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概况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这种选择可能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活动,可能是由语言内部原因 或外部原因驱动的。
第7页/共20页
Variability 变异性
Variability is the property of language which defines the range of possibility from which choices can be made. It is dynamic rather than static.
第13页/共20页
• 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the boy. • The boy broke the window.
Please bring me the book. Would you please bring me the book?
第14页/共20页
• 商讨性也隐含了选择的不确定性。 • 一方面,说话人有时是在不得不做出选择的制约下而仓促进行操作的,其结果未必总是能满足其交际
商讨性指的是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做出的,或者按 照严格的规则或固定的形式-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 基于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进行的.
第12页/共20页
• 1. Smoking is • 2.No smoking . • 3.Thanks for not smoking. • 4.Smoking is hazardous to health .
变异性作为语言的一种属性,决定(语言结构的各个 层次)可能选择的范围. 变异并不局限与社会语言学 中常说的语言变体,而是泛指语言使用者在试图传达 特定信息时可以进行选择的各种可能表达。
第8页/共20页
• ability, capacity, genius, talent, aptitude
ability :普通用词,指人先天的或学来的各种能力。
Making choice from a variable range of options in the negotiable manner as to meet human communicative needs.
顺应性是一种语言特性,人们在可选择的可变范围作出可商讨的语言选择,以便 接近交际需要的满意点。顺应是语言选择的目的,是对商讨提出的要求,即要求商 讨的结果(最后确定的表达式)必须与交际环境相适应。否则,商讨就成了无用功。
第1页/共20页
1.顺应论的由来
• Jef Verschueren 比利时语用学家 1. 1987年 国际语用学协会创立后内部出版的第一期《IPRA 工作文集》
中发表题为“作为顺应论的语用学”文章。 2. 1995年,在由维氏主编的出版的第一本《语用学手册》
(Handbook of Pramatics)中对顺应论有进一步、较为系统和详 尽的论述。 3. 1999年,维氏以专著的形式即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系统呈 现了顺应论,标志着该理论走向成熟。
需要。在一些场合下,说话人与听话人的语境资源和认知能力未必能很好地把握,表现在指示语的使用、 省略话语的运用等经常导致理解不当或困难。 • 另一方面,听话人在理解时也存在不确定性,如对话语含意的捕捉。交际中大量存在的误解除了说话 人的责任外,听话人理解不当也是重要原因。。
第15页/共20页
Adaptability 顺应性
第16页/共20页
Making choices(做出选择) Variability(变异性) Negotiability(商讨性) Adaptability(顺应性)
第17页/共20页
出发点 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手段与策略 目的和归宿
References
Verschuer en , J. (1999). Understand ing Pragmatics. 北京: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能迅速掌握一种学术训练或艺术技巧。
第9页/共20页
• No smoking (禁止吸烟). • Smoking is prohibited (不准吸烟) • Please do not smoke (请勿吸烟) • Smokers will be fined (吸烟者处以罚款) • Thanks for not smoking (谢绝吸烟;请勿吸烟,谢谢合作) • Smoking is hazardous to health (吸烟有害健康)
第3页/共20页
1.顺应论的由来
• 语用综观 “综观”是顺应理论总的指导思想。宏观上,它指对语言使用现象从认知、社会、文化方面进行综合观察;
微观上,它包括在语言结构所有层次上对语言的选择与顺应作全面、细致的考察。
第4页/共20页
2.顺应论的理论来源
• 进化认识论 • 语言起源或进化说 • 语言习得的研究 • “局部的”顺应性解释
第10页/共20页
Variability 变异性
• 就变异性而言,语言选择的范围并非静止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一些陈旧的表达可能会很少使用甚至不再 使用,而同时又有新的表达产生。
第11页/共20页
Negotiability 商讨性
Choices are not made mechanically or according to strict rules or fixed form-function relationships, but rather on the basis of highly flexibl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that are both rational and reflexive.
何自然,于国栋 (He Ziran & Yu Guodong). (1999). 语用学的理 解- Verschu eren 的新作评价. 现代外语, 第4期.
何自然 (He, Ziran) .(2007) . 语用三论:关联论 顺应论 模因论.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第18页/共20页
Thank You!
顺应论的由来国际语用学界存在两大阵营英美学派英美学派欧洲大陆学派受传统语言学的影响对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做了严格的定义明确规定了一些研究课题如指示前提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等侧重语言的微观因素
CONTENTS
01 PART ONE 顺应论的由来 02 PART TWO 顺应论的理论来源 03 PART THREE 顺应论的核心概念
第2页/共20页
1.顺应论的由来
• 国际语用学界存在两大阵营
英美学派 英美学派
欧洲大陆学派
受传统语言学的影响, 对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做 了严格的定义,明确规 定了一些研究课题,如 指示、前提、言语行为、 会话含义等,侧重语言 的微观因素。
(Verschueren)
将语用学和涉及语言使 用和理解的学科,如社 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 认知科学、人类文化学 等联系起来,将语用学 带出了纯语言学的范围。 研究视野被扩展,成为 宏观语言学派。
capacity :侧重指人的潜在能力,通常不指体力,多指才智,尤指接受 与领悟能力。
genius : 语气最强,指天赋的高度才能与智力。 talent : 着重指人某方面具有可发展和倍养的突出天赋才能,但语意比
genius弱。 aptitude : 多指先天或后天习得的运用自如的能力,常暗示接受能力强,
第19页/共20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0页/共20页
第5页/共20页
3.顺应论的核心概念
Making choices(做出选择)
Variability(变异性)
Negotiability(商讨性)
Adaptability(顺应性)
第6页/共20页
Making Choices 做出选择
Using language must consist of the continuous making of linguistic choices,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for language-internal or language-external reasons. These choices can be situated at any level of linguistic forms: phonetic, phonological, morphological, syntactic, lexical, and semantic . Making choices is a two-way process which .requires the choice both in the producing and interpreting an utterance.
第7页/共20页
Variability 变异性
Variability is the property of language which defines the range of possibility from which choices can be made. It is dynamic rather than static.
第13页/共20页
• 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the boy. • The boy broke the window.
Please bring me the book. Would you please bring me the book?
第14页/共20页
• 商讨性也隐含了选择的不确定性。 • 一方面,说话人有时是在不得不做出选择的制约下而仓促进行操作的,其结果未必总是能满足其交际
商讨性指的是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做出的,或者按 照严格的规则或固定的形式-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 基于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进行的.
第12页/共20页
• 1. Smoking is • 2.No smoking . • 3.Thanks for not smoking. • 4.Smoking is hazardous to health .
变异性作为语言的一种属性,决定(语言结构的各个 层次)可能选择的范围. 变异并不局限与社会语言学 中常说的语言变体,而是泛指语言使用者在试图传达 特定信息时可以进行选择的各种可能表达。
第8页/共20页
• ability, capacity, genius, talent, aptitude
ability :普通用词,指人先天的或学来的各种能力。
Making choice from a variable range of options in the negotiable manner as to meet human communicative needs.
顺应性是一种语言特性,人们在可选择的可变范围作出可商讨的语言选择,以便 接近交际需要的满意点。顺应是语言选择的目的,是对商讨提出的要求,即要求商 讨的结果(最后确定的表达式)必须与交际环境相适应。否则,商讨就成了无用功。
第1页/共20页
1.顺应论的由来
• Jef Verschueren 比利时语用学家 1. 1987年 国际语用学协会创立后内部出版的第一期《IPRA 工作文集》
中发表题为“作为顺应论的语用学”文章。 2. 1995年,在由维氏主编的出版的第一本《语用学手册》
(Handbook of Pramatics)中对顺应论有进一步、较为系统和详 尽的论述。 3. 1999年,维氏以专著的形式即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系统呈 现了顺应论,标志着该理论走向成熟。
需要。在一些场合下,说话人与听话人的语境资源和认知能力未必能很好地把握,表现在指示语的使用、 省略话语的运用等经常导致理解不当或困难。 • 另一方面,听话人在理解时也存在不确定性,如对话语含意的捕捉。交际中大量存在的误解除了说话 人的责任外,听话人理解不当也是重要原因。。
第15页/共20页
Adaptability 顺应性
第16页/共20页
Making choices(做出选择) Variability(变异性) Negotiability(商讨性) Adaptability(顺应性)
第17页/共20页
出发点 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手段与策略 目的和归宿
References
Verschuer en , J. (1999). Understand ing Pragmatics. 北京: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能迅速掌握一种学术训练或艺术技巧。
第9页/共20页
• No smoking (禁止吸烟). • Smoking is prohibited (不准吸烟) • Please do not smoke (请勿吸烟) • Smokers will be fined (吸烟者处以罚款) • Thanks for not smoking (谢绝吸烟;请勿吸烟,谢谢合作) • Smoking is hazardous to health (吸烟有害健康)
第3页/共20页
1.顺应论的由来
• 语用综观 “综观”是顺应理论总的指导思想。宏观上,它指对语言使用现象从认知、社会、文化方面进行综合观察;
微观上,它包括在语言结构所有层次上对语言的选择与顺应作全面、细致的考察。
第4页/共20页
2.顺应论的理论来源
• 进化认识论 • 语言起源或进化说 • 语言习得的研究 • “局部的”顺应性解释
第10页/共20页
Variability 变异性
• 就变异性而言,语言选择的范围并非静止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一些陈旧的表达可能会很少使用甚至不再 使用,而同时又有新的表达产生。
第11页/共20页
Negotiability 商讨性
Choices are not made mechanically or according to strict rules or fixed form-function relationships, but rather on the basis of highly flexibl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that are both rational and reflexive.
何自然,于国栋 (He Ziran & Yu Guodong). (1999). 语用学的理 解- Verschu eren 的新作评价. 现代外语, 第4期.
何自然 (He, Ziran) .(2007) . 语用三论:关联论 顺应论 模因论.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第18页/共20页
Thank You!
顺应论的由来国际语用学界存在两大阵营英美学派英美学派欧洲大陆学派受传统语言学的影响对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做了严格的定义明确规定了一些研究课题如指示前提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等侧重语言的微观因素
CONTENTS
01 PART ONE 顺应论的由来 02 PART TWO 顺应论的理论来源 03 PART THREE 顺应论的核心概念
第2页/共20页
1.顺应论的由来
• 国际语用学界存在两大阵营
英美学派 英美学派
欧洲大陆学派
受传统语言学的影响, 对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做 了严格的定义,明确规 定了一些研究课题,如 指示、前提、言语行为、 会话含义等,侧重语言 的微观因素。
(Verschueren)
将语用学和涉及语言使 用和理解的学科,如社 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 认知科学、人类文化学 等联系起来,将语用学 带出了纯语言学的范围。 研究视野被扩展,成为 宏观语言学派。
capacity :侧重指人的潜在能力,通常不指体力,多指才智,尤指接受 与领悟能力。
genius : 语气最强,指天赋的高度才能与智力。 talent : 着重指人某方面具有可发展和倍养的突出天赋才能,但语意比
genius弱。 aptitude : 多指先天或后天习得的运用自如的能力,常暗示接受能力强,
第19页/共20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0页/共20页
第5页/共20页
3.顺应论的核心概念
Making choices(做出选择)
Variability(变异性)
Negotiability(商讨性)
Adaptability(顺应性)
第6页/共20页
Making Choices 做出选择
Using language must consist of the continuous making of linguistic choices,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for language-internal or language-external reasons. These choices can be situated at any level of linguistic forms: phonetic, phonological, morphological, syntactic, lexical, and semantic . Making choices is a two-way process which .requires the choice both in the producing and interpreting an utte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