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电子版

合集下载

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7.12.29•【文号】国卫医发〔2017〕73号•【施行日期】2017.12.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部署,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稳步推进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要求,总结推广2015-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有效做法,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制定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2018-2020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将继续委托第三方开展工作效果评估,并联合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和主题活动,对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示范岗位、示范个人等先进典型进行挖掘、宣传和表扬。

各地在实施过程中的工作动态、先进典型和意见建议,请及时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和国家中医药局医政司。

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2017年12月29日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实施3年来,全国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人员按照统一部署,积极落实各项重点工作,以创新举措不断提升患者满意度,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对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出了新要求,医学发展、科技进步、医改深入为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一、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1.推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加强医疗资源调配和统筹,提高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服务水平,建立医院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以便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

2.构建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

在县级以上城市建设综合性医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将医疗服务下沉到基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3.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

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居民享受到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减轻二次转诊的负担。

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1.加强医生培训和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加强医生的职业培训,提高医生的专业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能力。

2.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评估,确保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惩治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3.加大对医疗纠纷的调解力度。

建立医患纠纷的调解机制,提供公正、快速和低成本的纠纷解决途径,维护医患关系的和谐稳定。

三、提升医疗服务效率1.推行医疗服务标准化管理。

建立医疗服务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推行讲求效率和质量的“先诊疗后结算”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2.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

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和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互联互通,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

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加强医疗科研和技术创新,推动医疗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医疗服务的效能和效果。

四、加强医疗服务监督管理1.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督和投诉举报机制。

加强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处理投诉和举报,营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

2.加大对医保基金的监管力度。

加强医保基金的监管和使用审计,防止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腐败行为,确保医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3.完善医疗服务质量考核和评估体系。

建立医疗服务质量考核机制,将医疗服务质量纳入医疗机构评估体系,激励医疗机构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包括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加强医疗服务监督管理。

2024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3篇)

2024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3篇)

2024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医药管理局为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的成效,下达了《____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____》(国卫医发[____]____号),广西卫生计生委和中医药管理局根据文件精神制定和下发了《广西医疗卫生系统“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桂卫医发[____]____号);县卫生局根据文件精神,推选我院作为全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示范医院;我院结合医改和等级医院复审工作开展的情况,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要求:在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同时,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____版)》的要求,通过采取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改善就医环境、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患沟通等措施,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活动目标:与上级部门文件要求同步,在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的时间内,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让人民群众感受医疗服务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患关系和谐。

11三、具体措施:(一)高度重视此项活动。

由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为此项活动的组织机构,负责制定活动方案,将活动任务进行分工,监管活动方案的实施。

(二)推选“畅通绿色通道”为我院此项活动示范项目。

1.加强急诊力量。

增加2-____名医师到急诊室,缓解门急诊高峰时段、节假日、晚间门诊的压力。

保证急诊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

2.启用门诊输液室。

将一楼急诊室为急诊输液病人和手足口病人输液;二楼门诊输液室为门诊病人输液。

缓解了门诊输液病人无座位输液和长时间等候的现象。

3.实施急慢分治。

加强急诊分诊,急危重症患者与一般急诊患者分区救治,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4.加强急诊住院和手术的“绿色通道”。

加强创伤、农药中毒、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高危妊娠孕产妇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需紧急抢救的危重患者继续实行先救治后结账;对需要紧急救治,但无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确无力缴费的患者,给予及时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防止发生突破道德底线情况。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汇总3篇)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汇总3篇)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汇总3篇)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1)一是服务流程不断优化。

截至9月底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有9家接入安徽省医疗便民服务平台;建成11个区域远程医学中心,形成覆盖市、县、乡三级远程医疗服务网;3家医院开通微信和支付宝支付功能;更多患者从中受益,减少了排队次数和等候时间。

二是规范医疗行为,提升医疗质量。

全市所有公立医院落实医疗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加强对价格高、用量大、非治疗辅助性等重点药品监控力度,完善药品重点监控预警管理机制,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面推进“临床路径管理+按病种付费”模式,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截至9月底全市县级二级综合公立医院全部开展临床路径工作。

三是紧密型医共体助力分级诊疗。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目前全市共建立紧密型医共体试点11个,每个医共体牵头医院都分别选择1—2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紧密型试点,要求做到“三联、四通、五确保、六不变”。

坚持医保基金预算包干机制;落实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有序实施双向转诊。

开展县乡医疗机构部分病种“同病同价”试点,用价格机制倒逼县级医院将病人向下转诊;建立医共体内利益分配新机制,用激励机制鼓励县级医院将病人向下转诊。

上半年可补偿费用占比为89.29%,实际补偿比为78.63%,分别高于省试点县平均水平0.31个找总结点和1.84个找总结点;县域外住院人次同比减少12.2%。

四是临床路径管理和按病种付费规范医疗行为。

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根据医院类别不同分类实施,实施病种不少于100种,三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完成率占出院总例数的30%,二级医院不少于50%。

同步推行临床路径下的按病种付费,上半年,市、县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按病种付费补偿共59207例,占上述医疗机构总住院人次的34.9%,按病种付费补偿支出占上述医疗机构总住院补偿支出的41.3%。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模板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模板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模板进一步改进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为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巩固和深化“三好一满意”活动成果,加强医院内部管理,进一步改进医疗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和医务人员行医满意度,根据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局制定的《广东省改进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自—,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实施进一步改进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行业精神,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中的突出问题,同步推进医疗体制机制改革和改进医疗服务行动,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要求,突显医疗公益性、提升医疗质量安全、加强医患沟通协调,增强全市医务人员和患者改革成果的获得感,建设人民满意的医疗服务体系。

二、工作目标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进,患者满意度、社会满意度、医务人员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按时完成改进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十大目标(附件)。

三、实施原则(一)坚持改革创新。

推动改进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要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相结合,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实现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医疗队伍的充实培养、医疗服务模式的有效转变等。

(二)坚持提升内涵。

推动改进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要与医学科学发展规律相结合,以医疗质量安全为核心,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和基本规范,不断提升优质服务内涵。

(三)坚持医患并重。

推动改进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要同时提升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接受者双方的体验,以改进行医感受和就医感受为出发点。

要采取有效措施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充分调动、发挥医务人员积极性,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主要内容围绕《广东省改进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提出的“扩大预约比例、实现分时预约、强化院前急救、加强护理力量、落实优质护理、推广临床路径、加强合理用药、加强社工服务、强化信息公开、加强纠纷调解”等改进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十大目标,实施以下五项行动。

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15‟2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医疗服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

随着医改逐步深化,根据新形势下医疗服务需求变化,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改进医疗服务流程,创新方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措施,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群众路线教育,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提高社会满意度,和谐医患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制定本行动计划。

总体要求: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行业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反映比较突出的医疗服务问题,大力推进深化改革和改善服务,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科技支撑等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工作目标:自2015—2017年,利用3年的时间,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一)优化诊室布局。

根据门急诊患者病种排序及其常规诊查流程,合理分布各专业诊室和医技检查室,分楼层设置挂号、缴费窗口,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

(二)保持环境整洁。

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卫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保持干净、整洁、安全、舒适。

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

(三)设置醒目标识。

就诊区域设置建筑平面图、科室分布图,指示标识清晰、明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

(四)提供便民设施。

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放射检查时为患者提供更衣条件和符合规范的放射防护。

2024年改善医疗服务计划(三篇)

2024年改善医疗服务计划(三篇)

2024年改善医疗服务计划为____“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安排,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平安医院”建设,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我院具体做了以下工作:一、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1、严格____执行医疗卫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执业。

集中对全院职工进行了法律法规专项培训工作,培训完成后进行考核。

2、健全并落实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转诊制度等。

3、严格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并进行考核。

4、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

重点是____《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

5、加强科室能力建设,做到设备设施齐备、完好。

尤其是急诊室,定期检查急诊室设施、药品情况;急救患者先抢救、后缴费,实现急诊抢救迅速到位,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6、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7、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会议,积极整改落实各级质量检查发现的问题,做好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工作。

二、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医。

1、对服务流程进行优化,简化环节,发现科室布局不合理的地方及时进行调整,让布局更加合理,方便患者就医。

2、统一制作科室标识,使其规范、清楚、醒目。

3、医院为病人提供清洁、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和便民服务措施,维修建筑,增加便民就医设施,做到有有候诊椅,有饮水设施、有轮椅等。

三、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增进医患沟通1、医护人员自觉维护病人的权利,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2023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23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23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推动医疗服务的提质、扩容和便民化,为全体居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就2023年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进行详细叙述,内容包括目标、政策措施、资源投入和绩效评估四个方面。

一、目标1.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强化医生队伍建设,提高诊疗水平和医疗安全,减少医疗事故发生。

2. 扩大医疗服务容量:增加医疗资源供给,建设新的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覆盖率和容量。

3. 便民化医疗服务: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高网上就医、挂号、缴费的便利程度。

二、政策措施1. 加强医疗资源配置: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县乡一体化”医疗体系的建设。

2.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跨机构合作的医疗协同机制,推进大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的合作,提高两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资源共享。

3. 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质量监管,建立医疗质量评估制度,对医疗机构的技术攻关和创新进行支持和鼓励,提高整体医疗质量水平。

4. 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加大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电子健康档案、电子处方、电子挂号等信息化项目的应用,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便利程度。

5. 支持医生队伍建设:加大对医生培养和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医生的职业满意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医疗工作,提升医生整体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

三、资源投入1. 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新的医院和卫生院,并对现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医疗设备的先进性和精确性。

2. 人力资源投入:增加卫生人员的配备数量,扩大医学院校的规模,培养更多的医学专业人才,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

3. 资金支持:加大对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提高医疗机构的运营资金,优化医疗服务收费制度,降低患者就医的经济负担。

医院关于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医院关于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医院关于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健康服务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等手段,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方案》主要内容《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巩固切实有效的医疗服务举措。

医疗机构要建立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等。

2. 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实现急慢分治;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以一卡通为目标,实现就诊信息互联互通;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以签约服务为依托,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以人文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以后勤服务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

3.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包括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医疗安全等方面。

4.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包括优化挂号、就诊、检查、取药、住院等环节,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5. 加强医疗服务资源配置。

包括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医疗资源下沉等。

6. 提高医疗服务人员素质。

包括加强医疗服务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服务人员待遇、加强医疗服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等。

二、医院落实《方案》的具体措施1. 成立组织机构。

医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

2. 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时间表和责任人。

2023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范文

2023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范文

2023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范文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当前我国的医疗服务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疗资源不均衡、医患矛盾突出等。

为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制定一份行动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大医疗资源投入1. 增加卫生人员数量2023年将加大对医疗机构的人员配备投入,特别是核心医疗岗位,如医生、护士等。

通过招聘和培训,提高医疗机构的人员数量和质量,确保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高效性。

2. 增加医疗设备和药品供应针对医疗服务中存在的设备不足和药品短缺问题,加大对医疗设备和药品采购投入。

同时,加强对医用设备和药品的质量监管,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完善医疗体制机制1. 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

对优质医疗服务提供者给予奖励和激励,对医疗差错和服务不满意问题进行严肃处理,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

2. 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医保支付方式从按项目付费向按病种付费转变,激励医疗机构提供质量更好、效果更佳的医疗服务,优化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益。

同时,加强对医疗费用的监管并建立全面的价格调控机制,确保医疗服务费用合理、可承担。

三、加强医患沟通和信任建立1. 建立医患沟通渠道加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建立医生患者互信互利的关系。

通过建立医患沟通平台,提供在线咨询、预约挂号等服务,方便患者获取医学信息和就医指导。

2. 加强医患教育和宣传开展医患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流程和医学知识的了解,增强医患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同时,加强医疗机构的品牌建设,提升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

四、推动医疗服务的互联网化1. 推进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的建设加快推进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的建设,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

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医患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首先,我们将加强医疗设施建设。

通过增加医疗设施的投入,
提高医疗设施的设备水平,增加医疗服务的容量,以解决当前医疗
资源不足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医疗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确保医疗设施的正常运转,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其次,我们将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加大对医疗人才的
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医疗人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同时,我们还
将加强对医疗人才的激励和保障,吸引更多优秀的医疗人才加入到
医疗服务队伍中,提高医疗服务的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医疗服务的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设医疗信
息平台,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互通,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同时,我们还将推动医疗服务的在线化和智能化发展,为患者
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体验。

最后,我们将加强医疗服务的监督和管理。

通过建立健全的医
疗服务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医疗服
务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医疗服务的评估和考核,
激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总之,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
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4篇)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4篇)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为扎实改进我院医疗服务,我院根据《舒兰市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制定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方案具体如下:一、总体要求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行业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科技支撑等措施,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反映比较突出的医疗服务问题,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工作目标自____一____年,用____年时间,努力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三、实施范围全院各科室基本辖区卫生机构。

四、工作内容(一)加强核心制度落实,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1.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

发挥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质量控制与管理作用,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和评价的规范化和同质化。

至____年,建设院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建立健全医院、职能部门、科室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履行考一核、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的职责。

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至少每季度督导评价一次,职能部门每周至少深入科室查房二次,科室质控小组每月对科室医疗质量督导评价一次。

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的重点病种病例信息登记比例不低于____%。

2.落实医疗核心制度。

认真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分级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危重病人抢救、会诊、手术分级管理、术前讨论、查对、病例书写规范与管理、交接班、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等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

(二)深化十项措施执行,改善患者就医体验.3.优化诊室布局流程。

根据门急诊病种排序及其常规诊查流程,合理布局各专业诊室和医技检查室。

分楼层设置挂号、缴费、医保、新农合、分级诊疗转诊窗口,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

2024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24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24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4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是一个为了推动医疗服务的改善和提升的行动计划。

下面是该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一、优化医疗资源配置1. 加大医学教育投入,提高医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增加医学院校的招生计划,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通过提供奖学金、津贴等方式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医学专业。

2. 完善医疗服务机构设置,提高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根据各地区的人口分布和需求情况,合理规划医疗服务机构的布局,确保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均衡分配。

3. 加强医疗设备的更新和维护。

增加医疗设备的投入,更新陈旧设备,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同时,建立设备维护和保养的体系,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改善医疗服务流程1. 推广和应用电子健康记录系统。

建立统一的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互通和共享。

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避免因信息不全或错误导致的医疗事故。

2. 强化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沟通和协作。

建立多学科、多部门的沟通机制,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3. 增加预约挂号和加号服务。

通过推广互联网预约挂号平台,减少患者的排队等候时间,提高就诊的便捷性和满意度。

同时,根据就诊情况合理安排加号服务,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

三、提高医疗服务质量1. 完善医疗服务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客观、全面的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对医疗服务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绩效进行评估。

将评价结果作为医疗服务的质量监控和改进的依据。

2. 推行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建立医疗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制度,强化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同时,加强对医疗事故的调查和追责,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绩效考核。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和培训,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医务人员积极改进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四、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1. 加强医疗技术研发和转化。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8.10.16
•【文号】国卫办医函〔2018〕894号
•【施行日期】2018.10.1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医疗质量
正文
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
核指标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8〕8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
为落实《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73号),指导各地做好改善医疗服务效果评估考核工作,我委组织制定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

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对照考核指标(附件1、2),加强对改善医疗服务工作的指导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联系人:医政医管局罗睿、王斐
电话:************、68791889
附件:1.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医疗机构)
2.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18年10月16日。

中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

中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

中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医院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服务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二、目标和策略1.目标:提高中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2.策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目标:a)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医生和护士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b)强化科学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各项管理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c)优化医疗设施和设备:增加医疗设备的投入,更新陈旧设备,提高中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d)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与其他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互相学习和借鉴经验,提高中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e)增加医疗资源的供给:增加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三、实施步骤1.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或培训中心,提供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课程,包括中医理论、中医诊断、中医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2.设立质量控制部门:建立质量控制部门,负责医疗服务的质量监督和评估,制定医疗服务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3.提高医疗设施和设备的投入:增加医疗设备的投入,购买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中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4.积极开展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与其他医疗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享医疗资源,互相学习和借鉴经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5.加大对乡村医生的支持力度: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6.加强医疗服务宣传: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宣传片、展览、座谈会等,向社会宣传中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吸引更多的患者来就诊。

四、预期效果1.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专业培训、科学管理和优化设施设备等措施,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我们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提供持续的专业培训,医务人员可以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和需求。

此外,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也是必要的,以鼓励医务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我们应该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通过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和医疗信息交流平台,可以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互通,避免了多次重复检查和不必要的医疗过程。

此外,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更好地利用医疗数据,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第三,我们应该加强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权益和意见,给予患者足够的信息和选择权。

同时,患者也应该尊重医生的专业意见,积极参与医疗决策。

通过加强医患沟通,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第四,我们应该加强医疗服务的监管和评估。

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定期评估和绩效考核。

对于违规行为和医疗事故,要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严肃追责。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和评估,才能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第五,我们应该加强医疗服务的社区化建设。

通过在社区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可以减轻大医院的压力,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还可以组织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我们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加强医患沟通,加强医疗服务的监管和评估,以及加强医疗服务的社区化建设。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医疗服务质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
点之一。

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医患关系,我们制定了以下
行动计划。

首先,我们将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

医生、护士等医务人
员是医疗服务的关键,他们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
和医疗体验。

因此,我们将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
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其次,我们将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医院就诊流程繁琐、耗时长
是患者常常抱怨的问题之一。

我们将对就诊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简化繁琐的手续,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就诊效率,让患者
能够更快捷、便利地接受医疗服务。

此外,我们将加强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是医疗服务中至关重要
的一环。

我们将倡导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增强医患之
间的信任和理解。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
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疗工作。

最后,我们将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现代医疗服务的
重要标志,它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我们将加大对医疗
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推动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提高医疗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精准的医疗服务。

通过以上行动计划,我们相信能够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提升
医患关系,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医疗服务更加人性化、高效化,让患者能够感受到更温暖、
更贴心的医疗关怀。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聚焦五大制度和十大任务2018年1月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下称《计划》)。

此次《计划》具备两大重点:一是要求在总结过去三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改善医疗服务的有效举措,将其固化为医院工作制度;二是突出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10个方面创新开展医疗服务《计划》)要求各地“充分运用新理念、新技术,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障医疗安全”,重点在10个方面创新医疗服务,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一、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

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器官疾病等,医疗机构可以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针对住院患者,可以探索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

《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将多学科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并对中医医疗机构开设MDT作出要求。

二、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

在地级市和县的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

医疗机构内部实现各中心相关专业统筹协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

《计划》要求,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与各中心形成网络,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危急重症医疗救治体系。

三、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

医联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医疗机构间以单病种一体化临床路径为基础,明确分工协作任务,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完整记录健康信息。

《计划》特别强调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尤其是医联体连续医疗服务各环节的医疗质量控制,并对医联体内应用信息化手段作出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医疗服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

随着医改逐步深化,根据新形势下医疗服务需求变化,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改进医疗服务流程,创新方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措施,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群众路线教育,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提高社会满意度,和谐医患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制定本行动计划。

总体要求: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行业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反映比较突出的医疗服务问题,大力推进深化改革和改善服务,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科技支撑等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工作目标:自2015-2017年,利用3年的时间,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一)优化诊室布局。

根据门急诊患者病种排序及其常规诊查流程,合理分布各专业诊室和医技检查室,分楼层设置挂号、缴费窗口,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

(二)保持环境整洁。

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卫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保持干净、整洁、安全、舒适。

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

(三)设置醒目标识。

就诊区域设置建筑平面图、科室分布图,指示标识清晰、明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

(四)提供便民设施。

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放射检查时为患者提供更衣条件和符合规范的放射防护。

二、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有效分流就诊患者(五)扩大预约比例。

三级医院逐步增加用于预约的门诊号源,至2017年底,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50%,复诊预约率≥80%,口腔、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90%。

(六)推进双向转诊。

推进分级诊疗,支持双向转诊,二级以上医院为基层医疗机构预留足够的号源用于转诊。

通过网络、电话、窗口、诊间、社区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提供预约诊疗服务,方便患者预约。

实行“预约优先”,对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优先安排就诊。

(七)实现分时预约。

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合理安排患者就诊、检查时间,尽量缩短在医院候诊时间。

至2017年底,住院患者分时段预约检查比例达到100%,门诊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率不低于预约就诊患者的50%。

三、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八)合理调配资源。

根据门急诊就诊患者病种排序,科学安排各专业出诊医师数量,保证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

合理安排检验检查设备和人力资源,逐步缩短检查等候时间和出具检查报告时间,力争做到预约诊疗患者及时检查。

中医医疗机构要根据中医诊疗特点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

(九)推行日间手术。

医院在具备微创外科和麻醉支持的条件下,选择既往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明确单一、临床路径清晰、风险可控的中、小型择期手术,逐步推行日间手术,提高床位周转率,缩短住院患者等候时间。

(十)实施急慢分治。

三级医院逐步转诊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慢性肾病等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由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治疗、康复、护理、复查、随访,缓解三级医院就诊压力。

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药品数量和种类,加强二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目录的衔接,满足患者需求。

(十一)加强急诊力量。

加强急诊与院前急救的医疗信息共享与医疗服务衔接,不推诿、拒诊急诊患者。

根据急诊需求变化规律,合理调配急诊力量,在急诊量大的夏季和冬季,配备急诊加强班。

落实应急救助制度,对于需要紧急救治,但无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确无力缴费的患者,要及时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防止发生突破道德底线情况。

(十二)及时救治重患。

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儿科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

加强急诊与临床科室间的衔接,需住院患者及时收入院治疗。

四、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十三)加强信息引导。

通过新媒体、微平台等途径告知医院就诊时段分布信息,引导患者错峰就诊。

对门诊等候、预约诊疗、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手术前后的患者,通过新媒体、微平台、告知单等多种形式提供提示服务。

通过诊室内记账、诊间结算、手机等移动设备支付,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挂号、缴费、取药排队时间。

(十四)加强信息管理。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善医疗服务。

推行电子病历,建立互联互通的大数据信息库,提供诊疗信息、费用结算、信息查询等服务,有条件的药房推行自动化设备降低用药错误。

(十五)提供信息查询。

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前提下,提供自助打印、手机信息、电话告知、网络查询等多种形式的检查检验结果查询服务。

五、改善住院服务流程,实现住院全程服务(十六)完善入、出、转院服务流程。

做好入、出院患者指引,入、出院事项实行门诊告知或者床边告知。

做好入、出院手续办理及结算时间预约安排,减少患者等候。

加强转院(科)患者的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提供连续医疗服务,逐步实现转院(科)医疗服务无缝衔接。

(十七)改善住院条件。

加强病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和陪护制度,为住院患者创造安静、整洁、安全的住院环境。

设立住院服务中心,为行动不便的住院患者提供陪检等服务。

改善患者膳食质量,提供临床营养服务。

(十八)开展患者随访。

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重要患者随访,利用电话、电子邮件、信函和必要的面谈等多种形式开展随访。

根据患者随访结果,及时改进住院服务。

借鉴银行满意度测评的做法和经验,在门诊窗口或者办理出院手续时开展即时满意度评价。

六、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十九)加强护理力量。

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配备护士,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95%。

普通病房实际护床比不低于0.4:1,重症监护病房护患比为2.5-3:1,新生儿监护病房护患比为1.5-1.8:1。

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根据门(急)诊量、治疗量、手术量等综合因素合理配置护士。

(二十)落实优质护理。

继续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至2015年底,三级医院所有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二级医院中,至少80%的地市级医院和至少40%的县级医院有60%的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结合科室实际,充分体现专科特色,有条件的医院在门(急)诊、手术室、血液透析室等部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有条件的医院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

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所负责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七、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二十一)落实患者安全措施。

提高患者识别准确性,有效改进医务人员之间沟通。

术前标记手术部位,执行术前核查程序,确保手术部位正确、操作正确、患者正确。

加强手卫生,减少医疗相关感染风险。

建立相关评估制度,设置防滑、防跌倒设施,降低患者跌倒风险。

(二十二)推广临床路径。

大力推行临床路径,至2017年底,所有三级医院和80%的二级医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三级医院50%的出院患者和二级医院70%的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管理,提高诊疗行为透明度,实现患者明明白白就诊。

(二十三)加强合理用药。

运用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处方点评等形式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

至2017年底前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 以下,其他类别医院达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指标。

规范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辅助用药临床应用,加强临床使用干预,推行个体化用药,降低患者用药损害。

(二十四)检查结果互认。

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同城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鼓励设置独立的检验、病理诊断、影像检查机构,利用远程医疗手段为基层医疗机构和就诊患者提供检查检验服务。

(二十五)诚信诊疗收费。

在门诊大厅、住院部大厅等醒目位置公示诊疗项目、药品及价格,缴费单据的收费项目和收取金额详细、清晰,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或者其他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就诊项目、药品、单价、总费用等查询服务,实现明白、合理收费。

逐步扩大实施单病种支付范围,降低患者费用负担。

八、注重医学人文关怀,促进社工志愿服务(二十六)体现良好风貌。

医院工作人员(包括实习、进修人员)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易于患者识别。

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

(二十七)注重心理疏导。

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各项诊疗服务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及时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变化,做好宣教、解释和沟通。

对手术或重症患者提供心理疏导,有效缓解患者不安情绪。

实施有创诊疗操作时采取措施舒缓患者情绪。

(二十八)保护患者隐私。

执行“一室一医一患”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多人病房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不在住院患者床头卡写入院诊断。

(二十九)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

加强医院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逐步完善社工和志愿者服务。

三级医院应积极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

儿童医院、艾滋病定点医院等专科医院可以与儿童、艾滋病患者关爱组织等合作,提供体现专科特色的志愿者服务。

充分发挥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九、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十)推进三调解一保险机制建设。

公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和流程,积极引导患者依法维权,通过调解、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纠纷。

大力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建立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为主体,医疗纠纷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与医疗责任风险分担机制相衔接的医疗纠纷处理体系。

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保障机制,提高人民调解成功率。

至2017年底,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覆盖90%以上的县。

完善医疗责任保险有关制度,提高医疗责任保险覆盖面。

积极建立以医疗责任保险为主、医疗风险互助金、医疗意外险等为补充的医疗责任风险分担形式,至2017年底,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风险互助金参保率达到90%以上。

(三十一)规范院内投诉管理。

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有统一的专门部门和专门人员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对于患者反应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应的问题有督促整改、持续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