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1. (6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_______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④________,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⑤八月湖水平,________。

(盂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吊影分为千里雁,________。

(白居易《望月有感》)
⑦《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宽广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
2. (3分)阅读下面的曲,完成第后面问题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
“飞鸿”的意思是。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

B . 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

C . 此曲以秋日萧瑟迟暮之景与明艳清新之景做对比。

D . “一点飞鸿”给阴冷的动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

三、课内阅读 (共1题;共11分)
3. (11分)(2017·绥化) 阅读文言文《赵广拒画》,完成下列各题。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①。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

建炎中陷贼②。

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

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

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而广平生实用左手。

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

【注释】①李伯时:宋代名画家。

小史:书童。

②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

贼:这里指金兵。

(1)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 . 尤工作马(擅长)
B . 几能乱真(表数量)
C . 使图所掳妇人(绘画)
D . 而广平生实用左手(其实)
(2)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只划一处)
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

(4)
文中赵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你再列举出一位与他相类似的历史人物。

并用一句话简述其事迹。

四、课外阅读 (共1题;共11分)
4. (11分) (2018七下·杭州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曹玮用兵
曹玮尝出战小捷,虏兵①去。

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②,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③。

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④军。

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玮愈缓,行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⑤决战。

”虏方苦疲甚,皆欣然,歇良久。

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

”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

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比其复来,几⑥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

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⑦不能立人气亦阑⑧。

吾以此取之。


【注释】①虏兵:敌军。

②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的统称。

③部伍:兵士的队伍行列。

④縻(mí):束缚。

⑤少选:一会儿。

⑥几:接近。

⑦痹:麻痹。

⑧阑:残,尽。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 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可以为师矣
B . 遂弃牛羊而还肃遂拜蒙母
C . 歇定可相驰矣愿驰千里足
D . 若乘锐便战关山度若飞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 . 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

B . 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

C . 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

D . 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②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4)结合文章,分析曹玮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哪里?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
5. (6分) (2016八上·市中期中) 阅读课内现代文,完成后面题目。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
上文对父亲刻画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描写方法。

(2)
我两次流泪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
(3)
父亲买回橘子后“心里很轻松似的”这是因为:________
(4)
用一句话归纳这段文字的内容。

(不超过10个字)
(5)
父爱是伟大的,母爱也一样。

请你用比喻写一句歌颂父母亲的话。

6. (22分) (2017八下·顺庆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植物爱听和谐音乐
①一群喜欢户外运动的青年男女在西双版纳勐腊县的一处原始森林,发现了一种会跳舞的树。

当时,他们长途跋涉,人困马乏,有人提议就地歇息。

一个活泼好动的年轻人拿出随身携带的收音机,播放了一曲轻松舒缓的乐曲。

这时,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旁边的两棵小树随着乐曲晃起身子来,滑稽可爱,随行的人全被它逗乐了。

大家忘记了疲劳,跑过来欣赏小树跳舞。

有人提议:“换一首曲子,换一首曲子。

”又有人喊:“换快节奏的。

”于是,收音机的主人调了频道,换了一曲激烈的摇滚乐。

奇怪的是,刚才还在摇头摆尾的小树突然停止不动了,像是被突然吓着了似的,静静地呆立着。

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它只会跳优美的舞蹈,不会跳强劲的舞蹈呢?于是,年轻人又调回刚才的频道,小树听了这优美的曲调,又开始摇头摆尾。

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得出一致结论:小树喜欢轻柔、温和的曲子,不喜欢节奏强烈的乐曲。

②事实真是这样,小树的确是只爱听舒缓的音乐,激烈亢奋的曲调会让它进入睡眠状态。

法国农科院一位专家为了验证植物的音乐细胞究竟有多浓,异想天开地把崭新的耳机套在一棵蕃茄上,每天定时播放3个小时的音乐。

数周后,奇迹出现了,这棵蕃茄长势强劲,比周围任何蕃茄结的果实都多,而且个头儿大,每个果实平均重达两斤以上。

③还有一位科学家,每天下班后都喜欢在自家花园里拉上一段优美的小提琴曲。

打理花园的妻子惊喜地发现,濒临死亡的雏菊又重新绽放了生机。

不仅如此,(a)音乐就像兴奋剂,那些平常蔫头耷脑的花儿们听了音乐,一朵朵开得热烈而灿烂。

后来,她的科学家丈夫翻阅资料,才明白这是小提琴的功劳。

那些花儿,正是因为听了优美的音乐,才焕发了生机。

它们的叶子绿得茁壮而卖力,花开得鲜艳而硕大,这让科学家欣喜万分。

凭着职业的敏感,这位科学家开始思索,既然花儿这么热爱音乐,庄稼会不会也是如此呢?他开始有意识地在稻田里播放音乐。

他每天上午准时来到稻田,给水稻们播放半个小时的轻柔乐曲。

(b)一个月后,这片田里的水稻比普通生长的水稻要高出30多厘米,也就是说,是音乐代替了化肥使它们长得又高又壮。

④草本植物既没有听觉器官,又不具备听力系统,为什么它们接触了音乐,会产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⑤音乐,说白了是一种持续声波。

在优美、轻快声波的反复刺激下,植物体内的物质分子会发生共振,那些处于休眠状态的分子,随着音乐节奏被悄悄激活,开始运动。

正是这一过程促进了新陈代谢,加快了细胞分裂,大大地促进了它们的生长发育。

如果适当地对植物播放音乐,它们就会不断地进行代谢和分裂,从而达到快速生长的目的。

不过,一定要选择那些和谐美好、悠扬柔和的音乐来播放。

反之,植物听了节奏强烈的打击乐和摇滚风,不但不会长势旺盛,还容易暴病而亡。

这可绝不是闹着玩的。

别看它们不会说、不会表达,但它们绝对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中学生百科》)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小树爱听舒缓音乐,因为悠扬柔和的音乐会让它进入睡眠状态。

B . 如果对植物播放音乐,植物细胞就会不断地进行代谢和分裂,从而使植物快速生长。

C . 草本植物没有发达的听觉器官,听力系统也不完备。

D . 节奏强烈的乐曲不利于植物生长,甚至会使植物死亡。

(2)下列说法有误一项是()
A . 本文是事物说明文,采用了从发现现象到探究本质的逻辑顺序。

B . 本文综合运用了说明、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

C . 文章第①段运用生动的事例引出本文的说明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 . 文章第④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3)下列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第②段综合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 . 文章第③段画横线句(a)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说明了优美舒缓的音乐对花儿生长的作用。

C . 文章第③段画线句(b)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轻柔乐曲对水稻生长的作用。

D . “音乐,说白了是一种持续声波。

”这句话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4)根据文章推断,下列乐曲中最能促进植物生长的乐曲是()
A . 《绿岛小夜曲》
B . 《黄河大合唱》
C . 《小苹果》
D . 《最炫民族风》
六、名著导读 (共1题;共2分)
7. (2分) (2017九下·杭州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小题。

皇帝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和地面平行,候选人员一个个依次跑上前去,有时候跳过横杆,有时候在横杆下面来回爬几遍,这完全要看横杆上升或者下降的情形而定。

有时候皇帝和首相各拿着木棍的一头。

有时候也由首相一个人拿着木棍。

谁表演得最敏捷,跳来爬去的时间最长,就赏赐给他一根蓝丝线。

第二名赏给红丝线;第三名赏给绿丝线。

他们都把这些丝线缠两道围在腰间。

你可以看到朝廷里的大人物几乎没有人不用这种腰带作装饰的。

(1)
这段话出自(人名)________写的名著《________》。

(2)
这是发生在哪个国家的故事?如何理解这个游戏的寓意?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8. (5分) (2019九上·秀洲月考) 文题一:
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拍下一张照片是最容易不过的事。

照片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新闻照等,比比皆是。

照片记录了生活点滴,照片呈现了大千世界,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
苦、惭愧,有的令人思索、回味……总有那么一张照片会让我们印象深刻。

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②不得引用、摘抄阅读语段。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

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1-1、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
2-1、
2-2、
三、课内阅读 (共1题;共11分)
3-1、
3-2、
3-3、
3-4、
四、课外阅读 (共1题;共11分)
4-1、
4-2、
4-3、
4-4、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
5-1、
5-2、
5-3、
5-4、
5-5、
6-1、
6-2、
6-3、
6-4、
六、名著导读 (共1题;共2分)
7-1、
7-2、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