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科学论断,从生产力、生产关系、最终目的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深化了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 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党通过总结历史经验, 提出了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这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准确判断。
这就把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放在了现实的科学的基础之上, 从而避免了重蹈过去超越阶段的“左”的错误。
这个理论, 同样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进行了一场革命性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的改革,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就我国改革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 可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与改革相互联系和并行的是对外开放。
任何一个国家关起门来搞建设都不能成功,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实质, 是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中国共产党通过长期探索, 打破了把市场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异己物的偏见。
提出,计划和市场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二者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资本主义有计划,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进一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在人类历史上是首次和创举, 它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实践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XX政治建设理论。
XX 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没有XX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人民XX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发展社会主义XX,最重要的是使XX制度化、法律化,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XX政治, 必须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但绝不能照搬西方XX模式。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还要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要按照XX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形成全体人
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社会主义对外关系理论。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既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 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妥善处理分歧;继续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 搞好周边环境。
中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也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
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国防建设, 坚持把我军建设成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
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 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加快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
“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的理论。
这一科学构想,已在XX、澳门顺利实现。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 保持了繁荣与稳定。
解决XX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X,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寄希望于XX人民, 反对“台独” 分裂活动。
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理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共产党领导。
中国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制度、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它的依靠力量越来越广泛: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新的社会阶层, 充分发挥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 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 各民族同呼吸, 共命运, 谁也离不开谁; 依靠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我们党面临着长期执政、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严峻考验。
中国问题的关键是把共产党建设好。
坚持把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到科学执政、XX执政、依法执政。
上述十二个方面,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它系统地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 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课题。
2、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答: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 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
由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 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
最后,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机构成, 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历史的、逻辑的展开、丰富和发展。
它们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依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深刻揭示了党的思想路线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实现条件、内在规律和必然要求,从而更为完整、充分地体现了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
3、如何理解新XX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答:中国革命胜利的三个基本问题, 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
毛泽东把它们概括为克敌制胜的" 三大法宝" 。
首先, 统一战线问题。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以及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其次, 武装斗争问题。
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进行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人民军队, 开展人民战争; 这支军队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执行严格的纪律,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这支军队必须接受党的绝对领导, 人民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带游击性质的运动战, 它以建立农
村根据地为依托, 采取有中国特点的符合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再次, 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掌握者, 加强党的建设至关重要。
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基础, 必须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思想建设的有效形式是开展党内整风,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是政治建设最根本的问题, "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是党内斗争的正确方针;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是XX 集中制;作风建设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
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论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而党的组织, 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这就是三者之间的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战争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