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2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优秀教学案例
1.介绍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和功能。
2.通过示例,讲解血液成分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如红细胞的氧气运输、白细胞的免疫作用等。
3.演示血液循环动画,讲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任务:分析血液循环过程中各器官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发言,记录讨论结果。
1.通过观察血液涂片,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2.利用实验演示,探究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血液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4.运用绘制血液循环路线图的方法,加深对血液循环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激发探究生命奥秘的热情。
2.养成关注身体健康,注重预防疾病的意识。
2.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问题导向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观点。
2.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如血液成分分离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小组合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领导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血液是人体内重要的液态组织,负责运输营养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等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血液的组成、功能和循环系统的基础知识较为陌生,需要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血液的动态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血液的流动性和生命活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的创设使得抽象的知识具象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1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新人教版教材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进入人体后,怎样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被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走?学生在学习了人的营养和呼吸之后,顺理成章的就要学习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而本课是本章的基础,了解了本节的内容,不但有利于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还为后面学习第四节中的输血、献血做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血样标本,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知道血液的组成。

(2)通过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观看课件,了解血浆和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主要功能。

(3)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过程与方法(1)围绕问题的提出,通过学生之间的分析与交流,来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2)在分析与讨论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收集信息,解读数据、交流表达等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血液观。

(2)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的重、难点本着人教版七年级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教学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1、显微镜下分辨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2、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教法血液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4.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需要被激发,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是本章节的重点,特别是血细胞的分类、形态结构特点及其功能。此外,血型的概念和输血原则也是教学难点。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一些与血液相关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挑选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血液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血液的组成、功能、血型及输血原则等知识点。
5.能够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释一些生理现象,如高原反应、输血反应等。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提升自己的生物学素养:
1.通过观察血涂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共同探讨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3.通过实验操作,如制作血涂片,学会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在实际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尚需加强,需要教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部分学生对血液知识点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教师应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图表等,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有待培养,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探讨血液知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2.学生在观察血涂片时,对血细胞的识别和区分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关注和指导。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析,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②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2、过程与方法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以及伤口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同学们形成正常的血液观,激发学生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主要功能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3、难点突破: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研究病人的一些血细胞数目异常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血细胞功能溶入生活中去学习。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分析法,讲授法【课前准备】1、血常规化验单.2、人血永久涂片.3、课件PPT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观察演示实验和解读血液常规化验单了解血液成分――根据血浆成分推断血浆功能――列表归纳血细胞的种类、结构及区别方法——归纳总结血液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我们都知道,长江、黄河养育了亿万中华儿女,同样,在我们体内也有一条生命之河,那就是血液,它像小河一样不停流动。

它能及时将养料运输给细胞,又能及时运走体内的废物,这条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各处的血管。

血管里流动着血液。

那么,血液有哪些成分组成?各成分又有何功能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流动的组织——血液。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探索血液的组成师:出示经抗凝处理并出现分层现象的血液,提供收集的血液常规化验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问题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分成了几层?2.综合上述材料,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总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设疑:我们今天的课题是流动的组织——血液,让同学回忆我们上学期学的人体的四种组织,引导学生回答血液是结缔组织,具有运输功能,因为血液可以流动,所以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七年级生物下册4.4.1流动的组织__血液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4.4.1流动的组织__血液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材解析】血液是物质与气体运输的载体。

学生对血液大多已有必然的感性认识,如知道人的血液是红色的黏稠液体,血液与健康相关,体检常需要验血,失血过多需要输血等。

但血液终究由哪些成分组成,这些成分有什么功能,学生其实不清楚怎样作答。

正是基于这点,教材在“想一想,议一议”中,供应了学生特别熟悉的血老例检查以及用验血诊断疾病的情境,并把问题指向了学生其实不清楚的“为什么”上。

【授课目的】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试一试鉴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试一试解读血老例化验的主要数据。

【授课重难点】1.授课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授课难点: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授课方案思路】本节课知识容量较大,授课中要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来解决重点和难点,同时亲密结合学生的生活本质和经验,引导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等完成学习目标。

授课流程设计:创立问题情境引入新课→观察“演示实验”和进行“资料解析”,初步认识血液成分→用显微镜观察血液永久涂片,对血细胞产生感性认识→阅读课文,思虑问题,学习血细胞结构特点及功能→角色扮演,牢固、运用所学知识。

【授课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整理数份血液老例化验单;准备实验所需资料:人血的永久涂片、显微镜等;制作PPT 课件、相关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授课过程】复习导入复习人体的营养、人体的呼吸的相关知识,引导回忆所学知识,建立和新知识学生产生疑问: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和空气中的氧的联系。

被人吸取后,怎样才能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组织细胞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离细胞?由此导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运输业需要车、船、飞机等搭载货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靠什么工具来“搭载”呢?由此导人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初步感知引导学生谈一谈已知的关于血液的知识,激励学自由发言,交流从生活经验或血液生积极发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4单元第4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4单元第4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选取部分学生答案进行展示和点评,共同分析正确与否,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血液的组成、功能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理解血液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生物学知识,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实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掌握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了人体的基本组织。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血液的概念和功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具体的组成和作用机制可能仍存在模糊之处。此外,学生在初中阶段刚开始接触显微镜,观察血涂片的技能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已掌握的知识出发,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血液的组成、功能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为后续生物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绘制一张血液组成和功能的思维导图,要求清晰展示血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结构及作用,以加深对血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设计一份关于无偿献血的宣传单,内容包括献血的意义、原则、我国献血政策及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感。
3.完成课后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感。
4.设计实验活动,观察血液凝固现象,引导学生理解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加深对血液功能的理解。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3.血型的概念与输血原则:介绍血型的分类,解释ABO血型和Rh血型的特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输血时血型配对的重要性,掌握输同型血的原则。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后,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主题包括:
1.血液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如何保护自己的血液健康?
2.输血时为什么要进行血型配对?如果不配对会有什么后果?
3.情感态度的引导。学生对血液的认知可能仅停留在表面,对血液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
4.跨学科知识的融合。血液知识涉及到生理学、免疫学等多个学科,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促进学科间的知识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设计一份关于血液健康的宣传海报。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尾声,我将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首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血液的组成、功能、血型以及输血原则等。然后,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以加深对血液知识的理解。
最后,我会强调血液健康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的血液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认识到血液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关爱生命、珍惜健康的价值观。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血液的组成:介绍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通过图片和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成分的形态和功能。
2.血细胞的功能:详细讲解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以及它们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血液的生物学意义。
3.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避免血液污染,提高环保意识。

中学生物《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精选6篇)

中学生物《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精选6篇)

中学生物《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中学生物《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学生物《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学生物《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观察和分析人体的血液样本,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基本成分。

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举例说明血液的主要功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被染色的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识别、比较三类血细胞。

尝试解读血液常规化验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血液化验的意义,远离疾病诊断误区,正视健康体检和珍爱健康。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血液的基本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难点】正确认识血液化验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到医院看病抽血化验的视频,设疑:为什么医生能根据血液成分的变化来诊断疾病呢?为何因意外失血过多的人必须马上输血?否则危及生命?从而进入本节课。

(二)新课讲授1.资料分析——血液的分层现象的演示实验。

教师简述并演示实验,提示学生认真观察并注意血液各部分的颜色和比例大致是多少。

出示讨论题:(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静止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2)你认为血液可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血液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应该分别在什么层?(3)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引导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完善。

鼓励性评价。

2.血液各成分的功能。

(1)血浆;指导学生观察教材图4-31血浆成分示意图,看一看血浆中主要含有哪些物质。

并结合血液的组成,思考血浆的功能。

(2)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实验;让学生回顾在医院做血常规化验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预习教材的实验: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明确本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及方法步骤。

组织学生讨论:①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②你是怎样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③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教师鼓励性评价。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流动的组织——血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析,描述血液成分
②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③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各种血细胞的功能及其病理表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④分组实验及讨论,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程,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主要功能
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3、难点突破:学生课前搜索自己或家人的血常规化验单,研究自身的一些血细胞数目异常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自己寻求血细胞的功能来解惑,使枯燥的血细胞功能溶入生活中去学习。

三、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观察演示实验了解血液成分――根据血浆成分推断血浆功能――分组实验、列表归纳血细胞的种类、结构及区别方法——分析血常规化验单理解血细胞的功能——通过知识运用巩固知识――关注捐献骨髓的新闻事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达到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目的。

四、课前准备
师:
1、准备未加抗凝剂的血液(血块)及加抗凝剂的血液
2、显微镜、人血永久涂片
3、课件PPT流动的组织——血液
生:
收集自己或自己家人的血常规化验单
五、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

⼈教版七年级⽣物下册4.4.1《流动的组织——⾎液》教案《流动的组织——⾎液》教案【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液制品,能够概述⾎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2)使⽤显微镜观察⼈⾎的永久涂⽚,识别红细胞和⽩细胞。

2.过程与⽅法(1)通过观看视频:⾎浆的组成和⾎细胞的结构和作⽤,掌握有关⾎浆和⾎细胞的知识;(2)制作⾎浆成分⽰意图模型,掌握⾎浆的成分和功能;(3)通过⾎常规化验单的分析,解读化验的主要数据。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分析⾎常规化验单,能够正确认识⾎液成分的变化与疾病的关系;(2)通过学习⾎液的成分和功能,树⽴科学的义务输⾎和献⾎观念。

【教学重点】⾎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1.通过⾎常规化验单的分析,解读化验的主要数据;2.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永久涂⽚,认识红细胞和⽩细胞。

【教学⽅法】师⽣互问互答完成课堂问题、动⼿制作模型、实际观察永久涂⽚、指导分析化验单结果、知识拓展开阔视野等。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加⼊抗凝剂的⾎液制品;准备⾎常规化验单;视频:⾎浆的组成、⾎细胞的结构和作⽤、⾎细胞的寿命及产⽣;显微镜;⼈⾎的永久涂⽚;有关⼲细胞和造⾎⼲细胞的知识;制作多媒体课件;⾎浆成分⽰意图模型。

2.学⽣准备:阅读教材;收集⾎常规的化验单并了解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新课图⽚展⽰医院抽⾎、化验过程教师讲述:当我们去体检或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医⽣常常让我们抽⾎做⾎常规检查,从中找出病症所在。

为什么⾎液化验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健康、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呢?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起来学习与《流动的组织——⾎液》有关的内容。

⼆、新课讲解教师讲述:为什么失⾎过多会导致死亡?对失⾎过多的病⼈,为什么要及时输⾎⽽不是输液?这些都与⾎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有关。

下⾯我们来学习⾎液的组成成分。

(⼀)⾎液的组成成分【资料分析】观察加⼊抗凝剂的⾎液展⽰课前准备的加⼊抗凝剂的⾎液,观察结果。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4.利用案例分析,引入血型与输血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安排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
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增强对自身生理现象的认识和了解。
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但血液作为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其观察和识别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对血细胞的识别和观察,培养他们的细致观察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此外,学生在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方面正处于成长阶段,对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品质具有较好的接受能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输血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综上,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情感态度,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血液的组成、功能以及血细胞的特点。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图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3.教学内容:
(1)血液的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血液的功能: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免疫防御、凝固止血等。
(3)血细胞的特点:红细胞负责携带氧气,白细胞具有免疫作用,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
(2)问题驱动法:设计一系列关于血液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血细胞特点,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4)案例分析法:引入血型与输血的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实验操作法:安排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精神。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doc

《流动的组织一一血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的内容。

通过对消化和吸收以及人体的呼吸的学习,师生对营养物质、氧气及二氧化碳等会进入血液屮有了共同的认识。

本节课的内容包扌臣血液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并且为之后学习血液循化、泌尿系统中的物质交换等奠定基础,在本册教材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表现欲较强,对生活小的现象有极高的兴趣。

而且他们对血液的组成和重要性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血液各成分具体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医生可以通过病人血常规检测结果就能知道身体出现了哪些问题却不得而知。

所以本节课能够引起广大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是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说出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解读血常规化验单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验单的解读,掌握分析、比较的学习方法通过对红细胞与白细胞的比较,学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対课堂内容的小组探究,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血液功能的学习,形成血液对人体重要性的共同认识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及个部分的功能2、教学难点观察人血永久装片,区分白细胞和红细胞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第一节流动的组织一一血液____ 尙矽」—运载血细胞【1止*[2、运输营养物质、氧气和废物等^^=-1*1细胞:包围、吞噬病菌及血小板:止血、加速凝血十红细胞:运输氧气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通过导入部分,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关于血液永久图片的观察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而且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研方法的认识。

本节课的设计依据新课标对生物教育的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设置探究性学习环节,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使学生对本节的记忆更加深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会设计以下课堂练习:
1.观察血涂片,识别各种血细胞,并描述其特点。
2.列举三种血液类型,并说明各自的输血原则。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保护血液健康。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我在一旁观察学生的操作和解答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尾声,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如下: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血液健康及输血等方面的实际案例较为感兴趣,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关爱他人、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同时,注意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血液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对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2.结合生活实际,引入血液健康和输血的相关案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设想实施:分享一些输血成功救治患者的真实故事,让学生了解输血的重要性,同时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参与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
3.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设想实施:使用互动电子白板,播放血液相关的科普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获得更多信息。
针对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基本组织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但在血液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对血液的组成、功能及输血原则等方面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此外,学生在观察和描述血涂片时,可能存在显微镜操作不熟练、观察方法不当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实践操作、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血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课标要求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

【活动建议】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课标解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学习的知识点是相对独立的||,涉及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生理功能等||。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以及所产生的废物都是由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的||,其中运输的桥梁就是血液||。

血液是组成循环系统的一部分||,所以掌握血液的组成成分对于学生后面学习循环系统形成清晰的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来源:1][来源学&科&网]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的功能||。

[来源:]能力目标通过血常规化验单的测定值与正常参考值的比较||,学会认识血常规化验单||,并能初步预示某些疾病||,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体验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形成珍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难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教学准备带领生物课外活动小组的部分同学利用课前活动时间到屠宰场取猪血或鸡血;血常规化验单及我国成年人血常规正常参考值||。

教学策略一提起血液||,同学们马上会想到鲜红的颜色||,教师紧紧抓住这一突破点进行教学||。

通过书中的资料分析||,了解血液的成分||,而教师帮助分析学生自己的血常规化验单是同学非常感兴趣的事||,教师牢牢抓住这一时机进行血液的成分和功能的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下一节学习血细胞奠定基础||。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导入课件展示:1.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失血过多的危重病人需要马上输血而不是输液||。

2.日常健康检查和疾病诊断需要做血常规化验||。

血液在人体的血管中来往穿梭||,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保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它:流动的组织——血液(板书)||。

思考问题||,自由发言||,感性认识血液的重要性||。

血液的成演示实验:沙子在水中沉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2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2

课标要求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血细胞)||。

【活动建议】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课标解读本课时教学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形态、结构及功能上比较||。

通过观察人血涂片从直观上对三种血细胞有个直观地认识||,再通过数据资料分析、思考阅读了解三种血细胞的功能||。

分析一些症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血液成分的变化可能带给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来源学&科&网Z&X&X&K]知识目标[来源:Z|xx|][来源学||。

科||。

网Z||。

X||。

X||。

K]描述血细胞的种类、形态、数量和主要功能;概述血液的主要功能||。

能力目标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血液对生命的重要性;关注造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体验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各种血细胞的成分及功能||,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比较||。

难点使用显微镜||,分辨各种血细胞||。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的实验用具||。

教学策略有了上节课的基础||,通过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进一步了解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为了节省时间||,课前要求同学预习实验的要求和操作方法||,总结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结构和功能的表格||,熟知显微镜下各种细胞的形态||,有利于我们教学||,最后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关于贫血、发炎以及血友病等病因||,顺利地完成本节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导入大家体检的时候||,医生从你的手指上取一滴血||,然后做成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医生在显微镜下看到什么呢?让我们也来看看||。

引出“血细胞的组成与功能”||。

思考、讨论||,明确学习内容||。

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血细胞的组成与功能)1.分组实验: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2.课件展示:显微镜下血细胞图||。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七下7.4.4.1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案(二)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七下7.4.4.1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案(二)
生:各组结合提供的参考,分析、充分讨论,达成共识。
师:组织各组交流。
生:我们拿到的这份化验单,送检人是女性,各项目对应比较,发现红细胞数量偏低,而且血红蛋白含量也低于正常值。我们通过讨论初步认为此人患有贫血。
生:老师,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特点有些象小说里的侠客,“劫富济贫”:氧气多的地方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氧气少的地方和氧气分离,随着血液的流动,把氧气从多的地方运送到少的地方。
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
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教学过程
一、导言(大屏幕展示录象)
同学畅谈对血液的认识。
二、深入研讨
观察出现分层现象的血液,结合讨论提纲,小组交换认识,派代表发言。
生:为什么找不到血小板?
师:是呀,为什么没有看到血小板?
生:(思索)血小板太小了,数量也不多,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很难分辨。
生:血液在人体内不仅担负着体内物质运输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吞噬病菌的防御功能以及止血和凝血作用,所以血液对人体的健康和相关生理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以前我很害怕血,通过今天学习,感觉血液作为人体内的可以流动的组织,分布范围较广,在了解了它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后,感觉也没有太多的神秘。
生:各种血细胞都有一定的寿命,寿命长短还不一样。
师:这个比喻很恰当,这样可帮助我们记忆血红蛋白结合氧的特点。
生:我们是同组的,我补充一点,红细胞以及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的。我前一段时间,被诊断是轻度缺铁性贫血,有时偶尔头晕,医生当时建议我注意加强营养,同时要适当补铁。
师: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较为迅速的时期,有时营养供应不足或不均衡,容易出现发育期的营养不良,如缺铁性贫血。大家正处在青春期,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身体健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设计:4.4.2流动的组织——血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设计:4.4.2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知识目标:1 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2 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各种血细胞的功能及其病理表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重点难点:1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并识别血细胞。

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法。

通过演示实验(加抗凝剂的血液)及分组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引发学生对实验的思考,利用小组活动,开展合作学习。

2 任务驱动法。

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从色泽和容积上将血浆和血细胞加以区别。

加深学生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数量、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

3 资料分析法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血液化验单进行解读,提高所学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知识概要:1.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

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浆,下层红色的部分是红细胞,两层的交界面还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2.血浆的成分包括90%的水、血浆蛋白约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约3%3.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4.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5.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6.红细胞呈红色,那是因为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含铁,它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7.白细胞体积比较大,数量比较少,有细胞核。

它具有包围、吞噬病菌的功能。

8.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凝血的功能。

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2、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为什么要及时输血而不是输液?3、为什么通过化验血液在一定程度上检查健康状况或诊断疾病?(二)新课教学:引导学生自学课本P59的资料分析,并出示课前准备好的血液分层实验结果,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完成第P60讨论1、2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标要求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血细胞)。

【活动建议】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课标解读本课时教学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形态、结构及功能上比较。

通过观察人血涂片从直观上对三种血细胞有个直观地认识,再通过数据资料分析、思考阅读了解三种血细胞的功能。

分析一些症状帮助学生进一步
理解血液成分的变化可能带给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血细胞的种类、形态、数量和主要功能;概述血液的
主要功能。

能力目标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
胞。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验血液对生命的重要性;关注造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
,体验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各种血细胞的成分及功能,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比较。

难点使用显微镜,分辨各种血细胞。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的实验用具。

教学策略有了上节课的基础,通过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进一步了解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为了节省时间,课前要求同学预习实验的要求和操作方法,总结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结构和功能的表格,熟知显微镜下各种细胞的形态,有利于我们教学,最后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关于贫血、发炎以及血友病等病因,顺利地完成本节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情景导入
大家体检的时候,医生从你的手指上取一
滴血,然后做成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医生在显微镜下看到什么呢?让我们也
来看看。

引出“血细胞的组成与功能”。

思考、讨论,
明确学习内容。

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血细胞的组成与功
能)
1.分组实验: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2.课件展示:显微镜下血细胞图。

提问:(1)你能找到几种血细胞?
(2)各类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数量有什么不
同?
(3)怎样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
(4)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
1.明确实验目的,按照实验
步骤正确操作,观察与思考。

2.观察血细胞并讨论,提出
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续表)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红细胞
出示:《电镜下的红细胞》,
阅读教材53页红细胞。

1.哪一位同学能够描述红细胞的特点?
2.血液为什么呈现红色?红细胞的功能是什么

讨论: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引
起贫血。

你认为贫血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根
据血红蛋白的成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
这些症状?
观看并阅读。

讨论、回答。

1.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

2.红细胞里富含血红蛋白。

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
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
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
能。

吃含铁或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白细胞
出示:《电镜下的白细胞》。

1.哪一位同学能够描述白细胞的特点?
2.播放:《白细胞吞噬病菌》,请说出白细胞
的功能?
讨论:身体某处出现外伤,伤口周围为何出现
“红肿”
现象?白细胞比红细胞大,分布在血液中,而
身体的某一部分被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如何达
到感染处,吞噬细菌?
讨论、回答。

1.白细胞体积比较大,数量
少。

2.防御和保护。

身体有炎症时,白细胞会增
多。

血小板
出示:《电镜下的血小板》。

1.哪一位同学能够描述它的特点?
2.观察未加入抗凝剂的家畜血液,我们发现了
凝固的血块,血液凝固与血小板有什么关系,
请先听听同学给大家念的《血小板的自述》。

讨论:生活中,我们的皮肤划破一个小伤口出
血时,血液为什么会自然凝固?
讨论、回答。

1.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2.止血和加速凝血。

课堂小结完成表格,梳理知识。

板书设计
第2课时血细胞的比较
(续表)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特别注意到了与生活实际中的一些问题相联系,如贫血、化脓和伤口处血液逐渐凝固等,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利用多媒体展示人血的永久涂片,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血细胞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形态及数量。

出示表格,让学生通过自学、相互讨论后归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
板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探究点血细胞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那么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是什么呢?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1)各种血细胞的比较:
名称形态结构功能异常情况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富含血
红蛋白,成熟的红细胞没有
细胞核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

过少时:贫血
血红蛋白少时也会有此
症状
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吞噬细菌,对人体有防御
和保护作用
有炎症时,数目会增多
血小板
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没
有细胞核有加速止血和凝血的作

过少时可能会患血友病
过多时可能形成血栓
(2)血液的功能
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的功能。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