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上)
1、前言笔者曾写过“仿生象物――传统中国营造意匠探微”一文,以船为营造意匠,也属仿生象物范畴。

船是水上交通工具之一,船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园林中以船形建屋,便出现石舫、船厅之类建筑。

划龙船、赛龙舟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文化及娱乐节目。

“同舟共济”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克服困难、互助互爱、勇往直前的格言。

在战争中,同城人的命运如同是乘坐在同一条船上,城的存亡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存亡。

以船形设计城门瓮城,便产生了船形瓮城门。

以船形为城形,便产生了船城。

以船形设计村、寨、镇,便产生船形村、船形寨、船形镇。

以船形设计房屋,便出现了船形屋。

海南岛的黎族,住在船形屋中。

船棺葬在古代中国南方一带盛行。

最古老的船棺,在福建武夷山,年代距今3750〜3295 年之间,大体相当于商朝时期。

本文拟探讨以船为意匠设计的瓮城门、城、村、镇、房屋,以及黎族船形屋、古代的船棺葬等与船文化相关的建筑文化问题。

2、船形瓮城门
南京三山门和通济门明南京城的十三座城门中,三山门和通济门是以船形设计的瓮城门。

三山门又称水西门,门侧为西水关,为城内最大的河流内秦淮河的出水口(图1)。

通济门(图2)的东水关,则是内秦淮河的入口。

三山门和通济门与内秦淮河的这种密切关系,或许是以船形为瓮城门形态设计意匠的原由。

三山门,原为南唐都城至宋元金陵城的龙光门,位于南京城西,
坐东向西。

洪武初年,直接利用这座旧有的城门。

洪武十九年(1386 年)重新营造,定名为三山门(民间仍俗称为水西门)。

《南都察院志》称:“本门冲繁。

南至聚宝门界,北至石城门界,长七百一十五丈,垛口八百六十四座。

”建有内瓮城三座,呈船形,门垣共四道。

三山门的规模、气势均略逊于通济门、聚宝门(即今中华门),但超过其他诸门。

通济门,位于南京城南,坐北朝南。

《南都察院志》称:“本门冲要。

东至正阳门界,西至聚宝门界,长五百一十一丈七尺,垛口七百四十四座。

”城门内向西南,为商市区:向东北,为皇宫区。

建有内瓮城三座,呈船形,设有瓮洞若干,门垣共四道。

明南京城以葫芦为意匠,寓意城市在江南水乡平安、吉祥。

三山、通济瓮城门为何耍以舟为意匠?笔者认为,这是筑城的设计大师以《易》经指导筑城的结果。

《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周易?涣》:“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涣”,为离散,“奔”为速走,“机”同几,因其以平置为宜,故引申为俯就得安之义。

句意为:在涣散之时速就安身之处。

“涣散之时,以合为安,二居险中,急就于初求安也。

赖之如机,而亡其悔,乃得所愿也。

”(《伊川易传》卷四)一说“涣” 为洪水,“奔”通“贲”,为覆败,“机”为兀,即房基。

(李镜池《周易通义》)亦有认为“涣”为水流,“机”为阶(汉帛书《周易》作阶),即今所谓门槛。

(高亨《周易六传今注》卷四)由上释文可
知,取舟形为城门之形,乃以表涣卦之象。

《易?系辞上》云:“《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以制器者尚其象”,即“制器作事,尚体乎象。

”即依据《易》来制作各种器物,最重要的是体现其卦象。

三山、通济二门,取意干涣卦,以舟为器(建筑也属器)之形,意为“水流奔其门,而亡其悔,乃得所愿也。

“所愿者为“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


秦淮河一带,是明南京最繁华之处,三山门更是水陆百货总汇,商贾云集。

郑和率船队通好南洋西亚、东非国家,即从南京出发,这一景象,正体现“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 之意。

三山门、通济门以船形为瓮城形,以体“涣”卦之象。

这两门与聚宝门一样,各有瓮城三道,如能保存至今,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可惜的是,只有中华门(聚宝门)瓮城至今保存完好,三
山、通济两瓮城门已经毁坏,实在令人痛心。

3、船形城
3.1 四川会理城
四川会理古城是著名的船城。

会理古城位于川滇之交的金沙江畔,地处金沙江北岸,东西南三方为江流环抱,与云南仅一江之隔。

它既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要津,又是三国孔明南征渡泸之地,为川滇锁钥,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图3)。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 年)置越郡,辖15 县,其中一名为会元县,会理属之。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 年)于
其地置会川县。

南诏时置会川都督府,大理时改为会川府,元置会川路,明初置会川府,后改设为会川卫。

清雍正六年(1728 年)改卫为州,更名会理。

元代建的古城址在今城西北角外黄土高阜处,为黄土城。

洪武三十年(1397 年),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指挥孙禧奉命建会川卫城,初为土城,次年包以砖石,“城高二丈三尺,周七里三分,计一千三百一十四丈,厚一丈二尺,垛口一千五百一十四个,城铺三十座;濠宽三丈,深八尺,广一千三百二十二丈;门四,先惟北门建楼以司更鼓,崇祯五年,游击苏迪添建三楼。

” (《会理州志》)
清成丰十年(1860 年),云南回民起义攻占了县城,后弃城而去。

同治六年(1867 年),于城北部修筑了外城,设东西北三关。

外城为土城。

“自内城东北角起至西北角止,周三方,长五百一十二丈五尺,高一丈六尺,厚七尺,垛口四百五十六个。

” (《会理州志》)其城形更似船形。

当地百姓传说,此地原为大海,观音菩萨向龙王借来大海一角,以树叶作船修筑了这座
城。

但龙王有约,三更借,五更还,所以会理从此不打五更了。

其后,在东南山上修一座白塔,紧锁水口,以系古城不没。

3.2 四川资中城
四川资中古城也是船城(图4)。

古城位于沱江北岸,背靠盘峰山、重龙山、二龙山,南对笔架山。

城市布局顺应山水形势,由西向东沿江伸展,形如一艘浮于沱江之口的大船,故民间有“天赐资中一船城”的
说法。

3.3 江西临江城临江古镇地处江西省中部,在“药都“樟树市的境内。

东濒袁河,南依瑞筠山,西傍潇江。

古镇东低西高,南北狭长,背山面水,因濒江而得名,江滨有石,蜿蜒如龙,长数丈,故名“石龙城”。

唐武德八年建镇(625 年),镇以潇江得名,后更名为临江镇。

其地濒临赣、袁、潇三水,商贸繁盛、人丁兴旺,是颇具规模的镇市。

明成化二十一年,淫雨水涨,赣江改道,临江渐衰。

临江自唐代建镇,至今已逾千年,作为军、路、府所在地亦长达920 年,相传临江历史上鼎盛时期,“城内三万户,城外八千家。


自建镇后,就有“兵戈庾廪之积”,是驻兵囤粮要地,为兵家所必争。

宋时,先后设兵马都监,千户所和万户府,临江汛和精兵营,“以重防守”。

(图5)
临江府自宋至清,除有府学宫和县学宫外,还有众多书院。

临江古称“人文荟萃”之地。

自宋至清,苏轼、苏辙、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历代名儒学士先后来临江,访贤、览胜、讲学,题写临江的诗文,现存数百篇。

临江古镇为江南西道驿运枢纽。

舟车辐辏,除便利的水上运输外,还有苏、浙、皖等八省的驿道。

往来贸易发达,现可考证的商业老字号就有50 余处。

古镇街道保存了原有的历史格局,大观楼(谯楼)是古镇的制高点,为原府衙入口,成为镇区的核心。

古镇主要商业街道“丁字”交叉于
大观楼前,并与另一重要商业街构成三角形的核心街道格局。

临江另一重要建筑钟鼓楼,位于三角形核心街区内,是原临江重要象征,“楼凡四层,室窗四面,面面玲珑,四层上悬铜钟,与谯楼对峙”。

历代文人在临江都留下了众多赞美钟鼓楼之文,可惜已拆除,但基址犹存,恢复有望。

古人曾形象地形容古镇为:郡城如舟,钟鼓楼为樯,大观楼为船舱舱门,古城如满载货物的巨轮,整装待发。

笔者通过《同治临江府志》及《同治清江县志》了解到,古临江城历史上多次受到洪水冲击,洪灾频繁,而城墙呈船形是减少洪水冲击力的合理形状,或许这是临江古城以船形为意匠规划设计的原因之一。

4、船形村镇
4.1 四川犍为罗城
四川犍为县罗城镇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位置不靠江河,却始终保持着物资集散中心的重要地位,与县境内的水码头青水溪镇齐名,为川南四大名镇之一。

罗城镇坐落在一个椭圆形的山丘顶上,形如一把织布的梭子,故有“云中一把梭”之称。

其建造意匠为船,东西长,南北短,梭形的一面是船底,两边的建筑是船舱,东端的灵官庙是船的尾舱,两端的天灯石竿是篙竿。

灵官庙左侧原有长22m的过街楼是船舱。

罗城又称为“山顶一只船”。

1983年,罗城独特的建筑布局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重视。

有日本、
泰国、香港等八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者组成的澳大利亚
“中国城XX公司”,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24km处的洛克斯市,开始投资建设以罗城“船形街”为母本的“中国旅游卫星城”,该城占地
9hm2建筑面积为30000m2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还对罗城进行了多次考察。

4.2 福建长汀三洲古镇三洲古镇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东南部的三洲乡。

三洲位于被客家人称作“母亲河”的汀江旁。

三洲的兴起与繁荣即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

它距汀州正好是一天的水路行程,在南宋时这里已经形成“三洲墟”,后来成镇。

元代末年,怀远将军戴应寿带领三洲居民建造了镇墙,按照船的形状来安排古镇格局。

《戴氏族谱》中的古镇平面图(图7),其平面也确实像一只船的形状。

但这种平面实际上更多的是由当地的地理条件造成的,汀江与它的支流南山河的2 条水道在盆地中交汇,围起来的这块水中陆地就被叫做三洲。

明代又在三洲设立驿站,成为长汀到上杭间陆路交通的枢纽,与临汀驿和管前驿并称当时汀州府的三大驿站。

三洲由此成为汀州重要的水、陆驿站及码头,是闺、粤、赣边界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商贸重镇和物资集散中心。

戴应寿建造镇墙时,设置了东门、南门、西门、北门、午门和乾门,并修建有鼓楼。

镇中水并按八卦方位布置,为东宫、南宫、西宫、北宫和中宫水井。

三洲的镇墙与镇门一直完整地保存,至20 世纪50 年代,到60 年代末,因开发基本农田和发展集镇建设,镇墙和镇门被陆续拆除,现仅存南镇门和古镇西南角修德堂后面的一段长约20m,
残高约1.5m 的镇墙基。

镇中的5 口水井至今尚存,且仍在使用,其中的东宫、南宫、
西宫和北官水井,因靠近镇门布置,其位置对于认识古镇的范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现有池塘和池塘遗迹限定的范围内,以东宫、南宫、西宫和北宫水井和道路现状定位东、南、西、北门,连接现有建筑基础,形成古镇西部镇墙。

三洲古镇内的主要街道称为老街,呈曲尺形,有上街和下街之分。

以老街为主干,古镇内的其他街巷主要向南、向东延伸,这些小巷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街巷系统。

除上述镇门、镇墙和古井、老街外,三洲古镇现保存多座宗祠、民居、寺庙、书院与街亭等古代建筑,这些建筑是三洲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4.3 广东丰顺建桥围
张氏建桥围位于粤东丰顺县建桥镇建桥村,坐落在建桥镇西南面的小溪旁,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都乡佥军事张乾福为防御盗贼而建,称建桥围(图9)。

建桥围占地面积15780m2围外设置回环的池塘(宽18m),
北面以溪为沟壑,是防盗、防火、平衡气温的重要设施。

远眺整座围似浮水大船,俗称船形围。

其建筑原则祖训为:“经营屋宇地基必求其敞,房间必求其多,厅庭必求其大,墙壁需坚固,形式务极整齐,环境位置之选择,利于集体群居和防御外敌入侵。


船形围遵循内方外椭圆轮廓。

绕围墙建有四环的单夸四合院
建筑(10.6 X 6.6m回形),围内布局三街(直向)加两巷(横向), 总共有11幢,各幢自成一体,建筑普遍为两堂两横、三堂四横硬山顶构筑。

建筑构造形式巧妙地解决了通风、采光、排污等设施。

4.4 安徽黟县西递村
西递村(图8)位于黟县东隅东源乡。

该村建于北宋皇祜年问(1049〜1053年),鼎盛于清代中叶。

因村中溪水向西流,原名西
溪、西川,后村中设驿站“递铺”,易名西递。

村中尚存胡文光剌史坊、追慕堂、迪吉堂、辉公祠等古祠,明代宅第一座,清代宅第100座。

村落整体以“龙船”形态布局。

对“西递”一名之由来,还有一种解释。

西递位于黟县县城东南15 里的胡姓大聚落,原属黟县十二都中的六都,曾经有“西川”、“东源”之名,清代道光年间改称“西递”,盖因“村中有二水环绕,不之东而之西”。

成书于明代嘉靖年阃的《新安名族志》指出:“郡之大族多从北方迁来。

其时以晋、宋及唐末黄巢之乱三朝为最盛。

”而西递的胡氏实为李唐后裔,唐末避战乱移民到婺源,唐朝灭亡后举族改姓胡,建婺源胡姓聚落。

之后,其始祖昌翼公之第九支五世祖胡世良又迁移黟县,
成为胡氏家族在西递的始祖。

这之前的西递散布着众多小聚落,“与世隔绝,耕以自食,织以自衣”。

胡氏家族在西递聚落的选址,极其高明。

《新安名族志》云:“其地罗峰高其前,阳尖障其后,石狮盘其北,天马霭其南。

中有二水环绕,不之东而之西,故名西递。

”双涧穿
村,聚落在山峦环抱之中,因而,西递有“小桃源”之美誉。

明代中期以后,人口大增,胡姓发展到“九房”、“四家”两大系,各个小聚落也渐次融入胡姓大聚落,“三千烟灶三千丁”是聚落兴旺发达的形象描述。

第十四世祖仕亨公建于明天启年间的“敬爱堂”总祠。

规模宏大,供奉从始祖昌翼公至十三世祖历代神主牌位。

此时西递聚落的总体格局基本完成,包括敬爱堂建筑,众多宅居以及和穿村而过的双溪打成一片的聚落街巷结构,还有西递水口。

此后四五百年,聚落虽然几经演变,西递仍然村落结构完整,风貌犹存。

西递聚落传承至今,是历史为我们留下的一份宝贵的世界级文化遗产。

4.5 安徽绩溪县龙川村
龙川,又称坑口,距绩溪县城约10km是一个古老的徽州村落。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绵长的历史文化渊源,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现为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

龙川,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山环水绕,景色秀丽。

龙川村地形如靠岸之船,东耸龙须山,紧依登源河,南有龙川东流,西偎凤冠秀峰,北峙崇山峻岭,独具特色。

东晋散骑常侍胡焱镇守歙州,爱其风水胜迹,于成康三年(337 年)举家迂于此。

龙川不仅山水清丽,自古也是文风昌盛、人才荟萃之地。

龙川胡氏代有人才,是徽州出名的“进士村”。

尤其到了明代,该村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曾有10 多人中进土。

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成化十四年(1478 年),中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少保和南京户部尚书的胡富,60 年后明嘉靖十七年(1538 年)中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的胡
宗宪。

村内现有“龙川胡氏宗祠”、“奕世尚书坊”、“徽商胡炳衡宅”和“胡宗宪故居”等。

村东的龙须山,因盛产造纸原料龙须草而得名。

山中多奇松怪石,珍禽异兽,山岭陡峭,古道崎岖,飞瀑流泉。

上有龙台悬岩、石门洞天、仙人石屋、云崖石梯,西峰山腰有龙峰禅院、古樵庵,南麓有山间庵、宗宪墓、胡富墓等遗址,是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宗教旅游的绝好去处。

站在朝笏山顶看,东边的堤坝和西边的山脚呈相对应的弧度,正好将龙川村和前后田畴整个地势构成一艘大轮船,村为船楼,前后田地为甲板。

胡氏祖先很担心登源河涨大水时,将大船连同家族的“才气”、“财气”漂走,就请风水先生赖文正,从天马山开始,相继登上石笏山、鸡冠山、龙须山进行了一番勘查,提出了一些风水术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外地请来了一位丁姓穷苦人住村头,第一代人死了就安葬这里。

为了不让丁姓人发达以后,冲击甚至超过胡姓家族,作出规定,丁家只能单传。

说也奇怪,这丁家至今已16 代,代代单传。

”(未完,待续。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