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系列课件

合集下载

新航路开辟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新航路开辟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 探险活动是指新航路开辟,影响力扩展到所有大陆指的 是哥伦布到达美洲、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的过程,D项正 确;材料讲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兴起 与扩散是在17—19世纪,主要涉及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 确立,与材料信息不符,A项错误;B、C两项与工业革命 有关,与材料信息不符,错误。答案为D。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
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
解析:C 巧克力豆由最初因稀少而在中美洲部分地区被 当作货币使用,到19世纪后半叶成为大众消费品,与西方 资本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相关,殖民者引种和改进技术 等也是出于经济目的,其背后都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在 驱动,所以答案选C项,A、B、D三项均非根本原因。
(3)由欧洲商人主导:欧洲商人逐渐超越阿拉伯商人主导 了世界贸易,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引领了世界变 革的大潮。 (4)带有血腥掠夺的性质:欧洲商人的商品贸易中经常伴 随着欺诈等行为,甚至将非洲黑人作为商品,在非洲和美 洲之间贩运。商品的 Nhomakorabea界性流动
(2023·海南卷,11)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 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 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 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 品。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
拓展深化:新航路开辟后至工业革命前世界商品贸易的特点 (1)范围扩大,形成全球规模:新航路开辟前,商品流通主要局限于 欧亚大陆,形成了地中海贸易中心和东亚贸易中心。新航路开辟 后,跨洲的商品贸易形成全球规模,美洲、非洲逐渐融入世界市场。 (2)欧洲商品优势不明显:工业革命前,欧洲的手工业生产仍然落 后于中国,欧洲商品主要销往非洲、美洲,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处于 入超地位,欧洲人从美洲掠夺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4.辛亥革命 (1)江苏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成了民国的都督。 (2)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颁布一系列 法令和措施;发布《告各友邦书》;颁布《临时约法》。 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从南
京迁往北京。
5.北洋军阀统治:张謇创办南通大生纱厂。著名实业家中 江苏还有荣德生、荣宗敬。 6.国民大革命时期 (1)1927年北伐战争中,北伐军先后打败吴佩孚、孙传芳
和措施;孙中山颁布由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发布
《告各友邦书》。 ⑥1927年北伐战争中,北伐军先后打败吴佩孚、孙传芳的军
队,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⑦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武汉的 国民政府对峙。 ⑧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⑨1940年,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效忠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伪国
第5讲 江苏省地方史
一、中国古代史
1.春秋:吴国的都城在今江苏苏州。 2.隋唐时期:隋炀帝开通大运河;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 三段流经今江苏境内。唐朝时处于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 的扬州日渐兴盛,是对外交通重要港口。
3.明清时期
(1)明朝建都: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建都。 (2)江南作为全国经济重心地位巩固:苏州出现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萌芽,南京成为全国性商贸城市,以工商业著 名的市镇蓬勃兴起。
旅云集,交易兴盛。
③明清时期: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南京是全国性 商贸城市。
(2)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
①1842年,鸦片战争中,英军在南京下关江面,架起炮, 扬言攻城,清政府被迫屈服。
②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
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③1858年,英、法、美、俄四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 约》,南京被开放为通商口岸。 ④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⑤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颁布一系列法令

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中国现代史课件(共104页PPT)

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中国现代史课件(共104页PPT)
(A)
(2010·海南单科·22)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 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 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 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A)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31)1953年10月,中共 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 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 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政治
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
过渡
1、国民经济恢复
(土地改革)
2、一五计划 3、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 业) 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 体制确立
总况:
思想 外 社会 文化 交 生活
(2012·海南单科·19)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 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B)
(2012·海南单科·24)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 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 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 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影响深远的西方人文思想和璀璨的科技文化[ 高考]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影响深远的西方人文思想和璀璨的科技文化[ 高考]

2.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以现代主义为主流,苏联出现了 社会主义文学,亚非拉民族文学作品大量出现。苏联、亚非 拉民族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爱国主义精神;美术以现 代主义流派为主流;20世纪兴起的流行音乐为人们广泛接受, 音乐的大众化和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且随着全球化趋势加 强,音乐由民族走向世界;影视艺术由无声到有声,由黑白 到彩色发展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丰富着人们的 日常生活。
洞考情高效备考
1.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对本专题考查的重点内容及角度 (1)以西方人文主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历程,重 点考查了各个阶段人文思想的含义、特点及影响等。 (2)从物理学、生物学、两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等方 面来考查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从文学、美术、音乐、 影视艺术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成就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 角度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2.预计2014年高考可能考查的角度及知识点 (1)重视对中外思想文化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的考查,考查中 外思想的对比,理解思想变化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 内在联系,认识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产物及其对 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三次科技革命及世界文学艺术的流派仍将是命题的重点。
►线索二 以近代西方科技发展演变历程为主线,归纳世界 近现代科技的成就、特点及影响 1.16世纪末17世纪初,伽利略的研究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 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17世纪,牛顿的经典力学标 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定 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近代以来,物理学的发展逐渐摆脱神 学的束缚,呈现出对世界认识逐步深入的特征,即由宏观世 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2.近代对生命起源的探索,经历了由宗教创世神话到生物 进化论的认识过程。文艺复兴后,生物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中期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物竞天 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观点。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7 求生——近代化道路探索与社会转型课件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7 求生——近代化道路探索与社会转型课件

【解析】 由1912—1918年中国机器需用器具净进口值统计表可 知,中国机器生产需要的器具进口值总趋势是有较快增长,说明辛亥革 命后和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故选D项;1912—1918年 我国社会思潮主要是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而不仅是实业救国,且材料 并未体现社会思潮,排除A项;题干仅提到机器需用器具的进口值,并 没有与其他产业进行比较,所以没法得出近代产业结构变化的结论,排 除B项;题干中并没有提到进口的机器需用器具是国家投入,所以不能 得出国家对工业建设投入加大的结论,排除C项。
话题二 冲击转型——探索近代化的曲折道路
“近代”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两种不 同性质的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就是近代化的过程。 中国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领域工业化、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 化、法制化和思想领域的人性化、科学化为主要标志。这是整个世界近 代化最为主要的发展线索,中国近代历史也不例外。
第一部分
两大板块 纵横贯通 优势互补 珠联璧合
第二编 中国近现代史
板块二 专题纵向贯通——让理解更深刻 专题七 求生——近代化道路探索与社会转型
话题一 近代中国经济的调适与转型
通过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变动,充分认识整体的世界经济对中国 经济的影响,认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要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重要性及社 会转型的相关策略。
A.使清政府开始早期近代化尝试 B.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导致外国侵略势力发展到北京 D.加强了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
【解析】 据材料“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加密切”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
、文祥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掀 起了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故选A 项;19世纪末,《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 除B项;条约签订前,外国侵略势力已发展到北京,排除C项;鸦片战争 后,中国已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D项。

高三历史(新教材)二轮复习课件:第二讲 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

高三历史(新教材)二轮复习课件:第二讲 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

易错分析 两汉魏晋时期,世家大族控制着大量人口,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 入,世家大族和中央政府存在着争夺人口的矛盾。
▶易错点2 隋唐时期租庸调制与均田制之间的关系 5.(2021·辽宁大连一模)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 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 这一变化表明唐朝中期( ) A.赋税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明趋势上述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种演变说 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 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反映。
[对点训练] 题组一 经典对练——拿高分
1.(2021·广东梅州一模)明王朝统治所及的范围内,包括部分少数民族地区, 几乎都编造了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姓名、年龄、田宅、资产,并按 从事的职业划定户籍。明政府编造黄册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便于征收赋税 C.抑制土地兼并 D.缓和社会矛盾
题组二 易错防范——不失分 ▶易错点1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主要目的是征发赋役 5.(2021·山东青岛一模)清朝实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 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每户给印牌一张,写明本 户丁口、从业状况、财物状况;保长、甲长、牌长每天傍晚稽查各户有无 异样。这说明清朝的保甲制( ) A.与什伍制度性质相似 B.主要负责社会治安 C.乡里制和保甲制合一 D.已经形成封建割据
题组二 易错防范——不失分 ▶易错点1 西汉时期中央政权和世家大族争夺人口的矛盾 4.(2021·湖北宜昌二模)据记载,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 籍等多个类别。其中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三 个等级。西汉这样划分户籍的主要目的是( ) A.为豪强地主崛起助力 B.抑制地主的土地兼并 C.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 D.确立世家大族的地位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总结课件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总结课件

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A.文人画的特点? B.同期(二战后)西方流行 什么画派?材料的画作风格 与西方这一流派相同吗?
C.现实主义?反映社会现实,
图5
真实再现生活。50年代初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新中国践行办人民教育的理 念,开办工农速成中学。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与C相反,错误。
A.中国何时与西方国家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B.65年中国与苏联的外交关系?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进入恶 化时期,两国贸易急剧下降,军事摩擦不断
C.全方位外交什么时候?
D.新中国初期(1950-1952),即通过反封锁、反禁运斗争 使欧美西方国家对华经济封锁政策的失败
11.(2016年Ⅱ卷)“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
三、做题求精,提升能力 1.要做对题。 2.要提高效率。不要凭感觉做题,而要运用所学知识 和能力做题,提高正确率;同时,对于做错的题目要 找到原因和解决办法,不能重蹈覆辙。 3.进行限时训练。12道选择题,3道主观题必须在45 分钟内做完,其中选择题平均1分钟,41题15分钟, 42题和一道选做题各10分钟。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我们当时是不是处于工业化建设时期?我们当时 是不是在向苏联学习?——一五计划,借鉴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经验
时空定位:1953年 提取年画信息:标题——数他劳动强——感情色彩?(肯定劳动) 设问:该作品+选项=对该作品进行一个评价解释
A.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基本风格?年画是文人画吗? B.当时属于社会主义生产吗?社会主义制度什么时候建立的?
精练高考真题(10分钟)
1.(2019年Ⅰ卷)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 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 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 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总结课件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总结课件

三、做题求精,提升能力 1.要做对题。 2.要提高效率。不要凭感觉做题,而要运用所学知识 和能力做题,提高正确率;同时,对于做错的题目要 找到原因和解决办法,不能重蹈覆辙。 3.进行限时训练。12道选择题,3道主观题必须在45 分钟内做完,其中选择题平均1分钟,41题15分钟, 42题和一道选做题各10分钟。
20世纪50-70年代城市化进程
此时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与国家政策变化密切相关
复习重点
历史分期
知识点
改革开放前 的中国
政治:外交政策变化与国内经 济、文化的联系
经济:工业化建设 人民积极参与经济建设
文化:教育发展的表现 与经济建设、外交政策 变化的联系
精细化选择题方法技巧
精细化选择题方法技巧
真题解析
1.(2019年Ⅰ卷)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 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 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5.(2017年Ⅲ卷)图5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 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图5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6.(2016年Ⅰ卷)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 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 年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 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4.克服两个不好的习惯:只做选择题,不做主观题; 对于主观题,只看、只想,不动笔。 5.端正态度:把平时的考试当高考。养成认真对待考 试的习惯,把平时的考试当作培养自己能力的过程; 在考试中学会时间分配、审题技巧、难题处理等应考 之道。 6.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认真整理、回顾错题;用心 听试卷讲评课,弄清失误的原因,题不二错。 7.确立目标:历史知识非常庞杂,要学会确立目标, 各个击破。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世界史板块总结(共76张PPT)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世界史板块总结(共76张PPT)
2.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确立 (1)标志:美国 1787 年宪法的颁布,三权分立体制确立。 (2)体现的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三)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1.文艺复兴(14—17 世纪) (1)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对人们思想的 垄断和束缚。 (2)成就:代表人物有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3)历史影响: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2.宗教改革(16 世纪) (1)原因:中世纪教权主义对社会发展的阻碍。 (2)成就:马丁·路德等。主要观点: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信仰即可得救。 (3)影响: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 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 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②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 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1921 年 3 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决定实 行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以 1936 年苏联宪法 的颁布为标志,“斯大林模式”确立,高度集中、集权是其基本特征。
2.成就:1687 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物体运动 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3.影响 (1)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综合。 (2)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促进了两次科技革命的出 现。 (3)为法国启蒙思想奠定了科学基础。
三、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文明多样性、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3.启蒙运动(17、18 世纪) (1)背景 ①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②近代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2)核心:理性主义。 (3)成就 ①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百科全书派等。 ②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权分立、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论等。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公开课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公开课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 生困惑的问题,如历史事 件的因果关系、历史人物 的评价等。
问题解析
针对每个难点问题,进行 深入浅出的解析,帮助学 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决 方法。
实例分析
结合具体的历史实例,对 难点问题进行实际分析和 应用。
易错知识点解析
易错知识点
学生在练习和考试中容易出错的 知识点,如时间节点、人物名称
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模拟考试的时间,确保
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
制定考试范围
根据高考历史考试大纲,确定模 拟考试的考试范围和知识点覆盖
面。
发布考试通知
提前发布模拟考试通知,提醒学 生做好复习准备。
考试成绩分析
成绩统计
对学生的模拟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学生在各 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项,缩小选择范围。
历史知识运用
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对选 项进行判断,确保答案
符合史实。
逻辑推理
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进 行逻辑推理,验证答案
的合理性。
材料题解题技巧
01
02
03
04
阅读材料
认真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 和核心观点。
问题分析
明确问题要求,根据问题对材 料进行分析。
史实结合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对材料进 行解释和说明。
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在掌握历史事件背景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事件的意义和影 响,包括对当时社会和后世的影响,有助于深化对历史事 件的理解。
历史事件的经过和结果
了解历史事件的经过和结果,包括主要人物、时间、地点 等,有助于构建完整的历史事件框架,把握事件的来龙去 脉。
历史人物分析
1 2 3
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

“四新”形势下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备考课件

“四新”形势下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备考课件

二、2023年河北省高考研究:
8. 下图为留存至今的一封实寄信件封面,上面贴有1930年3月“赣西南赤色 邮政”的邮票。
由上述材料可知( ) A. 革命根据地注重基层组织建设B. 苏维埃政府初具国家政权形态 C. 江西和湖南革命政查知识点】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第一次国共合作 与国民革命;广州起义;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 【试题解析】 必备知识:农村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革命统一战线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1930年3月,赣西南。 历史解释——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革命统一战线
历史解释——调拨、选购、热带、香药等、海外商贸、区域经
济、集镇、民间贸易。
二、2023年河北省高考研究:
5. 明代《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中载有描绘农具制作、果木种植 嫁接、蔬菜移栽等场景的全新耕织图(下图)。这可用于说明,明代:
A. 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B. 农具制造工艺革新 C. 种植物种日渐增多 D. 集体劳作形式盛行
【试题解析】 必备知识:1.概念解读:文化遗存;打制、磨制石器;粟;
半地穴式房址;北京人遗址;河姆渡遗址;二里头遗址;兴隆
洼遗址;(选必细节知识)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张家口历 史解释——文化遗存、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半地穴式房址、 陶器、文化特征、北京人遗址、河姆渡遗址、二里头遗址
的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试题解析】
必备知识:中英《北京条约》;地方对中央离心力增强;英国 在华势力范围扩大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晚清;北京;
历史解释——中英《北京条约》、督抚;
史料实证:中英《北京条约》的有关规定
二、2023年河北省高考研究:
7. 晚清时期,常关、海关、厘金局三者业务范围变化示意图如下:这一变化 过程表明( )

高中历史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PPT1 〔人教课标版〕

高中历史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PPT1 〔人教课标版〕

不同点: 1、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儒家思 想认为每一个人应该恪守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理应承担的责任和所扮演的角色,提倡 人伦价值,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戈拉认为 “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他们的言论思辨往往完全从个人的角度 和利益出发,否定权威,敢于创新。 2、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古希腊哲学家强调人的平等。儒学高度重视伦理纲 常,“三纲五常”在儒学家看来是天经地义、永恒不变的天理,而孔子追求礼乐社会 实际上是在极力维护君主统治体系下的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这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 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古希腊智者学派中的激进派反对城邦中存在着的明显的阶级区 分和不平等现象,要求在城邦内实现教育、财产、种族方面的人人平等。斯多亚学派 则认为人人生来都具有理性,人人生而平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的西方人文主义核心理论,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生奠定思想基础。 3、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合二为一,讲究天人合一,但儒家在人与自然的研究方面, 则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自然和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对 自然与人的探索采用不同的方式,所以,在其人文主义精神中充满理性和激情,理性 是认知世界,发明技术,探索宇宙自然的奥秘的力量;激情是追求浪漫,寻找快乐, 欣赏美感的动力。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关注的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 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 精神。
(二)经济上: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 1.农业:
(1)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
(2)经济形态
(3)土地制度
(4)水利工程
2.手工业: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 营形态。

2024年高中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新教材) 中国古代史专题整合

2024年高中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新教材) 中国古代史专题整合

政策 内容
羁縻 中国古代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任用少数
政策 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吏。源于秦汉,兴盛于唐
和亲 联姻
①西汉初年,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西汉中期,昭君出塞,恢复和亲 ②唐朝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③清朝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①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
解析 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地方第一级行政区“军需粮草自成一体,财力 雄厚”,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后来,“州”性质的变化体现了地方第一级行政 区的重要性,这样做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镇压地方叛乱,故C项正确。“地 方行政层级的调整” 是“州”性质变化的结果,而不是原因,A项错误。B、D 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救济优抚 (1)救济:为维护社会秩序,中国历代政府重视社会救济,政府主要负责救灾, 民间组织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 (2)优抚:优抚老弱贫苦群体、尊重与赡养老人是中国的传统,中国历朝都 重视对老弱病残的优抚,以宣扬政府的合法性。
对应训练
1.(2023山东青岛模拟)西周的名籍制度主要登记的是宫廷卫兵和军队士卒 的个人身份资料。春秋后期,开始出现以家庭为基本登记单位、包括“广 土众民”的户籍制度。人口管理制度的变化( A ) A.适应了诸侯争霸的需要 B.激化了社会矛盾 C.导致了宗法分封制瓦解 D.加重了民众负担 解析 由材料可知,户籍制度相较于名籍制度,更进一步加强了对民众的管 理和控制,有利于收取赋税和征派兵役,适应了诸侯争霸的需要,故选A项; 户籍制度是社会管理的途径,并未加重民众的负担,激化社会矛盾,排除B、 D两项;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宗法分封制的瓦解,排除C项。
2.民族交往
交往 内容
民族间 民族之间的战争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灾难,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之 的战争 间的交往。匈奴、突厥等少数民族曾多次袭扰中原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ppt课件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ppt课件

(一)、隋的建立和统一
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定都长安。 统一:589年,隋文帝杨坚派杨广率军攻入建康
灭陈,统一南北。
(二)、隋朝的建设
1.兴建两都:长安和洛阳 2.广设仓库 3.开通大运河:隋炀帝
4.修筑驰道:北方两条大道
二、隋朝(581年——618年)
2.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
①兴建两都:宇文恺主持;隋文帝-大兴城(长 安东南);隋炀帝-东京洛阳。
从世家大族 手里集中到 中央政府 ,大大加强
了中央集权。 ③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何谓“明经”?
• 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 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 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 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 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 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 。
4、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1)制度: 科举制 。 隋文帝 废除九品中正
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
政府开始设立 进士科 ,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
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2)影响: 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
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 打破特权垄断 、
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
3、民间手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二、隋唐时期的经济
三)商业:
⑴内贸: ①隋唐时期,都市商业发展,柜坊和飞钱问世;
②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草市作用显著, 夜市繁荣;
⑵外贸: ①丝绸、瓷器:远销欧洲、非洲; ②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管对外
贸易,商船规模大、利润可观,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③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高考研究2(共61张PPT)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高考研究2(共61张PPT)

(一)中国古代史(4题)
(二)中国近现代史(4题)
(三)世界史(4题)
◇怎么考/选择题渐趋主观化 (一)命题趋向——选择题主观化 经过长期的探索,选择题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全功能题型。但这几年选择 题的主观化趋势越来越强,考查深度逐年加强。所谓“选择题主观化”,即选 择题的选项设置体现思维含量,使考生在解答选择题时要根据材料生成必要的 观点。这表明高考历史选择题的主旨是加强考查学生的思维力度及思维过程; 功能由考查客观的史实知识转向考查考生的主观认识。试题通过全新的情境创 设,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文内涵,摆脱教材程式化的历史叙述,突破考生形 成的固有思维模式,让选择题呈现出新认识、新思想与新观点。由此可以看出 考生发现正确答案的过程,既是对史料解释(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受教育的 过程。选择题主观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审题干 1.审出处——明主题 阅读材料时,除了注意材料正文外,也要特别留意材料的出处。材料的出 处一般都反映着材料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注意出处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材料的 中心含义。特别是材料出处如果放在材料前面,就须更加留心细读,它对解题 有着很大的作用。 2.审省略——重关联 阅读材料时,我们大多能够注意材料的开头和结尾,但同时我们还要注意 从省略号前后获取有效信息。有的时候材料原文会很长,但试题只能摘录其中 一小部分。从哪一句开始摘录到哪一句截止,其开头和结尾两句,必然要考虑 为答题服务;而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 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怎么解/分步规范解答 “高考历史,无材料不成题”。这是当前,也必然是将来高考历史题的一 种常态。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提供的是一系列具有参考性或启示性的信息,给予 启发性的答题帮助。然而在实际答题中,很多考生存在审题不清、逻辑混乱、 条理不清晰、语句烦冗、抄袭材料、要点不完整等问题。有效规避这些问题的 最佳方法,就是要借助语文学科思维,用分层的方法分解分析材料,进而把握 材料主旨和结构。 任何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本身都是由事件或现象本身和相应的“前因后 果”构成,“前因后果”即历史学科中经常提及的“背景、原因、结果、作 用、意义”等元素。用材料分层解题的方法更多地适用于针对历史事件或历史 现象本身设问的答案,诸如“特点、措施、主要内容、思想主张”等,而对 “因果”类的设问,需要考生在材料分层的基础上联系时代背景或国内外的社 会、政治、经济、环境等非材料知识再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水浒传》
明朝
王阳明发展心学
1376年明太祖废行中书省, 设立三司。1380年废除宰相。 明成祖时,内阁制形成
14——16 世纪
1487年
事 年 表 式 样 迪亚士到好望角。
文艺复兴运动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拉菲尔 哥伦布到美洲
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 1492年 和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5——19 明后期,江南出现了资本主 世纪 义萌芽。
4、学生历史学习最害怕的时间,只要靠时间或者和 时间有关的内容,错误率会很高。
例1、(08年南京一模卷)图片承载着历史,它往往反映着一个 时代的特征。下列图片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 风貌,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合作社的农民 ②全民炼钢铁 ③走进新时代 ④“东方红”1 号
例2.(09年南京期末卷)毛泽东指出:“凡属于 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 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 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 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 前提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渡江战役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阶段性特征: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15世纪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15-16世纪的世界:
年 代 轴 式 样
特征:资本主义兴起 政治:———— 经济:新航路的开辟
文化: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核心内容:人的解放,世界的解放)
15世纪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2、17——18世纪
手工工场时期
年 代 轴 式 样
晚清政府 (1840---1912)
北洋军阀的统治(袁世凯专制和军阀分裂) 北洋军阀 新文化运动(1915)和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 (1912---1927) 国民革命运动发展和失败(1924---1927)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1937---1945) 国民政府 (1927---1949) 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
例5、(2008年江苏卷)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 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 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 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 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战的 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的发展(南方经济发展)
四、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强调制度革新和全面繁荣 五、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宋元,强调经济、 思想继续发展 六、统一的多民族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明清,强调
明清农耕经济繁盛和政治、思想、外交衰落
中国近代史时序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60) “两半”社会的形成和近代探索(1860--1901)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覆亡(1901—1911)
初中历史教材虽然是通史,但是由于内容少,衔接困难,
而且对历史事件、现象的分析要求不高。高中教材是专
题史,没有时序,很多学生云里雾里,一团浆糊,在做 题过程明显的体现出三个方面的不足,而这三个方面恰
恰是高考最要求具备的:
(1)对时间信息不敏感、 (2)对历史事物的先后顺序不清楚 (3)对历史阶段性特征不透彻
例3、(2008年广东卷)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 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 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级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级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例2、(2008年江苏卷17)右图是中国艺术家创作 的一幅画,它最可能创作于 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后期
例3(2008年江苏卷18)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 出现最晚的应该是
A.《格尔尼卡》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自由引导人民》
D.《日出印象》
(2)利用时间暗示的阶段性特点解题的
二、怎样帮助学生形成通史知识体系:
(两个阶段实施) 1、高二上或高二下(三本书或者五本书教学内容完成),
按老教材的目录结构过一遍。
形式:(1) 动员学生借老教材 (2)印发粗线条的通史讲义
2、高三下2月---4月底,二轮通史复习 (现在正在做)
A、主要目的:强化时序 牢记关联 把握特征 厚积薄发 B、铺垫: (1)根据新说明,编制知识梳理材料和填空训练,把必修 三本书过一遍 (2)默写教材章节目三级结构,教材的框架不动摇。 C、主要形式 (1)按时间划定历史发展的阶段,突出社会的转型时期 (2)在黑板上划年代轴,根据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块N 类别,想教材、翻教材落实处理同一时期的史实。 (3)配备《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通史阶段简表》 《历史阶段特征概述》三样资料
新中国1949-1956年过渡时期(核心知识点整理)
类别
考点
政治
新中国成立与民主政 治制度的建设
通 考点提示 史 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表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 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 样 立与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南京市二轮复习系列之一
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的思考
一、为什么要通史(时序)复习
1、考试说明是按通史顺序编排的 2、高考试卷也是按通史顺序编排的
高考的考试说明编写是通史体例。但是历史教 材的编排,却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学习模 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 一般来说,专题学习一般到大学或研究生阶段才 可以进行,在高中应该以通史形式学习为主。在 新高考试卷命制中,历史科目试题的呈现方式还 是按照通史编制的。 ———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
近代世界部分考点一览 时期 阶段 工业 革命 前的 世界 思想 人文 主义 的发 展 经济 世界 市场 开始 形成 世界 市场 初步 形成 世界 市场 最终 政治 英美 率先 确立 民主 政治 制度 马克 思主 义诞 生 法德 民主 政治 巴黎 制度 公社 工人 运动 科技 文艺 文艺 复兴 时期 的文 学
例4、(2008年广东卷16)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 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例5、(2008年广东卷23)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通 史 简 表 式 样
通史阶段史实归纳简表(一)
中国史 时期 政治 西周时期 的政治制 度及特点 先秦 经济 农业:刀耕火种到铁犁 牛耕耕,土地私有制的 确立,小农经济的含义, 农业特点;官营手工业, 夏商周青铜铸造成就、 铁器的出现与推广,商 朝烧制出原始瓷,商代 至战国丝织业成就;商 业的兴起。 文化 百家争鸣,儒 家思想的形成; 司南;《诗 经》、楚辞, 汉字的起源、 演变,绘画的 起源。 选修 商鞅 变法; 孔子; 秦始 皇。 政治 雅典民主政 治;罗马成 文法的形成, 罗马公民法。 经济 外国史 文化 欧洲人文思想的萌 芽,智者学派,苏 格拉底。 选修 梭伦改 革;柏 拉图, 亚里斯 多德。
黑奴贸易
离经叛道的李贽
明末清初 徽理学的批判 清(鸦片 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519— 1522年
16世纪 17世纪初 1640年
麦哲伦环球航行
马丁· 路德 宗教改革 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 定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阶 段 特 征 式 样
中国现代史 (1)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 民主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共领导多党合作民主 协商政治制度确立,人民代表大会确立。 经济建设:建国初经济恢复时期(49—52年)。有计划 的经济建设时期(53—57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一五计划的制定,一化三改造。 外交方面:建国外交政策及成果。50年代中期的外交政 策成熟及其成果。
一、为什么要通史(时序)复习
3、新课程高考卷直接考查时间或者利用时间信息解题 的试题很多
粗略统计
试卷
2007年广东卷
总体量
25
涉及时间的题 量 17(68%) 13(52%) 14(70%)
2008年广东卷 2008年江苏卷
25 20
(1)直接考时间的
例1、(2008年广东卷11 )“人间处处倡民主,天 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 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例2、(2008年江苏卷6 )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 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 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 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例4、(2008年江苏卷)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 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
例1.(2007年广东卷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 农耕生产的是
前221年 隋唐时期:
220年
589年
907年
全面梳理
年 代 轴 式 样
必修一:政治
三省六部制度 科举制度
重点突出
农业:曲辕犁
必修二: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