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安徽专用)高考语文二轮 第六章 如何分析物象和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问题诊断与突破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20如何分析物象和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学案略语小说中的物象和次要人物虽说不是小说的中心内容,但也是小说艺术世界、艺术构思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小说的常考点之一。
一轮复习中考生对此有所涉及,可从实际做题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好,套话较多,不能“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因此,二轮复习不仅要继续强化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更要在“具体分析”方面做得准确、深入、充分,进一步练好对付这类题型的硬本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秋祭
刘建超
“小贱妃”是红酒小说里的人物,红酒写小小说,故事都以相思镇为背景。
我赞叹红酒笔下的人物形象,也很想见识一下“小贱妃”的原型。
红酒认为我的想法可笑,那“小贱妃”是把舅舅讲的故事加工后虚拟出的人物,怎么能去现实中对号入座。
我和朋友相约去相思古镇寻访一座明末清初的古戏楼。
时至晚秋,天已渐凉,道旁的白杨树在秋风中抖索着,枯黄的落叶萧瑟地飘零。
垂暮泛黄的野草却显得精神饱满,摇曳着坚韧婀娜的身姿,不卑不亢地凄凉着。
村里人见有陌生的面孔来访,便三三两两地聚过来,好像也是第一次看到古戏楼子,与我们一起转悠着看。
你们听没听说过,当年剧团里有个绰号叫“小贱妃”的在这里唱过戏?
村人摇摇头,这是明清的戏楼,几十年前被当做学校,后来成了危房,学校早搬走了。
我走到二层的戏台前,凭栏眺望,想象着当年的繁茂风华,怂恿我的朋友唱了一段《梅妃》:下亭来只觉得清香阵阵,整衣襟我这厢按节徐行……
朋友喜欢戏曲,大学里曾修过此类课程,程派的韵味还是有的。
我叫了声好。
村民都是在豫剧曲剧窝子里泡大的,对京剧没有多少概念。
唯独一个背着柴草的老婆婆似乎听得很专注,还轻轻地点着头合着节拍。
婆婆,一看就知道您懂戏啊。
我这位朋友唱得怎么样?
婆婆说,程派,唱得还中,就是神态不像。
哈,真遇到行家了。
婆婆,您给指点指点。
婆婆环顾四周,犹豫着。
婆婆,我们从城里来,专门来访古戏楼。
看这戏楼子多年没有琴鼓声了,它寂寞着哪。
我看您老懂戏,也来一段吧,也不枉这戏楼子在咱村口矗立了几百年。
婆婆让我说动了心,放下柴草,掸掸褂子上的浮尘,伸手捋了捋头发,蹒跚着走上戏楼。
就在她往台中央一站的那个瞬间,我们都惊呆了,只见她全没了不安和拘谨,一个亮相,开
口唱的是《西厢记》里的红娘:
怨只怨你一念差,乱猜诗谜学偷花。
若打官司当贼拿,板子打、夹棍夹、游街示众还带枷。
姑念无知初犯法,看奴的薄面就饶恕了他。
一曲唱罢,竟然往台下丢了个飞眼。
我们大声叫好。
村民说,还不知道怡萍她娘会唱戏哩。
她闺女怡萍在剧团唱戏,多少年也没唱出个啥样法。
听说傍了个大款,立马就出名了。
在城里买了房子买了车,要接她娘进城享福,她娘死活不去还把闺女给骂走了。
婆婆走下台,朝我笑笑,又佝偻着身子,背起柴草郁郁而去。
品咖啡时,我把经过告诉了红酒,我说她肯定就是当年的“小贱妃”,假如她当初能灵活些,别去得罪权贵,现在也不至于落到这种地步,没准还在舞台上风光呢。
人,总要活个气节吧。
说完,红酒不再搭话,凝神望着窗外,轻轻地唱了两句。
什么词没听清,只是觉得那曲调除了低回婉转外还有些许惆怅忧伤……(有删改) 1.简要分析“红酒”和“朋友”这两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1)红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引出“小贱妃”这个人物,②借红酒之口评价人物,③以红酒的情绪感染读者。
(2)推动情节发展,引出老婆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唐朝月光下的桥
王明河
郭术是从一场酒战中挣脱出来的。
他骑着自行车,吹着口哨,很有点胜利大逃亡的味道。
但是,他不知道危险像只虎正张着嘴在前面等着他。
前面有座桥。
郭术上桥之前要下个陡坡。
骑车下坡原本是不需要使劲的,但郭术竟把下坡当成了上坡。
结果,自行车被他蹬成了两朵云。
让郭术没有料到的是,桥上的一块半截弃砖改变了他前行的方向。
自行车被砖硌倒,倒在一根断牙似的护栏上。
自行车斜躺着,跟睡着了一样,只是那只悬空的前轮还在动,还在做着前行的梦。
郭术掉到了河里。
河不大,但弯子绕得不小。
它像一根长长的银色丝带,飘落在这个叫梨花湾的村庄旁边。
挣扎半天的郭术站了起来。
他拿手抹一下脸,然后斜眯着眼,逆着下午的阳光朝河岸上望。
他望见了三爷。
三爷是河岸上这片梨园的护园人,郭术掉到河里的时候,他正在给一棵梨树松土。
虽然已经是春天了,性急的梨花也跳上了枝头,但三爷仍然穿着冬天的棉袄。
穿着棉袄的三爷费力地跑着,他的孙女翠翠尾巴似的跟在后面。
郭术在想,三爷准是来救我的。
哪知三爷跑来之后并没有下河。
他望着郭术旁边的那块牛一样卧在水里的石头,在想,咋没掉到这上面呢?摔到这上面即使不成肉饼,也会脑浆崩裂!
三爷为啥见死不救呢?原来,他和郭术有过冲突。
梨花湾的人都知道,他俩之间的冲突跟桥有关。
梨花湾过去没有桥。
前几年,上面提倡发展旅游业,乡干部郭术领来施工队才修了这座水泥桥。
当然,还有桥头一块碑。
碑是石头做的。
碑上刻着郭术撰写的“梨花湾的传说”——公元743年春,李白路过梨花湾,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于是,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真能胡扯!我成天拴在梨园里,李……李白来我咋没见着?”这是三爷当时对给他读“传说”的人说的话。
三爷说这话的时候有点生气,然而更让他生气的是,桥刚“满月”就未老先衰了:桥面开裂,护栏破损。
爱管事的三爷就去找郭术,要求他派人来给桥动点修补之类的“小手术”。
哪知桥没动成手术,三爷反而上了医院——满身酒气的郭术推了三爷一下,结果,三爷少了两颗牙。
现在,三爷就木然地站在石碑旁。
郭术似乎也不指望三爷救他了。
于是,转过身,神情专注地瞅着桥腿。
桥腿上长满青苔。
当然,还有豆瓣绿之类的水草,稀稀疏疏的。
大概就是这些水草让郭术产生了幻想。
他想拽着水草从桥腿攀爬上去。
于是,他就海豚表演似的跃出水面,一只手抓一棵豆瓣绿,另一只手也向另一棵豆瓣绿伸去。
结果,两棵水草都被他抓住了,但同时也被他连根拽起了,他“扑通”一声又落入水中。
爷爷,伯伯为啥不从河边往上爬?翠翠问。
三爷瞪翠翠一眼,嗔怪说,不要吭声!
翠翠也瞪爷爷一眼,然后,撅起小嘴,独自到桥上玩去了。
这时候,桥头聚集了不少人,但没有一个人去救郭术,当然,他们并不缺少热情,都一个劲地冲着郭术欢呼:再来一次,再来一次!
郭术倒也配合,他一次次飞出水面,去拽桥腿上的水草。
尽管他没有攀爬成功,但仍然赢得了不少的掌声和笑声。
三爷也咧着瘪嘴跟着笑。
可是,就在这时,翠翠出事了。
她一脚踩空,变成了一只翻飞的蝴蝶,朝桥下落去。
三爷吓坏了。
因为,他看见了翠翠所处的位置——她正朝那块石头上坠落。
“翠翠——”三爷边叫边朝河里扑,但被人拽住了。
因为已经有好几个人下河了。
然而,等他们扑到河里的时候,翠翠不见了。
他们一抬头,才发现翠翠已经被郭术抱上了对岸。
原来,在翠翠坠落的一刹那,郭术就开始急转身,然后发疯般的扑向石头,伸着双手,像训练有术的蜡嘴雀稳稳地接住了翠翠……
三爷向对岸跑去,但跑到桥中间,他又站住了。
他弯下腰,扶起了那辆自行车。
三爷抱起翠翠。
让他感到奇怪的是,翠翠的衣服居然一点儿也没湿。
但三爷还是放下翠翠,脱下了自己的棉袄。
穿着棉袄的郭术一瘸一拐地走上了桥。
他放眼望去,发现对岸的梨花白似月光。
他想,莫非自己真的走进了唐朝的月光里。
(有改动) 2.桥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推动了情节发展,为后文郭术奋不顾身救翠翠打下基础。
②为深入刻画郭术和三爷这两个人物作铺垫。
③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故事情节向前发展,引发读者思考。
《开小差》(原文见学案15“自我诊断”)
3.请结合全文探究“朋友”这一角色的作用。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反思
1.小说中的物象和次要人物都有哪些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略。
2.做物象和次要人物作用分析题,你都有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略。
【问题剖析】“自我诊断”第3题
问题一角度单一,答题要点不全
现场答案
剖析原题是以探究的形式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答探究题自然要求“多角度”切入。
而该答案的“角度”显然单一,只答出了“衬托人物”的作用,像在情节、主旨方面的作用根本未答到,究其原因,是有关作用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好。
问题二脱离文本内容,泛泛而谈
现场答案
剖析该答案所犯错误很典型:只记住了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如他是怎么衬托斯莱戈的,怎样推动情节发展和表现主旨的,这些统统语焉不详。
江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一个基本要求是“具体化”。
该考生对此“答题特点”认识不够,在“读”上不肯下功夫,自然会出现这一问题。
参考答案以朋友的空想衬托斯莱戈的敢想敢做,以朋友的迟钝衬托斯莱戈的机智;通过朋友和斯莱戈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以朋友的沮丧深化小说“厌战”的主旨。
【破解之道】
1.强化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的认识:①次要人物自身的意义和作用,②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有烘托、对比、反衬作用,③次要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或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④次要人物暗示社会环境或补充深化主旨。
2.努力实现一般知识与具体文本内容的结合。
其实,把次要人物作用知识运用到具体文本阅读并不难。
以上题为例,如答衬托作用,就要思考:什么样的衬托(正衬或反衬),用次要人物的什么衬托出主要人物的什么。
在阅读中把这两个问题解决掉就可以了。
【趁热打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老爱情
苏童
我这里说的爱情故事也许会让一些读者失望,但是当我说完这个故事后,相信也有一些读者会受到一丝震动。
话说20世纪70年代,我们香椿树街有一对老夫妇,当时是六七十岁的样子,妻子身材高挑,白皮肤,大眼睛,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是个美人;丈夫虽然长得不丑,但是一个矮子。
他们出现在街上,乍一看,不配,仔细一看,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对老夫妻彼此之间是镜子,除了性别不同,他们的眼神相似,表情相似,甚至两人脸上的黑痣,一个在左脸颊,一个在右脸颊,也是配合得天衣无缝。
他们到煤店买煤,一只箩筐,一根扁担,丈夫在前面,妻子在后面,这与别人家夫妇扛煤的位置不同,没有办法,不是他们别出心裁,是因为那丈夫矮、力气小,做妻子的反串了男角。
他们有个女儿,嫁出去了。
女儿把自己的孩子丢在父母那里,也不知是为了父母,还是为了自己。
她自己大概一个星期回一次娘家。
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女儿在外面“嘭嘭嘭”敲门,里面立即响起一阵杂沓的脚步声,老夫妇同时出现在门边,两张苍老而欢乐的笑脸,笑起来两个人的嘴角居然都向右边歪着。
但女儿回家不是来向父母微笑的,她的任务似乎是为埋怨和教训她的双亲。
她高声地列举出父母所干的糊涂事,包括拖把在地板上留下太多的积水,包括他们对孩子的溺爱,给他吃太多,穿得也太多。
她一边喝着老人给她做的红枣汤,一边说:“唉,对你们说了多少遍也没用,我看你们是老糊涂了。
”
老夫妻一听,忙走过去给外孙脱去多余的衣服,他们面带愧色,不敢争辩,似乎默认这
么一个事实:他们是老了,是有点老糊涂了。
过一会儿,那老妇人给女儿收拾着汤碗,突然捂着胸口,猝然倒了下来,死了,据说死因是心肌梗死。
死者人缘好,邻居们听说了都去吊唁。
他们看见平日不太孝顺的女儿这会儿哭成了泪人儿了,都不觉得奇怪,这么好的母亲死了,她不哭才奇怪呢!他们奇怪的是那老头,他面无表情,坐在亡妻的身边,看上去很平静。
外孙不懂事,就问:“外公,你怎么不哭?”
老人说:“外公不会哭。
外婆死了,外公也会死的,外公今天也会死的。
”
孩子说:“你骗人,你什么病也没有,不会死的。
”
老人摇摇头,说:“外公不骗人,外公今天也要死了。
你看外婆临死不肯闭眼,她丢不下我,我也丢不下她。
我要陪着你外婆哩。
”
大人们听见老人的话,都多了个心眼,小心地看着他。
但老人并没有任何自寻短见的端倪,他一直静静地守在亡妻的身边,坐在一张椅子上。
他一直坐在椅子上。
夜深了,守夜的人们听见老人喉咙里响起一阵痰声,未及人们做出反应,老人就歪倒在亡妻的灵床下面了。
这时就听见堂屋里自鸣钟“当当当”连着响了起来,人们一看,正是夜里12点!
正如他宣布的那样,那矮个子的老人心想事成,陪着妻子一起去了。
如果不是人们亲眼看见,谁会相信这样的事情?但这个故事是真实的,那对生死相守的老人确有其人,他们是我的邻居,死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同一天。
那座老自鸣钟后来就定格在12点,犹如上了锈一样,任人们怎么拨转就是一动也不动。
这个故事叙述起来就这么简单,不知道你怎么看,我一直认为这是我一生能说的最动人的爱情故事。
(节选自《现代青年》2011年03期) 小说中的“女儿”这个形象有何特点?小说安排这个人物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形象特点:①自私、浅薄——把自己的孩子丢在父母家里,凡事首先从自己的角度考虑;②不孝,不懂感恩——回到父母家,她一边喝着老人给她做的红枣汤,一边“埋怨和教训她的双亲”。
作用:①推动情节发展,小说中的女儿绝非是可有可无的闲人,老妇人的猝死与女儿的吵闹密切相关;②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作者是以女儿的浅薄和利己反衬老夫妻的宽容和仁慈的。
一、小说中“我”的作用
在小说次要人物四个方面作用中,特别要注意它自身的意义和作用这一点,不少次要人物只是一个线索人物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本身没有什么形象特征。
但还是有些次要人物兼而有之,特别是自身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
其次,小说中的“我”也是常考的人物之一。
小说中的“我”不同于散文中的“我”,它是小
说中的人物,不是作者自己。
因为是第一人称,所以“我”就多了见证、增加小说的真实性等作用。
边练边悟
(2008·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乌米
[俄]阿·马·高尔基
……每当早晨醒来,我便打开房间的窗户,倾听着从山上透过果园中茂密的绿阴向我传来的心事重重的歌声。
无论我醒得多早,这歌声都已经回荡在充满着盛开的桃花和无花果的香甜气息的晨空里了。
村民们对我说,这心事重重的歌声他们已经听了七个年头。
我问他们:“这是谁在唱?”他们告诉我,这是一个叫乌米的疯老婆子唱的。
六年前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出海捕鱼,至今没有回来。
乌米一面唱,一面用笑脸迎着我。
她的脸在微笑时皱得越发厉害了。
她的眼睛年轻而明亮,眼里燃烧着专心致志的期待之火。
她温存地打量了我一眼,重又凝视着一片荒漠似的大海。
我走近前去,在她身旁坐下,听着她歌唱。
歌子是那样奇特:满怀信心的曲调不时为忧思所代替,其中含有焦灼不安和疲倦的调子,它时而中断,寂然无声;时而又响起来,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但是不论这歌曲表现什么样的情绪,乌米老太太的脸上却只有一种表情,那是一种坚信不疑的期待,一种满怀信心的、安详而喜悦的期待。
我问她:“你的丈夫叫什么名字?”她粲然一笑,回答说:“阿布德拉伊姆……大儿子叫阿赫乔姆,还有一个叫尤努斯……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
他们正在路上。
我马上就会看到船了。
你也会看见的。
”
她说“你也会看见的”这句话时,似乎深信,见到他们父子对我说来也将是莫大的幸福,似乎当她丈夫的渔船出现在海天之际,出现在她那被南方的烈日晒干了的、木乃伊般的棕色手指所指的那一道深蓝色的细线上时,我会感到莫大的快乐。
随后她又唱起了那支期待和希望之歌。
我看着她,一面听,一面想:“就这样怀着希望该有多好啊!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巨大欢乐的期待,这样活着该有多好啊!”
乌米一直在唱着,她微微地摇晃着身躯,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在日光下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茫茫大海。
年迈的乌米永远等不到什么了,但她将怀着希望活着和死去……(有改动) 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者,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
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形象:①对不幸者富有同情心,②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③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
作用: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有真实感,②“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④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
解析“我”是事件的目睹者,起着线索作用,对于揭示主旨,刻画人物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物象的作用
小说中物象的基本作用有:①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
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物象的作用,先要注意物象的类别与特征。
像“太阳”“雪”“竹”“梅”等物象属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本身就具有环境描写的作用,特别注意它在渲染气氛、铺设背景中的作用。
像与人物密切相关的物象,要特别注意它在表现人物方面的作用。
其次要注意物象出现的位置,尤其是反复出现的位置,要紧紧结合其上下文分析。
并不是所有小说中的物象都具有三方面基本作用,也不是只要考物象题就考三个方面作用,有时只考一个方面。
答题时应注意这个命题特点。
边练边悟
(2013·新课标全国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峡谷
阿城
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
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
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黏汗。
峡口处,倒一棵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
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
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
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
巨石上伏着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
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
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
顺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处。
临路立一幢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
门口一幅布旗静静垂着。
靠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垫路。
中午的阳光慢慢挤进峡谷,阴气浮开,地气熏上来,石板有些颤。
似乎有了噪音,细听却什么也不响。
忍不住干咳一两声,总是自讨没趣。
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来多舌。
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个藏文字,布色已经晒退,字色也相去不远,随旗沉甸甸地垂着。
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来源。
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马负一条汉,
直腿走来。
那马腿移得极密,蹄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骑手侧着身,并不上下颠。
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
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
马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
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
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去。
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
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
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
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
眼睛遇着了,脸一短,肉横着默默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
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
到了布旗下,骑手俯身移下马,将缰绳缚在门前木桩上。
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换一下后腿。
骑手望望门,那门不算大,骑手似乎比门宽着许多,可拐着腿,左右一晃,竟进去了。
(有删减) 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强化了峡谷的荒凉僻静,为骑手的出现提供了独特的背景;②“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暗示骑手来了;③“那只鹰又出现了”,空中自由飞翔的鹰与独来独往的骑手相互比照,丰富了骑手的形象内涵。
解析本题通过考查重要物象的作用,来考查环境描写、重要语句的作用。
要找到三次写鹰的语句,根据语境来概括这些语句对环境、情节、人物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张百元旧钞
“小子,前边走,不要东张西望,不要胡说八道。
”男人指着男孩的鼻子说,男孩一声不吭。
男人姓王名辉,是益民市场的管理员。
男孩与男人长得有点儿像:一样的浓眉,一样的大眼,一样的高鼻梁,一样的厚嘴唇。
在肉案前。
“哎哟,老王,您早。
”卖肉的张师傅远远地向王辉打招呼,又看一眼男孩,满脸堆着笑,“老王,您真有福气,儿子都这么大了,一看就是一脸福相。
您来得正巧,今天的猪肉好着呐,来二斤。
”说着,张师傅已割下一块精红肉,装入塑料袋,塞入男孩手中。
“不是病猪肉吧?”王辉一脸正色。
“哪能呐,自打上一次受了您的教育,我早改正啦。
”王辉从裤兜里摸出一张100元的钞票,这钞票已无棱无角,污迹斑斑,破烂不堪。
张师傅接过钞票,装模作样地在钱袋里摸了摸,又将那百元钞票还给王辉,为难地说:“老王,实在对不起,今天碰巧没有零钱,下次吧!”
“好,下次吧。
”王辉哼了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