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九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①全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闭卷形式。

②考前,考生在答题卡、答题卷内准确填涂好姓名、考号。

③选择题、判断题用2B铅笔填涂至答题卡,其余各题一律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至答题卷。

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不能答出边框外。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本题共20
小题,每小题I分,共20分)
1.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

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
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 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东汉
3. 中古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单就绘画来说就有着悠久的传统。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逐渐走向成
熟,还出现了山水画和花鸟画,技法形式和题材风格五彩纷呈。

当时有三位画家,被画史上合称为“六朝三大家”。

这三位画家是
A.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B.吴道子、陆探微、张僧繇
C.张择端、张僧繇、陆探微
D.郑板桥、陆探微、张僧繇
4.“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国家安定。

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

”他在1978年美国学科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

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明太祖
5. 关于下列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
A.图片a中统一货币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
B.图片b中的“开元”是唐太宗的年号
C.图片c中交子的出现推动了商品的发展
D.上述图片可作为统一王朝经济发展的佐证材料
6. 常熟市志载:“嘉靖年间,楼寇多次自沿江侵犯县境焚掠民居。

知县王铁率兵民齐心筑城抗倭,
并屡次出击,打败入侵者。

”材料中的“知县王铁率兵民齐心抗倭”发生在
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7. 工程和建筑是文明的载体。

下列对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图1是明朝为了防御匈奴而修建的城防工程
B.图2是隋朝开凿的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图3是清朝时开始营建的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D.图4是唐朝时李春主持建造的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
8.“唯一真正的革命,是对心灵的启蒙和个性的提升;唯一真正的解放,是个人的解放”。

下列符合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新航路开辟
C.文艺复兴
D.罗斯福新政
9.“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
命,是促进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材料主要强调新航路开辟 A.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繁荣
C.成功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
D.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10.九年级一班张超同学在学完一章节历史课后,根据所学知识整理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下图)。

根据卡片可知,张超同学这一章节历史课的专题应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C.西欧走出中古时代
D.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11.“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
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
A.国王重开议会
B.“光荣革命”
C.来克星顿枪声
D.攻占巴士底狱
12. 英国曼彻斯特的人口由1750年的1. 8万人增加到了1851年时的30万人,成为仅次于伦敦的
英国第二大城市。

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贸易的扩展
B.外来移民的涌入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汽车的普遍使用
13. 下表是有关“国际工人运动”的内容,其中史实与结论不匹配的是
14. 一个由曼彻斯特6000名工人组成的组织在给林肯的信中写道:“这将使你的名字亚伯拉罕·林
肯流芳后世。

请接受我们维护这一自由宣言的最高敬意。

”“这一自由宣言”指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5. 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

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但丁—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神曲》
B.牛顿—近代物理学的奠基者—《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爱因斯坦—近代生物学的奠基者—《物种起源》
D.贝多芬—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英雄》交响曲
16. 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这张知识卡片记录的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7. 它改变了中国战争的性质,也改变了外来援助的结构,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的宣战,
使亚洲的战争成为一场世界规模的反侵略和反独裁斗争的组成部分。

可见,“它”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珍珠港事件
D.斯大林格勒战役
18. 下表为美国、欧盟、日本部分经济数据比较表,欧盟进出口贸易所占世界份额的增加主要得益

A.得到美国的大力援助
B.发挥高素质劳动力优势
C.西欧国家成立欧洲联盟
D.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19. 江时学在《发展中国家怎么办一一拉美国家的实践》中指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
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抑制全球化。

”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是
A.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振兴
D.发展中国家应抵制全球化
20. 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
空。

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角度看,运载火箭应属于
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电子计算机技术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21. 从郡县制到行省制,从“焚书坑儒”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最终的目的都是巩固封建统
治。

22. 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或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

史实:所载的货物包括上等丝绸、刺绣和其它奢侈品,作为在航程中赠送给当地统治者的礼物。

……但是就朝廷而言,在这种交往中政治利益高于经济利益。

郑和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跨越了半个地球,把明帝国的声威最大限度地远播到海外。

—《剑桥明史》推论:郑和下西洋是一次以加强中外贸易为目的的远洋航行,扩大了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23. 读1874一1890年日、英、美、法、德五国工业发展速度比较图,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英法
在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落伍。

24. 将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和瓦特归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他们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引领者。

25. 罗斯福新政的“新”体现在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6. 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说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6空,每空1分,共6分)
27. 感恩前人之惠。

战国时期“”技术的推广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北宋时期,我国从越南引进“”提高了粮食产量。

28. 铭记神来之笔。

1861年,俄国废除,实现了该国历史的重大转折;19世纪60年代,日本通过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命运。

29. 勿忘揪心一刻
1914年的“”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55年“”的成立标志着两
极格局的形成。

四、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 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学科素养,戴老师运用了不同的方法,设计了如下
学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分)
任务一【识别史料—寻找历史证据】(3分)
(1)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

请你判断下列史料所属的史料类型。

(只填序号)
①司母戊鼎②《齐民要术》③凯恩斯采访录
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
任务二【分析数据—解释历史现象】
(2)解读下列数据,运用相关史实,说明图一中1921年后苏俄(联)粮食产量上升的原因,并为图二配上一段文字说明。

(2分)
图一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的统计阶段图二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在世界的比重任务三【构建联系—阐述历史过程】
(3)请阐述下面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1分)
31. 社会转型期往往表现为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与更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一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做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认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由乱”。

“威不两错,制不二门。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除了法律以外,不依靠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材料三“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其具体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是在当社会变迁历史进程中出现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时候所出现的社会整体性变动。


—《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该学派的思想主张;并列举其中一位代表人物。

(2分)
(2)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的思想是如何影响法国历史的进程的。

(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思想文化两个方面归纳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欧美18-19世纪时社会转型的共同因素。

(2分)
32. 曾经,世界是“欧洲”的;一度,世界是“美国”的。

近现代以来,美欧关系在相对稳定中曲折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一政策设计人员认识到,共产党人正在利用欧洲危机,如果他们进一步得逞,美国安全将会面临严重威胁。

不过他们认为,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在于应付共产主义的威胁,而在于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

换句话说,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
—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材料二 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

” 20世纪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颖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

70年代,联郑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

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

—整理自人教网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欧盟前身)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如下:
(注: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整理自人教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设计对西欧援助计划的意图。

(2分)
(2)据材料二,指出美欧关系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材料二中法国试图
“保持独立”的具体表现。

(2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战后美欧关系演变的原因。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