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节约粮食主题班会

节约粮食主题班会

节约粮食主题班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悯农》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

粮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如今的社会中,浪费粮食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我们班举行了一场以“节约粮食”为主题的班会。

班会一开始,老师通过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和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全球粮食短缺的现状。

在世界的某些角落,还有许多人每天都在忍受着饥饿的折磨,孩子们因为营养不良而身体瘦弱、发育迟缓。

看到这些画面,同学们的表情都变得凝重起来,大家开始意识到,浪费粮食是多么的不应该。

接着,老师又给我们讲述了粮食生产的过程。

从播种、施肥、除草,到收割、运输、加工,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农民伯伯们的辛勤汗水。

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的就是让我们能够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和美味的食物。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老师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中。

为了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粮食的珍贵,老师还组织了一个小游戏。

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得到了一定量的“粮食”(其实是一些小豆子),然后让大家模拟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损耗。

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发现,即使是在小心谨慎的情况下,“粮食”还是会有不少的损失。

这让我们明白了,在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过程中,有多少的不易和艰辛。

在讨论环节,同学们纷纷发言,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浪费粮食的现象。

有的同学说,在学校食堂,经常能看到有些同学打了很多饭菜,却吃不完就倒掉;有的同学说,在家里,父母有时候做了太多的菜,吃不完也只能扔掉;还有的同学说,在饭店里,经常有人为了面子点很多菜,最后剩下一大半。

大家都觉得,这些浪费行为实在是太可惜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节约粮食呢?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比如,在食堂打饭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食量适量打饭;在家里,要提醒父母合理安排饭菜的数量;在饭店里,尽量做到按需点菜,如果有剩余的饭菜,要打包带走。

主题班会--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主题班会--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人民币两千万元.这笔钱若按每所“希望小学”五十万元算,则可盖40所“希望小学”.按每人学杂费三百元计,则可使七万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难道你不为这笔数目所震惊吗?你的心不为之一颤吗?
五、教师小结.
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和所有人的号召与呼吁,我们希望它是一种情结,熔铸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的作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从现在做起,不吃零食,一日三餐不挑食,养成爱惜劳动果实,爱惜每一粒粮食的习惯.。

2024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品德》教材第九章“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具体内容为第一课时“粒粒皆辛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粮食生产的艰辛过程,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粮食生产现状,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提高节约粮食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3.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将其付诸实践。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粮食浪费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节约粮食的思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1)让学生了解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包括粮食产量、人均占有量等。

(2)分析粮食浪费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3)讲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让学生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

3.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一段农民辛勤劳作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粮食生产的艰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生活中节约粮食的实例。

4.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某学校食堂一周内共浪费粮食1000千克,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0克粮食,全校1000名学生一年可以节约多少粮食?(2)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计算答案。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粮食浪费现象。

(2)设计一道关于节约粮食的数学应用题,让学生现场解答。

六、板书设计1. 粒粒皆辛苦2. 内容:(1)我国粮食生产现状(2)节约粮食的重要性(3)实践中的节约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对“粒粒皆辛苦”的理解。

(2)设计一个节约粮食的宣传标语。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教案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教案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基于《思想品德》教材第七章《珍惜劳动成果,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第一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劳动的艰辛,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刻理解劳动的艰辛,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珍惜劳动成果。

2. 培养学生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习惯,提高道德素养。

3. 增强学生的艰苦奋斗意识,培养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劳动的艰辛,提高节约粮食的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反对浪费的良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农民辛勤劳作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劳动的思考,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引导他们珍惜劳动成果。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如何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做法。

4.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节约粮食的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 内容:劳动的艰辛粮食的来之不易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反对浪费、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节约粮食。

(2)列举身边的浪费现象,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答案:(1)示例: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避免剩饭剩菜;在外就餐时,剩余食物打包带走等。

(2)示例:在学校食堂,提倡按需取餐,减少浪费;在家里,合理安排饭菜数量,避免剩菜剩饭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节约粮食宣传活动,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爱惜粮食主题班会

爱惜粮食主题班会

爱惜粮食主题班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它深刻地反映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爱惜粮食的重要性,我们班举行了一次以“爱惜粮食”为主题的班会。

班会一开始,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组图片。

图片中,有一望无际的稻田,农民们在烈日下辛勤劳作,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有收割后的麦田,金黄的麦秆堆成了小山;还有贫困地区孩子们那渴望食物的眼神。

这些图片让同学们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接着,老师为大家讲述了粮食生产的过程。

从播种、施肥、除草,到最后的收割、运输、加工,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农民们的辛勤付出。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粒种子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变成我们餐桌上的粮食。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们要付出多少努力啊!”老师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慨。

然后,老师又给大家列举了一些数据。

全球每年有大量的人口处于饥饿状态,而在我们身边,却存在着严重的粮食浪费现象。

学校食堂里,没吃完的饭菜被随意倒掉;餐馆中,吃不完的食物也很少有人打包带走。

这些数字和现象让同学们感到震惊。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爱惜粮食呢?”有同学问道。

老师微笑着回答:“首先,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每次吃饭都要做到光盘行动,不挑食、不剩饭。

其次,要向身边的人宣传爱惜粮食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动中来。

”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有的同学说:“以后我吃饭一定会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

”还有的同学说:“我要告诉爸爸妈妈,出去吃饭的时候要适量点菜,不要浪费。

”为了让大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粮食的珍贵,老师还组织了一个小游戏。

同学们分成小组,模拟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

大家弯着腰,拿着小铲子,在“土地”里播种、除草,不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

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农民的辛苦。

班会的最后,老师总结道:“同学们,爱惜粮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践行的责任。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粒粮食,用实际行动为节约粮食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爱惜粮食”主题班会让同学们深受触动。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教学设计》一、班会目的1.让学生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意识。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全球粮食危机的现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用餐的好习惯,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让学生深刻理解粮食来之不易- 通过展示粮食生产过程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如农民辛勤耕种、灌溉、收割等场景,使学生直观地看到从一粒种子到餐桌上的粮食需要经过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 讲述袁隆平爷爷等农业科学家为提高粮食产量付出的巨大努力,让学生明白粮食的珍贵不仅在于农民的劳作,也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奉献。

-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粮食生产过程的感受和认识,加深对粮食来之不易的理解。

2.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意识和习惯- 展示浪费粮食的现象,如学校食堂的剩饭剩菜、家庭聚餐中的过度点餐等,让学生认识到浪费粮食的严重性。

- 开展节约粮食的实践活动,如“光盘行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

- 引导学生制定珍惜粮食的计划和目标,如每周减少一定量的食物浪费,通过自我监督和互相监督来实现目标。

3.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讲述古代勤俭节约的故事,如司马光“以俭立名”、季文子“以俭为荣”等,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的历史渊源。

- 组织学生学习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等,通过诵读和理解,增强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同感。

- 开展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征文、绘画等比赛活动,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的积极性。

(二)教学难点1.如何使学生将珍惜粮食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学生可能在班会中认识到珍惜粮食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难以长期坚持做到不浪费粮食。

教师可以通过持续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如设立“节约粮食小标兵”奖项,定期评选并表彰在节约粮食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课件

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课件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 粮食生产的规模和产量, 因此需要合理利用土地资 源。
劳动密集型产业
粮食生产是一个劳动密集 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工 进行种植、收割、加工等 环节。
粮食的浪费现象
餐桌上的浪费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人 因为不懂得珍惜而浪费粮食,尤 其是在餐馆等场所,往往会有大
习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对未来的期望
期望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牢记 节约粮食的理念,做到不浪费一粒米。
期望学生们不仅在粮食方面做到节约, 还能在其他方面如水电、纸张等方面 也养成节约的习惯。
鼓励学生们将节约粮食的习惯带到家 庭中,影响身边的人一起践行节约。
希望班级能够继续开展类似的主题班 会,加强学生的节约意识,为建设节 约型社会做出贡献。
01
启示一
珍惜粮食,感恩农民的辛勤付出。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农民的艰辛,珍惜
每一粒粮食,不浪费食物。
02 03
启示二
勤劳勇敢,不怕困难。农民伯伯在耕种过程中要经历许多艰辛和困难, 但仍然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这启示我们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 战,勤奋努力,不断进取。
启示三
尊重自然,顺应天时。古代农民在耕种时要顺应自然规律,按照时令进 行农事活动。这启示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生。
主题意义
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认识到粮食的 珍贵,从而在生活中养成节约粮食的 好习惯。
通过参与主题班会活动,培养学生的 团队协作、沟通表达能力,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了解粮食生产、加工等方面的知 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珍惜资 源的重要性。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教案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教案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主题班会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珍惜我们的地球》,具体章节为“一、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地球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地球的必要性,以及从自身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明白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地球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地球的必要性。

难点:培养学生从自身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地球仪、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地球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地球的魅力。

提问:“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吗?地球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讲解地球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地球的必要性。

讲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法,如关灯、节水、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3. 实例分析(10分钟)分享一些国内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实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每个人都可以为地球保护做出贡献。

4. 小组讨论(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从自身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5. 实践环节(5分钟)让学生制定一个月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计划,如每天关灯、节水等。

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地球的重要性、保护地球的必要性、节约资源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份关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手抄报。

2. 答案要求:手抄报内容包括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环保活动,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环保意识。

爱粮节粮班会4篇

爱粮节粮班会4篇
主持(女):听了朱元璋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谁来谈一谈?
同学1:朱元璋是个节约的人,就算是皇帝,他也不奢华浪费。
同学2:朱元璋不是小气,他这是为了节约粮食的表现。
同学3:就算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但是也不应该浪费粮食的。
主持(男):下面再请朱佳同学为我们讲一个故事吧!
组员6:故事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大财主家的儿媳妇,看到自家家财万贯,金银珠宝等应有尽有,怎么用也用不完,而每日每餐饭菜做很多,吃不完就倒泔水缸里,久而久之,被灶神爷告到了玉皇大帝那里。玉帝一听非常吃惊,就下令天兵天将在第二天的午时三刻,下凡到这财主家做实地调查,如果情况属实,一定严惩不贷。仁慈的观音菩萨听到这个消息,想给这家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当晚就托梦给这财主家的儿媳妇,要她把倒在泔水缸里的饭菜捞起来吃干净,不然她和她的家要遭灭顶之灾。这儿媳妇睡到半夜一下子惊醒了,醒来清楚记得观音菩萨说话时的表情和所说的话。想起平常生活中自已奢侈的行为,她立即起床把泔水缸里的饭菜捞得一粒米都不剩,把这些饭菜用清水一次一次淘洗干净,然后在锅里烘干,用油炒了让全家人连夜吃掉。次日午时三刻,刚才还是晴朗的天气忽然变得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忽然,三声振聋发聩的雷鸣电闪在这家的屋顶炸响,天兵天将来到她家厨房,在泔水缸里连续捞了三次,也没有捞着一粒米,只好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复命。有了这一次的教训,从此这家人勤俭持家,不敢再浪费一粒粮食。
进而话锋再一转,还有很多普普通通的美,引导学生说出:随手关掉没人使用的水龙头是美的,随手关掉没人使用的电灯是美的,吃完餐盘中最后一粒米也是美的-----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就是“餐盘中的美”(点明班会主题)
提出问题:(1)你知道一颗稻穗上有多少粒稻谷吗?
(2)我们吃的米饭需要多少道工序?
带着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观看水稻生长全程的图片,从优选种子---育苗---田间施肥---插秧---田间管理---喷洒农药---收割---运输---储藏等等环节,最后通过食堂师傅的手,才会到我们的餐盘中来。让学生感悟粮食来之不易,虽然今天早已不再是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时代了,早已是机械化的农业耕作,但是我们的盘中餐仍是粒粒皆辛苦的,通过图片的展示,触动学生心底的良知,比单纯说教的效果好得多。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六(5)班一、班会目的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能让更多的人明白地球资源迅速减少的危机,呼吁同学们加入到节约的行列中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节约水电,爱惜粮食做起,成为一个真正的节约小卫士。

二、活动形式小品、相声、学生代表自由发言、宣誓仪式。

三、活动准备1.邀请学生家长2~3人,并请其做好发言准备。

2.排练小品《饭堂》,编唱《珍惜粮食歌》,录制《苦菜花》插曲。

3.号召全班学生温习、理解《锄禾》诗,做好发言准备。

4.从食堂、路边捡回馒头、面包等若干。

5.班委推选主持人、发言人。

6.课前将主题写在黑板上。

四、活动过程主持人甲:“爱惜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首先让我们对家长代表表示欢迎。

主持人乙:请同学们共同背诵唐朝李绅的《锄禾》诗。

全班同学(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主持人甲: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主持人乙:科技在腾飞,经济在增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甲:不过,人们的生活水平是提升了,天文地理知识是增加了,但是节约的意识却在慢慢消失,也许有一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主持人甲:下面请两位同学谈谈对这首诗的体会。

主持人甲:这两位同学谈得很好,可我们中的部分同学又是如何做的呢?请看小品《饭堂》:台上出现若干同学,分别为A、B、C、D……围在卖饭窗口。

A怀中抱五个馒头,被B无意中碰掉了一个,旁者想拾,A用脚一踢,雪白的馒头如皮球一般在地上滚动起来。

C买了一碗菜,端着看了看说:“我不爱吃豆腐、粉条。

”说着把满碗菜泼了个精光。

主持人乙:接下来让我们听听家长的心声吧!家长:我平时光觉得孩子们费粮能吃,可不知是这样的吃法啊!你们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嘴里含糖不知甜。

我给大家说一说我的苦难童年。

我13岁那年,家乡遭了灾荒,到青黄不接的三月,家里已经揭不开锅。

母亲领着我挖野菜,刨草根,野菜、糠皮成了全家人的救命粮……(录音机里放着低沉悲哀的《苦菜花》插曲,整个会场气氛严肃。

《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

《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
教师小结:是啊,农民伯伯历尽千辛万苦,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汗水,正如我们所背的一首诗,《悯农》同学们想不想体验一下插秧的辛苦。(学生体验插秧动作)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农民伯伯的辛勤汗水,是那么得来之不易。真可谓是“粒粒皆辛苦”呀。浪费一粒米饭,觉得没什么,扔掉一个馒头,一个很简单的动作。可实际上就是丢弃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三、爱惜粮食
1.那大家觉得我们应该爱惜粮食吗?(播放非洲难民课件)
2.学生小组讨论
3.师小结:因为还有更多的人需要我们节约的粮食。(出示片10、11)同学们,你看这些地区因遭受自然灾害,比如说:水灾、旱灾、地震、虫灾等。粮食没有收成,这时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粮食》此时此刻:粮食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4.节约粮食的重要:举例数字是啊,粮食那么来之不易,而且还有更多的人需要我们节约的粮食。有人统计过,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全国人民一年节约的米足够1000个学生吃50年。这小小一粒米,还真不能小瞧。真是积少成多了不起
5.小常识:为了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来爱惜粮食,规定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让我们都来记住这一天。
让学生指出浪费粮食的现象。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怎样节约粮食。
进行总结

题活动流程树状图
活动主题:粒粒皆辛苦
教师自我评价
这不仅仅是一节简简单单的班会,这节班会的内容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粮食的可贵,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这届班会我认为我自己安排的很紧密,能够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节约粮食。
班会目标
通过“爱惜粮食”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知道粮食是农民辛勤劳动种出来的,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尊重劳动人民。了解节约粮食与国家、人类的密切关系。懂得从小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

7.3“粒粒皆辛苦”班会

7.3“粒粒皆辛苦”班会

“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
教育目标:
1.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懂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中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勤俭节约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节俭习惯。

3.通过带领学生许下节俭承诺,教育学生把节俭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

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查找有关名人以及国外的节俭典型事例。

2.准备向全校师生发出的倡议书。

3.让学生提前准备思考身边的浪费现象及可行的改进措施。

活动过程:
1.温习古诗《悯农》,导入主题。

2.主持人解释,为何要定这个主题,于我们有何意义。

有人说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非常丰富了,没有必要再那样的节俭,事实上,我们的国家很多资源还是很紧缺的,为了我们更好地生活以及发展,我们还是要提倡勤俭节约。

3.介绍勤和俭的故事。

4.由学生简述身边的浪费现象。

5.由同学介绍名人的节俭故事。

虽身为名人,但是依旧非常地节俭,这些朴素的故事让我们感动,特别是我们陆骅节俭事例的介绍,让同学们意识到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榜样,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请大家再讨论我们身边的浪费的现象以及我们可以改进的措施。

6.由学生讲述生活中节约小窍门以及为了节约能做哪些事情。

7.欣赏节约名言和诗歌。

初二三班
孙少丽。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教案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教案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品德》教材第七单元“珍惜劳动成果”,具体内容为第一章“粒粒皆辛苦”。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认识到浪费粮食的危害,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培养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粮食生产的过程,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

2. 使学生认识到浪费粮食的危害,树立节约粮食的观念。

3. 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树立节约粮食的观念。

重点:使学生了解粮食生产过程,认识到浪费粮食的危害,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粮食问题的关注。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a. 展示粮食生产过程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粮食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过程。

b. 讲解粮食生产中的劳动付出,让学生认识到粮食的珍贵。

3. 例题讲解:讲解浪费粮食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节约粮食的观念。

a. 通过数据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粮食浪费的现状。

b. 分析粮食浪费对环境、资源的影响,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如何节约粮食。

六、板书设计1.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 内容:a. 粮食的来之不易b. 浪费粮食的危害c. 珍惜劳动成果,节约粮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的作文。

a. 粮食的来之不易b. 浪费粮食的危害c. 如何珍惜粮食,从我做起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真正认识到粮食的珍贵。

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观农田,体验农民劳动的艰辛。

b. 开展“节约粮食,我们在行动”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珍惜粮食主题班会

珍惜粮食主题班会

珍惜粮食主题班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它深刻地描绘了农民劳作的艰辛以及粮食的来之不易。

在如今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浪费粮食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珍惜粮食的重要性,我们班级举行了一场以“珍惜粮食”为主题的班会。

班会一开始,班主任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浪费,而在这些被浪费的粮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餐桌上被丢弃的。

在一些贫困地区,人们甚至还在为温饱问题而苦苦挣扎。

这些数据让同学们陷入了沉思,大家开始意识到珍惜粮食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个关乎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

接着,老师又给大家播放了一段视频。

视频中,农民们在烈日下辛勤劳作,他们弯着腰,汗流浃背,只为了能有一个好的收成。

从播种、施肥、除草到收割,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农民们的心血和汗水。

看到这里,同学们的眼中充满了敬佩和感动。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老师还组织了一个小小的体验活动。

让同学们分成小组,模拟农民播种的过程。

每个小组都拿着小铲子和种子,在一块小小的土地上进行播种。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辛苦。

同学们需要弯着腰,小心翼翼地把种子播撒下去,还要注意保持间距和深度。

经过一番努力,大家终于完成了播种的任务。

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农民劳作的艰辛,也更加明白了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无数的汗水。

在交流环节,同学们纷纷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有的同学说,以后一定会珍惜每一粒粮食,不再挑食和浪费;有的同学表示,要向身边的人宣传珍惜粮食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还有的同学提出,可以在学校开展“光盘行动”,鼓励大家把饭菜吃光,减少浪费。

随后,老师又给大家介绍了一些节约粮食的小窍门。

比如,在做饭时,要根据家庭成员的数量合理控制食材的用量;在餐厅点餐时,要适量点餐,避免吃不完造成浪费;如果有剩余的饭菜,可以打包带回家。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教案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教案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思想品德》教材第五单元“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劳动的意义,感受劳动的艰辛,培养尊重劳动者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刻理解劳动的辛勤付出,学会尊重劳动者。

2. 培养学生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劳动的艰辛,从而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珍惜粮食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卡片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农民辛勤劳作的纪录片,引导学生关注劳动的艰辛。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谈谈观看纪录片后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

3. 知识讲解:(1)讲解劳动的艰辛,引导学生尊重劳动者。

(2)讲解粮食的来之不易,教育学生珍惜粮食。

4. 例题讲解:(1)展示一位劳动者辛勤工作的场景,让学生分析这位劳动者付出了哪些努力。

(2)分析如何将珍惜粮食的观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身边的劳动者,思考如何尊重他们。

(2)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粮食,提出具体措施。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珍惜粮食、尊重劳动者的观念。

六、板书设计1. 劳动的意义培养品质体现价值促进发展2. 珍惜粮食节约资源尊重劳动者倡导绿色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谈谈你在生活中如何尊重劳动者,举例说明。

(2)列举三种节约粮食的方法,并解释其意义。

2. 答案:(1)尊重劳动者:给辛勤工作的环卫工人送上一瓶水,表示感谢。

(2)节约粮食方法:定量取餐、剩菜打包、倡导光盘行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农场,体验劳动的艰辛,培养尊重劳动者的意识。

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教案粒粒皆辛苦

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教案粒粒皆辛苦

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教案-粒粒皆辛苦一、教案简介班会主题: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主题释义:粒粒皆辛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粮食日的背景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节约粮食、珍惜食物的意识和行为。

3. 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认识。

教学重点:1. 了解世界粮食日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行为。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践行节约粮食的行动。

2. 如何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教具:1. PPT课件2. 视频资料3. 宣传海报4. 活动道具(如粮食模型等)场地:教室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班主任宣布班会主题:“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粒粒皆辛苦”。

1.2 学生观看与粮食相关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粮食的思考。

2. 学习世界粮食日知识(10分钟)2.1 学生通过PPT了解世界粮食日的背景和意义。

2.2 学生分享自己对粮食的认识和感悟。

3. 讨论节约粮食的重要性(10分钟)3.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节约粮食的方法和经验。

3.2 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4.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10分钟)4.1 学生通过PPT了解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基本知识。

4.2 学生分享自己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认识。

5. 发起节约粮食倡议(5分钟)5.1 学生代表宣读节约粮食倡议书。

5.2 全体学生签名承诺,践行节约粮食的行动。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6.1 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

6.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关于节约粮食的手抄报。

2. 写一篇关于节约粮食的日记。

3. 拍摄一段宣传节约粮食的视频。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世界粮食日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节约粮食的认识和行为。

3. 学生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认识。

4. 学生参与班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活动实施1. 课前准备: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收集关于粮食浪费的数据、新闻报道等资料,并制作成PPT。

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教案-粒粒皆辛苦

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教案-粒粒皆辛苦

一、教案基本信息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教案-粒粒皆辛苦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粮食日的由来和意义,提高节约粮食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去。

教学重点:1. 世界粮食日的由来和意义。

2. 节约粮食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世界粮食日的由来和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粮食问题。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

3. 案例分享:教师分享一些浪费粮食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浪费粮食的危害。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粮食,并提出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5. 成果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本组讨论的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世界粮食日的由来和意义,节约粮食的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教师分享浪费粮食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浪费粮食的危害。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粮食,并提出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4. 成果分享法:各小组代表分享本组讨论的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世界粮食日的由来和意义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节约粮食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学生是否能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去。

五、教学资源1. 世界粮食日相关资料。

2. 浪费粮食的案例。

3. 节约粮食的方法和技巧。

4. 小组讨论记录表。

5. 教学课件。

六、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我国粮食浪费现状的图片或数据,引起学生对粮食浪费问题的关注。

2. 讲解粮食浪费的严重性:分析粮食浪费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3. 学习节约粮食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节约粮食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如合理安排饮食、剩菜打包等。

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教案粒粒皆辛苦

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教案粒粒皆辛苦

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教案-粒粒皆辛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粮食日的来历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节约粮食、珍惜食物的意识和行为。

3. 提高学生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世界粮食日的意义。

2. 节约粮食、珍惜食物的方法。

3. 粮食安全问题及我国的应对措施。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节约粮食的行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颗麦穗,提问:“你们知道这颗麦穗是怎么来的吗?”引导学生思考粮食的来之不易。

2. 学习世界粮食日:教师介绍世界粮食日的来历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3. 讨论节约粮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粮食,如:合理安排饮食、剩菜打包等。

4. 分享粮食安全知识:学生分享所了解的粮食安全知识,如:粮食浪费的危害、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等。

5. 观看粮食生产视频:教师播放粮食生产过程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

6. 讨论珍惜粮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珍惜粮食,如:不浪费食物、感恩粮食等。

7. 制定节约粮食计划: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本组的节约粮食计划,并在全班分享。

8.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并反思自己在节约粮食方面的不足。

9. 布置作业:10. 课后跟进:教师在课后关注学生践行节约粮食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粮食节约宣传活动。

2. 开展“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主题实践活动,如:剩菜剩饭捐赠活动、粮食种植体验活动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世界粮食日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节约粮食的行动及效果。

3. 学生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社会责任感。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节约粮食方法。

小学拓展小学主题班会教案粒粒皆辛苦

小学拓展小学主题班会教案粒粒皆辛苦

小学拓展小学主题班会教案粒粒皆辛苦粒粒皆辛苦——小学主题班会教案引言:在小学教育中,班会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次主题班会教案旨在通过“粒粒皆辛苦”主题,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的勤劳勇敢、乐于劳动的精神。

第一部分:引入(150字)1. 目标:在本次班会中,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介绍“粒粒皆辛苦”主题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他们明白劳动的重要性。

2. 活动引导:首先,我会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平时是否有意识到身边的一切都是辛勤劳动的成果?”接下来,我会鼓励学生们彼此分享一些他们身边的劳动工作,并引导他们思考劳动对他们的影响以及为何要珍惜劳动。

第二部分:理解“粒粒皆辛苦”(450字)1. 讨论引导:在这一部分,我会分配学生们进入小组讨论,让他们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粒粒皆辛苦”?- 为什么我们要说“粒粒皆辛苦”?- 你的身边有哪些劳动工作,它们对你的生活有何影响?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通过分享,让学生们互相了解每个人都需要努力工作才能获得回报这一普遍的道理。

3. 视频展示: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们了解“粒粒皆辛苦”思想体系,我会播放一段适合小学生观看的劳动故事视频,例如《小红帽》或《孔融让梨》。

播放过程中,我会提醒学生们关注视频中人物的劳动和付出。

第三部分:劳动游戏(500字)1. 游戏介绍: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乐趣,我会设计一款劳动主题的游戏。

例如“家务挑战赛”: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的家务任务,如碗筷洗涤,地板擦拭等。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劳动的不易,增加对劳动的尊重。

2. 游戏总结:在游戏结束后,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总结讨论,让他们分享在游戏中有什么收获以及对劳动的新认识。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劳动的理解和尊重。

第四部分:劳动成果分享(500字)1. 劳动成果展示:在之前,我会要求学生们完成一项小作业,即寻找一个亲身参与的劳动活动并记录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班主题班会
粒粒皆辛苦
一、班会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能让更多的人明白地球资源迅速减少的危机,呼吁同学们加入到节约的行列中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爱惜粮食做起,成为一个真正的节约小卫士。

二、活动形式
小品、相声、学生代表自由发言、宣誓仪式。

三、活动准备
1.邀请学生家长2~3人,并请其做好发言准备。

2.排练小品《饭堂》,编唱《珍惜粮食歌》。

3.号召全班学生温习、理解《锄禾》诗,做好发言准备。

4.从食堂、路边捡回馒头、面包等若干。

5.班委推选主持人、发言人。

6.课前将主题展示在白板上。

四、活动过程
主持人甲:“爱惜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首先让我们对家长代表表示欢迎。

主持人乙:请同学们共同背诵唐朝李绅的《锄禾》诗。

全班同学(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主持人甲: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主持人乙:科技在腾飞,经济在增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甲:可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天文地理知识是增加了,但是节约的意识却在慢慢消失,也许有一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主持人甲:下面请两位同学谈谈对这首诗的体会。

×××:我们碗里的菜、手里的馒头,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它说明我们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看到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流满面地在田间干活,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主持人甲:这两位同学谈得很好,可我们中的部分同学又是如何做的呢?请看小品《饭堂》:
台上出现若干同学,分别为A、B、C、D……围在卖饭窗口。

A怀中抱五个馒头,被B无意中碰掉了一个,旁者想拾,A用脚一踢,雪白的馒头如皮球一般在地上滚动起来。

C买了一碗菜,端着看了看说:“我不爱吃土豆、白菜。

”说着把满碗菜倒进了剩菜桶。

白板展示餐厅浪费图片。

主持人乙:接下来让我们听听家长的心声吧!
家长A(李大伯):我平时光觉得孩子们浪费粮食,可不知是这样的吃法啊!你们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嘴里含糖不知甜。

我给大家说一说我的苦难童年。


13岁那年,家乡遭了灾荒,到青黄不接的三月,家里已经揭不开锅。

母亲领着我挖野菜,刨草根,野菜、糠皮成了全家人的救命粮……
……
主持人乙:同学们,我们万万不可小看一个馒头、一口汤啊!如果每人一天浪费半斤粮食,全国一天就浪费近三亿公斤粮食。

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呀!
主持人甲:爱惜粮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传家宝,过去需要,今天也需要。

我国还有8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浪费粮食,是有良心的中国人不能容忍的。

我们扔掉馒头,其实是扔掉了我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扔掉了我们对劳动人民的一片真挚的情感。

主持人乙:是的,生活的富裕使不少人过着有滋有味的生活,于是铺张浪费就避免不了了,孩子娇气了,稍微不合口味的食物不吃一口就扔了,大人应酬多了,刚点的一大桌的鱼肉,还没吃几口就倒进了垃圾桶,多浪费呀!可知一家饭店一天倒掉的肉就够贫困山区的一户人家够吃一个月。

主持人甲:什么!一个月!天哪!浪费,浪费!现在的人就是这样,连吃饭也不会,吃多少就点多少,何必呢,非要一大桌,有不是比谁的菜更美,谁花的钱更多,谁更铺张浪费。

主持人乙:的确,现在的人吃饭不节约,这是一个大问题,下面让我们来欣赏相声《吃饭问题》,大家掌声欢迎。

同学:咳嗽
同学A:----,你怎么了,是不是感冒了?
同学B:不是,都是那饭,我妈一日三餐,餐餐要我吃四碗饭,两碗肉汤,再说我饭量小,每天饭后,我肚子撑得鼓鼓的,喉咙也烫得干哑了,所以,我每天背着我妈偷偷的吃一半,倒一半。

同学A:你把饭倒掉了,每天吃得少,难怪你长不高。

同学B:我矮,怎么了,喜剧演员潘长江说过:“浓缩的是精华。

”所以我很乐观,我不为此自卑。

同学A:有点道理。

同学B:过来,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家每天实行“三光政策”。

同学A:哪三光?不会是烧光,杀光,抢光吧?
同学B:你把我当成小日本呀,我告诉你我家所谓的三光是饭光、菜光、汤也光。

同学A:你家饭量这么大呀,这么能吃。

同学B:我再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都是我倒光的。

同学A:你把饭倒了,你爸妈没吃饱怎么办呢?
同学B:管他呢,又不是我没吃饱。

同学A:反正你倒饭,浪费粮食是事实,每天吃这么少,这才是你长不高的原因,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边退场,边说)
同学B:还引起古诗来了,饭是我家的,爱倒不倒,你管不着。

主持人甲:×××,你看了这个相声有什么启发吗?
主持人乙:我当然有了,而且太多了。

不过我想同学们的想法应该更多,下面让他们来谈谈他们在生活中有没有不节约的地方,让大家来反思。

(学生代表发言)………
主持人甲:接下来,请班主任老师做简要点评。

班主任点评: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粮食的现象。

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你仍然以为我们祖国地大物博……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里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其后果是很严重的!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元,一年全国就浪费了4745亿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65万吨粮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156亿吨水!积沙成堆,积水成河。

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节约一点点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些巨大的浪费了!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

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

记住: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主持人甲:节约,我们要时刻铭记在心中。

主持人乙:节约,我们要以行动来证明。

主持人甲: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了将来的那一束灿烂的阳光。

合:让我们一起节约,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请全体起立,举起右手,共同宣誓:
1.珍惜粮食,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 吃多少打多少,节约每一粒米、节约每一勺菜。

4. 不偏食,不挑食。

看到浪费,勇敢制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