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一、喘病
喘病是因久患肺系疾病或他脏病变影响,致肺气上逆,肃降无权.出现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多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全等。.
诊断依据
1、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疾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3、呈桶状胸。叩诊胸部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捎失,肝浊音界下移。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或哮鸣音。或肝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
4、合并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必要时查血钾、钠、二氧化碳结合力及x线胸部摄片,心电图,心、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等。
证候分类
1、风寒束肺:喘急胸闷,咳嗽痰多清稀,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肺:喘促气粗.咳嗽痰黄而稠粘.心胸烦闷.口干而渴,可有发热恶风。舌边红,苔薄黄,脉浮数。
3、痰湿蕴肺:喘咳胸闷,痰多易咯,痰粘或咯吐不爽.胸中窒闷,口腻,脘痞腹胀。舌质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4、水气凌心:气喘息涌,痰多呈泡沫状,胸满不能平卧,肢体浮肿,心悸怔忡,尿少肢冷。舌苔白滑,脉弦细致。
5、肺脾两虚:喘息短促无力.语声低微,自汗心悸,面色晄白,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少,脉弱。或口干咽燥,舌红,脉细。
6、肺肾两虚:喘促日久.心悸怔忡,动则喘咳.气不接续。胸闷如窒,不能平卧.痰多而粘,或心烦不寐,唇甲紫绀。舌质紫或舌红苔少,脉微疾或结、代。
辩证施治
风寒束肺:宣肺散寒、平喘止咳,射干麻黄汤。
风热犯肺:清热泻肺、化痰止咳,方用麻杏石甘汤。
痰湿蕴肺:化痰行湿、止咳肃肺,方用三子养亲汤。
水气凌心:温阳利水、益气宁心,真武汤合五皮饮。
肺脾两虚:补肺益气、健脾温阳,生脉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肺肾两虚:滋补肺肾、百合固金汤,二冬二母汤。
疗效评定
1、治愈:喘息及其它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
2、好转:喘息及其它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3、未愈:主症未改善或恶化者。
二、肺胀
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管不利,肺气壅滞,气道不畅,胸膺胀满不能敛降。临床表现见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或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等症。重者可出现昏迷、喘脱等危重症候。肺胀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诊断依据
1、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及烦躁,心悸
等,以喘、咳、痰、胀为特征。
2、病程缠绵,时轻时重,日久可见面色晦暗,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
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症候。病重可并发神昏、动风或出血等症。
3、有长期慢性咳喘病史,及反复发作史,一般约经10~20年形成;发病年
龄多为老年,中青年少见。
4、常因外感而诱发,其中以寒邪为主,其次过劳、暴怒、炎热也可诱发本
病。
5、体检可见桶状胸,闻及肺部哮鸣音或痰鸣音及湿性罗音,且心音遥远,
胸部叩诊为过清音。
6、X线检查、心电图及血气分析有助于本病诊断。
症候分类
1、外寒内饮: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白稀,呈泡沫状,胸部膨
满,口干不欲饮,周身酸楚,恶寒,面色青黯,舌体胖大,舌质暗淡,
舌苔白滑,脉浮紧。
2、痰热郁肺:咳逆喘息气粗,胸满烦躁,目睛胀突,痰黄或白,粘稠难咯,
或发热微恶寒,溲黄便干,口渴欲饮,舌质暗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3、痰瘀阴肺:咳嗽痰多,色白或呈泡沫,喉间痰鸣,喘息不能平卧,胸部
膨满,憋闷如塞,面色灰白而暗,唇甲紫绀,舌质暗,或暗紫,舌下瘀
筋增粗,苔腻或浊腻,脉弦滑。
4、痰蒙神窍:意识朦胧,谵妄,烦躁不安,撮空理线,表情淡漠,嗜睡,
昏迷,或肢体润动,抽搐,咳逆喘促,或伴痰鸣,舌质暗红或淡紫,或
紫绛,苔白腻或淡黄腻,脉细滑数。
5、肺肾气虚:呼吸浅短难续,咳声低怯,胸满短气,甚则张口抬肩,倚息
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沫,咯吐不利,心慌,形寒汗出,面色晦暗,
舌淡或黯紫,苔白润,脉动沉细无力,或有结代。
6、阳虚水泛:面浮,下肢肿,甚则一身悉肿,腹部胀满有水,尿少,心悸,
喘咳不能平卧,咯痰清稀,怕冷,面唇青紫,舌胖质黯,苔白滑,脉沉
虚数或结代。
辨证施治
1、外寒内饮:温肺散寒,降逆涤痰。方用小青龙汤。
2、痰热郁肺:宣肺泄热,降逆平喘。方用越婢加半夏汤。
3、痰瘀阻肺:涤痰祛瘀,泻肺平喘。方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桂枝茯苓丸。
4、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方用涤痰汤、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5、肺肾气虚:补虚汤合参蛤散。
6、阳虚水泛:温阳化饮利水。方用真武汤合五苓散。
疗效评定
1、治愈:喘息及其它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
2、好转:喘息及其它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3、未愈:主症未改善或恶化者。
三、头痛
头痛是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病人自觉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也是一个常见症状,可以发生在多种急慢性疾病中,有时亦是某些相关疾病加重或恶化的先兆。西医学偏头痛、周期性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及慢性阵发性偏头痛等,凡符合头痛的症候特征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诊断依据
1、以头痛为主症,或前额、额颞、巅顶、顶枕部或全头部疼痛,头痛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等。有突然而作,其痛如破而无休止者;也有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时痛时止者;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或数周不等。
2、因外感、内伤等因素,突然而病或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3、应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做脑脊液、脑电图检查,有条件时做经颅多普勒、颅脑CT或MRI检查,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疾病,明确诊断。
证候分类
一、外感头痛
1、风寒证:头痛起病较急,其痛如破,连及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多浮紧。
2、风热证: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口渴欲饮,面红目赤,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脉浮数。
3、风湿证: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滑。
二、内伤头痛
1、肝阳证:头胀痛而眩,心烦易怒,胁痛,夜眠不宁,口苦,舌红苔薄黄,脉沉弦有力。
2、肾虚证:头痛而空,每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力,遗精,带下,耳鸣,少寐,舌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3、气血虚证:头痛而晕,心悸不宁,遇劳则重,自汗,气短,畏风,神疲乏力,面色晃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4、痰浊证: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沉弦或沉滑。
5、瘀血证:头痛经久不愈,其痛如刺,固定不移,或头部有外伤史,舌紫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动沉细或细涩。
辨证论治
一、外感头痛
1、风寒证:疏风散寒。方用川芎茶调散。
2、风热证:疏风清热。方用芎芷石膏汤。
3、风湿证:祛风胜湿。方用羌活胜湿汤。
二、内伤头痛
1、肝阳证: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
2、肾虚证:补肾养阴。方用大补元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