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阜新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果在根尖的不同部位做标记,一段时间后发现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A.伸长区B.分生区C.根冠D.成熟区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
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
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详解】
A、伸长区是生长迅速,是根伸长最快的部位。
B、分生区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C、根冠主要具有保护作用。
D、成熟区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所以,“如果在根尖的不同部位做标记”,一段时间后发现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2.2018年5月,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教授用动物角膜代替人角膜让万名患者复明,获得了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如图中角膜是()
A.①
B.②
C.③
D.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察的是眼球的结构。
【详解】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图示中①是晶状体,②是虹膜,③是角膜,④是睫状体,⑤是玻璃体,C正确。
3.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
①蚂蚁觅食②蜘蛛结网③工蜂采蜜④老马识途⑤鹦鹉学舌⑥大象骑车
A.①③④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④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
①蚂蚁觅食、②蜘蛛结网、③工蜂采蜜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④老马识途、⑤鹦鹉学舌、⑥大象骑车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C符合题意。
【点睛】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本题解题关键。
4.下列途径不会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是()。
A.母婴传播B.握手C.注射毒品D.不正当的性接触
【答案】B
【解析】
【分析】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详解】
握手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因此握手不会造成艾滋病传播,B符合题意;母婴传播、注射毒品、不正当的性接触都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因此都会造成艾滋病传播,ACD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5.下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细胞质先平均分成两份
B.经过过程②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过程①是细胞生长,过程②是细胞分化
D.A、B、C代表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组织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2)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详解】
过程①由一个细胞变成两个细胞,是细胞分裂过程。
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A错误;过程②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是细胞分化的过程。
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过程①是细胞分裂,过程②是细胞分化,C错误;过程②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所以A、B、C代表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组织,D正确。
【点睛】
理解掌握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6.刚学完植物的蒸腾作用,李老师让大家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谈一谈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以下四位同学积极发言,其中说法有误的是()
A.小明说:蒸腾作用就像一个水泵,有一个向上的拉力,使水分向上运输
B.小月说:夏天,树荫底下比较凉快有蒸腾作用的功劳
C.小东说:土壤中有许多无机盐,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
D.小晶说:植物体内的水分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参与了水循环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植物的蒸腾作用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以及对水分、无机盐的运输;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防止叶片被
太阳灼伤。
(2)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一部分变成热能散发出去了。
【详解】
蒸腾作用就像一个水泵,有一个向上的拉力,使水分向上运输,A正确;
夏天,树荫底下比较凉快有蒸腾作用的功劳,B正确;
蒸腾作用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但不能促进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吸收,C错误;
植物体内的水分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参与了水循环,D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植物的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关知识。
7.实验室有如下镜头供选择,要使视野最暗,应选择的镜头为()
A.④和⑤B.②和⑤C.④和②D.②和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②、⑤是物镜,③④⑥是目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故本题应该选放大倍数大的镜头组合,由图可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A.嫁接时要让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B.昆虫的发育都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C.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D.爬行动物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卵外有卵壳,生殖摆脱了水的束缚
【答案】B
【解析】
形成层能够分裂增生,产生新细胞,使植物体愈合。
因此嫁接时要让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A正确;
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B错误;两栖动物体外受精,幼体蝌蚪必须在水中发育,C正确;
爬行动物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卵外有卵壳,生殖摆脱了水的束缚,因此爬行动物能够生活在陆地上,D 正确。
9.图是白头叶猴,曾是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但在国家的大力保护下白头叶猴种群稳步提升。
以下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白头叶猴的主要形式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曾是导致白头叶猴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法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了保障作用
【答案】A
【解析】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A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即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白头叶猴的主要形式,B正确;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曾是导致白头叶猴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C正确;《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法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了保障作用,D正确。
10.蘑菇生长所需要的条件不包括()
A.水分B.温度C.有机物D.阳光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详解】
真菌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细真菌的生长繁殖。
因此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蘑菇属于真菌,因此蘑菇生长不需要阳光。
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
11.某同不小心划破手指,伤口出血。
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成分分别是
A.血小板、白细胞B.红细胞、血浆
C.白细胞、血浆D.血小板、红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详解】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
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
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可见A符合题意。
【点睛】
关键点: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白细胞能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
12.如图是动物细胞分裂和分化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表示细胞分裂
B.过程①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C.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
D.过程②可形成多种多样的细胞
【答案】B
【解析】
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未发生变化。
图中①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A正确;①细胞分裂的过程,染色体先进行自我复制,然后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B错误;
②过程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C正确;②过程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D正确。
13.田间移栽作物幼苗时,需带土完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根毛分裂B.防止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
C.减少水分蒸发D.减少土壤中无机盐的丢失
【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根毛的分布位置和功能,思考解答。
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
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水。
而且根尖成熟区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因此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田间移栽作物幼苗时,需带土完成,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根毛的分布位置和功能。
理解掌握查根毛的分布位置和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如图是大豆的种子、幼苗和根尖结构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的C发育成乙中的3
B.乙中的1是由甲中的B发育来的
C.丙中的b和c可以使乙中的3不断长长
D.甲萌发长成乙的过程中,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丙中的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甲中A是胚轴,B是胚芽,C是胚根,D是子叶;图乙中1是叶,2是连接茎和根的部位,3是根;图丙中,a是成熟区,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d是根冠;据此回答。
【详解】
种子萌发后,C胚根发育成3根,B胚芽会发育成茎和1叶,A、B正确;
3根的长长是因为c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b伸长区细胞的伸长,C正确;
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丙中的a成熟区,是在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之后,而在甲萌发成乙的过程中,还没有成熟区,D错误。
【点睛】
掌握种子的结构和和萌发的过程及根尖的结构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在海里游泳有时会被海蜇蛰伤,下列有关海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蜇的消化腔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B.海蜇蜇人的刺细胞分布在外胚层中
C.海蜇的身体有内、中、外三个胚层
D.海蜇的身体上下对称,便于发现敌害、捕获食物
【答案】B
【分析】
海蜇属于腔肠动物。
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详解】
A、海蜇有口无肛门,A错误。
B、海蜇蛰人的刺细胞分布在外胚层中,B正确。
C、海蜇的身体有内、外两个胚层,C错误。
D、海蜇身体辐射对称,便于发现敌害、捕获食物,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腔肠动物的特征。
16.下列关于人体生理与卫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开始萌动
B.冬天外界寒冷空气经呼吸道达到肺部时温度可升到37℃
C.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
D.近视眼可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答案】D
【解析】青春期少年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A正确;呼吸道有温暖空气的作用,冬天外界寒冷空气经呼吸道达到肺部时温度可升到37℃,B正确;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
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C正确;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形成近视,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D错误。
【学科网考点定位】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名师点睛】青春期是决定一个人体质、心理、性格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17.下列四幅图线表示人体内血液由体动脉经过组织细胞流向体静脉时,血液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含量,横坐标表示血液由体动脉经过组织细胞流向体静脉时的血流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肺动脉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缠绕在肺泡外,如何汇集成肺静脉;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当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时,经过气体扩散作用,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所以体动脉<组织细胞<体静脉,故选项B符合题意
考点: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18.如图为豌豆果实示意图,豌豆果实开裂时,果皮向内蜷缩,能将种子弹射出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②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B.豌豆依靠自身力量传播种子
C.①是种子,②是果皮
D.①是由胚珠发育而来
【答案】A
【解析】
【分析】
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所示: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很多,有动物传播、风传播、水传播、弹射传播、机械传播。
【详解】
②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故A错误;大豆是依靠豆荚裂开弹射来传播种子,所以豌豆依靠自身力量传播种子,故B正确;①是种子,由胚珠发育来,②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来,故C正确;①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果实种子的形成,明确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答的关键。
19.下列有关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人体来说都是抗原B.可以对抗引起各类传染病的病原体
C.接种一次即可永久生效D.直接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答案】A
【解析】
【分析】
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
【详解】
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疫苗属于抗原,A正确;抗体具有专一性,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不是对所有的病原体,B错误;有的抗体产生后会减弱,所以接种一次即可永久生效说法错误,C错误;注射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不是第二道防线,D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抗原、抗体的概念。
20.下列繁殖过程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①用萝卜的根尖组织,培育出萝卜幼苗
②细菌的分裂生殖
③试管婴儿
④克隆羊多利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过程的生殖方式,试管婴儿是由受精卵开始发育的,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过程,是有性生殖。
【详解】
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
①用萝卜的根尖组织,培育出萝卜幼苗;②细菌的分裂生殖;④克隆羊多莉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都属于无性生殖。
而③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
故选:C。
【点睛】
掌握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1.莘县徒骇河具有防洪排涝、调水灌溉、蓄水补源、改善城区地下水质等多种功能,更有美化环境、造福群众的靓丽风景.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徒骇河的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是()
A.有细胞结构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体小且为绿色
D.能生长繁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根据生物的基本特征,体小且呈绿色不属于生物的特征如绿色纸片。
有细胞结构、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说明这些小颗粒属于生物。
C符合题意。
【点睛】
生物的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2.下列生活方式与健康的生活不符的是()
A.多抽烟多喝酒
B.坏血病患者要多吃蔬菜和水果
C.可以用云南白药治疗跌打损伤
D.处方药一定要遵医嘱
【答案】A
【解析】
【分析】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详解】
A.酗酒和吸烟,都会损伤心脏和血管,导致心血管疾病。
所以,提倡科学的膳食、不吸烟、少饮酒、保持心情愉快、坚持体育锻炼是最有效经济的预防癌症发生的方法,故A错误。
B.坏血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尤其是新鲜的柑橘;所以坏血症患者要补充新鲜的水果蔬菜,故B正确。
C.云南白药是著名的化淤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的成药,据现代研究证实,可以抗炎、愈创,有利于伤口的消炎和愈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故C正确。
D.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作用,科学用药的原则,健康的生活方式。
23.生物学家已经发现、命名和记录的生物有200多万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都属于真核生物
B.判断某细胞为植物细胞的理由是具有细胞壁
C.大豆的子叶属于营养组织、人的血液属于输导组织
D.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利于植株的生
长,称作营养器官。
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繁衍有关,称作生殖器官。
【详解】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如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细菌是原核生物,A 错误;细菌和真菌的细胞也具有细胞壁,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所以不能根据细胞壁判断此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B错误;大豆的子叶属于营养组织、人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C错误;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D正确。
【点睛】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在于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4.在下列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A.种B.属C.纲D.目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的主要分类单位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种是最小(基本)的单位,界是最大的单位。
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详解】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不同,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的七个分类单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的分类单位。
25.李勇同学在课余时间观察了很多植物并做了详细记录。
图是他观察记录中的一部分,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是“泰山迎客松”,能生活在岩石缝隙中,原因是根系发达,叶细长如针
B.是葫芦藓,因其对二氧化硫等敏感,所以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是蕨,形态优美,可供观赏,喜阴湿环境,靠孢子繁殖
D.是衣藻,生活在海水中,细胞中含杯状叶绿体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