾊光三原⾊混合匹配的理论⽽建⽴,它是⼀种客观物理量,可⽤于对颜⾊的标定和测量。

⼈的⾁眼可以分辨的颜⾊多达⼀千多种,但若要细分差别却⼗分困难。

因此,⾊彩学家将⾊彩的名称⽤它的不同属性来表⽰,以区别⾊彩的不同。

他们⽤“⾊相”、“明度”、“彩度”等“三属性”来描述⾊彩,更准确更真实的概括了⾊彩。

⼀、明度
明度是指⾊彩的明暗程度,⼜称光度,亮度或深浅度等。

对消⾊物体来说,由于对⼊射光线进⾏等⽐例的⾮选择吸收和反(透)射,因此,消⾊物体⽆⾊相之分,只有反(透)射率⼤⼩的区别,即明度的区别。

明度最⾼的是⽩⾊,最低的是⿊⾊。

在有彩⾊中,红橙黄绿蓝紫六种标准⾊⽐较,他们的明度是有差异的。

黄⾊明度最⾼,仅次于⽩⾊,紫⾊的明度最低,和⿊⾊相近。

在其他颜料中混⼊⽩⾊颜料,可以提⾼该⾊的明度,混⼊⽩⾊愈多,其明度愈⾼;
在其他颜料中混⼊⿊⾊颜料,可以降低该⾊的明度,混⼊⿊⾊愈多,其明度愈弱。

明度在三要素中具有较强的独⽴性,它可以不带任何⾊相的特征⽽通过⿊⽩灰的关系单独呈现出来。

⼆、⾊相
是指⾊彩的“相貌”,确切地说是指不同波长的光给⼈的不同的⾊彩感受。

在通常的情况下,⾊相以⾊彩的名称来体现,如⼤红⾊,淡红⾊,湖兰⾊等。

如果说明度是⾊彩隐秘的⾻骼,⾊相就是⾊彩外表华丽的肌肤。

光谱中各⾊相发射着⾊彩的原始光辉,它们构成了⾊彩体系中的基本⾊相。

在可见光谱中,红、橙、黄、绿、蓝、紫每⼀种⾊相都有⾃⼰的波长和频率,
当⽜顿把太阳光分解以后的光带头尾相接,将红、橙、黄、绿、蓝、紫六⾊依次排列成环状,即为六⾊⾊相环,也称⽜顿⾊环。

以后发展成12⾊⾊相环和24⾊⾊相环。

三、纯度
纯度是指颜⾊的鲜浊程度、纯粹程度,⼜称饱和度、鲜艳度。

它取决于⼀种颜⾊的波长单⼀程度。

纯度体现了⾊彩的内在品格。

⾊彩不掺杂⿊、⽩、灰的颜⾊,正达饱和状态,其纯度就⾼,纯度愈⾼其颜⾊就愈鲜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