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宇宙探秘教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第七章四、宇宙探秘》学历案-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四、宇宙探秘》学历案-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宇宙探秘》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宇宙探秘”。

主要涵盖内容有:认识宇宙、天文望远镜及其作用、宇宙星系和星体的组成、运动等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宇宙的奥秘,掌握天文观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如星系、恒星、行星等;理解天文望远镜的原理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资料,学习如何使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培养分析、比较、归纳的思维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和尊重。

三、评价任务1. 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评价学生对宇宙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观察与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望远镜并观察天体图片,评价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3. 思维发展水平: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评价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的发展水平。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宇宙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宇宙探秘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 介绍宇宙的基本概念,如星系、恒星、行星等。

- 讲解天文望远镜的原理和作用,展示不同类型的天文望远镜。

-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不同星体和星系的形态和特点。

- 分析宇宙的运动和演化过程。

3. 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实际操作天文望远镜,观察校园或周边地区的天空,记录观察结果。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内容。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或作业的方式,检测学生对宇宙基本概念和天文望远镜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如撰写关于宇宙的短文或绘制星系图等,以巩固所学知识。

3.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科普书籍或网站,深入了解宇宙的奥秘。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应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之处,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对本课学习进行反思,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自己在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四、宇宙探秘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四、宇宙探秘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四、宇宙探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宇宙探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宇宙的组成,掌握宇宙中有哪些星体,以及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组成,知道宇宙中有哪些星体。

2. 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宇宙的组成,宇宙中有哪些星体。

难点: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美丽的星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哪些星体?2. 课堂讲解:(1)讲解宇宙的组成:宇宙由物质、能量、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

(2)讲解宇宙中的星体:星体包括恒星、行星、黑洞等。

(3)讲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从古代的天圆地方说到现代的航天技术,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 课堂互动:(1)提问:宇宙中有哪些星体?(2)提问: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是怎样的?4.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与宇宙相关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与宇宙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完成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宇宙的组成:物质、能量、暗物质、暗能量宇宙中的星体:恒星、行星、黑洞等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天圆地方说→航天技术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宇宙的组成。

答案:宇宙由物质、能量、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

2. 请列举宇宙中的几种星体。

答案:恒星、行星、黑洞等。

3. 请简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答案:从古代的天圆地方说到现代的航天技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美丽的星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4宇宙探秘教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4宇宙探秘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4宇宙探秘一、教学内容1. 宇宙的概念:介绍宇宙的定义、宇宙的组成和宇宙的演化。

2. 恒星和行星:介绍恒星和行星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3. 黑洞:介绍黑洞的概念、特点和黑洞的性质。

4. 宇宙的探索:介绍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和探索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概念、组成和演化,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让学生掌握恒星和行星的特点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让学生了解黑洞的概念和性质,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宇宙的概念、恒星和行星的特点和分类、黑洞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宇宙的演化和黑洞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1) 讲解宇宙的概念,介绍宇宙的定义、组成和演化。

(2) 讲解恒星和行星的特点和分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理解恒星和行星的差异。

(3) 讲解黑洞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黑洞的特殊性质。

3. 实践:让学生观察天空中的恒星和行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观察和分析。

4. 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宇宙的概念组成:恒星、行星、黑洞等演化: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恒星和行星特点:恒星的亮度、行星的自转和公转等分类:恒星的类型、行星的类型黑洞概念:黑洞的定义和特点性质:黑洞的引力、黑洞的辐射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宇宙的概念,并描述宇宙的组成和演化过程。

答案:宇宙是包括一切物质和能量的总和,包括恒星、行星、黑洞等。

宇宙的演化包括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2. 请描述恒星和行星的特点和分类。

答案:恒星的特点包括亮度、温度等,分类有巨星、超巨星、白矮星等。

行星的特点包括自转、公转等,分类有地球行星、气体行星等。

3. 请解释黑洞的概念和性质。

八年级物理下册《7.4 宇宙探秘》学案(无答案)苏科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7.4 宇宙探秘》学案(无答案)苏科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八年级物理下册《7.4 宇宙探秘》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八年级物理下册《7.4 宇宙探秘》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八年级物理下册《7.4 宇宙探秘》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7。

4 宇宙探秘【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科学历程,初步理解宇宙起源和正确认识宇宙整体膨胀的科学理论.(2)知道谱线红移现象和实质.(3)知道光年物理含义和数值。

【学习重点】初步认识宇宙结构模型,知道谱线红移现象和实质。

【学习难点】正确认识宇宙整体膨胀的科学理论。

…………【预习作业】……………………………1、西方科学家对于宇宙的认识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宇宙大爆炸说,针对每个时期,他们提出的理论都受限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和观测能力,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是的。

2、尝试按直径长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地球太阳月球分子银河系太阳系电子原子3、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宇宙是起始于“原始火球"——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

4、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红光波)方向偏离,称之为 .这一现象说明 .5、什么叫天文单位? ;什么叫光年?。

1 l.y = m 1 AU = m…………【学习探索】……………………………【要点1】人类探索宇宙的艰难历程〖活动〗根据教材图7-25概貌了解和讨论我们的宇宙。

指导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宇宙,并简要介绍银河系、太阳系的有关知识。

八年级物理下册 7.4 宇宙探秘教案 (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7.4 宇宙探秘教案 (新版)苏科版

7.4 宇宙探秘教案主备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总课时:课型:新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初步了解宇宙起源理论:地心说、日心说和大爆炸理论。

2.初步了解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知道常用的天文单位。

常识性了解宇宙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未来.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4.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5.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科技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三、教学过程成语“嫦娥奔月”、“鹊桥相会”等叙述的是一个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是我们的祖先向往着浩瀚的星空、对于地球以外世界的想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都已经成功发射了许多人造地球探测卫星,去观测在地球以外的星体的有关情况,我国也于2003年10月15日成功发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将拉开我国航天技术探索宇宙的又一篇章。

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到实现飞天梦,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宇宙。

在前面两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一起认识了物质的分子世界,知道了物质是由一些基本粒子构成的。

今天我们再来一起去走出地球,到物质世界的另一极——宇宙中去看看。

让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1.古代人的宇宙观?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

对于古人来说,他们认为地球是一个平坦的、并不太大的土地,天空似乎是一个固定的圆形屋顶,它从不远处自上而下,和我们的地面融为一体。

引导学生组织语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2.哥白尼的“日心说”提问:人类认识宇宙是怎样的过程呢?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科学家的发现,学说是你所了解的呢?学生活动:讨论,整理自己原有的知识,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做补充以及最后的总结3.运动的恒星提问:当你仰望浩瀚的星空,仔细观测,发现大部分的星体的相对位置是怎么样的?学生讨论回答:大部分的星体的相对位置似乎是不变的,结论:相对位置不变的星体称为------提问:这些恒星是绝对不动的吗?学生阅读课本回答:他们的相对位置其实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用很精确的天文仪器已经观测到它们的运动。

八年级物理下册7、4宇宙探秘教案新版苏科版_

八年级物理下册7、4宇宙探秘教案新版苏科版_

7.4 《宇宙探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初步了解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知道常用的天文单位.2.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三、教学资源多媒体四、教学设计自主空间一、引入图片:“嫦娥奔月”、东方红一号、神州五号发射.你能从以上的图片得到怎样的信息?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到实现飞天梦,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宇宙.对于地球上的万物,我们的古人认为是由“盘古开天”形成的,天圆地方;后来随着农业作物的生产,地域间进行贸易,交通发展起来,人们逐步发现地球是圆的;天文学的发展,在观测天体的运动规律基础上,对地球的了解越来越多……二、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地心说(托勒密)托勒密发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地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地心说这一学说从表面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日心说(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1543年,在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中系统地提出了日心说.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40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意大利学者布鲁诺进一步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仅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认识使哥白尼日心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三、量天尺的单位我们知道天体之间相距很遥远,用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来描述它们之间距离,显得不够用了.在天文学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天文单位( AU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1 AU = 1.496×1011m光年(l.y.)——光在真空中一年所经过的路程; 1 l.y. = 9.461×1015m 光年约是天文单位的1014倍.四、人类探索宇宙的辉煌历程.美国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等三位航天员,乘坐“阿波罗11号”,第一次登上了月球.1971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宇宙空间站“礼炮号”,从地球以外的地方来认识宇宙,探索它的奥秘.我国人们努力的探索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75年11月26日,发射“返回型遥感卫星1号”,并于三天后回收成功;1981年9月20日,成功地实现了“一箭多星”得发射;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太空中绕地球14圈后,安全返回.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太空遨游115.5小时,。

苏科版八下物理第七章第四节宇宙探秘教案

苏科版八下物理第七章第四节宇宙探秘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下物理第七章第四节宇宙探秘一、教学内容1. 宇宙的组成:介绍宇宙由物质、能量、星系、星云等组成,以及宇宙的广阔无垠和神秘莫测。

2. 恒星的一生:讲解恒星的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以及恒星死亡后可能形成的中子星、黑洞等。

3. 黑洞:介绍黑洞的定义、性质和黑洞的辐射现象。

4. 宇宙大爆炸理论:讲解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提出、证据以及其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组成和恒星的一生,提高学生对宇宙的认识。

2. 掌握黑洞的定义和性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理解宇宙大爆炸理论,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黑洞的定义和性质,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证据和意义。

2. 教学重点:恒星的一生,宇宙的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课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介绍宇宙的组成,讲解恒星的一生,引导学生了解恒星的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过程。

(2)讲解黑洞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黑洞的辐射现象。

(3)介绍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提出、证据以及其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影响。

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恒星的一生、黑洞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宇宙大爆炸理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随堂练习: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宇宙的组成2. 恒星的一生3. 黑洞4. 宇宙大爆炸理论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恒星的一生。

2. 请解释黑洞的定义和性质。

3. 请阐述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证据和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讲解过程中,通过讲解恒星的一生、黑洞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宇宙大爆炸理论,让学生了解了宇宙的组成和演化过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7.4、宇宙探秘 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7.4、宇宙探秘 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7.4、宇宙探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的概念和组成。

2.掌握地球的运动和原理。

3.理解宇宙中其他天体的运动和特点。

4.学会使用天文工具观测宇宙。

教学内容1.宇宙的概念和组成2.地球的运动和原理3.宇宙中其他天体的运动和特点4.天文工具的使用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展示宇宙的壮丽景象,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对宇宙有什么了解?”,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逐步引入本堂课的主要内容。

步骤二:宇宙的概念和组成教师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给学生介绍宇宙的概念和组成。

教师可以通过图表或实物模型等方式展示宇宙的构成,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宇宙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步骤三:地球的运动和原理教师给学生讲解地球的运动和原理,包括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等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模型或动画视频等形式,生动地呈现地球的运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步骤四:宇宙中其他天体的运动和特点教师介绍宇宙中其他天体的运动和特点,包括太阳系的组成、行星的运动规律和月亮的特点等。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动画等方式,给学生直观地展示这些运动和特点,加深学生对宇宙的认识。

步骤五:天文工具的使用教师向学生介绍常用的天文工具,如望远镜、天文摄影等,并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观测宇宙。

教师可以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体验使用天文工具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步骤六:小结和展示课堂结束前,教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展示一些宇宙的图片或视频,加深学生对宇宙的印象。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引导他们提出疑问和思考。

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天文馆,亲身感受宇宙的壮丽景象。

2.安排学生观看相关科普视频,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3.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天文观测,如观察星星、夜空等。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4宇宙探秘-学案设计(无答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4宇宙探秘-学案设计(无答案)

宇宙探秘【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2.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宇宙的结构体系。

【学习难点】宇宙的起源。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地心说”,是为宇宙的中心。

2.以波兰天文学家创立了“日心说”,并出版了传世之作《》。

3.牛顿创立了理论,使人们第一次用统一的理论来认识神秘的天体运动。

二、合作探究1.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公元14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发表了他的巨著《天文学大成》,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

这一学说从表观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因而流传时间长达1300余年。

16世纪初,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

1543年,在他的不朽名著《》中系统地提出了日心说。

在他阐释的日心体系中,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

2.追溯历史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实现中国人的首次“”。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我国将在2010年实现月球探测计划。

3.宇宙从何而来科学家用仪器观察星系发出的光,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

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

关于宇宙的起源,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约亿年的一次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模型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

在“原始火球”里,温度和密度都高得无法想象,这时物质所处的状态至今无法描写。

这种状态可能极不稳定,最终,原始火球发生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

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降到一定时,逐步形成、、乃至恒星和行星等。

【达标检测】1.宇宙是一个有的天体结构系统。

而银河系是其中一个由和集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结构系统。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下册7.4宇宙探秘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下册7.4宇宙探秘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第四节宇宙探秘【知识点】1、通过阅读,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初步了解宇宙起源理论:地心说、日心说和大爆炸理论。

2、初步了解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知道常用的天文单位。

常识性了解宇宙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未来。

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4、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预习指导】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

古代人对宇宙的探索:地球是一块平坦的、并不太大的土地,天空似乎是一个固定的原型屋顶,它从远处自上而下,和周围的地面融为一体。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托勒玫:地心说哥白尼:日心说学生自学教材34页到35的内容,了解人们在探索宇宙时所经历的历程。

星空世界:阅读课本,了解银河系。

如果说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星城",那么宇宙间是否仅此一个"孤城"呢?不是的。

在广袤无垠、浩瀚辽阔的宇宙空间,还有许许多多象我们银河系一样的"星城",叫做河外星系,简称星系。

今天,人们估计河外星系的总数在千亿个以上,它们如同辽阔海洋中星罗棋布的岛屿,故也被称为“宇宙岛”。

河外星系是怎样被发现的?关于河外星系的发现过程可以追溯到两百多年前。

在当时法国天文学家梅西耶为星云编制的星表中,编号为M31的星云在天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初冬的夜晚,熟悉星空的人可以在仙女座内用肉眼找到它——一个模糊的斑点,俗称仙女座大星云。

从1885年起,人们就在仙女座大星云里陆陆续续地发现了许多新星,从而推断出仙女座星云不是一团通常的、被动地反射光线的尘埃气体云,而一定是由许许多多恒星构成的系统,而且恒星的数目一定极大,这样才有可能在它们中间出现那么多的新星。

如果假设这些新星最亮时候的亮度和在银河系中找到的其它新星的亮度是一样的,那么就可以大致推断出仙女座大星云离我们十分遥远,远远超出了我们已知的银河系的范围。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四 宇宙探秘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四 宇宙探秘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四宇宙探秘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四宇宙探秘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四宇宙探秘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宇宙探秘课题7.4宇宙探秘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宇宙起源理论:“地心说"、“日心说”和“大爆炸学说”;(2)初步了解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知道常用的天文单位;(3)初步领略宇宙的神奇,培养对天文学的兴趣.教学过程“学-——思--—练”教学流程情景导入:同学们称看一些图片:“东方红一号”、“神州五号发射”、“嫦娥奔月”、“鹊桥相会”。

你能从以上图片中你能从以上的每一张图片得到怎样的信息?“嫦娥奔月”、“鹊桥相会"等美丽的神话故事,是我们的祖先向往着浩瀚的星空,对于地球以外世界的想象。

“东方红一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神州五号”的发射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到实现飞天梦,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宇宙。

环节一:“学”—-自主学习提纲或点评预习1、宇宙是由若干个星系组成的,我们所处的星系是什么?2、太阳是什么系中的一颗什么星?3、宇宙大爆炸理论是什么?4、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环节二:“思"-—乐学精思精讲助思1.从“地心说"到“日心说”教学札记【想一想】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是怎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科学家的发现、学说是你了解的?【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后整理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课堂全班性的交流.知识介绍:(学生提到的或讲述很到位的,教师可以不讲)【点拨】对于地球上的万物,我们的古人认为是由“盘古开天”形成的,天圆地方;后来随着农业作物的生产,地域间进行贸易,交通发展起来,人们逐步发现地球是圆的;天文学的发展,在观测天体的运动规律基础上,对地球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开始于地球在宇宙的位置,有这样一段发展过程:【教师介绍】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

八年级物理下册7.4宇宙探秘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7.4宇宙探秘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7.4宇宙探秘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宇宙探秘》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宇宙天体的结构2.知道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关系3.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简史二、导学流程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如期而至,重庆、安徽、四川、浙江等地全都观赏到了美丽的日冕现象,在日全食的时间,整个全日带就像是黑夜,古时候人感到恐慌,认为太阳被天狗吃掉了,而现在我们为能遇到这样的机会感到幸运和无比的激动,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吗?关于宇宙的奥秘,你知道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宇宙奥秘吧!活动一:阅读课本P34-35页,了解历史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1.“地心说”是由_____________提出的,他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心说”是由_____________提出的,他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上网查阅相关视频资料,了解星空世界,学生交流汇报对宇宙天体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充满艰辛和曲折的,哥白尼等人为坚持“真理”不惜以生命为代价,随着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创立以及望远镜的问世,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就更远更深了,同学们已经知道太阳有八大行星,那么你知道哪颗离太阳最近?哪颗离太阳最远吗?赶快上网查询资料吧!离太阳由远及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四:我们知道太阳是恒星,行星是绕恒星运动的,那么恒星就真的不动吗?宇宙中的恒星只有太阳一个吗?宇宙中的星系约有多少个呢?分析:我们知道象太阳这样的恒星在银河系中有二千多亿颗,而象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在宇宙中也有1千亿个,那么这些星系叫什么名字?又是什么样子呢?赶快查询资料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活动五:阅读课本P36页,了解长度单位之----光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1光年,1光年=_____________m活动六:阅读课本P36页,了解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对根据谱线“红移”现象提出了宇宙产生与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说.活动七:人类在持之以恒的探索着宇宙,从嫦娥奔月到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再到神州五号、六号、七号的遨游太空,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不仅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也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智慧和胆识,同学们认识他们(航天员)吗?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4宇宙探秘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4宇宙探秘教案

7.4 《宇宙探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初步了解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知道常用的天文单位.2.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三、教学资源多媒体四、教学设计自主空间一、引入图片:“嫦娥奔月”、东方红一号、神州五号发射.你能从以上的图片得到怎样的信息?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到实现飞天梦,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宇宙.对于地球上的万物,我们的古人认为是由“盘古开天”形成的,天圆地方;后来随着农业作物的生产,地域间进行贸易,交通发展起来,人们逐步发现地球是圆的;天文学的发展,在观测天体的运动规律基础上,对地球的了解越来越多……二、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地心说(托勒密)托勒密发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地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地心说这一学说从表面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日心说(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1543年,在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中系统地提出了日心说.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40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意大利学者布鲁诺进一步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仅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认识使哥白尼日心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三、量天尺的单位我们知道天体之间相距很遥远,用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来描述它们之间距离,显得不够用了.在天文学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天文单位( AU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1 AU = 1.496×1011m光年(l.y.)——光在真空中一年所经过的路程; 1 l.y. = 9.461×1015m光年约是天文单位的1014倍.四、人类探索宇宙的辉煌历程.美国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等三位航天员,乘坐“阿波罗11号”,第一次登上了月球.1971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宇宙空间站“礼炮号”,从地球以外的地方来认识宇宙,探索它的奥秘.我国人们努力的探索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75年11月26日,发射“返回型遥感卫星1号”,并于三天后回收成功;1981年9月20日,成功地实现了“一箭多星”得发射;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太空中绕地球14圈后,安全返回.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太空遨游115.5小时,并在蒙古顺利着落.五、美丽的星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科学家根据自己的观测,并通过分析得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诞生于距今137亿年的一次大爆炸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现象:星球发出的光谱红移推出:各个星球的距离都在相互远离.五、教学反思。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 7、4 宇宙探秘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 7、4 宇宙探秘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 7、4 宇宙探秘学案(无答案)苏科版导学目标:1.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2.通过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的展示,培养执着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3.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在载人航天、登月工程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体现我国综合国力及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作用。

【课前阅读】一、人类探索宇宙的艰难历程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证据。

公元前27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提出地球绕太阳运转的理论,却没有人相信。

在欧洲,基督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

公元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为代表)说,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和行星,都是围绕着地球转动的。

这种“地心说”正符合“上帝创世说”的需要,为它提供了“科学依据”。

《圣经》成了当时检验真理的标准,谁要是宣传和《圣经》不同的观点,谁就是“异端邪说”,谁就亵渎了“神灵”,谁就要受到宗教法庭的严厉制裁。

因此,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科学真理的传播被禁锢了。

到了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哥白尼完成了这部著作后,犹豫了36年才拿出出版。

书一出版,即遭到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激烈反对。

他们宣布太阳中心说是“异端邪说”,烧了哥白尼的书,残酷迫害传播哥白尼学说的人。

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宣传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

教会将布鲁诺送进监狱,罪名是反对《圣经》。

布鲁诺坚强不屈,最后却被送到火弄场上活活烧死。

真理的声音是元法烧毁的。

在布鲁诺死后9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出版了《新天文学》一书,第一次指出行星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的位置在椭圆形的一个焦点上。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站在威尼斯的圣马尔谷教堂塔楼上,第一次用望远镜观测浩瀚的天空,发现了哥白尼假设的天文事实,有4个卫星在绕木星不停地转动。

伽利略也因此受到迫害。

德国科学家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英国科学家牛顿又进一步证明了行星围绕太阳运行是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宇宙的秘密。

八年级物理下册7.4宇宙探秘教案新版苏科版4

八年级物理下册7.4宇宙探秘教案新版苏科版4

7.4 《宇宙探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初步了解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知道常用的天文单位.2.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三、教学资源多媒体四、教学设计自主空间一、引入图片:“嫦娥奔月”、东方红一号、神州五号发射.你能从以上的图片得到怎样的信息?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到实现飞天梦,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宇宙.对于地球上的万物,我们的古人认为是由“盘古开天”形成的,天圆地方;后来随着农业作物的生产,地域间进行贸易,交通发展起来,人们逐步发现地球是圆的;天文学的发展,在观测天体的运动规律基础上,对地球的了解越来越多……二、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地心说(托勒密)托勒密发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地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地心说这一学说从表面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日心说(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1543年,在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中系统地提出了日心说.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40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意大利学者布鲁诺进一步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仅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认识使哥白尼日心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三、量天尺的单位我们知道天体之间相距很遥远,用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来描述它们之间距离,显得不够用了.在天文学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天文单位( AU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1 AU = 1.496×1011m光年(l.y.)——光在真空中一年所经过的路程; 1 l.y. = 9.461×1015m 光年约是天文单位的1014倍.四、人类探索宇宙的辉煌历程.美国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等三位航天员,乘坐“阿波罗11号”,第一次登上了月球.1971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宇宙空间站“礼炮号”,从地球以外的地方来认识宇宙,探索它的奥秘.我国人们努力的探索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75年11月26日,发射“返回型遥感卫星1号”,并于三天后回收成功;1981年9月20日,成功地实现了“一箭多星”得发射;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太空中绕地球14圈后,安全返回.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太空遨游115.5小时,并在蒙古顺利着落.五、美丽的星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科学家根据自己的观测,并通过分析得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诞生于距今137亿年的一次大爆炸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现象:星球发出的光谱红移推出:各个星球的距离都在相互远离.五、教学反思《10.2液体的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观察实验,认识到液体内部与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与概括能力.(2)通过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应用,让学生体验STS精神.(2)通过观察和探究,激发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物理学习的兴趣,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三、教学资源1.教师用:大试管、小试管、水、盐水各一筒、刻度尺、压强计、铁架台2.学生用:小木块、塑料袋、矿泉水瓶、气球膜、水、盐水各一筒、刻度尺、压强计、铁架台.四、教学设计(一)新课引入:老师:请同学们将塑料袋装水,用手指按压塑料袋,你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感到有压力老师:请同学们把小木块放入矿泉水瓶中.教师提问:1、在这里,谁对谁有压强?2、木块对矿泉水瓶的什么部位有压强?学生回答:1、木块对矿泉水瓶.2、底部.教师提问:虽然存在压强,但是我们并不能“看见”这种压强,能否想一个办法让大家“看见”这种压强?如何证明存在有压强?学生:用气球膜蒙住无底的矿泉水瓶底,然后放入小木块气球膜向下凸(形变).(二)新课教学:1.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如果向玻璃管中倒水,橡皮膜会形变吗实验演示.教师提问:(1)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2)是小木块或是水,为什么都会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学生回答:(1)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2)都受到重力的作用.2.液体对容器壁的压强:如果在玻璃管的侧壁开几个洞,蒙上橡皮膜,会怎样?实验演示.教师提问:(1)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2)如果放木块,橡皮膜会形变吗?固体对容器壁有压强吗?(3)为什么固体没有而液体有呢?学生回答:(1)液体对容器壁也有压强(2)没有.(3)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小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能流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因此对阻碍它流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强.由于液体的这种流动性使液体产生的压强具有什么特点呢?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实验演示:将两端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横放,竖放)教师提问: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橡皮膜向里凹.实验演示:将容器变换方向向各处移动.教师提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液体内部处处存在压强.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各处压强不一定相等.小结:我们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凹陷程度可比较各点压强的大小.但这只是一种定性的方法.当需要定量测量各点的压强时,这种方法就不行了.3.压强计:那么要想测出液体内部的压强,我们需要一种仪器,你们想要什么呢?学生:有压强计吗?(1)压强计构造①U形管:当不受到压强时,两边的液面是相平的.②金属盒:蒙有一层橡皮膜.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就会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就越大.③刻度板:两侧液面读数相减即为高度差.④旋钮:可改变金属盒的方向,以测量各个方向的压强.(2)使用:教师演示,请学生读数.4.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教师提问:(1)请大家猜想一下,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深度、密度、方向(2)什么是深度?学生:到液面的距离.(竖直方向上)师总结:某点到液体自由面的距离即为该点的深度.自由面指液体和大气接触的面.(1)与这些因素具体有什么关系?学生:深度越大,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设计实验,准备器材:教师提问:需要哪些器材?学生回答:至少两种液体、压强计、刻度尺.为大家准备的两种液体是水和盐水.实验方法:教师提问:这么多因素,在实验中应注意什么?学生回答:控制变量法实验前交代:这个实验相对复杂,需要大家合作完成.学生分组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请学生说出得出的结论.打出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论:(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3)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4)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三)总结: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______(都有/都没有)压强.2.液体内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3.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______.4.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______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__.五、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复备
第七章第四节 宇宙探秘
【教学时间】________ 【教者】
【教学目标】
1.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2.通过对人类探索宇宙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执着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3.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在载人航天、登月工程方面所取得的伟大
成就对体现我国综合国力及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二、目标定学:
三、预习探学:
1.在古代人看来,地球是一块 的,并不 的土地,而天空似乎
是一个固定的 ,它从远处至上而下,和人看到远处的 融
为一体。

2.你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
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 (一)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阅读课本P34~35,交流下列问题:
1. 谁提出了“地心说”?“地心说”的观点是什么?
2. 谁创立了“日心说”?“日心说”的观点是什么?
3.你认为宇宙有中心吗?
4.科学家是借助于什么工具,对天体、天体系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使人们对宇宙有了更深的认识?
集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计算表达式吗?
38 WWW
(三)宇宙从何而来
1.阅读课本P37“读一读”,交流下列问题:
(1)关于宇宙的起源,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

(2)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始于一个“原始火球”。

在“原始火球”里,温度和密度都很 (高/低)。

这种状态极不稳定,最终,“原始火球”
发生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及、。

爆炸导致宇宙空间,温度则相应(升高 /不变/降低)。

温度到达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及至星和星等。

2.理论依据:
(1)观察演示课本P37图7-25,可知:当气球膨胀时,任意两个金属粒间的距离都在。

(2)阅读课本P41“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可知: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这一现象
说明。

这一发现为宇宙在膨胀(即宇宙大爆炸
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展
阅读课本“生活·物理·社会”,谈谈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步的时间表。

五、总结提学:
六、达标检学: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