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康复医学的现状及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康复医学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在我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康复医学作为一门新
兴的学科,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的越来越重视,有了不断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康复医学、发展、迅速
引言: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预防、保健、医疗一起
构成了医学玩完整的统一体。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生活条件的提高,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完整的医学服务概念已不仅局限于保住生
命、治好病,而且还要在病后尽可能地保存患者的整体功能,恢复一定质量的社
会活动。
以功能为主导的康复医学正好符合了人们对医学服务的这种要求。
所以,
作为未来从事康复医疗事业的我们,很有必要深入了解我国康复医学的现状和发
展。
于是,我们小组六个成员通过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以及网上查找信息,了解到
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在政府的指导下,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
处。
目前,在我国主要有三大系统——卫生部、民政部门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
会共同支持者相应的康复事业。
我国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88~
1992)》中,规定了要为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和康复服务,并根据实际提出了“三项康复”(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聋儿听力语言训练、白内障手术复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还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10年委员会”,规划了残疾人的康复工作,对推动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990年1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残疾人保障法”,在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较系统地规定了残疾人权利保障的问题。
20世纪 80年代,我国康复事业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先后成立了“中国康复医学会”(1993年)、“中华医学会物理康复学会”(1985年)、“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1986年),1987年成立了全国民政系统的康复学会‘1988年成立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此后,中国康复医学协会分设了中国康复学会和中西医结合康复学会,并扩展至全国各省市。
在各级残疾人联合会以及康复医学协会的指导下,康复工作人员从分发挥现代康复医学与传统中医康复医疗的优势,有效地开展了截瘫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矫治、聋哑儿童的早期言语训练等大量工作。
同时,全国范围内相继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机构。
各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和综合性医院内都先后设立了康复科,成为我国开展康复医疗工作的主要力量。
一些疗养性质的医院改建成了康复中心,民政系统也进一步充实发展了其属下的肢体伤残康复中心和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等医疗福利机构。
一些乡镇、村卫生医院、站和城市中心街道卫生所也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了社区康复医疗服务。
另外,与康复医学相关的专业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
卫生部于1983年认可了中山医科大学等三所院校为全国康复医学进修基地。
1984年,卫生部又要求全国高等院校增设康复医学课程。
此后,各高等医学院校相继设立康复医学专业,培养了大量的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其中也包括中医康复专业人员。
各级康复医学学术团体、卫生部门和民政部门也不断举办康复医学培训和进修班,培养了一批康复医疗高级人员和社区康复医疗人员。
除此之外,各种医疗器械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逐渐提高。
目前,全国各地有开设康复科的大医院里面都会有较完善的整套康复医疗器械,例如,针对脑瘫病人恢复精细动作功能的各种辅助器材,作为辅助残疾人恢复粗大运动
功能的器械,帮助恢复言语功能的各种工具,检测心脑功能状态的各种机器等等。
大量的康复医疗器械的使用,不但有助于有功能障碍的病人最大程度地恢复到正常状态,也大大降低了康复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减轻他们的负担。
为了有更多的机会与国际接轨,我国政府多次邀请国外著名康复医学专家前来讲学,并派出康复学着出国考察、留学和出席各类康复医学会议,带动了我国康复医学学术水平的提高的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传统中医康复医学在康复治疗上的优势。
中国康复医学会与国际康复医学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一些医学院校的康复医学部门也和国际康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例如,中山医科大学康复医学教研室与1987年确立为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合作中心,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也被WHO亚太地区确定为康复资源中心。
二十多年来,我国康复领域的许多专家不断学习、努力研究、深入探讨,发行了一系列的杂志,如《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康复》、《康复以理论与实践》、《现代康复》、《中国民政医学杂志》、《中华理疗医学杂志》等等。
还编译了众多的专著,如《康复医学》(1984年,陈过等译)、《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康复医学》(1988年,中国康复医学会编)、《中国康复医学》(2003年,卓大宏)等。
并且,像《中医康复学》(1984年,郭子光)、《中医传统康复医学》(1988年,陈可冀)等有关中医康复医学的专著也相继出版。
这些书籍、刊物丰富了我国康复医学的学术性思想的同时,也为学习康复医学这一学科奠定了基础。
然而,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也存在着许多有待改善和提高的方面。
一方面,目前国内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远远跟不上实际的需求,因为康复人才的短缺,导致许多患者难以达到预期康复效果。
例如,部分医院对神经科的患者不能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导致不可逆的损伤,致使后期康复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我国需要康复治疗的残疾人有3600万人,41万脑瘫患者、600万脑中风患者和1600万精神患者也有康复需求。
而目前我国的康复医疗人才却很匮乏,中国康复医学会的调查表明,我国从事康复服务的队伍只有5600多人,平均每10万人口仅“分摊”0.4名康复治疗师。
另一方面,康复的培训滞后成为了瓶颈,培训滞后是康复人才队伍扩展的重大瓶颈。
国外的康复技师是从医学专科毕业后,临床工作两年,学习三年的康复专业理论知识,然后经考试合格才能从事康复工作,而我国的康复事业在上世纪
80年代初才起步,1989年以后才出现大学专科﹑本科和中专的康复治疗专业教育。
2003年以后才出现本科康复治疗专业教育设置条件以及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签。
目前的康复人才队伍主要来源雨原来的理疗和临床医师进行培训,同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此外,康复人才队伍结构也有局限性,从事聋哑,肢残等传统康复服务的人较多,而能够提供心理﹑精神等方面服务的人才严重匮乏,满足不了人们对康复的要求。
目前在全国省级康复中心只有1477名工作人员,而整个社会需求是35万人,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70,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的康复机构在50家以上,以儿童康复为主,包括残疾儿康复中心,儿童脑瘫康复中心,听力康复中心,白内障复明中心,语调中心等。
这些机构暂时未见人才招聘行动。
这种错位,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康复医学现状的发展。
虽然我国康复现状存在不少的缺陷,但由于医学的进步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病死率降低,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以及慢性和老年病的日益突出等种种因素,康复医疗对象不仅出现了明显的增多趋势,而且其构成情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残疾者也与整个社会情况相仿,有高龄化的倾向,脑血管障碍和脑性瘫痪等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增加,并有重度化倾向。
肢体功能障碍合并精神障碍者有增多的趋势。
据统计,全世界残疾者共有4.5亿左右,约占世界人口的10%,估计到一世纪末,残疾人数将增加到6亿。
全世界老年人数也将由1960年得2亿猛加到2000年的6亿。
由此可见,康复医学在整个医疗事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康复医学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康复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医学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将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
不断进步的科学,尤其是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必将加速康复医学发展的进程。
从康复医学的学科本身发展来看,将由分散、专科化的趋势,康复医学专科建设也将不断得以加强;康复医学将作为每一个临床医生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康复工作于各个临床领域的联系与合作将成为临床医疗的常规;康复工程的科研工作将有更大的进步,针对功能的缺陷提供更加完善的工程技术上的帮助;医疗体制的改革,将推动社区康复保健工作的发展,各大医院也将把社区康复服务作为一向不可缺少的工作。
另外,我国传统中医康复与西方现代康复医学紧密联系,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康复医学。
参考文献
1、杜建陈立典主编《中西医结合康复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9月版
2、卓大宏主编《中国康复医学》华夏出版社,1990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