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
GDP等指标解释
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其核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分配法(收入法)、支出法(最终产品法)。
通常生产法得值最小,支出法得值更标准。
具体公式为: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值-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收入法GDP=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支出法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即GNP,又叫国民总收入,是用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常住单位从国外得到的净要素收入(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其中的要素收入包括从国外获得的劳动报酬、投资收益(包括红利、股息和利息等)。
公式为: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GDP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作为反映通胀压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又称为GDP缩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和按可比价格(不变价格)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之间的系数。
它的计算基础比CPI广泛得多,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等。
其使用目的是反映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后国内生产总值实际的发展水平和状况,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速度、发展指数等相对指标提供依据。
现价GDP公式:GDP平减指数=不变价GDP现行价格(当年价格)、不变价格(可比价格)现行价格,又叫当年价格,是指报告期当年的实际价格。
不变价格,又叫固定价格,可比价格,是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
目的是消除各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因此,在计算增长速度时,一般都使用可比价格计算。
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及其相关服务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指凡是对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即直接或间接以农副产品为基本原料,从事工业产品生产活动的企业统称为农产品加工业。
国民生产总值怎么计算出来的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一方面体现为所有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另一方面体现为所有常住单位所使用的最终产品价值和净出口的总和。
三种核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一、生产法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一)总产出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但不包括用于自身生产过程中的固定资产以外的货物和服务,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总产出分为市场总产出、为自身最终使用的总产出和非市场总产出。
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1.市场总产出市场总产出指以有显著经济意义的价格实现的总产出。
主要包括:一是以有显著经济意义的价格出售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二是用于交换其他货物、服务或资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三是用于实物支付(包括实物报酬)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四是准备用于上述某种用途的制成品和在制品存货的变动价值;五是提供货物和服务收取的服务费、运输费、金融资产获得和处置的附加费等。
市场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估价。
在不同行业,核算市场总产出所采用的方法和指标有所不同。
▪农林牧渔业总产出采用产品法核算,用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各种产品的价格乘以产量计算。
▪工业总产出等于工业总产值。
▪建筑业总产出等于建筑业总产值。
▪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等于其商业毛利额加上进口税净额。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总产出等于其营业收入。
▪金融业总产出的核算方法较为复杂,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货币金融服务企业总产出等于间接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FISIM)产出加上直接收费的金融服务产出。
其中,FISIM产出采用参考利率法计算。
中央银行从事的市场性货币金融服务,总产出也按此方法计算。
资本市场服务总产出等于营业收入扣除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再加上证券交易印花税。
保险业总产出包括寿险服务总产出和非寿险服务总产出。
国民经济统计八大产业的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学号416 姓名:覃玉山农业,工业,服务业等8个行业的总产值的核算方法一、现价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就是按行业计算增加值,汇总各行业增加值,得到国内生产总值。
在行业增加值的计算中,可以把生产法和收入法结合起来使用,即部分行业采用生产法,部分行业采用收入法。
我国目前国内生产总值核算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1、农业(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其增加值按生产法计算,即先计算总产出,再计算中间投入,增加值等于两者的差额。
总产出按产品法计算,即按农林牧渔业产品产量乘以相应的产品价格计算。
例如,谷物种植业产出等于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各种主产品产量和秸杆、麦衣等各种副产品产量乘以相应的价格计算;中间投入等于农林牧渔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种子、饲料、肥料、燃料、农药等材料价值与支付的运输费、邮电费、广告费、科技咨询费、防疫费等服务费之和。
计算总产出和中间投入的资料来源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表,农业现价增加值及四项构成均取自《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表。
但要注意:不能直接用总数,要剔除农林牧渔服务业。
2、工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其增加值按生产法计算。
工业总产出等于工业总产值加销项税。
工业总产值是按“工厂法”计算的。
所谓工厂法,就是把一个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的生产成果相加。
例如,一个汽车制造厂,既生产成品汽车,又制造汽车零部件,但这个厂的工业总产值只计算成品汽车的价值和对外提供的汽车零部件的价值,不计算该厂制造并用于生产成品汽车所使用的零部件的价值。
工业总产值包括当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初期末差额价值。
中间投入包括货物投入和服务投入,货物投入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价值,服务投入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运输、邮电、广告、咨询等服务的费用。
2017年统计年鉴 3-3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_
2333.9 2581.0 2895.2 3143.7
6161.9 6704.6 7182.5 7622.6 8726.1 9703.9
10668.8 11732.4 13117.2 14078.2 14552.9 15930.6
18783.6 20598.3 21852.4 23294.2 24807.0 25812.8
1023.4 1121.5 1263.4 1448.2 1729.0 2042.1 2293.7 2630.4 2976.9 3150.7 3234.8
5017.2 5135.3 5374.1 5624.0 5845.9 6134.8 6444.0
7744.3 8811.9 10665.4 12771.2 15088.1 17174.1 19250.8
57872.6 61162.8
1418.0 1526.9 1617.6 1732.6
4149.1 4605.1 5061.4 5557.6 5885.5 6605.7
8516.4 9834.8 12230.1 12347.3 13806.0 14842.9
23569.9 25312.3 26499.3 28409.0 28990.9 29915.7
77427.8 88371.6 102574.3 113319.7 124184.2 136191.5
39362.6 41006.9 42839.8 44473.5 46277.5 48084.5
191629.8 212112.4 229852.7 248211.4 266564.1 283086.3
1776.5 1922.6 2181.9
888.8 958.5 1016.6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度核算说明
附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度核算说明1.年度GDP核算概况1.1 基本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
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
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
1.2 核算范围1.2.1生产范围GDP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第三,自有住房拥有者为自己最终消费提供的自有住房服务,以及付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生产。
生产范围不包括不支付报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没有单位控制的自然活动,如野生的、未经培育的森林、野果或野浆果的自然生长,公海中鱼类数量的自然增长等。
1.2.2 地域范围GDP核算范围原则上包含了位于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所有常住单位的经济活动。
本报告中的年度GDP数据是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核算的全国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
1.3 核算单位GDP核算主要以法人单位作为核算单位,在核算中依据法人单位从事的主要活动将其划分到不同的行业,分别计算各个行业的增加值,再将各行业增加值汇总得到GDP。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几个总量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几个总量
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核算的一年内国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总和。
3、国内生产净值NDP:指一个国家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一年内在国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国内生产总值扣除资本设备的折旧以后的净值. NDP=GDP ﹣折旧
4、国民收入NI :指一个国家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一年内在用于生产各种所获得的报酬总和,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
NI=工资+利息+地租+利润=NDP—(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企业转移支付
5、个人收入PI:是指一个国家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一年内个人得到的所有收入总和.
6、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指一个国家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一年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即个人收入中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留给个人支配的收入,可用于消费支出和储蓄。
PDI=PI-个人所得税。
中国生产法不变价GDP核算-张冬佑
中国生产法不变价GDP核算1张冬佑一、概述中国生产法不变价GDP核算同现价核算一样是从1985年开始的,是在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下不变价国民收入核算2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在建立初期,它以不变价国民收入为基础,通过补算有关服务业不变价数据,最终求出了不变价GDP。
为了与历史数据衔接可比,还推算了1952-1984年不变价GDP数据,补充了不变价GDP的历史时间序列。
1985年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相关统计方法的不断改进,不变价GDP核算方法也有了较大的改进,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由原来的以MPS不变价国民收入为基础的方法,转变成以1993年(SNA)为标准的核算方法,基本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不变价GDP核算方法。
2005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以此为契机,我们对已有的GDP核算方案做了进一步的改进,拓宽了核算范围,规范和细化了行业分类,使不变价生产法GDP核算工作进一步与1993年SNA 接轨。
中国的生产法不变价GDP核算采取的是固定价格的方法,就是把1本文是在《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估算方法研究》课题报告的基础上完成的,并摘录了研究报告中的部分内容。
2MPS与GDP国民收入的主要区别在于核算的范围不同,国民收入的核算范围是五大物质生产部门, GDP核算范围则包括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
产品价格固定在某一个年份,然后用这个固定年份的价格来衡量其他年份产出或支出的价值,这个固定的年份称为基年(基期)。
基年一旦选定,一般在一段时期内是不变的。
在实际中,一般每5年或10年更换一次基年。
中国不变价GDP核算采用的基年先后有六个:1952-1956年期间以1952年为基年,1957-1970年期间以1957年为基年,1970-1980年期间以1970年为基年, 1980-1990年期间以1980年为基年, 1990-2000年期间以1990年为基年, 2000-2005年期间以2000年为基年。
1978-2016年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
3-3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at Constant Prices单位:亿元19783593.0927.81776.5 19793865.8984.71922.6 19804168.6970.12181.9按1980年价格计算19804587.61359.52204.7 19814822.11454.42246.3 19825257.01622.12371.5 19835823.11757.12617.8 19846707.81983.52995.3 19857608.72020.03546.5 19868289.62087.13908.9 19879256.02185.34440.3 198810294.72240.85077.0 198910727.82309.85267.3 199011148.32479.05434.5按1990年价格计算 Price Base Year=199 199018872.95017.27744.3 199120621.05135.38811.9 199223554.35374.110665.4 199326824.55624.012771.2 199430321.55845.915088.1 199533642.96134.817174.1 199636981.26444.019250.8 199740397.06665.521267.9 199843566.66894.323161.4 199946904.57082.625061.4 200050886.77247.527435.6按2000年价格计算 Price Base Year=2002000100280.114717.445664.82001108639.215105.649542.42002118561.915513.554444.52003130463.215881.461341.12004143657.816851.068178.12005160027.017706.076447.0按2005年价格计算 Price Base Year=2002005187318.921806.788084.42006211147.722843.799932.32007241195.823648.6114972.92008264472.824867.9126285.12009289329.925863.3139282.42010320102.626962.7156948.4按2010年价格计算 Price Base Year=2012010413030.339362.6191629.82011452429.941006.9212112.42012487976.242839.8229852.72013525835.444473.5248211.42014564194.446277.5266564.12015603124.948084.5283086.3按2015年价格计算 Price Base Year=2012015689052.160862.1282040.32016735149.062872.2299280.1注:1.更换基期的年份有两个不变价数据,一个按上一基期价格计算,一个按新基期价格计算。
不变价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变价核算?--------------------------------------------------------------------------------编辑:fgksyw | 时间:2007/11/13 | 来源:河南·济源统计网| 审批:李战洲| 浏览次数:3937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目的是剔除按现期市场价格衡量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价格变动因素,以反映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实际变动。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是将各生产部门现价增加值换算成不变价增加值,各生产部门不变价增加值加总得出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
不变价的生产核算方法基本上有两种,即缩减法和外推法。
缩减法又分为双缩法和单缩法,双缩法是分别利用产出价格指数和中间投入价格指数缩减现价总产出和现价中间投入,得出不变价总产出和不变价中间投入,不变价总产出减去不变价中间投入得到不变价增加值。
单缩法一般是直接利用总产出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求得不变价增加值。
单缩法假定中间投入的价格变化与总产出的价格变化基本上保持相同的幅度。
外推法也分为双外推法和单外推法。
双外推法是在基期不变价总产出和中间投入的基础上,分别用总产出物量指数和中间投入物量指数外推出当期不变价总产出和中间投入,当期不变价总产出减不变价中间投入得出当期不变价增加值。
单外推法一般是利用总产出物量指数乘以基期不变价增加值,求得当期不变价增加值。
这种方法是假定中间投入的物量变化与总产出的物量变化基本上保持相同的幅度。
目前我国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核算,农林牧渔采用的双缩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用的是外推法,其他行业都是单缩法。
各行业不变价增加值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农林牧渔业,先采用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分别对现价总产出和中间消耗进行缩减,换算出不变价总产出和中间消耗。
不变价总产出减不变价中间消耗,得出不变价增加值。
宏观经济学考试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范围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总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3.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种经济变量变动的数值。
4.存量: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上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
5.名义GDP: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
6.实际GDP: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其中不变价格是指统计时确定的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
7.个人可支配收入(DI):个人收入(PI)减去个人所得税并加上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才是个人可以支配的收入,称为可支配收入。
8.一般价格水平:是指产品市场上的物价总水平。
9.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衡量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一组固定产品与劳务价格水平的指标。
10.失业率:已经失业但正在积极找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
11.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它表示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12.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称为边际储蓄倾向,他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时储蓄的变动情况。
13.平均消费倾向(APC):指消费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14.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15.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虽然人们的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
16.通货膨胀缺口:实际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
17.通货紧缩缺口: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
18.支出乘数:总支出增加(消费支出增加,投资支出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以及净出口增加)后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用K表示。
19.税收乘数:税收变动从而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
20.转移支付乘数: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现价GDP、实际GDP与不变价GDP
备受瞩目的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经济体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创造的价值总和。
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在于它较为有效和全面地描述了整个经济体所能生产的产品,构成了全民收入分配的起点和消费支出的主要组成部份。
然而,当我们把GDP放到一个历史的纵向发展进程中去观察时,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的问题,现价核算是对发生过又可见证的交易的归总,要知道2007年比2006年GDP增长了多少,我们必须排除价格变化所带来的价值增长。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去年我们生产了100斤大米,今年我们仍然生产了100斤大米,假设这些大米就是我们各年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并且这些大米没有什么差别,那么,其价值就是相应年份的GDP。
如果去年大米1元/斤,今天大米1.1元/斤,那么去年的GDP就是100元,今年的110元,如果简单地计算增长率为10%,那么,这10%中包含了大米产量的变动,也包含了价格的变动,根据预设,大米的产量没有变化,而价格上升了10%,因此,这样的增长率没有真正反映出我们创造的价值的变化情况,我们实际的增长率为0。
如果排除通货膨胀的因素,今年的实际GDP应该是100元。
现实生活当然远比上述例子所假设的情况复杂得多,为了得到实际GDP,我们需要编制价格指数,对现价GDP进行缩减,价格指数的编制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其中,使用GDP价格指数对GDP 进行缩减的结果是GDP的物量,也就是所谓的不变价GDP。
可以说,实际GDP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不变价GDP有精确的含义,即:以
另一年的价格来描述某一特定年份的GDP。
中国名义gdp和实际gdp变化规律
中国名义gdp和实际gdp变化规律
中国名义GDP是指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而实际GDP是指按相对不变的价格计算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
两者之间的变化规律可以通过通货膨胀情况来解释。
在通常情况下,名义GDP会随着物价上涨而增长,因为物价上涨会导致同样数量的商品和服务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从而使得GDP的总值增加。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名义GDP增长速度会高于实际GDP增长速度。
然而,实际GDP是通过使用相对不变的价格进行计算的,因此它可以反映经济的真实增长状况。
实际GDP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但较之名义GDP受到的影响较小。
总的来说,中国的名义GDP和实际GDP通常都会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但增长速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经济繁荣时期,通货膨胀可能加快,导致名义GDP 的增长速度高于实际GDP的增长速度。
相反,在经济下行时期,通货膨胀可能减缓,实际GDP和名义GDP的增长速度可能更为接近。
2022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试题及答案(最新)
2022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试题及答案(最新)1、[单选]饼图是利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来表示数值大小。
A.面积B.弧线长度C.角度D.颜色【答案】选A。
该题考察的是饼图的概念。
2、[试题]个体工商户成为工业产业活动单位的条件是()A.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B.领取《营业执照》C.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D.独立法人。
E,有合伙人【答案】ABC【解析】农业统计通常采用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
如耕地面积统计采用全面调查方法,粮食、棉花、猪、牛、羊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统计采用抽样调查,农业中间消耗则采用重点调查取得消耗系数,再利用相关资料加工推算。
3、[试题]统计法的作用之一体现为为统计工作的科学化提供了法律依据,该作用具体表现为()。
A.国家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科学研究B.健全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C.完善统计数据质量责任制度D.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
E,提高统计的科学性【答案】ABDE4、[试题]统计上对企业经济成分的推算主要依据是()。
A.实收资本比例B.主管部门或单位C.登记注册类型D.经济类型【答案】A【解析】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的组成部分,它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②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③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相关资料。
5、[试题]在市场经济国家,公路、地铁、无线电视大都是由国家而不是由私人来投资的,其合理的经济学解释是,上述部门()。
A.属于垄断性行业B.属于公共物品的生产部门C.具有负外部性的特点D.关系着国计民生【答案】B【解析】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是对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所作的限定。
6、[试题]综合表指标具有()。
A.概念性B.综合性C.大量性D.具体性。
E,数量性【答案】BDE【解析】调查表是指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统一规范的调查表格式。
规范的统计调查表分为综合表和基层表。
7、[试题]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调查表格式的一般规定中,统计调查表的法定标志为()。
不变价gdp怎么计算
不变价gdp怎么计算不变价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以固定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计算不变价格GDP的方法有两种:基期法和链式法。
1.基期法基期法是通过确定一个基准年度的价格水平,使用该年度的价格来计算各个年度的GDP。
计算步骤如下:(1)选择一个基准年度,并确定该年度的价格指数为100。
(2)收集各年度的GDP数据。
(3)计算各年度的价格指数,使用以下公式:价格指数=(当年价格总值/基期价格总值)×100。
(4)使用价格指数来计算各年度的不变价格GDP,使用以下公式:不变价格GDP=当年GDP×(价格指数/100)。
举个例子,假设国的基准年度为2024年,2024年的GDP为1000亿元,2024年的GDP为1100亿元,2024年的GDP为1200亿元。
根据上述步骤,我们可以计算各年度的价格指数和不变价格GDP如下:2024年价格指数=(2024年GDP/2024年GDP)×100=(1000亿元/1000亿元)×100=1002024年价格指数=(2024年GDP/2024年GDP)×100=(1100亿元/1000亿元)×100=1102024年价格指数=(2024年GDP/2024年GDP)×100=(1200亿元/1000亿元)×100=1202024年不变价格GDP=2024年GDP×(2024年价格指数/100)=1000亿元×(100/100)=1000亿元2024年不变价格GDP=2024年GDP×(2024年价格指数/100)=1100亿元×(110/100)=1210亿元2024年不变价格GDP=2024年GDP×(2024年价格指数/100)=1200亿元×(120/100)=1440亿元通过基期法,我们可以计算得到每个年度的GDP在基准年度价格下的数值,从而消除了价格波动对GDP的影响。
现行价格和不变价格计算GDP
现行价格和不变价格计算GDP
GDP指的是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参考指标。
经济学中有两种不同的GDP计算方法,分别是现行价格计算法和不变
价格计算法。
一、现行价格法
现行价格法的核心思想是计算实际交易的价格,以此来反映国民最终
消费的实际价值。
简而言之,就是以现阶段的价格作为计算基本。
这
种方法的优点是反映出一个经济体最终消费者实际价值变化情况,能
够及时准确地反应当前经济状况变化情况。
二、不变价格法
不变价格法不计算实际交易价格,而是计算某个时期固定价格下的国
民生产总值。
只要经济中出现了价格变化,这种方法就无法反映出经
济中实际价值的变化情况。
但优点是可以比较不同时期的实际价值变化,可以区分某个时期的经济增长是真实增长还是价格变动导致的价
值变动。
总之,不管使用现行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GDP,都能反应一个经济
体的发展情况,因此就GDP的计算方法而言,两种方法都是有价值的,只能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以得到有效的参考结果。
不变价gdp怎么计算
不变价gdp怎么计算GDP的不变价=GDP现价/GDP指数。
例:以2010年的价格为不变价,计算2011年、2012年的实际GDP。
1、首先,要计算2011年的实际GDP,大家第一想到的是如果知道当期(2011年)与基期(2010年)的物价之比就好了,那样就可以直接用现价GDP除以物价之比来算了。
可是,统计年鉴里并没有物价之比的数据。
2、那么,统计年鉴里有什么数据可以用来计算呢,那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中经网或者统计年鉴有)。
这个指数=(现期的经济实物产出量*基期的物价)/(基期的实物量*基期的物价),也就相当于例子中2011年的实物产出量/2010年的实物产出量,即,扣除物价因素的实际产出量的增长。
3、举例说明,查统计年鉴得,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以上年=100)是107.6,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以上年=100)是107.8,意思就是,扣除物价变化,2011年的实物产出量比上年增加了107.6%,2012年实物产出量比上年增加了107.8%。
好,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怎么计算实际GDP呢,接下来就是答案。
拓展资料:1、实际GDP=该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以基期为不变价)*基期的GDP,例子中2011年的实际GDP(以年为不变价)=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以2010年为不变价)*2010年的GDP,为什么呢,因为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以2010年为不变价)*2010年的GDP=(2011年的实物产出量/2010年的实物产出量)*(2010年的实物产出量*2010年的物价)=2011年的实物产出量*2010年的物价,这不就是我们想要计算的实际GDP吗,2、对照上面的公式计算如下: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以上年=100)是107.6,2010年GDP为3624.1,所以,2011年的实际GDP=107.6%*3624.1=3899.53。
3、2012年的实际GDP=2010年GDP*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以上年=100)*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以上年=100)=107.6%*3624.1*107.8%=4228.19。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习题及答案
附录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2. 生产者价格:是生产者生产单位货物和服务向购买者出售时获得的价值。
3. 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4. 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5. 中间投入: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6. 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的的应得的全部报酬。
7. 最终消费:是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
8. 国民总收入:是指一国经济总体当期从国内生产和国外生产获得的生产性收入总量。
9.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是体现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结果的总量,是机构单位当期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的最大数额。
一国所有常住机构部门可支配收入的合计即为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二、判断改错对下列命题进行判断,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并在错误的地方下划一横线,将改正后的内容写入题下空白处。
1.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一年内所有单位的总产值之和。
(×)常住增加值2. 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
(√)3. 中间投入包括固定资产。
(×)不包括4. 国民经济核算中生产与使用的范围应当一致。
(√)5. 盈利性服务企业的总产出是其营业收入。
(√)6. 净出口= 出口-进口。
(√)7. 个人所得税属于生产税。
(×)不属于8. 国民经济核算中,货物和服务是可以储存的。
(×)货物可以储存,服务不能储存9. 家庭教师、私人律师、私人医生属于服务的生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