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三只小板凳》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语文《三只小板凳》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三只小板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7个,理解新词8个。

2、继续训练读懂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而成的段。

3、能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

4、能正确朗读课文,感受爱因斯坦从小认真作业,不怕失败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学习提示”指点的方法,读懂课文第2段。

难点:体会爱因斯坦做事肯花力气、诚实、不怕失败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时间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复习练习上下文理解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3、按“学习提示”要求读懂第2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

简介爱因斯坦。

二、听课文录音,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

三、学习字词。

自学后检查。

1、正确认读生字和课后第3题的词语。

2、填空。

“凳”部首:(),除部首外有()画。

“糟”部首:(),除部首外有()画。

3、比一比,组词。

旦()太()
坦()态()
四、读课文,思考——讨论:课文有几段?哪一段里的句子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的?
五、学习课文第1段。

1、自读这一段,思考——讨论:课文中有“因为”这个词,它一般跟哪个词连用?如果要加上“所以”,那应该加在什么地方?
2、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想法?(同学和老师做得对吗?为什么?)
六、学习课文第2段。

1、读这一段,思考这段话中的句子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2、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应该怎么读?(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提示”)
3、先写了什么?这是这一段中的`哪几句?
4、再写了什么?划出老师说的话,体会反问句的意思。

5、最后写了什么?
(1)“强”什么意思?
(2)从爱因斯坦不做不娃娃、蜡水果,而选做难度大的小板凳,而且一连做了3次,可以看出爱因斯坦的什么精神?
6、读第2段,然后根据填空说一说。

第2段是按()写的。

先写爱因斯坦(),再写(),最后写爱因斯坦向老师()。

七、连读课文第1、2段。

一、作业。

1、《作业本》1、3、6题。

2、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3段,体会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肯花力气、诚实、不怕别人笑话的好品质。

2、训练动词和名次的搭配。

3、练习分角色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2段的写作顺序。

二、学习第3段。

1、“从此”的“此”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时候?
2、从做小板凳这件事后,老师和同学为什么会改变对爱因斯坦的态度的?你想老师和同学从这件事后会怎样对他?
三、读全文,思考——讨论:爱因斯坦小时候的表现跟他后来成
为大科学家有什么关系?
四、练习词语搭配。

1、独立做。

——交流。

2、说一说。

“改变”“说明”“完成”还能跟什么词语搭配。

五、指导改写句子。

1、体会反问句的意思。

2、照样子改写。

3、交流、订正。

六、把因果句补充完整。

见《作业本》第6题。

一、再读全文,思考——讨论:编书的叔叔阿姨为什么让我们学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
二、作业。

1、听写词语。

2、选做《作业本》弹性题。

3、读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