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课堂教学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生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研究生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的提升研究生阶段是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重要阶段,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的提升是研究生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培养科研兴趣、拓宽学术思维、加强实践能力以及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四个方面探讨研究生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培养科研兴趣研究生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的提升首先要从培养科研兴趣开始。
研究生可以通过阅读论文、参加科研讨论会、聆听学术报告等方式,加深对所研究领域的了解。
同时,与导师进行深入交流,倾听导师的研究经验和思路,培养科研探索的热情与动力。
二、拓宽学术思维研究生要具备拓宽学术思维的能力,注重培养跨学科的研究和思考能力。
研究生可以参与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此外,多参与学术团队合作,与团队成员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能力研究生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加强实践能力。
在研究生阶段,学生可以参与科研项目的实施,亲身经历科研工作的全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研究生可以逐渐提升实践能力和科研技能,从而为学术研究与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四、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是提升研究生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关键。
研究生可以申请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等活动,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行学者进行交流和互动,吸取他人的经验和建议。
此外,研究生还可以积极发表学术论文,提高自己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总结:研究生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培养科研兴趣、拓宽学术思维、加强实践能力以及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等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全面提升自身的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取得更好的发展。
研究生期间要保持学术热情,不断探索前沿问题,努力拓展学术视野,为学术研究与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手段
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手段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逐渐成为主流,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
那么,如何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呢?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方法:
1. 开放的学术环境。
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鼓励研究生与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积极参加学术论坛、研讨会等活动,培养创新思维。
2. 开展创新型课程。
针对研究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一些课程,如创新思维训练、科技创新管理等,让研究生在课堂上就可以接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3. 开设创新基金。
学校可以设立创新基金,鼓励研究生积极申请,提供资金支持,帮助研究生开展科技创新研究。
4. 提供实践机会。
为研究生提供实践机会,如院校实验室、科研项目等,让研究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探索、实践,提升创新能力。
5. 为研究生搭建创新平台。
学校可以为研究生搭建创新平台,如创新中心、科技园等,提供资源和支持,帮助研究生开展创新研究。
总之,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需要学校、导师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
通过以上手段,可以促进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 1 -。
研究生课堂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研究生课堂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摘要: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生课堂教学又作为研究生的培养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对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
前课堂教学在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方面存在不足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完善课程体系;深化考核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研究生;课堂教学;创新思维;培养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99-02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大幅度的大学扩招,研究生的数量也持续增加,规模不断壮大,很多大学生积极加入到研究生学习的队伍中来,因而要想提升研究生群体的教育质量水平,加强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将是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一、课堂教学对于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当今的时代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在国际竞争这场战役中无疑是谁能抢占创新的制高点,谁就将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胡锦涛同志曾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水平的高低是研究生培养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指标,同时也是实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上应遵循研究生课堂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结合课程内容,运用合适的方法,能够系统和专门对研究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和训练,可以说,课堂教学对于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一)教学方法探究性不强当前研究生课堂教学方法仍大量延用“讲授法”,讨论、实验、调查研究等方法依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运用与重视,讲授法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培养研究生聚合思维能力为重点,而忽视其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培养。
这种缺乏探究的教学法的单一运用,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灵活性。
(二)课程体系灵活性欠缺课程体系局限于学科性。
我国大部分的研究生院校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一般也多是基于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至于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较少。
研究生能力提升培养
研究生能力提升培养研究生能力提升培养是指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素养、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研究生能力提升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旨在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首先,研究生能力提升培养需要注重学术素养的培养。
研究生应该注重学科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具备扎实的学术素养。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课程学习、学术论坛和研究项目参与等方式加强学术素养的培养。
研究生应该注重学术论文的撰写能力,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会议,提升学术成果的质量和数量。
其次,研究生能力提升培养需要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应注重自己学科领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开展研究性实践活动,提升专业技能。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参与实验室研究、工程实践和实习实训等方式培养专业能力。
此外,研究生还应注重跨学科学习和合作,提高综合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研究生能力提升培养需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应该注重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术竞赛和创业实践等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研究生应注重开展科学研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此外,研究生能力提升培养还需要注重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应注重自身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提高自我认识和人际沟通能力。
同时,研究生还需要培养综合能力,如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创业能力等,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研究生能力提升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导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教育培养体系,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源和培养环境。
导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需求。
学生应自觉地努力学习和实践,培养自身的学术素养、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研究生能力提升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环节。
高校教师工作计划——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工作计划——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我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
一、引言当今社会,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
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我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因此,我将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与科研训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因此,我计划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我会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学术研究能力。
通过与教授、研究生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学生可以接触到学科前沿,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四、个性化教育与学生支持服务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将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支持服务,包括学习辅导、职业规划、心理辅导等。
同时,我会关注学生的学术兴趣和特长,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学术追求。
五、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生素质提升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
因此,我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关注学科动态,掌握最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同时,我会鼓励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与成长。
通过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六、教学评估与持续改进教学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我会定期进行教学评估,收集学生和同事的反馈意见,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针对评估结果,我会制定改进措施,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在研究性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培 养研 究生 的 创 新 能 力呢 ?在 这 方 面 , 虽 然 已有 越 来 越 多 的 高 校 教 师 在 尝 试 使 用 , 有 的也 确 实 上 得 不 错 ,但 也 不 可 否 认 , 有 些 教 师 所 谓 的 研 究 性 教 学 ,就 是 从 一 开
养 研 究 生 的研 究 创新 能 力 ? 对 此 问 题 , 大 家 谈 论 得 比 较 多 ,所 提 出的 对 策 也 是 多 种 多样 的 ,如分 别从 教学模 式 、培养体 制 、仪 器设 备的 配置 、实践 手段 、研 究生 的主体 条 件 、环境 因素 、导 师队伍 建设 、教 育观念 的 变革 等方面 ,提 出 了各种应 对 的办法 … 。不 过 ,笔者 认 为 ,最 直 接 的 培 养 和 训 练的 办 法 ,还 是 课堂 教学 ,对 于文 科研 究 生 来说 , 就 更 是 如此 , 因为 在 课 堂 上 ,教 师 可 以通 过 创 设 一 些 问 题 , 来 对 研 究 生 的 思 维 能
维普资讯
科 教 研 究
Ci O ao Io tn e!— ha u tnn v! rd 霸 n E C l n ao 旦l U i! a - !H : ! !
如何在研 究性教 学中培养研 究生的创新能 力
欧 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启
( 西民族大学 文学 院 广西 南宁 5 0 0 ) 广 0 6 3
摘 要 :研 究性教学是 一种 以研 讨 问题 为主的教 学活 动 ,很适 合 于 用来 对研 究生 的创新 能 力进行 训练和 培 养。 但要 想达 到这一 日的 ,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概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培养未来高级专业人才的关键任务之一。
研究生阶段是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的重要时期,因此,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途径尤为重要。
科研训练与指导1.提供科研平台:为研究生提供合适的科研平台,如实验室、技术设备和数据资源等,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索欲望。
2.导师指导:优秀导师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导师应该给予定期指导和反馈,并传授开展科研工作所需的方法和技能。
3.多元合作:鼓励研究生广泛与其他同行合作,如参与学术会议、交流讨论等,从中获取启发和交流经验。
创新教育与思维培养1.课程设置:针对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的需要,设计专门的创新课程,如科研方法与思维训练、创新管理与团队合作等。
2.创新实践: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工程实践等实际创新活动,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如奖学金、荣誉称号等,以激发研究生的创新动力和积极性。
心理辅导与自我提升1.心理健康支持: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减轻压力和焦虑感。
2.自我管理:引导研究生学会合理规划时间、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以更好地组织和完成科研任务。
3.学术交流与分享: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如举办学术报告会、撰写论文等,以增加对专业领域的了解和贡献。
社会实践与拓展1.实践活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企业实习、公益项目等,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术交流: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论坛等,拓宽视野,了解前沿科研动态和其他领域的创新成果。
3.跨学科合作: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在融合多样化视角和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开展创新研究。
总结综上所述,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进行科研训练与指导、创新教育与思维培养、心理辅导与自我提升以及社会实践与拓展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这些有效途径的精心设计和执行,将有助于提升研究生在创新领域的能力和水平,并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发迫切,而研究生作为高端科研人才的培养对象,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实践与探索两个方面分别探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是基于研究生培养的特点进行的。
研究生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在课程学习、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进行有机结合。
在课程学习方面,研究生应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方法论,增强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能力。
科研实践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应早期参与科研项目,通过实践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技巧。
创新能力培养则需要根据研究生个体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通过创新实践、创新项目的开展等方式,让研究生能够在实践中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是基于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实施的。
研究生培养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学校应该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并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和资源支持。
在实践中,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创新课程和实践平台,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校还可以积极扶持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竞赛,为研究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激发其创新潜能。
学校还可以加强对研究生的指导和指导队伍建设,为研究生提供具体、专业的指导,帮助研究生克服困难和问题,提升创新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
对于研究生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实践;对于学校来说,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
希望我国高等教育能够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研究生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方法研究
研究生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方法研究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具备高级专门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学术研究型人才。
为了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推动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创新教学方法成为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方向。
本篇文章将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深入探讨当前研究生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方法,并分析其对学生的培养效果。
一、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方法1.1 问题导向学习法问题导向学习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具体问题,并引导研究生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1.2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真实或虚构的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对案例的深入研究,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1.3 项目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或多个真实的项目,引导学生团队合作、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
学生在项目中扮演角色,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方法2.1 实习与实训研究生教育中的实习与实训活动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方式。
研究生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深入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实习与实训还能够提供与企业和社会交流的平台,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2 开放性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术探究能力。
学生在实验环境中自主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分析结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开放性实验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与社会机构、企业和组织合作,学生能够将课堂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需求。
三、创新教学方法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对研究生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实践和探索
【 摘要 】 课堂教学是培养硕 士研 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 满堂灌输式仍是研究生课 堂教 学的主要 形式。针对这 种情况 , 笔 者 从 探 索教 学模 式 、 结 合 科研 活 动 、 引导文献阅读和改革考核方法等方面入手 , 进 行 了通过 课 堂教 学 培 养硕 士研 究 生
创 新 意 识 和 能 力 的 实践 和探 索 。介 绍 了本 人 的感 悟 、 认识和体会。
【 关键 词 】 硕 士 研 究 生 课 堂教 学 创 新 意 识 创 新 能 力 培 养 【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4 3 【 文 献标 识 码 】 A 【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3 ) 0 9 — 0 0 3 7 - 0 2
目前 我 国硕 士 研 究 生 ( 以下 简 称 研 究 生 ) 培 养 一 般 分 为 两 个 阶段 , 即 理论 课 程 学 习 阶段 和 学 位 论 文 研究 阶段 。 后 一 阶 段 的 目的和 任 务 比较 容 易 理 解 ,而 前 一 阶 段 在 研 究 生 培 养 过 程 中 的作 用 , 似 乎并 不 十分 明确 。就 目前 的情 况 来 看 , 满 堂 灌 输 式 仍 是 研 究 生 课 堂 教 学 的主 要 形 式I 1 , 研 究 生 变 相 成 为 大 五本科生 。 在 这 种 培 养模 式影 响下 , 研究 生普 遍 存 在 自主 学 习 能 力不强 、 学 习 内在 动 力 不 足 、 知识 结 构 活 性 不 够 、 发 现 问 题 水平不高 , 研究 创新 能力 较 低 等 问题 。 出 现这 些 问题 的关 键 正 是 现行 的教 学 体 系 对 研 究 生 的 创 新 思 维 培 养 不 够 的 结 果 。实 际上 . 硕 士 研 究 生 正 处 于 大学 生 向科 研 工 作 者转 变 的 阶段 , 是 从 事科 研 工 作 起 步 的 阶段 ,如 何 从 课 常 教 学 开 始 就 加 强 对 硕 士研 究 生创 新 意 识 和 能 力 的培 养 , 已经 成 为 提 高 研 究 生 质 董 的重要因素 , 对 其 今 后 的 科研 道路 是 否 顺 畅 十 分 重 要 。 业 内不 少 人 士 已对 此进 行 l 『 广 泛 的讨 论 】 。本 人 从 事 研 究 生 教 学 和 培养工作多年 . 承 担 过 多 门研 究生 课 程 的教 学 任 务 。 通 过 多年 的教学实践 和探索 , 有一些感悟 、 认识和体会 , 希 望 通 过 总 结 与 各 校 同 们 交 流分 享 。 1 、 探 索教 学 模 式 。 培 养研 究 生研 究 兴趣 与 本 科 生 不 同 .研 究 生 已经 具 备 了一 定 的 专业 知 识 . 因 此 采 用 灌 输 式 的 教学 学生 肯 定 没 有 兴 趣 。 众 所周 知 , 兴 趣 是 探 索 未 知 世 界 最 好 的 老 师 ,高质 量 的研 究 背后 无 不 有研 究 者 的 兴趣在推动。因此 . 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 , 为进 一 步 提 高 研 究 兴 趣 打 下 基础 .是 进 行 研 究 生 课 堂 教 学 首 先 应 解 决 的 问题。 般 来说 . 本 科 牛 学 习 阶 段 主要 是 知 识 的 汲 取 , 即 奠 定 基础 。 而 在研 究生 阶段 , 仍 然停 留在 简 单 的知 识 汲 取 显 然 是 不 够 的, 更 多 的应 该 是 钻 研 和 探 究 。 因此 , 本 科 生 到研 究 生 的 转 变 . 应该是从 ” l e a r n i n g ”向” s t u d y ” 的转变 , 而 不 是 大 四 向 大 五 的转 变 。 基 于 这 种认 识 , 研 究 生 课 堂 教学 的形 式 也 应 作 相 应 的 转变 。 以本 人 讲 授 的 《 多组分聚合 物结构与性 能》 为 例 。实 际 上 ,不 少 院 校 的 高 分 子 材 料 专 _ q k 的 学 生 都 在 本科 阶 段 都 学 过 《 高分子合金》 或《 高 分子 共 混 》 等方 面 的 课 程 。那 么 , 《 多 组 分 聚 合物 结 构 与 性 能 》 研 究 生课 程 与 E 述 两 门 课 程 之 间 应 建 赢 怎样 一 种 关 系 . 是 否 简单 的炒 炒 冷 饭 呢 ? 因此 本 人 在 第 一 堂 课 时, 首 先 将 本 科 生 传 统 的排 排 坐 形 式 改 变 为 圆桌 形 , 形 成 一 种 课 堂讨 论 的氛 围 。 然后 , 在 简 单 介 绍 本 课 程 的学 习 内容 和 要 求 之 后 ,首 先 给 学 生 布 置 了 一 道课 外 习题 ,让 学 生 通 过 查 找 资 料 , 阅读 文 献 , 找 出” 高分子共混物” 、 ” 高分子合金” 和” 多 组 分 聚合物” 之 间 的关 系 与 区别 。然 后 在 下 一 次 课 上 , 让学生 自己 介 绍 聚合 物 之 间 的热 力 学 相 容 性 和 工 艺 相 容 性 的 概 念 ,然 后 剖 析 聚合 物 相 容 性 的特 点 、 影 响 因素 和 与 材 料性 能 的关 系 。 是 学 生 了解 所 谓 的 ” 共混” 不 仅仅是物理 的概念 , 还 可 以 拓 展 到 采用化学方 法实现” 共混” , 如接枝 共聚物 、 嵌段共 聚物 、 互 穿 聚 合 物 网 络 和交 联 共 混 等 .而 且 通 过 这 些 方 法 得 到 的 多 组 分 聚合物 , 其 性 能 往 往 更 为 优异 。 这样 , 通过层层解剖 , 使 学 生 对 多 组 分 聚合 物 的特 点 与 性 能 有 了新 的认 识 ,不 再 是 仅 仅 停 留 在 对 高 分 子 共 昆物 的简 单 了解 上 了 。 由于 从 课 程 的一 开 始 就 颠覆了教师讲 、 学生听的传统模式 , 很 快 引 起 了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在 以后 的教 学 过 程 中 , 本 人 也 采 取 每 一 次 上 课 教 师 只讲 1 / 2 ~ 2 / 3时 间 , 另外 1 / 3 — 1 / 2时 间 留给 研 究 生 们讨 论 的方 式 。 讨 论 的 内 容 在 上 一 次上 课 结 束 时 预 先 布置 ,一 方 面让 学 生 有 所 准 备 ,以 免 冷 场 .另 一 方 面 培 养 学 生 带 着 问题 查 找 资 料 的 习 惯。 教 师 的 作 用 则 是 适 时 的启 发 和引 导 。 显然 , 在 这种 教学 过
浅析课堂教学中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科研创新能力是评价研究生质量的重要依据,而课堂教学是研究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较,提出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和变换教学角色两种改进方法。
并且以数学类研究生课程“随机过程”为例,结合心理学的知识,简单分析了这两种方法对于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随机过程A Brief Analysis on Training of Research Innovation Ca 鄄pacities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Class Teaching //Shen Wanqiang,Xu HonglinAbstract Research innovation capacity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standard for his quality evaluation.Classroom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his knowledge acquisition.Thus,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how to improve the research innovation capacities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lecture methods,two methods,reordering teaching contents and changing teaching roles,are ed the gradu-ate student course "stochastic process"as an example,and com-bined with knowledge of psychology,the effects of the two ways for improving consciousness and capacities of research innovation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are analyzed simply.Key words classroom teaching;postgraduate student;research innovation capacity;stochastic process1引言研究生是未来创新型人才的主体,他们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前途[1]。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随着科技快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作用重要。
而一个优秀的研究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创新能力,能够在各种各样的研究领域中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不仅有利于研究生的个人发展,也有利于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需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所以,提高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学校应该多给予研究生对自主学习的支持和帮助,提供研究资源和信息,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实验室,走向社会,实践出真知。
二、建立开发性的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基于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发展,因为学生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实践操作。
因此,一种更好的方式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教学,打造更加开放自由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习惯和精神。
三、提高研究生对母语和外语的敏感度语言是信息交际的重要工具,而信息交际又是信息创新的前提。
因此,除了专业的外语课程外,我们还要提高研究生对母语和外语的敏感度,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各种语言的特点和文化的内涵,提高翻译和文献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交流能力,从而提升对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的机会和有效获取。
四、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学习要有情感,创新需要有人文底蕴。
研究生是未来的老师、学者等各类专业,培养关注人类意义、关注人类命运、有深度思考和思想交流skills的人文素质很重要。
人文素质可以强化文献分析和阐述的能力,能够挖掘研究方向中的隐喻和启示,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更广和更深的视角。
五、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新是综合能力的集成,不仅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还需要盘活设计思路和创意的力量。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可以通过开发课程、课程设计等重点,通过带领学生去亲身体验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讲座 或讨 论班 等 。 曾经看 过 一篇 关 于美 围大学 本科 生 、 我
研 究 生 的课 堂 教 学 情 况 的 报 道 , 学 气 氛 活 跃 , 生 敢 于 教 学
思 考 和 善 于 课 堂 提 问 , 种 类 似 讨 论 式 的 教 学 方 式 , 学 这 对 生 创 新思 维 的锻 炼 和培 养具 有 非常 重要 的作用 。 此 , 因 结 合 国内研 究 生教 学 现状 , 认 为在 教 学 方 法上 的改革 , 我 应 做 好 以 下 几 方 面 工 作 : 是 教 育 观 念 的转 变 。要 从 过 去 一 的 “ 授 知识 ” 教 育 观 念 转 变 到创 新 人 才培 养 上 来 , 传 的 自
促 使我 校 向教学研 究 型大学 迈进 , 摆在 每位 研究 生 导师 是
程 , 对 于 研 究 生 拓 宽 知 识 面 很 有 益 处 。 此 , 课 程 体 系 这 因 在 设 置 方 面 , 议 建 立 松 散 型 的 课 程 选 修 体 系 , 当 增 加 技 建 适
术 基 础 课 的 教 育 比重 . 键 问 题 是 需 对 教 学 内容 重 组 和 更 关
行 资 料 调 研 、 认 科 研 方 法 、 结 科研 成果 、 出创 新 性 确 总 提
方 法 和 理 论 …。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教 学 方 法 对 人 才 培 养 有 着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 究 生 教 学 不 同 于 本 科 生 教 学 , 师 在 教 学 模 式 研 教 上 可 采 取 多 种 教 学 模 式 的 有 机 结 合 , 如 不 定 期 举 办 专 题
实 践 和 创 新 能 力 为 目标 , 终 注 重 学 生 实 际 工 作 能 力 的 培 始 养 . 开 发建 立新 的课 程专 题进 行 实 验设 计 、 验 设 计讨 如 实
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其核心任务之一。
然而,如何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一、明确目标和方向要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首先要明确目标和方向。
研究生阶段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科研阶段,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选择一个研究方向,然后通过深入的文献调研和科学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从而取得科研成果。
明确目标和方向是研究生科研能力提高的前提。
二、合理规划时间科研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因此研究生要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合理安排学习和科研的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其次,在不同阶段,要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文献调研、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等研究工作。
合理规划时间能够提高研究生的工作效率,有利于科研能力的提升。
三、加强文献阅读与探索能力研究生要想具备科研创新能力,必须具备较强的文献阅读与探索能力。
首先,要广泛阅读与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思路。
其次,要灵活运用检索工具,及时获取最新的研究进展。
此外,还应该学会分析和评价文献,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据此展开自己的研究工作。
加强文献阅读能力对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四、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与学术交流研究生应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通过与导师、同学及其他研究人员进行交流与合作,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优势,与其他成员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解决科研难题。
此外,还要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例如学术会议、研讨会等,通过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视野,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
五、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研究生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研究生深入分析问题,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创新意识则可以激发研究生自主思考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引导他们关注科研前沿,不断探索新的科学问题和方法。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法研究生阶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研究生的学术发展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帮助研究生提高其创新能力。
一、深入研究领域在创新中,对于所研究领域的深入了解是基础。
研究生应该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和参与学术研讨会,加深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理解。
此外,与导师和同行的讨论也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激发自己的思维,进一步拓宽研究范围。
二、多元学科交叉创新往往发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点上。
研究生可以主动寻找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中。
例如,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结合,可以推动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发展。
因此,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学生和研究者交流与合作,研究生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视角获取灵感,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培养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基石。
研究生应该学会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并勇于提出质疑。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包括:阅读和分析经典和前沿的文献,参与学术辩论和讨论会,与导师和同行进行积极的讨论。
通过不断质疑和辩论,研究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边界,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四、自主学习与实践自主学习和实践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研究生应该主动寻找并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如数据分析、编程等。
通过自主学习,研究生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此外,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和科研实验也是重要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
通过实践,研究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提升沟通与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不仅仅包括思维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研究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
在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上做报告、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与导师和同学进行讨论等都是提升沟通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不断锻炼和反思,研究生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沟通与表达能力,进而展现自己的创新成果。
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生阶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
创新不仅仅是新的发明创造,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为研究生,如何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将对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培养创新思维、开展跨学科研究以及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等方面,探讨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通过培养创新思维,研究生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培养创新思维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几个途径。
1.1 提升问题意识培养敏锐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关键。
研究生可以通过扩大知识面、积极关注社会热点和前沿动态,提升对问题的敏感度。
同时,定期参加学术研讨会和讲座,与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与互动,扩展自己的思维边界。
1.2 鼓励多元思考多元思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方法之一。
研究生可以通过阅读多种书籍和文献,了解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而培养跨学科思维。
此外,多参加团队合作项目,与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人员合作,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
1.3 培养实践能力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研究生可以积极参与科研实践项目、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研究生主动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和实践项目,培养创新的动力和灵感。
二、开展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跨学科研究,研究生可以不断拓宽学科边界,融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具体方法如下。
2.1 主动寻找合作机会研究生可以主动寻找其他学科领域的合作机会。
可以通过加入跨学科研究团队、参加不同学科的研讨会和学术活动等方式,与其他学科的学者进行交流与合作。
这样可以打破学科界限,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2.2 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为了进行跨学科研究,研究生需要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
可以通过参加其他学科的课程、阅读相关学科的经典著作等方式,增加自己的学科广度。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一、引言作为研究生,对于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是对自身发展有着长期的正面作用,更是对国家科研水平提升的积极贡献。
那么如何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呢?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
二、基础知识的学习研究生阶段是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某个领域的最重要的时间段,而一切的学术研究基础都建立在基础的理论知识上。
因此,对于研究生而言,深入学习相关科目的基础知识及理论架构非常重要。
还要逐步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趋势。
如果没有充分掌握基础知识,讨论一个科技问题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三、实践锤炼自己实践是科研能力提升的关键。
如果能够深入实际工作中,了解市场或技术发展趋势,不仅可以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交流,还可以积累实际的研究或工程知识。
此外,科研中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也很重要。
切身体验一下科研协作、项目管理和组织能力等方面,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四、寻找团队合作一只鸟难以屹立于天空,一个人的智慧难以构建新的领域。
合作的团队能够汲取不同的专业领域中的知识和思考方法,互相激励和促进。
因此,研究生应该积极寻找团队合作,或加入学术组织、研究院所、跨学科工作组、工业界实验室等形式的合作,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
五、开放思维开放思维是科研活动中创新的关键。
研究生要学会尝试跨学科或跨领域思考,避免过度专业化造成的知识的矩阵。
同时,要保持批判的态度,不断对自己提出调研问题、关注表象背后的本质,想办法实现创新。
此外,要与人交流并组建交流小组,与他们分享新颖的想法。
六、总结研究生阶段是学术研究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从基础知识的学习、实践锤炼、团队合作、开放思维等方面来探讨,希望能够在研究生阶段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当然,这些建议是具有普遍性的,同样适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的人士。
希望读者在提升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中,取得较为稳定,有鼓舞的成就。
小学教师如何提高个人的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小学教师如何提高个人的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教学是一项需要不断创新和进步的工作。
对于小学教师而言,提高个人的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第一,注重教学思路的创新。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保持创新的思维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进而设计出更加吸引学生的教学内容。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具,积极创造互动和合作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最后,我们还可以结合新的教学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资源的应用,为学生呈现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积极参与教育研究活动。
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积极参与教育研究活动。
首先,我们可以参加学校或教育机构组织的各类研讨会、讲座和培训班,加强对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
其次,我们可以主动参与教学研究项目,开展实证研究,探索教育领域的新知识和新观点。
最后,我们还可以与同行进行教学案例分享和互动交流,从中汲取新的教学策略和经验。
第三,重视课堂反思与改进。
做好教学研究与创新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我们可以通过录制课堂视频、观摩他人的教学、与学生进行反馈交流等方式,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思考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并积极寻找改进的方法和途径。
同时,我们应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第四,建立教学研究与创新的合作机制。
教学研究与创新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
我们可以与其他教师、教研组或学科组进行合作,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
通过研究项目的合作、交流讨论和经验分享,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破解教学中的难题,并实现教学能力的共同提高。
总结而言,小学教师要提高个人的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需要注重教学思路的创新,积极参与教育研究活动,重视课堂反思与改进,并建立教学研究与创新的合作机制。
研究生如何提高创新能力
研究生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研究生而言也不例外。
研究生时期是一个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研究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研究生如何提高创新能力。
一、广泛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要提高创新能力,研究生首先需要广泛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
研究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阅读各种相关的书籍、期刊和文章,了解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这样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从而有更多的可能性进行创新。
二、关注社会和行业的发展趋势研究生应该密切关注社会和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当前的热点问题和市场需求。
通过了解社会和行业的发展,研究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择研究方向,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社会和行业的需求相结合,实现创新。
三、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研究生可以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通过亲身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科研项目和竞赛提供了一个锻炼创新能力的舞台,使研究生有机会面对真实的问题和挑战,并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四、创造性思维训练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研究生可以通过创造性思维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训练可以包括开展头脑风暴、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创意思维训练等。
通过这些训练,研究生可以培养出敏锐的洞察力、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想象力,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五、与他人合作研究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可以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经验,获得更多的灵感和启发。
与他人合作也可以促进多元化思维的碰撞,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思路和创新点子。
六、勇于尝试和接受失败研究生在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并接受失败。
创新是一个风险和收益并存的过程,可能会经历多次失败和挫折。
但只有经历失败,才能不断总结教训,找到正确的方向,最终实现创新的突破。
七、保持持续学习和自我更新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保持持续的学习和自我更新。
研究生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方式研究生培养方式是指高校为了培养具有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通过系统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对研究生进行专业能力、科学素养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研究生培养方式主要包括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博士研究生培养两个层次。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高校通常通过课堂教学和科研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
首先,研究生需要参加一定数量的课程学习,深入学习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提高专业基础和学科素养。
课堂教学中通常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还需要参与科研训练,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或自主选题研究,并逐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科研训练可以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高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博士研究生通常需要参加一定数量的研究生课程学习,深入学习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科研方法,提高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同时,博士研究生还需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自主选题研究,完成自己的科研计划,并撰写学术论文。
高校通常要求博士研究生在培养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并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能力。
此外,高校还鼓励博士研究生参加学术竞赛和申请国内外重点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除了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高校还为研究生提供一系列的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
研究生可以参与企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或技术开发,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实践经验,提高研究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同时,高校还鼓励研究生参与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研究生培养方式主要包括课程学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
通过这些培养方式,高校可以全面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素养、科学素养以及创新能力,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
但是,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培养方式过于理论化、实践与理论脱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课堂教学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课堂教学是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机制。
从思想认识、教材选择、创新选题、研究方法四个纬度分析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激发研究生的研究兴趣和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
课堂是师生见面、交流的主要场所,教师可以在较长周期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知识传授、师生互动、循序渐进地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73-02
研究生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学术研究的整体创新水平。
作为与研究生经常接触、交流的教师,可以通过对研究生学习的微观环境施加直接影响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其中,课堂教学是研究生培养最为重要的环节,通过课堂教学不仅可以系统地帮助研究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课堂是师生见面的主要场所,教师可以在较长周期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师生互动、循序渐进地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笔者自2005年以来一直从事研究生《产业组织理论》教学,下面从思想认识、教材选择、新思想发现、规范的研究方法四个角度分析如何从课程教学
层面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一、思想上要高度认识到课堂教学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机制
目前国内的研究生教育非常强调研究生学术论文的发表,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成果不断地在国内外刊物上涌现。
但是总体中国研究生乃至中国学者的研究在国际上普遍被认为缺乏原创性。
重视论文发表的培养模式,一方面造成研究生以及指导教师普遍对课堂学习和教学不加重视。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教育部规定硕士生培养目标是“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教育部规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并没有要求研究生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因此这种培养模式也背离了我国教育部规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
美国大学硕士学位授予一般不要求学生撰写学位论文和公开发表论文,但是美国大学非常重视研究生课程教学。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固然可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但是这一类渠道会造成研究生的知识空间变得非常狭窄,无助于研究生知识广度和创新能力的拓展。
只有通过全面认真的课程学习,研究生才可以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和经典理论。
蹇兴东(2008)提出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主渠道和必由之路。
朱红,李文利(2011)认为课程参与程度和方式、导师的学术指导和生活就业关怀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的影响相对较
大。
《产业组织理论》是产业经济学以及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美国“产业经济学”就是“产业组织理论”,因此该门课程学生对专业基础的打造极其重要。
产业组织理论还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才能实现。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内容非常丰富、研究产业组织需要多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包括博弈论和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
产业组织理论课程中介绍的有关企业行为理论和企业实践结合度非常高。
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该课程课堂教学对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学术基础的夯实、学术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的拓展的重要意义。
二、选择优秀的教材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
信息高速公路的通畅使得研究生搜寻学术信息和知识变得非常容易。
但是很多研究生在缺乏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并不知道需要收集什么信息?研究什么?什么值得研究?延续导师既往的研究,可以减少了研究生寻找研究方向的成本,但是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可能存在种种原因造成研究生无法进一步开展研究。
即使研究生沿袭了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的新知识与指导教师给定的研究方向的结合非常有利于创新思想的产生。
课程学习过程中,研究生自身也可以发现研究的兴趣。
这里,研究生上课使用的教材质量显得格外重要,教材本身的内容、深度、
创新程度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对该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研究兴趣的发现。
目前产业组织理论方面国内总体上教材并不多见。
国内的教材总体质量较低,很多国内的教材是作者组织一批学生各写一章拼凑完成的,教材前后概念并不统一。
国内的教材普遍不附参考文献,对学生开展深入研究性学习造成较大的障碍。
因此本人一直选用国外的教材。
目前产业组织理论国外教材主要有泰勒尔的《产业组织理论》以及夏伊的《产业组织理论和应用》以及马丁的《产业组织-欧洲视角》,这三本书的难度和厚度依次下降。
泰勒尔的书分为两篇包括垄断力量的运作以及战略相互作用;夏伊的书分为三篇即理论背景、市场结构与组织以及技术与市场结构三篇。
马丁的书由于从欧洲视角分析产业组织,所以特别阐述分析了欧洲一体化以及贸易政策和经济政策。
这三本书质量都非常高,全书每个章节之后都附有参考文献目录,方便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开展深入研究。
第一本书难度较高,适合博士研究生学习。
第三本书理论模型显得较为容易,而且作者关注欧洲一体化,所以不是非常适合中国学生。
本人选择第二本夏伊的书,该书没有使用传统的产业组织SCP研究方法,对市场组织和企业行为的研究采用了最新的基于博弈论的研究方法,难度适中,另外内容也适中比较适合研究生32学时的教学。
三、课堂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找到一个好的研究方向
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其中论文选题的又是撰写开题报告的关键。
很多产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到了选择论文题目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选什么样的题目。
一些学生的选题非常缺乏新颖性,即使开题答辩勉强通过,后面的论文撰写也因为缺乏挑战性而使得整个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显得碌碌无为。
在教授《产业组织理论》课堂教学中,我往往会提醒学生注意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注意寻找自己的兴趣点。
夏伊的教材内容比较丰富,对很多企业行为包括研发、质量、标准和兼容、广告、定价、营销策略以及企业治理等都有所分析,教材中理论研究中所用的模型相对也比较简单易推导,因此研究生比较容易在课堂学习中发现有价值的、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当然还告诉学生要注意从权威经济学期刊、以及各种报纸、杂志、电视新闻发现较为新颖的研究课题。
另外告诉学生学术研究选题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未来的职业目标。
譬如一个学生父母是记者,她后来撰写的论文选择的就是研究报业公司的双边市场定价策略。
一个学生亲戚在航空公司上班,她选择互联网条件下航空公司的定价差异化作为研究方向。
一名学生希望未来去金融业就业,其选择银行业的多元化战略作为研究对象。
还有一个同学在《产业组织理论》课堂学习上直接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房地产的广告差异化作为研究对象。
这些同学在后续论文写作过程
中,始终保持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最后完成的论文质量也非常高。
四、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实证化。
由于该课程非常理论话,教学中设计复杂的博弈模型较多。
在当前强调实证研究的中国经济学界,研究生不进行实证研究很难毕业。
学生首先关心能否顺利毕业,然后才是创新能力。
上课时始终提醒学生要重视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告诉研究生计量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可以很好的结合。
计量工具用来研究SCP模型中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之间的关系非常有价值的,实证研究基本是就是在提出研究假设的基础之上,收集大量数据包括二手数据,然后建立经济计量模型,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S-C-P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这种关系是否显著。
这里本人强调三种研究方法(1)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有趣的经济理论模型和结论,然后用中国的数据进行验证。
(2)从中国的经济现象发现有趣的问题,然后用博弈模型推导得出结论。
(3)建立博弈模型,得出理论结论,然后使用数据证明结论正确与否。
第一种研究思路需要阅读文献包括从教材中获得灵感,然后使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种研究思路,需要学生关注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强调使用博弈分析方法;最后一种研究思路最具有挑战性,既需
要严密的理论模型推导,也需要规范的实证研究。
最后,该课程设计数学模型较多,PPT演示并不适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黑板上一板一眼地对数学模型进行推导。
另外教师自身需要坚持学术研究,坚持学习该领域的最新知识,才能对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起到实质性帮助。
参考文献:
[1]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74-82.
[2]蹇兴东.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38-40.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NR2004001)。
作者简介:许春(1972-),男,江苏阜宁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