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请硕士人员教育质量提升的措施--以某985高校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人员教育质量提升的措施--以某985高校
为例
马骏
【摘要】长期以来,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一直是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培养质量是各高校均面临的问题。
本文以某985高校为例,选取了近10年来的部分数据,用统计描述的方法分析了学员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课程水平、课程质量、论文管理三个角度分析了各项提升质量的措施,并对在职学员与全日制学生之间的部分管理方式进行了综合比较,得出了该高校各种改革措施所取得的成效,并指出在职研修班学员管理的改革方向。
【期刊名称】《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9
【总页数】2页(P67-68)
【关键词】同等学力;研修班管理;改革措施
【作者】马骏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7
一直以来,在职学习是提升我国社会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改善人力资本结构的重要途径,也是全社会有志青年自我提升的重要通道。
而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
人员硕士学位的工作,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举措,是开展非学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标志。
[1]根据现行有关规定,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工作的重点在于各项水平认定(含课程水平)和论文答辩,其中,知识水平的认定包括学校课程水平认定和国家学科综合水平认定两大组成部分。
[2]
为了确保在职人员参与课程水平的质量,很多学校都要求所有从同等学力通道申请学位的学生必须参与本学校按照一定的规则开设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从多年来的实际情况看,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始终是申请者学习课程的主要途径。
[3]
但是,随着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的单位数量的增加,课程进修班规模的扩大,同等学力申请硕士人员教育的工作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下面,笔者将以国内某
985院校的某一班级为实例,来分析当前同等学力申请硕士人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提升培养质量的措施,以期能对我国同等学力申请硕士人员的工作教育有所启示。
在90年代末期,学员的平均年龄大概在35岁左右,而进入2000年,尤其是2010年以后,学员的平均年龄产生了较大变化。
本文在比对该985高校2007年与2012年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修读学员个人信息数据后,发现如下特点:
(一)学员呈现出低龄化与单身化的趋势
在2007年,学员的平均年龄为33.8岁,从就读意向角度看,普遍是结婚生子之
后并且职场工作出现瓶颈之后再选择回高校在职学习;而2012年的报名数据表明,学员的平均年龄下降到27.6岁,比2007年下降了约6岁,大约87.6%的学员都是在本科毕业三年内(含三年)就选择回高校进行进修。
我们抽取约27%的学员,与其交谈后发现,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现代青年人家庭观点的改变以及工作晋升压力的增大导致在现有学员中普遍流行着“先立业后成家”的观点。
(二)学员学历背景变化明显
从2007年的数据看,大专学历的修读学员约占32.3%,也就说这批学员仅仅是抱
着进修的心态来学习,而对于是否能够参加学位申请并没有要求,并且学员的本科所在学科背景多样;从2012年的数据看来,具有本科学历的学员比例达到99.7%,绝大部分学员具有强烈的获得学位的愿望,并且其本科修读学科82%左右为经济学、管理学。
(三)学员所在行业更为集中
从2007年的数据看,学员所从事的行业较为分散,没有明显的集中领域;但是从2012年的数据来看,大约70%的学员来自金融行业。
我们分析,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过去的5年间,我国金融行业蓬勃发展,导致了在该行业就业的
人数大幅增长;另一个原因是该行业对于知识的需求较多,行业知识更新周期较快。
(一)不断提升课程质量
由于在职学员的学习能力、学习时间与学术水平不能与985学校的全日制研究生
学员相比,为此,该校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改革。
首先,要求参与项目的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坚决杜绝“课堂教授本科化、课堂讨论空洞化、课后作业虚无化”的现象。
要求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将适当提升课程难度,体现研究生教育的水平。
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做到选修与必修相结合。
必修课注重方法论的讲授与逻辑思维的训练,选修课注重结合实例讲解如何将知识应用于现实。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确保师资力量。
该高校保证参与授课的教师都具有副高以上职称。
经过以上改革之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据统计,现在在职研修班学员的出勤率超过85%,居所有在职研修班学员出勤率之首。
(二)加强对学员考试的管理
第一,实行集中考试,严格按照全日制学员的标准进行考试与阅卷;第二,研究生院统一组织的考试严格按照多人命题、抽题考试、封闭阅卷的模式进行,杜绝任何违规操作;第三,国家考试鼓励学员共同学习。
经过以上改革,在职学员的学习效果明显提升,比如,学生之间开始集中自习并且主动邀请授课教师答疑或者课后辅
导;还有学员开始在下班之后回学校集中自习等。
(三)强化论文写作阶段的管理
论文水平是衡量学员水平的重要标准,在对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员论文水平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学员本身写作能力差;二是学校疏于管理,有的学员甚至在论文答辩之前都没有与导师进行有效沟通,便草草写就论文。
对此,该高校采取的两个措施是:采用互选导师制度;对论文评阅制度进行改革。
为了体现学术论文的科研方向,该校对于研修班学员的管理参照全日制高校的管理方式,采取互选导师的制度,这种制度的选择会带来如下优势:学员必须提高自己的成绩,以获得导师的青睐;同时,还必须紧密将自己的研究题目与自身的工作结合起来,突显研究的目的性。
另外,在职学员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取知识,还会涉及其本人社会关系网络的拓展,因此,较好的工作表现也能够获得导师的青睐。
我们发现,在这样的制度实行之后,有部分在职学员开始思考如何写一份好的研究计划。
这样一来,学员选择的论文题目便是他自身成熟思考的结果,比较能够产生高水平的论文。
另一个措施即对论文评阅制度进行改革。
参照全日制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模式,该校对于在职学员的论文在送交答辩委员会之前均进行第三方独立外审,以此规范学员的论文写作,杜绝学术不端的现象。
这样的改革措施,对于提升学员的素质、提升学校的声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上述改革措施使得整个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管理水平、学业水平、论文水平均有较大的提高,符合985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
该项目未来的改进方向应在于:改革入学考试方式,以筛选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员,并且对于在职学员与全日制学员如何互动做进一步改革。
我们相信,在各高校的不断探索下,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规范性与人才培养的质量会不断提升,同等学力申
请硕士人员的教育机构也会成为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大量人才的资源库。
【相关文献】
[1]李慧敏,马永红,孙黎萌.我国硕士同等学力与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9).
[2]宋中英、李汉邦.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现状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1,(3).
[3]卢虎胜,论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及创新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