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物业投诉管理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住户投诉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1设计题目
社区住户投诉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2 系统描述
2.1 需求分析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科学在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尤其在信息管理方面,计算机已是必不可少的管理工具
目前,信息已成为继劳动力、土地、资本之后的又一大资源。

谁控制的信息越多,谁利用信息资源的效率越高,谁就会在各方面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谁就会有更多的优势。

从微观上讲,建立一套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加快信息的周转速度,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加强了管理的信息化手段,提高了本单位的经济效益。

从宏观上讲,顺应了社会的信息化、社会化潮流,加快了社会的发展速度。

据统计,美国在信息管理管理方面80-100%的信息处理由计算机完成;计划管理是80—90%;在计算机应用发展较快的国家中,计算机应用于经济管理的占80%;用于科技计算的占8%,用于生产过程控制的占12%;由此可以看出,信息管理是计算机应用的主要领域。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信息资源建设水平远远落后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未能与信息资源的增长同步进行。

我国的计算机应用要比西方国家落后十几年。

因此,现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被确立为国民经济信息的核心内容,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开发和推广应用于各类科技、经济等数据库和网络资源服务系统,已经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然而随着城镇人口居住的集中化加剧,传统人工小区管理模式逐渐跟不上时
代的潮流。

这就要求我们提供一个专门的管理系统,来提高物管的工作效率、为住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本系统共有住户信息管理、投诉登记管理、投诉信息查询管理,投诉信息反馈管理,投诉信息处理管理。

住户信息管理模块实现了小区住户信息的详细记录以及住户信息的添加、删除和修改;投诉登记管理模块实现了住户投诉情况的记录和管理;投诉信息查询管理模块实现了投诉信息的查询操作;投诉信息反馈管理实现了住户对投诉处理情况的评价管理;投诉信息处理管理实现了受理人对住户投诉的处理及记录。

本系统界面设计大方、简洁、实用,操作简单方便,是一款完全适合普通小区物业投诉事务管理的系统。

系统设计综合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多家物业管理公司的业务模式和需求。

能实现各种小区及学校的智能化管理,可以提高物业管理的效率,是住户享受完美和谐的小区生活。

2.2 可行性分析
2.2.1经济可行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事管理势在必行。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世纪。

在这个世
纪中,高效化、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已成为现代企业的代名词。

做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的房地产业在当今智能化小区的发展的驱动下,在当今信息时代的推动下,拥有自己的一套特色的社区投诉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与小区内繁多的硬件设施相比较,传统的手工式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合当今的庞大的数据处理和精确的运算需求,所以一套精美完善的社区投诉管理系统是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的有效解决方案。

传统的管理方式,对物业管理人员要求数量多,无法及时处理住户的投诉。

一套完善的社区投诉管理系统可持续使用并能随着时代和工作的需求不断更新,一期投入终身受用,按长期的使用计算,开发系统的造价平均到每年与传统式的管理方式的年耗资本相对比,性价比是可行的。

开发这套系统的经济可行性是很高的。

2.2.2 操作可行性
对于这套社区投诉管理管理系统而言,在投入使用前,会由开发并能熟练操作本系统的工程人员对用户群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熟练掌握系统的各个功能和简单的系统维护,在开发设计程序的过程中直观的界面和控件的文字解释完全能使得用户充分理解起功能和意义,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用户对本系统的操作完全可以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配合形式的手工操作,因为本系统最适合用于微型机,可以说几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和管理。

所以本系统的操作是完全可行的。

2.2.3 调度可行性
由于这是一次暑期的课程设计,系统的设计比较简单,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全能够完成。

2.2.4 技术可行性
开发一个社区住户投诉管理系统,涉及到的技术问题不是很多,主要用到的技术就是数据库和一门可视化开发的编程语言。

在这方面,数据库主要是用来存放数据,就目前主流的数据库来看,可以考虑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在前台开发编程方面,用采用B/S模式来进行友好界面的设计。

2.3 功能需求
社区住户投诉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用于住户进行投诉,因此,系统应该包括登录管理,投诉信息的管理,以及投诉信息的处理管理,还可以包括住户的反馈信息管理和处理投诉信息的管理。

3 系统设计
3.1总体设计
3.1.1 系统结构图
图3.1
3.1.2 系统数据流程图
图3.2
3.2 数据库设计
3.2.1 数据库设计过程
目前设计数据库主要采用的是以逻辑数据库设计和物理数据库设计为核心的规范设计方法。

其中逻辑数据库是根据用户要求和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具体特点,以数据库设计理论为依据,设计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和每个用户的局部逻辑结构。

物理数据库设计是在逻辑结构确定之后,设计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及其他
实现细节。

各种规范设计方法在设计步骤上存在差别,各有不同。

一般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需求分析阶段:
进行数据库设计首先必须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要(包括数据与处理)。

需求分析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需求分析是否充分与准确,决定整个数据库构建的速度与质量。

(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概念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他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数据库物理设计是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5)数据库实施阶段:
在数据库实施阶段,设计人员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及其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录入,并进行试运行。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数据库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

在数据库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3.2.2 数据库表的设计
新建一个数据库:
创建任何一个数据库的第一步是仔细的规划数据库,设计必须是灵活的、有逻辑的。

创建一个数据库结构的过程被认为是数据模型设计。

本系统采用SQL Server2008数据库为数据库开发工具,建立一个数据库人力资源管理,其中包括多个表,并为之定义了相应的关系以适应本系统所需的功能。

(1)住户信息表
住户信息表中包括住户的用户名username,登录密码usernapwd,真实姓名realname,身份证号ID,联系电话tel,详细地址address。

具体如下:
图 3.3
(2)处理投诉表
处理投诉表中包括序号,受理人,处理结果,解决时间,主要是受理人对表进行操作:
图3.4
(3)管理员信息表
管理员信息表主要包括管理员编号,登录密码,姓名,联系电话,详细地址,记录了管理员的相关信息:
图3.5
(4)员工信息表
员工信息表主要记录的是受理人的相关信息,包括员工编号,员工姓名,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登录密码。

图3.6
(5)投诉登记表
投诉登记表主要记录投诉人的投诉内容以及投诉人的相关信息及对投诉的处理结果。

图3.7
(6)投诉反馈表
投诉反馈表主要记录的是住户投诉后在受理人解决问题后对解决问题的评价。

图3.8
3.3 输入/输出设计
3.3.1登录界面的输入
登录采用的是验证方式登录,需要正确对应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入系统,不同的用户登录身份不同,进入的界面不同,查询的内容不同,权限不同。

3.3.2 信息的查询输出
本信息系统提供了信息查询的功能,因此设计有专门的查询界面,只要用户输入正确的搜索内容就可以显示出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应的内容,方便快捷。

如查询员工信息可以在查询员工信息的界面输入员工的用户名如px,就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图3.9
3.4 用户界面设计
友好的用户界面是一个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友好的界面能够让使用者轻松的掌握对系统的各种操作,增加了系统的易读性和实用性,更能够提高系统
的价值。

本系统也设计了比较友好的界面具体设计如下。

3.4.1 登录部分
进入系统后,首先进入的是登录部分,登录部分有三个按钮分别是管理员登录,住户登录和受理人登录,具体界面如下图:
图 3.10 主界面
图3.11 住户登录界面
3.4.2 信息查询与存储部分
这部分包括员工信息的查询,住户信息的查询,投诉信息的查询,以及投诉信息的登记,投诉意见的反馈,投诉信息的完善,相关的界面如下:
图 3.12 住户信息查询界面
图3.13 住户注册界面
图 3.14 投诉信息查询界面
图 3.15 投诉信息登记界面
3.5 处理过程设计
系统信息的录入和处理都必须与数据库相连,当进行用户登录时,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在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关信息一致时方可进入系统进行下面的操作,如果信息不符则不允许进入系统,在登入系统时用户是分有角色的,不同的角色进入系统时对应检索的数据库不同,
处理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界面与数据库相连从而能够达到验证信息查询信息的能力,连接数据库的代码如下:
string settings =
Convert.ToString(ConfigurationManager.ConnectionStrings["SqlServices" ]);
SqlConnection objconn = new SqlConnection(settings);
objconn.Open();
4 系统测试
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即使在传统的软件工程中,也有一个明确、独立的测试阶段。

随着软件危机的频频出现以及人们对于软件本质的进一步认识,测试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测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系统开发中的一个阶段,它已经开始贯穿于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测试开始的时间越早,测试执行的越频繁,所带来的整个软件开发成本的下降就会越多。

为了使本软件运行更加稳定,我对它进行了全面的测试,测试分为两部来进行,一是:界面测试;二是功能测试。

首先是界面测试,为了使软件在不同的的操作系统平台上运行界面能保持原来的风格。

我把完整程序拷贝到Windows xp环境下,程序运行界面正常,界面的布局、字体等设置都保持原样,没有出现类似字体变形的情况。

然后进行功能测试,首先进入系统,进行用户的注册测试,注册用例为username zs,
Userpwd 3333,realname 张三,ID 432233,tel 1589934 address 海四532。

测试结果可以从数据库中找到此用户相关信息:
图4.1
查询注册测试信息,显示如下:
图4.2
投诉信息的查询测试,输入序号2,测试结果如下:
图4.3
5设计的特点、不足、收获和体会
本次的课程设计到现在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学到了多东西,也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

这个过程当中,是我们运用学习成果,检验学习成果,运用学习成果的过程,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知识,尝试性的应用于实际设计工作中。

从理论的高度对设计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

检验学习成果,看一看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学习计划,改变学习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对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

这次的课程设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发现我的知识还是不够扎实,有一些想法都不能够很好的去实现,知识的衔接不够紧密,所学的知识还不够丰富,不足以完成一个课程设计,还必须自学一些相关的知识,然而在学习课外知识的
时候由于没有老师的指点,自己学起来比较费力,这次的课程设计尤其明显,因为本次课设我采用的是进行网页的设计,其中用C#语言进行设计,以前从来就没有接触这方面的知识,所以设计过程相对来说比较困难,虽然设计的成果比较简单,但终究还是完成了老师所给的任务,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更加坚定了我学好科学知识的决心,没有扎实的科学知识,要完成一项设计是非常难的,我们应该把握好现在的美好时光,努力学好我们的专业课。

6 参考文献
1. Dino Esposito著,施平安译.
2.0技术内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Kouresh Ardestani 著,张哲峰译.高效掌握—C#编程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余金山. 2.0+SQL Server 2005企业项目开发与实战.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4.Bill Wagner.Effective C#: 50 Specific Ways to Improve Your C#.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5.陈萱华.如何利用技术访问数据库.计算机与现代化.2003 (2) 6.朱涛,李云云.基于技术的WEB数据库分页显示.电脑学习.2005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