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浙江睦剧的兴衰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睦剧是流行在浙江杭州淳安一带的一种地方小戏,2008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杭州市淳安县有着“西子三千”美誉的千岛湖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作为淳安县唯一的地方代表剧种,睦剧更应该成为淳安的一张文化名片。

本文通过回顾睦剧近百年三起三落的经验和教训,考察其目前存活的状况,认为当前要保护睦剧并使其能得到传承,一定要由政府大力扶持并成立国有专业文艺剧团。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睦剧;兴衰;非物质文化遗产;国有文艺院团;专业剧团;艺术生产;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J802.6文献标识码:A
睦剧原名“三脚戏”或“三脚班”,是流行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一带的一种地方小戏,也是杭州市本地的代表剧种之一,2008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果我们把1912年在淳安铜山开办当地第一个“三脚戏班”作为睦剧之始,这个剧种到现在还只有98年的历史。

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它三起三落,几经兴衰,从地摊走进了剧场,从农村走进了集镇,后来又退出剧场走回地摊,退出集镇回到农村,目前濒临灭绝状态的边缘,亟待国家的抢救和保护。

历史的教训应当记取,探索睦剧几度兴衰的原因对保护睦剧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并通过田野调查,?①对造成睦剧兴衰的原因进行探讨,根据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针对睦剧现状,现就其保护和传承工作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睦剧的第一次兴衰(1890-1947)
睦剧与黄梅戏同源。

浙西民俗尚歌舞,春节有跳竹马的习俗。

光绪初年,黄梅戏和赣东采茶戏传入浙西,当地民间竹马班吸收其剧目、曲牌及表演形式,融合本地民歌、方言,使跳竹马向戏曲演变,逐渐形成了由生、旦、丑三个脚色表演的“三脚戏”。

光绪十六年(1890年),徐龙福在浙江开化县办了一个“三脚戏班”,1912年,他的徒弟留章荣和徐樟寿在淳安铜山开办戏班后,三脚戏便在淳安一带兴盛起来。

[1](P.8)这种戏班最初为半农半艺的业余班社,仍保留竹马班的形式,只是增加了三脚戏演出,被称为“三脚戏竹马班”,一般都以村名命名,在春节期间演出,白天跳竹马,晚上演三脚戏。

有小生、小旦、小丑等四、五个演员和两三个敲锣鼓的乐手。

后来,产生了不跳竹马专演戏的班社,被称为“三脚戏常班”,除小生、小旦、小丑外,增加了正生、正旦、老生、老旦,由七、八个演员和三四个敲锣鼓的乐手组成。

这种班社是职业性的,大多以班主的姓名命名,较著名的有淳安方仕进班等。

民初,淳安只有三脚戏竹马班十多个,三脚戏常班一两个,到20世纪20、30 年代,“三脚戏竹马班”发展到90多个,三脚戏常班发展到10个左右,三脚戏进入了它的兴盛时期。

然而好景不长,三脚戏常班马上衰落下来。

三脚戏常班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整本大戏,不能演“会戏”,没有人雇他们去演出,故艺人很难维持生活。

20世纪40年代,三脚戏日趋衰落,三脚戏班逐渐减少,艺人大多弃艺归田,亦有的常班改演徽剧,或用徽剧曲调唱“三脚戏”的剧目,被人称为“半班”。

抗日战争胜利后,常班多转为半班。

到1947年,淳安最后一个三脚戏常班解散,半班也只能在山区演出,[1](P.8)三脚戏在淳安接近灭绝。

城市是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从世界音乐史的发展来看,诞生在农村的乐种或剧种要想有大的发展,进入城市是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

如果爵士乐在20世纪初不能从新奥尔良北上到美国第二大城市芝加哥,后来就不会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

如果布鲁斯当初只是在美国南方的农村和小城镇里演唱,而不进入芝加哥、纽约等大城市,便不可能得到发展。

从我国艺术史的发展来看,如果没有200多年前的四大徽班进京,就不会有后来京剧艺术的辉煌。

而浙江嵊州的小歌班如果不在1920年进入上海,也就不会有20世纪40年代越剧的成熟。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和睦剧同源的黄梅戏的发展历程,黄梅戏进入了城市之后,便和留在乡下、未进城的淳安地方“三脚班”有了天壤之别。

黄梅戏过去也是由小生、小旦、小丑表演的三脚戏,辛亥革命之后,它进入了当时安徽省的省会安庆,1926年开始有职业性的班社,20世纪30年代又进入了上海,这给它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使它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在全国有很大影响的剧种。

[2](P.621)
二、睦剧的第二次兴衰(1950-1966)
新中国成立后,淳安的“三脚戏”迎来了艺术的春天,从1950年到1965年,睦剧在历史上第二次走向了兴盛。

1950年12月,淳安县举办了三脚戏艺人讲习班。

1951年春,三脚戏改名为睦剧,随即成立了民办青溪睦剧团。

同年5月,青溪睦剧团在淳安县城招收了睦剧第一代青年男女学员,政府将青溪睦剧团改为民办公助的淳安县睦剧实验剧团。

从此,睦剧有了专业队伍。

这支专业的队伍得到了当地政府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还不断补充新鲜血液。

从1954-1960年,剧团先后4次,共招收青年演职员20余人,这支专业队伍的艺术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在业务上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绩。

[3](P.51)
1953年,为使睦剧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浙江省文化局(厅)于1953年派洛地、施振眉、金孝电三位专家学者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考察并对睦剧进行艺术指导,同时为首届戏曲会演选拔参演剧目。

他们从众多传统的剧目中选出了《南山种麦》、《牧牛》、《看花灯》、《补背褡》等四出小戏,从剧本到音乐进行了重点加工。

1954年,这四出戏参加浙江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南山种麦》、《牧牛》获优秀剧目奖,《看花灯》、《补背褡》则被列为全省推广剧目,郑百庭获演员二等奖,项文法、章渭贞获演员三等奖,老艺人方光庭、江苟苟、方樟顺获荣誉奖状。

随后,《南山种麦》、《牧牛》两出戏被选送参加国家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郑百庭获三等奖。

同年,剧团更名为淳安睦剧团。

1955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睦剧专辑,选入《牧牛》、《南山种麦》、《看花灯》、《补背褡》等小戏的剧本和曲谱。

1956年,淳安睦剧团在杭州胜利剧院上演《南山种麦》、《两兄弟》等剧目。

《浙江日报》以《戏曲中的一朵朴素的鲜花――睦剧》为题,首次向读者介绍了睦剧,扩大了睦剧的影响。

此后,淳安睦剧团多次参加浙江省和建德专区的文艺会演并多次获奖。

音乐是我国戏曲最核心的表现手法之一,如果一个剧种想要得到发展,提高其表现力,一定要丰富它的音乐手法。

在业务人员艺术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淳安睦剧团组织人力对睦剧唱腔和伴奏音乐进行了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

睦剧属民间歌舞类型声腔体系,唱腔分“湖广调”、“三脚调”和“杂调”三类。

“湖广调”和“三脚调”源于采茶戏,前者为雏形的板腔体,唱腔高亢、醇厚优美,多用于大戏;后者大部分源于民歌中的小调,为曲牌体,唱腔粗犷、朴素活泼,多用于小戏。

杂调有源自道教和佛教音乐的“伸冤调”、“请五方”;有源自婺剧的“滩簧急板”、“欢乐调”和源自徽剧的“乱弹调”、“阴司调”、“二黄急板”等,多用作插曲。

过去湖广调以“平板”为基础,有“头”、“回龙”、“紧板”、“煞板”、“插句”等板式。

剧团成立后,在“平板”的基础上先后发展了旋律较华丽的“慢板”,以及节奏自由的“散板”、“导板”等新板式,使“湖广调”逐步丰富。

“三脚调”中共有60余首曲牌,其中有一类称为“大、小反情”,由于这类唱腔与“湖广调”有血缘关系,且比“湖广调”柔美,可与“湖广调”相辅相成,故而一直作为睦剧的主要腔调,在大、小戏中采用。

剧团成立后,在“大、小反情”基础上创作出了“导板”、“散板”、“慢板”、“哭板”等板式,使其向板腔体发展。

睦剧原有的唱腔不分男、女腔,在专业剧团成立之后,对男、女及角色分腔问题作了探索。

唱腔经过改革后,睦剧音乐表现力加强,使过去只能演“三脚戏”的睦剧,在唱腔上具备了演出大型剧目的可能。

睦剧早期乐队由三人组成,除司锣鼓伴奏外,还承担帮腔和场外白。

由于无管弦,演员干唱,加上帮腔和锣鼓过门,表现力有限。

剧团成立后除发展唱腔外,还增加了管弦伴奏,创作了一些文场曲牌,规范了武场曲牌,丰富了器乐部分的表现力。

“文革”开始后,传统文化受到极大冲击,睦剧也遭到致命打击。

1966年,淳安县睦剧团与县越剧团合并为县文工团,1968年,淳安县文工团被撤销,演员下放农村,接受劳动改造,大多数演员改行。

“文革”中,睦剧的服装被销毁,基础资料丢失,编剧、演员、老艺人受到批斗,睦剧艺术又一次走向衰落。

从这一阶段睦剧的发展史可看出设置或拥有专业剧团的重要性,没有剧团就不可能有专门从事睦剧创作、演出的队伍,没有这支队伍,就不可能解决睦剧发展面临的问题。

有了这支专业创作演出的人才队伍,才解决了睦剧发展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音乐问题,才有了睦剧发展史上的第二次兴盛。

三、睦剧的第三次兴衰(1973-1989)
睦剧第三次兴起,从1973年淳安县恢复睦剧团建制开始,一直持续到1989年淳安县睦剧团再次被解散为止,共计16年。

1973年剧团恢复后,坚持上山下乡,为山区农民服务。

1975年,《浙江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先后报道了剧团上山下乡演出的事迹,被誉为艰苦奋斗的“扁担剧团”。

[1](P.204)
1976年,“文革”结束,传统文化逐渐得到恢复,睦剧喜获重生。

淳安县睦剧团演出了《十五贯》、《春草闯堂》等传统剧目,受到群众欢迎。

睦剧团先后创作了《雨过天晴》、《光辉的旗帜》、《友谊之花》、《王杰》、《山谷朝阳》、《新安江人》等许多大型现代剧目及古装剧《方百花》、《花子闹婚》、《海瑞斗赃》等等。

睦剧进入了创作高峰期,除大型剧目外,还编演了不少小戏,多次获奖。

除创作新剧目外,剧团演员队伍逐渐壮大,艺术水平不断提高。

1977年招收了一批新演员,经过统一培训,繁荣了睦剧表演队伍。

现任淳安县文化馆馆长的方有禄、副馆长施桂英、杭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姝萍都是在1977年招收入团的青年睦剧演员。

20世纪80年代初,睦剧编创人员和演员不断创作新剧目,改革音乐和唱腔,完善舞台设备,睦剧团呈现出一幅朝气蓬勃的景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但睦剧团也面临许多问题,1983年,团长何有宏将面临的问题归结为音乐、语言、表演、乐器、服装、化妆共六个方面,上报县人民政府,希望得到解决。

1984年剧团组成了睦剧改革小组,1985年对睦剧曲调进行改革,试图逐渐解决这些问题。

但问题尚未解决,县里就将睦剧团和越剧团再次合并成了淳安县千岛湖剧团。

1989年,县里决定撤销淳安县千岛湖剧团,由于不再有专业演出团体,睦剧便开始第三次走向衰亡。

睦剧第三次兴起的规模和在艺术上取得的成绩都远远超越前两次而成为目前睦剧艺术发展史上的最高峰。

睦剧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就是因为1973年再次成立了专门的睦剧团。

第三次兴衰的经验也同样证明有了剧团,有了一支有组织的、由政府大力扶持和协调管理的人才队伍,睦剧就能走向兴旺,剧团没有了,兴旺的局面就会很快消逝。

四、基层文化工作者拯救睦剧的努力
在1989年剧团解散之后,睦剧人还进行了两次专业性的演出,第一次是2004年,第二次是在2006年。

2004年,杭州市文联和杭州市戏剧家协会为参加第二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
组织排练了《月圆曲》。

这出戏以喜剧的方式讲述了中秋节为一盒月饼在一对农村婆媳之间引起的风波,突出了载歌载舞的风格,展示了睦剧纯朴、明快的艺术特点。

在此次艺术节上,《月圆曲》不仅获得了演出金奖,还获得了编剧、导演、优秀表演等多种奖项,此外,睦剧还被列为全国稀有剧种。

当时,淳安县睦剧团解散多年,40多位演员已经改行,主演王姝苹是当年剧团的台柱子,和她配戏的何仁德也是当年剧团的演员。

剧团解散后,他回乡务农,后来到福建打工。

时任杭州市文联主席的孙银彪非常感慨地说:“请何仁德真不容易啊,排几天戏他又得回去了,我们也不能让人家丢了饭碗,请了好几次。

”[4]如果不把昔日睦剧团的演员请回来,戏就唱不成,奖就得不到。

这正说明专业演员和专业剧团的重要性。

2006年,为响应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从小就开始学习睦剧、对睦剧有特殊感情的王姝苹为了挽救濒危的睦剧,决定演出《雪兰花》,希望《雪兰花》的演出,能再现当年浙江省昆剧团到北京上演《十五贯》救活昆曲的传奇,以“救活”睦剧。

在无剧团的情况下,她找到了国家一级演员周子清扮演男主角,浙江省话剧团副团长王文龙客串马将军,原淳安县睦剧团青年演员鲁万来、杭州市越剧二团的王健、杭州市艺术学校的傅竹君等分别饰金有富、玉花和张媒婆。

她的精神感动了省内外的一批专家,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包朝赞创作,浙江省京剧团团长翁国生执导,请国家一级作曲刘建宽和已经改行多年、目前在政府机关当干部的原淳安县睦剧团作曲家余红兵作曲,中央戏剧学院舞美设计师边文彤任舞美设计,国家一级服装、化妆设计师蓝玲担任服装、化妆设计。

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临时组建起来的真正的“草台班子”,因为当一个剧种已经没有专业剧团时,排个小戏都难,想排这样的大戏更不容易。

筹备演出期间,王姝苹到处筹钱进行排练,2006年8月,《雪兰花》终于在杭州演了一场,后来又演过一场,如果说第一场演出是振兴睦剧的开始,第二场便是其结束,没有专业剧团,没有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既没有组织,也没有投入,所以即使群众多么的欢迎,也没人能有办法再演下去。

睦剧艺人作出的种种努力,都没能振兴睦剧,他们希望出现的《十五贯》救活昆曲的传奇,也根本不可能出现。

演出《十五贯》时,有浙江省昆剧团。

演出《雪兰花》时,睦剧的专业剧团在哪里?他们所作的一切努力,都证明了没有专业剧团,所有的睦剧演出都只能是临时性的,不可能持久,更不可能“振兴睦剧”。

只有成立由政府扶持、管理的专业剧团,才能保住睦剧,才有救活它的可能,在救活的基础上,才能再进一步谈到振兴。

如果保不住、救不活,振兴只能是一句空话。

五、浙江睦剧保护发展的现状
由于保护和传承都面临较大的问题,睦剧于2008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有人错误地认为,当地的某种艺术形式被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然是一种“光荣”,甚至有不少地方政府把当地的文化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成奋斗的工作“目标”。

其实,让某种文化项目进入名录恰恰是给它亮了“黄牌”,要求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以特殊的保护,并确保它能有效地得到传承。

因此,某种文化项目列入名录对当地文化主管部门来说不是光荣,而带有某种“警告”的性质,是指出问题所在,也是为了强调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应当负起责任。

睦剧在进入名录后,处在一个怎样的状态?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笔者前往淳安县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九咆界风景区睦剧表演队是当地唯一还能演睦剧的团体,千岛湖镇大樟树下是当地唯一可以听到睦剧的地方,千岛湖镇第一小学是当地唯一教睦剧的学校。

然而,这三个地方的情况都非常令人担忧。

九咆界风景区睦剧表演队是旅游区承包商为招徕顾客而建立起来的一个业余的、临时性团体,演出情况非常糟。

演员都只学过几天就上台,水平差且无责任感,演出对他们来说只是应付差事。

有游客来了,负责人便喊“来客人了,快来演出”,他们才懒洋洋地走上台去唱一段睦剧,跳一段竹马。

游客中的大多数人根本无兴趣看这种表演,即使有人想听,常常也被导游或同
伴催促:“走了,到前面看风景去,这有什么可看的?”台上演员没精打采,台下观众稀稀拉拉。

由于景区的收入不理想,目前演出队已经解散。

显而易见,这种业余演出队无法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睦剧保护和传承的任务。

千岛湖镇大樟树下是目前全县、全省以至全国唯一可以常年听到睦剧演唱的地方,但演唱者都是已退休人员,既无严格组织,也无专业水平,正如他们自己说的是一个“自乐班”。

在目前社会已经高度分工的情况下,像越剧这样在江南一带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尚不可能依靠群众的自乐班进行保护和传承,而睦剧这样一个小剧种,又如何能靠一个由退休人员自发组织的自乐班进行保护和传承?
虽然淳安县教育局在2002年编的《淳安县乡土教材》上册中编入了5首睦剧曲牌,但全县没有一个学校教,只有千岛湖镇第一小学目前还有一个根本不教演唱的“竹马班”。

退一步讲,即使睦剧能够走进淳安县各级学校的课堂,最多可以培养一些睦剧观众,但不可能培养出专业的睦剧艺术编创专业队伍和睦剧文化管理工作者。

九咆界旅游景点的表演队、大樟树自乐班、千岛湖镇一小的睦剧进课堂三个方面,代表三个不同层面,囊括了睦剧的现实状况。

九咆界表演队已停演,自乐班的状况不容乐观,千岛湖镇一小的竹马表演队平时也没有活动。

从调查的现状来看,这样保护睦剧,力度远远不够,如此下去,睦剧必亡。

六、人民政府大力扶持并成立国有文艺院团?是保护睦剧的必要措施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化的社会,在这种高度分工化的社会中,一个剧种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有专门的从业人员,而专业的剧团则是专门人员施展其才能的场所,因此要想保存一个剧种,就必须要有一个专业剧团,特别是国有文艺院团。

这是不由得任何市场的变化而更改的。

弘扬民族精神、延续文化传统、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并发扬光大、创新发展是国有文艺院团的天职。

②目前许多小剧种尚存活着,就是因为有“天下第一团”③的存在。

就浙江来说,调腔就是依赖新昌调腔剧团而存活的。

如果“天下第一团”不存在了,这些剧种也就会逐渐灭亡。

一些曾经兴盛一时的剧种,则因为没有剧团已经灭绝了,这也从反面证明了专业艺术剧团特别是国有文艺院团存在的必要性。

1997年,在淳安县文化局的领导和协调下,淳安县秋源村办起了一个民办公助性质的“淳安县睦剧实验剧团”。

这个剧团成立后,聘请原睦剧团的老艺人为师,排演了《恩与仇》、《血汗衫》等传统大戏和一些小戏,而且在当年的正月,就实现了营业收入7万元,还在淳安县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受到群众的欢迎。

这个剧团后来虽然宣告解散,但它的成功却又一次证明没有专业剧团(哪怕是私营文艺院团),睦剧不可能得到发展。

从睦剧的现状来看,建立国有专业文艺剧团也是可以做到的。

除了国有文艺院团之外,浙江的许多县都有私营的戏曲剧团,而淳安县目前还没有私营剧团,从淳安县文化局领导成立“淳安县睦剧实验剧团”的实践来看,淳安县不仅需要一个睦剧团,而且作为对国家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投入,淳安县人民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文化事业经费也完全养得起这样一个剧团。

从1989年淳安县睦剧团解散到现在,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

虽然许多睦剧老艺人已经相继去世,但还有一些当年的演员和编创人员可以继续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要保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睦剧,一定要发挥这些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条件让他们进行教学,把睦剧各方面的知识传承下去。

目前这些人员也都陆续进入了老年,成立剧团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如果等到
这些人员都不能进行教学了,香火断绝,艺绝人亡,拯救睦剧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加以很好的利用,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地区或一座城市无可替代的重要财富,作为“软实力”,也可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和动力。

睦剧是杭州本地的两个代表剧种之一,而且比杭剧的知名度更高,应当成为杭州地区重点扶植的“品牌”剧种。

杭州市淳安县有着“西子三千”美誉的千岛湖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游客人数每年都在增长。

作为淳安县唯一的地方代表剧种,睦剧更应该成为淳安的一张文化名片,要使睦剧成为名片,建立国有专业睦剧团也是绝对必要的。

综上,无论从睦剧的历史还是睦剧的现实状况来看,成立国有专业剧团都是拯救睦剧的不二法门。

由人民政府进行政策、资金、组织机构等方面的大力扶持,成立国有专业剧团,是保护睦剧的根本措施,也是振兴睦剧的起点。

如果不成立国有专业剧团,还是像现在这样下去,而不采取任何有力的实际措施,睦剧将会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自然地走向灭亡,最后在社会上消逝。

目前,杭州只有杭剧和睦剧两个地方代表剧种,如果这两个剧种都因为不成立国有专业剧团而灭亡,那将是杭州的悲哀,也是浙江的悲哀,更是我们当前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中的悲哀。

同样,这也是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实现大繁荣大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悖离的。

(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田野工作中访问的人员,主要是洛地和余红兵两位先生,并到淳安县千岛湖镇和屏门乡秋溪村和上西村进行了调查。

②参见范晓峰《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国有文艺院团歌剧音乐剧创作发展与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艺术百家》,2010年第4期,第19-25页。

? ③如果某个剧种只有一个剧团,这个剧团一般便被称为“天下第一团”,如山东的莱芜梆子剧团和浙江新昌的调腔剧团。

参考文献:
[1]高秋扬,王良城.淳安睦剧[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
[2]秦咏诚,魏立.中国民族音乐大观[M].沈阳:沈阳出版社.1989.
[3] 蒋中崎,周福金.睦剧发展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4]金杭婷.百年睦剧:正宗杭州地方戏 [N].杭州日报,2004-08-05.
The Rise and Fall of Zhejiang Mu Opera Inspires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DU Ya-xiong1,2, ZHAO Jian-li?2
(1. Musicology Department, Chinese Conservatory of Music, Beijing 100101;
2. School of Music,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02)
Abstract:Mu opera, listed in Zhejiang provinc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atalog in 2008, is one kind of local opera prevalent in Chun'an. In retrospect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Mu opera during the past 100 years, the present article states that professional troupes must be founded in order to protect and inherit Mu opera well.
Key Words:Mu Opera; Rise and Fal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tate-Owned Art Institute; Professional Troupe; Art Produc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